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1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2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3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4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绪论l 心理学之父德国、冯特,1879年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l 什么是人际关系: 狭义: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关系。 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几层含义:1.亲密性、融洽性、和谐性心理关系 2.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心理成分构成3.是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现起来的,积极的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l “人际关系”作为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又称为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其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观点:强调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下属之间的交往关系,强调生产中人的因素,其宗旨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l 认知成分理性条件 情感成分人际关系的基础 行为成分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l 人际关系的分类:从心理学角度分四类:1. 按需求性质:工具性关系2. 按欢喜程度: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3. 按双方相互地位: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4. 按关系存在的时间: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l 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本质上人际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l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是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为诞生奠定了基础。l 米德象征性交往理论 勒温群体动力学、T组理论考夫曼社会互动理论修茨人际特质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海德和凯利归因理论弗鲁斯期望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l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现场研究法等。测量法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彼得罗夫斯的参考测量法。l 人际关系心理实际上乃是人与人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其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或不满足、好感与恶感就成了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l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际关系心理学具有指导意义,关于人的价值、本质、需要和交往等,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l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 1.丰富和发展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体系2.促进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 实践任务: 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4.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一种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人际关系,这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所在。l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l 社会关系网络层次:存在着至少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层次。1. 生产关系。是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基础2. 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3. 心理关系。l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一、1.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是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主要表现在: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的。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l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3.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4.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l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表面接触到亲密融合等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1.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的定向阶段。2.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阶段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3.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产生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l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分为冷漠、疏远和终止三个阶段。1.冷漠阶段:即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2.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3.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l 少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成人感”的出现,使少年的人际关系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出新的需求:1.获得威望与尊重的需要。2.强烈的独立和自主需要。3.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需要。l 青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使命感”或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青年交往的内容由娱乐型向知识型转化,人际关系也由玩伴向志同道合的生活之友发展。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l 1908年社会心理学诞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l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1. 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服从等反应。2. 由一方发出的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接受等反应。3. 由一方发出的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协助、温和反应。4. 由一方发出的尊敬、信任、赞扬、求援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劝导、帮助等行为。5. 由一方发出的害羞、礼貌、服从、屈从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骄傲、控制等反应。6. 由一方发出的反抗、怀疑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惩罚、拒绝等反应。7. 由一方发出的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8. 由一方发出的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不信任、自卑等反应。l 莱维斯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于1951年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1.圆形传递。特点:没核心,各成员处于平等距离。优点:能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缺点: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袖人物或领导者不能很好发挥作用。2.轮式传递。特点: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优点:解决问题的速度快,领导者发挥作用,正确性高。缺点:各个成员积极性很难发挥,整个群体士气较低。3.链式传递。特点:信息一个接着一个传递。优点: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者效能显著,正确性高。缺点:成员士气低,成员的反应是被动作出的。4.Y式传递:特点:先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优点:工作效率高,速度快。缺点:抑制了个体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交往模式;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取圆式交往模式。l 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存在四种交往模式:1.单线型: 特点: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优点:传递速度快,容量大,个体的主观影响明显。缺点:容易发生信息失真,从而影响传递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2.集中型:特点:是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优点:信息量大,渠道宽,速度快,对信息有选择性。缺点:主观色彩浓厚,受个人情感影响很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3.偶然型:特点: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优点:传递面积广,信息量大。缺点:手机遇影响大,个体不易掌握,交往的主体不能发挥作用,影响积极性的发挥。4.流言型:特点:是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优点:速度快、面积广。缺点:信息不可靠,容易受主体传播者的影响。l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曾对口头交际、书面交际,及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结合的交际效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构表明: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结合效果最好,口头交际次之,书面交际较差。l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5类:1.生活型:以共同生活的标准来组成2.劳动型:以共同工作的标准来组成3.休息型:以休息的标准来组成4.学习型:以共同的学习来组成5.活动型:以共同活动的标准来组成。l 人际关系中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1. 照明实验:在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方面,照明等劳动条件远非人际关系来的重要。2. 福利实验: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方面,人际关系的好坏比福利措施的改善显得更为重要。3. 群体实验:良好的人际关系比物质利益对人更加重要。4. 态度调查:管理者良好的人际关系比人为的措施显得更为有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作用。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1.霍桑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为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评价:1.霍桑实验存在缺陷:对实验的理论假设不全面、不完整,在实验方法上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解释没有科学的公正感,在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2.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石。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有裨益。l 人际交往理论大致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场合交往论、自我呈现论、社会交换论和T组理论。l 符号相互作用论(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家和奠基人。有思想、自我和社会一书。观点如下:1. 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的符号和语言的作用。2. 米德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号、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是一种刺激)。在交际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3. 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米德强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与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换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对符号的统一理解为基础的。4. 米德认为人与人相互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他认为一个人在产生某仪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符号互相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叫色来行事,并注意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显示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来源和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分夸大了交际符号的作用,这是不足取的。l 场合交往论:建立在康波和斯尼格等学者的有关研究基础上。l 自我呈现论(印象管理):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戈夫曼的主要观点:强调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动机和目的,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药酒人们积极地、主动地自我呈现,把自己好我保留地贡献给他人、社会、,试图以真诚来哈别人的信任,这些都符合基本的道德原则。然而,这个理论认为交换仅仅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报答,为了实现交往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置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于度外,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因此这个理论在哲学上有不周之处。l 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它形成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主要观点如下:1. 人交际交往具有社会性。交往活动实际是一种直接的、随即发生的交换活动。2. 各种交往关系都回设计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3. 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缺陷: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品,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另一方面:这个理论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l T组理论:40年代初,勒温和他的助手对交往中接受敏感性训练的T组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l 什么是人际特质: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起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代表人物之一是修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良好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热机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1.包容的需要2.控制的需求3.感情的需求。修茨把人际关系的取向划分为两种:主动型和被动型。l 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1.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就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2.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求强烈,就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重视情谊,受人爱戴。3.如果只有控制需求,没有感情需求和包容需求,就必然争权夺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厌恶,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评价: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人际关系实质的了解,有助于我们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而采取适当的配合作用,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l 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特任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逊顺型、进取型、分离型。l 人际激励理论:(一)需要理论:着重研究研究激励的原因,以及激励作用的因素等。其中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l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45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一书中提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1950年他又把人的需要分为7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主要观点如下:1.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而某一时期内最重要的需要的强烈程度,取决与这种需要在需要层次序中的位置,以及低于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2.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决定着人的行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上升为较高层次的需要。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颠倒或超越的情况也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和教育在发挥作用。4.每个人都具有七种需要,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评价:在需要层次论中,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根本,是正确的;把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较高层次的需要,是科学的。同时,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低层次的需要与高层次的需要区分开来,并指出,低层次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高层次的需要为人所特有。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马斯洛把需要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了逐步实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辨证因素。但是需要层次仅仅是一个模式而已,绝不能把它看成绝对模式,忽视个别差异。马斯洛仅仅指出了需要层次的相互关系,而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他的研究是经过选择的特殊人物,结论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理想、信仰、世界观等需要的重要调节作用。l E.R.G理论:奥德弗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的需要(R)、成员发展的需要(G)。l 成就激励理论:美国.戴维.麦克利兰提出了成就激励论。他认为在人的生理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下,人还有权利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l (二)归因理论:(奥地利 海德)是通过观察外部行为来推断产生这些行为内部原因的过程。它侧重于对人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下列三个方面:1.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2.社会推断问题。3.期望与预测。l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认为有良种强烈的需要,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的一致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是通俗心理学。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要确定个体与他人稳定的基本的配置能力。海德认为因果归因遵循一条“不变原则”。核心的问题在于某一特定的行为或事件是归因内部状态还是归因于外在环境。l 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韦纳等人于1971年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类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即决定控制源;第二,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必然发生的,还是偶然发生的,即稳定性。l (三)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是通过观察人们的努力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从而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观点如下:1. 这种理论认为,当人们内心有某种需要时,其积极性最高,往往表现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2. 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行为的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示:激励水平(M)=期望值(E)X效价(V),激励水平主要是指个体动机的强烈程度,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导致素想得到的工作目标的主观概率,即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效价是指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即人的主观上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价值所在。3. 这个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的因素除期望值与效价外,还有关联性(指工作绩效和所得报酬之间的关系)、报酬、能力和个人选择的特定行为方式等因素。评价:这个理论在人际关系上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只有自觉的评价自己努力的结果,预测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对需要实现的目标作出主观估价,才能提高激励水平,主动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这个理论存在的明显不足是,把人们的激励行为简单化,过分夸大了主观因素对人的影响,而忽视了群体、社会对个人的作用。l (四)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这个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述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亚当斯把人的社会活动看作是一自己的潜能同社会交换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个人期待公平结果为前提。期待公平是个人内部愿望,他人的情况是个人确定公平标准的依据之一。当个人发现自己付出多获得少,或者获得多付出少时,就会体验到心理上的紧张,并会出现以下几种行为:1.改变自己的付出量。2.在活动过程中给他人施加影响以改变他人的获得或付出。3.选择不同的人进行比较。4.歪曲对自己或他人付出和获得的认识。5.离开当前的情景。评价:公平理论揭示了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