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高精度滤材的β值、浅述试验方法及设备.doc_第1页
认识几种高精度滤材的β值、浅述试验方法及设备.doc_第2页
认识几种高精度滤材的β值、浅述试验方法及设备.doc_第3页
认识几种高精度滤材的β值、浅述试验方法及设备.doc_第4页
认识几种高精度滤材的β值、浅述试验方法及设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滤技术交流qq244480879网址认识几种高精度滤材的值、浅述试验方法及设备摘 要:本文介绍了几种高精度玻纤滤材的试验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提出了一种更科学全面的滤材检测方法及相关检测设备,该方法以多次通过为核心,采用在线颗粒计数器为检测元件,并介绍了检测设备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关键词:过滤精度;值;滤材通用标准;试验设备引 言 自从液压技术诞生,液压系统的微颗粒污染就成为液压技术发展的大敌。液压过滤器是液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液压污染控制附件。 近年来,随着液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过滤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在过滤材料检测方面仍是一个空白,缺少相应的检测标准及检测设备。这成为制约我国过滤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同时,在经历过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在过滤器选型方面,曾明确表态不选用国产过滤器时,我们深为我国过滤器产业的现状担忧。这正是因为国内许多滤材厂家缺少相应的滤材验收标准及高精度的检测设备,无不能保证滤材的品质。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近五十年的从业经验,自主研发了“滤材多次通过试验台”,并制定相关标准CFS/T8007-2010通油过滤材料多次通过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同时经过对目前国内外过滤材料大量的试验、对比、分析,总结出大量试验数据。现特别针对几种高精度玻纤滤材,进行讨论。1 试验结果 经过对三类不同精度的玻纤滤材的检测(试验数据见后表),从数据不难看出,这三类玻纤滤材的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并且与标称精度相符的滤材非常少,大部分滤材与标称精度相差较多。 我们经过多次试验,还发现同一种滤材,由于我们在每卷滤材取样位置不同,试验结果也出现了较大差异。例如:标称5m的滤材,测试三个部位精度分别是13m、22m、30m,这种现象在试验结果中非常常见。由此可见,我们所使用的滤材,标称精度跟实际精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就直接影响到在过滤器滤芯设计中对滤材精度的选用,最终导致过滤器总成过滤效果降低。表1 标称5m四厂家的各尺寸下值试验结果对比粒径(m)468122030401# 滤材过滤比(值)33.5118192346.425842067459163.22# 滤材26.633.937.141.754.265.883.73# 滤材9.64# 滤材11.21412.216.71921.924.9表1 标称5m滤材的值 表2 标称10m滤材的值表3 标称20m滤材的值 表4 标称5m滤材相同压降下的纳污量 如图所示,图示数据显示的是:同一厂家、同种规格、不同销售地点的滤材在不同颗粒尺寸下的过滤比值。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判断:这绝对不是同一种滤材。这个试验数据也是我们在偶然中发现的,对一次的试验数据,我们不能轻易结出结论,因此,经过我们的反复对比试验,验证了我们的试验结论准确无误。这就充分说明,目前滤材市场也是鱼龙混杂,存在假冒伪劣商品。 在2002年,笔者(东风公司董事长戴天翼)在河北工作时,看到过国外公司的已经判定为“不合格”的成卷滤材被运到中国销售,并且这种“进口”滤材在国内销售非常好。2007年,我们发现同种现象,新乡一家公司购买的“名优”滤材(5微米)制成的滤芯运到用户手中,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并非5微米,给用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家公司也承担了应有的责任。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国内某公司代销美国知名品牌滤材,结果却用国内滤材以次充好,用户将滤材拿到新乡检测,假滤材原形毕露。2 数据分析 看到以上检测数据及遇到的几种情况,相信绝大多数过滤器厂家应该都遇到过,但都是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国内目前还没有相关滤材检测的通用标准,也没有专用的滤材检测设备。我们只能按照滤材生产厂家所标称的精度去使用。也因为如此,一些国内知名的企业,才会在过滤器的选型上,放弃国产品牌。 如今国内各个行业都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过滤器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也必须加快与国际过滤行业接轨的步伐。目前,依托国内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国内研究过滤器带来很大的帮助,例如颗粒计数器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试验台成本的同时,也能满足我们一般客户对“重新认识”自己使用、生产过滤器的需求。目前,国内已经有几家过滤器公司使用了过滤器成品多次通过试验台,说明国内过滤器使用厂家、用户对“好的”过滤器有了新的认识。 因此,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未来几年中,谁先掌握了过滤器的检测技术,谁就掌握未来中国过滤器市场的主导地位。3 检测标准 由于目前国内尚缺少相关滤材的检测标准,本文试验所采用的标准是笔者结合自身近50年的过滤检测技术经验,自行编制的过滤行业标准:CFS/T8007-2010 通油过滤材料多次通过试验方法,CFS/T8001-2010 滤材孔隙度测试方法。并正致力于相关行业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相信,通过笔者的不懈努力,相关的行业标准在不久后便可发行。 本标准的检测流程如下:4 测试设备 本文所用的检测设备,同样是笔者经过多年对相关标准的反复研习,而设计研发制造的,现在简单介绍如下。4.1 试验原理图1、试验油箱 2、取样阀 3、变量泵 4、溢流阀 5、压力表 6、压差传感器 7、试验工装及被试滤材 8、调压阀 9、截止阀 10、净化过滤器 11、单向阀 12、流量计 13、热交换器 14、蠕动泵 15、两位三通阀 16、搅拌器 17、稀释系统 18、颗粒传感器 19、分散器图1 滤材多通试验台原理图4.2 试验条件我们经过多次做滤材多次通过试验,针对玻纤的滤材的试验参数,如下所示: 试验流量:1L/min; 试验用油:YH-10; 被试滤材面积:100cm2; 注入污染物的浓度:10mg/L; 最终压降:200Kpa; 污染物:ISO 12103A3中等粒度试验灰 ISO MTD。4.3 计算公式此试验用的计算公式都是按着ISO 16889的演变而来。例如:3.6.1滤材的纳污容量:= Mi - Mia 试验灰注入质量(Mi)Cr = Qia 平均注入流量; Gia 注入试验液平均重量级; T_ 达到终了压力差所要求的时间; 未被拦截的试验灰质量(Mia)= VfGi+QdT(Gi-Ga)+QuT(Gi+Ga)/210004.4 试验台控制界面5 结 语 随着过滤技术的不断发展,制约中国过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