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论文)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1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论文)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2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论文)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3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论文)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4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论文)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b s t r a c t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m e a nag r o u po fc o m p a n i e sa n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w h i c ha r en e a ri n l o c a t i o na n dh a v er e l a t i o n st oe a c ho t h e r t h e ya i no n ec e r t a i ni n d u s t r i a lf i e l da n d c o n t a c tt o g e t h e rb e c a u s eo fc o m m o n n e s sa n dc o m p l e m e n t a l i t i e s m a n yc o r p o r a t i o n si n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a l en o to n l yi n d e p e n d e n c yb u ta l s oc o n c u r r e n tw i t ho n ea n o t h e r t h e r e a l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c o m p e t i t i o n , a n dt h e yg a i n e de x t e r i o re c o n o m i cb e n e f i t i ns p a t i a la c c u m u l a t i o nt og e taw h o l e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i sac o n s t a n t l y d e v e l o p i n gb e i n g o n e 嬲p c c t ,i ti n c r e a s i n g l ys h o w s i t so w n p o w e r f u lv i t a l i t ya n de n e r g y a n dg r e a t l yp r o m o t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 a n o t h e ra s p e c t ,t h e r ea l e m o r ea n dm o r e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w h i c ha r eg e t t i n gi n t od i f f i c u l t i e so re v e no nt h e d e c l i n e i tb r i n g sb a d l yi n f e c t i o nt ot h ed e v d o p m e n to f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s o ,t h e d i s q u i s i t i o no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i s m t h e re s s e n t i a la n d m e a n i n g f u l c h a p t e r1i nt h i sp a p e ri sa b o u t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t h e o r ya n do v e r v i e w i te x p o u n d s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r e s p e c t i v e l yi nc o n n o t a t i o n ,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h a p t e r2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p r o b l e mi nd e v e l o p i n go ff a s h i o n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i n o u rc o u n t r y c h a p t e r3f i r s t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t h e o r yo fl i f ec y c l e ,a n a l y s e st h eo b j e c t i v e i n e v i t a b i l i t yo f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l i f ec y c l e , a n a l y s e st h ee v o l v e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i no u rc o u n t r ya n da b r o a d ,t h e ne x p o u n d st h es t a g ep a r t i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l i f e c y c l ea n dd e v e l o p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i ne v e r ys t a g e c h a p t e r4e x p a t i a t 髓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u p g r a d i n g , c h a p t e r5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i n d e x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m a t u r es t a g ef o ra l le m p h a s i s , c a l c u l a t e s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t h e s ei n d e x e si nt h ew a yo fa h p ( a n a l y t i ch i e r a r c h yp r o c e s s , a n dp a r s e st h e s ei n d e x e s c h a p t e r6i sa b o u tc o n c l u s i o n k e yw o r d s :f a s h i o n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l i f ec y e l e l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 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 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 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论文作者签名:刳分也 日期:劢诹年钿。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 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 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 青岛大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声明。 不保密d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一)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彩之 砀仁 ( 本声明的版权归青岛大学所有, 日期:和g 年石月岛日 日期:2 汐扩年月l o 日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引言 引言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兴起于2 0 世纪7 0 年代,意大利社会学家8 a n a s c o 首先 注意到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并提出“第三意大利 的概念,c i ac o m o b e c a t t i n i 把“第三意大利一也称作“马歇尔式产业区 。8 0 年代以后,随着美国 硅谷和1 2 8 公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更是使产业集群成为各国政府和学 术界关注的亮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中关村电 子产业集群、福建晋江的运动鞋产业集群、江苏的纺织品产业集群、广东的家具产 业集群、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集群和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在区 域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集群现象也已成为我国经济界和学术界关注 和研究的焦点。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国际上的“第- n 造业”,是目前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从 业人员最多的制造业部门。我国的服装产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是中国拓展国际 贸易的基础产业。中国自古以来便有衣冠王国之称,纺织工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工 业,而今纺织服装业已成为我国2 0 世纪最后2 0 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据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以年均1 3 的速度增长,自1 9 9 1 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 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9 9 9 6 ,略高于同期g d p 9 3 的增长速度。1 9 8 0 - - 2 0 0 1 年,世界 服装出口总额增长4 8 6 倍,而同期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了2 1 8 l 倍,纺织服装行业 一直是我国出口的支柱产业。2 0 0 4 年纺织服装制造业从业人数达3 3 5 1 万,全行业 共实现销售收入2 2 6 3 0 万元,占当年6 d p 的1 6 5 8 ,累计利润总额达到了8 4 4 亿元。 而我国的服装产量分布并不均衡,其中的绝大部分产量集中于东部沿海的几个省 份。2 0 0 4 年全国服装销售收入中有7 8 1 8 来自于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和福建 等5 个省份,其中仅广东一个省就占全国的2 1 5 1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服 装行业,尤其是产业集群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 目前,中国服装业正在以”通过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中国服装行业国际竞 争力”为主题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倡导以”质量、创新、快速反应为核心的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品牌发展战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 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积极转变增长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围绕品 牌提升带动行业提升,并着力培育国际型跨国集团。但另一方面国内服装产业集群 的建设还存在着发展战略不清晰、规划不合理、产业和规模定位脱离实际、招商引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资无序竞争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通过研究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 提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依据制定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以实证研究 为案例,检测理论研究的成果,期待对服装产业集群的有序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服 装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助一臂之力。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 一) 依据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总结出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分析服装产业集群存在生命周期的 必然性,结合国内外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对服装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并分 析各阶段的特点。 ( 三) 通过对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选择服装产业集群的某时期作 为研究对象,建立本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用层析分析法计算出本时期产业 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权重,并对这些指标因素进行探讨。 2 第一章产业集群 i 1 产业集群的内涵 第一章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活动集约化趋势出现的。从古代底格里斯河和幼 发拉底河下游灌溉农业的集中耕种活动,到当前“第三意大利一传统产业集群,以 及我国各地的专业化产业区,这一经济现象已经持续数千年已久【l 】。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系统研究兴起于2 0 世纪7 0 年代,随着意大利北部传统产业 群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现象再次引起了人 们的关注。意大利的社会学家b a n a s c o 首先注意到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的发展, 提出“第三意大利 的概念。c i ac o m ob e c a t t i n i 在系统考察了意大利中部的t u s c a n y 地区后,将“第三意大利区域与当年马歇尔在英国观察到的“产业区 进行比较 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他把“第三意大利 称作“马歇尔式产 业区,认为这些产业区的发展得益于基于本地化分工的经济外部性,以及当地社 会文化背景下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8 0 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硅谷和1 2 8 公路电子产业集群、德国图特林根的外科器 械产业集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集群、法国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集群、 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产业集群和瑞士钟表业产业集群等的蓬勃发展,更是使产业集 群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亮点。在我国,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产业集群,如 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集群、福建的运动鞋产业集群、广 东的家具产业集群、江苏的纺织品产业集群、云南的烟叶加工产业集群、重庆的摩 托车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集群现 象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2 1 。 1 1 1 产业集群的界定 第一个使用产业集群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他认为【3 j ,产 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集 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集群经常向下延伸 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 关的产业公司。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机 构和其他机构。波特从其他经济现象中抽象出了集群,集群往往以孤立的、自我封 3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闭的实体出现。 几乎同时,j a t h e o 、r o l e l a n d t 和p i md e nh e r t o g 4 也提出了他们的产业集 群概念。他们认为产业集群是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 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 分散创新风险和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 包括专业供应商) 、知识生产机构( 大学、 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 、中介机构( 经纪人和咨询顾问) 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 互形成的网络,这种网络就是集群。 在借鉴西方学者对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 产业集群概念。仇保兴【5 l 认为,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以相互关联的小 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 组织形式。魏守华、赵雅沁【6 】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 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 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盛世豪、郑燕伟【7 】认为,产业集群是以中小企业为 实体、特色产业为支柱、网络结构为基础的一种空间产业组织,或区域性柔性生产 体系。其他学者也从企业网络、经济成长现象、社会生产系统、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等不同角度做出了集群的定义。 从众多学者的研究看,目前对产业集群有以下共识:集群是一种动态现象;集 群具有地域性,在地域上集聚和空间上接近;集群内各企业具有相互关联性,集群 并非若干单个企业的简单加总,集群内的企业有着非常活跃的纵向和横向、直接和 间接的创新交互过程;集群具有企业在一定区域集中和发展的运动特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科学完整定义应该是: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或特 定产业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定的空 间中和时间内聚积并产生竞争优势的产业网络结构。 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结构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和相关支撑体系, 其中纵向联系企业群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群。上游企业群为产业原材料、零部件、 机器设备的供应商,下游企业群则是为这些产品提供运输、销售及信息反馈等服务 的销售商。横向联系企业群是市场上竞争品、互补品和各种副产品的生产商,相关 支撑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金融保险及其他第三产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 机构、科研院所等相关人才培养、产品技术研发机构。这些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 企业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交错型价值链网络嘲。集群内企 业间由于地理接近性和专业性分工相互合作与竞争,生产商和纵向联系的上下游企 业间形成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横向联系的企业既竞争又合作;支撑体系为产 4 第一章产业集群 业集群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1 1 2 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i 1 1 1 0 l 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 件主要有: ( 一) 生产流程的可分割性,使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专业化的分工可以使得 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都有不止一个的参与者,这样既能够保证良性竞争( 降低成 本) ,又能够实现共同学习( 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生产流程是不可分割的,那么企 业就会更倾向于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将原材料供应商纳入到自己的管理控制体 系,但是由此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敲竹杠 的可能就比较大。 ( 二) 最终产品和相关的支持性服务是可以运输的。如果一个产品不能在空间 上被重新分配,那么产品的提供商在为企业选址时就必须考虑目标消费者的所在 地。同样,服务提供商,也要尽量毗邻消费者,否则可能为此需要多支付成本。在 这里还要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如果对于某个产业来说中间产品和原材料不易 运输,而最终产品是便于运输的话,那么产业就倾向于集中在开采( 原材料的获取) 和制造阶段,同时这个产业也倾向于集聚。 ( 三) 资源优势。一个区域如果没有任何的资源优势,企业不太可能产生集聚。 但是在这里资源并不是狭隘的有形的自然资源,而是更为宽泛意义上的资源。近年 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资源不仅包括了各种新能源,还包括教育 和研发机构提供的智力支持和储备,根植于区域文化中的信任机制、奋斗精神和合 作氛围以及某种制度优势等。 1 1 3 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1 1 0 1 1 1 1 i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学者们分析的角度各有不同,在归纳以往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当前的经济现实,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形成所必需的充分条件主 要有: ( 一) 存在长的价值链。价值链的长度取决于技术,同时还取决于专业化的组 织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获得利益的差别。当企业之间能够组成一个完整而有效率的 价值链时,它们更倾向于集中在一起。 5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 二) 纵横向联系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的集聚。这是形成集群创新网络所必需 的结构性条件。产业集群是一个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之间的相互交叉、相 互影响而形成的交错型价值链网络。支撑机构为产业集群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 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企业具有合作的意愿。这是形成分工明确、具有整体合力的网络结构所 必需的主观条件。这种意愿的形成需要企业自身的认识、政府的引导,同时还可能 受到区域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 四) 形成网络创新。组成产业集群的是一群在能力上互补的参与者,其环境 构成将对根本性的创新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集群网络创新越成熟,它们对于创新 的贡献越大,彼此之间的协调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少,合作的效率就越高,也就越 容易成功。在创新网络中,隐性知识的交流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隐性知识 可以加强产业集群的进程从而强化和引发创新。 ( 五) 政府的作用。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起的作用概括而言是为产业集 群的发展提供服务。政府要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符合本地区域经济发 展战略的特定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扶持,引导集群内产业分工与升级,为产业集群发 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符合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支持系统,推进产业集群发 展。 产业集群形成后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高度专业化,这样能把产品做精,且使 成本降低。有产业链效益,很多产业集群都是配套产品密集在一起,形成上、下游 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和专业化市场体系相互促进,生产出的产品有市场,产业发 展拉动市场,市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发展。但总的说来,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还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是加工型的产业集群,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创新, 缺少知名品牌。 1 2 产业集群的分类 1 2 1 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分类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分类【1 2 1 。m a r k u s e n ( 1 9 9 6 ) 将产业集群 分为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等四种类型。a l e xh o e n ( 1 9 9 7 ) 根据实体间的关系将产业集群分为基于创新链的 产业集群和基于产品链的产业集群。p e t e rk n o r r i n g a 和j o r g m e y e rs t a m e r ( 1 9 9 8 ) 6 第一章产业集群 在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借鉴m a r k u s e n 对于产业区的分类方法,把产 业集群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l y n r l l i t y t e l k a 和f u l v i a f a r i n n e l l i ( 2 0 0 0 ) 又基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把产业集群分为非正式集 群、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集群。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1 9 9 8 ) 根据集群内 企业技术的总体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协作与网络化程 度三个标准,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 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 1 2 2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分类 “ 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我国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 王缉慈通过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将企业集群分为以下五类: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 地;智力密集地区;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乡镇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网 络;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网络。盛世豪等i 乃】以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特 征及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根据产业集群的产业特征和系统复杂性将产 业集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要从事制鞋、制衣、家具业和金属加工业等以手工艺 为基础的传统产业集群;第二类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即以r & d 的高投入、风险资本 的巨大收益和精致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第三类是基于大企业 的产业集群。钱平凡【1 4 】按照产业集群集聚机制,把集群分为基于核心技术的产业集 群、基于销售网络的产业集群、基于品牌的产业集群、基于知识共享的产业集群。 仇保兴f 1 5 】按照中小型企业集群的结构,把集群分为“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椎 型 ( 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 中小企业集群、“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按照企 业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企业集群等。 1 3 产业集群的特征 1 3 1 地域的集中性 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 济现象存在的条件,正是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人们观察到了集群现象。 1 3 2 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的链条化 产业集群在一个或多个产业方面是专业化的,它们通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 7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主导地位,促进了地区内密集的交易和创新活动,可以吸引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大量专业化、组织灵活的众多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地, 形成了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规模生产金融、市场营销、知识中介、 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技术转让等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尤为重要。产业链条化 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拉长。由于产业集群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围 绕某一特定区域集聚发展而形成,因此集群发展方向始终是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拓 展,逐步形成一条更长更粗的产业链条。 1 3 3 集群式创新 产业集群创新表现为集群式创新。集群式创新是指运用集群优势进行创新,是 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地理位置 上的集中或接近,产生创新集聚,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这种组 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纯层级两种组织之间,它比市场组织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 借助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企业和组织之间可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 关系。集群式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强调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前提下的集群中企业 间的互动行为;创新主体是注重产业联系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组织; 目标是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获得创新优势;创新形式表现为产业集群的技 术创新、制度创新、网络创新、知识创新;集群内单个企业的创新主要依赖外部 资源,外部资源主要包括用户、供应商、研发机构和高校、投资商、政府、标准组 织、咨询机构以及其他企业。 1 3 4 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表现出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表现为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 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资源获取优势表现为路径依赖产生的资源吸引效 应、竞争激励所引起的资源素质提升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市 场效率优势表现为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和 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率;创新创业优势包括创新的激励效应、创新的学习效 应、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的服务体系、创新的人际环境、创业文化与创业优势; 市场扩张优势包括单个企业的集群化成长和集群的整体性扩张。 8 第一章产业集群 1 3 5 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拉动性强 企业不是整个行业全面出击,而是选择某一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市 场作为主攻方向,或在产品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上成为大公司甚至跨国公司全球生 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依托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由于大量集群的存在,世界 版图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 ,世界的财富大都是在这些块状 区域内创造的。拥有美国硅谷的加利福尼亚州,如果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来看,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各国经济总量排名的第1 l 位,1 9 9 8 年的g d p 约为2 4 0 0 亿美 元,占美国g d p 的3 ,相当于中国的1 4 ,以当年的2 3 0 万硅谷总人口计算,人均g d p 高达1 0 4 3 4 8 美元,为世界人均g d p 之最【1 6 】。 1 4 本章小结 本章在理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是:生产流程可分割;最终产品和相关的支持性服务可以运输:资源优势;存在长 的价值链;企业具有合作的意愿;形成网络创新;纵横向联系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 的集聚。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地域集中;生产专业化,产业链条化;集群式创新; 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拉动性强。 9 第二章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出现了少有的发展好形势,在生产、销售、出口及经济 效益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2 0 0 3 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销售收入达到了 2 1 5 0 0 亿美元;纤维加工总量是2 0 0 0 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 0 9 l ;服装出口 额是8 0 4 8 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份额的1 7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速、 高效发展的原因,一是行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加入盯0 以后,纺织行业面 临增长的好机遇;中国g d p 总值大幅增长,人均纤维用量是每人每年l l 公斤,超 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庞大的内需,刺激了纺织服装行业高速和高效增长。 2 1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国际上的“第一制造业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从 业人员最多的制造业部门。我国的服装产业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是中国拓展国际 贸易的基础产业。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衣冠王国之称,纺织工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工 业,而今纺织服装业已成为我国2 0 世纪2 0 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据统计,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以年平均1 3 的速度增长,自1 9 9 1 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工 业总产值年均递增9 9 ,略高于同期g d p 9 3 的增长速度。1 9 8 0 - 2 0 0 1 年,世界服 装出口总额增长4 8 6 倍,而同期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了2 1 8 l 倍,服装行业一直是 我国出口的支柱产业。自2 0 0 2 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先后公布了四批产业集群地, 包括全国的县( 市、区) 、城镇共1 1 7 个( 图2 - 1 列出了主要省份产业集群分布情 况) 。2 0 0 3 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销售收入达到了2 1 5 0 0 亿美元;纤维加工总量是 2 0 0 0 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 0 9 6 ;服装出口额是8 0 4 8 亿美元,占世界纺织 品服装出口份额的1 7 。这些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量的2 5 ,就 业人口占2 5 ,出口额占2 0 ,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新世纪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的亮点【1 7 1 。 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企业战略逐步 向全方位的集聚地战略演变。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全国各地 陆续形成了众多以产品、市场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地。在服装行业长期的发展过程 中,形成了明显的区域集聚特色,即出现了产业集群的基础。目前,产业集群地的 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1 0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2 1 1 集群类型 图2 - 1 主要省份服装产业集群分布图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有相当一部分是加工型的。产品的档次并不高,基本上是价 低量大,缺乏原则,缺乏知名品牌,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发展模式还处在追求 数量追求外延型扩展,特别是一些地方行政领导追求政绩,盲目扩大发展规模,去 建设一些工业园区,而产业集群升级的步伐不是很快;专业化程度偏低,缺乏产业 链的有机配套,产业链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环节不多,无法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集群内部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或家庭企业为主,它们对外实行加工贸易、对内以 中低档产品为主,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档原材料和国际品牌较少。 但在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出口经济政策 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下,产业加速调整步伐,保持平稳发展。自主原创品牌 逐渐崛起,服装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2 1 2 地理分布 我国的服装产业基地几乎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纺织产业基地市( 县) 、 特色城( 镇) 中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这5 个省份, 这5 个省份拥有了9 5 以上的纺织产业基地市( 县) 、特色城( 镇) 【l 引,原本服装基 础并不弱的西部一些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劳动力、资本大量转移到了东部。这种生 产区域的地理化集中现象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生产要素和地理优势的客观要 求,也正因此造就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省份服装产业今日的辉煌。但是受国际 第二章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贸易不确定、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服装出口受到一定程度 制约,众多企业开始转向国内市场。服装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适度转移成为产业 发展的新特点。我国服装生产前五大省产量增幅平稳,且略有下降。中部地区产量 提高。产业开始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2 1 3 产业集聚模式 目前,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主要的集聚模式主要是以服装文化、商贸、时尚为 主要特征,以大城市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地,例如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大城市; 以产品专业为特征的服装特色地区,例如温州、宁波、晋江等地;以大型出口企业 为中心的服装出口基地,例如浙江平湖、江苏常州、广东潮州等地;还有以中小企 业为依托,以单一产品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色,以中小城镇为载体的产业链,例如 浙江嵊州( 领带) 、湖州织里( 童装) 等等。 2 2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特点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制造业的竞争从单纯的企业战略逐步向全 方位的集聚地战略演变,在我国服装产业分布上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产业集群。 自2 0 世纪9 0 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 点。 2 2 1 产业资源重新配置,竞争力核心逐步转变 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资源向区域聚集,区域内的资源又进一步向大企业 聚集,大企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区域的核心;同时,产业资源也在区域之间流动起来。 未来,产业资源将不仅限于国内,全球范围产业资源的组合和利用将催动跨国集团 的诞生和发展,进而推进区域乃至国家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2 2 2 集群专业化发展,区域交叉合作广泛 我国的服装产业聚集地多是专业品种生产为特点,各区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 目前,企业已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力求将区域和企业优势做强,在优势较弱或不具 备生产能力的领域理智地寻求合作【1 9 1 。区域交叉合作应运而生。专业化激发了区域 交叉合作,区域交叉合作促进了专业化,专业化和区域交叉合作把我国服装产业集 群发展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网络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正是“专业劳和 1 2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合作一。区域的网络化发展成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的一大加速器,也为跨区域乃至 跨国企业的诞生打下基础。区域内已形成联动关系,小企业最终放弃创品牌的混战, 为大品牌贴牌加工,区域内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 2 2 3 区域联动和园区建设推动服装产业转移和集聚 各地特别是经济后发地区在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中,相当一部分选择了服装 业,并营建服装制造加工、服装面辅料、服装经营市场、服装教育等复合性的产业 集群。市、县( 区) 创造条件建设品牌产业园区、时尚产业园区、品牌制造基地、 出口品牌基地等专业化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速了服装产业的转移和集 聚。更值得关注的是,积极促进园区和产业集聚地的投资和创业,能够同时促进服 装产业和服务于中小企业综合体体系的发展建设。 2 2 4 品牌企业发展迅速 从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短短十几年里,我国已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市场影响 力和号召力的品牌。但绝大部分国内服装品牌是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品牌,以往 缺乏长远的品牌规划,目前正积极转换经营理念,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品牌核 心竞争力。此外,有些国内知名品牌已经在发展中努力深化品牌内涵、加大对外合 作、引进高新技术、注重终端建设,其产品附加值在良好的市场运作下得到了很大 的提升,优势品牌的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已开始体现。一些集团开始通过合作、 参股或收购国际品牌,一些集团开始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 可。 2 3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比较快,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它是自发 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总体上说,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仍处 于“初级阶段 【2 0 】。 2 3 1 空间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和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纺织产业基地 市( 县) 、特色城( 镇) 中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这5 个省份,这5 个省份拥有了9 5 以上的纺织产业基地市( 县) 、特色城( 镇) ,中西 1 3 第二章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部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屈指可数。这一分布特点造成了沿海 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水电供 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等问题。而在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土地资源,廉价 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却利用不起来,资源浪费严重。 2 3 2 产业集群层次粗浅 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的最大问题就是产业层次粗浅,大部分是生产 加工型集聚,生产雷同化产品。集群内的企业规模偏小,以中小型民营企业或家庭 企业为主,他们对外实行加工贸易,对内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层次较低、产品 附加值不高,高档原材料和国际品牌较少;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有技术和自主知 识产权的企业或产品。另外,多数纺织品和服装都是中低档次,花色不断,缺少影 响力大的品牌。而且产品的质量也不稳定,功能性和生态性的水平不高,企业间的 竞争不可避免地以低价竞争为主。 2 3 3 产业集群的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的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功 能。如金融机构、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不足,企业融资困难;公共培训中心、技术推 广中心、研发机构和信息中心缺乏,企业处于盲目状态;没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共质量监督体系和知识产权监督体系等社会监督体系,难有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 环境;专业化市场水平不高,普遍采用现场、现货、现金交易,对现代化物流和商 流与电子商务运用得较少;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大,协调网络不健全,行业与政府间 的沟通不畅,缺乏行业自律及自我保障安全等等 也正是由于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使产业集群没有一个完善配套的地方网络。 传统产业集群理论着重强调外部经济效应而现代集群却证明,地方网络才是产业集 群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内部机制。地方网络的残缺使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内的企业, 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难有植根性。 2 3 4 集群内企业专业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内企业较多,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集群内企业专 业化程度不够,多数集群主要以规模取胜,产品差别化很小;集群内高素质专业人 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科研能力弱,与高校科研院所互动机制不健全,使得创新能 1 4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力不足;另外,很多企业缺少现代意义上的营销理念,很多集群仍然停留在个体营 销理念阶段,即集群内部的企业只强调自身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忽略了对集群整体 品牌的培育。 一 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纺织服 装产业结构升级,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意 义 2 4 本章小结 本章对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特点 是:产业资源向区域聚集,区域内的资源又进一步向大企业聚集;集群专业化发展, 区域交叉合作广泛;区域联动和园区建设推动服装产业转移和集聚;部分品牌企业 发展迅速。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空间分布不均衡;产业 集群层次粗浅;产业集群的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集群内企业专业化水平较低。 第三章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第三章服装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有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的生命过程。在市场 经济的发展中,产品、企业也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自从生命周期的概念提出以来, 学者对其的研究从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到了企业以及产业生命周期范畴,甚至 提出了企业文化生命周期、企业领导生命周期等概念【2 l 】。作为生物学概念,生命周 期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有机体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 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中,首先应用于产品,随后又扩展到企业、 产业、技术和产业集群。 3 1 生命周期的内涵 3 1 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的提出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先后经过三次发展,形成了 独特的理论。 最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 简 称产品) 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全过程,亦即产品的市场寿命或经济寿命,它 是相对于产品的物质寿命或使用寿命而言的。产品生命周期依其进入市场后不同时 期销售的变化,可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网。 第二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其要点是根据产品在国际 贸易中的动态变化,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产品创新、产品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具体经过“新产品开发一国内市场形成一出口一资本和技术出v i - - - 进口一开发更新 产品一一这一依次循环上升的过程【2 3 1 第三种理论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的,它是指以“满足当代人需要而又 不损害未来各代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与生态保护为基准,应用 产业生态学或生态经济学的系统方法来覆盖产品生命周期( 从摇篮到坟墓) 及其能 量和物质的代谢系统( 再生系统) 的内涵和运行过程【2 4 】。 3 1 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借鉴生物学理论,把企业看作一种生命现象,用生物体生命 1 6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 规律来比拟企业成长扩张过程。1 9 7 2 年美国哈佛大学的6 r e i n e r 教授在组织的成 长的演变和变革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它把企业生命周期 划分为五个阶段。近年来,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中成就卓著的当数美国加州桑 塔墨尼卡的伊查克爱迪思与他的研究所,他们共同研究出版了影响深远的 企业 生命周期一书,并且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十个阶段 2 5 1 我国学者陈佳贵教授闭则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 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等阶段。他认为,企业经理衰退期后存在两 种前途:一是衰亡。企业在成长各阶段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破产,但是这些破产只 是。夭折一,而进入衰退期之后的破产是企业机体老化造成的,所以称为衰亡二 是蜕变。蜕变期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延续。蜕 变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经济实体、物质实体和产品( 劳务) 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企 业通过这些变化而获得新生。 3 1 3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欧洲经济学院教授曼弗雷布鲁斯最早提出品牌生命周期学说,他认为品牌同 生物生命体一样,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鲫。菲利浦科特勒则认为应该用产品 生命周期的概念来分析品牌生命周期,认为品牌像产品一样,也会经历一个从出生、 成长、成熟到最后衰退消失的过程。 我国学者潘云成认为品牌生命周期具有法定生命周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