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狼》教案1 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狼》教案1 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狼》教案1 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狼教案1一、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缀、窘、瞑、隧、洞、其、之、苫蔽2、反复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3、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二、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2、理解故事寓意。(二)、难点:理解名词活用。初一学生点到即可,不必烦琐讲解。三、教学对象分析:1、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更要重视熟读成诵。2、疏通文义,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教师可做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四、教法:1、反复指导、引导学生朗读2、评价性阅读:以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为主,教师适当引导,教师着力进行的是要考虑怎样引导学生评价,从而有步骤、有层次的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提高学生能力。3、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读课文为主,中上游学生达到诵读程度;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以评价性阅读为主。五、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实际,采用计算机,用多媒体展现狼与屠夫的场景,整体感受,形象直观,有趣,从而突出狼的本性,屠户的勇敢。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请同学将自己准备的“奇异”的故事(事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的),讲给大家听,然后教师讲狼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内容:1、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的识记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博人,著有短篇小说聊斋志异。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第二则。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懂课文,把握大意。四、疏通文意并理解内容。(一)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梳理文句,并且质疑。(二)教师答疑并点拨:1、“缀”这里引申为紧跟。2、“投以骨”,把骨头仍给他。(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又如“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3、“骨已尽矣”,也可说成“骨尽矣”。4、“顾”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5、“苦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的意思。6、“奔倚”表示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7、“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这里是引申义。8、“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如:狼吞虎咽,就是这种用法。9、“隧入”从隧道入,如:空运,就是这种用法。10、“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让学生作比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11、“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三)讲解词性活用。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词,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名词用作状词,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四)讲解通假字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五)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解决。(六)指导学生朗读并熟读成诵1、注意朗读节奏:(1)读出轻重。(2)读出快慢。(3)读出抑扬。即读出情景,读出语气。2、朗读: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指明朗读师生评价3、诵读:(1) 、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方法:分层诵读法。所谓“分层诵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的特点之一就是写狼,写人,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指导学生找出段内层次,画出停顿的地方。)(2) 、教师示范:(3) 、学生诵读(4) 、教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业1、诵读全文2、翻译并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并导入新课1、检查诵读情况,并及时纠正2、复述故事3、大家考虑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并用一句话概括:叙述了屠夫与狼搏斗的故事二、指导学生从屠户的角度对课文进行评价性的阅读,读一段,评价一段。 教师示范: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学生讨论,对二、三、四段进行评价,教师明确: 第二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与结局。三、故事情节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叙事(第一、二、三、四段)故事;第二部分议论(最后一段)点明主旨。四、讨论探究1、找出文中刻画狼的本性的词语:贪婪凶恶:狡诈阴险:2、找出文中刻画屠户形象的语句并概述其特点:心理描写:动作描写: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4、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五、附板书 狼遇惧御杀屠户六、练习设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狼(其三) 蒲松龄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张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令不可去( ) 不盈寸( ) 方缚以带( ) 遂负之以归( )2、用原文语句回答: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