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登革热灭蚊措施课件.ppt_第1页
学校登革热灭蚊措施课件.ppt_第2页
学校登革热灭蚊措施课件.ppt_第3页
学校登革热灭蚊措施课件.ppt_第4页
学校登革热灭蚊措施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CDC,1,登革热传播媒介的防制措施,宁波CDC,2,新发虫媒病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暧,分布区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快速交通工具、频繁的国际旅行和活跃的动物贸易大大加速了扩散。土地利用、森林建设、水利工程、城市化增加了新发虫媒病的爆发危险。如果存在着潜在的宿主、媒介生物和易感人群,并有适宜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极容易引起爆发流行。,宁波CDC,3,传染病发病,传染病死亡,中国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地位,宁波CDC,4,疟疾、丝虫病,多种虫媒病毒病,蚊虫主要危害,宁波CDC,5,蚊咬所致严重过敏,骚扰和吸血,宁波CDC,6,疟疾,全球每年发病3-5亿,死亡300-500万,每40秒就1名儿童死于疟疾。我国疟疾病例报告每年2-3万。主要媒介: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宁波CDC,7,病原体:乙脑病毒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扩散宿主:猪,日本乙型脑炎,宁波CDC,8,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主要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宁波CDC,9,从1955-1999报告给WHO的登革/登革出血热的平均年度病例数,NumberofCases,宁波CDC,10,登革热与媒介概况,登革热是由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具有分布广,发病多,危害大的特点,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且无疫苗。预防或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途径是控制蚊媒。媒介主要有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浙江为白纹伊蚊。,宁波CDC,11,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现状,登革热是一种向全球迅速蔓延的急性蚊媒性传染病。已威胁到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健康安全。据估计全球每年有数千万的发病数,50万的住院病例,90%的病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平均的死亡率为5%,死亡人数约2万以上。目前登革出血热每年50万病例,是登革主要的住院和死亡因素。,宁波CDC,12,我国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现状,1978-1979年广东佛山、中山等地局部爆发流行,发病数22122。死亡数14。1980年海南爆发流行,波及湛江、广州、汕头、韶关,合浦、钦州、北海(3型),发病数453151。死亡数74。1986年海南爆发流行(2型),出现出血症状,发病数118881,死亡数296。1995、1997年广东番隅、肇庆、潮州局部爆发流行。从1978-1999年我国东南沿海登革热病例报告没有间断。2004年慈溪市83例登革热病例(2型)。2009年某市发生194例登革热病例(3型)。,宁波CDC,13,媒介白纹伊蚊分布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常见蚊种。在美国,巴西,意大利,南非也有分布,而且正迅速扩散,被称为“亚洲虎蚊”。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南部均有分布,但以北纬30以南常见。,宁波CDC,14,白纹伊蚊体形较小,黑色、间有白斑,中胸背板上有l条明显的白色纵纹,后足各跗节上均有白环,第12跗节上的白环在基部,第5跗节全白。,白纹伊蚊,宁波CDC,15,为刺吸式,有上唇,上颚一对,下颚一对和舌等6根针状构造,包藏在由下唇形成的外鞘内。,口器,宁波CDC,16,蚊虫的生活史,宁波CDC,17,生活史周期271,湿度805%,卵期3.5天,幼虫期6.0天,蛹期2.2天。寿命雌蚊23周甚至更久,雄蚊l2周。产卵伊蚊产卵100个左右。呈橄榄状、黑色、单个沉入水底。,宁波CDC,18,白纹伊蚊的雄蚊对雌蚊翅振颤有反应,在白天飞行中由雄蚊寻找雌蚊而交配;一般来说,雌蚊只需交配一次即可接受一生够用的精子。,交配,生态习性,宁波CDC,19,吸血习性,无严格的生殖营养节律,在吸饱血以后以及卵巢发育过程过程中,会再次或多次吸血,从而增加传播疾病的机会。雌蚊嗜吸人血,是非常活跃凶猛吸血者,人临近其孳生场所或栖息场所,雌蚊很快飞来吸血。CO2和一些氨基酸有引诱作用。,宁波CDC,20,昼夜活动规律白纹伊蚊主要是白天活动的蚊种。每天有上、下午两个高峰(上午9-10时,下午4-5时)。季节消长上海、宁波3月发现幼虫,4月下旬出现成虫。季节消长与气温和降雨量多少有密切的关系。低于15不吸血,高于40死亡。长江流域,从56月份开始形成幼虫高峰,其高峰时期可持续4个月之久,幼虫在雨季出现高峰,成蚊高峰出现在雨季末或雨季后。,宁波CDC,21,越冬以卵越冬:北纬22度以北30度以南地区,有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广西和广东大部分地区。扩散与飞迁不利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滞育卵。白纹伊蚊卵在容器积水干枯后仍可粘在内壁上存活,当遇到适宜条件,就可孵化出幼虫。活动范围活动飞行范围在孳生地附近50-100m,很少超过200m,最大飞行距离400m。疫点灭蚊100-200m范围。,宁波CDC,22,成蚊栖息习性通常在孳生地周围栖息。如灌木、草丛、杂物堆积场等潮湿阴暗处。在缸、罐、坛、瓮、轮胎等容器内壁,附近的阴凉处、树林、草丛等处。居民区附近的草丛、竹林、及空房内等。建筑工地多数栖息在工地内部,比较集中在小型积水容器的内壁、工棚内等阴暗潮湿的地方。蚊帐内、客厅、猪栏、缸罐内壁等处栖息。在竹林、树洞等野外孳生地,多栖息在附近的草丛和植物叶子下面。,宁波CDC,23,幼虫孳生习性喜欢孳生在小型的积水容器中。家居周围废弃的缸、罐、桶、锅、泡菜坛、盆景、莲花缸、罐头盒、碗、杯等积水中。室内插花瓶、水缸、痰桶和花盆托等积水。植物的茎叶等小型积水,如竹筒、叶腋等积水中。竹林的竹桶、树洞、石穴等积水容器。,宁波CDC,24,病毒复制与传播,病毒在蚊体内2-3天即可检出,8-11天病毒复制量达到高峰。实验证明登革热病毒可经卵传播,至少2代以上。无证据表明我省存在自然疫源地,主要是输入性。传播途径人蚊人。,2019/12/13,25,可编辑,宁波CDC,26,蚊虫防制技术,宁波CDC,27,蚊虫综合治理,蚊虫、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观念出发,本标兼治而以治本为主,有效、经济、简便和安全,因地和因时制宜地对有害蚊种,环境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法规防治,防治对象种群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并在有条件的局部地区,争取予以清除,以达到除害灭病或/和减少骚扰的目的,宁波CDC,28,填、疏、堵、整、翻、捞等方法以消除和控制蚊孳生地或杀灭蚊幼。早春消除和控制蚊孳生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除各种水体和容器积水。水体养鱼灭蚊幼。缸罐倒置遮雨存放。竹筒用刀砍为十字形。,环境防制,宁波CDC,29,防蚊措施纱窗:可涂抹缓释杀虫剂蚊帐:浸泡杀虫剂(菊酯类浸泡蚊帐)驱避剂:野外活动涂抹蚊香:盘式、电热蚊香片、液体蚊香气雾剂,宁波CDC,30,目前应用最广、数量最多的灭蚊方法但存在耐药性和污染环境两大难题,有机氯杀虫剂:因这类杀虫剂容易形成耐药性和导致环境污染,我国已在20世纪80年代停止生产滴滴涕、六六六,目前改用高效低毒的三氯杀虫酯。,蚊虫化学防治,宁波CDC,31,有机磷杀虫剂:此类杀虫刑具有快速触杀和胃毒作用,兼有熏杀和内吸作用。如敌敌畏、敌百虫、倍硫磷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广谱、低毒、高效的特点。包括西维因、速灭威和巴沙等。,宁波CDC,3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击倒快、毒性低、残效期短等特点。包括丙烯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等。植物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及熏杀作用。如除虫菊、百部、闹羊花等。其它杀虫剂:生物杀虫剂。,烟剂,宁波CDC,33,昆虫生长调节剂。苏云金杆菌(Bti)和球形芽胞杆菌(Bs)。使用灭蚊蚴缓释剂。安备沙粒剂(1%双硫磷)唯一可用于饮用水杀蚴剂,持效期3个月以上。施药后要定期检查,定期补施药剂。,杀灭蚊蚴,宁波CDC,34,安备沙粒剂安全性,国外试验表明,把该药混入牛奶中,每人每天饮入256mg,连续5d。每人每天64mg连续28d,均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和副作用。该制剂对眼睛和皮肤亦无刺激作用。是控制蚊幼滋生地的首选药物。,宁波CDC,35,生物最佳直径,药物喷洒灭成蚊,宁波CDC,36,A.宽边帽(头、脸、颈部防护药滴)B.护目镜或面罩(脸和眼防护辐射雾滴)C.口罩(防护鼻和嘴吸入雾滴)D.长袖外套(裤腿在靴子外)E.橡胶手套F.靴子G.根据杀虫剂选择,防护设备,宁波CDC,37,滞留喷洒,成蚊栖息场所。喷药量要根据物表的吸水性、粗糙度而定。使用对人畜安全、有较长的滞留持效药物。施药时不可污染水源、食物。,宁波CDC,38,空间喷洒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用于室内外空间处理。施药与蚊虫的活动一致,白纹伊蚊通常在上晨或下午。(A)静止(B)有风(C)倒置,宁波CDC,39,在室外施药时,一定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天气条件。阴天可以整天进行作业。作业时的风速以一级风以下为好(树叶轻微摇动)。下雨天气不宜进行烟雾作业。有风天气,应与风向垂直行走。要随时观察风向和烟雾的扩散情况,及时调整行走路线和间隔距离,使烟雾均匀地布满处理空间。,热烟雾,宁波CDC,40,灭蚊效果考核,相关密度指数(RPI)(对照区处理前密度试验区处理后某时密度)/(对照区处理后某时密度试验区处理前密度100下降率(%)(处理前密度处理后密度)/处理前密度100,结合蚊媒传染病发病率下降来综合评价。,宁波CDC,41,容器指数(CI):阳性容器数/积水容器数100%布雷图指数(BI):阳性容器数/检查户数100房屋指数(HI):阳性房间数/调查房间数100%,白纹伊蚊幼虫监测,宁波CDC,42,幼虫指标判断布雷图指数(BI)20房屋指数(HI)35%容器指数(CI)20%布雷图指数(BI)5房屋指数(HI)4%容器指数(CI)3%成蚊人工小时:人工诱蚊蚊卵调查:诱卵器调查病毒调查:蚊虫病毒分离,宁波CDC,43,诱卵器法,是高效的白纹伊蚊的监测方法,比幼虫监测灵敏4-5倍。每个监测点10个诱卵杯背阴处放置,靠墙、灌丛、旧轮胎等。接近或在地面,并有12英寸的开放空间。每周观察1次。,蚊虫卵的监测技术,宁波CDC,44,传播,蚊媒监测和控制,蚊媒传染病控制,X,宁波CDC,45,案例:两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概况,第一起疫情发生在2004年7月10月,累计报告发病83例,无死亡病例,疫情局限于某镇区域。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出登革型病毒。第二起疫情发生在2009年7月10月,累计报告发病194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5个镇(街道)。分离出登革型病毒。两地8月初分别受到“云娜”、“莫拉克”台风影响。,宁波CDC,46,相同:媒介控制的化学方法基本一致。超低容量喷雾、滞留喷洒、个人防护、灭蚊幼等。不同:第一起涉及1个镇,1家P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