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1页
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2页
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3页
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4页
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伦贝尔大草原 制作人:廉振梅 2010年 10月 30日 有一片蓝天任云蒸霞蔚! 有一片净土任马儿骋情纵意! 有一片草原天鹅飞来都不想回 这就是鲜花遍地、毡房簇簇、奶茶飘香的 世界第三大草原,也是中国最美的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家乡 呼伦贝尔 简单介绍 历史传说 优秀儿女 草原四季 独特风景 请您 跟我来 呼伦贝尔地图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北部东京 11531126 04,北纬 4705 53 20处,北部和西部分别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在全市 250, 5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兴安岭由南向北绵延 700多公里。岭西是闻名世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岭东是林缘丘陵和河谷平原。 呼伦贝尔地形地貌变化多姿。 3000多条河流、 500多个湖泊,滋养着2.03亿亩森林和 1.25亿亩天然草场。这里银冬碧夏,开阔幽深,自然生态良好,是 3000多种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的声息之地。呼伦贝尔历史上曾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这里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它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 传说,在很久很久的时候,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部落中有一对情倡,女的叫 呼伦 ,能歌善舞,才貌出众;男的叫 贝尔 ,力大无比,能骑善射。他们和乡亲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块水草丰美的草原上。一天,妖魔莽古斯带领狐兵狼将杀向草原,施展弥天的妖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的流水,牧草枯黄,牲畜倒毙,草原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贝尔,草原上的英雄,为了挽救草原,救出情侣呼伦姑娘,他飞马驰骋,寻找妖魔莽古斯。日以继夜的长途跋涉,使贝尔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呼伦姑娘因不屈服妖魔莽古斯的淫威,被莽古斯施展妖术变成了一朵沙日楞花,在风沙下受煎熬。贝尔醒后,将壶中自己舍不得喝的水浇灌了花枝,使呼伦姑娘恢复了人形,二人相见,盟誓永不分离。 莽古斯不肯罢休,又抢回了呼伦姑娘。为了挽救草原,呼伦姑娘设计智取了莽古斯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烟波浩渺的湖水淹没了众小妖。这时,贝尔也杀死了莽古斯。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姑娘,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形成两个湖泊,一个是今天的呼伦湖,一个是贝尔湖,乌尔逊河犹如一束银色的彩带将 呼伦湖和贝尔湖连在一起 。湖水滋润了草原,草原又充满了生机,羊群像片片白云在蓝天上飘荡;牛、马像颗颗珍珠撒满了绿色的草原。人们为了感念他们,就把这个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盟的名称,就是由这对情侣的名字结合而成的。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蒙古语“哈溜”的音转,意为“水獭” ; “ 贝尔”意为“雄水獭”,因古代这两个大湖盛产水獭,居住在湖畔的蒙古族牧民便以其古老的以动物名称命名湖泊名称的习惯,为两个湖泊命名。 优秀儿女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族,现有人口约 4800, 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 千百年来,蒙古族人过着“逐水草而千徙” 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轿子”。蒙古族在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 方面,对祖国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漂亮的草原姑娘 幸福的草原儿女 春天的草原 春天的草原是青翠的,不是那么的绿, 也不是那么的黄,而是青青的, 青的带一点儿黄,黄的带一点青。 那种颜色,看的让人舒服,看的让人陶醉, 让人一看再看, 让人看的不想回家。 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夏天的草原 秋天的草原 秋天的草原是美丽的,秋天的草原是迷人的,奔跑的马儿,一个个毛色鲜亮,神采飞扬的奔驰于草原上。吃足母乳的羔羊,或在地上打着滚儿,或三五成群的相互追逐嬉戏着 冬天的草原 冬天的草原,白雪皑皑,一望无边,牛羊随着主人在雪地上悠闲的漫步。 草原上的牧民对雪既爱又恨。 雪少了来年草长的不好。下多了又妨碍过冬 雪后的草原 呼伦贝尔特色之一 羊 来到草原,你一定会看到羊,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一群羊正作云儿似的漫游,一会儿爬上了小丘,一会儿又奔涌下来,无论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草原上的羊群 秋高气爽时 躺在草地上看云朵 看马羊吃草 感受微风的轻拂 呼伦贝尔特色之二 马 到了草原,和马相处,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名人大师都喜欢画马、写马,马儿又有着那么多动人的传说和成语故事。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跑,感觉真是好极了,在马上,让你觉得自己的高大、器宇轩昂和飒爽英姿。策马加鞭,只听见耳边“呼呼”的风声呼啸而过,头发都飞了起来,天地间只有马和自我。“信马由缰”,就是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奔驰的骏马 草原上的骏马 万马奔腾有气势 呼伦贝尔特色之三 哈达 哈达是蒙古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呼伦贝尔特色之四 敖包 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牧人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包三周,同时心中许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块以求心愿得偿。 呼伦贝尔特色之五 蒙古包 在辽阔的草原上,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多数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牛,马羊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呼伦贝尔特色之六 蘑菇 在辽阔的草原上,雨过天晴后,常常可以找到美味的蘑菇,蘑菇是一种食用价值很大,而且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真菌,经常食用能预防多种疾病。 呼伦贝尔特色之七 手把肉 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 呼伦贝尔特色之八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全长 970公里,比起世界上另外几条大的母亲河来,她还 是个“小号”的母亲。养育过许多古代少数民族,古代蒙古部落曾经在此游牧、渔猎,并深为这片美丽的家园而自豪。后来,成吉思汗就把他的弟弟合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