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低收入群体是一个庞大且重要的群体,该群体收入微薄,人数众多,既包括农 民也包括工人,既包括私企员工也包括国企职工,既包括下岗职工也包括在岗职工, 既包括残疾人也包括健全人,既包括偏远山区的人也包括城市和近郊的人,既包括 低文化水平的人甚至文盲和半文盲的人,他们不论是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中, 还是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都面临一定的困境。低收入群体广泛分布于我国城乡各 个角落,对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合理解 决低收入群体问题,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 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增强政治稳定,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同时,社会各个方面、 各个领域的基本状况与发展动向等也时时作用于低收入群体,对该群体的稳定与发 展变化产生各种影响。 影响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因素复杂多样,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包括经 济生活、政治心态、行为状况等,外因主要包括自然背景、社会背景等。作为背景 因素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必须重视。就社会环境而言,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是 必然且深远的,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基本状况与发展动向时时作用于低收入 群体,对该群体稳定度的发展变化产生各种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严重涉及社 会稳定度,而社会稳定度集中表现为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社会背景对生活于其中 的低收入群体来说,社会背景状况对该群体的心态、行为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该群体的稳定与否发挥着直接而且重要的作用,是判断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重要 指标。所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论证社会背景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预警该群体稳定度不可缺少。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理念,以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为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实际问卷、图书查询、历史资料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对社会背景指标 下影响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各项基本数据等资料进行详细的采集、归类、分析,采 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摆事实、列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 方法,就资料所给出的信息研究其导致的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状况,并深入探讨在 实际把握和应用这一指标时应正确处理的一些深层问题,科学地系统地建立起衡量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 本文通过初步建立一个评测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并深入探讨在 实际把握和应用这一指标时还应注意的一些深层问题。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论证,结 ii 合相关理论知识初步建立起预警低收入群体稳定度指标体系的社会背景指标,为决 策者提供符合国家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要求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的科学参考和 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社会背景指标;建构;依据;内容 iii abstract the low-income is an important large group in china.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belong to this group is too large, and they have very few income .this group includes both farmers and workers, both private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oth the laid-off workers and on-the-job worker, both the handicapped and incompetents, both remote mountain people and city and suburb people, both low and cultural level of the people even illiteracy and high level of culture. both in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ed status, and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certain difficulties. low-income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every corner of our country, and they make different levels of influence on our country every aspect of real life. resolving the question of the low-income reasonably, which will help to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 and maintain social justice, social equity,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engthen political stability, to consolidate the partys ruling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all aspects of society in all fields of basic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lso often act on the low-income groups, the groups produced changes in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ffects.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low-income groups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including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tern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 economic life,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conditions.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natural background, social background. background factors as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must pay attention to. as fo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mpact for low-income groups is inevitable and far- reaching, all aspects of society in all fields of basic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 constantly act on the low-income groups,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hange have various effects. the stability of low-income group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stability of low-income groups; iv social background of life in which low-income group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group mentality of the situation, behavior, etc. has a subtle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group or not play a direct and important role is to determine the stability of low-income group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so,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demonstrating a reasonabl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social background index is necessary and essential for forewar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group.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dea to construct the stability of low-income group social background, mainly through the actual questionnaire, checking books, historical information on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the detailed basic data on indicators of social background of stabil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w-income groups information. combining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normative analysis, taking examples, listing fact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cit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leading to the stability of low-income groups situation by the information given on the information , and explore in dep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indicator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properly handle some of the deeper issues, and set up to measure the stability of low-income groups indicators of social background scientif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preliminary building a social background index of the low-income st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deep problems in actual application of this one index which should also note. after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ver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initial, we set up forewarning system for low-income groups stability index of social background indicators, for policy makers in line with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demands, and operable and scientific system reference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the low-income stability; social background index; establishing; basis; content 承诺书 45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 2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6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引言 1 引 言 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政治与经济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断发生调整,社会也不断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转型从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变,等等。尤 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转型更为全面、更为快速、更为深刻。诸多的转变也是一把 双刃剑,在促进发展与繁荣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现实问题,低收入群 体就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该群体的稳定度也成为最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亟 待解决。 低收入群体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广,他们收入微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都相 对困难,在我国社会群体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一个庞大且重要的群体,广泛 分布于我国城乡各个角落。因此,该群体的稳定度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有着 突出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也 是不容置疑与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社会 宏观背景环境是预警低收入群体稳定度时不可或缺的背景条件。对于社会背景环境 的种种变化,该群体非常敏感,往往会快速、普遍地反映在他们的生存、心理与行 为等方面,是该群体稳定与否的重要现实条件。所以,社会对生活于其中的低收入 群体来说,社会背景状况对该群体的心态、行为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该群体 的稳定与否发挥着直接而且重要的作用,是判断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重要指标。 低收入群体作为生存于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相互影响,既作用于社会,又深 深受到社会背景的作用。该群体需要人们的关注与关心,而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关系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说到底,低收入群体的问题是社会问题, 所以离不开社会背景指标的尺度。 改变低收入群体生存和发展状况是“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是社会各 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 然要求。低收入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是整体性的,其稳定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稳定性密切相关,直接表征社会的安定、团结、繁荣。如何衡 量与测评低收入群体在社会宏观背景下的稳定度,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的调控,这就 需要我们在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时必须涵盖社会背景指标。建构这一 社会背景指标,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确认低收入群体稳定度出现的新趋势或问题,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 2 从而指导政策法规的制定,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通过有力、有效的工作,增强低 收入群体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度与支持度,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为执政党提供参考, 为决策者提供符合发展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可行性建议,动员全社会参与和 努力,并激发低收入群体自身发愤图强,共同使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这一具有重大 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早日得到妥善解决。 本论文选题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一部分,将对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 指标进行一次初探,争取达到较好的把握。 第一章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基本情况 3 第一章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总体指标情况 1.1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总体指标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 1.1.1 低收入群体的界定 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一个存在于任何时期和任何地方的普遍现象。 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无论贫穷与富裕,总是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处于相 对较低的状态。但是,低收入群体不等同于贫困人口,它不仅仅是贫困人口,它的 实际范围比贫困人口要广泛,既包括贫困人口,也包括那些随时可能返贫的贫困边 缘人口。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界定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实际 生活水平和发展变化的状态而划分。 在我国,收入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 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切实问题。政府界定的低收入人群主要是指城市的 无业、无劳动能力以及企业失业下岗人员。这类人员学历不高、劳动技能差、年龄 也偏大,在劳动力市场上为弱势群体,无法和大学毕业生相提并论,大学生有学历 优势、技能优势,另外还有年龄优势,唯一的缺陷是稚嫩、经验不足,不过这都是 可以用时间和个人努力来克服的。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6 年公布的数据,中等 收入家庭标准为年收入 6 万元,因此,家庭年收入少于 6 万元的,即为低收入群体。 那么该群体的人数最保守估计不会低于 2001 年羊城晚报估计的占全国总人口的 64.15%,即 8 亿多人口。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实施以来,贫 困人口由 2000 年的 9422 万下降至 2010 年的 2688 万。由此可见,虽然国家通过各 项政策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但是这一群体仍然人口众多,是一个庞 大的基层底座。低收入群体涵盖广泛,包括低收入农民、低收入市民、下岗职工、 困难企业职工、弱势群体及失业群体等各种贫困人口,还包括我们在上段提到过的 随时可能返贫的贫困边缘人口,他们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角落。此外, 部队现在越来越依赖社会化保障,好多技术和保障类岗位都在使用社会职工,所以 部队好多职工和非现役人员的收入也属于低收入群体。所以,不论农民还是工人, 不论残疾还是健全,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不论地方还是部队,不论偏远山区还是繁 华市中心,低收入群体普遍存在。今年国家又调高了贫困线,贫困人口又回到一亿, 这使低收入群体人数又明显放大了。 现阶段的低收入群体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而分化和显现出来的一个特 殊群体,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中等收入者的群体。该群体不但包括因自身生理、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 4 自然、灾难、家庭等原因形成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包括由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 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各行各业 劳动者1。他们不仅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也很低微,只掌握很少甚至几乎完全不掌握 任何的经济和政治资源,社会和政治生活保障很低。低收入群体队伍庞大,收入水 平低且不稳定,大部分看上去解决了温饱问题,实际上还有很多在温饱线上挣扎, 他们抗灾害的能力小,生活质量低;即便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一旦遇到天灾人祸, 经济负担加重,便会返贫。由于低收入群体是一个具有比较意义上的相对概念,所 以在不同时间段以及在农村和城市、内地和沿海等不同地区会有所区别和差异,因 此在界定上也要根据时段和地域作相应的调整。 1.1.2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内涵 稳定度是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所保持的状态及其稳定的程度,而低收入群体的 稳定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低收入群体稳定的状态或程度。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与该 群体政治心态和行为状况有关,具体表现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念强度、对方针政策的支持度、对贫困差距的逆反度、对社会不 公的怨愤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期望值、对应对个人和家庭变故的信心值、仇富心 理的程度值、自杀自残率、政治参与比例、群体性事件的比例、犯罪案件的数量等 等。例如近几年的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及其他群体性事件就是低收入群体稳定度波 动的表现,该群体心态和行为上的表现能够客观的反映社会背景下与人民利益直接 或间接相关的某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呈现出具体的、多样化的特点,不仅有地区、行 业的差异,甚至还有年龄上的区别,所以该群体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因此造 成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原因也具有多样性。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受自然因素、经济 状况、社会背景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以金融危机时期为例,占中国人口比例最大的 低收入群体维持吃住都相对困难,还要负担老人及小孩的医疗及教育,甚至还有随 时可能失业的压力,社会公共保障体系也还没有完全覆盖他们,这些都会对低收入 群体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进而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 2009 年起, 从 “蒜你狠” 、 “玉米疯” 、 “豆你玩” 、 “姜你军” ,到“糖高宗” “苹地起” “药你命” ,再到“油不 得你” , 物价上涨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一个四口之家为例,过去一 做顿饭大概要 20 元左右,现在收入没涨,每顿饭还是尽量按照以前的标准,但是量 海减;要想保量,如果买肉,就要买很便宜的蔬菜,比如豆芽,如果买贵一点的蔬 1 冯耀明、潘峰. 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的调研设计j. 理论探索. 2005(4), 114. 第一章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基本情况 5 菜,肉就不能买多。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生活质量更是大大的下降了。在温饱得 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如何能保证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他们的行 为,产生不稳定因素。由此可见,低收入群体的稳定状况是由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决 定的,通过社会心理环节反应在行为上的动态情况。 根据著名的“木桶原理”木桶中的水是否外溢,不是由最长的一块木板所 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社会就好比由许多木板箍成的一个盛水的大 木桶,木桶的盛水量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 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而低收入群体就是组成这个水桶的木板中的低板,是影响 中国社会整体状况的最短桶板,社会稳定度必然受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限制,低收 入群体的稳定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度,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发展固然影响社会的发 展。 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具有相对性、动态化的特点,不同状况的低收入群体的稳 定度不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不同,即便相同时期不同地区 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避免绝对化、静态化的分析低收入群体的 稳定度,科学地分析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一定要把握其灵活性。 1.1.3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相关指标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下涵盖五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经济生活指标、行 为状况指标、政治心态指标、自然背景指标和社会背景指标。经济生活指标包括收 入状况、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这三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各自含有其四级指标, 其中收入状况指标包含:最低工资提高率; 人均收入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上涨率; 每年达小康率等;生活水平指标包含:恩格尔系数; 人均住 房面积; 人均医疗费用支出; 教育额担负比重等;社会保障指标包含:保 障标准提高率; 保障总给付率; 失业保险覆盖率; 医疗保险覆盖率; 养老金与工资比例; 受救济比例等等。行为状况指标包括社会行为、政治参与、 法治状况等三个三级指标。其中它们各自包含的四级指标分别为:诚实劳动比例; 参加技能培训比例; 不良行为习惯(如酗酒、赌博)比例; 邻里纠纷比例; 入教者比例; 自杀自残率等。要求入党者比例; 参加民主选举比例; 人大代表比例; 参加社团比例; 加入自发性组织比例等。依法维权者比例; 调解案件比例; 群体性事件比例; 刑事涉案比例; 恶性案件比例等。政 治心态指标包括基本取向指标、焦点认知指标和未来期望指标。基本取向指标包含 的四级指标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度; 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 对政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 6 府行政的满意度; 对方针政策的支持度等。焦点认知指标包含:对社会不公的 怨愤度; 对干部腐败的反感强度; 对干群关系的否定值; 对贫富差距和富 裕群体的逆反度; 对群体性事件的同情度等。未来期望指标包含:对科学发展 的信心值;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期望值; 对解决低收入问题的期盼值; 对应 对个人和家庭变故的信心值等。自然背景指标包括的三级指标有环境问题指标、自 然灾害指标和安全事故指标。这三个三级指标分别包含的四级指标为:环境改善 幅度; 环境纠纷比例; 污染事件波及人口比例; 地方病发病率等。水旱 灾害影响面; 气象灾害损失; 地质灾害损失; 地震灾害波及面; 自然 火灾损失等。生产事故率; 职业危害面; 食品问题发生率; 传染病发生 率等。社会背景指标作为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一项,还列有 三个三级指标及若干个四级指标。三个三级指标及下属四级指标分别是宏观经济指 标包括 gdp 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基 尼系数等,政策导向指标包含有关政策法规出台率、人大政协相关提案率、其 他群体参与社会公益及救助比例、劳资纠纷比例等,舆论舆情指标含有网络舆 论集中度、主流报刊关注度、相关课题研究比例等。 国家宏观经济是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的指向标,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并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经济生活状况,引 起其稳定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家政策导向是国家执政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之 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并突出影响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变化, 导致其稳定度发生动摇;社会舆论舆情作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运行的“晴雨表” ,反映 着全社会对于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认知和呼声,尤其是突出问题所在,该指标 体系不能不涉及2。 生活在社会中的各群体是具有整体性的, 其本质关系是社会关系, 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性区别。随着社会和经济 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人类受社会背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 低收入群体所受到的影响。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作为在社会背景指标 下对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测评,是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不是该群体自身的直接指标,而是与直接指标紧密相关的社会背景指 标。观察和测评该群体稳定度离不开这一指标。 1.2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意义 2潘峰. 关于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建构. 理论探索. 2009(3), 23. 第一章 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基本情况 7 低收入群体作为生存于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相互影响,既作用于社会,又深 深受到社会背景的作用力。该群体需要人们的关注与关心,他们的动态直接影响到 社会的稳定。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关系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问题。低收入群体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所 以离不开社会背景指标的测定。 帮助低收入群体改变生存和发展状况是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 注的焦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低收入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是整体性的,社会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行为 及心理状况才能表现出其本质,更好的反映出其稳定度。低收入群体的稳定性与国 家社会的发展、稳定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繁荣。如何使低收 入群体的稳定性在社会宏观背景下得以科学系统的衡量与测评,从而使其得到有效 的调控,这就需要我们在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中必须涵盖社会背景指 标。 低收入群体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稳定、发展大局的关键性问题,是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确立之后,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低收入群体稳定度指标体 系具有四大现实意义: 1、突出了社会整体性。 2、突出了以政治角度看问题。 3、与国家的大政策挂钩。 4、展示了要以大的方面解决问题。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确认低收入群体 稳定度出现的新趋势或问题,从而指导政策法规的制定,确立优先解决的问题,增 强低收入群体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度与拥护度,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低收入群体经济收入较低、生存状况较差、人数比例较多,因此,在社会背景 下制定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为判定其总体稳定度及发展趋向奠定基础,为引 导社会认识与行为,尤其是为执政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是低收入群体稳 定度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收入群体稳定度指标体系的大方向;更利于 解决该群体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政治安定。要建构系统、完整、 科学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不能没有社会背景指标的建构。 1.3 目前相关研究状况的评述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 8 目前国内外尚无对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方面的研究,但有些关于 对低收入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或社会对其影响的探讨。例如 2004 年 09 期中国物价 上李宗显刊登的文章 城市低收入群体问题研究-物价上涨压力下的视角 , 着力于 分析城市居民中低收入群体的构成及状况、城市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构成和物价上 涨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了保护城镇低收入群体家庭不因涨价 而生活下降的若干意见。 关于指标体系方面,欧盟为了实现其新世纪的发展目标使欧洲成为“最有 竞争力、最富有活力的基于知识的经济共同体,通过提供更好的工作及在更大程度 上促进社会融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3欧盟采用开放性的合作,共同行动,制 定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系统指标,以此来监测各成员国有关低收入和社会排斥问题。 山西大学的苏江丽对欧盟监测低收入和社会排斥的指标做出了介评,并讨论了该监 测指标对于构建我国的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预警指标的相关启示及借鉴意义。 当前集中研究低收入群体稳定度指标的体系的还有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的潘峰教 授,如他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研究” (03bzz007) ,就涉及到社会捐助、政府扶贫、社会保障等问题。目前的研究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低收入群体问题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06bzz039) , 已明确把社会背景指标列为研究的专题内容,本文系此课题研究的一部分。 3 苏江丽. 欧盟监测低收入和社会排斥指标介评. 理论探索. 2007(5), 138. 第二章 确立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合理性依据 9 第二章 确立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合理性依据 2.1 社会主义利益共同体理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对利益的不同占 有和分配情况,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研究” 课题组在 2004 年发表的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中分析, 我国社会已形成了 “十 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等等。4这“十大阶层”的形成充分说 明社会利益格局已从利益主体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 致产生出不同的利益群体。按照我国目前不同群体的经济收入状况,可划分为高收 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邓小平同志 提出的“先富后富共富”的战略设想决定了这三大利益群体必然并将长期是我 国社会的重要组成,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富足安康都需要这 三大群体的共同努力与相互协调、合作。当这三个利益群体中的任何一个群体,尤 其是低收入群体,在稳定性方面出现问题,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发展进步、人 民的富足安康都将受到重大影响。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新举措,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实施更 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 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 虽然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各利益群体为了获取和维护自身利 益而展开激烈争夺,处于明显的矛盾与冲突之中,社会结构因而呈现出一定的“断 裂”迹象,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进步,社 会各群体之间、各群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各群体 间的利益相关性持续增强。近年来的发展实际已充分表明,一方面,任何一个群体 的利益非正常受损最终都必然会引起其它群体的利益也相应受到损失;另一方面, 任何一个群体合法获利的增加也必然会使其它群体获得更多的利益。高、中、低收 入群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不是彼此对立与排斥,而是紧密相关的利益共同体。他们 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对社会的整体稳定、发展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结构也 4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 10 因此正由“断裂”走向“弥合” 。 在弗里曼看来,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 现目标过程中影响的人。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影响的扩大,这个理论也不再仅仅拘 泥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人与群体之间,利益相关者的内涵范围也扩大了, 这个定义不仅将个人和群体看成是利益相关者,还将国家、社会和政府也纳入利益 相关者的范围。所以,在我国,无论国家、执政党和人民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高 中低收入群体或是单独个体,都涵盖于社会主义共同体的范围内。以金融危机时期 的房地产市场为例,市场形势严峻,房子卖不出去,政府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 行扶持,否则,房地产商盖房子的钱大部分都是跟银行贷款来的,一旦房地产商破 产,国家经济必然受到重挫,会导致大量员工薪资降低甚至失业,加大低收入群体 的数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利益共同体的利益相关性,不断加强和完 善社会保障,许多富人也都成立了基金或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中国的大部 分富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与低收入群体是利益共同体的现实,低收入群体十分需要 人们的关注与关心,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执政党和政府要 采取各种手段和政策控制穷人与富人的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使其不能贫富扩 大化,不能够只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他们都是利益共同体的一部分,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当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与富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时,低收入 群体的心态就会失衡,稳定性降低,群体性事件增加,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发 展,从而也就直接影响富人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致富状况。 可见,作为重要社会背景情况的社会主义利益共同体理论及其实践,对低收入 群体的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认识和测评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就不得 不涉及社会背景指标。 2.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追求 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 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具有高度的凝聚力 和广泛的感召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 精神动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都有健康的心态、共同的理想与奋 斗目标,以及合理的心理依靠相信党和政府能够切实解决自己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从而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 第二章 确立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合理性依据 11 大成就,30 年来 gdp 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创造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 这个过程中,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低收入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承担 了改革的代价,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不能公平地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如在收 入分配领域、社会生活领域、权利保障领域,等等,均存在着大量的社会不公现象, 严重危害低收入群体的稳定,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成为威胁我国社会和政治稳定 的“导火索” ,有时还造成严重后果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就是此类典 型事件。因此,维护和促进低收入群体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就必须解决各种不公 平、不正义的问题,就要严格按照胡锦涛同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妥善协调高 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正确处理事关低收入群体的各种矛盾和问 题。 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中央立足于保民生、保稳定, 保增长,不断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并且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贯彻始终。这些具体理论和行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 并且在实践中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推动作用,也保证了低收入群体的稳定 度。在和谐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关键是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通过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社会和谐,把建设新农村与推进特色城镇化结合起来, 协调好村矿关系、城矿关系、城乡关系,通过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把宝贵的财 力用到民生上,把人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通过化解矛盾 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畅通信访渠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 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 环境。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国家最贫穷的群众劳动阶级起家的,这一阶级为国家 的奉献最多,如果受损最严重,怨愤积压导致心理失衡、情绪化,以致行为无控制, 冲突事件增多,使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降低,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这次全球 性的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的式微,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环境一直良好,并流传 有“只有中国可以救世”的言论。原因就在于,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就是弱肉强食、 不顾穷人;而中国一直坚持共同富裕,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以及优越性。 进入 21 世纪之后,社会公平正义集中体现在民生领域如就业、教育、医疗、住 房、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司法等,而其主要表现为权利公平、规则公平、 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措施,在收入分配、社会生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 12 活和权利保障等领域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使社 会中各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分配得到一定协调,涉及低收入群体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 所缓解,城乡广大的低收入群体获得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作为改革开放代价主要 承担者的他们也开始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在全社会创造的丰富物质和精 神财富中分到了他们应得的那一份。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减少了 低收入群体对党、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情绪,使其心态与行为逐步趋向正常,提高了 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保持和促进了低收入群体的整体稳定、社会的稳定。 所以,作为社会背景的社会公平正义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具有直接的、重 大的影响和作用,社会背景指标是评测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一项必要衡量指标,测 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自然决不可脱离社会背景指标。 2.3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一个全面和谐的社会状态,这已然成为一项 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体现利益关系层面的和谐,也体现文化价值层面的 和谐。 首先,要求逐步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新的合理有序的收 入分配格局,人民的经济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更加富足。这就需要改变目前贫富差 距过大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努力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努力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同时,必须重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平衡,建 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决不能以牺牲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其它 社会成员利益的畸形增加,应使高、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均能保持合理增长。 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其收入增长率还应适当高于中等和高收入群体,这 样才能有效缩小低收入群体规模,促进低收入群体的稳定。 其次,要求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建立能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 业是民生之本,更是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保持稳定的根本,没有低收入群体的充 分就业,就很难保持低收入群体的稳定,也不会有社会的和谐稳定。进入 21 世纪以 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建成覆盖全部城乡的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有效保障了城乡广大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 活。如果没有建设这样的社会保障体系,或发挥的作用不佳,那么低收入群体的稳 定度必然降低,保持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必将极为困难,社会的稳定局面也必将受到 严重威胁。 第二章 确立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的合理性依据 13 再次,要求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现依法治国,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 益。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这样一方面必然会减少或避免公权力对其进行不法侵害 事件的发生,使低收入群体不至遭受来自公权部门以及其它一些社会组织、成员的 不法侵害;另一方面使低收入群体在遭到不法侵害之后,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有效地 维护和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低收入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如此 必然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度,保持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并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稳定。 最后,要求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