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1、Horner综合征:表现为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可伴有同侧面部少汗。2、感觉过度:由于刺激阈增高与反应时间延长,刺激必须达到很强的程度方有感觉,在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能感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且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3、感觉过敏:表现为轻微的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觉,系因对触痛觉的敏感性增强或感觉阈值降低所致。4、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两侧皮质延髓受累时出现舌咽,迷走神经麻痹症状,表现为发音嘶哑,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5、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口语表达障碍突出,理解相对好,主要累及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6、感觉性失语 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为其突出特点,故以往称为感觉性失语。患者对别人和自己讲的话均不理解,或仅理解个别词或短语;口语表达有适当的语法结构但缺乏实质词,表现为语量多,讲话不费力,发音清晰,语调正常,短语长短正常,即所谓流利型口语,病变位于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7、缺血半暗带 : 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组成。而缺血半暗带内因仍有侧支循环存在,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为可逆的,脑代谢障碍可得以恢复,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8、 TIA:指反复发作的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9、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见于双侧脑桥基底部损害。患者意识清楚,但四肢及面部瘫痪不能张口说话和吞咽,仅保存闭眼和眼球垂直运动功能,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意愿。10、Weber综合征(中脑腹侧综合征):中脑病变导致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中枢性偏瘫。11、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外侧综合征):系椎动脉阻塞,狭窄或小脑后下动脉阻塞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病灶同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病灶同侧共济失调,病灶同侧Horner(,病灶同侧面部浅感觉障碍,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12、Millard-Gubler综合征:脑桥外侧梗死,表现为病变侧外展神经和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病变对侧中枢性舌下神经和肢体瘫痪。13、腔隙状态: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累及双侧锥体束,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痴呆,假性延髓麻痹,双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病和大小便失常。14、分水岭脑梗死:相邻血管供应区之间的分水岭区域或边缘带的局部缺血。此种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15、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 主要特征是病变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同侧深感觉障碍及病变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而触觉保持良好,病变侧损害节段以下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16、脊髓休克:脊髓病变早期表现为肌肉松弛,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和尿潴留等,一般持续16周。17、Beevor征:T10-11病变时下半部腹直肌无力,当患者仰卧位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被腹直肌上半部牵拉向上移动。18、鞍区回避:髓内压迫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S3-S5)感觉保留至最后才受累。19、三偏综合征:内囊损害累及视纤维时,表现为对侧肢体偏瘫,对侧偏生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20、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损害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仍保存。21、颈膨大:颈膨大相当于C5T2节段,是支配上肢神经的起源,受损可出现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肩部及上肢可有放射性根痛,括约肌障碍。22、腰膨大:腰膨大相当于L1S2节段,是支配下肢神经的起源,受损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及会阴部各自感觉缺失,尿便障碍。23、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引起脊椎受压综合征,可有脊髓半切或横贯性损害以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受累的临床表现。24、上升性脊髓炎:脊髓损害节段呈上升性,在起病1-2天甚至数小时内逐步上升至延髓,或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甚至延髓支配的肌群,并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良、呼吸肌瘫痪而死亡。25、华勒变性:指外伤使轴突断裂后,由于不再有轴浆运输提供轴突所需的营养成分,断端远侧的轴突很快字近端向远端发生变性、解体,解体的轴突和髓鞘可有同样的变化。但一般只到最近的1-2个郎飞结而不再继续,接近细胞体的轴突断伤可使细胞体坏死。26、轴突变性:由于中毒或营养障碍等原因,使细胞体合成蛋白质等物质发生障碍或者轴浆运输阻滞,致使最远端的轴突不能得到必要的营养,因此其变性通常从轴突的最远端开始向近端发展。27、MS:即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多发性及发病时间的多发性。28、三叉神经痛: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的剧痛称为三叉神经痛。29、Bell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扩大、闭目不全,闭目时瘫痪侧眼球转向上方,露出白色巩膜。30、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单侧周围性面瘫。31、扳机点(触发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 常位于上下唇、 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即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敏感区,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32、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引起发射性的面肌抽搐,患者口角牵向患侧,可伴面部皮肤发红、流泪和流涎。33、Hunt综合征: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变累及膝状神经节,出现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舌前2/3味觉丧失与听觉过敏,尚有瘫痪侧的乳突部疼痛,耳廓与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34、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指脑脊液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特征性改变之一。病程周蛋白增高最明显。35、癫痫:是一组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突然发生反复发作为特征,是发作性意识丧失的常见原因。36、杰克逊(Jackson)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如放电沿大脑皮质运动区分布逐渐扩展,临床常表现为抽搐自对侧拇指沿腕部、肘部和肩部扩展。37、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持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38、痫性发作:每次神经元的阵发性放电或短暂的脑功能异常称为痫性发作。39、Todd瘫:癫痫部分运动性发作后如遗留暂时性(数分至数日)局部体瘫痪或无力,称Todd瘫痪。40、全身性强直性发作:又称大发作,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和阵挛,伴意识丧失及自主神经障碍。41、失神发作:失神经发作是癫痫痫性发作的一种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又分典型和不典型失神二种。典型失神经发作:病人活动突然停止,发呆,呼之不应,手中物体落地,部分可机械重复原有的简单动作,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每天可发作数十、上百次,醒后不能回忆。42、自动症:复杂部分性发作的运动表现以协调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癫痫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意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上协调的,有适应性的无意识活动,发作后不能回忆。43、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黒质和黒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临床四大主征是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44、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系指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急性脊髓白质的脱髓鞘性病变或坏死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急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可能与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有关。好发部位:胸段(T35)。45、 面具脸:面部表情肌活动减少,常常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现面具脸。46、 慌张步态:患者自卧位、坐位起立困难,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47、静止性震颤:震颤出现在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在自主运动时减轻或消失。其频率一般为每秒48次,见于帕金森综合症。48、 折刀样强直:视部位不同,只累及部分肌群,被动运动关节市,阻力在开始时较明显,随后迅速减弱,呈现所谓折刀现象,为锥体束损害时的体征,常伴有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49、 铅管样强直:屈肌和伸肌同时受累,被动关节时始终保持增高的肌力,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50、齿轮样强直:部分患者伴有震颤,检查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规律而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感。51、 写字过小征:帕金森病患者因壁肌及手指肌的强直,上肢不能做精细动作,表现为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52、疲劳试验(Jolly test):嘱患者持续上视出现上睑下垂或两臂持续平举后出现上臂下垂,休息后恢复则为阳性。53、危象:由于自身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状态。54、肌无力危象:之中正肌无力患者本身病情加重或者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状态。55、胆碱能危象:由于抗胆碱药物过量所引起肌无力加重。56、反拗危象:重症肌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