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论文)梁及其结合部的直接边界元解析方法研究.pdf_第1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梁及其结合部的直接边界元解析方法研究.pdf_第2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梁及其结合部的直接边界元解析方法研究.pdf_第3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梁及其结合部的直接边界元解析方法研究.pdf_第4页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梁及其结合部的直接边界元解析方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 创 一 性 声 明 人 暴翼黯微默黑 瓢默翠 髯 森默 默摆默潺石 篡呼对 介 秒 鸭娜 本论文及其相关资料若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贵任 论 文 储铃 蜘 延 站 年 _ 如 。 日 学一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 在导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毕业论文。本人己通过论文的答辩, 并 已经在西安理工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 西安理工大学拥有孚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 本 人 作 为 和 论 文 豁 权 栖 今一 _ 同 卸 权 即: , )_已获学位的研究牛姆学稼规定提交 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 学拉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傲手段保存研究生上文的 学位论文, 科研目的,篡言 纂 霉 算 霭 拿 篡 篡瓢裘嘿蕊磊 于 纂 裂 等 场 纂 篡翼纂 纂 睽 ; 包 括 画 琢一_ 一 _ (晦的学此文在触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一 择权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办 论文作者签名; ,签 名 澎 通 _ 砂 一卿、 摘要 4吞 ,亡j 旦而 曰 . 么醚 砖 泪山 乡 士2 义立材白 白 窄穿士江宁 击 臾 . 石二 拓忍素 件一 六 录上 卜 白 . 夕气 产 仁急 刁 ;: 刁丈 乙洲 屯夕常 笋目口目! j 目 j f 进 j多 石沪 心蕊夕 l一 / 口 川寸 l / ! / j了 若 入 学科名称 : 硕士 生 : 指导教师 : 答辩 日期 : ( 签 名 )擎邺 擎 (签 名 么 护雇襄谭冬 2 0 0 6 .3 摘要 虚拟样机 技术是一种新型模式 的新产 品开发技术 ,对提 高产 品质量 、降低研制 费用 、缩短试 制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而机械系统整机特性 (整机的静态 、动态 、热态性能 ) 是影响整机 内在质 量 的关键指标 。因此 ,在整个机械系统设计阶段 ,在满足其功 能要求 的前提下 ,必须对机械系统 整机性 能进行预测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 ,机械系统包含有大量 的零件和柔性结合部 ,采用有 限元 法处理柔性结合部 比较麻烦 ,特别是处理复杂结合状 态下 的柔性结合部需要迭代求解 时就更为复 杂 ,而边 界元法对 于处理机械系统 中的柔性结合 部 比较 方便 ,它可 以将柔性结合部 以元件 的形式 或结合条件 的形式直接 写入到整机特性 的边界元模型 中去 ,因此 ,运用边界元法对机械系统零、 部件及整机进行建模和解析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 本文主要针对梁及其结合部的静 、动态特性的直接边界元法建模和解析开展 了相关研究工作, 推导了含 内部边界梁和弹性基础梁弯 曲问题 的静态特性 的直接边界元法解析公式 ,推导了梁拉压 、 扭转 、弯 曲问题 的动 、静态特性 的直接边 界元法解析公式 ,推导 了元件 刚性和柔性结合 的边界元 法解析公式 ,根据所推 导的边界元法解析公式 ,基于 m a t la b 语言开发 了相应 的解析软件 并通过 算例验证 了它 的正确性 。 关键词 : 虚拟样机 ,边 界元法 ,动态梁 ,含 内部边界 的梁 ,结合部 丫 a b s t r a c t d ir e c t b o u n d a r y e l e m e n t m e t h o d a n a l y t .c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b e a m a n d it s j o in t s s p e cla lty :m 时 h 助 ic扯 m a n u fa ctu re a o d a o to 团atlo n a u th o r: h s n x u z h a o t u to r: ( s一 gnature) 业州丛丛 。 ( s,g” a, u e) 枷 唠 轴 飞 a b s t r a c t t he v irtu al p ro to typ ing teehn iqu e 15 a k ind o f d ev elo p ing teehn iqu es w ith new m ode f o r the d evelop m en t of new p ro du ets,w h ich has im p ortant m ean ing s tow ard s raising th e p ro d uet qu an tity , lo w ering the develo p ing c ost and sho rten ing the tr i al一 m an uf a etu r i n g p eriod . a nd th e w ho le m a比 ine charaeteri sti es of m eehani eal syst em (ineluding the state of stati e, dynam ie and hot) 1 5 a key index t hat af f ects th e w ho le m aeh ine q u an tity . t her e f o r e , the m eeh an ieal eh ar a eteristies o f w h o le m aeh in e m u st b e estim ated and analyzed on the eonditi on of satisf y ing the f u netion r c qui rem ents duri ng the syst em desi gn stag e . in g e ner a l, it 15 dif f i eult t o solve the f l exibl e joint s by the f em f o r a lar g e am ount of par t s and f l exi bl e joi nts are inel uded in the m eehani eal system , esp e eially w hen solve the f i exible joints under eom plex joint stat es using the iterati ve m ethod.b ut it 15 eonveni ent to s o lve f i exible joints in m eehanieal system s by b e m .t h e b e m ean put the f l exibl e joi nts into the b o undary m odels of the w hole m achine eharaeteri sties dir e et ly in a eom p o nent style or a joint eonditi on style.t h us, it 15 m eaningf u l to m odel and analy ze the m eeh an ieal system p arts, ass e m b ly and the w h o le m aeh in e b y b e m . t his paper m ainly resear c hes the d b e m( d ir e et b oundary elem ent m etho d ) m odeli ng and analyzing f o r the st atie and dynam ie eharaeteristi es of the beam s and i ts joi nts.t h e stati e eharaeteristi e d b e m(d ir e er b oundary e l em ent m ethod) analyti eal f o rm ula of t he beam w i胜 h int em al b o undar y and th e b eam o n th e elastie f o u n d atio n p ro b lem s ar e ded ueed . t he statie and d y n am ie ch araeteristie d b e m (d ireet b oundary e lem ent m ethod) analytieal f o r mula of beam s under the state of pull and pr e ss, tor s i on and b e ndi ng probl em s 1 5 dedueed.a nd t he d b em (d i r e et boundar y el em ent m et hod)anal yti eal f o rm ul a of the eom p o nents joinring in ri gid and f l exibl e pr o blem 15 deduc e d. t h en c o rr e sp o odi ng analytieal soft w are 15 devel op e d bas e d on the m at i人b language aeeordi ng to t he d b e m(d i reet b oundar y elem ent m ethod) f o r m ulas dedueed and the ealculating exam ple testif i es its aeeuraey . k eyw o川 s :v ir t u al p r o to typ ing , d b e m , d yn am ie b eam , internal b oundary b eam , joint 另 目录 目录 1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几 . . . . 1 1.1 虚拟样机技术与机械系统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有 限元及其边界元分析方法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2.1 有 限元法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2. 2 边界元法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2 . 3 有 限元法 与边界元法 的 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 3 本论文 的主要研究 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 含 内部边界梁 的直接边界元法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1 含 内部边界梁 的拉压 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1.1 微分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1. 2 基本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1. 3 边界元法建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 2 含 内部边界的梁 的扭转 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2 . 2. 1 微分方程 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2. 2. 2 基本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2. 2. 3 边界元法建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2. 3 含 内部边界 的梁 的弯 曲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2. 3. 1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2. 3. 2 基本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2. 3. 3 边界元法建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 2. 4 本章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3 梁动态 问题 的直接边 界元法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3.1 梁横 向振动 问题 的边界元法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3.1.1 梁横 向振动 问题微分方程 式 的建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3.1. 2 梁横 向振动 问题 的基本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3.1. 3 梁横 向振动 问题的边界元法建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3. 2 动态梁 复合 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3. 3 本章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 弹性地基梁 的边 界元法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8 4.1 弹性地基梁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4. 2 弹性地基梁 的边界元法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 4. 2.1 微分方程式 的建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4. 2. 2 基本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 3 边 界元法 建模 .30 4. 3 本章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5 元件 的刚性和柔性 结合方法 .:.32 5.1 元件的刚性结合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5.1.1 建立元件 的边界元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5.1. 2 刚性结合部 的结合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5.1. 3 元件 的刚性结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5. 2 元件 的柔性结合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5. 2.1 柔性结合部元件结合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5. 2 . 2 柔性结合部结合条件结合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5. 3 本章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6 程序编制及其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6.1 m a fl人b 语言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6.1.i m 户 口 , la b 的发展历程和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6.1. 2 m a i, la b 语言的特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6. 2 边界元法程序开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6 . 2.1 梁元件 的边 界元法程序开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6. 2 . 2 元件刚性和柔性结合的边界元法程序开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6 . 3 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6. 3.1 含 内部边界的梁 问题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6. 3. 2 弹性基础梁弯 曲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6 . 3 . 3 梁的纵 向振动问题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6. 3. 4 梁的扭转振动 问题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6 . 3. 5 梁的弯 曲振动 问题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 6 . 3. 6 两元件刚性静态结合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6. 3. 7 两元件刚性动态结合算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6 . 4 本章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第 1 章 前言 1 前言 1.1 虚拟样机技术与机械系统分析方法 随着社会 的飞速发展 ,生产力水平 的不断提 高,人们对一件产 品的要求也在不断 的提 高,各生产厂家为 了占有更大 的市场份额 ,他们希望推 出高质量 、低成本 、多样 化 的新产 品,以满足人们 日益 多样化 的需要 ,由于传统 的新产 品开发模式周期长 、费 用 高 、效率低 , 已经不 能满足现代社会市场 发展变化 的要求 ,现代模 式 的新产 品开发 技术就应运而生 。和传统的新产 品开发模式相 比,现代模式 的新产 品开发技术主要是 增加 了数字样机 的试制和数字样机 的仿真评价过程 。数字样机又称虚拟样机 ,他是相 比较物理样机而言的,它是 由数字化 的零件 、部件在计算机上装配而成 ,对数字样机 的仿真评价可 以在计算机上进行 ,而且实现容易 、费用低 、开发周期短 ,对新型产 品 的开发有很大 的帮助 。 虚拟样机技术是指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中,将分散的零部件设计和分析技术揉合 在一起 ,在计算机上建造 出产 品的整体模型 ,并针对 该产 品在投入使用后 的各种工况 进行仿真分析 ,预测产 品的整体性能 ,进而改进产 品设计 ,提高产 品的性 能 。虚拟样 机技术是一种新型模式的新产 品开发技术 ,对推动创新产 品的研究开发 ,提高产 品质 量 ,降低研制 费用和缩短试制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川。但是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 中的广 泛应用 ,将依赖于一套方便、实用、功能强大的虚拟样机软件系统 ,虚拟样机技术涉 及面广 ,是系统建模技术 、多领域仿真技术 、信息管理技术 以及界面技术等的综合 , 从而完善 的虚拟样机软件系统 的开发是一项非常艰 巨的任务 。 我们 知道 ,样机 的整机 中包含有大量 的零件和柔性 结合部 ,他们 一般 是不 能用数 理方法解析 的,从而整机也不可 能直接用数理解析 的方法进行解析 ,一般采用数值解 析 的方法 ,数值解析方法有多种 ,不 同的解析方法有不 同的解析原理 、不 同的建模过 程 。 目前较常用 的方法如边界元法 ,有 限元法等 ,而对于机械系统 ,由于包含大量的 零件和柔性结合部 ,采用边界元法进行解析有其独特 的优势 ,对于柔性结合部 的处理 也 比较方便 ,更有利于提 高整机特性仿真 的精度 。机械系统是一个复杂 的系统 ,它可 以是一 台机器 ,或一个部件 ,或一个组件 。在通常情况下 ,机械系统包含有大量的零 件和柔性结合部 ,分析起来十分麻烦 , 而虚拟样机技术 的发展为机械系统 的仿真分析 提供 了便利 。 机械系统整机功能仿真一般是通过运动仿真来实现 的。 目前 ,功 能强大 、性能稳 定的商 品化虚拟样机 功 能仿真软件 已经 实现 , 比较有 影 响 的产 品包括美 国机械 动力学 公司 (m echanical d ynam ies inc.) 的 a d a m s ,比利时 lm s 公司的 d a n s 以及德 国航 天局 的 s i m p ac k ,其 中美 国机械动力学公司 的 a d a m s占据 了市场 的 5 0% 以上 。 a d a m s 软件 主要进行机械 系统 的运动 学分析 、静 力学 分析和动力学 分析 以及优化设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计分析 ,现在 已经被广泛 的应用 于工程机械 、工业机械 、航 空航天和汽车工程 中 ,在 各种机械系统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 在虚拟样机 中,整机特性 (整机的静态 、动态 、热态性 能 ) 是影响整机 内在质量 的关键指标 。整机特性解析不同于零件解析 ,其工作量和难度远 比零件解析大得多。 整机特性解析 的特 点如下 : (l )由于工程实际中的机械零件 的结构和形状 比较复杂 , 而且整机机械系统是 由很多个零件 的数值解析模型通过刚性及柔性结合部相 结合而 成 ,所 以其数值解析模型和建模方法非常复杂 ,计算工作量非常大 。(2 )由于柔性结 合部的特性对整机影响很大 (刚度 占整机的 50% 以上 ,阻尼 占整机的 80% 以上 ),而且 结合部特性又是非线性的,因此整机特性准确预测难度大 。(3 )样机既要实现产品的 功能指标 ,又要实现产品的性能指标 ,因此整机 的特性仿真与功能仿真应 结合进行 , 以期通过方案的选择 、修改获得最佳整机特性和作业空间。 目前 ,整机特性解析和仿 真方法主要有有 限元法 (fem ) 和边界元法 (b e m ),当然他们也可 以方便 的应用于零 件解析 中。 1. 2 有限元及其边界元分析方法概述 1. 2 . 1 有限元法简介 有 限元法 (fem 一fi nite elem ent m ethod ) 最初是 20 世纪 50 年代作为处理 固体力 学 问题 的方法 出现的。它的基本思想可 以追溯到 c o u r a n t 川 在 19 4 3 年的工作 ,他首先 尝试应用在一系列三角形区域上定义的分片连续 函数和最小位 能原理相结合 ,来求解 s t . v c n a n i 扭转问题,引用 了单元的概念。19 5 6 年,t u m c r 、c 1 0ug h等人把钢架位移法 的思路 ,推广应用于弹性力学平面 问题 川: 他们把连续体划分为三角形和矩形单元 , 单元中的位移函数采用近似表达式 ,推导单元的刚度矩 阵,建立结点位移与结点力之 间的单元刚度方程 。有 限元法 的实际应用是随着 电子计算机 的出现 开始的 。1 9 60 年 c l o u g h ”求解 了平面弹性问题 ,并第一次提 出了 “ 有限元法 ”的名称 。几乎与此 同时, 我 国的冯康也独立提 出了类似 的方法 6 。 有限元法实质上是一种在力学模型上进行近似 的数值计算方法 。以弹性力学 问题 位移法为例 ,有 限元法一般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步骤 川: (l )将连续体离散化 ,即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为一组 由虚拟 的线或面构成 的有 限 个 “ 单元 ”的组合体,这样的组合体能够近似的模拟或逼近求解区域。 (2) 假设上述 “ 单元 ”由位于单元边界上的结点相互连接在一起 ,以这些结点位 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利用结点未知量 , 选择一组插值 函数唯一地定义每一个单元 内相应物理场 (位 移 、应力 、应变等 ) 的分布 ,即选择单元模式或单元列式 。 (4 ) 将各种类型的荷载变换为只作用在结点上的等效荷载 ,建立基本未知量与等 效结点荷载之 间的基本方程 。 2 第 1 章 前言 (5 ) 求解基本方程 ,得到基本未知量的解答 。 整个 求解 区域 的未知场 函数可 由各个单元 结点上 的数值 以及插值 函数近似表示 。 这样一来在 一个 问题 的有 限元分析 中,未知场 函数 的有 限个结点值就成为待求全部 的 未知量 ,从而使一个连续体的无限 自由度 问题简化为有 限 自由度 问题 。 近几十年来 ,伴随着 电子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的快速发展 ,有 限元法作为工程分析 的有效方法 ,在理论 、方法 的研 究 、计算机程序 的开发及应用领域 的开拓诸方面均取 得 了根本性 的发展 。其应用领域 已由弹性力学平面 问题扩展到空 间 问题 、板 壳 问题 ; 由静力平衡 问题扩展到稳定问题 、动力 问题和波动 问题 。分析的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 到塑性 、粘弹性 、粘 塑性和复合材料等 ; 从 固体力学扩展到流体力学 、传热学 、电磁 学等连续介质领域 。在工程分析 中的作用 己从分析和校核扩展到优化设计并和计算机 辅助 设计相 结合 。总之 ,以变分原理为基础 的有 限元法可 以应用于各种连续介质 问题 和几乎所有 的场 问题 , 8, 。 有 限元法采用 的是变分原理 ,属于领域型数值解析方法 ,直接将对象体的整个领 域分割离散成有 限个单元 ,单元 的维数与对象体的维数相 同,单元 的特性用单元 的节 点值描述 ,然后写出全部结点方程式,即总体联立方程式 ,求解方程式即可得到领域 及边界上 的结点的位移值 。它 的应用离不 开计算机 和有 限单元法应用 软件 ,随着有 限 单元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开发 出许多大型的通用有 限元程序 ,例如 比较有名的 商品化软件 a n sy s 、n a st r a n 、a d in a 、m a r c 、a lg o r 等 。它们一般都具有结 构 的静动力分析 、大变形和稳定分析 、各种非线性分析 ,以及热传导 、热应力 、流体 分析和 多体祸合等功能,有 比较成熟齐全 的单元库 。这些软件具有非常好 的前、后置 数据 处理功 能 , 己在工程 中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但在 弹性 体解析方面 的应 用成果大 多 是对零件 的强度 、刚度和动态及热态特性进行解析计算 ,用这些商品软件进行整机特 性仿真 ,功 能 尚不完善 、整机特性预测 的效果也不够理想 ,主要是 因为对整机 中存在 的大量柔 性 结合部进行有效处理 的难度大 ,特 别是处理 复杂结合状 态 的柔性 结合部需 要迭代求解 时更为复杂 ,而边界元法 能够较好 的处理柔性结合部 ,这正是本文 的研究 意义所在 卜1 2, 。 1. 2 . 2 边界元法简介 a . 边 界元法 发展概 况 边界元法 的理论虽然在近 百年前就 已奠定 ,但边界元方法 的本身是在大容量 、高 速度 的计算机发展后 出现 的,现在还很难确定谁是边界元方法 的创始者 3 。边界元法 作为数值方法的提 出,可 以追溯到 196 3年嘉斯旺 (ja s w on )的论文 “ , 他首先对拉普 拉斯方程 由有势理论建议 了边界积分方程 的数值方法 ,较 为完整 的形成 了间接边界元 法概念 ,随后 1967 年里佐 (r i z z o )对经典弹性 问题提 出了一种边值 问题解 5, , 这是 文献上最早的一篇关于直接边界元方法的论文 。可 留斯 (c u r se )于 1 969 年完成 了直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接边界元法的若干重要公式的推导 6, 。1977 年 ,可 留斯 (c u r se )就固体力学的边界 积分方程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的数学基础发表论文 ” ,是这方面最早的全面的系 统性的理论著作 。在这之 前 ,边 界元方法这一名词还未被正式提 出,文献上 多称 为边 界积分方程法 biem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班纳吉 (banerjee) 与 巴特 菲 尔 德 (butterrield ) 于1977 年 的论 文 日 首 次采 用 了边 界 元 方 法bem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这一名称。1978 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市召开 了边界元法 国际会议,并出了文集 “ 边界元方法的最新发展 ” ,边界元方法这一名称得到 了公认 。 如果说 197 8年 以前是边界元方法的奠基时期 ,那么 自 1978 年第一届国际边界元方法 学术会议之后 ,则是边界元方法推广和蓬勃发展时期 。目前边界元文献 己经相 当丰富, 有关的国际会议不断举行 ,还 出版 了许 多边界元法 的专著 ,边界元法 已在工程科技 中 得到 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一 , , 。 由于边界元法软件开发 比有 限元法软件开发起步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