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Word文档.doc_第1页
毕业论文Word文档.doc_第2页
毕业论文Word文档.doc_第3页
毕业论文Word文档.doc_第4页
毕业论文Word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学 士 学 位 论 文浅析业余羽毛球运动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以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为例学 号: 0801010350 姓 名: 郭 军 武 院 系: 体育教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 指导老师: 芦丽娜 老师 2012年3月浅析业余羽毛球运动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以武汉市羽毛球爱好者为例中文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繁荣,人类对于自身健康的定义也有了新的认识,人的健康不单指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也成为健康的重要因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格网对抗性球类运动项目,本身具有技术复杂、战术多样、球速快、变化多、双方斗智斗勇、相互制约等多种特点,长期进行羽毛球运动不仅能使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还能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出发,浅析羽毛球运动对人的心理素质各方面的影响。关键词:业余羽毛球运动、心理素质、影响 Analyses to spare badminton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fluence Badminton lovers in Wuhan ci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uman civilization unceasing prosperity,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for their own health and a new recognition, the persons health not only refers to the health of the body, mental health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actor of health. Sports can not only exercise body, also can cultivat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badminton sports as a grid confrontational ball games project, itself has the complex technology and tactics diversity, velocity, quickly, recapture some changes parties and restraining each other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characteristic, long-term badminton movement can not only make the participants body quality and get exercise, still can make i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improved,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n. This paper from the badminton sport, analyzes on the features of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people each effects. Keywords: Amateur badminton movement、Psychological quality、Influence 目 录一、前言3二、研究对象与方法32.1 研究对象32.2 研究方法32.2.1 文献研究方法32.2.2 问卷调查法42.2.3 数理统计法42.2.4 访谈法4三、结果与分析43.1 心理素质43.1.1 心理素质的概念43.1.2 心理素质健康的标准53.2 羽毛球运动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53.2.1 提高神经系统活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53.2.2 愉悦心情、调节情绪,形成良性的主导心境53.2.3 磨炼意志63.2.4 培养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精神63.2.5 促进心理健康,减轻心理压力73.2.6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73.2.7 羽毛球运动的集体性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7四、结论与建议84.1 结论84.2 建议94.2.1 培养人们运动兴趣94.2.1 开展群体性羽毛球运动94.2.3 举办比赛活动94.2.4 表扬激励羽毛球运动参与104.2.5 因势利导羽毛球运动104.2.6 通过磨练意志加强参与10五、结语10六、致谢10参考文献11附件12一、前言羽毛球运动是一种集娱乐、健身、休闲的体育运动,随着羽毛球运动在武汉的迅速发展,武汉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羽毛球选修课,社会上也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羽毛球比赛、培训班,羽毛球运动以它独特的魅力赢得广大市民的青昧。羽毛球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陶冶性情,促进心理健康,笔者就羽毛球运动对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阐述。羽毛球运动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竞赛活动,离开了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塑造就很难为社会接受、流行、推广。而人心理素质又是通过羽毛球运动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如果缺乏科学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准确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影响并朔造人的心理素质。因此,科学意识的培养是羽毛球运动必须具备的宝贵财富,也是聪明才智的具体表现。我们要研究羽毛球运动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必须要掌握羽毛球运动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的内容,其内容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神经系统活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愉悦心情、调节情绪,形成良性的主导心境;磨炼意志;培养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精神、促进心理健康,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人们的行为规范意识。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湖北省武汉市业余羽毛球爱好者为调研主题,以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改变为研究对象,进行较为丰富、深入的研究。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羽毛球运动特点、羽毛球运动心理作用、人的心理素质的相关报纸、杂志、论文、专注,进行总结、归纳、推理、分析。2.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由本人根据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本人于2011年4月15到2011年4月30日,在武汉体院小球馆、中国地质大学羽毛球场馆、光谷羽毛球馆等光谷周边羽毛球场地向广大羽毛球爱好者随机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2.2.3 数理统计法 本人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的基础上分析问卷,针对这些问卷进行研究,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2.2.4 访谈法本人针对问卷中所发现的相关问题,对部分业余羽毛球爱好者、业余羽毛球运动教练员以及体育运动心理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三、结果与分析3.1 心理素质3.1.1 心理素质的概念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达方式。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心理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培养和锻炼,形成的对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感情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社会的现实生活的处理和承受能力。广义的心理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和活动形成的对个体活动产生影响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所反映的是结果,是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而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比心理品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3.1.2 心理素质健康的标准 人在心理形态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两部分。其中,智力素质是人在积极参与认识活动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心理因素组成。而非智力素质则是智力素质以外的一切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五种心理因素所构成。 因而,判断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差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健康、行为是否统一协调、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反应是否适度。 如一个人都符合上述要求,那他的心理素质就好。反之,就差。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将对他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人生的成败。3.2 羽毛球运动对人心理素质的影响3.2.1 提高神经系统活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表1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敏捷性和灵活性影响的调查统计(n=185) 更加敏捷,反应能力提高 有一定的改变 没变化 人数 108 53 24 百分比% 58.38% 28.65% 12.97% 羽毛球运动目的之一就是使运动者学习、掌握丰富多样的羽毛球技术动作,并能在竞赛对抗中熟练、灵活地运用。长期进行快速多变、随机应变的羽毛球技、战术练习,参与者必须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对方的意图进行揣摩,对瞬息万变的球路进行预测,对对方击来的球进行判断并迅速做出最佳决策和相应的回球反应。这种快速的、变化无常的预测、判断、决策过程的重复训练,对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非常有益,对缩短练习者的动作反应时,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也有促进作用。3.2.2 愉悦心情、调节情绪,形成良性的主导心境表2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心情、情绪影响的调查统计 (n=185) 心情愉悦、情绪稳定 全身放松、感觉良好 没变化 人数 115 48 22 百分比% 62.16% 25.95% 11.89%作为大众健身的羽毛球活动既简便易行、老少皆宜又变化多样,室内外均可开展有较强的游戏性,因此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作为竞技运动的羽毛球教学训练,竞争激烈、变化多、对抗性强、胜负难料,有很强的情绪体验性。在轻重、快慢、远近、高低、狠巧、飘转不同变化的羽毛球击打活动中,参与者内心充满了喜悦,击杀了一个好球或防接起对手一个绝杀,无不能使练习者精神振奋,产生自信、自我满足感和成功感。羽毛球运动具有情绪愉悦功能是得天独厚的,每一次参与羽毛球活动获得的快乐心情得到经常性的积累,有利于乐观的主导心境的形成和消极情绪的降低。3.2.3 磨炼意志表3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意志的影响调查统计 (n=185) 意志坚强、敢于拼搏 善始善终 顺其自然 人数 102 57 26 百分比% 62.16% 25.95% 11.89%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参与者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进入羽毛球场地,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或竞赛,就要不停地起动、奔跑、跨步、转体、跳跃、挥拍击球。羽毛球场地不大,但单打、双打都对个体提出了持续、高强度活动的要求。球一发出,就不能停顿。一球一球、一局一局,大强度的、连续的速度耐力运动使参与者体内代谢产物堆积,身体疲劳、肌肉酸疼,心率活动剧烈,有时每分钟心率达180次以上。练习者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忍受疲劳和酸痛,不怕困难,肯于吃苦,坚韧、顽强。因此,羽毛球运动是培养个体意志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3.2.4 培养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精神表4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的影响调查统计 (n=185) 配合默契、团队意识强 因人而异 没改变 人数 138 32 15 百分比% 74.59% 17.30% 8.10%羽毛球运动有单打打、双打项目之分。单打项目能培养练习者独立作战的能力,双打项目可提高练习者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互默契的合作精神。双打配对练习中,要求同队两名队员始终保持前后场或左右场站位,发球或接发球后随球路的变化快速、协调地移动。两人的意识、思维和行动一定要统一。双打练习和比赛的击球速度快、下手狠、距离近,抢先进攻、平抽平打,拉开后场两底线的调动球和来回球的拍数也较多,球场情况更加复杂,要求练习者在长时间快速对攻中保持高度的注意集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反应、灵活处理来球,气势、斗志上还要压倒对手。双打练习中,两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接受非常重要。2 对2 的竞争,每个人控制的场地缩小,对打的节奏、速度加快,难度加大,相互配合、协作与交流的机会增加。是埋怨还是鼓励,取决于两人对“一体化”的认可和与同伴“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态度。一人出现失误或疲劳时,另一人的鼓励和“弥补”行为,可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同伴一起奋战。因此,羽毛球双打练习有助于参与者互敬、互助、协作、配合精神的培养。3.2.5 促进心理健康,减轻心理压力表5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心理健康、心理压力的影响调查统计 (n=185) 心态很好、压力感正常 有调节作用 没变化 人数 116 42 27 百分比% 62.70% 22.70%14.60%羽毛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趣味性、锻炼身体全面吸引众多喜爱者,它又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人们可以通过单打、双打、混合双打来进行练习,通过不停的跑动,来回地击打羽毛球,练习者的注意力从烦闷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在场上尽情地享受羽毛球带来的快乐。3.2.6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表6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调查统计 (n=185) 适应能力强 一般 没变化 人数 124 38 23 百分比% 67.03% 20.54% 12.43%人们可以通过课堂或者利用的工作之余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以个人、企业、公司、小区为单位组织不同水平和规模的羽毛球竞赛活动。为全体人们的共同参与比赛搭建良好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比赛。通过这样的比赛机会,培养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人们在社会这个大集体里,开心、健康地生活、学习。人们掌握体育的身体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自理的信心,能培养他们具有现代人所需要的竞争意识与协助精神。通过这样的比赛机会,学习到人与人交往技能,得到必要的训练和实践,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2.7 羽毛球运动的集体性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自我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表7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自我认识、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调查统计 (n=185) 自我认识透彻、承受能力强 一般 没变化 人数 105 52 28 百分比% 56.76% 28.11% 15.14%羽毛球运动是集体性运动,除了有单打之外,还有双打、混双,这是需要与别人配合和沟通的。在运配合程中就能将个人的能力、素质、魅力显现出来。使人们对自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羽毛球运动对自我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地去修正自己认识和行为。提高自我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既能符合社会需要,又能适应社会的人。羽毛球运动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它使人们在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的竞争与失败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看重比赛的结果,而是去享受整个比赛的过程,学会正确面对失败的结果,从中体味人生的哲理,提高心理适应能力。3.2.8 羽毛球运动的规则性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行为规范意识表8 羽毛球运动后对人规范意识的影响调查统计 (n=185) 较强的规则意识 一般 没变化 人数 118 54 13 百分比% 63.78% 29.19% 7.02%羽毛球运动有明确而细致的比赛规则。这样每个参与的大学生都自觉地用规则来约束自己,运动规则就成了约束人们在运动时的无形力量,最终学会遵守纪律、学会自我约束、学会公平竞争。而羽毛球教学中课堂常规、教学要求、考核要求及标准等都有利于促进人们行为规范意识的形成。四、结论与建议4.1 结论 良好的羽毛球运动对人们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等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人们在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氛围中产生自律性的个体意识,从而内化为一种积极的做人理念。因此,提高羽毛球的运动方法和手段,加强对人们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的心理素质促进功能可能还有许多,其锻炼价值的实现也因个人需要的满足而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上积极功能的实现,必须是在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依据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原理和羽毛球运动专项特点,科学地计划、组织和实施羽毛球的运动,才能够取得。积极效应的获取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拿起球拍到运动场上一打就自然而然实现的。羽毛球运动安排不当,可能会对练习者的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可能诱发出错误的教学训练态度,造成过度的教学训练应激、比赛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心理、社会适应障碍等问题,导致运动者对羽毛球运动兴趣和乐趣缺失,回避、中断运动锻练。4.2 建议 如何激发人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引导人们不断产生对羽毛球知识、技术的探究心理,渴望迅速学会运用羽毛球技术技能的急迫愿望。运动引起的快乐、激奋、欣慰、惋惜、自我实现等情感因素接踵产生,愉快与叹息瞒意与不满意,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喧闹气氛等都加深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满足了其情感需求,产生一种振奋、欢乐的心境,进而投射到对项目运动的喜爱上,要求强化基本功,提高运动能力的欲望高涨。社会在羽毛球运动中所用的手段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一个方面。4.2.1 培养人们运动兴趣 因为人们对羽毛球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及其从羽毛球运动中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增强身体活动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他们从事的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平时的运动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善于采用各种能激发兴趣的因素,以激发人们的兴趣,这对于那些心理素质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4.2.1 开展群体性羽毛球运动 实践证明,个体所以为群体所吸引,主要是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及参与活动等因素。爱运动的人一般精力旺盛,性格活跃,可塑性强,应该在运动和比赛中有意识地多让人们相互交流,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氛围,对人们的心理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4.2.3 举办比赛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体育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作中的人一般运动能力往往比较差,所以要注意调整运动形式,让羽毛球运动的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心理素质强弱不同的人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4.2.4 表扬激励羽毛球运动参与 针对人们的心理特点,对其取得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利用平时练习成绩的反馈作用去鼓励人们,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自身不足,从而消除自卑心理。对提出的运动要求要适当,运动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人们的个体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4.2.5 因势利导羽毛球运动 对于部分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弱的人们,要循循善诱,使之能正确对待自己,摒弃自暴自弃的不良思想。要让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身的运动潜力挖掘出来,要对其运动技术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使得其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发展心理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2.6 通过磨练意志加强参与结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应给人们在羽毛球运动中设置一定的困难,比如加大运动量、进行有关适应性练习比赛、进行模拟性比赛和针对性比赛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们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磨练人们的意志。五、结语 羽毛球运动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社会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人们健康成长,在羽毛球运动中激发人们运动兴趣,主动参与,培养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积极参加羽毛球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可以调节和促进心理健康。对人们身心健康有很大效果,羽毛球运动以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激励人奋发图强和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羽毛球运动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我们有计划、有意识地设计体育活动的情景,有目的地培养人们心理素质,羽毛球运动在对人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六、致谢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芦丽娜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她的谅解与包容。没有芦丽娜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谢我的辅导员孙鹏飞老师,谢谢他在这四年中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参考文献1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2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房巍.羽毛球新规则的特点及对策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4贾晓敏,郑欣.中国羽毛球大师赛21分制试行的意义J.邯郸学院学报, 2007.9.6周启红,李仁志,叶幼天.论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动态及调适J.武汉科技学院 学报,2002(6)7徐持忍.试析体育教学中的能力培J养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6)8李真.少年羽毛球的步法训J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6)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羽毛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0张积家等.评现代心理学中的智力概念和智力研J究 .教育研究,2001(5)11陈黎雁.羽毛球运动员的意志及训练方J法 .体育科技,2001(3)12颜军 .影响掌握技术心理因素与解决方J法 .中国学校体育,1994(1)13刘绍君.运动心理学M.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