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 贵州省 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试题 重要说明:考生在答题时。应将所有答题内容都写在答题卡上,凡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一、书写水平考查 (共 5 分 )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 (5 分 )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 (共 30 分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A虬 (qid)须 社稷 (j1) 孜孜 (z_)不倦 B窈 (y lo)窕 瑟 (s0)索 五行 (xing)缺土 c骈 (bing)进 倒坍 (均 ) 法家 拂 (f0)士 D妖娆 (r60) 亵渎 (da) 根深蒂 (d1)固 3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 卧薪尝胆 有福同想 B异想天开 完璧归赵 c寒来署往 望眼欲川 D满栽而归 斗志昂杨 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A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B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c有例可援:有例句可以引用。 D周道如砥:课文中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 无阻。 5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 都足够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 ,但越往上走,攀登越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流连 快乐 B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流连 困难 D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我们所学的课文唐雎不 辱使命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 l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项链等。 7汉语基础知识考查。 (4 分 ) (1)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模型、辛勤、两张”这三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数量词。 B“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句子中的“博大精深”是褒义词。 C“改革开放、爽爽的贵阳、精力充沛”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D“地震震不碎我的微笑,山崩崩不垮我的希望。虽然 5 12灾难是中国人的一个硕大伤口,但灾区的学生却能乐观面对。”这一句子采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列知识判断 正确 的一项是: A“奥运圣火传递手金晶用她柔弱之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这 句子的主语是“奥运圣火”。 B.“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这一句子的主干是“人类权利”。 C.“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中国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这一句子是转折复句。 D“因为青春是美妙的,所以,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这一句子是因果复句。 8名著阅读考查。 (4 分 ) 水浒中有许多豪侠仗义的梁山好汉,他们除暴安良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请调动你 的阅读积累,从 下面提供的两个人物中,任选 一个 并概述与之相关的任意 一个故事情节 。 备选人物:鲁达 (鲁提辖 ) 林冲 所选人物: ,故事情节: 。 9诗文默写填空。 (8 分 )(有错别字要酌情扣分 ) (1)请将下列诗文默写完整。 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 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 盾心理的句子是: , 。 古典诗词中意境纷繁,气象万千。请任意默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风”字的两个连贯 的句子 , . (3)选择性默写。 (在下列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 )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 无限山河泪 . (夏完淳别云间 ) 劝君更尽一杯 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10语文活动。 (4 分 ) 读图,不仅能迅速直观坷获取信息,而且那些意蕴丰富、赏心悦目的画面往往能发人深思,令人遐想。请从下面图中任选一幅,认真观察,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放飞思绪,写出你从中读出的丰富内容。 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族节日。 (图 一 ) 贵州到处都有奇山异水。图为贵州某处 美丽的自然案观。 (图 二 ) 三、阅读能力考 查 (共 43 分 )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答题。 文段 (一 ) 父亲的眼神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 决 定回家务农。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 戴上 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 快 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 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 ?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 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夸年地瓜就没收成了。 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 ! 夏目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 趁 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 底 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好像没过多 大 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 ,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 心 ,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 心 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躯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郅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 70 岁了,身体多病, 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我要上学 !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速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水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 (文段有删改 ) 11填空。 (4 分 ) (1)文段是运用第 人称来叙述的。段一段是按照 顺序来记叙的。 (2)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人物描写方法。 12。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2 分 ) 13简要概括: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3 分 ) 14 文段中哪些内容是略写 ?哪些内容则是详写 ?(4 分 ) 文段 (二 ) 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我 的 心 痛 已经渐渐弥散开去。 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 友 ,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大学生活。 已经习惯了晚饭后在校园竹林中漫步,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饭前尝两口别人的饭莱,几个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今天的惜别与感伤。 还记得入学第一天 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 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 还记得小刚的梦话,鲁汉的鼾声么 ? 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赋诗,一起唱歌么 ? 那些有趣的、飞扬的,色彩鲜明、动人 心 弦、无比快 乐 的时光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和善可爱的面庞,记住你们每个人青春的风采,记住那星光下曾经相伴的蛙吟虫鸣,记住朋友们在夏夜里那轻柔如风的人生畅想 每一个画面,每一种声音,每一个瞬间都会因那里有我生命 中 最美好的回忆而被永恒地怀念。 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慈母、我的恩人 !你们那 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真让我由 衷敬佩 ; 你们那 、 ,真让我 。在这临别之际,我披着月光,独上西楼, 凭 栏眺望着你们住处的灯光 ,依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耳畔 又 响起了你们深情的寄 语。 面 对 着浩瀚的夜空,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除了频频 回味 外,更多的却是感恩和祝 福 。 再见了,我们呆过的这问寝室,四年来,你如同一个好兄弟,默默地为我们透风挡雨, 无私地为我们全。付出。对着空无一人的寝室依依道了一声:兄弟,我走了 !然詹轻轻掩 上门 再见了,我的恩师; 再见了,我 的朋友; 再见了,我的青春; 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 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 (文段有删改 ) 15段中的心痛具体是指我什么样的心情 ?(2 分 ) 16 文段主要抒发了作者的哪三种思想感情 ?(3 分 ) 17请在段中的横线处根据划线句的文意和结构形式续写出恰当的内容。 (3 分 ) 18请为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分 ) 19读完文段,相信你一定会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请为自己初中的某位老师写一段临别留言。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优美,不能出现校名和人名。 60 字左右。 )(4 分 ) 文段 (三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 20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 (4 分 ) 之 蹴 辩 已 21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 (2 分 ) 22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 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3 分 ) 23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 (内容 )。 (2 分 ) 文段 (四 ) 读 (节选 ) 人之一生读之一生 读海,胸怀将变得辽阔 从春读到夏,从小读到大 读月,方知阴晴圆缺 读雨,方知万物可以滋润, 心 灵能够洗涤 读日,便不再惋惜日近黄昏 读雪,能领悟到嚣的纯洁,感受到冬的春意 用 心 品读,细细感悟 读风,就能触摸 d4)11 的脉搏,聆听天地的呼吸 阴雨中能读出晴空 读霞,才能于苍茫中发现辉煌,展示自己韵不屈 枯黄中能读出翠绿 读花,你学会倾听 沙漠中能读出清泉 读树,你学套成长 黑暗中能读出晨曦 读山,你学会攀登 (诗歌有删改 ) 24阅读上面这首诗 歌后,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5 分 )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 (共 12 分 )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答题。 农民工 一个英雄的群体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 及 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愿做而叉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荆,雄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农民工,城市就会瘫痪。城市是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王,城市 之 花就会枯萎。 两亿三千万农民工对于现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 ?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创造了城市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后,开阔了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生产技术,在他们四处迁徒、往返城乡的过程 中 ,播洒了文明的种子,缩小了城乡的差 别 , 推 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没有农民工这支队伍的艰辛付出,我们很难想象中 国 的改革进程会如此神速 !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实现自身迁徒目标,他们不要求社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 奢望过社会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他们都是英雄,都应该得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包括掌声和敬礼 ! 2008 年 ll 月 16 日,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l000 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和 100 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代表获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 总 理张德江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的城市市民却视他们为异 类。有农民工偶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也有些市民会纷纷避让和远离,甚至会有人以斜视、白眼、捂鼻、指责等不礼貌的举动相待。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城市市民从我做起,多多尊重和热情接纳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吧 1 25 (探究 )联系实际谈谈: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作了哪些艰辛的付出 ?(4 分 ) 26 (创新 )假设我们的城市将为农民工塑一组群雕,请挖掘自己的知识积累,任选一句合适的名言或格言来作为它的主题词。 (不能引用上面材料中的语句。名言或格言可以不点明作者,但内容必 须合适;自己创作的也可,但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采。 )(3 分 ) 示例:他们吃进去的是苹,挤出来的是奶。 27(实践 )请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下面两题中 任选一题 作答。 (作答内容不署名, 60 字左右。 )(5分 ) (1)为了由衷地表达对农民工的感激之情,请你向他们的子女 农村留守少年写一段慰问语。 (2)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请你向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段发自肺腑的 思亲话语 。 五、写作能力考查(共 60 分 )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我们一次次愉快地走进了“雨、青春、书籍、小说、音乐、孔孟文 化 、初中生活、风流人物”的世界。沉醉于其间,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腈操。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千姿百态、兴味盎然的事物曾让我们。驰神往、流连忘返。如:昆虫、花卉、乒乓球、小提琴、集邮、兵器、民俗风情、科学小发明、户外旅游、亲情友谊 28请以“沉醉于 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60 分 ) 写作要求: (1)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 ( 4)宇数 600 650 字之间。 贵阳市 200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书写水平考查 (共 5 分 )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 (5 分 )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 (共 30 分 ) 2 C(2 分 ) 3 B(2 分 ) 4 c(2 分 ) 5 c(2 分 ) 6 A(2 分 ) 7 c(2 分 ) D(2 分 ) 8略。 (4 分 ) (只填人物不给分;另填鲁达、林冲以外的人物,概括与鲁达、林冲两人无关的情节不给分。 ) 9 (1)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只要其中一句有“风”字即可 ) (3)今夜偏知春气暖 谁言天地宽 西出阳关无故人 铁马冰河人梦来 (默写共 8 分,每空 l 分,错、漏、多一 字扣 0 5 分,选答题如多答只按所答前两句计分。 ) 10 (4 分 ) 图 (一 ) 这是一幅男女共欢、老少同乐、和美融洽的少数民族节日欢庆图。 他们随着芦笙优美的旋律载歌载舞,蕴涵了浓郁而别致的民族风情文化;表现了他们对现实幸福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理想的憧憬。 读出了在太平盛世下,社会主义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少数民族兄弟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新生活、新面貌。 读出了党的“惠农”政策和民族政策,带来了人民的幸福,促进了民族的团结,构建了社会的和谐。 图 (二 ) 读出了水的清悠、植被的丰茂,山的巍峨、洞的灵异,真如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令人心驰神往的山水画卷。 感受到青山绿水问流淌出来的宁静与闲适、清幽与淡泊,极富诗情画意。 似乎也感受到了微微的山风、清新的水气、山石树木的倒影带给人的清凉惬意。 还感受到了保护生态平衡,留住青山绿水,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每一个贵州人民的责任和义务。 (答案只要有所感悟,合乎情理,任意答出以上一项内容语言表述有一定的文采即可 ) 三 、阅读能力考查 (共 43 分 ) 文段 (一 ) 11 (1)一时间 (事情发展的先后 )(2)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4 分 ) 12抒情议论描写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 分 ) 13记叙了“我”因学业不顺,辍学回家务农并屡屡受挫,经父亲的教育和鞭策后,幡然醒悟,又返校复学,直至走向成功这件事。 (3 分 ) 14“我”辍学回家的原因是略写,返校复学后的事是略写,怀念父亲的眼神也是略写, 在家务农一段则是详写。 (4 分 ) 文段 (二 ) 15指毕业将至,离别在即,“我”心中自然地滋生出一种难以言表 的依恋、惆怅、忧愁和感伤等复杂而苦痛的心情。 (2 分 ) 16怀念 (依恋、惜别 ) 感恩 (赞美 ) 励志 (憧憬理想 )(3 分 ) 17谆谆的教诲、无尽的关爱,难以忘怀;深情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万分感动;动情的叙述、精彩的分析,心潮澎湃; (所写内容只要文意贴切,结构句式与划线句相符即 可。 )(3 分 ) 18毕业抒怀 青春感怀 毕业之歌 惜别 怀念感恩憧憬 谢幕与开幕 (标题只要能高度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语言精练即可。 )(2 分 ) 19略。 (“留言”在内容 上要表现出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恩、赞美或祝福;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4分 ) 文段 (兰 ) 加之,结构助词,的。 蹴,用脚踢。 辩,通“辨”,辨别。 已,停止,放弃。 (4 分 ) 21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天性、天良 )。 (2 分 ) 22举例 义 生 (3 分 ) 23“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对 比;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 (不用原文,用自己的话叙述也可。 )(2 分 ) 24诗歌以“读”为题,内蕴深刻,读自然实为品读人生、感悟人生。教会我们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哀,从而树立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语言含蓄隽永,没有华丽辞藻的雕饰,同时给人以人生的思考与启迪。如:“沙漠中能读出清泉,黑暗中能读出晨曦”等句子,富含哲理,昭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诗歌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上的气势。同时 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阴雨”与“晴空”;“枯黄”与“翠绿”;“沙漠”与“清泉”;“黑暗”与“晨曦”等都形成了内容与色彩的鲜明对比,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诗歌意象丰富、意境开阔。诗歌融人了雨、雪、风、花、树、山、海、月、日、沙漠、云霞等自然之景且赋予它们多彩的内涵,可谓一景一画面,一句一人生,细细感受,回昧悠长。 (5 分 )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 (共 l2 分 ) 25告别亲人,背井离乡,失去了人生的天伦之乐;为了工作四处奔波,漂浮不定,常年过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