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龙中学八年级上册物理11月考试题 (2012-2013)一 选择题(133分)( )1、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接通电路后可清楚的听到铃声,用抽气筒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出现A、铃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听不见了 B、电铃的振动停止,但能听到铃声C、电铃在振动,但听不到铃声 D、电铃声越来越响亮( )2、小明把耳朵贴在一根空心长铁管的一端,小红在另一端敲了一下铁管,小明听到了两次响声,这是因为A、声音有停顿 B、有回声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铁中的大D、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大( )3、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在钢铁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C美妙的歌声是同学们口中的空气振动D “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音色( )4、下列实验中,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用细线将一小铃铛悬挂在真空罩中间,摇动小玲铛,不要碰到真空罩壁,发现听不到铃铛声。B、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向正在发声的鼓面上撒一些小纸球,发现纸球在不停跳动。D、月球上宇宙员只能用无线电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5、某同学把一只20cm长的钢尺插在课桌的夹缝中,分别露出15cm、10Cm、6cm,用同样的力拨动,三次中钢尺振动发声音调最高的是:A、6cm B、10cmC、 15cm D、三次相同( )6、男同学的声音通常比女同学沉闷、浑厚,原因是男同学的声音A振动频率高,振动幅度小。B振动频率低,振动幅度小。C振动频率高,振动幅度大。D振动频率低,振动幅度大。( )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指不同的人声音的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 D、音速不同(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9、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他们的速度之比是A.12 B.21 C.42 D.24( )10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 )11、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12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些,这是因为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库中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了C肉中的冰会熔化 D肉中的水会蒸发( )13一汽车行驶的整段路为100m,前半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半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 m/s,则整段路的平均速度为 A 5 m/s B 4.8 m/s C4.9 m/s D5.2 m/s 二填空题(271分)1、经过声现象的学习,我们知道,人要听清声音,除了听觉系统要正常外,还心须满足下列条件:一定要有正在 的物体,即发声体。发声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声的 。发声体振动的 一定在人的听觉范围内。2、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其频率高于 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实例: 。3.下面几种情况各是通过什么方式控制噪音(填在声源处,在传播途中,在人耳处)摩托车的消声器_ _;城市道路的隔音板_ _;道路旁边植树_ _;工人用的防声耳罩_ _;4、尖叫声刺耳表示声音的_ ;雷声震耳欲聋表示声音的_ ;声音真好听表示声音的_ _;5、单位换算1 m/s=_ km/h; 2 m/s=_ km/h;3.6 km/h=_ m/s; 7.2 km/h=_ m/s;1.0103kg/m3=_g/m3; 2103 kg/m3=_ g/m36、如下图所示装置中,敲响右边的小鼓,会看到的现象是:在左侧相同的鼓边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 。(1)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以 形式传播,空气可以传播声音;(2)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 (“仍就”,“不”)会看到泡沫小球 ,这说明_ _ 7在炎热的夏天吃冰棒时,常常会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实际上是_,它是由空气中水蒸气_而形成的这个变化过程中,水蒸气要_三、实验题(92分)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图1(1)观察甲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2)观察乙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通过的路程_ m(3)比较甲、乙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填写公式)实验器材 _ 和 ;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秒表(从右向左)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 秒表每格为1s),测出s1=160 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_ _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 _ m/s,在s1、s2、s3三段路程中_ _段路程运动快 (小车长忽略不计)四、 计算题(28分)1.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草图和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