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i 一 论文作者签名:z ! i 垒垒日期:圣:j :f :堡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i 弼7 r 1 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沁垃导师签名:姆日 期:冽:坐 内容摘要 以唐律疏议为核心的唐代法律是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代表,它全面具体 地体现了中国封建法律思想与法律设施的本质特点。直接地说,唐律是在继承前 代法律成果的基础之上建设发展而来的:从其根本上来说,则是唐代政治、经济、 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儒家思想在唐律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唐律的适用过程中都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唐律影响至深。在立法思想方面,唐代立法者主张以仁德为 本,注重教化,重视预防与道德自律;立法务求宽慎,反对以刑杀为务;推祟礼 制,以礼作为立法的重要根据。在唐律的部门法中,详细具体地体现了儒家的思 想主张,唐律将身份与等级的观念引入了法律之中,明确划分社会成员的等级层 次,并赋予不同的法律主体以不同的权利与义务;秦汉以后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原则“三纲”成为唐律协调社会关系的中心依据:在诉讼法中发挥儒家亲亲相隐 之义,推行同居相隐原则,以维护儒家伦理的根本价值观念。儒家思想更深刻地 影响着唐代的法律适用过程,宽刑慎罚、慎重刑狱、原情论罪等,都是在儒家思 想为主导下形成的司法原则,表现出儒家民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的形成、发展,和儒家与法家的交流、融合过程是相辅相 成的。儒、法二家在思想学术上既有对立之处,也存在着深层的相通,终极的道 德理想主义尤其是儒家与早期法家共同的逻辑思维归宿。自先秦时代始,在政治、 经济统一趋势的推动下,儒家与法家在思想学术上走向了融合,苟子之学、黄老 之学正是这种学术融合的产物,苟子提出“兼陈万物”、“隆礼重法”,文子则以 “道”为本、礼法兼重。至汉代,儒家、法家在深入交流发展、形成新儒学的同 时,二者在法律制度的层面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合,儒家伦理开始大规模涉入法 律解释与法律适用过程之中,部分融合儒家伦理的法律条文初步确立:经过魏晋、 南北朝与隋,这种融合逐步推进,到唐代最终得以完成。至此,秦及汉初纯本法 家精神的法律终为儒家伦理思想所深刻改造,故而唐律是儒法汇流融合的产物, 也是儒法融合完成的标志。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意旨即在于通过对儒家思想与唐律闻关系乃至儒家与法家闻关系的具 体分析,来研究儒家思想对唐律的深刻影响,从而揭示出唐律的本质特点。探讨 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以及儒家与法家的相通与融汇关系, 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和本质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法伦理化 的倾向造成了中华法系伦理法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过程中, 这一点十分值得注意。 关键词:唐律儒家法家儒法融合 a b s t r a c t t a n gl a wi s t h em o s t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n eo ft h ec h i n e s ef e u d a ll a w s i t e m b o d i e dt h em a i nc h a r a c t e ra n dt h ee s s e n c eo ft h et h e o r i e sa n di n s t a l l a t i o no f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a w 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 ,w h i c hh a da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o nt a n g l a w ,h a dp l a y e d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r o l ed u r i n gt h ec o u r s eo ft h ef o r m i n go ft a n g l a w a st h et h e o r i e so fl e g i s l a t i o ni sc o n c e r n e d ,t h e l e g i s l a t o r o ft h e t a n g d y n a s t y i n s i s t e do n m a k i n g l a w so nt h eb a s eo f l e n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 c i r c u m s p e c t i o na n dr i t e s 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w a se m b o d i e dd e t a i l e d l y i nt h e d e p a r t m e n t a l 而馏l a w t a n g l a ww a sm a d e a c c o r d i n gt op e o p l e ss t a t u sa n d t h e i r g r a d e s d i f f e r e n ti n d i v i d u a l sw e r ee n d o w e d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r i g h t sa n dd u t i e s t h e t h r e em a i ne t h i cp r i n c i p l e s ,w h i c hw a st h ec o r eo ft h ec o n f u c i a ne t h i c s ,b e c a m e t h em a i na c c o r d a n c eo ft h er e c o n c i l i a t i o no fs o c i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t h ec o n f u c i a n t h o u g h t w a sp u ti n t ot h ep r a c t i c eo fl i t i g a t i o nl a w s ,ac a s ei n p o i n tw a s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t h el e g a l r i g h t c o n f e r r e dt o p e o p l ea c c o r d i n gt o w h i c h 、o n e c o u l d c o n c e a lo f f e n c e sc o m m i t t e db yh i s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h a d d e e pi n f l u e n c eo n t h ep r a c t i c a lp r o c e s so ft h et a n gl a w t h e j u d i c i a lp r i n c i p l e so f t h e 豫增l a wf o r m e du n d e rt h eg u i d a n c eo f 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e m b o d i e dt h e c o n f u c i a ns p i r i to fh u m a n i s m t h ef o r m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go ft h ec h i n e s ef e u d a ll a w si s s u p p l e m e n t e a c h o t h e rw i t ht h ee x c h a n g i n gp r o c e s sb e t w e e n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t h el e g a l i s t 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w a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l e g a l i s t s t h o u g h ti ns o m er e s p e c t s a n ds h a r e ds o m e t h i n gc o m m o ni no t h e r ,a m o n gw h i c ht h eu l t i m a t em o r a li d e a l i s m w a st h es a m e l o g i c a l d e s t i n a t i o n f r o mt h e p r e q i nd y n a s t y e r a o n ,t h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t h e l e g a l i s t s w e n tt oi n o s c u l a t ew i t he a c ho t h e rw h i l et h e p o l i t i ca n de c o n o m i cb e g a nt o u n i t e t h ex u n z i s t h e o r ya n dt h eh u a n g l a o s t h e o r yw e r et h ev e r yo u t c o m eo f t h eu n i t y t i l lh a nd y n a s t yt h ed e e pe x c h a n g e b e t w e e n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t h el e g a l i s t so nt h el a w s y s t e ml e v e lw a sb e g a n a s w e l la so nt h et h e o r yl e v e l t h ec o n f u c i a ne t h i c si n t e r f e r e di nt h ec o u r s eo ft h el a w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 t h el a w p r a c t i c e s o m el a w sw i t hc o n f u c i a nc h a r a c t e rw e r em a d e t h ee x c h a n g e w a sp u tf o r w a r ds t e pb ys t e pa n di tw a sf i n i s h e dt i l l t a n gd y n a s t y a tt h i st i m e , 4 t h el a w so fq i nd y n a s t ya n dh a n d y n a s t yh a db e e nr e f o r m e dt h o r o u g h l yb yt h e c o n f u c i a ne t h i ct h o u g h t t a n gl a ww a st h eo u t c o m eo ft h ee x c h a n g i n gb e t w e e n 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l e g a l i s t sa sw e l la st h e s y m b o lo ft h ec o m p l e t i o no ft h e e x c h a n g i n gc o u r s e t h ee s s a yi st o s t u d y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o nt h et a n g l a wa n dd i s c l o s et h ee s s e n c eo ft h e t a n gl a wt h r o u g ha n a l y s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t h e md e t a i l e d l y t os t u d y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c o n f u c i a nt h o u g h t ,w h i c h w a st h em a jo ro ft h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a n dt h ee x c h a n g i n g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t h el e g a l i s t si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t h es t u a y i n go f t h e r e s o u r c ea n de s s e n c eo ft h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a ws y s t e m t h ee t h i ct r e n di st h e m a i n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c h i n e s el a w s y s t e m ,t ow h i c hw eo u g h tp a ya t t e n t i o nd u r i n g t h er e f o r mc o u r s eo fo u rs o c i a l i s t1 a ws y s t e m k e yw o r d s :t a n g l a w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l e g a l i s t t h e a m a l g a m a t i o n b e t w e e n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t h e l e g a l i s t 5 刖置 唐律不但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与经济综合作用的积淀物,也是传统文化作用 下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如何对唐律产生影响的? 作为传统法律文化主流的儒家思 想与法家思想的关系如何? 二者是如何实现融合的? 作为中华法系的一部代表 性法典,唐律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因而本文从探讨唐律的文化背景上入 手,试图来解答以上这些问题。 本文参考了近几十年来有关的研究情况,包括海外、港、台学者的部分研究 情况。总体上来说,相关的研究是比较多的,直接相关的论文有:瞿同祖中国 法律的儒家化,聂秀娥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俞荣根( 试论 o 论语尧日) o 论语为政) 。美园学者皮文释( r p p e e r e n b o o m ) 认为:法律是用来保护社会成员的最低限度的利益的,它是一种工 具,社会借此清除那些既不撼参与促进社会的和谐秩序,而其行为又威胁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正常运作的人。 所以仅仅强调依靠法律就使人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尽可能地实现社会的蛙高和谐,而是放在社会所要求的 最低限度的参与之上。这必然会促使某些人为满足自己的私利而操纵法律而经过高度教化,礼义廉耻必于 心的人则着l 崆于实现社会的最高和谐。后者正是儡家所主张追求的方向。见皮文睿撰、李存捧译:儒家 法学:超越自然法j ,载高道蕴等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版。 o 论语雍也 1 2 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善 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必须加以发扬扩充。孟子再三告诫,人很容易走上邪 路,必须通过修养和教化加以培训,“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 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事父母。”。统治者 如能发扬善性,则即具备了莫大的政治力量:“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 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莫之能御之。”。 荀子也坚持反对不教而诛和教而不诛两种偏向,“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 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董仲舒说古代设了教训的官职,用礼仪道德来 教化人民,人民很少有犯罪进监狱的,现在废除了这种制度,人民没有很好的教 育,不知行义而死于追求财利,所以犯罪的就多了:“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 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好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 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 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重视教化是唐统治者政治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贞观七年,太宗皇帝曾 和秘书监魏徵在一起漫谈自古以来治理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太宗说如今社会动 乱刚刚过去,短时间内不能马上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有什么可行的根本措 施呢? 魏徽认为晟根本最有效的就是施行教化:“凡人在忧困,则忧死亡。忧死 亡,则思化。思化,则易教。然则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若圣哲旌化,上 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难,三年成功,犹谓其晚。” 太宗深以为然,经常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教育感化臣民,从来没有懈怠的时候, 数年间,国家就被治理得繁荣安定了。 为了推行教育化民的政簧,唐统治者搞尊孑l 活动,大兴儒学,将儒学置于国 学的地位,将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教育的基本课程:“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 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是岁收天下儒 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国学 增置学舍四百余间,四方儒生负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 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于是国学之内,鼓箧升讲筵者,几 孟子告子上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粱惠王l 二 苟子富国 汉书董仲舒传 贞观政要政体 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 为了有较一致的思想教材,唐统治者还组织了经义的解释与统一活动:“贞 观四年,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 经又以文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师古与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定五 经疏义,凡一百八十卷,名日五经正义,付国学盍笸行。”。 儒学在唐现实政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精通儒学的学者被延请至宫 中,作为国事咨询的对象:“太宗初践昨,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 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 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又诏勋贤三品以上子孙为弘文学生。”。可见 唐统治者不仅以儒学教育民众,他们自身也主动地接受儒学教育。 ( 二) 立法宽平,反对苛刑 反对重刑,强调宽仁慎刑,是儒家一贯的主张。尚书大禹谟载:“皋陶 日: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 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 用不犯于有司。一尚书中还记载了周公训康叔的一段话:“王启监,厥乱为 民。日: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王其效邦君越御事, 厥命曷以? 引养引恬。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天子设立诸侯代管一国,是为 了治理天下的臣民,所以作诸侯的切不可鱼肉百姓,滥施刑杀,而应当做到怜惜 孤寡老弱,关怀妇女。这些人如有违法之事,应当从宽论处。天子要责成诸侯和 各级官吏,取得施政的实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那就要运步使百姓丰衣足 食,安居乐业。自古以来的天子都是这样的要求诸侯。诸侯治理国民,决不能靠 严刑峻法。 孑l 子提醒统治者“宽则得众”“,建议为上者要“赦小过”,批评“刑罚不 中”的现象,提倡宽惠之政。孟子主张省刑罚、“罪人不孥”,反对株连,对于草 菅人命的不称职官吏应当坚决革除:“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 则士可以徙。”。董仲舒则由神学角度论述了“刑罚不中”会激化社会矛盾、直接 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蓄于上,上下 贞观政要- 崇儒学 贞观政要崇儒学 贞观政要崇儒学 尚书梓材 论语阳货 论语子路 孟子离娄e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 唐高祖李渊自太原起事时就已注意“布宽大之令”,以后的统治者也多强调 宽刑:“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日:死者不可复生,用法须务存宽简。”。“贞 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 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 唐统治者也能够时刻注意纠正法律中的偏向,以宽平为务:“贞观十六年, 太宗谓大理卿孙伏伽日:夫作甲者欲其坚,恐人之伤:作箭者欲其锐,恐人不 伤。何则? 各有司存,利在称职故也。朕问法官刑法轻重,每称法网宽于往代。 仍恐主狱之司,利在杀人,危人自达,以钓声价,今之所忧,正在此耳! 深宜禁 止,务在宽平。” 唐高宗也不以刑杀为要,而以恤刑为务:“高宗即位,遵贞观故事,务在恤 刑。尝问大理卿唐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日:见囚五十余人,惟二人合死。帝 以囚数全少,怡然形于颜色。“9 由于确立了宽平立法的思想,唐律对以宽平为本、“刑纲简要,疏而不失”。 的隋开皇律大量参照沿用。旧唐书刑法志载:“隋文帝参用周齐旧政以 定律,令除苛惨之法,务在宽平。”意在去苛归平正是隋文帝修开皇律以代 北周刑经圣制的基本精神。开皇律“议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缳裂之法”。, 定刑名为四等,一日死、二日流、三日徒、四日杖,用法唯简,刑罚从轻,弃除 前代酷虐的肉刑,体现了隋律肇建之初的宽平精神。开皇三年,隋文帝“因览刑 部奏,断狱数犹至万条。以为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又敕令苏威、牛弘等,更 定新律。”此次修律,主要内容有:一,减省刑名,“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 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定唯五百条”。这是对开皇元年修律行宽平精神 的延续,“自是法制遂定,后世多遂用之”。开皇律这一特点正合唐统治者 的需要,因而也为唐律所继承。唐高祖李渊“及受禅,诏纳言刘文静,与当朝通 识之士,因开皇律令而损益之”,“寻又敕尚书左仆射裴寂”等人“撰定律令,大 汉书董仲舒传 贞观政要刑法 贞观政要仁义 贞观政要刑法 旧唐书刑法志 隋书刑法志 隋书刑法志 隋书刑法志 隋书刑法志 隋书刑法志 略以开皇为准”。唐武德初开始修律,至武德七年而成,“被称为新武德律; 它极像开皇律,也包含五百条款。因此这部初唐律令大致是经过隋代合理化 处理三国南北朝时期法律的成果”。至贞观朝,“唐太宗诏房玄龄等增损隋律, 降大辟为流者九十二,流为徒者七十一,而大旨多仍其旧”。清末民初著名法 学家沈家本评价说:“隋律简要,而唐实因之。” 儒家反对苛法的主张渗透到唐律内,就形成了唐律“甄表宽大,裁成筒久”。 的宽平立法之精神。比较前后代,唐律“用刑持平”,“勿在宽简”,有“得古今 之平”的美誉。所建五刑体系,刑罚均为独立刑种,没有复加刑种,行刑也比较 规范。死刑方式固定为绞、斩两种,死刑条款一百一十一条,比前后代均有减省, 比隋律少9 2 条,比东汉少5 0 0 条,明、清律也不如唐律简要。量刑幅度也相对 轻,以谋反为例,唐律本犯处斩,秦汉或具刑或腰斩,明、清凌迟。唐律规定连 坐亲属范围仅及其父和十六岁以上之子,其它免死从流,而秦律夷三族,汉律不 分老少皆弃市,明、清律则不论老疾、成年男子一概处斩。此外,唐律还有疑罪 从轻的明文规定,较前后代用刑更为慎重。 唐前期的法治取得了明显的积极效果,据载:“是岁( 贞观四年) ,天下断狱, 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而开元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 犯法。是岁刑部所断,天下死罪五十八人。往时大理狱,相传鸟雀不栖,至是有 鹊巢其庭,群臣称贺,以为几致刑措。”8 虽不免有溢美之辞,但也不能否认唐前 期由于以德为治、用法宽平而带来了社会的安定。担任过清朝刑部尚书的律学家 薛允升在其唐明律合编序中评价唐律说:“繁简得其中,宽严亦具得平,无 可再有增减者矣。 ( 三) 准礼制法,礼法并用 唐律重视法治,“刑罚不可驰于国,笞捶不得废于家。”。唐律还从历史的角 度进行了考察,认为各朝都没有废法:“成有天秩,典斯刑宪”,“莫不凭黎元而 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识沈愆戾,大则乱其区宇,小则睽其 品式,不立制度,则为之前文。故日:以刑止刑,以杀止杀”。“杀人者死,伤 旧唐书刑法志) ( 英) 崔瑞德:剑桥中嗣隋唐史 第3 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0 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 唐律疏议) 提要) ,唐律疏议附录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沈家奉:蘑刻唐律疏议) 序 ,唐律疏议) 附录,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唐律琉议名铡律篇首 唐律瑰议断狱律,( 总第5 0 2 条) :。诸疑罪,各依所犯以壤论。” 新唐书- 食货志) 新唐书刑法志) 唐律疏议名例律,篇首 1 6 人者刑,百王之所同。”“古先哲王,则天重法,辅政助化,禁暴防奸,本欲生之, 义期止杀。”。但同时,唐代立法者更重视“礼”治。 礼起源于氏族社会敬神祈福的仪式,后来发展为社会秩序的调整手段,具有 了“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9 的地位和作用:“道德仁义,z l l ! # l 不成, 教训成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 绘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是教育的根据,是决讼的依据,也是政治、军事、 家庭以及祭祀的根据,可见礼的调整范围大大超过了法律的调整范围。孔子赞叹 礼的治国理民作用,主张“为国以礼”。,“不知礼,无以立” 。如果“礼乐不 兴”,则要导致“刑罚不中”。 孔子之礼已有别于西周之礼。孔子并不认为周礼是十全十美,一点也改动不 得的。他一方面讲“从周”,一方面也主张对周礼要有所损益。他说:“殷因于夏 礼,所损益可知也i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9 这就是说,殷代因袭夏礼,又对夏礼进行修改:周代因袭殷礼,又对殷礼进 行修改:将来继承周代的入,也必将对同礼进行修改。后代继承前代的制度,但 又要对前代的制度进行修改,就是百世之后,也是如此。孔子主张对周礼要有所 损益表现在何处? 他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这是说,按周 礼,礼帽应该用麻料来织,现在大家都用丝料,因为这样俭省些,我跟从大家的 做法。他又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仪与其奢侈 铺张,不如朴素俭约;丧礼与其仪文周到,不如内心哀痛。不过这些都是属于礼 节仪式这类较次要方面的改动。孔子对周礼的损益,主要表现在他纳“仁”入礼, 把“礼”和“仁”结合起来。在“礼”和“仁”的关系上,孔子方面强调“仁” 必须以“礼”为依据,必须为“礼”服务,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另一方面 他又强调“礼”必须以“仁”为思想基础。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9 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如果不 唐律琉议名例律) 篇首 左传隐公十一年) 札记曲礼上) 论语先进, 论语里仁) 论语子路 论语为政) 论语子罕 论语八佾) 论语八佾) 论语羽货) 以“人”为思想基础,“礼”就会成为空洞的形式。孔子纳“仁”入“礼”,强调 “礼”与“仁”相结合,这是他的思想体系中最具有特色之处。这种思想出发, 在政治上他反对暴政,反对人殉,批评“苛政猛于虎”。,大骂“始作俑者,其 无后乎”。 在萄子隆礼重法的系统主张中,孔子的重礼思想继续得到发展,礼被提升到 “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的地位,在礼与法的关系上确认礼为法律的渊源与统 率。统治者能否重视礼、能否推行礼治,关乎社稷兴衰存亡:“礼者,治辨之极 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不由所以损 社稷也。”。“如霜雪之将降,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如果依 法为治并能体爱民众,就可以成霸于诸国;而如能做到以礼为本并尊重贤能,则 可以成王于天下,所谓“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刑纲独任具有不可回避的局限性, 这一点早为儒家所认识。而作为现实政治的最高操作者,唐初的统治者们更主张 礼法并用。他们将“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的原因归为“重 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既亏”,从而导致“淳风大坏”。,所以他们认为“人 识礼教”,才能“治至太平”。如果统治者能够做到“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 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那么民众“安敢不企及乎? 安敢不尽力乎? “8 所以 唐律在卷首疏言中就明确提出礼法并用的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 政教之用。 贞观二年,唐太宗和黄门侍郎王硅有一番对话:“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 古,何也? 古之帝王为政,皆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惟损百姓以 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 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治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即亏, 淳风大坏。”“ 古代帝王能够按礼教办事,所以国家治理得太平无事,而近代则重视武力征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贞观政要- 政体 贞观政要择言 唐律疏议名例律篇首 2 t 贞观政要政体 上 ,王io 弓惠学兵霸国娄植粱劝议王强离 记予子子于子于 礼盂苟苟苟苟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服而轻视用礼教感化,以礼教治围的传统受到了损害,所以达不到至治。太宗非 常赞成王琏的这些话,从此,文武百官中凡学识渊博精通经典,而又善于古为今 用处理国家大事的人,都不断地嚼到提拔重用。唐统治者如此重视礼,礼也 就成为了法律制定时的重要依据。太宗说“失礼之禁,著在刑法”,凡触犯了 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违礼的行为,就应被法律宣布为犯罪。 “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9 唐律依礼立法,表现 之一是在唐律中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经句,这些经句明显地是作为立法的根据而被 引用的。唐律中涉及的经句来源有诗、书、礼、易、春秋、公羊、 左传、尔雅和孝经等,仅名例律篇就出现经句四十多处。例如: 名例律“妇人有官品邑号”条规定:“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犯罪者,各依其 品,从议、请、减、赎、当、免之律,不得荫亲属。”对这一法律适用原则的设 立,“疏议”解释道:“依礼: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注云:生礼死事, 以夫为尊。故犯罪应议、请、减、赎者,各依其夫品,从议、请、减、赎之法。 若犯除、免、官当者,亦准男夫之例。”再如,名例律“老小及疾有犯”条规 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九十以上,七岁 以下,虽有罪,不加刑。”对这一原则,此条“疏议”运用了周礼和礼记 中的两段经句加以论证:“依周礼:年七十以上及未龀者,并不为奴。今律: 年七十以上、七十九以下,十五以下、十一以上及废疾,为矜老小及疾,故流罪 以下收赎。礼云:九十日耄,七岁日悼,悼与耄虽有死罪不加刑,爱幼 养老之义也。” 唐律还依儒家经句来确立罪名和刑罚,如“十恶”中的“内乱”罪,“疏议” 日:“左传云: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易此则乱。若有禽兽其行,朋 淫于家,紊乱礼经,故日内乱7 。”。再如名例律“死刑二”条的“疏议”中, 以春秋和礼记的经句来说明绞、斩的来源:“春秋元命苞云:黄帝 斩蚩尤于涿鹿之野。礼云:公族有死罪,罄之于甸人。故知斩自轩辕,绞 兴周代。”唐律引用儒家经句,以之确立刑罚适用原则,或以之订立罪名和刑罚, 使儒家经典实际上成了唐律重要的法理依据。儒家主张“为国以礼”,唐律则准 礼立法。 。3 全腐文- 薄葬语 ”四库全书总居- ( 唐律疏议) 提要,唐律疏议附录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唐律疏议- 名倒律( 总第6 条)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儒家思想对唐代部门法的影响 广义的唐律是指以律、令、格、式为主体的,包括敕与例等诸种形式的法律、 法规;而狭义的唐律则是单指唐代的“律”,如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 等。现存唐律最完整最完善的本子是永徽律疏( 即唐律疏议) ,它是于永 徽年间在长孙无忌主持下,经注释、疏解永徽律而形成的。据旧唐书刑 法志的记载可知其撰写的原因和经过: “永徽初,敕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劫、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 中高季辅等,共撰律令格式。旧制不便者,皆随删改。三年,诏曰:律 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宜广招解律人条议疏奏文,仍使中书、 门下监定。于是太尉赵国公无忌、司空英国公勤等,参撰律疏,成三十卷, 四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 永徽律本于贞观律,而律疏的部分内容和文字又是永徽以后直至开元间多次 修改的产物,故而唐律疏议可以说是有唐一代之法典。唐律疏议实有5 0 2 条,唐律就是以该法为核心,以格、敕、例为补充形式的有机体系。唐律以儒家 的伦理思想为价值判断基础,儒家大部分的伦理准则、礼的规范都渗入、固化在 了唐律的部门法条文之中,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 ( 一) 同罪异罚身份与法律责任的差异性 周礼所确立的全部规范和制度中,始终都贯穿着“亲亲”、“尊尊”、“长长”、 “男女有别”这四个原则,礼记丧服小记载:“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 有别,人道之大者也。”“亲亲”即是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 亲属;“尊尊”即尊敬和服从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特别是一国之君;“长长”即 小辈必需敬重长辈:“男女有别”即“男女授受不亲”和同姓不婚。其中最基本 的是“亲亲”和“尊尊”,“亲亲”是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是等 级原则,旨在维护贵族政治。二者既是伦理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周代既为 社会成员进行了“君子”与“小人”的等级划分,也对其权利进行了区别:“礼 治”的基本特征就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推崇周礼的孔子一向主张 维护“贵贱不愆”的等级制度,借以严上下之别、明尊卑之义。董仲舒阐发说: “札记曲札上 “使贵贱有等,衣服有制,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一 句话,“明尊卑,异贵贱”。 唐律一依札的精神,实行公开的不平等,并规定之于诸多条文之中,要求在 审案过程中,充分考虑法律主体的身份情况,实施差别性的量刑原则。身份不同, 享受的权力与负有的义务就不等,量刑也异。瞿同祖认为,儒家与法家的真正分 歧就在于是主张差异性的法规还是主张统一性的法规。,可见唐时儒家思想对法 律的影响已经至深,已完全使其变为了一部具有显明的差异性特征的法规。 l 、贵族、官吏在刑事责任上享有特权 依照社会身份、地位、职业等,唐律将社会上的人分成许多等级。“王者居 宸极之至尊”,皇帝至高无上,拥有最高的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经济等 权利。在皇帝之下,依次分成贵族、官吏、平民、贱民几个等级。就贵族、官吏 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阶晶,分别享有免纳赋税、免服徭役以及世袭官爵、 荫及亲属等特权,甚至在犯罪时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相应地免受刑罚。这些规定有 议、请、减、赎、官当等项,通过这些规定,官吏、贵族为非作恶、触犯国法, 可以获得减免刑罚或改刑的优待。 所谓“议”就是“八议”: “一日议亲( 谓皇帝袒免以上亲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缌麻以上亲,皇后小功 以上亲) :二日议故( 谓皇室故旧) :三日议贤( 谓有大德行) ;四日议能( 谓有大 才艺) ;五曰议功( 谓有大功勋) ;六日议贵( 谓职事官三品以上,勋官二品以上及 爵一品者) ;七日议勤( 谓有大勤劳) ;八日议宾( 谓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 。”。 凡属“八议”范围内的人犯了罪,法律上都给于减免刑罚的特权:“诸八议 者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议请,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其犯 十恶者不用此律。”。 上请制度就是在贵族官僚犯罪之后,一般司法官员无权审判,须奏请皇帝裁 断。皇帝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亲疏、官职、功劳等) 决定如何减免刑罚。汉高祖 七年“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o ,这是上请制度的开始。唐律规定皇太子妃 大功以上亲、应“议”者期以上亲属及孙及五品以上官员,犯流罪以下可以减一 春秋景露- 度制 汉书董仲舒传 瞿同祖: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载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3 2 8 、3 2 9 页。 唐律疏议贼盗律( 总第6 条) 唐律疏议名例律( 总第7 条) 唐律疏议名铡律( 总第8 条) 汉书高帝纪 2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死罪则须上请皇帝裁定。 “减”适用于七品以上官及应“请”者的亲属,犯流罪以下的罪行可以减一 等处罚9 。 “赎”是用于应“议”、“请”、“减”范围内和九品以上的官员,以及七品以 上官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孙犯流罪以下的,允许按相应的办法赎罪,以经济 处罚代替刑罚”。 “官当”适用于一一般官吏。官吏若犯了罪,可以以官品抵罪,那些已经解除 官职的人因曾对封建国家作过贡献,也享有官当特权。 在这样一套完备的特权规定之下,大多数贵族、官吏常常是有罪而无刑。在 法律实践中也确实如此,凡应议、请、减之人在审理中不能随便受拘系刑讯。官 吏犯罪在用证制度上也具有特权,应据众证以定罪:“诸应议、请、减,不合拷 讯,皆据众证定罪,违者以故失论。”。官吏犯“五流”之罪可免居作之役“犯 五流之人,有官爵者,除名,流配,免居作。”而且在行刑方式上也不同于一般 百姓,五品以上之官判死刑者允许在家自尽:“依狱官令:五品以上,犯非恶 逆以上,听自尽于家。”。不论是犯罪时或案发时,只要有官职都可享受官员特权, 甚至去官以后犯罪也依然可以享受特权:“诸无官犯罪,有官事发,流罪以下以 赎论:卑官犯罪,迁官事发:在官犯罪,去官事发;或事发去官:犯流罪以下各 勿论,余罪论如律。其有官犯罪,无官事发,有荫犯罪,无荫事发;无荫犯罪, 有荫事发,并从官荫之法。”。 2 、良贱异法 良,指良人,即平民:贱指贱民。大体说来,贱民又分为杂户、官户、部曲、 奴婢四等。凡是贱民,法律规定他们在政治、经济、诉讼、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地 位都与良人不同。如:他们不能应试考官,奴婢没有受田的资格,官户、杂户虽 可受田,但有严格限制,等等。贱民中最低等的是奴婢,他们被“身系于主,视 同牛马”。唐律申明“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有价”。他们没有户籍,没有 独立的人格,任凭主人自由处置,唐律规定“奴婢视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若 唐律疏议名例律( 总第9 条) 唐律疏议名例律( 总第1 0 条) 唐律疏议名例律( 总第1 1 条) 唐律疏议名例律( 总第1 7 条) 唐律疏议断狱律( 总第4 7 4 条) 唐律疏议名例律( 总第1 l 条) 唐榫疏议断狱律( 总第4 9 9 条) 唐律疏议名例律( 总第1 6 条) 是贱人,自依官户及奴法”,唐律明确规定良人和贱民的法律地位不平等。相 应地,良贱之间在法权、刑事责任等方面的差别也很大,奴婢在实际上几乎是丧 失了法律主体的地位。 在刑罚方面也明显地反映出良贱同罪异罚。主奴相犯,奴重主轻;良贱相犯, 良人处分较常人为轻,而贱人处分则较常人加重。以杀伤罪为例:“诸主殴部曲 致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一等。其有愆犯,决罚致死及过失杀者,各勿论。” 。主人打死部曲,不论情节如何,都只处一年徒行;故意杀死部益的,也只加重 等,即处徒刑一年半;如果部曲有过错而被主人处罚致死的,主人毫不负刑事 责任。奴婢有罪,主人不请示官府而擅杀的,只处杖一百。而部曲、奴婢即使是 过失杀主人者,也要处绞刑,过失打伤主人或骂主人就要处流刑。对于奴婢部 曲谋杀主“谋而未行”或谋杀未成,都不分首从,一律处斩”,处罚之严,与法 家“刑用于将过”的重刑主张几无二致。再比如奸及强奸罪,杂律规定部曲、 奴婢奸主人或者好主人之期亲,一律处绞;强奸,一律斩。而“奸他人部曲妻, 杂户、官户妇女者”。,只杖一百。疏文说,律文指明“他人”,就是说奸自己家 的部曲妻及客女根本无罪,奸自己家的奴婢,不用说更是无罪的。凡奸的处罚是 徒一一年或一年半,而部曲、杂户、官户奸良人则要“各加一等”治罪,即徒一年 半或徒两年。 在诉讼方面,唐统治阶级从尊卑的原则出发,制定了奴告主者皆死的法律。 “诸部曲、奴婢告主,非谋反、逆、叛者皆绞。”。而主人告发部曲、奴婢,即使 是诬告,也“即同诬告子孙之例,其不在坐限”,是没有罪的。 唐律严禁混淆良人、部曲、奴婢之间的等级界限。杂律等惩治以良人为 奴婢而抵债、误认良人为奴婢、部曲或错认部曲为奴嫜等违礼犯法的行为。严禁 百姓良人收养杂户、部曲为子孙,以维护良贱等级身份的世代相承。户婚规 定“诸养杂户男为子孙者,徒一年半;养女,杖一百。官户,各加一等。与者, 亦如之。” 在婚姻方面,禁止良贱通婚:“人各有耦( 偶) ,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 、唐律疏议斗讼律( 总第3 2 2 条) “唐律疏议斗讼律( 总第3 2 3 条) “唐律疏议贼盗律( 总第2 5 4 条) “唐律疏议杂律( 总第4 1 4 条) “唐律疏议杂樟( 总第4 l o 条) ”唐律豌议杂律( 总第4 1 0 条) ”唐律疏议斗讼律( 总第3 4 9 条) ”唐律疏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