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doc_第1页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doc_第2页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doc_第3页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doc_第4页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1. 解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后余下的部分,也即NNP是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个人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 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主要问题有:总体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总量的相互关系。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总就业量或总失业量、全社会消费、投资、储蓄,物价水平、利息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和变动率等。3. 说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所得GNP是一致的?答:方法主要有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时期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在统计上,用于购买最终产品的全部支出可分为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项。即GNP=C+I+G+(X-M) 收入法:是通过把所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收入相加来计算的。用收入法核算应包括以下项目:工资、利息和租金;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五项加总就得到国民生产总值指标。GNP的衡量可用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它们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可从下图理解:(注:为说明GNP统计的不同方法,不妨先假定一个简化的经济社会,不存在政府和外贸部门,也有投资)消费购买最终产品、劳务生产要素工资、租金、利润等企 业家 庭宏观经济环形图(注:实线代表货币的流动,虚线代表商品与劳务的流动)在环形图上部,人们支出货币购买最终产品,其花费的货币流量加总即是以支出法计算出的GNP;在环形图的下部,产出成本的流量加总即是以收入法计算出的GNP。因此,从理论上说,两种方法衡量的GNP必然相等。4. 说明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五个总量的相互关系。答:NNP=GNP折旧 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户所支付的利息 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出(补充: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5.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弥补?答: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算范围的局限性。核算内容的片面性。国际间的不可比性。弥补:针对第一个缺陷,联合国制定了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国民账户体系,一个是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针对第二个缺陷,有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福利尺度,纯经济福利。针对第三个缺陷,又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6.7.略第十三章1 解释下列概念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之前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占正统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坚持和论证“萨伊法则“。萨伊法则的基本命题是:供给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是一种常态。萨伊法则实际是一种无危机论。萨伊之后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萨伊法则,并提出和完善了”市场自动均衡“学说。第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可以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第二,总供给量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第三,劳动市场的均衡可以由工资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第四,资本市场的均衡可以有利率调节机制来实现。第五,货币只起交换媒介的作用。综上所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产品和要素市场都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达到均衡,同时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充分弹性,均衡必然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正是在对上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批评的基础上,建立起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说明宏观经济运行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上,只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时,为了解决失业,克服萧条,必须引入政府干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命题是:一个经济社会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就业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主要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凯恩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以马歇尔为主要代表的市场自动均衡理论进行否定。第一,工资不一定是调节就业的有效机制。第二,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第三,货币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积极作用。第四,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所以利率机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消费函数:反映消费支出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收入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C=C/Y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MPC=C/Y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增量。MPS=S/Y 通货紧缩缺口:低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通货膨胀缺口:高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K=Y/ I(=1/1-c)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K=Y/G= (1/1-c)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K =Y/TR=(c/1-c) 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K =Y/T=(-c/1-c)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按同一幅度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K=(1/1-c)+(-c/1-c)=1 对外贸易乘数:是用来衡量出口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K=Y/X=1/1-c+m 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答:不能。(1)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CMPCY=或ddCMPC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CAPCY=)。 (2)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一点消费都不增加(即0CMPCY=),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 C/Y+S/Y=1,所以, C/Y=1S/Y。只要S/Y不等于1或0,一般有:0 C/Y1。 (3)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为零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3. 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答: 短期消费曲线是与纵轴相交的曲线,长期消费曲线是经过原点的曲线; 短期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长期消费曲线在45线下方。 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4.解释乘数的定义、公式及其作用过程。答: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的比率。由于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等注入的变动是通过引起总需求的变动从而引起其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所以乘数又通常定义为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总需求变动量的比率。公式K= Y/AD=1/1-c。作用具有双重性,总需求增加,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同样,总需求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减少。5. 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各是什么?答: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在四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M=I+G+X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I+G在二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I 6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什么不同?答:他们都是乘数原理中的一种重要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投资乘数、消费乘数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计算结果也完全相同,其原因是政府支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都是构成总需求的因素,即总需求=C+I+G+(X-M)。因此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支出变化,都使总需求发生同样的变化,因而对均衡国民收入所产生的作用也完全相同。当其他条件不变,KG=KC=KI=1/1-MPC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与上述两种乘数不同。因为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化一个量时,对总需求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当政府转移支付变化一个量时,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转移支付的量能使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称为转移支付乘数。以TR代表转移支付的增量,KTR代表转移支付系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KTR=Y/TR=MPC/1-MPC。 税收乘数是指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税收对消费支出的作用同转移支付对消费支出的作用一样,也受到边际消费货币的影响。但是与转移支付不同之处在于,税收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负方向的。以KT表示税收乘数,则在其它条件不变时,KT=Y/T=-MPC/1-MPC。它刚好与转移支付系数的符号相反。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当政府增加支出时属扩张性的政策;而当增加税收时,却是紧缩性的政策。因而这两类乘数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或者说是相反的。 7. 简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模型有何区别?答:1,工资不一定是调节就业的有效机制 2,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 3,货币在经济运行中其积极作用 4,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所以利率机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达到均衡8. 为什么实行比例所得税的乘数要小于实行定量税的乘数?答:主要是因为:在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税收为收入的函数,即收入中要有一定比例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这样就减少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在实行定量税情况下,消费函数为C=Co+cYd=Co+c(Y-To)=Co-cTo+cY,而在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消费函数为:C=Co+cYd=Co+c(Y-(To+tY))=Co-cTo+c(1-t)Y,由于0c1,0t1,所以c(1-t)c,即实行比例所得税的消费曲线的斜率要小于实行定量税的消费曲线的斜率。如果仍然假定投资、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为自主性变量,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则总需求曲线Y=C+I+G的斜率有消费曲线的斜率决定,即等于消费曲线的斜率,实行比例所得税的消费曲线的斜率小于实行定量税的消费曲线的斜率,意味着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小于定量税情况下需求曲线,由此所决定的国民收入也小于定量税请情况下的国民收入,所以,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的乘数小于实行定量税 情况下的乘数。 9.10.11.12.略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1 解释下列概念: 货币: 货币是支付的手段、交易的媒介和表示价格与债务的标准单位。( 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借助各种工具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而不是在资金融通中经营获利。 商业银行:是以追逐最大利益为目标,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要业务的特殊金融企业。 货币供给:指的是一国经济中货币的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过程。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 存款创造乘数:(描述商业银行体系供给货币的机制,它衡量了商业银行体系内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是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倒数,即KD= 1/rd(假设客户将一切款项都存入银行并不提取现金,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的条件下) 基础货币:包括公众与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 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即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比:KM=M1/H=rc+1/rd+re+rc 流动偏好 :(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凯恩斯陷阱: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投机性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此时货币政策失效。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货币需求。 均衡利率:使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的利息率。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避免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息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货币需求。2 什么叫存款创造乘数?什么叫货币创造乘数?影响这二者的因素有哪些?答:存款创造乘数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的倒数,即KD= 1/rd 。影响因素有:现金漏出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如果以上两种漏出同时发生,则银行存款创造乘数为。显然,存在漏出时的存款创造乘数小于没有漏出时的存款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就是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比,即KM=M1/H=rc+1/rd+re+rc。影响因素有:现金漏出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3 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货币是支付的手段、交易的媒介和表示价格与债务的标准单位。(货币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它的基本职能有五种: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财富储存手段,延期支付标准,世界货币。4 什么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它由什么因素决定?什么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又由什么因素决定?答: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人们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为了应付日常交易和预防意外支付)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它是收入的增函数,由收入决定。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人们出于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息资产的机会)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它是利率的减函数,由利率决定。5 作图说明均衡利率的决定与变动。rr1rer2OMsMMd=ky+L2(r)均衡利率的决定: 利息率是由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在市场供求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必将有一特定的利息率,在该利息率水平上,人们自愿在手中持有的货币(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的供给。这种使得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的利息率,称为均衡利率。和普通商品均衡价格的实现不同之处就在于:在普通商品市场上,价格的上升一方面引起供给增加同时导致需求减少从而导致供求平衡。而在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场合,由于货币的供给是由中央银行给定的,因此货币的供求由失衡趋向平衡只是通过货币的需求一方的变动来实现的。 图14-6 均衡利率的决定图14-6假设,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给是既定不变的,因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由直线Ms表示。同时还假设国民收入是一个既定不变的量,这样,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用Md来表示。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和垂直的货币供给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利率,在上图中用re来表示。如果最初的利率为r1,高于均衡利率re时,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m大于货币需求L1。这意味着人们手中实际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了为了交易、预防和投机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为使资产增值,人们将试图减少其持有的货币量,增加对债券的购买,于是债券的价格将上升。由于债券的价格与现期市场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所以当债券价格上升时,利息率就会下降。较低的利率又会刺激人们增加货币需求(主要是投机需求),即货币需求将沿着曲线L向右下移动。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货币需求为Le,利率为re时停止。此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货币市场出现均衡,市场利率恢复到均衡利率的水平。相反,当最初的利率为r2,低于均衡利率re时,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L2,这意味着人们手中实际持有的货币量少于为了交易、预防和投机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于是便会抛售手中的债券将其变成货币,这将引起债券的价格下降并推动利率上升。较高的利率又会使人们的货币需求(主要是投机需求)减少,即货币需求将沿着曲线L向左上方移动。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货币需求为Le,利率为re时停止。此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货币市场出清,市场利率恢复到均衡利率的水平。均衡利率的变动:均衡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货币供给、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时,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动,由旧的均衡调整至新的均衡,均衡利率也将调整至新的均衡利率。 (1).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均衡利率下降;当货币供给减少时,均衡利率上升。rr2rer1OMEE2E1Mdm2mm1如图147所示 货币供给变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最初的货币供给为m,与货币需求曲线交于E,则E为均衡点,率re为均衡利率。假设货币供给减少至m2,也就是货币供给曲线由m移动到m2,在初始利率re下新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将会起作用,于是,人们抛售债券换回货币,这将使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会使货币投机需求下降,从而使货币的总需求下降(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一过程将持续到E2,此时均衡利率降为r2,货币市场出现新的均衡。 相反,假设货币供给增加至m1也就是货币供给曲线由m移动到m1。在初始利率re下新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将会起作用。于是,人们增加债券的购买,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上涨又会使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使货币投机需求上升,从而使货币的总需求上升(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一过程将持续到E1,此时均衡利率降为r1,货币市场出现新的均衡。 还要注意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当货币供给进一步增加导致均衡利率已经降低到“流动性陷阱”的水平时,在这种场合,不管货币供给再增加多少利息率将不再下降,而是稳定地保持在“流动性陷阱”的利率水平上。这是因为,利息率降低到极限值“流动性陷阱”之时,如果货币当局继续用新增货币收购债券,所增加的货币供给总会被出售债券的人保持在手中,以便日后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时再把货币转换成债券。rMOLr1reLMs (2).收入水平的变动 现在要考察的问题是:如果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不变,交易性货币需求函数也不变,当收入变化时均衡利率会有什么变化。 图14-8所示 收入变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 收入变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 假设原先的货币需求曲线为L,现假设收入水平提高了,这样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相应增加了,由于货币供给保持不变,为此人们必须抛售债券换得货币,以应付新增的货币交易需求。人们抛售债券换取货币的活动迫使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涨,直至货币市场再次均衡。在图形上表现为货币需求曲线向上移动至L,此时的利率为r1,货币市场实现了均衡。依据同样的推理,让我们来设想相反的情况,假设国民收入现在减少了,这意味着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也相应地减少了。人们必然会用多余的货币来购买债券,一直到由此引起的债券价格上涨、市场利率下降到均衡利率为至。由此可见,收入水平对均衡利率的影响作用是:当收入水平提高时,均衡利率会相应地提高;相反当收入水平下降时,均衡利率会相应地降低(3.)货币供给量和收入水平同时变动: 上面我们分别考察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和收入水平的变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而事实上,这两种变动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随着均衡利率的变动,收入水平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动。rrer1OMmm1EE1LL如图149所示 货币供给和收入水平同时变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假设货币供给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曲线由m移动到m1。在初始均衡利率re下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将会起作用。于是,人们增加债券的购买,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上涨又会使利率下降,在这里,利率的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如前所述,利率的下降使货币投机需求上升,从而使货币的总需求上升(在图形上表现为货币需求量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而另一方面,利率的下降还会使投资上升,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从而使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货币的总需求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货币需求量随着货币需求曲线由L右移至L而增大)。这一过程将持续到E1,此时均衡利率降为r1,货币市场出现新的均衡。相反,假设货币供给减少,也就是货币供给曲线由m1移动到m,在初始利率r1下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将会起作用,于是,人们抛售债券换回货币,这将使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在这里,利率的上升又将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如前所述,利率的上升使货币投机需求下降,从而使货币的总需求下降(在图形上表现为货币需求量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而另一方面,利率的上升还会使投资下降,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使货币的交易需求减少,货币的总需求减少(在图形上表现为货币需求量随着货币需求曲线由 L左移至L而减少)。这一过程将持续到E,此时均衡利率降为re,货币市场出现新的均衡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边际效率:是指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即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或者说,资本边际效率是指最有利的资本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新增一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的比率。投资函数 :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IS曲线 :是一条用来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当利率降到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会成为一条水平线,相对应的LM曲线上也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这一区域通常就是我们说的凯恩斯区域, LM曲线的古典区域: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候,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这时候人们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外,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与纵轴相重合的垂直线,LM曲线也成为一条垂直线。LM曲线呈垂直状态的这一区域就被成为古典区域 LM曲线的中间区域: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2 投资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答:投资是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对比关系决定的。3 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各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答:IS曲线的斜率是(-1-c/d),是由边际消费倾向c和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c越大,曲线斜率越小。的值越大,IS曲线的斜率越小。 LM曲线的斜率是(k/h),是由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决定,投机需求曲线斜率h越大,LM曲线斜率越小。交易需求曲线斜率k越大,LM曲线斜率越大。4 引起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各有哪些?答:引起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投资需求变动,储蓄函数变动,政府收支变动。引起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货币供给量变动,价格水平变动。5 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如何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答: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小。6 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答: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7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各有哪些局限性?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有:有些财政政策的实施会遇到阻力。财政政策会存在“时滞“。公众的行为可能会偏离财政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配合使用?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有四种组合。第一种是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第二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第三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组合。最后一种是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组合。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第一种组合,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有不太严重时,可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膨胀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用膨胀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1 解释下列概念 充分就业:是指在现有工作条件下,按现行货币工资律负薪情况下,所有想工作的劳动者经过努力都可以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 物价稳定 :是指一般价格水平,即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即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一般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自动稳定器 :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西方国家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是他们自身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即在经济繁荣时期能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能自动减轻衰退,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年度平衡预算:认为一个谨慎行事的政府应该厉行节约,量入为出,每年都要保持预算平衡。 功能财政 :就是政府的预算目标不是追求财政收支平衡,而是追求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状态。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时会有的财政预算盈余或赤字。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商业银行的储备金,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的一种政策手段。 收入政策 :政府通过某种行政措施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它又称工资与物价控制政策,其目的在于制止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指数化政策: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引起收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