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pdf_第1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pdf_第2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pdf_第3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pdf_第4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术人卢明:所b j 交的学仲沦文足本人伍导i ,i 的 坤卜进行f f 川f l :f 1 :段般尔 f i i f ! ,:成 朵。除木义l 经注聊j 引川的内容外,沦义i l ,1 i 也介j e 他人l 鲐发挺或攒。t j j f ;:j 研究j j k 粜,也 不包含为获得凼鏊直太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啦1 5 而仗川过的利丰 。! j 哉。同l :作f l j 州 忠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i 射意。 、刁留眵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叟! 叟砭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塑! 旦:g f 易殇 日期:丕业! ! g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 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 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避指导教师签名:墟 日期:盘望叟:主譬日期:丕! f 芝:,壑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 摘要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民事再审程序是独立于普通审级的一项补救性程序, 是确保当事人利益的最后防线。多年来,我国学者一直对民事再审程序进行 着多角度研究,以推动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2 0 0 7 年1 0 月 2 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的决定,2 0 0 8 年 1 1 月1 0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 4 5 3 次会议又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 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我 国民事再审制度进行了大幅修改。这次修改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仍然存在不彻底性。本文从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与特征入手,对民事再审程 序的国外立法例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民事诉讼法修订后的民事审 判监督程序进行了探讨,最后立足我国法治环境和现行立法,对我国民事再 审程序的再完善进行远景展望和近期构想。 关键词:民事再审程序,当事人主义,既判力理论,再审之诉, 再审事由 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t h ec i v i lr e t r y i n g p r o c e d u r eo f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c i v i ll i t i g a t i o n ,t h e p r o c e d u r eo fc i v i lr e t r y i n gi sa r e m e d i a lp r o c e d u r ew h i c hi s i n d e p e n d e n to fc o m m o nt r i a lg r a d ea n dt h ef i n a l d e f e n s ef o rg u a r a n t e e i n gt h ei n t e r e s t so ft h ep a r t y t h es c h o l a r si nc h i n ah a y e b e e ne n g a g e di nd i v e r s i f i e dr e s e a r c h i n gi n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c i v i lr e t r i a lf o rm a n y y e a r si no r d e rt om a k et h es y s t e mo fc i v i lr e t r i a li nc h i n as c i e n t i f i ca n dr a t i o n a l o no c t o b e r2 8 ,2 0 0 7 ,t h ed e c i s i o no nr e v i s i n g t h ec i v i l p r o c e d u r el a wo ft h e p e o p l e s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b yt h es t a n d i n gc o m m i t t e eo fn a t i o n a lp e o p l e s c o n g r e s sw a sa d o p t e da tt h et h i r t e e n t hm e e t i n go ft h es t a n d i n gc o m m i t t e eo ft h e t e n t hn a t i o n a l p e o p l e sc o n g r e s s o nn o v e m b e r10 ,2 0 0 8 ,t h ej u d i c i 俚l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t h es u p r e m ep e o p l e sc o u r to ns e v e r a li s s u e sc o n c e r n i n g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ep r o c e d u r e f o rt r i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o f t h ec i v i lp r o c e d u r el a w o f t h ep e o p l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w a sa d o p t e da tt h e14 5 3m e e t i n go f t h ej u d i c i a l c o m m i t t e eo ft h es u p r e m e p e o p l e sc o u r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j u d i c i a l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t h es y s t e mo fc i v i lr e t r i a li nc h i n a h a sb e e nr e v i s e dg r e a t l y t h o u g ht h er e v i s i o ni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p r o g r e s s i v e ,i ti ss t i l l i n c o m p l e t e i nt h et h e s i s ,t h ea u t h o rb e g i n sw i t h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c o n c e p t 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c i v i lr e t r i a l ,t h e nm a k e sc o m p a r a t i v e i i r e s e a r c hi n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c i v i lr e t r i a la b r o a d b a s e do nt h e s e c o n t e n t s ,t h e a u t h o rd i s c u s s e s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c i v i lt r i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p u t sf o r w a r d st h e l o n g 。t e r me x p e c t a t i o n sa n ds h o r t t e r mp r o p o s a l so ni m p r o v i n g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 c i v i lt r i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i nc h i n a k e y w o r d s :t h ep r o c e d u r eo fc i v i lr e t r i a l ,t h ed o c t r i n eo ft h ep a r t y , r e sj u d i c a t a ,l i t i g a t i o nf o rr e t r i a l ,c a u s e sf o rr e t r i a l i i i 目录 引言1 第一部分民事再审程序概述2 一、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2 二、民事再审程序的特征与功能3 ( 一) 民事再审程序的特征3 ( - - ) 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4 三、民事再审程序与相关民事诉讼理论的关系5 ( 一) 民事再审程序与诉权及处分原则5 ( - - ) 民事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理论6 第二部分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再审程序7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再审制度7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再审制度的总体规定7 ( - - ) 再审之诉的提起主体7 ( 三) 再审事由8 ( 四) 再审客体9 ( 五) 提起再审期限9 ( 六) 再审管辖9 ( 七) 再审的限制1 0 ( 八) 再审的审理1 0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类似制度1 1 三、对国外相关制度的评价1 2 ( 一) 再审程序的救济性质明显1 2 ( 二) 再审程序启动事由严谨1 2 ( 三) 再审启动以处分权为前提1 3 ( 四) 提起再审时间和再审管辖体现了诉讼效率1 3 第三部分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现实考量1 4 i v 一、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修订后的进步性- 1 4 ( 一) 再审事由进一步细化1 4 ( - - ) 再审程序进一步规范1 5 二、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修订后仍存在的不足1 6 ( 一) 指导思想不符合客观实际1 6 ( 二) 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剥夺1 8 ( 三) 不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1 9 ( 四) 其他不足19 第四部分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完善2 3 一、明确科学的指导思想2 3 二、完善再审制度的价值导向2 4 ( 一) 公正与效率的平衡2 4 ( 二) 诉权的基础化2 4 三、对我国再审程序的远景规划2 5 四、对我国再审程序的现实改造2 6 ( 一) 我国再审制度的外部环境2 6 ( 二) 对再审制度的现实完善2 7 结语3 l 注释3 :! 参考文献3 6 致谢4 0 v 己i 吉 ji 口 生效民事裁判的背后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一旦被打破将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损 害,也意味着就同一争议进行司法资源的再次投入。但客观上讲,生效民事裁判不可能是 绝对公正的裁判,就是说与法律追求正义的终极目标总是有所差距。正因为此,世界各国 都以设立民事再审制度的方式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最大限度地追求正义的实现。一方面 是对公正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裁判即判力的维护,对民事再审制度的研究终极目的 就是要找n - 种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对裁判确有重大错误( 包括实体和程序上的) ,应当 进入再审程序予以纠正,同时,又要严格限制开启再审程序的条件,以维护生效裁判的稳 定性,进而维护通过裁判业已固定的某种社会关系的确定性。 2 0 0 7 年1 0 月2 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决定。2 0 0 8 年1 1 月1 0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 4 5 3 次会议又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次民事再审程序的修改回 应了社会各界要求解决“申诉难 、“再审难”问题的呼声,对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事由、 审查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进步性不容否认。但这次修改从本质上看依然谈不 上对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还只是修修补补的细枝末节性修改。“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再审程序的职权主义印记依然明显,当事人主义的再审模式没有被 建立,当事人的民事处分权仍不能充分享有。诚然,理论的发展总是要超前于现实、指导 现实,任何法律制度都根植于一国的法治文化,立足于一国的法治背景,其完善与发展是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裹足不前。我们不能奢望中国的民事再审制 度在短期内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但这次立法的修改在我国现有的法治条件下也未能充 分,有很多可以修补的漏洞尚未完善,比如再审启动主体、再审事由等方面的规定。 虽然近年来理论界对民事再审程序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笔者仍想就这个老话题谈几点 拙见,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特别是近期调整贡献一己之力。 第一部分民事再审程序概述 一、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 德国、日本、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再审程序都有较为严密的规定, 国外学者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也都有各自的表述。其中日本学者的表述被认为颇具代表 性,即再审是当事人对已经确定的判决以诉讼程序上有重大瑕疵或作为其判断的基础资料有 严重缺陷为理由,请求撤销该判决,并且恢复已终了的诉讼,进行重新审判的,非常的不服 声明的方法。n 1 我国学者对民事再审制度的概念有着不同表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以下简称民诉法) 第十六章的表述,我国官方将民事再审程序称为审判监督程序。目前 在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这两个概念是混用的。有的学者将民事审判监督程 序以启动主体不同从广义和狭义角度进行了划分。认为广义的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审判机 关、检察机关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确有错误, 具备法定情形,而提起再审或申请再审的程序。狭义的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司法机关( 法院 和检察院) 为了保证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效力但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得以 纠正,从而防止法律和诉讼程序上的偏差,而特设的一种补救和监督程序。嘲有的学者 认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当事人,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审判效 力的判决、裁定及调解协议确有错误而提起或审请再审,由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 所适用的诉讼程序。嘲在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就是为了纠正法院生效裁判的错误, 由法院对案件再行审判的启动和审理程序。 从概念的表述来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在学理上并不是同一的概念。二者的相 同点是对有重大瑕疵的已生效裁判再行审理的程序;都由启动程序和审理程序两部分构 成。但再审程序的基础是当事人的诉权,体现在立法上就是当事人再审之诉,即当事人是 再审程序发动的唯一或主要主体,其侧重点是对当事人权益的保障;审判监督程序的基础 是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和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立法表现就是职权主义的再审模式,当事人 只能申请启动民事再审程序,这种申请是或然的,而法院和检察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是 必然的,其侧重于法检两家对法律运行的监督。依据以上分析,我国立法中审判监督程序 2 的提法从目前看并无不妥之处,是当前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立法的准确体现。 二、民事再审程序的特征与功能 ( 一) 民事再审程序的特征 特征是作为事务特点的象征标志。要想准确表述我国再审程序之特征,有必要对其进 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比较。 纵向比较就是民事再审程序与民事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相比较。通过比较,民事再审 程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再审程序的启动受法律的严格限制。一审和二审程序中,只要 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对一审判决不服就可以起诉或上诉,启动条件十分宽 松,法律充分保障了当事人权利救济途径的畅通。再审程序是对法院裁判即判力和权威性 的否定,是程序安定对法律公正的有限让步,因此法律对再审程序的提起事由进行了列举 式的明确规定,以确保再审之门不能被轻易打开。第二,再审程序并非审级内程序。我国 实行二审终审制的审级制度。绝大多数案件经过二审即告终结。再审程序绝非必经程序, 是独立于审级之外,为纠正裁判重大错误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程序。“如果说,上诉制度蕴 含着通过构筑正当上诉审理程序保证私权争议获得正当裁判的诉讼理念,故将上诉制度称 为对受法院未生效瑕疵裁判所确定之私权予以“普通救济 的话,那么,再审制度则是以 对因受生效瑕疵裁判损害的当事人私权利益进行特殊救济为程序目的而设置的,因此,再 审制度被称为对受诉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之私权予以“特殊救济则毋庸置疑。n 1 第三, 以生效判决为审理对象。一审的审理对象是双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事实及法律关系发生、 变化、消灭的事实;二审程序审理的是已经通过一审程序审理但当事人之间依然存在争议, 并在上诉请求中涉及的那部分案件事实,值1 再审程序审理的则是经过一审或二审审理已 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所确定的事实。第四,提起主体多元化。一审和二审程序的提起主体 是争议当事人,国家不得以公权力介入。而再审启动主体为当事人、法院和检察院。有的 学者认为,以上特征并非再审程序的实质特征,认为审判监督程序实质上是国家机关对民 事审判实施的法律监督。普通程序则是依据当事人诉权,司法机关对私权利的救济。前者 的基础是法律监督权,后者的基础是审判权。前者功能重点在于建立完善司法制度的监督 机制,实现司法制度公正。后者则是以纠纷当事人主动行使诉权,要求司法裁判,寻求司 法救济,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核心。1 横向比较就是民事再审程序与国外立法相比较。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是没有尊重 当事人的处分权,再审并非基于严格意义上的当事人诉权,而是法院和检察院的职权j 具 体表现就是法院和检察院可以对当事人私权争议启动再审,而真正的当事人却要申请,最 终能否启动再审还要看法院和检察院。而国外立法的再审之诉,当事人对自身权益有充分 的处分权,可以控制再审程序启动等进程。二是以“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为指导思想, 以实现司法正义为目的。我国对法院再审和检察院抗诉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次数规定也比 较模糊,对当事人申请再审也没有有效限制。而国外立法体现了“有限纠错”的思想,再 审事由以程序性事由为主,对实体性事由进行了严格限制,对再审一般也以一次为限。 ( - - ) 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 功能是一项制度存在的意义,失去功能制度就无需存在。厘清再审制度的功能,搞清 再审制度解决的问题,对于再审制度的构建有重大意义。再审的功能是什么? 我国学者进 行了如下表述:“再审程序是审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补救制度,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制度 。 口h 审判监督程序作为一种非正常的救济制度,旨在调节确定判决的安定性与判决的正确 性,兼顾判决的正确性及法律正义的要求。”嘲“审判监督程序不论是对于维护当事人的 合法权益来讲,还是对于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民事审判权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9 1 第一,再审具有监督制约功能。这一功能在我国体现的尤为清晰明显。任何权力如果 不经监督制约,都有无限膨胀的可能性,审判权亦不例外。在我国,无论是法院还是法官, 独立性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法院的经费到法官个人的政治待遇无不受制于方方面面, 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也不断增。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对自由裁量权能否正确合理、合乎正 义地行使显然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再审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法院自身提 起再审,可以体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及本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的监督;检察院通过 抗诉提起再审,可以体现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审判权的监督;当事人申请再审可以体现社 会个体对审判权的监督。特别前二者启动再审,现行法律没有规定时限,这一点虽然被广 为诟病,但客观上促成对法官审判权制约的长期性,使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必须考虑到其所 作出的判决随时会被法律审查。 第二,再审程序有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功能。纠纷当事人因权利义务关系不能准确定位 而诉至法院,如果得到公正判决,那么判决将产生即判力,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将被确定。 但如果有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经过终审后只得到了法律上的确定,争议双方或一方当事人 : 仍认为权益受到了侵害,那么这种稳定就是形式上的,法律出于维护公平正义的目的有必 要在一定限度内打破即判力的封印,对已经确定的争议进行再审。从法律意义讲,再审是 4 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个关口,“再审程序相对于其他审诉讼程序,犹如一把达摩克利 斯剑。任何有损司法公正及司法权威之举,皆将面临这把利剑的最终裁处! 川1 0 1 通过再 审,原审中重大的瑕疵得到纠正或补救,当事人的权益将最大限度得以保障。 第三,再审程序有提升全民诉讼程序意识的功能。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重实体,轻 程序,只要案件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实体正义,程序的选择并不重要,也就是以拦路喊冤 等方式为代表的申诉文化。但是随着发展,程序的作用越来越为人所重视。资源是有限的, 需要得到合理调配。诉讼资源也是同样,而程序就是对诉讼资源进行的一种合理分配。如 果申诉被滥用,不但司法程序不能得到有效维护,有限的诉讼资源也会被挤占,直接表现 就是法院积案的大量增a n ( 截至2 0 1 0 年3 月,全国各级法院共清理2 0 0 7 年以前积案3 4 0 7 万件) ,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从再审的功能出发,构建再审制度必须即要考虑实体公正的维护,又要考虑程序的安 定和诉讼的效率,不可偏废,找到几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三、民事再审程序与相关民事诉讼理论的关系 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它与诉权、处分原则、既 判力等民事诉讼相关基础理论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有着和其他大陆 法系国家不同的规定,与上述基础理论的关系更显得复杂。分析其关系,有助于我们从理 论的视角更加清晰地认识再审程序。 ( 一) 民事再审程序与诉权及处分原则 诉权来自于罗马法,是当事人因民事纠纷向法院申请裁判的权利。诉权的意义在于 限制当事人以“私力救济 的方式解决纠纷,赋予当事人在遇到纠纷时请求国家予以解决 的权利。处分原则就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的 自由受法律保护。n 明处分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英美法系国家 虽未明确规定,但抗辩方式的诉讼模式同样是当事人处分权的体现。处分权体现了当事人 诉权对法院审判权的制约,其内含就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实体或程 序权利进行处分,国家公权力不应主动介入干涉,表现在具体的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是“不 告不理 。当事人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开启者,法院不能主动启动民事诉讼程序。二是确定 审判界线。民事诉讼审理的内容,即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由当事人提出,法院不能就当事人 未申请的事项进行裁判。三是决定争议最终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撤诉庭外和解,也可以 通过接受调解或接受法院裁判来解决争议。处分原则要求法院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要充 分尊重当事人选择,因为当事人争议属私权范围。 我国民诉法第1 3 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 诉讼权利。 这是处分权在我国民诉法中的直接体现。具体体现在:一是当事人之间发生 纠纷时,可以决定通过诉讼方式进行解决。二是诉讼中,原告可以撤诉,被告可以提出反 诉。三是双方当事人均可请求调解。四是原告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五是对一审裁判不服的 当事人可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六是对生效裁判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法国、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再审制度从启动方式等规定看,其基础就 是当事人的诉权与处分权,我国也有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裁判或调解协议认为确有错误 的,可以申请再审的规定,n 3 1 但我国再审程序中当事人的处分权却受到很大限制。对此下 文还要作专门探讨。 ( - - ) 民事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理论 既判力这一概念源自罗马法,是“一事不再理 原则的发展。既判力实质上就是确 定力。日本学者对既判力的解释是:“诉讼是根据国家审判权作出的公权性的法律判断, 是以解决当事人的纠纷为目的的,而终局判决正是这种判断,当终局判决在诉讼程序中不 得以不服声明的方法被撤销而确定时,就成为最终解决纠纷的判断。n 钔既判力体现法院生 效判决的权威和诉讼效率。既判力使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包含两层含 义:一是当事人必须尊重既判力,不得就同一争议再行起诉,要求国家公权力不得介入解 决已被终局裁判最终确定的争议;二是终局裁决的结果必须被法院所尊重,后诉法院在审 判中受前诉法院拘束,不得否认前诉法院终局裁判的内容。 可见,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矛盾与生俱来,前者要打破生效裁判,后者要维护生效 裁判的稳定性。任何矛盾都有两面性,再审程序和既判力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即法律的 正义。即判力是完善诉讼的结果,而不是民事诉讼制度本身的内在要求。当理想化的诉讼 过程被放置在现实社会中,既判力往往因完善诉讼的前提无法获得保障而不具有绝对的效 力,审判监督与再审等否认判决确定力的制度因此而产生。n 印任何人都有获得法院公正裁 判的权利。但在现实中,再完善的程序,再完备的法律,再优秀的法官都不能完全避免审 判过程中不公正的出现,而导致既判力的非正义。如果恪守维护既判力的信条,把终局裁 判的稳定性绝对化,势必会伤及当事人私权利益。对瑕疵裁判既判力予以否认,实现法律 的公正,正是再审程序的价值所在。 6 第二部分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再审程序 作为一个有着“重实体、轻程序 传统的国家,再审制度乃至整个民事诉讼制度对 于中国来讲都属于舶来品。要构建科学的再审制度,就要对其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运用比 较的方法,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非常重要。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再审制度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在成文法中设立专章对再审制度进行规定。笔者选择了德国、 法国、日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研究。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再审制度的总体规定 德、法、日三国均在其法典中对再审程序进行了规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 诉讼法在第四编( 第5 7 8 条至5 9 1 条) 规定了再审程序。该法将再审程序分为两种 形式:取消之诉和回复原状之诉。取消之诉主要针对程序问题导致判决出现瑕疵的情 况;回复原状之诉主要针对实体问题导致判决瑕疵的情况。n 町法国对有重大瑕疵的确 定判决进行补救的程序叫做“非常上诉途径 。n 7 1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 9 3 条至第 6 0 3 条对再审制度进行了规定。其对民事再审的定义是:“旨在请求撤销已经发生既判力 的判决,以期在法律上与事实上重新作出裁判。”主要内容包括“重审( 也称再审之诉) 、 “第三人异议、“向最高法院上诉 三部分内容。n 8 1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3 3 8 条至 3 4 9 条对再审程序进行了规定。其对再审的定义为“当事人对已经确定生效的终局判决, 以法律规定的事由,请求再审法院对其重新审判的救济方法。 n 们 ( 二) 再审之诉的提起主体 原审中的当事人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可以提起再审的唯一主 体,德国的民事再审程序只能由当事人启动。船阳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 9 4 条规定, 只有原判决当事人或委托代理进行诉讼的人才能提出再审申请。值得注意的是,法国规定 了第三人异议。第5 8 6 条规定:“对受到在另一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判决损害的人可以 提出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在向最高法院上诉时,检察院也可以成为启动主体。 让玎日本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启动再审程序有三类主体:一是原审当事人;二是案件继 承人以及诉讼担当情形的利益归属主体;三是判决效力波及的第三人。髓幻 7 ( 三) 再审事由 t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 7 9 、5 8 0 条分别就提起取消之诉和回复原状 之诉的事由进行了规定。第5 7 9 条规定,提起取消之诉的事由有以下四项:一是作出判决 的法院不是依法组成的。二是依法不得执行法官职务的法官参与审判,但主张此种回避原 因而提出回避申请或上诉,未经准许的除外。三是法官固有偏颇之虞应行回避,并且回避 申请已经宣告理由,而该法官仍参与裁决。四是当事人一方在诉讼中未经合法代理,但当 事人对于诉讼进行已明示或默示地承认的除外。提起回复原状之诉的理由有七项:一是对 方当事人宣誓作证,判决即以其证言为基础,而该当事人关于此项证言犯有故意或过失违 反宣誓义务的罪行。二是作为判决基础的证书是伪造或者变造的。三是判决系以证言或鉴 定为基础,而证人或鉴定人犯有违反其真实义务的罪行。四是当事人的代理人或对方当事 人或其代理人犯有与诉讼事件有关的罪行,而判决是基于这种行为作出的。五是参与判决 的法官犯有与诉讼事件有关的、不利于当事人的违反其职务上义务的罪行。六是判决是以 某一普通法院或某一行政法院的判决为基础时,而这些判决已由另一确定判决所撤销。七 是当事人发现以前就同一事件所作的确定判决,或者发现另一种证书,或者自己能使用这 种判决或证书,这种判决或证书可以使自己得到有利的裁判。其中前五项规定的犯罪行为 必须经法院判定有罪。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 9 5 条规定了提起再审的事由:一是判决作成后发现胜诉 方的欺诈。二是判决后取得被胜诉方扣留的对案件起决定性作用的书面材料。三是判决是 根据判决作成后经判决宣告为伪造的证明、证言或虚假的宣誓作成的。第三人异议启动再 审的事由是第三人因判决遭受损失或有遭受损失的威胁,就向最高法院上诉的事由,法国 学者归纳了七项:一是违反法律。指对某个条文做出错误的解释“或者 对某个法律争点 做出了错误的处理。二是越权。当司法机关权力侵犯到立法权力或执行权力时,即构成司 法机关的越权行为。三是无管辖权。即违反案件的管辖或地域管辖的规定,由没有管辖权 的法院进行了审理。四是没有遵守约定的形式。即法院的诉讼文书或法院判决不符合法律 规定的形式。五是“没有说明理由”或者“说明理由不充分。要求法官的判决必须依相 关法律要求说明理由。六是判决相互矛盾。即由不同法院对同一案件做出的终审判决之间 发生相互矛盾的情形下丧失了法律依据。七是新法颁布,并且明文规定新法适用于最高司 法法院当前系属的上诉案件,或因原来作为诉讼程序基础的行政法规被撤销,原诉讼请求 丧失了法律依据。乜4 1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3 3 8 条列举了再审的十项事由:一是没有依照法律规定组 成作出判决的法庭的。二是根据法律规定不能参与判决的法官参与判决的。三是对法定代 理权、诉讼代理权或代理人为诉讼行为缺乏必要授权的。四是参与判决的法官,犯有与案 件有关职务上的犯罪的。五是依据他人在刑事上应处罚的行为而自认或妨碍提出可以影响 判决的攻击或防御方法的。六是作为判决证据的文书或其他文件,是经过伪造或变造的。 七是以证人、鉴定人、翻译或经宣誓的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虚伪陈述作为判决的证据的。 八是作为判决基础的民事或刑事判决及其他裁判或行政处分,根据其后的裁判或行政处分 而变更的。九是对于影响判决的重要事项遗漏判断的。十是声明不服的判决,与此前确定 的判决相抵触的。乜5 3 ( 四) 再审客体 大陆法系国家对再审客体的规定比较相近,都将确定的终局判决作为再审客体。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 7 8 条规定,对于以确定的终局判决而终结的诉讼程序。 可以以取消之诉或回复原状之诉,进行再审。即对已确定的终局判决可以提起再审之诉, 对中间裁判不得单独提起再审之诉。呦1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虽未直接规定再审客体, 但其将再审定义为“旨在请求撤销已经发生既判力的判决,以期在法律上与事实上重新作 出裁判。”可以推断再审客体仍是确定的终局判决,因为只有确定的终局判决才拥有既判 力。乜刀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3 3 8 条规定对确定的终局判决可以提起再审之诉。乜阳 ( 五) 提起再审期限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对再审期限都有最短期限 和最长期限的规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 8 6 条规定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 应在1 个月的不变期内,此期间应从当事人知悉不服理由之日起算,且此知悉发生在判决 确定前的部分不起算,自判决之日起满五年的,不得提起再审之诉。啪1 日本新民事诉 讼法第3 4 2 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判决被确定之后,得知再审的事由之日起3 0 日不变 期间内提起。但判决确定后5 年的( 如判决确定后发生的再审事由,从发生之日起算) , 不得提起再审之诉。b 们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 9 6 条规定,从当事人知悉其援用的再 审理由之日起,当事人应在两个月内提起再审。关于第三人异议之诉,第5 8 6 条规定:“第 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作为本诉讼请求,在3 0 年期间内均可提出;期间自判决启动之日 起开始计算”。” ( 六) 再审管辖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 8 4 条规定,再审之诉属于作出第一审判决的 9 法院管辖,如被声明不服判决是州法院作出的,及上告审所做的判决依第5 8 0 条第一、二、 三、六、七项声明不服,则再审之诉属该上告法院管辖。”“法国新民事诉讼法规定, 因提起再审之诉旨在撤销原判决,因此再审案件由原判决法院审理。1 日本新民事诉讼 法第3 4 0 条规定,再审之诉原则上专属于作出被要求再审的判决的法院管辖。但对不同 审级的法院对同一案件作出判决的再审之诉,由上级法院合并管辖。 ( 七) 再审的限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用两个条文对再审进行了限制性规定。第5 7 9 条 对提起取消之诉进行了限制,在“为判决的法院不是依法律组成的 和“法官因有偏颇之 虞应行回避,并且回避申请己经宣告有理由,而该法官仍参与裁判 情形下,如果其理由 可以通过上诉而主张原判决无效时,不得提起取消之诉。第5 8 2 条对回复原状之诉进行了 限制,只有当事人非因自己的过失而不能在前诉讼程序中,特别是不能用声明异议或者控 诉的方法,或者不能用附带控诉的方法提出回复原状理由时,才准许提起。”。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用3 个条文对再审提起进行了限制。第5 9 5 条规定,只有当 提起再审申请的人自己方面没有过错,但未能在原判决产生既判力之前提出其援用的理由 时,再审申请始能得到受理。第5 9 7 条规定,受到攻击的判决的各方当事人,均应由提出 再审申请的人召唤参加再审诉讼,否则再审之诉不予受理。第6 0 3 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 得对其已经经再审途径提出攻击的判决请求再审,但如因后来发现的原因提请再审除外。 另外,对最高司法法院的判决不能提出再审申请。啪1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用两个条文对再审提起进行了限制。第3 3 8 条规定,当事人如 果已经以控诉或上告主张过再审事由,则不得提出再审之诉。第3 4 5 条规定,在法院以没有 再审事由为由裁定驳回再审的请求后,不得以同一事由作为理由再次提起再审之诉。1 ( 八) 再审的审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第5 8 5 条规定再审适用程序:“关于提起再审 之诉以及起诉以后的程序,除本法有不同的规定外,准用一般规定。第5 9 0 条规定了审理 范围:在声明不服的理由所涉及的范围内,应就本案进行新的辩论。第5 9 1 条规定了对再 审判决的上诉:与对于作出裁判的法院的裁判提起上诉方式相同。呻1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6 0 1 至6 0 3 条规定了再审的审理。6 0 1 条规定:如果法官宣 l o 告再审案件可以受理,得以同一判决对争议的事项作出裁判。第6 0 2 条规定:如果当事人 对原判决的某一争点提出申请,那么仅对该争点进行再审,但如果其他争点的审理对于该 被提出的争点有必要时,法官可以对其进行审理。”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3 4 1 条规定:再审的诉讼程序,以不违反其性质为限,准 用各审级有关诉讼程序的规定。第3 4 8 条规定:法院认为原判决正当时,应当驳回再审请 求。认为原判决不正当时,应撤销原判决,作出新判决。” 英美法系国家的类似制度 严格讲,美国的再审程序没有建立在当事人再审之诉的基础上,当事人诉权并未包括 提起再审的相关内容,当事人对再审的启动仅仅是申请。英美法系国家对抗式的庭审制度、 高素质的法官及良好的法治环境使社会对审判公正性的认同度极高。因此,美国的再审制 度与其说是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更不如说是法官一次自我纠错的机会。美国的再审程序 可以分为重新审理制度和对判决或命令的救济制度。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5 9 条规定了重新审理和对判决的修改。重新审理的理 由是:一是在陪审团审理的诉讼中,重新审理的理由是从前被美国法院在诉讼中根据普通 法所承认的任何理由;二是在非陪审团审理的诉讼中,重新审理的理由是从前由美国法院 在诉讼中根据衡平法予以认定的任何理由。 ; 重新审理的申请期间是判决登记后的1 0 日内。 该条第4 款强调了法院的自由载量权。在登记判决后1 0 日内,如果当事人提出申请 法院应准予重新审理的任何理由,法院可依其自由载量权命令重新审理。 第6 0 条规定了对判决或命令的救济制度。第一款规定了对书写错误的救济。法院可 依职权或任何当事人的申请并由法院命令作出通知后,随时更正在判决、命令或法院记录 其他部分的笔误和由于疏忽或遗漏出现的错误。第二款规定了救济事由。二是错误、疏忽、 突袭或可原谅的过失;二是新发现的证据,这些证据是在依据本规则第5 9 条第2 款规定 申请重新审理的期间内,即使相当地注意也不能发现的新证据;三是欺诈( 无论从前称之 为内部的还是外部的) 、虚假表示或对方当事人的其他不良行为:四是判决无效;五是判 决被履行、被放弃或被解除,或者作为判决基础的前一判决已被推翻或以其他方式被撤销, 或者该判决将来适用会不公正;六是其他任何救济判决效力的正当理由。当事人请求法院 对终局判决、命令或程序救济的申请应当在合理的期间内提出,基于上述第一、二、三项 理由提出的申请不得超过作出判决、命令或采取诉讼程序后一年。此类申请不影响判决的 终局性,也不停止判决的效力。叭1 对国外相关制度的评价 通过以上列举介绍的外国关于民事再审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关于再审的立 法是比较成熟的,其规定虽有一些差别,但总得看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共性,是我国下一步 再审制度重构时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 ( 一) 再审程序的救济性质明显 国外再审程序有着明显的救济性。阳1 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用公权力解决 社会个体之间的纠纷,法院通过诉讼程序正确运用法律,使当事人得到公正的判决。反而 言之,就是当事人有权获得法院的公正裁判。公正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裁判的过程 必须具有正当性,也就是程序公正。二是裁判的结果必须具有正当性,也就是实体公正。 设立再审制度的目的在于对裁判效力的补救,使欠缺正当性既判力的裁判具有正当性的既 判力,或者说使效力待定判决成为完全效力判决,其着眼点不在于纠错,而在于给予当事 人一个具有政治化既判力的裁判。其再审制度以对私权的合理救济为中心,围绕私权保 护而设定。 ( - - ) 再审程序启动事由严谨 国外再审制度一般都通过在立法中列举的方式来规定再审的事由。再审事由是再审程 序启动的中心,是启动再审程序的钥匙。再审事由规定的内容可能影响到法官裁判的注意 力。国外再审程序的启动以程序性事由之主,实体性事由为辅。虽然体现在立法上程序性 事由规定少于实体性事由,但程序性事由的违法性易于判断和认定,司法资源耗费少。而 对实体性事由的认定则相对严格,比如德国民诉法对提起回复原状之诉前5 项事由,其中 规定的犯罪行为必须已经得到确定有罪的判决。这种规定体现了国外对程序正义的重视。 国外法律对再审事由的规定在逐项列举后,没有规定原则性条款,体现了立法的严肃性, 保护了既判力的稳定。国外立法还对运用再审事由启动再审程序普遍进行了限制规定。如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 9 5 条规定,未能在裁判取得既判力之前提出申请,不是由于申 请重审者的过失,才能使用该程序。1 1 2 ( 三) 再审启动以处分权为前提 r , 国外再审程序的本质是诉的一种,与前审程序并无实质差别,其建立的基础是当事人 的诉权。处分权是诉权在诉讼过程中的直接体现。当事人的处分权一方面要求诉讼程序的 启动、审理范围及裁判对象等都要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