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doc_第1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doc_第2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doc_第3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doc_第4页
中学生学习心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四 中学生学习心理第1章 感觉与知觉1、 感觉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一界定包括多层含义:首先,感觉是客观的;其次,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的反映;再次,感觉是脑的机能;最后,感觉只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基本特征:1、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即感受性高,感觉阈限低;感受性高,感受阈限高2、 感觉现象(1) 感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嗅觉的适应、味觉的适应)(2) 感觉后象在刺激停止作用之后,感受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是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视觉后象表现的最为明显,视觉后象分为正、负两种。(3) 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分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分的差别被加强的现象。感受对比有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4)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所谓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因为此种感觉通道受到刺激而引起彼种感觉通道产生感觉或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还有另一种形式是感觉补偿,某感觉缺失,其他感觉的感觉性增强。2、 知觉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种类:空间知觉(空间特征)、时间知觉(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空间移动和移动速度)等。基本特征:1、选择性:人们可以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2、整体性:当事物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3、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对象时,总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4、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第2章 注意1、 注意的概念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2、 注意的特点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择其一而忽略其他,集中性是集中某物,全神贯注。3、 注意的种类根据引起注意及维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确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注意分为三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积极主动注意形式。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4、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1、 注意的广度概念:注意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看清楚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有: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2、 注意的稳定性概念: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持续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注意力表现的周期性变化叫做注意的起伏现象。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精神状态、主体的意志力水平3、 注意的分配概念: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条件: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而且这些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4、 注意的转移概念: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这叫注意的转移。转移的质量和速度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和人对前后活动的态度。因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第3章 记忆1、 记忆的概述1、 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2、 种类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2、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回忆1、 识记识记是人们获得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首要环节。识记的分类:根据识记的目的是否明确,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2、 保持和遗忘a. 保持是指标识过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保持不仅是记忆的重要标志,也是再认和回忆的重要条件。b. 遗忘是指标识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过程。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遗忘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c.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d. 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疑问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e. 影响遗忘的原因: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3、 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感并能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再认比回忆容易。回忆是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可以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3、 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4、让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活动5、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第4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1、 思维概述1、思维的概念与特征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两种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2、 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要解决的问题:动作思维、现象思维、逻辑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常规思维、创新思维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被公认的20世际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和形式运算(1115岁)四个阶段。(2) 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1、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3、 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特点:1、目的性 2、认知性 3、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1、 问题的特征2、 已有的知识经验3、 定势与功能固着4、 创造性思维1、概念: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知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2、基本特征(目前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代表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有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3、创造性思维与智力:智力与创造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具有相关性。基本关系表现: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第5章 学习动机1、 概念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2、 成分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1)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1、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主观形式就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愿,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2、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学习需要就称为学习内驱力。3、内驱力有三种: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2) 学习期待与诱因1、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期待所指的目标可以是成绩、奖品、教师的赞誉、名誉等。、2、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积极和消极诱因之分。3、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3、 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4、 分类1、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和低级的动机2、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5、 学习动机理论(1) 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1、强化可以引起学习动机2、强化能够增强学习动机(2) 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3) 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1、力求成功的动机2、避免失败的动机(4)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1、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2、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3、 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4、 六大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人物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5)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6、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2) 学习动机的激发第6章 学习迁移1、 概念2、 种类(1) 正迁移和负迁移(2)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4)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5)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3、 基本理论(1) 形式训练说(2) 共同要素说(3) 经验类化说(4) 关系转化理论(5)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现代的迁移理论)4、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 相似性(2) 原有认知结构(3)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5、 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1、 精选教材内容2、 合理组织材料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 防止负迁移的发生第7章 学习策略1、 概念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和使用有关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控制的方式等。简言之,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2、 分类根据迈克卡等人在1990年作出的分类。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一)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的,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资源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影响。1. 学习时间的管理2. 学习环境的设置3.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 学习工具的利用5.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4、 学习策略的训练(1)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原则、自我效能感原则(2)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布朗认为,策略训练包括三个要素:策略及巩固训练、自我执行即监控策略的使用、了解策略的使用价值及适应的范围)1、 指导教学模式2、 程序化训练模式3、 完形训练模式4、 交互式教学模式5、 合作学习模式第8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1) 学习的概念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表明:1) 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 学习是有反复经验引起的(2) 学习的种类1.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前三种为简单学习,是很多动物都可以完成的学习)、言语联系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复杂反应,是人类的学习)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在上述八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成五种学习类型。1) 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解决“怎么做”的问题2) 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的内部组织能力。它是学习者在应付外部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是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3) 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即能够以言语信息的形式传递内容,或者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形式。4) 动作技能即通过身体动作质量(敏捷、准确、有力和连贯等)的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表现为平稳而流畅、准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如体操运动5) 态度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1)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 获得与消退在条件获得的过程中,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重要。一方面两者需要同时或近乎同时产生,间隔太久难以建立刺激。另一方面,条件刺激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2、 刺激泛化与分化(互补)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反应后,对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反应条件,称为刺激泛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称为条件分化。(2)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的小猫“迷笼”实验是其经典实验。这一模式也是从动物身上推导出来的。特别强调“在做中学”(杜威)。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1、经典实验:斯金纳箱里的小白鼠实验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 强化(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正强化/积极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消极强化(撤销惩罚)2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和回避厌恶刺激,比如绕开垃圾走路3 消退有机体降低以前强化过的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使一种无强化过程。4 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变化,它只能暂时抑制,不能彻底根除。(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对行动结果的预期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生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3、 认知学习理论(1)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1、 苛勒(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黑猩猩实验2、 基本内容: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认知发现说1、布鲁纳(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2、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3、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准则(动机准则、结构准则、程序准则、强化准则)总之,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2)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