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超薄绝缘体上锗goi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pdf_第1页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超薄绝缘体上锗goi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pdf_第2页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超薄绝缘体上锗goi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pdf_第3页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超薄绝缘体上锗goi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pdf_第4页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超薄绝缘体上锗goi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g o i ( g e r m a n i u m o n i n s u l a t o r ,g o i ) 材料兼具g e 材料和s o i 材料的双重优 点,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衬底材料。采用高质量的g o i 材料作为衬底材料 制作m o s f e t s 器件,可以显著提高器件中沟道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降低寄 生电容,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因此,制备表面平整、晶格结构完整的g o i 材 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锗浓缩技术对在u h v c v d 系统中外延生长得到的s o i 基s i g e 材 料进行氧化、退火,制备出不同g e 组分的绝缘体上锗硅( s g o i ) 材料,并对其 结构、表面形貌、光学特性等进行表征;利用制得的s o i 、g o i 材料探索了s o i 、 g o i 肖特基源漏结m o s f e t s 器件工艺,并对其电学特性进行表征。本论文的主 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l 、利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淀积系统在减薄的s o i 衬底上外延生长g e 组分为 0 1 9 ,应变弛豫度为1 2 ,表面粗糙度为0 8 n m ,厚度约为7 0 n m 的s i g e 外延层。 2 、采用循环氧化退火的改进型锗浓缩方法制备s g o i 和g o i 材料。通过优化氧 化退火温度和时间,利用s o i 基s i o 8 i g e o 1 9 材料成功制备出g e 组分从o 2 4 到l 的高质量s g o i g o i 材料。研究表明,在氧化退火初始阶段,s i g e 层g e 组分 不断提高,s i g e 层厚度不断减小,由于s i g e 层厚度小于临界厚度,其应变状态 遵循异质结构的临界厚度限制,应变弛豫度较小。当s i g e 层中g e 组分大于o 5 时,氧化引起的s i g e 层厚度的减小变缓,而g e 组分提高导致临界厚度减小, s i g e 层厚度大于临界厚度时,则发生较大的应变弛豫。当形成g o i 时,g e 受 到张应变,此时的应变由热失配主导。在室温下观测到ll n m 厚g o i 样品g e 直 接带跃迁光致发光。 3 、设计并探索了s o i 、g o i 衬底n i s i ( n i g e ) 肖特基源漏结金属栅m o s f e t s 的 制作工艺,制备了栅长为1 5 0 p m ,栅宽为1 6 0 0 1 x m ,环栅面积为2 4 x 1 0 5 岬2 ,栅 氧化层厚度约为3 5 n m 的s o i 、g o i 肖特基结源漏m o s f e t s 。初步测试验证了 其电学特性,器件工艺需要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锗浓缩;氧化;退火;g o i ;肖特基源漏结m o s f e t s a b s t r a c t g e r m a n i u m o n - i n s u l a t o r ( g 0 0 ,w i t hm e r i t so fg e r m a n i u ma n ds o im a t e r i a l s ,h a s b e c o m ean o v e lp r o m i s i n gs u b s t r a t em a t e r i a l 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d e v i c ec a nb e e n h a n c e db yu s i n gh i g hq u a l i t yg o im a t e r i a la st h es u b s t r a t eb e c a u s ei to f f e r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h i g he l e c t r o na n dh o l em o b i l i t i e si nt h ec h a n n e la n dl o wp a r a s i t i c c a p a c i t a n c e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o f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f a b r i c a t eg o im a t e r i a lw i t h s m o o t hs u r f a c ea n dp e r f e c tl a t t i c es t r u c t u r e s o i - b a s e ds i g em a t e r i a lp r e p a r e db ye p i t a x i a lg r o w t ho fs i g el a y e ro ns 0 1w a f e r i nt h eu l t r a - h i g hv a c u u mc h e m i c a lv a p o rd e p o s i t i o n ( u h v c v ) s y s t e mw a su s e dt o f a b r i c a t et h es i g eo ni n s u l a t o r ( s g o i ) s u b s t r a t ew i t hv a r i o u sg ec o n t e n t sb yt h e o x i d a t i o na n da n n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 e s t h es t r u c t u r e ,s u r f a c em o r p h o l o g ya n do p t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g 0 1w e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t h ed e v i c et e c h n o l o g yp r o c e s so fs o i a n dg o is c h o t t k ys o u r c e d r a i nj u n c t i o nm o s f e t so ns o ia n dg o im a t e r i a l s f a b r i c a t e dw e r ee x p l o r e d ,a n dt h ee l e c t r i c a lp r o p e r t i e so fd e v i c e sw e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t h ef o l l o w i n gs t u d i e sw e r ec a r r i e do u ti nt h ep r e s e n tt h e s i s : 1 s i g ee p i t a x i a ll a y e r ,w i t hg ec o n t e n to fo 19 ,s t r a i nr e l a x a t i o nd e g r e eo f12 ,t h e r m so f0 8 r i m ,a n dt h i c k n e s so fa b o u t7 0 n m ,w a sg r o w no nt h i n n e ds o ii nt h e u l t r a - h i g hv a c u u mc h e m i c a lv a p o rd e p o s i t i o n ( u h v c v ) s y s t e m 2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s g o ia n dg o im a t e r i a l su s i n gam o d i f i e dg ec o n d e n s a t i o nm e t h o d o fc y c l i co x i d a t i o na n da n n e a l i n gw a sp e r f o r m e d h i g hq u a l i t ys g o im a t e r i a l sw i t h g ec o n t e n tf r o mo 2 4t o1 ( 0 2 4 x o 。 1 ) w e r es u c c e s s f u l l yp r e p a r e df r o ms o i - b a s e d s i 0 8 1 g e o 1 9i nd r yo x y g e na t m o s p h e r eb yt h eo x i d a t i o na n da n n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 e sw i t h , 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t i m eo p t i m i z e d r e s e a r c hs h o w st h a tt h et h i c k n e s so fs i g el a y e r c o n t i n u a l l ym i n i s h e da st h eg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s i g el a y e ri m p r o v e di nt h ei n i t i a l s t a g eo fo x i d a t i o na n da n n e a l i n gp r o c e s s e s ,a n dt h es t r a i n e dc o n d i t i o no fs g o i f o l l o w e dt h ec r i t i c a lt h i c k n e s sr e s t r i c t i o no fh e t e r o s t r u c t u r eb e c a u s et h es i g el a y e r t h i c k n e s sw a sl e s st h a nt h ec r i t i c a lt h i c k n e s s t h er e d u c t i o no fs i g el a y e rt h i c k n e s s i i a r i s e df r o mo x i d a t i o np r o c e s s e ss l o w e dd o w na st h eg ec o n t e n ti ns i g el a y e r e x c e e d e d0 5 ,a n dt h es t r a i nr e l a x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a st h eg ec o n t e n ti m p r o v e db e c a u s e t h es i g el a y e rt h i c k n e s sw a sm o r et h a nt h ec r i t i c a lt h i c k n e s s t h eg el a y e rw a s s u b j e c t e dt ot e n s i l es t r a i na s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g o i ,a n dt h es t r a i nw a sd o m i n a t e db y t h e r m a le x p a n s i o nm i s m a t c h t h ed i r e c tb a n dt r a n s i t i o np h o t o l u m i n e s c e n c eo ft h e 1ln m t h i c k g 0 1w a so b s e r v e da tr o o m t e m p e r a t u r e 3 w ed e s i g n e da n de x p l o r e dt h ef a b r i c a t i o np r o c e s s e so fs c h o t t k ys o u r c e d r a i nm e t a l g a t em o s f e t so ns o ia n dg o is u b s t r a t e s ,a n ds 0 1a n dg o im o s f e t sw e r e f a b r i c a t e dw i t hg a t el e n g t h ,w i d t ha n da r e ao f1 5 0 1 x m ,1 6 0 0 i t ma n d2 4 x1 0 5 岬2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p r e l i m i n a r y t e s th a db e e np e r f o r m e dt o v e r i f yt h e e l e c t r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d e v i c e s ,a n df u r t h e r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t h ed e v i c et e c h n o l o g yp r o c e s si s n e e d e d k e y w o r d s :g ec o n d e n s a t i o n ;o x i d a t i o n ;a n n e a l i n g ;g o i ;s c h o t t k ys o u r c e d r a i n j u n c t i o nm o s f e t s i l i 第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s g o i 材料研究意义及应用 自从1 9 5 8 年美国德州仪器( t i ) 发明了集成电路( i c ) ,集成电路产业开始迅猛 发展。不断提高的集成度和系统性能是其核心体现,这主要是通过缩小器件的特 征尺寸、增大硅片面积和优化设计来实现。其中,器件的微型化更是由于能同时 提高集成度、性能和减小功耗而成为i c 技术持续发展的关键【l 2 】。目前,以3 2 r i m 为特征线宽的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工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阶段,随着集成电路特征 线宽的进一步减小,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遇到了诸多限制和挑战。由缩小器件的特 征尺寸带来的经济利益正不断下降。因此,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新的器件结构 及新的器件工艺,是提高器件和电路性能的另一途径【3 j 。 在众多的半导体材料中,应变s i ,s i g e ,g e 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 代硅基材料。g e 材料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都比s i 材料要高( 2 4 倍) :g e 材料不 像s i 材料那样容易形成自然氧化层,制备高k 介质时不容易形成额外的中间氧 化层( 高k 介质制备一般是在富氧环境中进行) ,与高k 介质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g e 材料的掺杂激活温度低于s i 材料,有利于形成超浅结,进一步减小器件尺寸。 s i g e 合金,可用改变g e 组分及膜应力的方法调整材料的禁带宽度,以其独有的 优良的异质结构特性及优于s i 的载流子输运特性【4 】,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 关注。此外,s i g e 合金的工艺与成熟的s i 工艺基本兼容,在制作低成本高性能 的i c s 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与体硅器件相比,g e 、s i g e 器件在低功耗、抗辐射、耐高温等方面 的性能并无明显改进。绝缘层上硅( s o i ) 衬底是开发低功耗、抗辐射0 耐高温、 高集成度等新型i c s 的理想平台【5 】,但传统的s o i 电路和器件在本质上并未脱离 体硅材料的物理性能限制,存在高速性能方面的刁 足。在s i g e 和s o i 两种技术 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绝缘体上锗硅( s g o i ) 、绝缘层上锗( g o i ) 技术是现有工 艺技术水平上可显著提高硅基集成电路性能的有效途径,是c m o s 技术今后的 发展方向之一。g o i 材料也可以作为应变s i 结构的衬底材料,对应变s i 技术有 第章绪论 巨大的推动作用;g o i 结合g a a s 外延技术,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 前景。 兼具s i g e 和s o i 两种材料优点的s g o i ( g o i ) 材料,在高性能器件中已经显 示了其重要作用。m i z u n o 等人在1 9 9 9 年就报道了利用s g o i 材料制备了应变 p - m o s f e t s 6 1 ,后来又制作了应变c m o s 环形振荡甜7 1 ,都大大提高了器件的性 能。m a e d a 等人所报道的在锗浓缩法制备的g o i 上制作铂锗肖特基源漏 m o s f e t s ,也观察到了载流子迁移率的提高 8 9 】。 1 2s g o i 材料制备方法及其进展 与传统s o i 材料的制备方法类似,目前用于制备s g o i ( g o i ) 材料的主要方 法有注氧隔离( s e p a r a t i o nb yi m p l a n t a t i o no fo x y g e n ,s i m o x ) 技术、智能剥离 ( s m a r t c u t ) 技术、晶片键合与背刻蚀( w a f e rb o n d i n ga n de t c hb a c k ) 技术、锗浓缩 ( g ec o n d e n s a t i o n ) 技术等1 0 1 。 1 注入氧隔离技术 注氧隔离( s i m o x ) 技术是目前主流的s o i 晶圆生产技术。s g o i 的s i m o x 技术的工艺过程与s o i 的类似,过程比较简单,将氧注入s i g e s i 中,经过高温 退火后,得到s i 0 2 埋层,形成s g o i 结构,其工艺流程如图1 1 所示。 一纠:匠匿。+ 脞商霉糜麓箸露答羹露答透 由于s g o i 材料与s o i 材料之间的差异性,s g o i 材料的s i m o x 技术还是 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直接的s i m o x 技术得到均匀的埋层s i 0 2 往往需要 1 3 0 0 c 高温的长时间退火;大剂量、高注入工艺使得s i g e 非晶化,退火可以一 定程度地改善s i g e 层的结晶质量。s i i x g e x 的熔点随着锗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 2 第t + 幸绪论 难以满足高温长时间退火的要求;对于g e 组分较大( x 芝0 1 5 ) 的情况,高温退火过 程使s i g e 层出现严重的g e 流失,形成的s g o i 结构g e 含量降低。z h a n g 等人 研究发现在普通的注入工艺下难以得到高质量的埋氧】。i s h i k a w a 等人利用低能 氧注入的方法,在注入能量2 5 k e v ,注入剂量2 1 0 17 c m 2 ,衬底温度7 0 0 c 的工 艺下得到了完整的s g o i 材料【1 2 舶】,这一研究表明利用优化的s i m o x 工艺可以 制备出组分范围在x 0 1 8 的s g o i 材料。 进一步提高s i g e 层中的g e 含量受限于常规s i m o x 技术的退火工艺,于 是有人就提出了将常规s i m o x 技术得到的低g e 含量的s g o i 结构再进行表层 氧化的技术。m i z u n o 等人【1 5 , 1 6 】结合s i m o x 技术和表层氧化技术( i t o x ) ,其改进 工艺如下:先在s i 片上外延生长g e 组分较低的s i g e 层,利用s i m o x 技术注 氧,高温退火形成埋氧,再利用g e 的表层氧化工艺,将s i g e 表层中的s i 氧化, 促使g e 向下扩散,下层s i g e 中的g e 组分便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这种改进工 艺可以克服s i m o x 技术不能应用于高g e 组分s g o i 制备的难趔1 7 j 。 2 智能剥离技术 智能剥离( s m a r t c u t ) 技术是b r u e l 等人发明的将传统的键合技术和离子注入 技术结合起来的s o i 制备方法【1 8 】,也是法国的s o i t e c 公司目前生产s o i 晶圆采 用的主导技术。s m a r t c u t 技术用于s g o i 的制备的工艺过程如图1 2 【l9 】所示。 键合 e = 令 鬻 鬻缁鲻缁黼 缀:蘑鬟i 爱,荔茏嚣鬻 爱、s i g e 。j 一鬻 is i 魄l 鬻荔 潮 遐火 c = 今 一2 “包层 豳 繁缵缁麟 。一謦,。一- _ m j 警 tttttt 从气泡层处裂开 j iji ij 辫薯,或艺鬻鬻:誊蕤 i 瑷j j 藤s i 0 薹鎏j 囊鬟l l 薹 黼 图1 2s m a r t - c u t 技术制备s g o i 的工艺过程示意图 利用s m a r t c u t 技术制备s g o i 结构的典型工艺如下:先在4 寸 均( 0 0 1 ) s i 片 第。章绪论 上用u h v c v d 技术外延生长s i g e 缓冲层( x = 0 o 2 5 ) ,组分变化率为1 0 g e l a m , 然后在其上长2 5 岬的s i o 7 5 g e o 2 5 层,生长温度9 0 0 。c ,用c m p 工艺提高材料 平整度至5 n m ,s i g e 层中先注入氢离子,注入能量为5 0 , 2 0 0 k e v ,注入剂量为 5 x 1 0 1 l x l 0 1 7 c m 2 ,形成多孔气泡层,室温下将表层氧化的s i 片与之键合,然 后在4 0 0 6 0 0 c 退火,退火过程气泡层发生剥离,再在8 5 0 退火1 5 小时,改 善键合强度。最后,利用c m p 工艺进一步减薄l o o n m ,以改善s i o 7 5 g e o 2 5 层, 得到s g o i 结构。 s m a r t c u t 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g o i 。t r a c y 等人【3 】利用与制备s o i 类似的 s m a r t c u t 方法制备了直径为1 5 0 m m 的g o i 。主要步骤是:通过氢注入,在 g e 片上形成应变层解理面;热氧化s i 片形成s i 0 2 作为埋氧层;采用等离子 体活性晶圆键合技术将注氢的g e 片与带有s i 0 2 的s i 片键合;室温下晶片沿 解理面分离,g e 器件层与带有s i 0 2 的s i 片结合,形成g o i ;减薄g e 层,减 小表面粗糙度,消除注入损伤。如图1 3 所示。 s o i x 涨i d i z e d e 酬w a 刚f e r 0 簸洲g 图1 3s m a r t c u t 技术制备g o i 的工艺过程示意图 , s m a r t c u t 技术通过调节注入氢离子的能量可以精确控制表层s i g e 或g e 的 厚度,同时能使表层s i g e 或g e 保持晶格完整性。s m a r t c u t 技术原理简单,但 工艺复杂,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多。 3 晶片键合与背刻蚀技术 c h e n 等人利用e t c h b a c k 技术进行了s g o i 结构的研究2 0 。2 2 1 。e t c h b a c k 技 4 第章绪论 术的工艺过程如下:先在4 寸的( 0 0 1 ) s i 片上用c v d 技术生长s i g e 缓冲层 x = 0 枷2 5 ,1 0 g e m ,然后长2 5 “m 的s i 们5 g e o 2 5 层,生长温度9 0 0 。c 。用c m p 工艺提高材料平整度,室温下将表层氧化的s i 片与之键合,然后在8 5 0 c 退火 1 5 小时进一步提高键合强度,然后再利用t m a h - 1 - 艺将s i g e 缓冲层腐蚀掉, 在x - - 0 2 0 时,腐蚀自动停止,再利用c m p 工艺进一步减薄到s i o 7 5 g e o - 2 5 层得到 s g o i 结构。工艺过程如图1 4 所示。 键合 邋火 e 冷 腐蚀 t w o s t e pe t c h a n dc m p 图1 4e t c h b a c k 技术制备s g o i 的工艺过程示意图 e t c h b a c k 技术可以得到高g e 含量的s g o i 材料,界面平整度高,分界面陡 峭,缺点是由于材料的厚度较大,器件应用方面尚存在一些难度。 4 锗浓缩技术 锗浓缩( g ec o n d e n s a t i o n ) 技术的工艺过程如图1 5 所示,在s o i 材料上外延 生长s i g e 层,然后利用热氧化工艺氧化s i g e 层,氧化过程中s i g e 层中的s i 被 氧化形成s i 0 2 ,而g e 析出与氧化层与s i g e 界面处,并在s i g e 层中扩散,形成 g e 组分更高的s i g e 合金层,通过工艺的控制和优化,最后可以得到任意g e 组 分的s g o i 或g o i 材料。过程示意图如图1 5 。 藕黛蠢豳 第一章绪论 s o i l 外延 e 专 氧化 e 辛 h f 鲁 图1 5 锗浓缩技术制各s g o i 的工艺过程示意图 与其他制备s g o i 的方法( 如s i m o x 技术) 相比,锗浓缩技术的发展起步相 对晚些。2 0 0 1 年,t e z u k a 等人将s i m o x 方法获得的低g e 组分的s g o i ( g e 组分 x = 0 0 8 士0 0 1 ) 通过高温( 1 0 5 0 c ) 氧化、退火,成功制得了组分高达0 5 7 的1 6 n m 厚 的组分均匀的几乎完全弛豫的s g o i 2 3 】。这是s i m o x 技术和表层氧化技术( i t o x ) 的结合,也可以算是锗浓缩技术的雏形。t e z u k a 等人还将在s o i 上外延生长应 变s i o 9 2 g e o 0 8 层形成的s i o 9 2 g e o 0 8 s o i 结构放在1 0 5 0 c 的用n 2 稀释的5 0 0 2 环 境中进行氧化,获得厚度为9 n m 、g e 组分为0 5 6 的s g o i 。并在其上外延了一 层张应变为1 的应变s i ,形成s s o i 2 4 , 2 5 】。 由于s i g e 合金的熔点随着g e 组分的升高而下降,继续在1 0 5 0 下进行氧 化,会导致s i g e 熔融,破坏s i g e 的晶格结构。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s i g e 层 的g e 组分,就必须降低氧化温度。2 0 0 3 年,n a k a h a r a i 等人对原先的单步氧化 的锗浓缩技术进行了改进,采用逐步降低氧化温度的多步氧化的方法。他们利用 这种改进型锗浓缩方法,成功制得了厚度仅为7 n m 的应变g o i 2 6 1 。 这种改进后的多步氧化的锗浓缩技术虽然可以同时控制s i g e 层的厚度和g e 的浓度,但在控制g e 损失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是:( 1 ) s i 0 2 的吉布斯 生成自由能比g e 0 2 低【27 1 ,导致在s i g e 氧化过程中s i 更易被氧化。但在氧化过 6 蠹 第章绪论 程初期,氧气的量大大超过s i ,根据扩散反应模型2 8 1 ,g e 不可避免的被氧化, 从而产生( s i ,g e ) 0 2 或s i 0 2 g e 0 2 等混合生成物;( 2 ) 氧化过程初期,在完整s i 0 2 层形成之前,g e 易于形成挥发性的g e o 而损失。针对这个问题,狄增峰等人对 锗浓缩工艺做进一步改良,在s o i 上外延一层s i g e ,再在其上外延s i 盖帽层, 最后对三明治结构s i s i g e s i 进行氧化,如图6 所示。额外的s i 盖帽保证了在 s i g e 氧化之前形成完整的s i 0 2 层,避免了g e 通过上述两种途径损失。区别传 统锗浓缩工艺,他们在对样品进行1 1 5 0 。c 氧化后,继续将该样品在n 2 保护下, 9 0 0 。c ,退火3 小时,使g e 元素在整个s i g e 层中分布均匀2 9 - 3 0 1 。 2 0 0 9 年,n a k a h a r a i 等人【3 1 1 也在s i o 8 5 g e o 1 5 s o i 上加了一层l o n m 的s i 盖帽 层,并且分三步氧化,i 2 0 0 。c ( g e 组分x 0 3 ) ,1 0 5 0 。c ( g e 组分x = 0 3 0 5 ) ,9 0 0 。c ( g e 组分x = 0 5 1 ) 。根据t s a n g 等人提出的r a m a n 光谱技术【3 2 1 ,他们估算出三个样品 的s i g e 层的g e 组分分别为( a ) x = 0 4 5 ,( b ) x - - 0 8 6 ,( c ) x = l ;( d ) 为体g e 的r a m a n 光谱谱线,以供参考。如图1 6 所示。 贺“恻 “i v s is u b 些世歹拶| ;jk - 。一i v 警j ,义。1f 以。 _ p i v l a 一- 一一一。 3 0 04 0 0 5 0 0 w a v e n u m b e r c m 一) 图1 6 ( a ) x = o 4 5 ,( b ) x = o 8 6 ,( c ) x = l 的s g o i 及( d ) 无应变体g e 的r 2 m a n 光谱 锗浓缩技术可以得到任意g e 组分和厚度的s g o i ( g o i ) ,经过彳、= 断地优化制 备条件,可以得到晶格质量、界面平整度较好的s g o i ( g o i ) 。另外,通过在样品 上刻蚀图形,局部氧化,可以得到g e 纳米线、g e 量子点等,这在光电子领域将 一m 描一c 3直1玛一篁协c-cc囝pjll乃配 第章绪论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 3 本论文主要工作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采用循环氧化退火的锗浓缩技术制备不同g e 组分的 s g o i g o i 衬底,并在g o i 衬底上制备n i g e 源漏的m o s f e t s 器件。具体工作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利用u h w c v d 系统,在减薄的s 0 1 衬底上外延出高质 量的s i g e 层;采用氧化退火循环的锗浓缩方法制备晶格质量较好的g o i 衬底, 并研究了其结构和光学性质。采用n i s i 和n i g e 合金作为源漏区,探索s 0 1 , g o i 肖特基源漏结金属栅m o s f e t s 的制备工艺,以研究g o i 的电学特性。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评述了s g o i g o i 材料的研究意义及其应用,概述了s g o i g o i 材料 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最后简述本论文的整体框架。 第二章介绍了s o l 衬底的减薄技术和s o l 基s i g e 材料的外延生长方法,并 对所生长的s 0 1 基s i g e 材料进行了测试表征。 第三章提出了循环氧化退火的锗浓缩方法,优化了制备s g o i g o i 的氧化和 退火的温度、时间等条件,制备出g e 组分从0 2 4 到l 的晶格质量高、界面平整 的s g o i g o i 材料。研究了制备s g o i g o i 材料的过程中氧化层厚度、g e 组分 和弛豫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s i g e 氧化浓缩过程中的应变弛豫机制。利用各种 测试表征方法,对s g o i g o i 材料的性质进行了测评。为了研究锗浓缩方法获得 的g o i 的电学性质,设计并探索了s 0 1 、g o i 衬底n i s i ( n i g e ) 肖特基源漏结金 属栅m o s f e t s 的制作工艺,制备出s 0 1 、g o i 肖特基源漏结m o s f e t s ,并对 其电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和分析。 第四章总结了本论文工作取得的结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 第一章绪论 参考文献 r h d e n n a r d ,eh g a e n s s l e n ,h n y u ,e ta 1 d e s i g no fi o n i m p l a n t e d m o s f e t sw i t hv e r ys m a l lp h y s i c a ld i m e n s i o n s j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t h ei e e e , 19 9 9 ,8 7 ( 4 ) :6 6 8 - 6 7 8 m l u n d s t r o m m o o r e sl a wf o r e v e r ? j 】s c i e n c e ,2 0 0 3 ,2 9 9 ( 5 6 0 4 ) :210 c j t r a c y , p f e j e s ,n d t h e o d o r e ,e ta 1 g e r m a n i u m o n - i n s u l a t o rs u b s t r a t e s b yw a f e rb o n d i n g j 】j o u r n a lo f e l e c t r o n i cm a t e r i a l s ,2 0 0 4 ,3 3 ( 8 ) :8 8 6 8 9 2 t m i z u n o ,s t a k a g i ,n s u g i y a m a ,e ta 1 e l e c t r o na n dh o l em o b i l i t y e n h a n c e m e n ti ns t r a i n e d s im o s f e t so ns i g e - o n i n s u l a t o rs u b s t r a t e sf a b r i c a t e d b ys i m o xt e c h n o l o g y j 】e l e c t r o nd e v i c el e n e r s ,i e e e ,2 0 0 0 ,2l ( 5 ) :2 3 0 2 3 2 t - m a t s u s h i t a ,c f u k u n a g a ,h i k e d a ,e ta 1 t o t a l d o s ee f f e c t so f 【g a m m a - r a y i r r a d i a t i o no ns o i - m o st r a n s i s t o r s 【j n u c l e a ri n s t r u m e n t sa n dm e t h o d si n p h y s i c sr e s e a r c hs e c t i o na :a c c e l e r a t o r s ,s p e c t r o m e t e r s ,d e t e c t o r s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e q u i p m e n t ,19 9 5 ,3 6 6 ( 2 - 3 ) :3 6 6 3 71 舀 t m i z u n o ,s t a k a g i ,n s u g i y a m a ,e ta 1 h i g hp e r f o r m a n c es t r a i n e d s i p - m o s f e t so ns i g e o n i n s u l a t o rs u b s t r a t e sf a b r i c a t e db ys i m o xt e c h n o l o g y c 】 i e e e ,1 9 9 9 :9 3 4 9 3 6 t m i z u n o ,n s u g i y a m a ,t t e z u k a ,e ta 1 h i g hp e r f o r m a n c ec m o so p e r a t i o n o fs t r a i n e d - s o im o s f e t su s i n gt h i nf i l ms i g e - o n i n s u l a t o rs u b s t r a t e c 】i e e e , 2 0 0 2 :1 0 6 1 0 7 , t m a e d a ,k i k e d a ,s n a k a h a r a i ,e ta 1 t h i n b o d yg e o n i n s u l a t o rp - c h a n n e l m o s f e t sw i t hp tg e r m a n i d em e t a ls o u r c e d r a i n j 】t h i ns o l i df i l m s ,2 0 0 6 , 5 0 8 ( 1 - 2 ) :3 4 6 - 3 5 0 t m a e d a ,k i k e d a ,s n a k a h a r a i ,e ta 1 , h i g hm o b i l i t yg e o n i n s u l a t o r p - c h a n n e lm o s f e t su s i n gp tg e r m a n i d es c h o t t k ys o u r c e d r a i n j 】- e l e c t r o n d e v i c el e n e r s ,i e e e ,2 0 0 5 ,2 6 ( 2 ) :10 2 10 4 高兴国、刘超、李建平、曾一平、李晋闽硅基微电子新材料s g o i 薄膜 研究进展 j 】微电子学,2 0 0 5 ,3 5 ( 0 0 1 ) :7 6 8 0 yt a n g ,j z h a n g ,p - h e m m e n t ,e ta 1 f o r m a t i o no fb u r i e ds i 0 2l a y e rb y 9 】 】 】 】 】 1 i l l u 1 网阿 州 吲 同 吲 嗍 例 m 第章绪论 【1 2 】 【1 3 】 1 4 】 【1 5 1 6 1 7 】 【1 8 】 1 9 】 【2 0 】 2 1 【2 2 】 o x y g e ni m p l a n t e di n t os i g e a n ds i s i o 5 9 e o 5s u b s t r a t e s 【j j o u r n a lo f a p p l i e dp h y s i c s ,1 9 9 0 ,6 7 ( 1 1 ) :7 1 5 1 7 1 5 3 yi s h i k a w a ,t s a i t o ,n s h i b a t a ,e ta 1 c r e a t i o no fs i g e b a s e ds i m o xs t r u c t u r e s b yl o we n e r g yo x y g e ni m p l a n t a t i o n 【c 】i e e e ,1 6 - 1 7 yi s h i k a w a ,n s h i b a t a ,s f u k a t s u s i g e o n i n s u l a t o rs u b s t r a t eu s i n gs i g e a l l o yg r o w ns i ( 0 0 1 ) 【j 】a p p l i e dp h y s i c sl e t t e r s ,1 9 9 9 ,7 5 :9 8 3 s f u k a t s u ,yi s h i k a w a ,t s a i t o ,e ta 1 s i g e b a s e d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 o n - i n s u l a t o r s u b s t r a t ec r e a t e db yl o w e n e r g ys e p a r a t i o n b y i m p l a n t e d o x y g e n 【j a p p l i e d p h y s i c sl e t t e r s ,1 9 9 8 ,7 2 :3 4 8 5 t m i z u n o n e wc h a n n e le n g i n e e r i n gf o rs u b - 10 0n l nm o sd e v i c e sc o n s i d e r i n g b o t hc a r r i e rv e l o c i t yo v e r s h o o ta n ds t a t i s t i c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f l u c t u a t i o n s 【j 】 e l e c t r o nd e v i c e s ,i e e e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n ,2 0 0 0 ,4 7 ( 4 ) :7 5 6 7 61 t m i z u n o ,n s u g i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