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时对周围相关联的土地、水体、植 被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以至于相关联他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影响了社会公平和 可持续发展。随着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发速度的加快,矿山地质环境破 坏的规模和程度持续增加,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学者也逐步深入对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的研究,现在提升到生态恢复的高度,并且强调生态恢复治理要贯彻于整个 矿山开发的始终。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基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出 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各地也纷纷出台地方性的法规、规章。这些 法规条例明确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方案编制审批制度、保证金制度等,但这些法律制度在立法与实 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法规、未建立完 善的环境准入制度、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 后的维护机制等。 作为发达国家之代表的美国、作为矿业大国之代表的澳大利亚和作为发展中 国家典型代表的南非、巴西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治理方面有较成熟和完备的 法律法规。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制度:首先,加强生态恢复立法,在各项相关法律 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的地方法规,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条 例( 或办法) 或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作为专章写入矿产资源法。其 次,完善环境准入制度,在履行现有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方案编制审批制度 的基础上,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开展生态恢复评价、增加公众参与的 程度,同时,缴纳保证金作为获得采矿许可证的一个条件,应当给予进一步完善。 第三,健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监测、监督制度。第四,制定科学的、可操作 性强的生态恢复效益评估标准和程序以及生态恢复后的维护制度。此外,建议建 立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基金、设立环保奖项等辅助性的保障制度来支持矿山地质环 境生态恢复。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保证金;生态效益评估 a b s t r a c t 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b l e mm e a n sak i n do fs u b s t a n t i a le f f e c to ft h e r e l a t e ds o i l ,w a t e ra n dv e g e t a t i o n ,w h i c hi sc a u s e db y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ta l s oi n f l u e n c e st h eo t h e rr e l a t e dp e o p l e s l i f ea n da f f e c t st h es o c i a lf a i r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st h es i z eo ft h ep r o d u c t i o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x p a n d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t os p e e du p ,t h es c a l ea n de x t e n to f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d e s t r u c t i o n c o n t i n u e st oi n c r e a s e ,t h es i t u a t i o ni sv e r ys e r i o u s c h i n e s es c h o l a r sh a v eg r a d u a l l yt o r e s e a r c hi n t o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im a n a g e m e n tp e n e t r a t ed e e p l y ,n o wr a i s et ot h e h e i g h to ft h e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e m p h a s i z e st h e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w i l l i m p l e m e n tt h ew h o l em i n ed e v e l o p m e n tf r o mb e g i n n i n gt oe n d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b a s e d o n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 t h em i n i s t r y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a n dt h em i n i s t r yo fl a n da n dr e s o u r c e si s s u e das e r i e so f l a w s 、r e g u l a t i o n s 、p o l i c i e s 、s t a n d a r d s ,a n d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 sh a v eb e e ni s s u e d r e g u l a t i o n sa n dr u l e si ns u c c e s s i o n t h e s er e g u l a t i o n sc l e a rt h a to u rl e g a ls y s t e mo f 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m p a c ta s s e s s m e n ts y s t e m ,t h es c h e m eo f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a p p r o v a ls y s t e m ,d e p o s i t s y s t e ma n ds oo n ,b u tb o t hi n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 ,t h e s el e g a ls y s t e ms t i l le x i s tt h e f o l l o w i n gp r o b l e m s :l a c ko fs y s t e m a t i cl a w so rr e g u l a t i o n so fm i n eg e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n o t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p e r f e c te n v i r o n m e n ta d m i t t a n c es y s t e m , e c o l o g i c a lb e n e f i te v a l u a t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i s n o tp e r f e c t , l a c kt h em a i n t e n a n c e m e c h a n i s ma f t e rt h e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e t e 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 、a u s t r a l i aa n ds o u t ha f r i c a , a st h et y p i c a lo ft h ed e v e l o p e d c o u n t r i e s 、m i n i n gp r o p e r t yc o u n t r i e s 、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i e s ,h a v em a t u r ea n dc o m p l e t e l e g a ll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i nt h em i n eg e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g o v e r n a n c e d r a wl e s s o n sf r o mt h eo v e r s e a se x p e r i e n c e s ,b a s i co no u rn a t i o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w ec a np e r f e c to u rc o u n t r y sl e g a ls y s t e mo fm i n eg e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 :f i r s 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l e g i s l a t i o n ,i n t e g r a t et h er e l a t e dl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a n d r e f e r e n c eo nt h el o c a ll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d r a f tt h er e g u l a t i o no nm i n e 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o rw r i r e n ”m i n eg e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a sa ni n d e p e n d e n tc h a p t e ri n t ot h e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l a w s e c o n d , c o n s u m m a t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d m i t t a n c es y s t e m ,i n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e x i s t i n g s c h e m ef o r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a p p r o v a ls y s t e m ,c a r r y i n go u tt h e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e v a l u a t i o na n di n c r e a s et h ed e g r e eo fp u b l i c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i nt h eu n d e r w a ym i n e 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i m p a c ta s s e s s m e n t , w h i l e ,a sac o n d i t i o nf o rt h em i n i n gp e r m i t , d e p o s i ts h o u l db eg i v e nf u r t h e rp e r f e c t i o n t h i r d , i m p r o v e t h em o n i t o r i n ga n d s u p e r v i s i o ns y s t e mo f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f o u r t h ,d r a wu p s c i e n t i f i c 、o p e r a b l ee f f i c i e n c y a s s e s s m e n ts t a n d a r d sa n dp r o c e d u r e s ,a n dt h e m a i n t e n a n c es y s t e ma r e rt h e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i na d d i t i o n ,s u g g e s tt os e tu p a b a n d o n e dm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r e c o v e r yf u n d 、s e tu p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t e c t i o na w a r d s , s u c ha st h ea u x i l i a r ys y s t e mt os u p p o r tt h e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t o m t i o n k e yw o r d s :m i n eg e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c o l o g i c a lr e s t o r a t i o n ;l e g a ls y s t e m ; d e p o s i t ;e c o l o g i c a l b e n e f i te v a l u a t i o n 硕士学位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1 绪言 1 1 研究背景 采矿业作为仅次于农业的人类第二大生产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为国家 贡献大量能源和原料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矿山开采,包括 开采煤矿、金属矿、放射性矿、油田、天然气等,都给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它既包括重金属和其他毒性物质对大气、土壤、地下水或下游水质的污染,同时 也破坏生态景观、诱发地质灾害等。 矿山开采使地下采空、矿坑积水,诱发矿山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 经济损失。在许多矿产资源开采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面裂缝塌陷、山体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据统计,全国1 1 3 1 0 8 座矿山中,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 的土地面积约2 3 8 3 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4 7 ;采空区面积约为1 3 4 9 万公顷, 占矿区面积的2 6 ;采矿引发的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累计1 2 3 6 6 起,造成人员伤亡 约4 2 5 0 人,直接经济损失1 6 6 3 亿元,目前面临的地质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另 外,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废水、废土、尾矿等,除了直接造成土壤的污染外,其 中的金属毒物通过地表径流或下渗进入周围土壤,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影响 作物及其他植被正常生长,甚至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有效开发 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恢复己成为矿山开采 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如何对新开办的、正在生产的或是废弃的矿山进行生态 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逐步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自 2 0 世纪3 0 年代,北美及西欧各国已经开始在矿区的植被恢复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8 0 年代初,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开始强调矿业废弃地的恢复和治理。 我国直到2 0 世纪8 0 年代才开始对矿山废弃地复垦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后的 土地植被恢复进行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党和国 家高度重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资源 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国土资源部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作为全国矿 产资源规划( 2 0 0 江2 0 1 5 年) 的重要内容。 1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是矿山开采活动中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后的必然选 硕士学位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择。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起步比较晚,恢复治理率很低,这与我 国要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不一致。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是涉及多种学科、多门 技术的复杂过程,在这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立法的保护,现有的法律制度也需要 加以修改完善,因此,我们亟需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及法规,结合我国的具体国 情,增加及完善有关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规定。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只是简单的环境问题,还涉及到经济、社会问题,在矿 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如果不能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之 间的协调发展,必将对我国矿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做好矿山地质环 境生态恢复意义重大。通过社会投入对正在或已经遭到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 生态恢复,使之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存生产需要,又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最终实现当地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协同促进。 1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围绕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这一主题,论文从以下四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 部分从明确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概念开始,通过分析我国矿 山地质环境的现状以及对其进行生态恢复的意义,揭示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 的必要性,通过介绍成功的实践案例,指明了生态恢复可借鉴的一些模式;论文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制度及其存 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铺垫了基础;论文第三部分通 过介绍国外的相关法律制度,总结了对我国有益的可借鉴的经验;论文第四部分 提出完善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的对策,主要是采用整体立法与完 善具体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运用历史分 析法来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从土地复垦到生态恢复的变迁,论证了生态恢复 较之于土地复垦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实证分析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唐山、朔州等地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实例,并结合现有法律制度进行 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使制度的设计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 实际操作环节相结合;比较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国内外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各自 的长处和短处,为借鉴“他山之石”、扬长避短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奠定基础。本 文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巴西这些国家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方面的 先进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可资借鉴之处,这成为提出完善我国矿山环境生 态恢复法律制度之建议的基础之一。 2 硕士学位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1 4 文章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定义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论文在研究了生态学、矿山开采、经 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的参考文献后,重新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 复的内涵,摒弃了注重恢复土地农业使用价值的土地复垦的概念,从矿山开采对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影响来看,采用生态恢复这一术语更全面、更科学。 二是老问题新视角,从完善法律制度的角度来解决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这 个老问题。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著述甚多,但多从技术、工程或经济学的 角度来研究该问题。本文采用新的视角,秉持矿山环境生态恢复应贯穿于矿山生 产的全过程的理念,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中的法律制度设计做了全面思考和 研究。在借鉴国外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尊重历史,立足实际,按照事前严格准入、 事中监测监督、事后评估维护的要求,把方案编制审批制度、保证金制度、动态 监测制度、生态效益评估制度、生态恢复维护制度等纳入到法律体系中,在每个 具体制度的设计和完善中,遵循必要、可行、效益的原则,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 衔接联系,既立足现实,又适度超前。 三是解决问题思路新。问题的症结所在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企业是造成矿山 生态环境问题的主体,也是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主力军,因此,发挥企业作 用,让企业积极参与其中至关重要。本文注重政府的作用,但更注重发挥企业的 作用。在发挥企业作用时根据企业的动力在于利润这一铁律,重视经济刺激手段,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保证金制度,以充分发挥保证金在矿山地质 环境生态恢复中的引擎作用。 此外,本文立足现实,物质以外,也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提出对矿山地质 环境生态恢复的优秀者可授予奖章、给予其他荣誉,作为示范基地等,全方位发 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3 硕士学位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2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概述 2 1 矿山地质环境的概念 人们在谈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问题时,会很自然的将 “矿山地质环境”与“矿业环境”、“矿山环境”、“矿山生态环境”等混为一谈。 “矿山生态环境”等词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在法律术语中是不严谨的约定 俗成的惯称。随着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立法的增多,矿山地质 环境一词被广泛的接纳和应用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中对“矿山地质环境 的解 释为“采矿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客观地质体 。“矿 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主要包括 矿区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地下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这里含 水层的破坏指地下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 等现象。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是指因矿山建设和采矿活动而改变原有的地形条件或 地貌特征,造成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现象。 地球科学大辞典指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作用于地质环境所产 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主要有大气、水、土的污染,采空区地面塌陷,山体 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侵占和破坏土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岩溶塌陷, 矿震,尾矿库溃坝,水均衡遭受破坏、海水入侵等。 云南省人民政府2 0 0 5 年发布的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 暂行办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办法所称矿山地质环境,是指因开发利用矿 产资源所涉及的地层、构造、岩石、土壤、地质遗迹、地下水、地形地貌等要素 的总体,是蕴藏矿产资源的载体,具有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属性。一 因此,我们认为,矿山地质环境是指准各开采、正在开采或曾经开采的矿床 及其邻近地区,以岩石圈为依托,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 能量流动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其中包含的环境要素包括岩石、土壤、地下水、 地表植被等。这一环境系统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不断改变着地球表面和岩石 圈的自然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地质问题较多、地质灾害较突出的环境系统。 2 2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内涵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内涵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 5 硕士学位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因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恢复治理的目的不同,从而给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 复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我国的土地资源长期匮乏,因此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一直是以土地利 用为主要目的,2 0 世纪5 0 年代末,称为“复田”、“造地复田”、“垦复”、“复耕 等,1 9 8 8 年1 1 月国务院公布了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一词被确定下来, 2 0 1 1 年3 月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对“土地复垦”进行了重新界定:“土 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 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显然这个概念主要还是以土地利用为目的,目标是使治 理后的土地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土地复垦”一词来源于国外,英文常用“r e c l a m a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或者“r e a o r a t i o n 三个词中的其中一个词来表示,牛津大学现代高级英汉双 解辞典中对“r e c l a m a t i o n 解释为“b r i n gb a c k ( w a s t el a n d ,e t c ) t oau s e f u l c o n d i t i o n ,as t a t eo f c u l t i v a t i o n ,e t c ”,翻译为中文意思为:“将荒废地等恢复到一 种有用的状态、一种可耕种的状态,等等”,“等”字表明恢复的对象不只有“荒 废地,还有其他环境要素。1 9 7 4 年美国科学院将其解释为“i m p l i e s t h a tt h es i t e w i l lb eh a b i t a b l et o o r g a n i s m so r i g i n a l l yp r e s e n t i na p p r o x i m a t e l yt h es a m e 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d e n s i t ya f t e rt h er e c l a m a t i o np r o c e s sh a sb e e nc o m p l e t e d 嘲主要指 恢复治理完成后,使被破坏地区的地形、动植物群落恢复到近似破坏前的水平。 因此,此英文应翻译为“恢复而不是之前我们习惯称之为的“土地复垦”,这 里的“恢复”包括了再植、改造、重建等含义。英国著名生态恢复专家b r a d s h a w 提出恢复( r e s t o r a t i o n ) 的概念是:“将被破坏的土地恢复或重建至有益的用途, 恢复其生物学潜力最终治理后的土地利用应当适应当地的需要并与附近其 他土地利用模式相适应。”h 1 前苏联露天矿土地恢复一书认为土地恢复是以 恢复被破坏土地的生产效能及改善环境状况为目标的各项工作的总和哺1 。德国 景观与露天采矿:恢复的生态指南一书中指出恢复是使被破坏的景观恢复生 产力及视觉吸引力的各种措施哺1 。 综上所述,我国称之为“土地复垦的内涵与国外既要求恢复土地的使用价 值又要求恢复生态环境的内涵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进行 了很多研究,对土地复垦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从近年研究和实施工程来看,其 目标也开始趋向于更综合性的生态问题,远远超出以稳定水土流失为目的的植树 造林,而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矿山地质环境自然演化过程口】。我国矿山 土地复垦的内涵已由单纯强调将毁损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上升到矿山地质 环境的生态恢复,从过去偏重对矿山进行单一的土壤治理,扩展为矿山地质环境 整体的景观营造、土地生产效能、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性恢复治理,接 6 硕士学位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近国外“r e c l a m a t i o n ”的内涵,正在与国际接轨。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考 虑,从矿山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看,对污染的矿山地质、水体等的生态治 理工作采用“生态恢复更为符合实际,强调生态,而不仅仅是强调土地,强调 恢复,而不仅仅是复垦。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是指对因采矿活动所破坏 的生态系统,采用整治措施,因地制宜地使其恢复到一个符合代际问需求和价值 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再生利用土地,恢复生态平衡,使生产建 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和环境也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哺1 。 2 3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必要性 2 3 1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生态环境资源的配合,同时也都包含 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四1 。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破坏主要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对 矿山地质、矿山地表景观及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比如使该区域及周围地区的 植被破坏、生物生存条件恶化、环境适宜性降低等。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给矿山地 质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加剧,当前,全国每年因采矿产生 的废渣约占全国固体废弃物总量的5 0 ,矿业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 放总量的1 0 以上。在全国各项建设用地、废弃地或因灾害损失的耕地中,因采 矿占地几乎接近一半n 们。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污染破坏现象已相当严重,主要表 现在: 第一,采矿引发地质灾害。矿山的开采活动一般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地表地 质改变,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山体失稳等地质灾害。矿 山开采中破坏地表植被,容易引起滑坡;在降雨量大时,崩塌、滑坡的次生产物 作为泥石流物源,形成泥石流。由于地下开采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且一般要进行 矿坑排水,使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之上,容易形成塌陷,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塌陷 面积往往也随之加大,我国7 0 以上的矿山都是采用井下开采方式的,因此采空 区地面塌陷是最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占了2 0 以上,在塌陷的同时,地表往往 会伴有高度、深度不等的裂缝;大量采空区也容易引起岩石冒落而导致山崩。到 2 0 0 7 年底,全国煤矿采空塌陷面积已达8 7 万公顷左右,一般每采万吨煤塌陷土 地5 2 公顷,每年增加采空塌陷面积约2 6 6 7 公顷n 。 第二,土壤遭受严重污染或破坏。土壤的破坏在诸多矿山生态破坏因素中是 最直观破坏数量最巨大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被剥离 的废土、废石和废渣等,占用和破坏土地,尤其是金属矿山,往往造成土壤重金 7 硕士学位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属污染,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和氮矿化过程,毒害植物的生长,使土地生产力下 降,造成耕地、林地及牧地的损失。大量堆放的尾矿,破坏了地表植被,导致了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量土地荒漠化,如准格尔煤田土地沙化面积已占到煤 田总面积的2 1 u 引。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矿山平均每年要产生1 6 7 3 亿吨废渣、 废石等固体废弃物,截至2 0 1 0 年年底,全国各类矿山累计占用土地面积达5 8 6 万公顷,破坏土地1 5 7 万公顷,破坏森林1 0 6 万公顷,破坏草地2 6 3 万公顷n 引。 第三,地下水或下游水质受到影响。采矿使矿区水均衡系统受到破坏,引发 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矿坑 需要疏干排水,部分地区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数十米甚至上百米,造成大面积疏 干漏斗,破坏了整体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河水断流或水资源短缺,使 农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供应困难n 4 1 。某些矿山企业环保措施不到位,致使带有 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或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严 重污染水源,若这些有害物质沉积在河流底泥中,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一些农 民用河水浇地,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即使不减产、绝产,重金属也会在 农作物中富集而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部分金属矿区存在着环境病爆发的危 险n 钉。 第四,生态平衡和景观被破坏。露天开采砍伐植被,剥离表土,废弃后成为 大片裸地,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地下开采造成的采空区塌陷,大量的废石、尾 矿堆积等引起自然地面变形,造成严重的景色干扰。采矿引起的空气污染、土壤 退化、水土流失都将最终导致矿区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的损失,使该区域失去 原有的生态平衡。在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以及铁路、公路等 交通干线两侧的可视范围内可以看到采矿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有些是历史形成 的,有些是现在开采造成的,而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整个 地区环境的完整性。 2 3 2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意义 矿业区是以采矿业为中心,包含矿区内工业、农业生产和其他有关社会、经 济领域的特殊区域,是复杂的“自然社会一经济”综合体n 们,因此,做好矿山 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矿山开采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矿 山地质环境的生态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生态恢复是使其生态环境得以持续 的根本途径。通过生态恢复,可以使开矿留下的满目疮痍的山头重新覆盖植被, 减轻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可以使被洗矿废渣吞噬的良田恢复为耕种, 使被淤泥所堵塞的河流恢复昔日的清澈见底,使被矿山污染所困的动物重获栖息 8 硕士学位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地。通过生态恢复,恢复昔日的青山绿水,恢复到稳健的生态平衡状态。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可以维持社会稳定。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可以控制 污染,减轻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威胁;可以改善景观,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让人 们享受自然的和谐;可以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解决当地或者本矿山企业部分 人员的就业问题,缓解了政府、矿山、矿区居民的矛盾;可以建成矿山公园或者 科普基地,让人们了解矿山机械、选矿、采矿、洗冼、冶金等过程,增加人们的 矿业知识n7 1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过程,更是树立新的文明生态观、环境 伦理观的教程,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很多集中于农林牧 区,在矿山恢复时可同时发展特色种植业、水产养殖等经济生产,生产绿色食品, 为当地居民创收;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也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引进 资金、技术、人才;企业投资环保产业,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可以走“生 态恢复一生态旅游”的路线,推出工业生态旅游项目,给当地带来“绿色”效益, 有利于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 2 4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现状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在我国古代就受到重视。浙江绍兴的一处采石场,从 汉朝开始采石,到隋朝大规模开凿形成千奇百怪的峭壁和深邃的小池,形成东湖 的雏形,清朝时,东湖筑堤分界,外为河,内为湖,经过长期改造,形成了山水 交融、洞窍盘错的东湖风景区,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射,不失为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成功案例。 2 0 世纪8 0 年代以前,我国一些矿山相继开展了诸如植树造林或造田的探索 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矿山的安全,缓解了土地的需求压力,并积累了一 些宝贵的经验。但这些早期的恢复实践,几乎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起点比较低, 效果差强人意。2 0 世纪8 0 年代以后,我国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理论研 究开始起步,我们的认识、观念逐渐发生转变,近2 0 年来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在这些理论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介入下,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也有了很大 的改观。因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涉及生态、地质、土壤、林业、环境化学、 作物栽培、美学、地理等多个学科,且不同的矿藏及周围环境又各有特点,在理 论研究及实践操作上均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生态学家、采矿界的技术人员、 社会学家等多学科专家一道共同参与研究生态恢复治理问题,以便控制和尽可能 的消除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u 引。从目前来 看,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方法从简单的“一挖二平三改造”的简单工程处理 发展到了基塘恢复、矸石等充填恢复、疏排降等非充填恢复、生态工程恢复和生 9 硕士学位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物恢复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相结合的生态恢复技术体系。根据生 态恢复后的用途来看,生态恢复方案可以有森林、草地、生态农业、水利及水产 养殖、野生物栖息地、公园等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公共用地,部分土地经过开 发还可以用作商业用地堙。 近年来,国家也在倡导建设“绿色矿山 、“生态矿山”,矿山企业也在实际 的开采活动中体会到企业主动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不是应付政府的事情,也不是企 业的负担,相反,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中,矿山企业是受益者,通过恢复治 理,不仅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带动矿产资源及其周边其他环境资源 的综合利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给企业带来社会 效益。很多矿山企业已经做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矿山地质 环境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成功。据不完全统计,2 0 0 0 年_ 2 0 0 9 年期间全国治理 矿山近1 5 0 0 个,治理恢复土地面积约1 1 万公顷,利用矿业遗迹建成了1 7 个国 家矿山公园。以下介绍我国几个生态恢复成功的典型,来说明矿山地质环境生 态恢复可采用的方式、方法,同时也告诉我们把被破坏的区域恢复到可供人们利 用的状态,在理论上技术上都是可能的。 ( 1 ) 唐山 唐山境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一直是为人们所称道的楷模。素有“北方 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的唐山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长时间、 大规模的煤炭、钢铁工业的发展给唐山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矿坑、尾矿、塌陷区, 毁坏着唐山的生态环境,因此,唐山积极探索多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模式。根据 不同情况,对采煤塌陷地,有的恢复成耕地或建成渔业养殖场,有的建成生态景 观公园或其他建设用地;对尾矿库,唐山采取坝体缓坡固化、库内坑植固沙绿化 树种等措施,使往日扬尘四起、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洲”通过生态 恢复,涌现出司家营铁矿、迁西、迁安和南湖生态城等成功的典型。其中南湖生 态城就是整合了唐山南部采煤塌陷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打造成的城市中央生 态公园,栽植了各种乔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每天成千上万的市民或荡舟 取乐,或湖边散步,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始建于1 8 7 8 年的开滦煤矿因地制 宜修建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被誉为“中国煤炭活化石川2 3 3 ,公园集中展示了煤 矿横跨三个世纪的矿业历史和文化,增加人们对矿业开采的认识。同时,建设矿 山公园也是目前许多大型矿山企业走出的一条新路,这些废弃的矿山是某个历史 时期采矿产生的人为遗迹,集中了众多甚至几代采矿人的智慧和汗水,蕴含着厚 重的历史文化阱1 ,将其因地制宜改造成矿山公园能够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矿业 文化传承、矿业遗迹保护很好的结合,促进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生态恢复使得 唐山这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派生出新的产 l o 硕士学位论文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业并使其蓬勃发展起来,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 双赢嘲。 ( 2 ) 新汶矿业 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已有5 0 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近年来,各个煤矿把 煤炭开采和地质环境治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翟镇煤矿更是加大恢复治理力 度,将3 2 0 多亩塌陷地通过生态农业工程治理成了生态园区。通过对土地的合理 布局,将传统农业发展为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产业,形成种植、养殖相配 套的现代农业。例如:翟镇煤矿在候家庄塌陷区建立塌陷地排水系统;在西部不 规则的塌陷坑上采用挖深垫浅方法整治藕塘,养殖莲藕,面积达5 0 多亩;在中 区和北区的东部塌陷严重的地方挖鱼塘养殖鲤鱼、鲫鱼等鱼种,面积达3 0 多亩; 其他区域通过平整,规划成林地和园地,种植毛白杨、黄杨、黄金柳等各种树苗 2 万株。通过田间林网建设布局,来调节和改善其周边生态环境,使鱼塘及养殖 示范区的建设成为新的生态景观,而田间沟渠路的配套和农田的综合治理,减轻 了水土流失,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新农田景观,通过对塌陷地环境的综合治理,既 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啪1 。 ( 3 ) 朔州 作为资源型城市,朔州的发展离不开煤炭,但当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成为 采矿人新的共识时,朔州又因环境污染重、生态欠账多为煤所困了。近年来,朔 州市一直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碳汇造林为重点, 以“绿色”作为朔州未来发展的主色调,依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严格 实行以煤补林,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做到挖1 吨煤种1 棵树,科学规划,实行规模 造林、连片治理,做到一次栽植、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在营林机制 上,实行专业队造林。因为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如今的朔州,所到之处皆为绿色, 很难让人想起黄沙漫天的过去。短短几年间,朔州生态恢复的同时,实现了由资 源型城市向绿色城市的转型隆7 1 ,成为一座正在崛起的北方生态园林工业城市。 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全国各地成功的实践告诉我 们,针对不同问题,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就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改善环境,恢复其生态功能。 硕士学位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研究 3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 1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的现状 企业追求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其不会充分投入环保,因而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 复需要靠法律的制约嘲。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的规定,这些法律制度多分散在各个层次的法律文件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包括 环境保护法、水法、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土地管理法、水土 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土地复垦条例 等。例如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 生态环境”;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 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 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矿产资源法实 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关闭矿山报告批准后,矿山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关闭 矿山报告,完成有关劳动安全、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工作,或者缴清 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费用”;水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采矿单位应当对因 开采矿藏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