赫章重要生态功能区.doc_第1页
赫章重要生态功能区.doc_第2页
赫章重要生态功能区.doc_第3页
赫章重要生态功能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重要生态功能区围绕赫章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地貌分区方面对我县进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分区,从而保护好我县生物资源、地貌景观和增加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1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赫章县地处贵州西北部,由于复杂的地理特征,成为第四纪冰川时期植物避难所,自中生代晚期以来,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亚热带气候控制下,孕育和繁衍了丰富的森林物种资源。据初步调查鉴定,全县常见乔灌木树种约有62科203属600多种。森林植物地理区系为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滇、黔、桂地区,是相当丰富和相当古老的温带至亚热带植物区系之一,保存有红豆杉、珙桐、领春木、水青树等许多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并由各种落叶、半常绿、常绿树种组成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喜温属性的松类针叶林。赫章森林植物区系的特点:越源古老,有一定量的孑遗种赫章县森林植物区系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古老孑遗植物,例如分布于常绿落叶阔叶林内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vei)、三尖杉(cephalotaxus tortunei)、珙桐以及叶型扁平的铁杉、黄杉(pseudotsuga)等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份较复杂,以温带成份占优势,又有不少热带成份从分布区类型上,在已知的600多种木本植物中,温带成份最多,热带成份次之,世界广布属少,因此,植被具有过渡性,有更偏向于温带分布类型的性质。拥有一定的特有种,单型属及少型属赫章县受造山运动的影响,地形比较复杂,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严重破坏,境内孳生着一定种类的我国特有种属,它们是杉属(cunninghamia)、檫木属、水青树属(tetracentron)、珙桐属(davidia)等;区系成份的另一特点是具有一定种类的单型属和少型属,如银杏、青钱柳、榉、香果树、领春木。引栽树种日益增多,区系内容更趋丰富赫章县引进栽培了雪松、火炬松、湿地松、水杉、水松、白玉兰、法国梧桐、川楝、喜树、兰桉、柑桔等植物,大大丰富了全县森林植物,增加了人工植被区系的内容。国家13级保护植物种类较多森林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区,主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包括石栎林、峨眉栲林、常绿杜鹃灌木林),是本县主要的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栲属(catanopsis)、石栎属(lithocarpus)、以及樟科、茶科、杜鹃花科等常绿树种组成,同时有壳斗科栎属、山毛榉属和桦木科、蔷薇科、欺槭树科、五加科等的一些植物混生。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 为本县最占优势的阔叶林植被,在海拔低于2100米地带均有分布,主要由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槲栎(quercus aliena)、光皮桦(betula luminifev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等落叶树组成。亚热带山地针叶林 包括人工华山松、杉木林和天然云南松及油杉林。亚热带山地灌丛及灌草丛 为本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类型,系原生森林植被遭受砍伐破坏而形成,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是杜鹃花科、蔷薇科、胡颓子科、小蘖科、榛科、杨柳科等木本及蕨类、禾本科、菊科等草本植物构成。为了有效地保护好本县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及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林地、湿地、江河,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促进植物群落的进展演替和动物种群的平衡,根据植物地理区系的森林物种组成和森林群落类型分布,将全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分为如下二个区:(1)赫章珍稀植物多样性保护区赫章县北部和东部地区,从哲庄、安乐、德卓乡一带,天然零星分布着许多中国特有古老孑遗珍稀植物,如珙桐、三尖杉、红豆杉、领春木等,尤其是珙桐与红豆杉分布最为突出。对这一区域珍稀植物集中分布的天然林地段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保护古植物资源,促进物种种群数量递增和繁育,研究古地理和古气候变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区包括德卓、河镇、安乐、可乐、财神、六曲、哲庄、野马川、威奢乡(镇),需要保护的植物有红豆杉、三尖杉、黄杉、铁杉、福建柏、珙桐、领椿木、水青树、香果树、青钱柳、榉木等。(2)主要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石栎、栲、杜鹃、高山栎等常绿阔叶林是北亚热带最典型的原生植被,也是赫章县非常珍稀的常绿阔叶林,由于遭受长期破坏,几乎面临绝灭。石栎、栲林目前仅在赫章西部的双坪、铁匠等乡境内喀斯特山地上有残片分布,乔木层还保留有“原始林”外貌,下木层也受到破坏。常绿阔叶林多呈现“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的景观。由于石灰岩山地土层浅薄,植被一旦遭受人为破坏,难以复生,呈现基岩裸露的严重石漠化景象,并彻底导致常绿阔叶林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北亚热带地带植被在赫章县境的消失,原始“本底”将之不存。因而,保护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势在必行。常绿阔叶林重点在铁匠、双坪、朱明、罗州、威奢和古达乡等地, 落叶阔叶林重点在安乐、雉街、可乐乡境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一是就地保护,拟建自然保护区(点);二是迁地保护,转移到植物园,拟在水塘国家森林公园建设400亩赫章珍稀植物园;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2水源涵养保护区赫章县属长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和乌江水系,乌江水系又分六冲河和三岔河两个流域(乌江北源的源头在赫章县境)。对县境内的水源涵养区进行重点生态保护,维系本县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县共有主干河流和支流17条(段),其中长度10-20公里的9条,20-30公里的3条,30-50公里的3条,50公里以上的2条。根据水系分布,将全县水源涵养分为4个保护区。(1)金沙江水系水源涵养保护区流域面积66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0.37%,包括铁匠、辅处、河镇、安乐乡。(2)三岔河流域水源涵养保护区流域面积47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76%,包括松林、兴发、雉街、朱市河乡。(3)六冲河流域水源涵养保护区流域面积2105.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64.87%,包括除金沙江水系区和三岔河流域区外的所有乡(镇)。(4)水库山塘水源涵养保护区 主要对全县生活生产用水的山塘水库区进行保护,重点是水塘国有林场的金凤湖、平山国有林场的扇子田水库、滑石板水库、城关镇的香椿树水库、野马川镇的下海子水库、可乐乡的麻腮水库、兴发乡的板桥水库。对山塘水库、河流沿线山脊分水岭的森林植被进行重点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禁止毁林开荒、无序采矿、过度放牧等行为,增加水源涵养区的森林蓄水能力。3地貌多样性保护区赫章县地貌为黔西高原中山峡谷区,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貌发育齐全,并与非喀斯特地貌交错分布,形成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尤其是喀斯特地质地貌形成的高山峡谷、溶洞、石林、山峰极为壮观,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县境内的地貌景观保护,结合生态旅游开发,将地貌多样性保护区分为3个区。(1)平山乡夜郎大峡谷地貌景观保护区保护区布局在平山乡境内夜郎大峡谷的河流峡谷地带,是赫章县国家级森林公园重要组成景点之一,属七星关河流。喀斯特山体高大巍峨、雄姿逶延、崎岖险峻、溶洞伏流此起彼出,景观奇特。次生天然林植被茂密,林内生境优越,植物种类资源繁多,是漂流、攀崖、探险的旅游胜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野生植物资源使生境内孕育着一定种群数量的野生猕猴动物群及红腹锦鸡、蛇等珍稀动物,因此具有极高保护价值。(2)韭菜坪洛布石林地貌景观保护区韭菜坪位于赫章县珠市乡境内,海拔2900.6米,为贵州省最高峰,有贵州屋脊之称。山势延绵,云雾缭绕,气势辉宏,登上山尖,有着“一览众山小”之奇观,并身临其境地置身涛涛云海之中,酷似人间仙境。位于韭菜坪主峰脚下的洛布石林,占地面积1千余亩,石沟、石峰、石洞、石崖壁、石缝景观独特,巧夺天工,千姿百态,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地质旅游景点。韭菜坪洛布石林境内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珍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