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人体寄生虫.ppt_第1页
疟疾人体寄生虫.ppt_第2页
疟疾人体寄生虫.ppt_第3页
疟疾人体寄生虫.ppt_第4页
疟疾人体寄生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疟疾,寄生人体的四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P.v.恶性疟原虫P.f.三日疟原虫P.m.卵形疟原虫P.o.,P.v.,P.f.,P.m.,P.o.,间日疟生活史,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间日疟:48小时恶性疟:36-48小时三日疟:72小时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似,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间日疟:胀大,滋养体期开始出现细小薛氏小点恶性疟:正常,茂氏点三日疟:正常,西门氏点卵形疟:胀大,环状体期开始出现粗大薛氏小点,疟原虫对红细胞的选择,间日疟:网织红细胞恶性疟:各发育期红细胞三日疟:衰老红细胞卵形疟:网织红细胞,人体内疟原虫的发育与临床的关系,感染期:子孢子红外期:潜伏期,复发(P.v.)红内期:致病,病原诊断配子体形成:传播,疟疾发病的三种形式,发作再燃复发,疟疾发作,发热阈值:P.v.10-500/mm3典型症状:周期性寒颤,发热,出汗机理:1、裂殖子、代谢物、RBC碎片WBC吞噬内源性致热2、TNF等细胞因子发作间隔:P.v.隔日;P.f.隔天或不规则;P.m.隔二天P.o.隔日,再燃,疟疾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涂片检查难以查到疟原虫,但由于药物杀虫不彻底,仍有少量残存的原虫,隔一段时间,尚存的疟原虫经过裂体增殖而不断增多,又出现疟疾临床症状。四种疟原虫都有再燃。,复发,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血中的原虫被全部消灭,由于肝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发育并进入红细胞增殖而引起疟疾症状再发者,称为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有复发。,疟疾的流行,传染源:血中有配子体的现症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原虫密度高于1000/L的初发病例和高于100/L的复发病例)传播媒介:按蚊人群易感性:免疫力和遗传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疟疾的一般临床症状,前驱症状: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典型过程: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发冷期,怕冷,寒战,全身发抖,常发作到寒冷难耐,夏天盖几条棉被仍觉寒战不止持续10分钟至1-2个小时不等面色苍白,口唇及指甲青紫,全身酸痛,脉搏加快,体温上升,发热期,寒冷感消失,全身发热,体温40持续2-3小时或更长面色转红,口唇和指甲青紫消失,头痛,口渴,脉搏快速有力,呼吸急促个别患者烦躁不安,抽搐,谵语,出汗期,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可至正常以下各种症状消失患者疲乏,欲睡,经休息可恢复常态,间日疟的症状,初发不典型,几天后出现隔日有规则的发作发作次数:5-7次疗效观察应注意治疗前的发作次数,以初发病例为佳治疗不彻底,有再燃;不根治,复发。,恶性疟的症状,有冷感,但较间日疟轻体温逐渐上升,而非突然升高每天发热,持续20小时以上,两次发作间隔短,或不完全退热而成为低热。不及早治疗,经反复发作,常发展为重症疟疾,三日疟的症状,有冷感,一般症状较间日疟轻发作过程历时4-5小时发作周期较规则经多年仍可再出现,卵形疟的症状,临床症状似间日疟发作5-6次易治愈,混合感染,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感染常见(高疟区)近年有输血后混合感染病例,疟疾的常见并发症,脾肿大:初发者以脾充血为主;多次感染后,结缔组织增生,脾纤维化;巨脾综合征贫血:原虫大量破坏红细胞;脾亢;免疫性溶血;骨髓造血功能以致黄疸:恶性疟红细胞破坏过多致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征:见于长期未愈的三日疟,尿中有蛋白及红细胞。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多见于高IgM患者,重症疟疾的诊断标准,确诊疟疾病例出现下列一项或多项症状者:昏迷高热(40),并有抽搐(24小时内发生2次以上)严重贫血(Hb50g/L)尿闭呼吸困难低血压儿童收缩压6.67kPa(50mmHg),成人收缩压9.33kPa(70mmHg)低血糖全血葡萄糖浓度2.2mmol/L(40mg/dl)血尿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51.3mol/L(3.0mg/dl)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脑型疟,脑微血管栓塞学说: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有结节状突起,难以通过小的毛细血管,且粘滞性增加,叠起成钱串状,造成血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学说:由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增多,形成纤维蛋白血栓。,脑疟的临床表现,昏迷抽搐颈项强直尿闭病理反射,脑疟的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循环衰竭低血压低血糖重度贫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特殊类型疟疾,血传疟疾:输血传播,无复发孕妇疟疾先天性疟疾:因分娩时母体血接触到胎儿血所致婴幼儿疟疾:易致高原虫血症和重症贫血非典型症状疟疾:多次感染后有免疫力,类似感冒,有肩胛痛、关节痛、眼痛等非典型症状,诊断原则,根据疟区住宿史,发病时有定期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肿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疟疾的诊断标准,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2天发作1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详见重症疟疾)用抗疟药做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间接荧光抗体实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血涂片查检到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疑似病例;1+2临床病例:疑似+3或4确诊病例:疑似+5。按查到的疟原虫种类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诊断方法,血涂片:厚薄血膜法临床诊断为脑疟者,宜用快速染色,以便尽快确诊现症患者至少查100个厚血膜视野带虫者应查完整个厚血膜,未发现原虫判为阴性以薄血膜中平均每100个红细胞中的原虫数或厚血膜中平均每100个白细胞范围内的原虫数,推算每微升血中的原虫密度,诊断方法,骨髓穿刺:不宜用于诊断,仅在特殊情况下用于鉴别诊断血清免疫学检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ipstick试纸法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法:PCRDNA探针检测,鉴别诊断,与常见疾病鉴别血吸虫病阿米巴肝脓肿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病毒感染,鉴别诊断,与脑型疟以外的昏迷鉴别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结果综合分析;凡近期在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流行起居留过而出现昏迷症状者,应首先考虑脑型疟。,疟疾的治疗,常规治疗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型疟的治疗:对现症病例和间日疟复发病例,用血内裂殖体杀灭药(氯喹)和组织期裂殖体杀灭药(根治药或抗复发药)联合治疗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氯喹(每片含基质0.15g),成人口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总量为1.2-1.5g;伯氨喹(每片含基质7.5mg)每日22.5mg,连服4-8日,总量分别为90mg和180mg,或每天15mG,连服14天。,恶性疟的治疗,对氯喹无抗性的恶性疟:成人口服氯喹,第1日0.6g,第2、3日各0.3g或0.45g;加伯氨喹每日22.5mg,连服3日,总量为67.5mg,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抗药性测定:1、体内测定:服氯喹后,按原虫消失情况作出判断(1周法和4周法)。抗性分为一级抗性(RI)、二级抗性(RII)和三级抗性(RIII)2、体外测定:体外微量测定法在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的基础上,只需少量血液,测定不同浓度的氯喹对正常的成熟滋养体发育到裂殖体的抑制程度,以判断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治疗方案,咯萘啶1.2g加磺胺多辛1.0g,2日分服,加伯氨喹45mg或67.5mg,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2日分服。青蒿琥酯600mg,5日分服(第1日100mg2次,第2-5日每日50mg2次),加伯氨喹67.5mg,3日分服,孕妇和婴儿疟疾治疗,孕期避免使用伯氨喹,易引起溶血婴儿确诊者,给服氯喹4mg/kg,每日1次,共3次首剂加倍;抗氯喹恶性疟,用青蒿素类药物,不宜服用伯氨喹,脑型疟的治疗,1、抗疟治疗:选择1种或2种青蒿琥酯成人每次60mg或1.2mg/kg,儿童可增至1.5mg/kg,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6ml,缓慢静脉注射,首剂注射后,间隔4小时、24小时、48小时各注射1次。咯萘啶成人每次3-6mg,儿童每次2-3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250ml或500ml内,静脉滴注,8小时后可重复,连续给药2-3日。蒿甲醚成人第1日80mg2次,或160mg分两侧臀肌1次注射,第2-5日各80mg,儿童每次1.6mg/kg。,脑型疟的治疗,2、支持和辅助治疗输液:成人每天输液1500-2000mL,总量不宜超过3500mL;儿童每日输液40-50mL/kg,总量不宜超过70mL/kg。补充维生素3、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预防,预防服药:成人用乙氨嘧啶50mg加伯氨喹22.5mg顿服;孕妇用氯喹0.3g顿服;均每10日1次。抗氯喹区用磺胺多辛500mg加乙胺嘧啶37.5mg,每10日1次,首次连服2日。防蚊、灭蚊综合防治: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