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1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2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3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4页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一、 成绩统计1. 总体成绩分析参考人数平均分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208 91.1818187.0220799.52%2. 各班成绩分析:班 级考试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二年一班5093.96100.00 94.00二年二班5090.14100.00 86.00二年三班5290.83 98.0086.50二年四班5689.79100.0082.14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二年级数学及格率、优秀率统计图:二、试卷分析1、取得的成绩 “双基”这一传统强项优势明显,地位比较稳固。主要表现在(1)常规计算能力较强。纯计算类题目得分率高居各类型题首位。在计算题中,直接写得数一题的正确率最高,一般在98以上。有余数除法及脱式计算运算等题目的正确率在96左右,学生对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掌握的都比较好。(2)数的组成理解较准确。试卷中关于一个数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有关的知识,学生理解和答题情况都比较好,正确率95.(3)学生对于质量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进率及其换算掌握和运用比较准确,有关单位换算一体的正确率很高。(4)解题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有所增强。学生对解决一些开放性题目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正确率比上学期明显上涨。(5)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题,孩子处理的很棒,得分率也很高。可见这部分知识运用的灵活自如。(6) 常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较强,对应用题的解答最大的共同点是与教材提供的题目基本一致的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过一定加工变动的,可见学生对传统意义的“类型题”掌握较好。 学生某些方面学习习惯较好,卷面都很清新整洁,答题规范,答案局部合理,书写认真,反应出平时习惯培养的较好,训练有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所增强,我们必须承认在数学学习中各年龄段,各地区或者说不同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极容易形成比较悬殊的差距,即所说的两级分化,而从今年的试卷来看,这个差距在趋于缩小。知识面拓宽,促进了数学学习和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如“算一算”这一题大多数同学计算准确。2、问题剖析 试卷反馈的信息也暴露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理念、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从试卷中我们看到粗心大意仍是数学学习的最大杀手,学生落题而失分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第四题直接写得数一题,有的孩子落一组。还有是竖式计算都对了,就是不写横式。看了这样的失误,让人不能不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能在答题时更细心一些,如果他们能在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如果他们能对每一个结果的责任感更强一些,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他们的分数将会改写,他们的未来或许也会被改写,当然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很多,不排除考场紧张,一时成笔下误,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这样马虎大意,是否与我们平时练习中常用的题山题海战术有关?是否由于所做练习乏味,无新鲜感、挑战性有关?也许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我(他、她)是会的,偶尔失手无所谓,然而长此姑息必将形成顽疾。(2)对待问题不认真思考,不求甚解。 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方面丢分皆由于他们解决问题只凭感觉,不做深层思考。如第一题填空第4小题写出8889后面连续的2个数,好多孩子写的都是相邻数,类似这样错误其根源都在于思考不周密、不求甚解。对学生寄予厚望的家长和老师们看到这样的结果不知作何感想,也许会说:“你没长脑袋吗?”我的回答是:长了,没用!这种现象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其实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反复的“不会的错,会的也错”中被消磨殆尽。(3)知识上仍存在盲点或误区。 有些学生出现的错误反映出他们对某些知识认识上理解上不透澈或存在偏差。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部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手段单一,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而无法完成,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不够。例如,解决问题中的第4题和第5题,用进一法求帐篷的数量,用去尾法求订书器的数量,一大部分学生解答错误。学生知识混淆。说明有些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上需要加强。(4)教和学的双边都存在保守观念和应试心理。 教与学基本停留在运用知识能解决教材提供的问题这一层面,而关于这些问题可能有哪些变异、滋生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它还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等等,我们考虑的太少,甚至认为这种必要的拓展是“越位”,觉得只要教材内容轻车熟路考试便胜券在握,从而导致数学的学习缺少思考、缺少方法,一直徘徊在记忆、模仿或凭经验炮制的阶段。如:填空题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有上学期的长度单位名称,也有本学期的质量单位名称,题目形式有所变异,有的孩子不能灵活运用,全部填的是质量单位名称,导致失分严重。 (5)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夹层。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的学习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新的理念每个教师都是能出口成章的,但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打些折扣,于是学生的试卷中就毫不留情地给予曝光:填空题的估算,很多孩子就直接计算了,导致很多孩子判断失误。这些其实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内容,然而翻开试卷,依然在有的孩子的试卷上满眼怵目惊心的红“”,让人感到茫然。如此看来,生活与数学尚未真正融合,最起码在我们的教学中,在我们学生身上这两者之间还存在夹层。 翻阅完厚厚几摞的试卷,掩卷长思:不免百感交集,其中所取得的成绩足以令人欣慰,而它所折射出的问题也着实令人感到沉重,当然更多的还是思考和启迪。三、 面对以上问题,我想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应该做的是: 1、加强知识和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这一提法听似老生常谈,但在今天重新强调仍十分必要。新教材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并且与时代同发展。它不仅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等方面作了调整,在知识面上也有所拓展,新增了有关概率、视图、平移、旋转等知识,教者不加强学习,今后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不仅是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甚至会有教不准确的现象。诚然,自课改启动以来,我们每学期都组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确实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落实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通过深入透彻的学习来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否则教学中就会表现出忽左忽右的倾向,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死教教材,有的虽把课堂弄的热热闹闹,但活中缺实,龙画的不错但缺少点睛之笔,这样的龙还是难以腾飞。 、宏扬敬业精神,增强责任与忧患意识。 学生的责任意识来源于教师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着意的培养,所以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作好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我们从事了这份育人的工作,就应该对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负责、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家长那份厚重的信任与期望负责、对我们肩负的沉甸甸的使命负责,归根结底都是对自己负责。、提倡同伴互助,开展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每个人都面临冲击和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有限的外出学习无异于杯水车薪,况且有很大一部分老师根本无缘参加,这就需要教师个人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学校有浓郁的教研氛围。新课改以来倡导校本教研,很多乡镇、学校积极行动起来,搭建教学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