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脑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1页
三型脑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2页
三型脑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3页
三型脑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4页
三型脑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神经疾病康复治疗脑瘫的康复治疗,1,脑性瘫痪?好可怕的名字,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得这种病?我要好好了解它。,脑瘫是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2,脑瘫的定义,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这一综合征首先由英国医生WilliamJ.Little于1841年,Burgess首次应用脑瘫一词。定义: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认知感知觉障碍、癫痫和其他异常。,3,国际上的定义RosenhaumP等人2007年在The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ofCerebralPalsy一书中提出脑瘫的新定义:脑性瘫痪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活动受限的一组综合征。脑瘫常并发感觉、知觉、认觉、交流、行为紊乱、癫痫、继发性肌与骨骼问题。,4,脑瘫定义三要素,发育性: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所致。非进行性:脑瘫的病理改变是非进行性的。永久性: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5,发病率,世界范围内约为1.5/10004/1000,平均为2/1000。19591992年瑞典、澳大利亚、英国其他地区和北爱尔兰,平均为1.5/10002.5/1000之间。韩国1997年统计为2.7/1000。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10004/1000。,6,病因,出生前: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胎儿期的外因导致脑形成异常、脑损伤。围产期:胎龄42周、出生体重4000g、异常产、产程过长或急产、臀位分娩、双胎或多胎、窒息、胎位异常、脐带过短、产伤等。出生后:新生儿期惊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败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婴幼儿期的脑部感染等。最常见的原因:窒息、早产、低体重儿、重症新生儿黄疸。,7,病理特点,先天畸形:神经管闭合不全(多种畸形)、脑泡演化发育障碍(脑分化障碍)、神经元移行及脑回形成障碍(皮层及脑回)、中线结构异常(胼胝体、透明隔)。先天感染:先天弓形虫病,大脑损伤皮质和基底神经节坏死,脑室及中脑水管阻塞(脑积水);先天性疱疹病毒,脑发育不良、脑积水、坏死性脑炎等;其他感染。,8,颅脑损伤:颅脑产伤,(主要引起脑瘫的因素为硬膜下血肿及脑缺血性坏死);颅脑外伤,(各种类型包括脑出血)。核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所致胆红素脑病,部分可变为手足徐动型脑瘫。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缺氧缺血是构成围产期胎儿或婴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基本病变为,脑水肿、脑组织坏死、颅内出血等。,9,脑瘫的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分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2006),10,根据瘫痪部位分型单瘫(Monoplegia)截瘫(Paraplegia)双瘫(Diplegia)三肢瘫(Triplegia)偏瘫(Hemiplegia)四肢瘫(Quadriplegia),11,a.单瘫b.偏瘫c.四肢瘫d.截瘫e.双瘫f.双重性偏瘫,12,临床表现,运动发育落后不会爬、翻身、坐等大运动落后。神经系统症状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或低下。姿势异常蛙状、W状、尖足。早期症状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并发损害智力障碍、认知感知障碍、言语障碍、癫痫。,13,痉挛型双瘫运动疗法,14,临床特点,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占多数,是大脑皮质损伤的结果。病因多为早产、未成熟儿、缺血缺氧、脑损伤等。临床主要表现:运动发育较同龄儿明显落后,肌张力高,有原始反射、病理反射。患儿全身受累,下肢比上肢重。头控制较好,语言障碍较轻,部分患儿可伴有斜视。部分患儿伴有肩的后缩,影响手移到前方或嘴边,性格胆小、畏缩、内向等。,15,治疗原则,1.此型患儿存在的主要问题(1)过多使用上肢,易出现联合反应,使上肢发育受到影响。(2)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及踝关节跖屈等而导致下肢分离运动受限。(3)足底接触地面时下肢支持体重困难。,16,2.治疗要点(1)抑制下肢的异常运动模式,避免过度用力做腹爬运动。(2)获得骨盆的运动性、中间性的稳定。(3)学习足底接触地面时,左、右对称支持体重。(4)促通坐位平衡、立位平衡。(5)仰卧位,提高腹部肌群的力量,使缩短的肌肉伸展,增加正常的关节活动,活动正常的抗重力屈肌:包括正常主动的侧方重心移动和正常的侧方立直反应。,17,运动疗法,1.俯卧位,(1)治疗师双手控制患儿的双肩,使患儿用前臂支撑。双手再向上、向后方旋转,再往下压。,18,(2)肘支撑将上身抬起,用玩具诱导患儿头部左右回旋或诱发单肘支撑下另一手取物。,19,(3)俯卧于三角垫高的一端,使其脊柱与下肢伸展,治疗师于患儿肩关节处加压,使躯干左右移动。,20,2.从两手支撑到四爬位的转换、平衡训练,四爬位的条件:头部控制能力的发育成熟;躯干的稳定性;平衡能力;上肢支撑体重的能力。,21,(1)患儿俯卧位,治疗师位于身后使患儿俯卧位到前臂支撑,然后控制双下肢,使其成为爬行动作。,22,(2)患儿俯卧于圆滚上,双手支撑,治疗师抓住患儿的双足使之背屈0度,注意骨盆是否抬起,然后再给予踝关节一些压力。,23,(3)患儿取圆滚上四爬位,治疗师在前方、后方(或用玩具)诱导其抬起一侧上肢及训练双下肢及对侧上肢的负重能力。,24,3.坐位平衡的促通,坐位的条件:上肢支撑;四爬位独立进行体轴回旋;坐位平衡反应出现;躯干肌群协同收缩。,不会坐是指坐位的发育停留在扶腰以前的阶段或出现跪坐、后倾坐、硬性伸腿坐等异常姿势。,25,(1)患儿用手抓脚,盘坐位。治疗师位于患儿身后,轻轻摇动患儿的两侧臀部。,26,(2)患儿跪立位,治疗师位于患儿后方,双手控制其骨盆,使患儿双膝与肩同宽,髋关节伸展。,27,(3)患儿骑坐在圆滚上,治疗师控制患儿肩部,促通患儿的头部控制、上举、回旋及坐位平衡反应。,28,(4)坐位到立位的姿势转换,29,4.被动立位姿势的保持诱发立位以为的各种平衡反应,为立位和步行做好准备。,(1)患儿单足立位患儿双手扶治疗师的双肩,治疗师用手压住患儿的右膝关节,协助站立动作及促通骨盆的分离动作,30,(2)患儿立位,在患儿身放一适当高度的桌子,让患儿两手向后支撑于桌面上,治疗师控制患儿两肩部,使其手支撑。,31,(3)患儿俯卧于大球上,治疗师缓慢移动大球,使患儿练习从球上下来站立动作。,(4)患儿立位,将圆滚一头垫高,患儿两下肢位于圆滚两侧站位,治疗师位于患儿后方,双手控制患儿的膝关节,使下肢外旋。,32,5.立位平衡促通训练维持立位的主要因素有:头、颈、躯干、四肢的控制能力;抗重力能力;保护性伸展反应能力等。正常儿于1112个月能够独自站立,扶着可以步行。,33,(1)患儿站立位治疗师位于患儿后面,双手控制患儿双肩,帮助他将重心移到一侧,也可控制骨盆,帮助躯干回旋。,34,(2)患儿一侧下肢放于小凳上,髋关节屈曲,另一侧下肢着地承重。治疗师控制足外展外旋,抑制承重足内收内旋,促通立位平衡发育。,35,36,37,38,步行训练,患儿立位,治疗师位于患儿的前面或后面,令患儿向前跨步,左脚向前,右手向前。,39,患儿立位,治疗师位于前面,患儿的左手顶住治疗师的一只手,并往前推,同时右脚跨出,再换另一侧。,40,患儿立位,治疗师在患儿前方控制,当患儿向前方迈出一下肢时,治疗师可向上方牵拉患儿双手,使患儿两上肢抬高举起。,41,患儿立位,治疗师在患儿后方,抓住患儿的双上肢,使患儿全身呈伸展状态,在确定髋关节呈伸展、外展、外旋姿位后牵引患儿的手使之反复地向前、向后迈步。,42,7.缓解髋关节周围和下肢的肌肉痉挛,43,44,痉挛型四肢瘫的运动治疗,45,(一)临床特点1.轻、中度痉挛四肢瘫此型患儿全身均受到影响,全身肌张力过高,患儿上肢和下肢损害程度相同。左右两侧通常有明显差异,所以会导致姿势和动作不对称。2.重度痉挛型四肢瘫早期出现角弓反张,缺乏头的控制能力,同时出现髋关节内收肌痉挛和痉挛。ATR存在。,46,47,轻度四肢瘫,48,1.抑制全身的屈曲模式(1)患儿仰卧位,治疗师位于患儿头的上方,双手握住患儿上肢并使其伸展,然后旋转患儿的躯干,促通全身的伸展及体轴回旋。,49,(2)患儿仰卧于滚筒上,治疗师可扶住患儿骨盆处,一面向侧方滚筒,一面使患儿承重侧躯干旋转,可使因痉挛缩短的肌群驰缓。,50,51,(4)患儿仰卧于球上,治疗师控制患儿双下肢,作前后移动。由于患儿头部及下肢的重力作用,可促通全身伸展。刺激身体做出调节反应。,(5)治疗师扶患儿肩胛处带或髋关节处,促通患儿抬头和躯干的伸展,改善躯干和上肢的功能,诱发保护性伸展反应。,52,2.抑制伸展模式,缓解全身的伸肌肌张力,(1)患儿仰卧位,治疗师控制肩胛带和骨盆,将患儿呈全身屈曲模式。利用躯干及下肢屈曲,使颈部屈曲。,53,54,55,56,3.提高躯干的控制能力,(1)患儿坐位,治疗师位于后方控制患儿肩关节,令患儿双手向前伸展推墙或镜子,治疗师推-拉动作。促通姿势对称的同时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57,58,(5)患儿俯卧于治疗师的膝上,治疗师一手扶持患儿一侧上肢,另一手控制躯干部,使患儿由俯卧位向仰卧位翻身,促通胸廓和骨盆之间的回旋。,59,4.促通坐位重心移动,60,61,(3)患儿伸腿坐于球上,治疗师从后侧扶持患儿的两侧大腿部,令患儿抓取两侧方的玩具,可以促通体轴回旋,同时也可为患儿的床上伸腿坐位作准备。,62,5.保持立位及提高下肢的支持性,63,64,65,谢谢!,66,肌张力低下型的特点:(1)肌张力低下,四肢呈瘫软状,自主运动少,仰卧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时头不能抬起。(2)体征:围巾征(+),跟耳试验(+),肌肉硬度减低,关节伸展度和摆动度增大。(3)本型易与肌病所至的肌弛缓相混,但可以引出腱反射。(4)本型常为脑瘫婴儿早期症状,幼儿期以后可能转为其他型,多为不随意运动型。,67,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运动治疗,68,(一)临床特点此型脑瘫患儿约占20%25%。主要损伤部位为锥体外系或基底神经节。病因主要为:窒息;缺氧;新生儿黄疸。运动部位可发生在四肢或躯干。患儿肌张力强度和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自主运动。婴儿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竖颈的发育落后,ATNR反射等原始反射残存。,69,70,71,1.头部控制,(1)俯卧位头控制:目的是诱发头部与躯干的直线关系,使头部能在正中位上正常地屈曲与伸展,获得肩胛带和躯干的稳定性,提高上肢的负重能力及诱发出上肢的保护性伸展,抑制肩胛带内收、内旋及非对称姿势。,72,73,74,75,76,77,78,79,2.躯干的控制,80,81,82,3.上肢和手的保护性伸展反应,(1)患儿俯卧于球上,双手向下支撑于桌子上,治疗师控制其骨盆处。促通上肢前方保护性伸展反应,提高抗重力伸展活动的控制能力,增加肩胛带的稳定性,上肢的运动性及充分的支持性。,83,84,4.下肢的支持性,85,86,5.身体正中位指向运动,87,88,89,90,6.立位及应用助行器进行步行训练,促通活动性的立位保持能力和下肢迈出的能力,91,92,93,7.抑制原始反射残存,促通姿势对称,94,95,96,共济失调型脑瘫的运动治疗,97,(一)临床特点此型患儿多由于先天性发育障碍而引起的,约占发病患儿的5%。主要受累部位在小脑。主要表现为:平衡障碍,肌张力低下,但无自主运动;肌肉感觉丧失,本体感觉与平衡感觉亦丧失,故常不能保持稳定姿势;站立时基底宽,醉酒步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