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艺术形象的当代境遇及其“源”“由”探析.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艺术形象的当代境遇及其“源”“由”探析.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艺术形象的当代境遇及其“源”“由”探析.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艺术形象的当代境遇及其“源”“由”探析.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艺术形象的当代境遇及其“源”“由”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y8 8 z g l l 形象的泛化是“读图时代”的突出表现,也是艺术面临“泛化与 终结”当代命运的诗意展现,而这正意味着传统艺术到了化蛹成蝶进 入新阶段的关键契机。在现象的背后,是人类传统理性的迷失,是人 类价值观的沉沦,当然也包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自我消解与反思。 形象的冲击与凸显即“视图”的泛化是今天的“时代精神”,而“视 图”一方面有着传统形象的涵义,另一方面又与形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意味能力的减弱。在此语境下当代艺术面临泛化与终结共存的尴尬 境遇,具体表现为传统艺术的举步维艰与影视艺术的大行其道。艺术 形象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范畴,处于不断的生成变化之中。在前艺术 阶段,形象的内涵侧重于物象、视像水平,意味的程度不强,且很少 或根本没有超脱于生活的艺术性。在古典艺术阶段,传统艺术类型如 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虽然有视觉艺术与非视觉艺术的 差异,却都通过各自的形象体现出独特的意味,从丽表现出丰富多彩 的艺术性。在当下时尚艺术阶段伴随媒介、时空感、距离、受众心态 等物质背景的变迁,形象的现代审美内涵拥有假象、混象、类象、幻 象、欲象等复杂表现,从而造成艺术的当代迷失,即超越性与超脱性 的缺失,现象的背后却是整个人类在文化、个体意识等方面的深刻变 革。正面现实,正面人类意识变迁的机遇与挑战是我们走出困境的必 然选择,而在选择之时则必须有多元共存的意识,并时刻警示自我慎 重做出扶择。 关键词:形象泛化;终结;读图时代;艺术形象;青春期 a b s t l 翟c t i ti so u t s t a n d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n “e r ao fi m e r p r c t i n gb l u e p r i n t s ”t h a tt h e i m a g ei s s u f f h s e dw i t t lm e l t i n g ,a l s 0i st h ec o n t e m p o r 盯yd e s t i n yp o c t i c s e n t i m e n tu n f o l d sf o rt h ea r tf a c c s “e x u d e sa n dt h ee n d ”,b u tt i l i sw 觞p r e c i s c l y t h ee s s e n t i a lt u r n i n 2p o i n t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na r r i v e s 也ep u p a t i o na st h c b u t t c f f l yc n t e 心t h en e ws t a g e b c h i n di t ,i sh u m a l l i t yt r a d i t i o nr a t i o n a l1 0 s e ,如 t h eh u m a n i t yv a l u cv j e wp e r i s h ,c e r t a i l l t ya l s oi st h eh 啪a n i t yc c n t e rp r i n c i p l e t h o u e i l to n c s e l fd i s p e l sw i l hr c c o n s i d e r s t h ev i v i di m p a d 如df a i s e di s “t h es p j r i to fi h ca g e ”o ft o d a yr e v e a l s n a m e l v “t i l ev i e w ”e x u d 船b u t “t l i ev i e w ”o nt h eo n eh 孤dh 驰t h et f a d i t i o n a l i m a 盛em ei m d l i c a t i o n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a i h a se s s e n t i a ld i 任c r e n c ew i t ht h e i m a g c ,n 锄c l ym e 柚i n ga b i l i t yw e a k c n t h ec o n t 锄p o 珊y a nf a c e dw i n le x u d 锚 a n dt h ee n dc o e x i s t c n ta w k w a r dc i t c u m s t a n c e su n d e rt h i sl i n i :i l i s t i ce v i r o n m 衄t , c o n c r e t ep e r f b n 强o ef o r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w i t hd i 艇c u l t yc o m i n u e st ow a 董ka n d f i l ma i l dt d c v i s j o na nb i 窟l i n eo fi t sr o a d t 1 l ea r t i s t i ci m a 踮i so n eh i s t o r i c a l c o n c e p tc a t c 9 0 r y ,l o c a t e si n s i d et l l eu n c c a s i n gp m d u c t i o nc h 孤g e i t lt h e 肋n t a f t s t a g e ,t h ev i v j dc o n n o t a t i o ns l r e s s e s o nt l l e p h y s i c a li m a g e ,r e g a r d sl i k e s h 洲z o n t a l ,m e a n st l l ed e 掣e ei sn o ts t 枷g ,a l s oa r ev e r yf e wo rh 舔n o ts i m p l y b e e na l o o f0 0t h el i f ea n j s t r v - h ld a s s i c a la n i s t i cs t a g e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t y p el i k c c o 璐t r u c t i o n ,s c u l p t u r e ,d r a w i n 岛m u s 如p o e t r ya n ds o ,a l t h o u g hi t h 勰 d i d c r 衄c 髂w i t l it h ev i s u a la na n dt h en o n - v i s u a la r t ,a c t i l a l l va l lm a n i f e s t s u n i q u em e 锄i n gt h r o u g hf c s p e c t i v ei i n a g e ,t h u sd i s p l a y st h er i c hm u 王t i c o l o r st h e a r t i s t r v f o u o w sm a l c f i a lb a c k p t o u n da n ds oo nt h em e d i u m ,s p a c ea n dt i m e f e e l i n 舀d i s t a n c c ,n u m e r o 惦p o i n t so fv i e wi ni m m e d i a t e l yt h ef a s h i o na r ts t a g e v i c i s s i t u d c ,t l l ev i v j dm o d 唧e s t h e t i cc o 曲0 t a t i o nh a st h ec o m p l e xp c r f 0 珊a n c c , t t l u sc r e a t e sp r c s e n ta g el o s e s ,n a m d yt l l et r a n s c e n d e n c e 姐dt h eu l l i q u en a w ,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b e l l i n da c t l l a i l vi st h ei i l d i v i d u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p r o f o u n d t f a l l s f o m l a t i o no ft t l ee n t i r eh u m a n i t yi na s p e c ta j l ds oo nc u l t l i r e t h ep o s i t i v e r e a l j t y t h ep o s i t i v eh u m a n i t yr e a l i z e sv i c i s s i t u d et h eo p p o r t u n i t ya n dt h c c h a l l e n 2 ei sw e 霉o e s0 u tt h ed i f ! e i c u l tp o s i t i o nt h ei n e v i t a b l yc h o i c c ,b mi n c h o i c ew h e ni tm u s th a v et h ec o e x i s t e n c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e s ,w h e nm a k e s 屺 c h o i c em u s ts h o w ss e l f - p m d e n t l ya l lm et i m e k e yw o r d s :t h ei m a g ei ss u 肌s e dw i t hm e l t i n g ;e n d ;e r ao f i n t e r p r e t i n gb l u e p r i n t s ;t h ea r t i s t i ci m a g e ;p u b e r t y 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 艺术形象的当代境遇及其“源”“由”探析 导语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特殊的“读图”时代,像广告、新闻、偶 像崇拜、时尚消费、人造美女、形象工程等形象问题既渗透在人们的 精神生活中,也充斥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形象的 功能,形象概念的使用日趋频繁。而信仰的迷失、价值观的沉沦则伴 随此现象日趋严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后现代主义便是从形象 文化中提升出来同时又融入形象文化中的,像丹尼尔贝尔、詹姆逊、 鲍德里亚等人不少深刻的见解便是对于形象泛化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化程度的曰趋提高,形象所爆发的内在能量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疲于奔命,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个深 刻影响人类选择的重大问题,像文学评论2 0 0 5 年第六期刊载的文 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等文章,便 是从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入手分析此一现象。然而,这些探究又似乎多 停留在描述的层面上,如他们发现的“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 元论”,削平各种“深度模式”和“沉醉于形而下的卑微愉悦中”等等, 都不过是对形象世界的一种写照。而关于“何以为如此”即现象背后 人类意识变革的研究则略显不足,从一定高度上对艺术形象嬗变历程 的分析也不多见。 作为审美地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必 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没有艺术形象,便没有艺术作品,不以艺术形象 为主要构成的艺术作品是不存在的:创造血肉生动、意蕴深邃的艺术 形象,乃是文艺创作的中心课题。黑格尔从他的唯心主义思想体 系出发,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有血有肉的感性形象对理念的映现,美 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便是这意思的简洁表达。”关于“读图”之“图” 内涵的思考引发了笔者对于形象历史演变的探究。“读图时代”所读之 “图”实际上是艺术形象发展的必然阶段,而艺术形象在整个人类艺 术史中时起时落,笔者从浮与沉的现象表现出发,结合形象背后意义 的探讨,以形象的嬗变探析为主线,结合所谓“读图时代”艺术境遇 的思考,探讨现今艺术形象的特殊之处,解释当今艺术所面临的处境, 指出现象背后人类意识由附魅到祛魅的深刻变革,使人们认识到自己 所处的今天,从而警示人们慎重选择。 大地不曾沉睡过去,到处灯火通明的不夜城生活以其喧哗与骚动 的现实逼远了田园牧歌的浪漫,人们生活在这个变化异常迅速的世界 上,更加体会到了世界的虚幻与了无意义。图像或者说“形象”,在今 天日益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形态,无论何时何地,它以一种勿庸置疑的 优势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情感、思维。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 的形象,甚至人的灵与肉也渐而沦为形象,人体成为艺术的道具,灵 魂不仅在科学领域谩失了它的家园,在艺术世界中也丢掉了它的立足 之所。人类浮到了空中,却没有到达天堂;人类失去了重力的牵引, 却没有找到曾经苦苦寻觅的自由。生命不能承受过多的重压,同时更 无法承担意义的暂时离场。当历史之轮驶进2 l 世纪的大门,人类似乎 更有理由也更有时间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然而,真实情况却是人类 已经被过多的其他事情所累,无法思考,也不愿思考关于“人要走向 何方”的问题,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 米兰昆德拉曾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当负担完全缺失, 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 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1 或 许在人类社会中还有不少负担要人承受,战争、瘟疫、饥饿、野蛮, 并未完全因人类的所谓进步而消失,人也并未完全“自由而没有意义”, 但在这个广告充斥视听的时代,却在有意或无意地宣扬着一种“自由” 的生活方式,并直接以“形象”的大量泛滥为其标志与手段。在这样 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表面上处于一种蒸蒸r 上的升浮状态,再没有 人为挣扎于地表之下的灵魂而担忧苦恼。浮与沉并不必然表现为一对 矛盾,然而正如人的眼睛在看的时候只能看到0 口方视力所及之处,而 不能察觉到背后与天空中目不可及之点,哲人因为只注意天空宇宙摔 倒从而被人嘲笑,世人则因为相对浮浅反而容易上升,与此同时有些 东西却因此而沉沦。浮与沉,灵与肉,并不是仅仅靠艺术所能解决的 问题,然而,艺术却应对形象的沉沦而负责。艺术以其形象代人说话, 而且是代人的灵魂而发言。然而,泛滥于“读图时代”的形象在多大 程度上代表了艺术,艺术又究竟应走向何方? 在漫漫人类历史长河中, 艺术由无至有、由萌芽而鼎盛,继而逐渐衰落,伴之而沉浮的还有形 象的繁盛与泛化、人类理性的趋中心化与边缘化等。而这一切又似乎 都以形象命运的嬗变为轴心而运转。 伴随我国上世纪两次大规模关于形象思维的争论,形象的“有无” 实际早已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在争论之初便已先验地预设了形象的存 在。“形象”一词不仅成为逻辑思维的有益补充,而且已呈现明显泛化 的趋势。心理学有形象,科技创新有形象,绘画有形象,诗人文学有 形象,音乐也有形象。然而,形象究竟是什么昵? “形象”同直觉、 外形观感在开始是同义的,也同低级的表象、幻想、梦想和高级的创 造性想象密不可分。这个词虽然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偶有出现,然而它 的意义尤其是今天所用基本上却是西方舶来之意。十七世纪德国数学 家莱布尼茨研究人类理解力时,提出“瞎了眼睛的或符号的思维”即 “形象的认识”,后来别林斯基在其论文艺术的观念中提到“艺术 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及至普列汉诺 夫明确提到“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 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开始于一个人在自 己心里重新唤起他在四周的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思想,并 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象的表现。”1 从此,艺术与形象牢不可分地联 系起来。 本文中的形象基本上特指艺术形象( 与自然形象相对照) ,即美学 概念中的“形象”,包括视觉艺术形象与非视觉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来 源于人类现实生活,却是经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想象 加以集中、概括,在作品中重新创造出来的新的可供审美的形象。艺 术形象既是艺术创作的直接结果,又是艺术欣赏的直接对象和起点。 艺术形象是艺术活动的核心,是以人自身的超越为核心对自然物的历 史超越,属于历时性的概念范畴,可简单分为前艺术形象、传统艺术 形象、时尚艺术形象,在本文中对应比喻为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 见山只是山三个发展阶段。此说法见自五灯会元吉州青原惟信禅 师上堂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 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 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1 此处“见山是山”等三阶段的论述,从历时韵角度上体现了作为个 体意识的三个发展境界,其中“见山是山”代表个人认知的初期懵懂 对于外物没有清晰的把握,只能体验到基本的表象,身处自然中与整 个世界无分彼此合而为一;至于“见山不是山”则是人类意识发展的 另一个较高阶段,认识到表象背后意味的存在,并且开始自觉地探求 世界的本真规律;最后一个阶段“见山只是山”,则是一种顿悟也是一 种理想,类似于孔老夫子晚年自称所达到的“随心所欲不逾距”之境 界,于外象中直接感悟到世界的本真。从一定程度来讲,人类意识发 展正是自我中心思维变迁的一种表征,皮亚杰经常使用“自我中心” 这个概念,它有一个比较广泛的含义,“它是指在发展的每一阶段,儿 童把来自他内部和来自外部的东西相混淆的现象。儿童每发展到一个 新的阶段,随着高一级认知结构的构成,儿童从先前的自我中心状态 中解放出来,而在同时又陷入一个新的自我中心之中,从这个意义上 讲,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不断地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从 个体角度来看,随着经验、知识的增强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作为整 个人类来说,也同样经过如许过程。本文即拟以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 角度入手,结合艺术形象的历史嬗变,对于艺术发展史进行如上简单 分期。与一般艺术史分期相比,此一分期并不以简单的“进化观”贯 彻始终,正如不能因为人必然会长大就贬低儿童时的欢乐一样,不同 发展阶段的艺术也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成就。本文分期中的核心概念 “艺术形象”的嬗变即是以形象与背后意味联系的紧密程度为准绳。 一、现象篇:视图时代艺术面临的尴尬处境 艺术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而“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域( f c a l mo f m e a l l i n 昏) 。它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 尤其是展示那些从生存困境中产生的、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不可 理喻性问题,诸如悲剧与死亡。“”人类通过文化来获得自己之所存在 的意义,也通过文化来确证自己的存在价值。迈入2 l 世纪的大门,科 技令人活得愈来愈轻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行有车,坐有椅,可 以飞,可以醉。而自身何以存在、为何存在的终极意义问题却未能真 正解决,反而呈现出更为混乱与迷惘的境况。物质生活的提高不应该 以消解精神价值为代价,当然人类也没有完全取消精神上的追求。所 谓“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就是人类精神追求的诗意展现吗? “艺术” 充斥着人们每日里的生活:从早至晚,从醒到睡,艺术化的时钟、艺 术化的家居环境、艺术化的早餐、艺术化的语言、艺术化的交通、艺 术化的工作、艺术化的娱乐,哪天不伴在人们的左右呢? 丁f 像克莱 夫贝尔所说,“艺术非但不受生活观念的影响,生活反而很有可能受 到艺术的影响艺术确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使人感到兴奋,因 而给那种可能是灰暗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或给那些平淡的生活增加了趣 味。艺术完全可以使一些人生活得更有价值,同样,艺术也要受到生 活的影响事实上,艺术是精神生活之必需,也是精神生活的产物。” 目 艺术能感动人、指引入,能使人成之为人,这一切都是通过所谓 艺术形象来达成。面临似乎无法避免的“终结”命运艺术承受了太 多的侵蚀与扭曲,它不得不为适应消费的“生活化”而压抑自己,不 得不作为资本盛行时代的商品而摆上柜台。然而,作为艺术本质之一 的形象却大红大火起来。而艺术形象,“作为一种最普通、最常见、最 直接、最能作用于接受者的审美存在,应是艺术作品中的细胞单 位和艺术本体中的主体性构建,整个文艺审美运动得以生成、确立的 主要标志,是文艺审美创造中最初 | = 现与最单纯、最终又是最复杂的 审美关系。”+ 所谓“图像社会”、“读图时代”,即意指“艺术形象”借 审美关系。”+ 所谓“图像社会”、“读图时代”,即意指“艺术形象”借 助于现代科技的蓬勃而红而紫的当代境遇。当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 早餐”,“艺术形象”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即它背弃了它的“艺术性”, 只留下了“形象”孤零零地被遗弃在熙熙攘攘皆演员而又无一观众的 舞台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雄心壮志似乎仅仅是被审美降低门槛而 达到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所代替。 ( 一) “狼来了”:视图时代的来临 以语言、文字等人类特有第二信号为标志的印刷文化曾是人类特 有理性的象征与骄傲。然而,在人类还普遍沉浸在理性的优越感中之 时,“图像社会”却随着人类科技理性的膨胀不期而至。“形象”以压 倒性优势突然处处出现,整个人类生活开始视像化,视像文化盛行成 为当代社会的典型标志。语言不再像海德格尔所称颂得那样占有特权 位置,形象正以其优越的可视性表现出对文字( 印刷文化) 的压制, 人们不得不对充塞我们生活的形象刮目相看。“图像社会是我们生活于 其中的这个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模式的一个命 名,说得简单明白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 态主要是由图像的呈示与观看来构成。这与一个世纪以来图像符码与 图像信息在我们文化生活中大密集度地涌现是分不开的,这样的人文 场景甚至被一些人描述为图像爆炸。“爆炸”说明了这个时代来临 的突然性,人类基本上还没有时问细细考虑,便已身陷“图像社会” ( s o c i e t yo f i h ei m a g c ) 之中,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类发展阶段“视 图时代”。所谓的“视图( 像) 时代”,“不仅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文化艺 术形式的出现,同时也表明了传统意义上的印刷艺术如图书、报刊等, 视觉艺术如绘画、书法、雕塑等,也都积极主动地在向视像靠近。 在视像时代,个人文化规范的传承、社会组织形态的构建、信息的传 播与交流,以至于文化创造的具象表现、文明发展的外在表征,都莫 不以视像为其重要的传播手段与存在形式。“。一方面是当代社会对于 物质因素的看重、对于纯粹生理刺激的追求,另一方面是价值追求的 迷失、精神信仰的离场。天平两端的一浮一沉,直接导致了“视图” 的爆炸。“视图时代”是一个能量大量耗费的时代,是人类极度迷惘的 时代,是人们普遍不知何去何从的时代。伴随非理性精神的过度泛滥, 人类理性已无处逃遁。人类社会从单纯的表象认识阶段经由语言文字 等理智抽象手段的参与,而进入到文明时代,现在又要退回到单纯以 视像等物质刺激为满足的阶段,是螺旋式的上升,还是退婴式的堕落? 艺术在这个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艺术终结”、“哲学终结”、“文 学终结”等类叫法在近一段时间甚嚣尘上,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 上一批有良知的人对艺术、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与思考。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 千真万确的事实。”“丹尼尔贝尔之确论虽早已做出,海德格尔也曾 做过“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表述,而难如虽有人一直在为“狼”的 到来担忧,当真正“狼来了”的时候仍会令不少人吃惊一样,时至今 日视觉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仍普遍令人无所适从。在我国,电视、广告、 互联网等所谓多媒体几乎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艺术样式收归于自己的 麾下,使其统统变成视觉文化的部属:电影、连续剧将小说改编而搬 上屏幕,戏剧则从舞台直接升到银屏,不需太多更改即可变得更为生 活化,使之成为真正的可视艺术;诗歌、散文配上图像,直接退隐在 所谓诗t v 、散文t v 背后,沦为解说与宾白,其中的抒情与写意则完全 消解;绘画、雕塑的光荣则完全被其不肖后代承继,只在为数不多的 几个博物馆或展览会上战战兢兢地一露其头;音乐与戏曲在舯v 、戏曲 t v 中转化为视觉呈现方式,韵律依旧,却已深深地退隐于苍白的背景 之中了。艺术通过视觉的形式进入日常生活,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了“生活化”。然而,艺术也被填平了深度,消解了意义,成为平面化 的纯粹的视觉“形象”,或者说仅仅是“图像”。电视、广告、互联网 以其极高普及率和极强图像功能远远凌驾于印刷媒介( 如报纸和杂志) 之上,以致当代的某个事件或活动如果没有所谓多媒体的介入,就不 足以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 不论承认与否,人们已无可回避地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读( 视) 图时代。人们生活在图像泛滥的社会中,眼睛不得不努力适应大量的 形象刺激,一刻也不得休息。眼镜成为时尚,近视在今天不再是少数 书呆子的标志。眼睛已经不堪重负故而躲到的镜片的后面,而人的心 灵能以麻木作为永久的镜片吗? 镜片后面更为根本的是人们观察、理 解世界方式的变革,这不啻又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即世界形象性的 凸显。 眼睛一直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重要器官,也一直以来为 人类所重视。视觉文化超过听觉、触觉也容易理解。然而,当代形象 的泛滥却早已超出了它原来所受到的重视与推崇。在当代,形象受到 了神样的礼拜。视图时代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它伴随着人类 科技的发展而出现。所谓视图,是与当今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换言之“形象”( 可视性) 之所以在今天被如此看重,是因为当今人类 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蒙化了。新的视觉文化( 视图) 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像声音、像触觉, 甚至像人体,也在科技包装之下成为一种视像了。它们综合为一种视 觉的形象,以人类的眼睛为主要接收器官。这种“形象”与单纯视像 相比,是以多媒体( 涉及其他器官,如听觉器官、触觉器官等) 的参 与为必要条件,也是浸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用一个比较时兴的词来 说,即是“全息式”形象。在今天,视觉物是信息和大众文化的主要 媒介,它有一种感官直接性,这是印刷媒介望尘莫及的:正是这一特 征使得各种视觉形象与印刷文本截然不同。正是由于这种感官直接性, 它使人们第一眼看到它时就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这一点是传统的信息 媒介不可比拟的。 另一方面,“视图”是图像,而达不到形象( 艺术形象) 的水平, 即它的意义、深度无法与形象相比。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图像大 部分表达的是感觉和情绪。图像在大众传媒中的大量使用和在学术中 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大众的语言智商,降低了学术工作者的 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因为学术并不是以感觉和情绪作为理性的支撑 点,而且,图像影响情感的同时阻碍理解。”“以艺术的视角来看,视 图与原本意义上讲的艺术形象有着重要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应该说,当今时代的“视图”是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它虽然 是“艺术形象”的“不肖子孙”,但毕竟还是隶属于“艺术形象”的范 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视图”与简单的“物象”是不同的,即它并 非完全意义上的客观物,“视图”的人为性是无法回避的。关于视像与 “形象”、“物象”、“意象”等的异同,将在本文第二部分作详细阐述。 “视图”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视觉功能的延伸,它不仅能够使 人们看到遥不可及的世界里发生的事情,而且能够有效地消除以往人 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将整个世界搬进了每一 个家庭的客厅与卧室,使所有人“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梦想成为现 实。同时,众多隐私性的消息、内容也可以在电视上容易直接地得到, 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好奇的本性,也带给现代人以视觉的享受。 现今流行的“世界小姐”、“亚洲小姐”、“上海小姐”等所谓的选美活 动,还有像“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收视率颇高的电视节目,也 应该视为视像泛滥的明显例证。这些所谓的“小姐”无一不是貌美如 花,且无一不是经过大众的参与( 通过电话、现场等方式) 而选出。 但她们对于大众来说,并不是活生生的所谓“小姐”,而只是她们体态、 样貌的“视像”。大众无缘结识她们,也不能与她们接触,她们的个性、 品质、能力,只能通过“视像”去猜想。而她们的样貌,是否是真也 无从得知。“人造美女”参加“选美”的首次被发现,令不少人义愤, 感到好像自己的感情被欺骗了。然而细思之下,对于大众而言,哪一 位参加“选美”者不是“人造美女”呢? 她们只是以“视像”与大众 相接触,而“视像”本身不就是修饰的结果吗? 她们动刀做手术是修 饰,涂脂抹粉、做发型便不是了吗? 正如沃尔旌所言,“当代生活的楷 模不再是圣徒( 就像曾经所是的那样) ,也不再是研究人员和知识分子 ( 就像或许直到最近所是的那样) ,而是美人”。1 只要是“美人”, 只要是“楷模”,又何必管什么真假呢? 此外,各大院校纷纷邀请名人 ( 影歌星、政界要员、文坛名流) 为名誉校长、特聘教授、博导,不 依其学术涵养、教学能力为纲,仅以名气大小为准,恐怕在很多时候 也只是为了利用其“形象”为自己增光添彩吧? 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可就是不能没有电 视。如果全世界停电一周,将会令不少人生活无着、精神崩溃。“视图” 不光是给人以知识,供人娱乐,还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没有“视图” 的每日相伴,对不少人来讲,便是又一次面对“上帝死了”的残酷。“读 图时代”已不仅是人们由印刷媒介进入电子媒介的时代,而且是人们 “视图”信仰的时代。 ( 二) 艺术的处境 身处“读图时代”;艺术的处境可以说异常微妙而尴尬。一方面, 借助于人类科技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可以专心地考虑 自己如何提升的问题,它可以更深入、全面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实现所谓的普遍“生活化”;另一方面,人类的精神信仰却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危机,自身价值的迷失直接导致艺术的“终结”,它已走到山穷 水尽的地步。 1 、艺术的泛化 上帝要让谁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当今的艺术虽然面临着存亡攸 关的困境,但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毕竟还存在着,还 没有真正的“终结”。 随着形象豹泛滥,一种对形象的存在认同意识被确立起来。“所谓 对形象的存在认同,就艺术而言,即把艺术中的情感的真实直接认同 为生活中的真实的情感。对形象的存在认同把艺术生活化,艺术因此 成为生活情感缺失的补充用形象制造情感替代物。“。作为人类情 感缺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人类的普遍“滥情”。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 因素已降至零点,而其中显而易见的人为煽情,却仍能引起不少人的 感溉。作为现实生活的情感缺失的补偿,艺术不仅片面地突出发展了 自身的娱乐功能,而且在根本上嬗变为一种人为打发时闯的工具。由 此,当代艺术逐渐泛化为生活。艺术的泛化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参与文 化的热情与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以降低它的门槛为代价的。艺术成为 大众生活方式之一种,它与生活合而为一,即“艺术的生活化意味着 艺术停止叙说,直接成为生活方式,进一步讲,意味着艺术失去它对 生活的界限,丽自我消亡。”“ d 1 9 世纪以来,艺术在整个世界上都表现出一种蓬勃的生机。各种 新的艺术流派以现代、后现代的形式各逞风骚,以目不暇接的速度轮 番登上舞台,并最终以从舞台扩展到生活中为其极致。像杜桑的泉 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这件取名为泉的“艺术品”,整个外观便是 一个横放的男用小便器在它成为一件艺术品,从而超过类似男用 小便器这种单纯的实物并具有更进一步的性质之前,它曾是男用小便 器。生活与艺术竟然达到了如此的同一。另外像环境艺术,将人生活 的日常环境作为“创作”的背景或材料,制造出一些惊人的“艺术作 品”。如“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曾创作了一件由沉重的钢板组成的作品, 这些钢板靠摩擦力危险地平衡着,安放在应放的位置上。假定有人进 去体验它创造的空问,就要冒使它倒下来的危险,而实际上真有人丧 生了。,l “1 还有“人体艺术”的兴起,将人的身体直接作为道具,如在 人体上植上花草,自己摆成一定造型直接在展厅展出,自我沦落的同 时,还将观众引入其中。艺术泛化至如此境地,即当最不应该当作工 具( 道具) 的入本身都可以利用,还有什么地方没有遭到艺术的染指 呢? 更有甚者没有作品也可以开办“艺术展”,欧洲新达达派代表人物 伊夫克莱因,1 9 5 8 年就开了一个“空虚”展览会,其内容是全涂成 白色的画廊,门口设立警卫而器具却搬得精光。结果是成千上万的人 前来参观,人多得几乎引发骚乱。其中一位著名艺术家还在留言簿上 写下了“惟其空虚,最富力量”的话“。观众什么也没看到,但它又 确是一场艺术展。在“陌生化”、意味性上,这些所谓的现代派作品确 实可以起到某种艺术的作用,然而与传统的艺术相比,它确实又是泛 化到了不可直视的地步。还有所谓的观念艺术,“c o n c e p t u a la r t d e v e l o p e di nt h e1 9 6 0 so u to ft h eb e lie ft h a tt h ep r o c e s so f m a k i n ga r t ,a n dt h ei d e a so re o n c e p t su n d e r l y i n gt h ew o r ko fa r t , w e r em o r ei m p o r t a n tt h a na c t u a li m a g e so ro b j e c t s ”“w 简单地 说,其艺术理念即“过程重于结果”,不再将“艺术品”( 或者说“形 象”) 视为艺术的结果。 各个城市最近兴起的所谓“形象工程”,以有特色、有代表性雕塑、 建筑的大量兴建为其标志,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对日常审美的需要,另 一方面也体现了一种形象泛滥的总体趋势一之所以称其为“形象”, 是因为这些“工程”的内涵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了解掌握,类同化的 城市象征雕塑一律有着高耸入云的尖顶,一律以抽象的几何形状为构 成要素,或许城市都是相似的,然而,它具体象征了什么,对于外地 人或者本地百姓来说,并不是都清楚的,由此,它便只是“形象”而 已( 且是不清楚了解其意昧的“形象”) 。还有前些天有的城市将以裸 体塑形为形象的长椅等生活用具放置于公园等公共场所供人休息,虽 然艺术普及化的想法不错,却令人很难接受,并引起一场较大规模的 论争。除了我国在伦理道德方面尚比较保守,艺术与生活毕竟存在着 一定差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试想,这些雕塑如果放置于艺术馆,或 者并不是以生活用品的功能出现,恐怕就不会有这样大的反响与争议 了。 另外,伴随科技进步而出现的“第八种艺术”影视艺术,更 是将艺术带入了千家万户。从一定程度上讲,形象的泛滥正是艺术泛 化的一个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这就是迄今为止我们 只是从艺术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 出来。美的整体充其量变成了漂亮,崇高降格成了滑稽。在表面 的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 乐和享受。“2 现实正如沃尔夫冈韦尔施所言,艺术已经开始疯狂了。 2 、艺术的终结 我们知道,在古希腊神话时代即有语言神予、诗优于其他艺术的 信念。诗与神启、神力、神语有关,其他艺术却只是人力之作。有关 诗的神性信念一直是其后有关文学的精神性本质优于其他艺术的观念 来源。传统思想预设了精神优于物质、心灵高于感官、神性超于人性 的价值坐标,相对于别的艺术,诗离精神、心灵和神性最近,因此, 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诗都被看作最高级的艺术。在我国,孔老夫 子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训诫。 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是一个特殊时期。在这短短十来年中,诗作 为艺术王国的佼佼者经历了一次从“诗歌海洋”到“诗歌沙漠”、从重 生到死亡的过程。而诗的死亡是以诗人的死亡为象征的: 1 9 8 9 年3 月2 6 日,年仅2 5 岁的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作为回 应的是,2 7 岁的骆一禾在同年脑溢血而夭;两年后,1 9 9 1 年9 月2 4 日,2 4 岁的戈麦自沉于北京玉泉河中;1 9 9 3 年1 0 月8 日,在新西兰 的一个荒凉小岛( w a i h e k ei s l 柚d ) 上,3 7 岁的顾城凶残地斧杀了妻子 谢烨然后自缢绝命,为这个诗人死亡的岁月划上句号。 中国作为一个诗歌大国,历来以诗歌闻名于世。而时至今日,已 无诗可作,已无入可以做诗,悲哀呀! 诗人已死,又何来诗? 而整个 世界,也恰如海德格尔所言,在经历奥斯威辛集中营人性的丧失之后, 做诗成为残忍。而伴随诗人死亡的,却又是社会上“诗作”的泛滥( 如 果可以称得上是诗的话) 。难道真的是一个倒下去,千百个站起来吗? 正如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所认为的:“我们进入了一个艺术 极为绝对自由的时期,以致艺术似乎只是无限玩弄自身概念花样的一 种名字:好像谢林把历史的终结状态当成普遍存在的诗歌海洋的 想法是实现了的预言。”“ 诗人死亡的背后是诗意的离场。而这一趋势早在1 9 世纪末2 0 世 纪初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时刻便已开始了。大量宣传画、鼓动性言论作 品,为了直接对民众产生效果,便是以艺术的形式而出现在生活中的。 另外,像“人人做诗”、“村村出鲁迅”的民间造诗运动,只能使艺术 本身所应有的内蕴与意味被扭曲、压抑与消解。如果不是靠“玩弄概 念”,现在的“诗”有多少可以配得上这个光荣的称号? 如果说“普遍 存在的诗歌海洋”是历史终结状态的表现,那么无诗存在的“沙漠” 又是什么昵? 应该是历史终结之后的象征吧! 时代在抛弃诗歌和诗人。另外,像音乐、建筑、雕塑、绘画等传 统艺术门类,雷同现象异常突出,且追求轰动而不求深刻的浮化作风 成为时尚。作为艺术家基本素质之一的独创性在今天的所谓“艺术家” 身上恐怕已找不到多少。更有甚者,现在已经很少人会承认自己是“艺 术家”,最多自称为是“艺术匠人”或“探索者”,是谦称,还是真实 的心声呢? 各种各样的艺术遭到了生活的侵蚀与鞭打,失去了自己赖 以获得安息的圣坛,无法返回能用内容来充实自己的居所。为了生活, 也是为了适应崇尚表面化的图像社会( 媚俗) ,浮浅的追求( 图像) 在 艺术中以占压倒性的优势在蚕食艺术形象的领地。这是一个复制的时 代,这是一个表面化的社会。 终结并不是死亡,而应是对前一阶段即传统艺术时期的总结与思 考。只是在思考还未有结果的时候,艺术应该做些什么呢? 凡事有始有终,在历史上,凡是始与终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关于 艺术要走向何方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在人们的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 剑。历史上,艺术曾有两次面临着被哲学剥夺存在价值的危险。古希 腊的柏拉图虽然自己深爱着( 艺术) 诗歌,也允许有人为艺术而辩护, 最终却是无可奈何地将艺术逐出自己的理想国。艺术在他的哲学中死 亡了。幸而“理想国”没有实现,艺术也得以战战兢兢地继续着它的 存在。黑格尔美学观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艺术并非永远而只是作为 某个阶段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根据绝对精神的发展逻辑,艺术 在经历了象征、古典、浪漫三个时期的发展后,已经达到了它的高峰, 而作为真理表达之高级形式的哲学必将取代作为真理表达之低级形式 的艺术。黑格尔的历史观显然充满了哲学偏见,真实情况是:不仅艺 术和宗教免不了终结( 边缘化) 的命运,哲学也一样,现代社会的发展 创造了另一个最高的统治者:科学。而科学,在满足了温饱的今天, 很大程度上便意味着欲望的满足与唤起。显然,当代艺术终结论有黑 格尔的匿灵,但己相当不同。细而察之,当代艺术终结论乃是对后现 代语境下艺术边缘化的诗意表达。“终结”( e n d ) 一词含混、夸张而悲 哀,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学隐喻,它的确切含义应是“边缘化”。概言之, 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边缘化有两大意涵:一,在艺术分类学眼界中的 “艺术终结”指的是原有艺术形式失去了它在艺术大家族中的主导地 位,它的领地已由新的艺术类型逐渐蚕食,其主导地位由影视艺术所 取代:二,在文化分类学眼界中的“艺术终结”指的是艺术不再处于 文化的价值中心,科学( 或者l 浣生理) 上升为后现代的文化霸主后艺 1 4 术已无足轻重。 从哲学也是从逻辑上分析,艺术似乎应该有它终结之处,艺术的 目的就是艺术的终点。它还有应该去的其他地方吗? 一方面是“普遍 存在的诗歌海洋”,一方面是安处其中的迷醉,它们是否还在努力地寻 找着问题的答案呢? 而现今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艺术应该在今天终结 吗? 艺术应该终结于形象泛滥的今天吗? 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模糊将会最终削平艺术的深度,使其成为形象 的碎片,表面上流光溢彩,眩人耳目,而实质上称得上垃圾便不错了 有的垃圾对人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损害,而有的艺术却对人类的 精神与心灵起着毁灭性效果。在2 0 世纪,随着现代影像技术和音像技 术的革命,现代影视艺术不仅克服了戏剧舞台与表演的有限性,大大 强化了戏剧的综合表现力和直接感受性,还利用电子技术彻底改变了 艺术传播接受的方式。无疑,现代影视艺术拥有比传统艺术优越得多 的技术性综合媒介,它使单一的语言艺术相形见细。由此可知,艺术 的泛化指的是影视艺术的兴起,而艺术的终结则是传统艺术形式与价 值的迷失。由此,硬币的正反两面同处于同一束阳光下。 形象本身的变迁便是艺术泛化与终结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唯一见 证。形象的现代境遇直接影响着艺术明天的命运,而形象究竟能否负 担如此的重负呢? 问题已经呈现于世人面前,要想深刻地理解并进一 步解决此一问题,首要的一点便是弄清楚“何以如此”即问题的由来 起因,只有从过去的发展变化中才能充分理解目前的状况,这便要求 就形象的本质做一溯源式探析,知其所然知其所以然才是解决问题的 恰切思路。对于此一问题西方学者有着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w js t u d y t h ea n sa n dt l l e i rh i s t o r yb e c a u s et h e yt e a c hu sa b o u to u ra w nc r e a t i v e e x p r c s s i o 邶锄dt h o s eo f o u rp a s t s t u d y i n gt h eh i s t o f yo fa r ti so n ew a yo f e x p l o r i l l g h u m a nc u l t u r e s b o t ha n d e n ta n dm o d e m t h a th a v e o t d c v e l 叩e d 、) l r f i t t e nd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