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母亲的恩情.docx_第1页
9母亲的恩情.docx_第2页
9母亲的恩情.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母亲的恩情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同学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说是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恩”,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4、出示:恩情缝补针脚几根抚摸报答迟迟寸草永远孟郊沐浴 (1)学生看着拼音读生词(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2)去掉拼音你会读吗?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段,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根、抚、摸、报”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怎样记住这些字?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还有几个生字,你怎样记住?写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古诗,初步感知 1、现在我们初步知道孟郊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在他岁时写了著名的诗篇游子吟。千百年来,多少游子吟诵这首诗时都会心灵震颤,热泪滚滚,因为他道出了每个游子的心声,哪位同学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 出示古诗:指名朗读。 这首诗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它蕴涵着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进课文中去细细地品位,去感悟。 课文第一节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忙着”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用“忙着”来说一句话吗?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正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 结合词语“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从这句话中同学们还能体会到什么呢?(母亲做了很长的时间;母亲做得相当认真和仔细) 说明:民间有个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妈妈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也给孩子的衣服缝上细密的针脚。 时间就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的流逝,此刻夜已经很深很深了。瞧,她向前倾着身子,依然在为儿子缝补着衣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年老的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擦汗)谁愿意把母亲此刻的动作表演出来呢?(动作展示) 3、看到这位母亲细密的针脚和她劳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4、这细密的针脚透着母亲深深的爱,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5、此刻妈妈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6、谁能体会此刻孟郊妈妈的心,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7、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没有说什么感人的话,却用针线把自己对儿子的关爱缝进了衣服。这就是(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浓浓的感情就融会在诗句中,让我们一边朗诵一边体会。齐读古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天不知不觉就亮了,一晃眼就到了第二天清早,母亲早早的起来送儿子上路了,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路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出示图片(村口送别) 2、学生交流 3、儿子转身就要离开了,此刻母亲望着儿子,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4、这句话中包含着母亲的不舍和母亲的期盼,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5、听了母亲的话,诗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的点头)。 6、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为什么诗人的眼睛会湿润了呢? 7、此时此刻,诗人的心里想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来和母亲告别呢? 8、母子俩彼此挂念,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呀!这里,哪句话也特别能体现诗句“意恐迟迟归”的意思?(“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过渡:虽然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于是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也带着母亲殷殷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自读第三小节。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 1、诗人看到了什么?(绿色的小草、和太阳)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小草生机盎然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2、小草为什么能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呢?(有太阳的照耀) 3、看着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孟郊想了什么? 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4、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你能把它转变成陈述句吗?(出示: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5、比较一下两句话,哪句好?说说为什么? 6、诗人为什么说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呢?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都让人感到温暖) 7、诗人从什么地方也感受到了母亲给予的温暖? 相机出示句子“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