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切换优化专项总结报告--惠州移动_第1页
GSM切换优化专项总结报告--惠州移动_第2页
GSM切换优化专项总结报告--惠州移动_第3页
GSM切换优化专项总结报告--惠州移动_第4页
GSM切换优化专项总结报告--惠州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州华为切换优化专项总结报告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中心网 络 优 化 室 2009-12-6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 目 录 惠州华为切换优化专项总结报告 . 1 概述 . 4 华为切换统计相关说明 . 4 1 邻区优化 . 8 1.1 邻区优化思路 . 8 1.1.1合理优化配置邻区关系 . 8 1.1.2外部邻区数据一致性核查 . 10 1.2 华为 NASTAR工具邻区优化 . 11 1.3 案例 :BA1 表和 BA2 表不一致导致切换掉话 . 18 2 跳频序列 (HSN)优化 . 22 3 华为一代切换算法 . 25 3.1 一代切换算法原理介绍 . 25 3.1.1网络调整 16bit排序规则 . 28 3.1.2 PBGT切换 . 32 3.1.3 分层分级切换 . 35 3.1.4 边缘切换 . 36 3.2 一代切换算法优化 . 39 3.2.1网络调整 16bit排序优化 . 39 3.2.2双频网切换优化 . 47 3.3 案例 :边界小区乒乓切换 . 52 3.4 小结 . 55 4 华为二代切换算法研究 . 56 4.1 华为二代切换算法原理介绍 . 56 4.2 华为二代切换算法优化 . 60 4.3 小结 . 69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 5 华为小区内切换优化 . 70 5.1 半 -全速率的转换 . 71 5.2 小区内切换失败分析 . 72 5.3 干扰切换 . 74 5.4 质量差切换 . 79 5.5 小区内切换优化 . 81 6 滤波器长度及 P/N 准则优化 . 84 6.1 华为切换判决时长 . 84 6.2 滤波器及 P/N 准则优化 . 86 6.3 小结 . 88 7 华为三代功控参数优化 . 89 7.1 TEMS 数据分析 . 89 7.2 三代功控参数设置 . 92 7.3 效果评估 . 95 8 总结 . 97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4 概述 切换 (Handover)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作为无线链路控制的一种手段, 切换 能够使用户在穿越不同的小区时保持连续的通话。此外, 切换还能够调整小区的话务量,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更优。 切换性能对于掉话率、话音质量和干扰等网络其它指标性能都有影响,是话统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切换成功率是网络优化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性能指标,同时也是现网中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 从 2009 年 9 月开始,华为公司与惠州公司网 络 优 化 室对华为无线网开展了3 个月的华为切换优化专项,针 对华为切换算法和典型问题 开展相关优化。 华为切换统计相关说明 对于 GSM 网络的切换类型, 小区切换可分为 小区内切换、 BSC 内小区间切换、相同 MSC 下 BSC 间的小区切换以及不同 MSC 下 BSC 间小区切换。 MS 在通话过程中,不断对其周围 BTS 的有关信息及 BCCH 载频、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同时测量它所占用的 TCH 信号强度和话音质量,再将测量报告( MR)发送给 BSC,BSC 根据这些信息对周边小区进行排队, 按照系统的切换算法发起切换判决。 根据 华为切换信令流程, 在 华为 各项 切换 指标 统计 中 ,小区内切 换同 BSC内小区间切换统计点 是一样的 ,跨 MSC 的切换以 BSC 间的切换为统计。以下是华为主要切换统计的信令流程和关键统计点。 关键计数器统计点如下 1、 BSC 向目标 BTS 发送“ Channel-Activation”之前,统计“ BSC 内入小区切换请求次数”和“ BSC 内出小区切换请求次数”。在华为 BSC6000 信令跟踪里,在 Chanel Activation 消息之前的 Handover Triggered Indication 消息,该消息包含切换触发原因 ucHoCause,指示切换发起原因。 2、 BSC 向 MS 发 送“ HO-Command”之后,统计“ BSC 内入小区切换次数”和“ BSC 出小区切换次数”。 3、 BSC 收到 MS 发来的“ HO-Complete”之后,统计“ BSC 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和“ BSC 内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5 图 1:华为 BSC 内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流程 同时我们在华为 BSC6000 上进行单用户跟踪,可清晰看到切换 的信令流程。 图:华为 BSC6000 单用户信令跟踪 BSC 内 切换信令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6 图 2 BSC 间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流程 与 BSC 内切换一致,关键统计点如下 1、源 BSC 发出“ HO-Required”之后,统计“ BSC 间出小区切换请求次数” 2、目标 BSC 收到“ HO-Request”之后,统计“ BSC 间入小区切换 请求次数” 3、目标 BSC 发出“ HO-Request ACK”之后,统计“ BSC 间入小区切换次数” 4、源 BSC 收到“ HO-Command”之后,统计“ BSC 间出小区切换次数” 5、目标 BSC 收到“ HO-Complete”之后,统计“ BSC 间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6、源 BSC 收到“ Clear-COM”且原因值为“ HO-Successful”,统计“ BSC 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切换次数与切换请求次数的区别: 切换次数 收到“ HO-COM”and 下发“ HO-REQ-ACK”之后 切换请求次数 下发“ HO-Required”和收到“ HO-Request”之后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7 图: 华为 BSC6000 单用户信令跟踪 BSC 间切换信令 BSC根据 MS上报的测量报告,由切换算法决定是否发生切换 , 每次切换完成( Handover Perform) 测量报告里面不同的 cause-value7:切换的原因值解释; 信令类型 切换原因代码 切换代码解释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12) 更好小区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4) 下行质量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5) 下行电平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3) 上行电平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2) 上行质量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6) TA 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7) OM 干预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13) 直接重试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F) 负荷 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18) 同心圆切换 handover perform cause-value7:( 35) 快速 电平下降 切换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8 更好小区切换 是同层间的 PBGT 切换、不同层间的层间切换。同层的 PBGT( Power Budget Handover)切换即功率预算切换,基于路径损耗进行切换判决,寻找一个路径损耗更小且满足一定系统要求的小区进行切换。层间(更好小区)切换,基于小区层级和下行接收电平进行切换判决,目标小区层级低于 服务小区,且目标小区下行电平 “层间切换门限 +层间切换迟滞”,发起层间(更好小区)切换。 上 /下行电平切换即边缘切换,基于对 Um 接口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电平进行判决,上行接收电平 “上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发起上行电平切换;下行接收电平 “ TA 门限”,发起 TA切换。 通过对各种切换触发原因和相应的切换成功率的统计分析,有利于针对重点切换类型切换的问题的定位和优化。 1 邻区优化 邻区优化作为切换优化专项的一部分,是切换优化的基础,通过对华为邻区关系的 合理 和完整定义,提高华为网络的整体切换成功率,达到网络的无缝覆盖。 1.1 邻区优化思路 1.1.1 合理 优化 配置邻区 关系 GSM 系统小区切换是基于上下行链路测量报告进行的。如果相邻小区定义过多, Active BA 表过长,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如果相邻关系定义过少, Active BA表过短,将造成小区切换过少,容易产生掉话、话音质量差等问题。 因此,合理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9 的邻区关系对系统切换性能尤为重要。 优化过程中采用华为公司的 Nastar 工具,该工具的 GSM 邻区分析,在设置定义邻区冗余和漏配的条件后,能对系统选定的小区进行邻区分析,分析结果以柱状图的形式,以不同颜色展示小区的议定邻区、未定义邻区、冗余邻区和漏配邻区, 通过这些 直观的信息协助解决因邻区漏配、冗余而引起的网络质量。 如下图即华为 Nastar 的邻区分析结果,可明显看到漏订的邻区关系。 MR 数据采集 为了保证邻区配置的准确 性,将全网的上下行功控关闭;按惠州网络频模,修改 BA2 表,将 57-80&512-535 的 BCCH 频点增加到 BA2 表中,进行测量 ,采集 MR 数据 。 添加漏定邻区 邻区优化主要是合理配置小区相邻关系,对 BA2 表进行优化,使测量更加准确有效。邻区优化采用相对保守的做法,先增加邻区 ,在逐渐减少邻区数量。利用 Nastar 工具的邻区分析, 分析小区漏定义, 做 二到三 轮 的漏定邻区添加。 冗余邻区删除 在添加邻区之后,继续采集数据,分析并删除冗余邻区,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判决冗余邻区的条件为 : 1、 邻区与主服务小区的距离必须大于 5 公里为冗余邻区判决的第一条件 2、 存在相邻关系的两个小区在一周没所有日期的 24 小时内切入切出的申请次数都为 0。 邻区关系的合理定义对切换性能重要性,邻区优化按照 增加漏订邻区 -删除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0 冗余邻区 -增加漏订邻区 -减少冗余邻区 这个流程,两到三轮的邻区优化,可大大改善邻区关系,提高切换性能。 1.1.2 外部邻区数据一致性核查 BSC 间小区切换包括共 MSC 下 BSC 间 的小区切换和跨 MSC 的 BSC 间小区切换。 BSC 间小区切换与 BSC 内小区切换的主要区别 在 BSC 内切换过程中没有切换请求( HO-required)的消息,均由 BSC 内部处理,当 发现有符合的目标小区,直接发起“信道激活”( Channel-active)的消息 ; 若目标小区不在本 BSC 内,即发起 BSC 间切换, BSC 则将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 CGI 号以及切换原因通过“ HO-Required”上报给 MSC, MSC 查询到目标小区的 LAC 在本 MSC 内时,则发送“ HO-Request”给目标小区所在 BSC,由目标 BSC 激活目标小区 信道 。 因此外部邻区数据的核查直接影响 BSC 间的切换性能, 外部邻区数据主要两部分: 1、 局 级的相邻关系漏订 或错误 通过切换统计可以发现, 当两 BSC 间 小区 的切换次数全部为 0,很有可能 相邻局 数据漏订 或错误 ,导致发起切换请求 消息中包含的 MSCID、 LAI 的信息无法被目标网元识别。 2、 小区数据定义错误 a) 外部小区 CGI:例如 A 局 a 小区和 B 局 b 小区是相邻小区, a 小区不能切换到 b 小区,核查数据发现 A 局的 BSC 错误定义外部 b 小区的 CGI,从而造成 a 小区无法切换到 b 小区。 b) 相邻小区的 BSIC c) 相邻小区的 BCCH 频点 d) 切换参数配置错 误 所以外部邻区数据的一致性核查, 结合华为 M2000 的 切换统计,从上往下核查邻区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先检查华为 Server 的相邻关系是否定义以及 MSCID 的准确性,再到 BSC 的外部邻区数据。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1 1.2 华为 Nastar 工具邻区优化 统计评估 HZSM12B1 网元的小区邻区关系配置,最多邻区配置 38 个,最少邻区配置 5 个,全局小区平均邻区配置 17 个。 采用华为 Nastar 工具经过三轮的漏定邻区添加, GCELL TO GCELL 小区切换统计次数明显增加 。 日期 时间 存在切换邻区对数 2009-11-18 20:00:00 1756 2009-11-19 20:00:00 1809 2009-11-20 20:00:00 1757 2009-11-21 20:00:00 1984 2009-11-22 20:00:00 1970 2009-11-23 20:00:00 2121 2009-11-24 20:00:00 2123 2009-11-25 20:00:00 2129 2009-11-26 20:00:00 2086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2 2009-11-27 20:00:00 2103 2009-11-28 20:00:00 2115 从统计存在切换的邻区的数目来看,很明显的看到自从添加 11月 21日邻区以来,HZSM12B1 全局的存在切换关系的邻区约有 13.05%。 漏订邻区增加完后,进行删除冗余邻区 ,存在切换的邻区关系并没有减少,如下表: 日期 时间 存在切换邻区对数 2009-11-22 20:00:00 1970 2009-11-23 20:00:00 2002 2009-11-24 20:00:00 2043 2009-11-25 20:00:00 2029 2009-11-26 20:00:00 2086 2009-11-27 20:00:00 2003 2009-11-28 20:00:00 2110 在增加漏配邻区和删除冗余邻区后,存在切换的邻区关系并没有出现较大波动,说明邻区关系的定义更合理。 在使用 PRS 进行 GCELL TO GCELL 的小区切入切出指标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是切出申请到 46000F255d 该 LAC 下的小区的时候,切换都是失败的,如下表: 小区 CGI H373: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H372:出小区切换失败次数 H370c:出小区切换请求次数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f78 0 41 41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03d 0 37 37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f81 0 31 31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f79 0 30 30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f03c 0 26 26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ff81 0 16 16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3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3b27 0 16 16 HZSL1 秀埔 -3 46000F255dff79 -1 16 15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3b26 0 14 14 HZSL1 棠下 -1 46000F255dff7b 0 12 12 HZSL1 博蓝田 -1 46000F255dff79 0 12 12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ff78 0 10 10 HZSL1 棠下 -2 46000F255df03c 0 6 6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3b24 0 6 6 HZSL1 博蓝田 -1 46000F255dff78 0 4 4 HZSL1 棠下 -2 46000F255dff7b 0 3 3 HZSL1 棠下 -1 46000F255dff82 0 3 3 HZSL1 秀埔 -3 46000F255dff81 0 3 3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3b25 0 2 2 HZSL1 棠下 -2 46000F255dff81 0 2 2 HZSL1 棠下 -2 46000F255dff79 0 2 2 HZSL1 博罗大径-3 46000F255dff79 0 2 2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f03d 0 1 1 HZSL1 博罗大径-1 46000F255d3b27 0 1 1 HZSL1 博罗大径-3 46000F255df03d 0 1 1 HZSL1 博蓝田 -1 46000F255df03d 0 1 1 HZSL1 博罗大径-1 46000F255d3b26 0 1 1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3b27 0 1 1 HZSL1 博罗大径-1 46000F255dff81 0 1 1 检查 255D 该 LAC,发现是河源紫金县区域的一个 BSC 下的位置区,而且该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4 位置区区域与惠州相邻。 由此可见,上面切换失败的情况是市与市之间 的 BSC 之间的切换失败。引起BSC 切换失败的情况很多,排除无线环境的原因,单从数据上来看,有可能是 2G外部小区数据与外市不对应,也可能是 SERVER 上的 LAC 定义错误或者漏定,也可能是 SERVER 上的的路由漏定义,甚至于 7 号信令链路没定义也会造成上述情况。 我们根据上面思路,一步一步检查网络数据,先从 2G 外部邻区数据开始检查。 根据 河源市的最新 CDD 数据,然后跟 HZSM12B1 的 2G 外部邻区数据一一核查,在核查过程中,我们只发现有两个 2G 外部邻区的 CI 定义有错误,如下表: 外市正确的小区信息: 小区 CELL LAC CI BSIC BCCHNO Z 古竹 2 HB1GZU2 9565 65467 60 29 Z 古竹 3 HB1GZU3 9565 65468 64 43 HZSM12B1 定义的 2G 外部小区错误信息: 小区 CELL LAC CI BSIC BCCHNO Z 古竹 2 HB1GZU2 9565 61500 60 29 Z 古竹 3 HB1GZU3 9565 61501 64 43 以上数据现在已经改正确。 在 2G 外部小区的数据检查中,我们发现并没有存在大问题,绝大部门外市邻区数据的定义是正确 的,因此则在 SERVER 检查局间数据的定义。结果,我们在 SERVER 50 上发现, SERVER 50 没有定义 LAC 为 255D 的位置区号,而 HZSM12B1属于 SERVER 50。 考虑到 HZSM12B1 为两个月前的新入网的新 BSC,该问题应该是新局入网小区割接的时候漏定义了 255D 的 LAC。 下表为 11 月 26 日在 SERVER 50 上重新定义的 LAC 数据: 全球小区标识 位置区小区的 MSC号 位置区小区的 VLR号 位置区类别 位置区类型 46000255D 8613441252 8613441252 LAI 相邻 VLR 重新定义 SERVER 上面的局间数据后,问题解决,如下表: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5 小区 CGI RH373:出小区无线切换成功率 H373: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H372:出小区切换失败次数 H370c:出小区切换请求次数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f79 100 57 0 57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f78 97.368 37 1 38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f81 100 26 0 26 HZSL1 棠下 -1 46000F255dff7b 100 14 0 14 HZSL1 博蓝田 -1 46000F255dff79 100 12 0 12 HZSL1 棠下 -2 46000F255dff7b 100 12 0 12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3b27 100 11 0 11 HZSL1 博罗大径-1 46000F255dff79 100 9 0 9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ff78 100 9 0 9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3b26 100 9 0 9 HZSL1 棠下 -2 46000F255dff81 100 5 0 5 HZSL1 秀埔 -3 46000F255dff79 100 4 0 4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ff81 100 4 0 4 HZSL1 博蓝田 -1 46000F255d3b1e 75 3 1 4 HZSL1 棠下 -2 46000F255dff79 100 3 0 3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3b24 100 3 0 3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3b26 100 1 0 1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3b5f 100 1 0 1 HZSL1 博罗大径-3 46000F255dff79 100 1 0 1 HZSL1 秀埔 -2 46000F255df03c 100 1 13 14 HZSL1 秀埔 -1 46000F255df03d 100 1 9 10 下表是重新定义了正确的 LAC 后, HZSM12B1 的 BSC 间切出成功率变化情况: 起始时间 CH330:BSC间出小区切换 CH333:BSC 间出小区切换 BSC 间切出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6 请求次数 成功次数 成功率 18/11/2009 1353 1139 84.18329638 19/11/2009 1656 1402 84.66183575 20/11/2009 1782 1429 80.19079686 21/11/2009 2069 1680 81.19864669 22/11/2009 1882 1328 70.56323061 23/11/2009 1740 1335 76.72413793 24/11/2009 1805 1438 79.66759003 25/11/2009 2128 1548 72.7443609 26/11/2009 2018 1941 96.18434093 27/11/2009 1938 1882 97.11042312 28/11/2009 2179 2102 96.46626893 更改错误的 2G 外部邻区信息 在优化初期,我们对 HZSM12B1 的 2G 外部邻区数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核查,发现了除了上述所发现的两个 CI 定义错误 2G 外部小区外,还发现了 4 个主频或者 BSIC 定义错误的 2G 外部小区,全是河源边界小区,如下: 现网定义的,错误的 2G 外部小区数据: 小区英文名 小区中文名 LAC CI BCCH BSIC HB1GZC3 Z 古竹纸厂 3 9565 65401 80 64 HB1WSE3 Z 古竹瓦色 3 9565 15199 73 65 HG2GPG1 S 高埔岗 1 9266 10031 45 2 HG2PPW1 S 埔前坪围 1 9266 10343 43 57 正确的 2G 外部小区数据: 小区英文名 小区中文名 LAC CI BCCH BSIC HB1GZC3 Z 古竹纸厂 3 9565 65401 80 63 HB1WSE3 Z 古竹瓦色 3 9565 15199 42 0 HG2GPG1 S 高埔岗 1 9266 10031 45 14 HG2PPW1 S 埔前坪围 1 9266 10343 33 57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7 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在 11 月 26 日开始, BSC 间切出成功率从原来的 70%到80%上升到 96%。 切出成功率切换变化趋势: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8 通过邻区定义的合理优化, BSC 出小区切换成功率由优化前的 95%提高 98.7%,效果很明显。 小区切入成功率保持在 98.3%左右。 1.3 案例 :BA1 表和 BA2 表不一致导致切换掉话 华为 BSC 性能管理 BA 表背景: 一般情况下 :(用户输入 2G 功能关) 华为小区的 BA1 表(空闲模式下)和 BA2 表(激活模式下)是自动更新的,系统更新的依据是我们所定义的小区邻区数据。也就是说一旦我们为小区 A 添加了邻区 B 的关系,那么小区 A 的 BA1 表和 BA2 表就会存在小区 B 的测量频点相关信息,无须人为干预即可实现。 特殊情况下: (用户输入 2G 功能开) 华为小区的 BA1 表和 BA2 表与一般情况下的信息更新一直,不同的是我们可以人为干预并进行更改添加 BA 表的测量频点,但是如果针对一些重要邻区的测量频点我们空闲模式下存在,激活模式下删除掉的话,那么切换异常现象极有可能触发,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邻区进行选择驻留,极大地增加了掉话的概率,给网络服务质量带来了隐患。 S23 坪山 -1 与 S23 下径 -2(GSM900 与 GSM900) 问题分析: 在博罗中部 S23 坪山至 S23 下径路段由南向北行驶,占用 S23 坪山 1小区,路测行驶到 S23 下径基站底下,邻区中却扫描不出 S23 下径 2 的信号强度,由于无法切换到主覆盖小区 S23 下径 2,造成严重质差掉话;而空闲状态下占用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19 S23 坪山 1 小区却可以扫描出 S23 下径 1、 2 小区的信号情况,并重选至主覆盖小区 S23 下径 1。 图:通话状态中测试图: 图:空闲状态中测试图: 查询到 S23 坪山 -1 小区和 S23 下径 -2 小区存在邻区关系,如下图所示: 邻区均属于弱信号的情况,没有 S23 下径 1 小区的信号 空闲状态可以正常占用S23 下径 1 小区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0 查询 BSC6000 S23 坪山 -1 小区的空闲状态与激活状态 BA 表信息如下: ( S23 下径 -2 的主 BCCH 为 63,从下图 可以得知空闲有,而激活状态丢失) 图: S23 坪山 -1 空闲 BA 表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1 图: S23 坪山 -1 激活状态 BA 表(用户输入 2G 功能开启) 完善 S23 坪山 -1 小区的空闲 BA 表和激活 BA 表信息之后,测试效果图如下: 图: S23 坪山 -1 与 S23 下径 -2 双向邻区图 因此倘若测试过程中发现空闲与激活模式下存在邻区信息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检查空闲与激活模式 BA 表的信息。 通话时可以正常测量到 S23下径 1 小区信号,并成功切换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2 2 跳频序列 (HSN)优化 跳频序列号( HSN)由 6 个比特组成, 0-63 的编码。在 GSM 规范中,对于一组 n 个给定频率,允许构成 64n 种不同的跳频序列。 它们用两个参数来说明:移动分配偏置索引( MAIO)和跳频序列号( HSN)。通常一个小区内的信道具用相同的 HSN 和不同的 MAIO。 而相邻小区之间由于使用不相关的频率集合 ,认为彼此间没有干扰。特殊情况是 HSN=0,循环跳频,频率一个个按顺序使用。但其跳频效果不如 HSN 为其它值时理想。 MAIO 指起跳频点,也称移动分配指数偏置。 移动分配指数偏置 MAIO和跳频序列号 HSN一般是成对设置的决定一个跳频序列。 一个跳频序列就是在给定的包含 N 个频点的频点集( MA)内,通过一定算法,由跳频序列号( HSN)和移动分配偏移 ( MAIO)唯一确定所有( N 个)频点的一个排列。不同时隙( TN)上的 N 个信道可以使用相同的跳频序列,同一小区相同时隙内的不同信道使用不同的移动分配偏移( MAIO)。 HSN( 0 63)是规定跳频时采用那种算法进行循环,而 MAIO(取值要根据跳频许类内的频点数决定)则是从哪个频点开始循环的指示,即起跳点;一般一个基站可以使用一套HSN 但每套载频的 MAIO 要进行区分,如果跳频序列内的频点有临频,那 MAIO最好也要有间隔。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小区内, HSN 取值相同,仅仅给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MAIO;对于同频邻区,一 定要保证 HSN 不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同频干扰。 调整值 为: NCC*8+BCC。 1、如果结果为 0,建议设置为 63。 2、对于 BCCH 载波也参与跳频的情况,建议各跳频组设置值一致。 惠州华为现网开启跳频的小区,跳频序列( HSN)都是用华为默认的参数配置 0,通过对 HZSM6B1 与 HZSM8B1 的优化小区跳频序列( HSN),整体网元 各项KPI 保持稳定,语音质量略有提升。 统计 6B18B1 两个 BSC-9 月 9 日、 9 月 15 日 17 日 811 时、 1922 时 6 时段整体 KPI 指标平均对比: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3 注: HSN 修改时间 9 月 15 日晚 11 时 起始日期 对象名称 BSC 整体 TCH话务量 ZTR107A:BSC 整体TCH 掉话率 ZTR104A:BSC 整体SDCCH 掉话率 ZK3180:BSC 整体切换成功率 BSC 整体BSC 内小区内切换成功率 09/09/2009 HZM06B1 1645.43 0.15% 0.47% 97.91% 93.77% 15/09/2009 HZM06B1 1653.98 0.26% 0.57% 97.22% 93.42% 16/09/2009 HZM06B1 1610.04 0.15% 0.43% 98.23% 93.42% 17/09/2009 HZM06B1 1648.90 0.15% 0.43% 98.11% 93.49% 09/09/2009 HZM08B1 1626.49 0.17% 0.48% 98.77% 86.62% 15/09/2009 HZM08B1 1623.37 0.28% 0.48% 98.33% 84.77% 16/09/2009 HZM08B1 1547.87 0.16% 0.22% 99.10% 87.45% 17/09/2009 HZM08B1 1656.13 0.15% 0.25% 99.06% 87.35% HZM06B1: 6 忙时平均结果来看,在话务量相当的条件下,修改 HSN 前后各 KPI指标基本保持稳定,其中 BSC 整体切换成功率、 TCHSDCCH 掉话率略有提高。 HZM08B1: 6 忙时平均结果来看,在话务量相当的条件下,修改 HSN 前后各 KPI指标有较明显提高, TCHSDCCH 掉话率提高了 0.10.2 个百分点;整体切换成功率提高了 0.8 个百分点左右、小区内切换成功率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 上行语音质量对比 统计 HZM06B11417 日 722 时上行语音质量在 HSN 修改前后对比: HZM06B1 上行语音质量 修改 HSN 前后整体基本保持稳定,具体请看下图: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4 统计 HZM08B11417 日 722 时上行语音质量在 HSN 修改前后对比: HZM08B1上行语音质量修改 HSN 前后整体有微弱提高, 710 时、 2022 时提升较为明显,提高了 0.05 个百分点左右,具体请看下图: 下行语音质量对比 统计 HZM06B11417 日 722 时下行语音质量在 HSN 修改前后对比: HZM06B1 下行语音质量修改 HSN 前后整体趋于平稳, 78 时、 2022 时有微弱提升,具体请看下图: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5 统计 HZM0B1-1417 日 722 时 下行语音质量在 HSN 修改前后对比: HZM08B1 下行语音质量修改 HSN 前后整体略有提升, 810 时、 1921 时提升比较明显,提升了 0.05 个百分点,具体请看下图: 3 华为一代切换算法 惠州现网的 BSC6000 版本有 V9R8C01 和 V9R8C12 两种,其中 V9R8C01 版 本只支持 华为一代切换算法,而本次专项优化的重点是华为切换算法。 3.1 一代切换算法原理介绍 GSM切换算法 由测量及测量结果报告、测量报告处理、切换判决算法、切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6 换执行 四个阶段组成。其中测量及测量结果报告由 MS和 BTS完成, MS执行并 上报 GSM小区下行电平强度、质量和 TA, BTS执行并上报上行 MS的接收电平强度和质量的测量 。测量报告的处理通常在 BSC完成(当采用 BTS的预处理方式时,测量报告处理可以下移至 BTS完成), 提供基本的滤波、插值等功能 ,为后续的切换判决算法提供基本的输入,是切换判决算法的基础。 BSC根据下行测量报告中的 BCCH/BSIC信息来选择不同的邻区,如果存在重复的 BCCH/BSIC,则 BSC会排除掉 BCCH/BSIC重复的邻区,只保留一个;如果根据 BCCH/BSIC并未找到相应邻区,则说明该邻区非法,不对其测量值进行处 理。 切换判决算法根据不同原因(无线信号质量、速度估计、负载、运营商需求等)确定并评估切换候选小区,当条件满足时确定切换目标小区。目标小区确定后由切换执行部分完成流程交互,并应对切换失败、回退等异常,必要时,将相应的结果反馈给切换判决模块,继续尝试其他候选小区。 切换判决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7 开始测量报告插值、滤波处理测量报告无下行切换判决切换最小时间间隔保护?连续切换时间间隔HOInterTimer保护 ?初始接入时启动切换最小时间间隔HOInitTimer保护HOInitTimer:【业务信道切换最小时间间隔】【信令信道切换最小时间间隔】【信令信道切换允许】惩罚处理候选小区基本排序候选小区网络特征调整强制切换处理其它切换判决HOInterTimer:【连续切换最小时间间隔】根据2G/3GHOOPtSel和2GOrdThres确定 切换目标小区启动连续切换保护定时器HOInterTimer结束高速铁路快速切换判决TA切换 判决干扰切换判决质量差切换判决快速电平下降切换判决紧急切换紧急切换触发后启动【新紧急切换的最小时间间隔】增强型双频网切换判决负荷切换判决边缘切换判决分层分级切换判决PBGT切换 判决同心圆切换判决正常切换AMR切换 判决3G更好 小区切换判决紧密BCCH切换 判决2G/3GHOOPtSe:FDD【2G/3G小 区切换优先选择】TDD【TDD 2G/3G小 区切换优先选择】2GOrdThres:FDD【2G小 区切换优先门限】TDD【TDD 2G小 区切换优先门限】结束是是否否快速移动微小区切换判决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8 3.1.1 网络调整 16bit 排序规则 华为切换算法的核心部分就是候选小区的网络特征调整,即 16bit 排序。其综合考虑信号、质量、小区的负载、层间切换门限、 层级差别、邻区小区与服务小区是否属于同一 BSC、 MSC、 MNC 以及时隙扩展类型等信息,对所有基本排序后的候选小区进行优先级调整,调整完成后重新进行排序,决定小区的综合优先级。 表 1 16bit 排序格式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29 1516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RSVD 是否高于层间切换门限 是否不共MSC 是否不共BSC 是否高于负荷启动门限 切换优先层级6 切换优先层级5 切换优先层级4 切换优先层级3 切换优先层级2 切换优先层级1 服务小区优先 下行接收电平排序 下行接收电平排序 下行接收电平排序 RSVD 邻区低于门限迟滞置 1;服务小区低于门限 - 迟滞,置 1 不共MSC,置1 不共BSC,置1 高于门限,置1 体现 HCS 优先级,共 4 层,每层 16 级,总共 64 个层级 邻区低于服务小区迟滞,置1,服务小区置0 体现 RXLEV排序的结果,最多 6邻区 1服务小区共 7个小区 16bits位图中,“ 1”为最低位,即权重小;“ 16”为最高位,即权重大。16bits的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越有可能被选为切换目标小区。 1. bit 13:体现小区下行电平( TCH、 BCCH)接收强度的优先级,由基本排序中计算的 K值排序后映射,即 K值越大, 1 3bits的映射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2. bit 4:服务小区的第 4bit始终是 0,邻近小区满足以下公式条件时该位置0,否则置 1。 _i f i s fS S H S S D L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0 其中: SSi_f 为滤波后邻区 i 的 BCCH 接收电平强度 Hi 为面向邻区 i 配置的迟滞【小区间切换磁滞】 SS_DLs_f 为滤波后的服务小区下行 TCH 接收电平强度(未经过功控补偿) 3. bit 510:体现小区的“层属性”和“级属性”,其中 bit9 10为“层属性”, bit5 8为“级属性”。映射公式为: 16l a y e r _ l e v e l l a y e r l e v e lP P P 其中: Player_lev 为映射后的层级总优先级,对应 bit 510,取值范围为 063 Player 为邻区或服务小区的层属性,取值范围 03 Plevel 为邻区或服务小区的级属性,取值范围 015 4. bit 11:体现对小区的负载加权。如果系统负荷大于【允许负荷切换系统流量级别门限】,或者【负荷切换允许】开关关闭则不进行负荷位的调整。 服务小区和邻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式评估: 服务小区:满足如下公式清 0,否则置 1: _s s lLT 其中: Ls 为服务小区的当前负荷 Ts_l 为服务小区参数【负荷切换启动门限】 邻区:满足如下公式清 0,否则置 1: _i i lLT 其中: Li 为邻区 i 的当前负荷 Ti_l 为邻区参数【负荷切换接收门限】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1 备注:在候选邻区列表中,对于服务小区和外部邻区,若服务小区的【负荷切换允许】关闭则这些候选邻区的 bit 11都清 0;对于候选邻区中的其它内部邻区,若相应邻区的【负荷切换允许】关闭,则 bit 11也清 0。 5. bit 12:如果【进行共 BSC/MSC调整允许】开关打开 ,体现对与服务小区共 BSC邻区的高优先级:如果邻区与服务小区共 BSC,清 0。否则置 1。 6. bit 13:如果【进行共 BSC/MSC调整允许】开关打开 ,体现对与服务小区共 MSC邻区的高优先级:如果邻区与服务小区共 MSC,清 0。否则置 1。 7. bit 14:体现候选小区是否是更好小区,如果是更好小区,需要考虑负荷和层级的因素。服务小区和邻区采用不同的公式评估: 服务小区:满足如下公式清 0,否则置 1: _ s f l a y e r l a y e rS S D L T H (0.1) 其中: SS_DLs_f 滤波后的服务小区下行 TCH 接收电平 Tlayer 可配置参数【层间切换门限】 Hlayer 为可配置参数【层间切换迟滞】 邻区:满足如下公式清 0,否则 置 1: _ f l a y e r l a y e riS S T H (0.2) 其中: SSi_f 为滤波后的邻区 BCCH 电平测量值 Tlayer 为面向邻区可配置参数【层间切换门限】 Hlayer 为 面向邻区可配置参数【层间切换迟滞】 如果服务小区或者邻区的 bit 14 置 1,则清零 bit 513,即不考虑层级、负荷、共 BSC/MSC 的差别,仅考虑下行接收电平强度和磁滞的差别。 8. bit 15-16:保留位 在基本排序和网络特征调整完成后,进入切换判决阶段。切换判决是判断是否到达各种切换类型门限,包括服务小区和邻区是否满足触发切换判决条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2 件。 3.1.2 PBGT 切换 【 PBGT切换算法允许】开关设置为“是”时, PBGT切换功能开启。在 TA/干扰切换 /BQ切换不满足 /边缘切换,分层分级切换未触发的前提下,依 照如下流程判决是否满足 PBGT判决(寻找路损更小的邻区): 邻区与服务小区是同层同级(非服务小区) 邻区在【 PBGT统计时间 (秒 )】中有【 PBGT持续时间 (秒 )】满足公式如下: _ _ _ _ _ 2i f s f s _ f m s i m s sS S D L S S D L P o f f _ D L P P M a r g i n 其中: SS_DLs_f 为服务小区滤波后的下行 TCH 接收电平 SS_DLi_f 为邻区 i滤波并惩罚后的 BCCH 的接收电平 Poff_DLs_f 为服务小区滤波后的下行 BS 发射功率,相对于 TCH 最大发射功率的偏置,步长为 2dB Pms_i 为手机在邻区 i的最大发射功率能力,与邻 区 i的频段相关,一般而言, 900/850、 1800、 1900 各对应不同的发射功率 Pms_s 为手机在当前服务小区的最大发射功率,与服务小区的频段相关,一般而言, 900/850、 1800、 1900 各对应不同的发射功率 Margin 为防止乒乓切换的迟滞,对应可配置参数【 PBGT 切换门限】,表示邻近小区的下行电平和服务小区下行电平之差大于 PBGT 切换门限时,才进行向邻近小区的 PBGT 切换。当取值小于 64 时,则意味着切换可以向比服务小区电平低的邻小区进行切换。 备注:在 V9R8C01中, 【 PBGT切换门限】的配置 已经面向邻区,其取值范围为 0-127,如配置为 68,则表明邻区的路径损耗 - 比服务小区的路径损耗 = 68-64 = 4dB以上才会触发,若配置为 60,则表明邻区的路径损耗 - 比服务小区的路径损耗 = 60 64 = -4dB以上就可以触发,即比服务小区低 4dB也可以触发,但是参数配置需注意,防止出现乒乓切换。如:小区 A小区面向小区B的【 PBGT切换门限】为 60,小区 B小区面向小区 A的【 PBGT切换门限】为 64,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3 这是便会出现乒乓切换。 满足以上条件且 2G候选小区个数不为 0时触发 PBGT切换,候选 小区选择如下: 16bit值排序最好的邻区,即 16bit值是最小的。 该切换判决流程如下图: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4 【P B G T 切换算法允许】为是?结束开始(测量报告输入)N : 【P B G T 统计时间】P : 【P B G T 持续时间】当前是信令信道?是是服务小区是增强型双频网小区& & 邻区与服务小区属于同一小区组?候选小区的1 6 b i t 优先级比服务小区低?候选小区与服务小区同层同级?邻区P B G T 满足P / N 准则?快速移动微小区切换判决触发快速移动微小区切换?遍历所有候选邻区否遍历下一邻区否是是是否否否触发快速移动微小区切换是否触发P B G T 切换SS_DLi_f: 邻区下行电平SS_DLs_f: 服务小区下行电平Poff_DLs_f: BS最 大发射功率偏置P m s _ i :M S 在邻区最大发射功率P m s _ s :M S 在服务小区最大发射功率M a r g i n :【P B G T 切换门限】SS_DLi_f -(SS_DLs_f +Poff_DLs_f 2)- (Pms_i - Pms_s) Margin ?更新P B G T 计数器是否小区层级由【小区所在层】和【小区优先级】确定符合增强型双频网小区同组小区P B G T 切换条件?是是 否增强型双频网小区同组小区P B G T 切换条件:1 ) 若M S 处于内圆【外圆到内圆负荷切换允许】为否2 )若M S 处于外圆【外圆到内圆负荷切换允许】为否并且 增强型双频网内外圆切换惩罚定时器未启动或超时否遍历完PBGT 切换流程图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5 3.1.3 分 层 分级切换 【分层分级别切换算法允许】开关设置为“是”时,层间切换功能开启,在 TA/干扰切换 /BQ切换不满足,边缘切换未触发的前提下,依照如下流程判决是否满足分层分级切换判决: 邻区层级小于服务小区层级,即邻区的优先级更高(数值小,优先级越高) 邻区 i滤波后的 BCCH接收电平满足公式_ f l a y e r l a y e riS S T H 其中: SSi_f:滤波并惩罚后的邻区 BCCH接收电平 Tlayer :【层间切换门限】 Hlayer:【层间切换迟滞】 16bit排序值小于服务小区,排序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当邻区 i的最近【层间切换统计时间 (秒 )】时间内有【层间切换持续时间 (秒 )】满足上述条件,即触发分层分级切换。 该切换的判决流程如下图: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6 开始(测量报告输入)邻区16bit排序Tlayer+Hlayer且邻区层级小于服务小区层级?是满足P/N准则?SSi_f:滤波后的邻区BCCH接收电平Tlayer:【层间切换门限】Hlayer:【层间切换迟滞】否否否该邻区是否在最近P时间内有N时间满足上述所有条件N:【层间切换统计时间(秒)】P:【层间切换持续时间(秒)】下一邻区判决是是候选小区是否存在?允许层间切换?【分层分级别切换算法允许】设置为“是”时,允许层间切换否否是是结束触发分层分级切换 分层分级切换流程图 3.1.4 边缘切换 【边缘切换算法允许】开关设置为“是”时,边缘切换功能开启。在 TA/干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7 扰切换不满足, BQ切 换未触发的前提下,依照如下流程判决是否满足边缘切换判决: 1、服务小区 上 /下行滤波后的 TCH 电平强度测量值 服务小区下行滤波后的 TCH 电平强度 +【小区间切换磁滞】 根据 P/N 准则, 如果最近连续 N 个测量报告中有 P 个报告满足以上公式,则触发上 /下行边缘切换,并进行候选小区选择: 删除服务小区 删除 16bit 排序值大于服务小区的邻区,排序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删除邻区下行滤波后的 BCCH 电平强度 3G 的切换,则直接执行 2G-3G 的切换 如果无可用 3G 邻区、或系统参数配置和 MS能力不能进行 2G-3G 切换,则直接返回进行其他后续切换类型的判决 该切换的判决流程如下图: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38 【边缘切换算法允许】为是?对1 6 b i t 优先级高于服务小区的邻区 且 邻区下行接收电平 服务小区下行接收电平【小区间切换磁滞】,更新边缘切换计数器更新上行电平差计数器上行接收电平 【上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是是结束 否上行电平差满足P / N 准则?更新下行电平差计数器下行接收电平 =-93 0 0 0 1 小区 B Rxlev=-77 0 1 1 1 小区 C Rxlev=-87 0 0 1 1 从上表可见,在 ( -77, -93区间内, A 小区不会切换至 B 小区,在 (-87,-93内 A小区 不会发生切换。 结论:同层同级小区的层间切换门限设置值相差越大,则在相对应的电平区间内(差值越大,电平区间越大),会影响低门限低小区向高门限小 区切换的准确性。 可能会出现高电平切向低电平小区,或者小区切换不及时。 对于高层级小区切至低层级小区 该类切换均为边缘切换,当且仅当高层级小区在该位的排序优先级低于低层级小区时(即高层级小区 14bit 位 为 1,低层级小区 14bit 位 为 0),低层级小区的最终排序才会优先于高层级小区。 如果【高层级小区的层间切换门限】 【高层级小区的层间切换磁滞】太低,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41 或者【低层级小区层间切换门限】 +【低层级小区层间切换磁滞】太高,将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切换。 例如:源小区 A,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35,层间切换门限 20,层间切换磁滞 3,层 1。 目标小区 B,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10,层间切换门限 30,层间切换磁滞 3,层 2。 小区 A 电平在低于 -93dbm 时才能使小区 A 在第 14 位置 1,而小区 B 只需要满足【小区 B 滤波后接收电平】 -【小区 A 滤波后接收电平】 【小区 A 至 B 的小区间切换磁滞】。 结论:若高 层级小区的【层间切换门限】 【层间切换磁滞】 =【 层间切换门限】 +【层间切换迟滞】)该小区在第 14 位已经满足条件,置 0,因此层间切换门限并不会影响低层小区向高层小区切换。 第 11位负荷调整位 影响该位的参数有:负荷切换允许,负荷切换启动门限,负荷切换接收门限 当负荷切换禁止时,该位屏蔽,置 0; 当负荷切换允许时,服务小区负荷 =负荷切换启动门限时,置 1,否则置 0; 邻近小区负荷 =负荷切换接收门限时,置 1,否则置 0。 结论:该参数若设置不当,会造成小区的出 /入切换异常(当负荷切换允许时,若负荷切换启 动门限太低,会使该小区的出小区切换异常;若符合切换接收门限太低,会使该小区的入小区切换异常。) 第 9/10位小区所在层调整位 对于层间切换 低层小区切向高层小区 该位仅受到【小区所在层】参数的影响, 1 至 4 层分别对应 00、 01、 10、 11,在11 至 16 位排序均一致的情况下,该位排序优先的小区优先级必定优先于该位排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42 序靠后的小区。 例如:源小区 A 信号强度 -55dbm,层间切换门限 /磁滞 20 / 3,小区所在层 2 目标小区 B 信号强度 -75dbm,层间切换门限 /磁滞 20 / 3,小区所在层 1 小区 A 与小区 B 的第 14 位均为 0,而在 10、 9 位排序 A 为 10, B 为 01,且电平值满足层间切换判决条件,将发起切换。 (注: 在层间切换中,邻小区的切换判决条件和第 14 位置 0 的要求一致,均为滤波并惩罚后的邻区 BCCH 接收电平 =【 层间切换门限】 +【层间切换迟滞】 ) 第 58位小区优先级调整位 效果等同于 10、 9 位,而优先级低于 10、 9 位。若无特殊话务调整,不建议对小区进行分级。 第 4位同层小区间切换磁滞位 第 4 位影响的切换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之下: 同层同级小区之间的 PBGT切换、边缘切换。 PBGT切换 切换判决要求:【 邻小区滤波后电平值】 -【源小区滤波后电平值】 PBGT 切换门限 16bit 排序要求:【邻小区滤波后电平值】 -【源小区滤波后电平值】 小区间切换磁滞 (以上 PBGT 切换门限、小区间切换磁滞均为源小区至邻小区的) 结论:因此在 PBGT 切换中,小区间切换磁滞的作用是对 PBGT 切换门限进行修正,小区间切换磁滞与 PBGT 切换门限两者较大者起作用。 边缘切换 在边缘切换中,邻小区需满足【邻小区滤波后电平值】 -【源小区滤波后电平值】 小区间切换磁滞。因此,小区间切换磁滞的作用相当于给各邻区电平设置了一个切换门限。 例如: 小区 A,信号强度 -90dbm,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25, 小区 B,信号强度 -85dbm,小区 A 至小区 B 的小区间切换磁滞为 4 小区 C,信号强度 -83dbm,小区 A 至小区 B 的小区间切换磁滞为 8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43 只有小区 B 满足切换判决和 16bit 排序第一的条件,因此 MS 最终会切向小区 B,而不是信号强度更高的小区 C。 16bit 参数设置 1、在 16bit 14 位 服务小区:满足如下公式清 0,否则置 1(滤波后的服务小区下行 TCH接收电平 =【层间切换门限】 -【层间切换磁滞】) 邻区:满足如下公式清 0,否则置 1(为滤波后的邻区 BCCH电平测量值 =【层间切换门限】 +【层间切换磁滞】) 在 1800 网络中建议下行电平使用在 =-80dbm,建议将【层间切换门限】和【层间切换磁滞】: 1800 基站调整为 35, 1; 900 基站调整为 30, 1; 2、【边缘切换算法允许】开关设置为“是”时,边缘切换功能开启。在 TA/干扰切换不满足, BQ切换未触发的前提下,依照如下流程判决是否满足边缘切换判决: 服务小区上 /下行滤波后的 TCH电平强度测量值 服务小区下行 滤波后的 TCH 电平强度 +【小区间切换磁滞】 根据 P/N 准则, 如果最近连续 N 个测量报告中有 P 个报告满足以上公式,则触发上 /下行边缘切换,并进行候选小区选择: 邻区也需要满足 P/N(【 边缘切换持续时间(秒 )】 /【 边缘切换统计时间 (秒 )】 )准则,建议【上 /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1800 调整为: 15, 30; 900 调整为: 10, 20(根据覆盖率可适当提高门限 )。 针对功控给出参数建议值 由于在一代切换算法中,边缘切换未加入功率控制补偿,所以【 上 /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须小于 II 代功控中的 【 上 /下行链路信号强度下门限 】 ,否则可能会引起由于功控降低功率而导致的边缘切换增加,建议【 上 /下行链路信号强度下门限 】大于【上 /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5-7dB,所以调整原则是在现网基础上,大于调整后【上 /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5dB 以上的小区不做调整,小于 5dB的,将其参数值调整到刚好大于调整后的【上 /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5dB。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44 表:华为一代切换算法参数规整表 网络特征调整优化效果 在华为全网实施一代切换参数规整后, 切换成功率走势图97.60%97.80%98.00%98.20%98.40%98.60%98.80%2009-10-122009-10-132009-10-142009-10-152009-10-162009-10-172009-10-182009-10-192009-10-202009-10-212009-10-222009-10-232009-10-242009-10-252009-10-262009-10-272009-10-282009-10-29切换成功率之平均值 切出成功率之平均值 切入成功率之平均值 切换类型变化: 调整前后 3 天晚忙时( 19, 20, 21 三个时段平均) 日期 ZCH970C:BSC 整体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行信号强度)之平均值 ZCH970D:BSC 整体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下行信号强度)之平均值 ZCH970F:BSC 整体发起切换尝试次数(更好小区)之平均值 ZCH970A:BSC 整体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行信号质量)之平均值 ZCH970B:BSC 整体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下行信号 质量)之平均值 ZCH970L:BSC 整体发起切换尝试次数(其他原因)之平均值 惠州移动网络优化 中心 /webmoney 45 调整前( 12/10-14/10) 33389 65904 767710 24761 31679 25099 3.52% 6.95% 80.94% 2.61% 3.34% 2.65% 调整后( 27/10-29/10) 32162 85701 746972 27358 34041 25878 3.38% 9.00% 78.45% 2.87% 3.58% 2.72% 切换尝试类型对比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上行信号强度 下行信号强度 更好小区 上行信号质量 下行信号质量 其他原因调整前 调整后 总体切换类型变化不大,调 整后,由于下行信号强度发起的切换增加 2%,更好小区切换下降 2%左右。 调整前后 3 天晚忙时( 19, 20, 21 三个时段平均) 日期 ZCH900Y:BSC 整体 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 900-1800)之ZCH900Z:BSC 整体 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 1800-900)之ZCH930Y:BSC 整体出BS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