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学府  南方之强[文档资料]_第1页
海上学府  南方之强[文档资料]_第2页
海上学府  南方之强[文档资料]_第3页
海上学府  南方之强[文档资料]_第4页
海上学府  南方之强[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上学府 南方之强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这是一所传奇的学校。由华侨领袖创建,被称为“ 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大学 ” ;抗日战争时奔波迁徙,解放战争时英雄辈出,院校调整时,贡献出整个工科院系 这所学校曾常年身处前线,不断遭受炮击;这所学校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海在校中。在战火中,它是民族的地标,在经济建设中,它是先锋的代名词。这所学校,叫厦门大学。 校主陈嘉庚 宁要厦大,不要大厦 很少人能像陈嘉庚一样, 能在一所大学和一座城市里,留下自己那么深刻的烙印,而且历久弥坚。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874 年 10 月 21 日,陈嘉庚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即现厦门市集美区)。 17 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和橡胶园等。 1916 年后,以橡胶和胶制品业为主,鼎盛时期其销售网遍及全球,谓新马树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 1913 年陈嘉庚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 “ 集美学校 ” 。 1921 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亲自选择校址、校长,主持建筑校舍,以及高薪聘请师资等,设文、理、法、商、教育等五院十七系,为海内外培养高等人才。 之后,尽管遇世界经济危机,企业经营未能转机,他仍多方筹措校费,百折不挠维持办学。 1932 年,当外国财团答应以停止支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为条件保护其企业经营,即遭他断然拒绝。直至 1937 年春无力支持,遂无条件地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 一直以来,人们都想知道陈嘉庚一生为了办学究竟捐过多少钱,当然,这很难算得清了。但是,有一个比较公认的推算 是,陈嘉庚一生对教育事业所捐献的钱,如果当时买了黄金,估计相当于现在的 1 亿美元左右。不过,这种换算毫无意义,因为陈嘉庚为此花费的心血,无法计算。 厦大是陈嘉庚跑遍厦门岛后选定的地点 演武场是当年郑成功操练军队的地方,周围还有很多墓地。当时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选这个荒郊野外。但是,几十年后,因为有山有海,厦大校园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 当时的中国南北纷争,很多学校经常发不出工资,但是,由于有了陈嘉庚,厦大经费充裕。当时厦大校长月薪 500元,教授月薪最高可达 400 元,讲师可达 200 元,助教可达150 元,秘书可达 70 元,事务员最低可达 25 元。月薪 500 元是什么概念呢?按当时标准,可买一幢别墅,而最低 25 元的月薪,也能养活五口之家。 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厦大从不欠薪,陈嘉庚说, “ 宁可我喝稀饭,也不能欠教职员的钱。 ” 这也被鲁迅所证实,他曾经评价厦大:风景绝佳,从不欠薪。 厦大在 1921 年 4 月 6 日开学时,只有 100 多名学生,但是,陈嘉庚那时就想把厦大办成万人大学。他靠 “ 蚕食 ”来逐步扩大厦大地盘。首先向当时政府要地,政府给了演武场的四分之一,在接下去时间,陈嘉庚继续向政府要 地,要不到就花钱买。 1923 年,当时思明公署发布的厦大 “ 红线图 ” 中,西面居然是以 “ 五老山之极峰为界 ” 。在上世纪 50年代,因为院系调整,厦大从原来的 21 个系减少到 8 个系,即使是这样,陈嘉庚仍然拼命建房子,建了包括建南礼堂所在的一排五座楼房,还建了风庭、芙蓉一、芙蓉二,他想把厦大做大的愿望从来没有改变过。 现在,同济大学和厦大都有专人在研究陈嘉庚建筑,但是,陈嘉庚事实上并不曾学过设计。要盖房子时,他就带着几个 “ 土师傅 ” 到现场,叫人在地上洒上石灰,然后用手中的拐杖画出草图,工人们也就照着这个草图盖房子, “ 叫你放线你就放线 ” 。人们形容陈嘉庚建筑是 “ 身穿西装,头戴斗笠 ” 主体是西洋风格,屋顶却是中国式的。陈嘉庚曾表示,除了实用,他还有一层寓意:要把中国屋顶盖在洋人身上。 现在的嘉庚主楼,是厦大为纪念陈嘉庚而命名的,不过,陈嘉庚亲手盖的建筑中,没有一座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陈嘉庚曾经解释说,原因在于 “ 我陈嘉庚办厦门大学不是为了自己 ” 。 厦大建南礼堂的楼群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由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捐建的,建完之后,陈嘉庚建议以李光前命名楼群,这可把李光前吓坏了,坚决不肯。据说,尽管富甲一方,但李光前 对陈嘉庚十分尊敬。陈嘉庚最终以李光前儿子的名字命名了建南楼群的一些建筑,其中的含义显然是用心良苦的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办学的理念延续到后代。 陈嘉庚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并不在于人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报答。 老校长萨本栋 累死自己办 “ 南方清华 ” 一所大学的成长,往往是和教育家联系在一起的,萨本栋之于厦大,正如梅贻琦之于清华,这应该是没什么争议的。 萨本栋, 1902 年 7 月 4 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1921 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2 年 1924 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24 年 1927 年转入美国麻省伍斯特工学院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28 年 1937 年任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 1937 年 1945 年任国立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 1937 年,萨本栋刚到厦大的第二天, “ 七七事变 ” 就爆发了。这位原本在清华当教授的闽侯人发现自己马上面临迁校的难题。萨本栋决定把学校搬到长汀,为什么不像其他大学迁移到西南大后方而选择接近战区的长汀? 1941 年考入厦大的厦大教授潘懋元回忆,萨本栋曾说原因之一是要坚持东南半壁江山有大学,显示坚强不屈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让东南数省学生有书读。 萨本栋制定了周密计划,用了九大卡车,将厦大的仪器、图书较为完整地迁往 400 公里之外的长汀。 考验接踵而至。厦大当时得到的经费,在所有的国立大学中,只比山西大学多,排名全国倒数第二。这迫使萨本栋精心计算着每一分钱的支出,学校自己做豆腐,提倡吃糙米饭,甚至将茅厕对外承包以增加收入。在学校入不敷出的时候,萨本栋带头只拿 35%的工资。学校为萨本栋买了辆轿车,但他把汽车拆了,把引擎改装成发电机,用于学校的照明。 除了借 庙宇,租民房,萨本栋还自己设计,就地取材建新屋,例如,以树皮代替屋瓦,建造各类的房屋,甚至还修了一座水库。厦大逐步扩大校园,最后,几乎占据半个长汀城。 萨本栋的妻子曾经说,丈夫是 “ 以他在清华的标准来办厦大和教课的 ” ,他努力把清华的一些好的传统移植到厦大。萨本栋坚持了清华的一贯做法:聘请学有专长的人任教,长汀时期的厦大的 51 名教授中,有 47 位来自清华。动员这些大名鼎鼎的教授到长汀去,难度可想而知,萨本栋花费了不少脑筋,例如,他宁可自己住在普通的宿舍里,而把租来的饭店和新盖的楼房让给教授们住。 萨本栋要求名师上大一基础课。当年就读厦大的学生、中科院院士张存浩说,基础课的讲授阵容不仅为当时国内所仅有,在今天的大学也是很难找到的。萨本栋也亲自教授大一的微积分和普通物理。他一直认为,从事教育的人不能在学问上获得学生的信任,所有的话都是白费。 萨本栋主张,要进行学术研究,除了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当时厦大规定,国文、英文、高数以及一门社会学是学生必修课。国文和英文不及格,就不能毕业。萨本栋说: “ 假使一位大学毕业生连中英文都不通顺,要他何用? ” 萨本栋则更强调应用科学对国家的重要。他 倾注了很多精力办起土木、机电、航空系。 潘懋元说, 1941 年他入学时,萨校长就在大会上说:“ 抗战必胜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准备建设人才。 ” 长汀时期的厦大的工科毕业生总数达 400 多人。上世纪 60 年代,台湾水电、钢铁、造船部门的主管,几乎都是厦大毕业的。 在学生的回忆中,校长不苟言笑,但亲切待人。当时,厦大处于敌机轰炸的危险中,萨本栋设计相互连通的防空洞,每当轰炸到来时,他立刻奔向教室,组织疏散。他最后一个进入防空洞,却第一个走出防空洞。抗战期间,长汀山城被炸毁大片居民房,死 伤甚多,但厦大由于周密细致的安排竟无一死亡。 经过萨本栋的苦心经营,两次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大均得第一。当时国人南望,无不认为厦大为理想中惟一完善大学 厦大实验条件并不比战前差,甚至拥有一座具备模、铸、锻、机、钳和动力等各个工段的实习厂,图书馆里有从英、美、法、德订购的最新出版的主要图书刊物。不时有外国友人参观, “ 加尔各答以东最完善的学校 ” ,就是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的观后感。在民间,厦大有 “ 南方清华 ” 之称。 然而,这一辉煌却是以萨本栋的健康为代价的。到厦大之前,萨本栋是清华的网球高 手,体格强壮,腰杆挺拔,但到了 1943 年,他已经是 “ 面色苍白,弯腰驼背,拄着拐杖 ” 。他患上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他为厦大耗尽精力。人们回忆说,那时,校医甚至做了一件铁衫,助他撑腰上课。1949 年,萨本栋因患胃癌病逝于美国,时年 47 岁。根据他的遗嘱,他的遗体解剖供医学研究。医生们发现,他的胃都是癌细胞,医生说,这病,完全给耽误了。 林语堂 把半个北大搬到厦大 1926 年 9 月,林语堂回到厦大; 1927 年 3 月,林语堂离开厦大。前后约有半年,时间虽短,但林语堂留给厦大的影响却是绵长的。 1926 年, 时任厦大校长林文庆在向林语堂发出聘书的时候,是否已意识到时年 31 岁的林语堂可以把半个北大搬到厦大来? 1926 年 9 月,林语堂出任厦大文科主任,不久,文学家鲁迅来了,国学家沈兼士来了,古史专家顾颉刚、语言学家罗常培、哲学家张颐、中西交通史家张星 、考古学家陈万里、编辑家孙伏园和作家章川岛等一批大师接踵而至。这批名家的主体是北大的 “ 语丝派 ” 与 “ 现代评论派 ” , “ 一时颇有北大南迁的景象 ” 。 “ 这批人的到来让厦大国学院自创办之日起就处于很高的起点,而这种高起点、高标准对厦大的文科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 大半生都在大学讲坛的林梦海教授比普通人更深地明白一流的大师对于一所大学的意义,而作为林语堂的侄孙女,她也比旁人更深切地体会到林语堂为留住这批大师是如何煞费苦心,一些往事在林家代代相传:当鲁迅等人要出门时,比如渡海到集美讲课,林语堂总要陪同前往,其中一个任务就是为他们翻译闽南语,否则船老大可能连大师们的目的地都听不懂。 林语堂对厦大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把现代科学精神和态度带进国学研究,一扫 “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 的风气。 1926 年 10 月 10 日,厦大国学研究院成立,林语堂出任总秘书长。据说成立 之日即吸引了许多外系学生前来,“ 屋子里还临时加了许多板凳 ” ,林语堂的演讲没让学生们失望,他们报以一次次热烈掌声,他所一再提倡的现代科学精神和态度同样给外系学生以启迪。 林语堂即在国学院当行政领导,又在外文系教英文。“ 听说他的课学生很爱听,课堂上总是笑声不断。 ” 林梦海从父亲林疑今那获得了林语堂上课时的一些片断, “ 他的外文特别好,教给学生的是很纯正的英语。 ” 厦大外文系因为林语堂的到来,而得以开设英文作文、现代文和英语发音三个科目。 林语堂评价学生的方式更令学生们向往,他认为一次考试是不能反映 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综合水平的,他给学生的评分更多地来自课堂,学生们在课堂上对问题的问答成为了他评分的主要依据,强健的记忆力,让他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得清清楚楚,一个月或几个月以后的打分同样令学生心服口服。 厦大是林语堂人生中的又一个出发点,他把探索精神带来了,尽管只有半年,但不只一位研究者认为,厦大文科源远流长的现代科学精神始于林语堂的到来,并在林语堂离开后留了下来,被一代代厦大人发扬光大。 北大那批针锋相对的大师却不约而同地跟随着他来到这个新的出发点,要知道,当年的厦大与北大的差距,比起今 天的厦大与北大的差距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