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蠢。 中文摘要 社会事实表明,纳税主体的纳税行为、对税收政策的支持度 等方面越来越多受到其对社会公平的感受的影响。 本文从公平理论视角出发,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 了深入分析,揭示出在公民纳税过程中,社会公平感对其行为影 响显著,突出地表现在过程公平感和分配公平感上。从而构建平 衡公民社会公平感和增加公民依法纳税积极性的新框架,为党和 政府进一步完善公平机制、改革税收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建 议。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下五个研究假设之上:1 、在我国,公民 欠缺基本的纳税意识;2 、在税收领域,公民最强烈的不公平感受 是机会不公平;3 、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的纳税行为影响显著,社会 不公平感越强越会采取消极的纳税行为;4 、公民承担了纳税义务, 却没有实现享受权利的目标时,会削弱对社会公平的感受,从而 采取消极的纳税行为;5 、现行税法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调整,起征点要提高到1 5 0 0 元以上。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民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纳税意识;在税 收领域,人们感受到的最强烈的不公平不是单一的机会的不公平, 还包括了过程不公平和结果不公平;社会公平感极大地影响到公 民的纳税行为,权利不公平感、机会不公平感、过程不公平感、 结果不公平感的增加会导致消极的纳税行为的增加,而且过程不 公平感和结果不公平感对于增加消极的纳税行为的影响效果较 大,权利不公平感对于增加消极的纳税行为的影响效果较小;基 本权利的实现必然会影响到公民对于社会公平感的判断,影响到 纳税理性与纳税行为,未实现享受权利的目标时,必然削弱对社 会公平的感受,倾向消极的纳税行为;实现享受权利的目标时, 对社会不公平的感受必然削弱,则会加强对社会公平的感受,从 而减少消极的纳税行为,增加积极的纳税行为;我国此次税法改 革达到了人们对于结果公平的追求目标,有利于增加人们的结果 公平感;在社会转型、经济政治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普遍存在着不 安全感和渴望得到国家及社会保障的心理。 本文认为,要促进积极的纳税行为,须要平衡公民的社会公 平感,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立合理的社会公平观,正确 引导公民纳税行为;二是增加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平衡公民的权 利公平感;三是高度重视社会补偿原则,平衡公民的机会公平感; 四是增加税收使用的透明度,平衡公民的过程公平感;五是尽快 完善现行税收制度,平衡公民的结果公平感。 i i 关键词:社会公平感;公民纳税行为;社会公平视角 1 a b s t r a c t t h es o c i a lf a c tr e m a i n st h a tt 【p a y e r sa r ea f f e c t e db yt l l e i rs e n s e o fs o c i a lf a i rm o r ea n dm o r ei nt l l e i rt a xa c t i v i t i e s ,s u p p o r t i i l gp o w e r t ot a xp o l i c i e sa n ds oo n t h ea r t i c l eb a s e do nf a i rt l l e o 巧吼a l y s e st h ee f i f e c t i v ec a u s e so f c i t i z e n st a xa c t i v i t i e sd e e p l y ,c l a i m i n gt h a tt h e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 a f f e c t e dt l l ec i t i z e n sa c t i v i t i e sc o n s c i o u s l y 山1 r i n gt 1 1 e i ra c t i v i t i e so f p a y i n gt a x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1 1 es e n s eo ff a i rp r o c e s s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t c o n s t l m c t san e wf a m et ob a l a n c et h ec i t i z e n s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i a i ra n d i i n p r o v ec i t i z e n sa c t i v i t yo fp a y i n gt a ) 【b yl a ww h i c hs u p p o r t sp o l i c y c o n s u l t a t i o n 缸ds u g g e s t i o nf o rm ep a 啊a n dg o v e m m e n tt oc o n l p l e t e f a i rs y s t e ma n dr e f o r mt a xp o l i c y t h i sr e s e a r c hi sb a s e do nt 1 1 e f o l l o w i n g f i v er e s e a u r c h s u p p o s i t i o n s :1 i n 也et a xa r e a ,t 1 1 ep e o p l e ss t r o n g e s tu n f a i rf e e l i n gi s o p p o r t l m i t yu i l f a i r ;2 i no u rc o u n t r y ,t h ec i t i z e ni sl a c ko fm eb a s e a w a r e n e s so fp a y i n gt a x ;3 t h e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a f ! e e c t e dt h e c i t i z e n sa c t i v i t i e sc o n s c i o u s l y t h es t r o n g e rs e n s eo fs o c i a lu n f a i rt l l e t a xa c t i v i t ym o r en e g a t i v e l y ;4 w h e nt h ec i t i z e nh a su n d e r t 狄e nt l l e o b l i g a t i o no fp a y i n gt a xb u tc a n tr e a l i z et l l er i g h t ,t l l e i rs e n s eo f s o c i a lf a i rw i l lb ew e a k e n e da n dt h e nt 1 1 e yw i l ld on e g a t i v et a x a c t i v i t i e s ; 5 t h ec u r r a n tt a x1 a wh a sb e c o m eu n s u i t a b l ef o r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e c o n o m y a n ds o c i e t y 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i n c o m et a xm u s tb e a d j u s t e da n di n c r e a s ei t sc u t o f fp o i n tt o15o o y u a n 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i nt h et a xf i e l dp e o p l ef e e lt h e m o s tu n f a i ri sn o to n l yt h eu n f i a i ro p p o r t _ u l l l i 够b u ta l s oi n c l u d i n gt l l e u n f a i rp r o c e s sa n dr e s u l t t h ec i t i z e n si no u rc o m 】- t 叮h a v eh a dm e b a s ea w a r e n e s so fp a y i n gt a x t h e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a f 诧c t st h e c i t i z e n st a xa c t i v i t i e st h a tt h eu n f a i rs e n s eo fr i g h t ,o p p o r t u n i t y , p r o c e s sa n dr e s u l tw i l ll e a dt h ei n c r e a s i n go fn e g a t i v et a xa c t i v i t y i i i a n dt h eu n f a i rs e n s eo fp r o c e s s 姐dr e s u l th a sd e e p e re f f e c tt h a nt 1 1 e u i l f a i rs e n s eo fr i g h t t h er e a l i z a t i o no fb a s i cr i 曲t 而na f f e c tt 1 1 e c i t i z e n sa d j u s t m e n to nt h e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 ;a f f e c tt 1 1 e i rt h o u g h t a n da c t i v 时o fp a y i n gt a ) 【w h e nm er i g h t sc a i l tb er e a l i z e d ,i tw i l l c u to f fp e o p l e s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a i l d1 e a dn e g a t i v et 觚a c t i v i t y ; w h e nt l l er i g h t sa r er e a l i z e d ,i tw i uc u to f f p e o p l e su n f a i rs e n s e ,r a i s e p e o p l e s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 ,锄dt 1 1 e n 写e d u c en e g a t i v et a xa c t i v i t ya 1 1 d i n c r e a s ea c t i v et a xa c t i v i t y t h er e f o 咖o ft a xl a wi no u rc o u n t r yt l l i s y e a rr e a c h e dt l l eg o a lo fp e o p l e ss e e l 【i n gi nr e s u l tf a i r ,w h i c hi s a d v a n t a g et or a i s ep e o p l e ss e n s eo fr e s u l tf a i r 【 u r i n gt l l ep e r i o do f s o c i a l 乜m s f 0 吼a t i o na n ds y s t e mt r a n s i t i o no fe c o n o m ya n dp o l i c y , p e o p l eh a st l l eu n s a f ef e e l i n ga n dm em e n t a l i t yo fe a g l et og e tm e c o l l i l 缸- ) ra n ds o c i a lp r o t e c t i tn l i i l l 【st l l a tt l l e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a c t i v et a xa c t i v i t yn e e d st o b a l a n c et h ec i t i z e n s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 i t ss u g g e s t i o n sa sf o l l o w :1 b u i l d i n gas c i e n t i f i c a i l dr e a s o n a b l em o d e ms o c i a lf a i rv i e w 肌d l e a d i n gc i t i z e n ss o c i a la c t i v i t yc o r r e c t l y ;2 i n c r e a s i n gm ei n p u to f p u b l i cc a u r e e rt ob a l a n c et l l ec i t i z e n ss e n s eo fr i g h tf a i r ;3 p a y i n g m o r ea _ t t e n t i o nt os o c i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p r i l l c i p a l t ob a l a n c et l l e c i t i z e n ss e n s eo fo p p o r t u n 崦f a i r ;4 m d 虹n gt 1 1 eu s eo f t a xm o r eo p e n a n dc l e a rt ob a l 觚c et h ec i t i z 9 n ss e n s eo fp r o c e s sf a i r ;5 c o m p l e t i n g c u 玎锄tt a xs y s t e mt ob a l a n c et h ec i t i z e n ss e n s eo fr e s u l tf a i r k e y w o r d s :t 觚a c t i v i t i e s ;c i t i z e n s s e n s eo fs o c i a lf a i r ;t l l ev i s u a l a n g l eo fs o c i a lf a i r i v 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 问题的提出 引言 公平问题由来已久,它涉及到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速 度,也涉及到政治生活的稳定、和谐,政权结构的合法性。社会 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质的规定也是其重要特征。公平感作为意识 形态领域的范畴,属于上层建筑,受到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 制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评价主体的成长环境、社会地位、阶级 立场、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它又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 概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 全社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迅速提增,但是市场经济固有的规 律带来的各群体的利益分化和社会不公问题也在加速扩展,并由 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原有的社会公平观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社 会的发展,新的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平观念尚未真正形成。为 此,学术界正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对公平的内涵、评价尺度、调节 机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税收政策的选择等等方面都作 了相关的探讨,也还存在许多争议。适当的税收政策是调节市场 经济机制支配下的初次分配的重要手段,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总 体把握。社会事实表明,纳税主体的纳税行为、对税收政策的支 持度等方面越来越多受到其对社会公平感受的影响。目前学术界 也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关注的还不够,尚未发现做进一步深 入的研究。 二、研究综述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从古至今,学者们对社会公平倾注了 不少的心血,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也取得相当丰富的成果,并就 我国的税收政策、纳税行为等与近年来出现的公平问题进行了综 合分析,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了新看法。 硕士学位论文 1 关于社会公平 宏观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的公平观经历了 几次大的调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权利的角度谈公平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第一种公 平理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 经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唯一联系纽带即为经济联系,私有制的 内容和形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人们的个体经济利益具有了更明 确的界限。此时作为革命阶级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人人平等 的 口号,主张私有财产占有的平等权利。如洛克和卢梭就认为,在 没有私有财产的地方不会有公平和正义的观念。而休谟则认为为 使得财富的占有稳定,社会成员必须缔结协定,协定缔结之后就 产生了正义和非正义的观念。由此可见,这里所谓的从权利的角 度谈公平是一种私有财产占有方面的权利平等,是对私有权的肯 定与保护,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平等、公平。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提出了“机会均等”以 取代之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并将“机会均等”的含义概括为: 前程为人才开放,即一切能使个人自主活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 由此取得成就的机会,如就业、致富、教育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 这时期的建立在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的“机会均等公平观是对 “人人生而平等的具体化和深化,它强调了人们在私有财产上 的获取、使用、占有方面的处处平等。这种公平观在当时极大地 释放了社会生产效率,使得“资本主义在不到1 0 0 年的时间创造 出比过去一切时代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的生产力”。当然也应该看 到,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局限性,这里的“机会均等”也只 是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机会均等,广大无产阶级和群众仍然 被排挤在社会边缘,社会财富极度倾斜,贫富分化加剧。以致后 来社会不满情绪增长、社会矛盾激发。 二战后,“机会均等 被“结果均等的平等观所代替。结果 郭丽华:( 西方社会公平观综述,( ( 内蒙古社会科学1 9 9 6 年第5 期,第9 一l l 页。 郭丽华:西方社会公平观综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 9 9 6 年第5 期,第9 1 1 页 郭丽华:( 西方社会公平观综述,( ( 内蒙古社会科学1 9 9 6 年第5 期,第9 1 1 页。 2 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 均等是指社会财富和收入上的平等。财富的极度倾斜、贫富的加 剧分化使得商品需求落后于生产供给成为一种长期趋势,造成了 生产的萎缩和经济的衰退。这使得西方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到结果 均等上来,提出国家要对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 社会财富实现再分配,实行一系列诸如教育改革、最低工资法、 限制工时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收入均等化”措施。这在一 定程度上起到了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恢复、保证社会稳定的 作用。 微观层面上,“公平”概念是现代政治哲学学说的最基本的概 念,哲学意义上对公平的研究可以追朔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苏 格拉底一生都在探讨公正问题,他认为:“不愿行不义的事就足以 证明其为正义。守法就是正义。 圆“对公正的破坏,来自人 的无止境贪欲,或把脚伸到别人的领域中;而自制则意味着健康 的灵魂、有秩序的内心,对人对神都会做正当之事 柏拉图则认 为:“正义是心灵的德行,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 并把正义与社 会分工和国家的和谐结合起来,“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 为了某一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因为,我们认为在一个这样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在一 个建立得最糟糕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不到正义。 “当生意人、辅 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 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近代,随着组织行为学的迅速发展,对组织公平理论的研究 相当丰富。 1 9 6 5 年美国的亚当斯( j s a d 锄s ) 最早对组织公平理论进行 了开创性的研究。亚当斯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模型来评估公平,侧 重于研究分配结果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 响,被称为分配公平( d i s t r i b u t i v ej u s t i c e ) 或结果公平。该 理论认为,人们将自己的结果或收益与自己的投入或贡献( 如学 郭丽华:( 西方社会公平观综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 9 9 6 年第5 期,第9 1 l 页。 色诺芬:( ( 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商务印书馆1 9 8 4 年版,第1 8 6 、1 6 4 页 包利民:( 生命与逻各斯一一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1 7 6 页。 柏拉图:( ( 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 9 8 6 年版,第4 2 、1 3 3 、1 5 6 页。 硕士学位论文 历、智慧和经验) 的比率与参照对象的这一比率进行比较,若两 个比率相等则产生公平感;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感。 在现当代,西方学者们把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全面地向前推 进了一大步。使之逐渐地成为了人文科学界的显学。而尤以罗尔 斯和诺其克的学说最有代表性。 罗尔斯认为,公正的基本准则( 一般观念) 应是:“所有的社 会基本善一一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 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 利于最不利者。”为此,罗尔斯提出了两个具体的原则:第一个 原则是:“每个人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 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是:“社 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存储原则 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 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第一个原 则也叫最大的平等自由原则,或称平等的自由原则,它涉及的是 基本社会善即基本自由的一个集合。它包括两个要求:一是我们 每个人都具有对同样的基本自由的平等权利,二是基本自由应尽 可能广泛。第二个原则实际上又包括两个具体原则:一是差别原 则,表述的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如何做到平等;二是平等机会 原则,涉及的是基本善的另一个集合,如财富、收入、权利和权 威的分配。固他还提出了上述原则的优先次序问题。 诺齐克则十分看重个人的自由权利。认为“分配的正义 一 语不准确,不是一个中性的词。应该用中性术语“持有 来代替 “分配”,“一种持有的正义描述了正义所告诉我们的有关持有的 要求。”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如果一个入 按获取或转让的正义原则,或者按矫正不正义的原则( 这种不正 义是由前两个原则确认的) 对其持有是有权利的,那么,他的持 李晔,龙立荣:组织公平感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2 0 0 3 年 第2 期,第1 2 一1 7 页。 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2 9 2 页 约翰罗尔斯:( ( 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2 9 2 页。 王守昌:( ( 西方社会哲学,东方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3 8 2 页。 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鸟托邦,第1 5 6 页 4 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 有就是正义的。如果每个人的持有都是正义的,那么持有的总体 ( 分配) 就是正义的。为了把这些纲要转变成具体理论,我们必 须规定这三个持有的正义原则,即持有的获取原则、持有的转让 原则和矫正对前两个原则的侵犯的原则的细节。”他非常重视个 人自由权利在公正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认为要将历史和 现实结合起来考虑公正的安排,而不仅仅基于“即时原则去安 排公正的具体内容。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 文化,对公平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先秦。 先秦时期,虽然人们对什么是公平、怎样才能够具有社会的 公平,并没有理性的清晰的认识,但那时已经有了公平的意识, 这种感性的认识只是表明了一种社会要求和倾向,这种要求和倾 向才是进步的前提。孔子曾在论语季氏篇中指出:“有国有 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苟子以法作为标准,认为没有偏私地衡量事情的轻重, 就能够做到公平;遵守常法、以法为准绳,就能够做到适中无过。 他还强调:一部好的法律,会因为执法的人不好而形成极不公的 结果。 但苟子的公平观是建立在不平等的身份基础上的。这种不 平等的身份是建立在个人才智的差别上的,而把每个人放置在适 合其才性的位置,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从高到低的秩序性,是一 种社会的公平。也即为了公平而采取不公平的措施。 秦朝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追求公平的思想有增无减。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权,安抚民众,首先提出法律上平等 的思想,即“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外,“均田分亩、抑制豪 强 等措施均被历史上许多帝王采用过。科举制的推行使得许多 有才能的贫民子弟有机会挤入统治阶级行列,这是一种教育公平, 也即机会公平的体现。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和凌辱,社会 罗伯特诺齐克:(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第1 5 9 页。 李大华:论先秦中国社会的公平观念,联哲学研究2 0 0 4 年第l o 期,第3 7 4 3 页。 李大华:论先秦中国社会的公平观念,哲学研究2 0 0 4 年第1 0 期,第3 7 4 3 页。 李大华:论先秦中国社会的公平观念,( 哲学研究2 0 0 4 年第1 0 期,第3 7 4 3 页。 硕士学位论文 的主要矛盾是民族间的外部矛盾,人们更追求的是一种民族间平 等与公平,“驱除鞑奴,恢复中华是一切平等的基础。新兴的民 族资产阶级在外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地成 长,他们也更多地主张西方资产阶级所主张的“人人平等 的思 想。 建国以后,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同志对社会公平做了新的解释。他的社会公平思想包括了 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张人民应当具有基本的权利;人民的权 利相当广泛:有生存权、劳动权、“人权 、“财权及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和“休息权教育 权、老病保养权 等等。二是主张一个国家应当具有独立、自主、 平等的权利;“我们中华民族是不自由不平等的,受到帝国主义的 束缚和压迫我们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就要打碎帝国主义与 封建势力的压迫,为争取民族和人民的自由平等而奋斗。 三是 力主性别平等,妇女解放;“这种歧视,是社会的歧视,而不是两 性间的问题;这种压迫是社会的压迫,也不是两性间的问题。 妇女要同男子一样,有自由、有平等。 四是主张代际之间的公 正;五是主张大众教育;六是反对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反对平 均主义,是正确的;反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 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不同群体出现了利益分化,人们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公平问题 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内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学者集 中对公平的内涵、层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许多 有价值的讨论。 邓小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将公正视为社会主义本 质性的问题,认为社会公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共同富裕; 二是反对封建特权,主张人人平等;三是对于按劳分配原则的阐 ( (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3 3 5 页,第三卷,第2 3 2 页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6 6 页。 ( (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6 8 1 6 9 页。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3 0 页。 6 义务与公平一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 述;四是重视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关于 公正问题四个方面的论述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关于共同 富裕的论述旨在为整个社会的建构确立一种基本的取向,并为公 正的其他原则奠定最基础的条件;关于反对封建特权、主张人人 平等的论述旨在维护社会成员平等、自由发展的基本权利,从而 实现机会平等原则;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论述旨在承认每一个劳 动者对于社会各自不同的具体贡献,激发社会的活力;关于一次 分配后的再调剂、防止两极分化的论述旨在增进社会合作、提升 社会发展的质量。 吴忠民认为现代社会的公正,有着自身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 实依据。“平等、自由、社会合作等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构成了 现代意义上公正的直接理论依据。 圆而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则 是公正的现实依据。“只有基于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推进这样 的立足点,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公正的理论依据,才有可能真正把 握公正的基本内涵。”四 公正的保证规则、机会平等规则、按贡献进行分配规则、社 会调剂规则构成了公正的基本规则体系。“公正的各项具体规则是 一个有机整体。”“公正的每项具体规则都在分别着重地体现着某 项公正的理念或是综合地体现几项公正的理念。 “缺少其中的任 何一项具体规则,公正便不具备完整的意义。 还应注意公正的具 体规则之间的优先次序。“即公正规则体系的每一项规则都优于后 面的规则,前一项规则均是后面规则的前提。 机会平等“即平等的应当予以平等的对待,不平等的应当予 以不平等的对待。包括生存与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机会实现过 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 差异,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应当 将之同平均主义的机会绝对平等以及自由主义的机会放任区分开 来”“机会平等可以分为共享的机会平等和有差别的机会平等。”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8 8 9 5 页。 吴忠民:( ( 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7 页。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3 页。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3 6 3 8 页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1 7 1 2 1 页。 7 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调剂意味着社会资源依据某种规则在社会成员之间实现 某种转移或调剂。”社会调剂是必要的,但应当有一个限度。 适度地“通过社会调剂规则的实施,可以消除许多不平等的因素, 防范大量风险性的因素,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吴 忠民认为合理的税收是社会调剂的重要内容,征收累进税和遗产 税具有公正的性质,“对高收入者征收累迸税,是符合公正原则 的。 他还表现出了对程序公正的关注。“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共同 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公正。两者缺一不可。”“程序公正实际 上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社会的各个利益群体包括边缘化的社会 群体在这里能够进行充分的表意和谈判,在遵循必要的和共同认 可的公正规则和程序的前提下,形成相对来说能够被社会各个利 益群体接受的意见或做法。”但正确看待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的 关系,防止出现某种异化。 郑杭生结合社会分层阐述了自己的社会公平观点。他认为要 正确地把握公平或公平原则,不仅要了解它与平等的关系,而且 要处理它与效率的关系。他指出,公平不等于平等,更不等于平 均主义。平等只有相对的意义。所谓绝对平等,以及作为绝对平 等表现之一的平均主义,事实上是一种社会不公。但是公平与平 等,或者说公平原则与平等原则,都属于价值的范畴,且它们有 一部分内容是重合或交叉的。我国现在的价值观上已从平等取向 为主转变为以公平取向为主。他还强调,由机会均等所产生的收 入差别是正常的,与效率的关系是正相关的;所谓收入分配不公, 主要是指由机会不均等所产生的非正常收入差别,这种非正常的 收入差别既违反了公平原则,又严重违背了效率原则。在我国现 阶段应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而合理的社会分层 体系则是这一原则的保证,即要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层。 李培林在1 9 9 5 年就提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利益格局发生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6 7 页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6 4 、1 7 5 页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2 2 4 、2 2 5 、2 2 6 页。 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江苏社会科学2 0 0 1 年第3 期,第2 9 3 4 页 8 义务与公平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 了变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以收入水平为标志的利益差距在迅 速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和平均主义“大锅饭同时并存。他 认为“社会公平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更不是一个简单的 收入分配概念,而且,甚至也不能把“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 的关系简单地视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包括五方面内涵: 一、社会公平是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包含着对人的生存和 发展权利的共识,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 二、社会公平涉及到全部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的配置,如财富的 占有、收入的分配、权力和权利的获得、教育的机会等等;三、 社会公平更重要的是指发展机会的平等,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 证;四、社会公平是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调节利益差距而对 市场缺陷的一种补偿和对竞争过度的一种制约;五、社会公平不 是竞争和效率的对立物,社会公平的机制应当有利于提高和维护 资源的配置效率。他强调社会公平不仅仅是财富分配的平等,更 重要的是发展机会的平等。 李强认为社会公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内容上看,社 会公平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最表层的是民众的公平观念;第二 个层次是作为一种系统的法权观念、价值观念体系的社会公平观; 第三个层次是作为社会制度体系的社会公平。从性质上看,可以 把社会公平分为机会公平一一即提供给所有有关社会成员平等的 竞争机会;条件公平即竞争规则的公平;结果公平一一社会 活动结果的平等性。最后他认为我国现阶段要追求的公平是,以机 会的公平和条件的公平为主体,以结果的公平作为必要的补充。 刘长兴探讨了社会公平的内涵和评价尺度,认为从哲学或社 会学意义上来说,所谓社会公平,就是指社会在规范个人与个人 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中所体现的社会对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同一 性。并指出社会公平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同一性、广泛性、相 对性等基本属性。他还提出了判断公平的科学评价尺度:一是竞 李培林:“新富阶层”与社会公平,北京社会科学1 9 9 5 年第1 期,第5 7 6 3 页。 李培林:。新富阶层”与社会公平,北京社会科学1 9 9 5 年第1 期,第5 7 6 3 页。 李强:简析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贫困层及社会公平,新视野1 9 9 6 年第5 期, 第1 5 1 8 页。 硕士学位论文 争机会均等尺度,二是投入回报相应尺度,三是社会共同富裕尺 度,四是生产力尺度。 陈明义研究了我国社会的不公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 实现公平原则的思路。他认为当今我国社会不公现象突出地表现 为:社会财富形成之前的“机会不均等 、社会财富形成之后的“初 次分配不公和“二次分配”不健全三个方面。而要实现社会公 平,首先要斩断伸向不平等机会的黑手,即整肃变质的权利作用; 其次,要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公平;再次,必须处理好“补偿”原 则,主要是社会保障问题。圆 学者们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但都共同关注到了社会公平问题 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对于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稳定与发 展的重要性,关注到了新时期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表现与特点,并 且共同呼吁认真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建立新的社会公平机 制。 2 、关于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其实也由来已久,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 称谓,而且其内容、形式、作用均有差异。 在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税收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的赋 税,其中除了一部分用于公共事业、受灾地区的救济以外,其余 大部分用于维持统治阶级机构的运行和统治阶级奢糜的生活。形 式上有货币、实物、劳动力等等,课税的比例往往也很高,绝大 多的民众应付了形形色色的苛捐杂税后陷入极端的贫困,无力再 维持自身的生计,所以有“苛捐猛于虎之说。 税收发展到今天,其主要目的已不再仅停留在增加财政收入、 为公共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上、而在于更多地为经济发展创造 良好的环境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在于通过转移支付 来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给人们一定的社会保障以更好地实现社会 公平。 刘长兴:社会公平的内涵及其评价尺度新探,( 长白学刊1 9 9 6 年第5 期,第5 1 5 3 页。 陈明义:( 中国当今社会公平浅析,程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9 期,第 3 1 3 3 页。 1 0 义务与公平一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 随着贫富差距扩大趋势的加大,学者们对税收的研究也大多 转移到了如何使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公平的实现 以及如何从促进公平、社会发展方面制定税收政策。 彭骥鸣、王正明提出了治理税收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取得财 政收入上,更要着眼于激发市场经济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合理配 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 入上的作用,有效遏制贫富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将调控的天平向 社会公平一方倾斜。税收是国家为转移利益而使用的最重要的也 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转移,一是为社会提供 公共货品,使所有的公民得到利益;二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实现 收入的转移支付。同时,他们指出,要使税收政策既尽可能少地 伤害效率、影响发展,又能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处理好税收中性 与税收调控的关系。税收中性崇尚效率,要求税制设计不干预市 场经济运行,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税收调控着眼于弥 补市场失灵,包括矫正收入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就我国的 现实而言,以中性税收一一增值税为核心的商品税,在税制结构 中居主要地位,强调了市场公平,符合“效率优先”的原则:以 所得税为辅,以财产税为补充,也符合“兼顾公平”的原则,问 题在于税收调控的力度远远不够,事实上无法“兼顾公平”。但是 他们强调,加大税收调控收入分配的力度,并不意味着尽可能多 地对个人收入、财产课税,而是要使税收制度更合理、更健全、 更完善,从而使税收调控更有效。 金双华对税收水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 我国的税收水平与社会公平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税收水平越低 社会公平程度越高,二者的负相关程度为o 8 0 1 。为此,他提出,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均g d p 不断增长,但社会的公平 程度在不断变化,如何兼顾效率又体现公平,这是整个社会所要 考虑的问题,又是税收政策在新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 彭骥鸣、王正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与税收政策,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 9 9 7 年第4 期,第1 3 1 5 页。 金双华:税收水平与社会公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0 0 0 年第 1 1 期,第7 8 8 0 页。 l l 硕士学位论文 林延敏讨论了关于遗产税与社会公平问题。他认为,从理论 依据上分析,征收遗产税的着眼点主要在于社会公平;从历史演 变来看,促进社会公平是现代各国征收遗产税的主要目的。而且 贯穿各国遗产税制的灵魂是公平收入分配。所以,在我国为了贯 彻公平原则,也要建立我国的遗产税制。他具体提出了以下几点 措施:1 、采用总遗产税制;2 、合理扣除遗产税;3 、实行超额累 进税率以矫正因继承遗产而引起的财富分配不均;遗产税与赠与 税并用以削弱财富过度集中。 刘隽亭认为没有效率,经济不能发展,社会不能进步;没有 公平,社会就失去稳定,反过来又会牵制社会发展。个人所得税 是兼顾社会公平的有力调节手段。因此,完善个人所得税,是我 们防止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现行的个 人所得税税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征收面窄,并且偷税、逃税 者大有人在;二是扣除额固定,不能体现差别,没有灵活性;三 是税负不尽合理,有失公平。针对上述问题,他提出了三条改进 征管的措施:一是建立规范的源泉控制制度;二是建立有效的稽 核制度和有威慑力的处罚制度;三是宏扬优秀的道德文化,培养 公民自觉纳税意识。 3 、关于税收行为 学术界关于纳税行为的研究还不是很丰富,主要集中在纳税 行为表现的形式、原因分析、规范及其对策建议。也有学者提到 了纳税行为对社会公平的影响、纳税行为的道德化等等方面。 彭海申、曾耀辉对我国新税制下企业及个人的纳税行为进行 了研究,归纳了当前我国的纳税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对这些行 为的原因,做了分析,归纳为两点:一是政策法规的影响。首先 是税收政策、法规因地因人不同造成了竞争环境的不公平,对人 们的纳税行为有所影响;其次税收政策、税制结构还存在不完善 林廷敏:略论遗产税与社会公平,江西财税与会计1 9 9 5 年第1 2 期,第l o 一13 页。 刘隽亭:社会公平呼唤个人所得税的进一步完善,税务研究1 9 9 6 年第1 1 期,第2 6 2 8 页。 刘隽亭:社会公平呼唤个人所得税的进一步完善努,代税务研究1 9 9 6 年第1 1 期,第2 6 2 8 页。 1 2 义务与公平一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影响研究 之处,“费”挤“税 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征管模式影响。原来以 专管员统管、上门征收及个体户“双定 征收、征管查“三分离 的模式,将纳税人员在申报纳税时置于被动位置,使其依赖于税 务人员的辅导交税,漏报和少交了也不负法律责任,所以不利于 公民依法纳税观念的形成。所以,他们认为理想纳税行为的建设 途径在于:1 、加强税收宣传;2 、加快税收立法工作;3 、完善税 收征管模式;4 、提高征管工作质量;5 、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 6 、加强税收的综合治理。 马权认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管工作中仍然存在以下五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纳税意识淡薄;二是行政干预阻力大;三是 财务制度不健全,帐目混乱;四是发票使用混乱;五是欠税不易 辨别,清欠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