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内容分析与思考.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内容分析与思考.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内容分析与思考.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内容分析与思考.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内容分析与思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新课标关于达成培养目标语文素养的新理念,实际上对语文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教科书是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我们由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设置情 况入手分析其能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逐项分析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得出此套教 科书语文知识含量匮乏及内容设置欠科学的结论。认识到就语文素养的达成而言,现 有教科书的语文知识内容还不尽理想的状况,并使我们进一步探悉导致这一问题的原 因。 由教科书体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虽然表征在教科书,但是却有着更深的根源。 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编设不尽理想的情况,反映出课程内容中的相关因素未发挥合理的 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全面审视课程层面的语文知识内容,才能找到其症结所在。本文 从对教材编制起直接指导作用的课程标准,即课程层面展开思考,就本体构成、理念 影响、实践指导三方面得出课程内容知识构成阙如、课程内容知识语境混乱、课程内 容知识合规律性缺失分别是导致本套教科书语文知识内容缺失的直接原因、深层原因、 间接原因的结论。并进而指出,课程层面语文知识内容的澄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比较、访谈等研究方法,行文采用描述、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重视论据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同时争取多方考证。写作本文时,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 科书刚刚出齐,所以,文中对语文知识分布情况的检索工作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实际意 义。期望在当前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本文所涉及的初中教科书 中语文知识的分析与思考能对我们的语文教材工作者有所启示,从而为实现我国中学 语文教材科学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 a b s t r a c t t h ei d e a so fc h i n e s e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d e m a n d e di nt h en e wc h i n e s ec u r r i c u l u m s t a n d a r dw i l lr e q u i r ed i f f e r e n tk n o w l e d g e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t h a nt h o s em a n yy e a r sa g o i nt h ef i r s tp l a c e ,t h et h e s i ss e a r c h e ss i xp e pn e wt e x t b o o k sf o ra l lt h e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t t h es e c o n dp l a c e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w h e t h e r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c o u l d p r o d u c eag o o de f f e c to nt h en e wc h i n e s ec u r r i c u l u ms t a n d a r d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w e h a v ef o u n dt h ep r o b l e m so ft h ek n o w l e d g ei nt e x t b o o k si nw h i c ht h eq u a n t i t yi ss m a l la n d t h ec o m p i l a t i o ni sl e s sr e a s o n a b l e t h ep r e s e n ts t a t ef o r c e su st of i n dt h er e a s o n so u t t h ec u r r i c u l u ms t a n d a r dt a k e sd i r e c t l yg u i d i n gf u n c t i o nt od r a wu pt e x t b o o k s , s ow e s h o u l dc o n s i d e rt h ep r o b l e m so f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i nt e x t b o o k sf r o m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f i e l d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a n dt h i n k i n gw eg e tt h ef o l l o w i n gc o n c l u s i o n : f r o mt h en o u m e n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s p e c t ,t h es h o r t a g eo ft h ec u r r i c u l u mk n o w l e b ei s t h ed i r e c tr e a s o n f r o m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o r ya s p e c t ,t h ec o n f u s i o nc r e a t e db yc o n t e x t si st h e d e e pr e a s o n f r o mg u i d i n gp r a c t i c ea s p e c t ,t h ec u r r i c u l u mk n o w l e d g el a c k i n gr e g u l a r i t yi s t h ei n d i r e c tr e a s o n t h a tw et a k ef u r t h e rs t e p s 幻f i n dt h ek e y st oa ! lt h ew h o l ep r o b l e m si s c l a r i t y i n g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i nt h ec u r r i c u l u mf i e l d i ti sh o p e dt h a ts o m eo ft h et h e s i sw i l ld og o o df o r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ourc h i n e s e t e x t b o o ka n dm a k et h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t e x t b o o kp o s s i b l e k e yw o r d s :c h i n e s ec u r r i c u l u ms t a n d a r d ;c h i n e s et e x t b o o k ;k n o w l e d g eo f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t 3 c o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毫 主i 嘻! 一目期: , t 弦d 、,、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 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必指导教师签名:主:1 至l 垄 旦 期:硅丛! = 蔓日 期:三竺! ! ! ! ! 纩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的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教学原则,都表明了基 础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语文教育界虽然自独立设科以来便改革 迭起、论争不断,但语文知识的基础地位还是一直为大家所认同的。 i 9 0 3 年语文独立设科后,人们试图努力构建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国文百八课 是这一时段研究成果的标志。书中共设1 0 8 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含有文话、文法( 或修 辞) 部分,对文章、语法和修辞作了系统地介绍,体现出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明晰化。 “1 至上世纪6 0 年代,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受到同等重视,成为语文教学的“双基”。 到9 0 年代展开的语文性质大讨论,语文知识的作用虽受到部分质疑,但“工具性与人 文性”兼融的语文性质表述仍未抹煞语文知识的基础地位。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知识为 依托,素养的形成更要以知识为基础。对于语文教育历史验证的正确认识,我们不但 要延承,而且要作为理论判定的准则。 原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新课标要求的是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 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 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可以说,“语文素养”涵盖极广,不仅“语 文能力”包括其中,语文教育中的其他内容也均融括于此一处。“能力”重在功用性, “素养”则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1 新课标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实 际上对处于基础地位的语文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语文科的语文知识是一种什 么样的状态,能否确保新课标这一理念的落实? 教科书是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本文 拟从依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 0 0 1 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共六册, 以下所称教科书或新教科书,若未特别指出,基本限定在此范围) 入手,通过对教材 层面教科书中语文知识内容的分析,从课程层面至教学层面展开对此问题的多方位思 考。 一、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的呈现及其对新课标的反映 ( 一) 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的呈现 本文所述“语文知识”限定在教学中不具教学目的功能性质,而具有教学手段功 能性质的范围,即不包括在教学中具有独立的教学目的功能性质的文学文化知识。“1 为便于清晰地呈现出教科书中这部分语文知识的状况,这里拟将其划分为识字写字知 识、汉语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口语交际知识等五方面内容。阅读知识和写作 知识中都含有文体知识,鉴于部分内容既属于阅读范畴,又可归在写作之列,具有交 叉性,这里仅依据文体知识内容要求的倾向大致分类;汉语知识涵盖语法、修辞等方 面的知识内容。考虑到“语文知识”自身概念界定的不确定性,我们这里的划分也很 难有截然分明的界限,比如汉语知识应用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中,是这几方面内 容的知识基础,从逻辑层面看,把它单独抽出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知识相并列是 不科学的。但是,从语文知识内容自身的构成来讲,汉语知识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把 它单列能使我们很明晰地看到,整个初中阶段对它的设置编排情况。这也将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出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的变化情况。 下面分别列出七年级九年级六册教科书语文知识统计情况: 七年级( i - - ) 语文知识统计 知识类别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教材位置 汉语知识解词的方法性知识研讨与练习 7 1 - 5 汉语知识 修辞:比喻、明喻研讨与练习7 3 1 1 汉语知识修辞;拟人研讨与练习7 _ 3 1 2 阅读知识叙述与描写补白7 _ 3 1 : 写作知识表达方式:象征研讨与练习7 _ 5 2 4 文体知识寓言提示 7 6 0 0 识字写字知识怎样写好硬笔书法附录 7 七年级( 下) 语文知识统计 知识类别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教材位置 阅读知识朗读的好处补白 7 + 一1 一l 阅读知识读出感情补白7 + 2 甚 写作知识描写要求:准确生动研讨与练习7 - 3 1 4 文体知识人物传记综合性学习7 + 0 汉语知识修辞:排比、反复研讨与练习7 4 1 7 阅读知识朗读技巧补白 7 - 5 2 1 2 八年级( 上) 语文知识统计 知识类剐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教材位置 文体知识新闻研讨与练习8 1 1 口语交际知识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补白孓一1 2 阅读( 文体) 知识学习阅读记叙文补白 8 1 - 3 阅读知识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补自蚴6 阅读知识关键性语句研讨与练习 8 _ 2 - 7 阅读( 文体) 知识学习阅读说明文 补白8 - 3 1 1 文体知识史诗注释& - 3 1 2 阅读( 文体) 知识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补白3 1 5 阅读知识学习背诵补白8 _ 5 _ 2 1 文体知识古文体:铭注释8 _ 5 2 2 写作知识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提示8 _ 5 2 2 阅读知识学习猜读补白 8 - 5 现 汉语知识修辞:对偶练习8 _ 5 2 5 阅读知识学习扩展阅读补白8 _ 岳“ 写作知识学习缩写补白8 _ 6 - 2 7 写作知识学习改写补自 8 岳2 8 写作知识学习扩写 补白& 6 _ 2 9 写作知识学习续写 朴白 8 6 _ _ 3 0 识字写字知识王蓑之书法附录 8 汉语知识虚词表附录8 八年级( 下) 语文知识统计 知识类别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教材位置 汉语知识主谓旬和非主谓旬补白8 1 - 2 汉语知识修辞:夸张研讨与练习 8 + 一1 _ 4 文体知识十四行诗注释 8 一1 5 口语交际知识说话要讲究方式朴白8 l 1 _ 5 文体知识自传小传综合性学习 8 0 一1 汉语知识句子成分朴自8 + _ 2 9 汉语知识修辞:反问研讨与练习8 l 3 _ 1 1 汉语知识 句子的主干 补白 8 + o 一1 3 口语交际知识说话要看对象补自 8 + 一3 1 4 汉语知识长单句的分析补白8 4 4 1 8 阅读知识怎样精读补白8 l 4 1 9 写作知识学习复述补白8 _ 5 - 2 1 汉语知识古汉语词语用法:“之”字用法研讨与练习8 屯6 2 9 汉语知识短语结构类型表附录8 + 汉语知识句子成分简表附录8 + 汉语知识 标点符号用法附录 8 + 识字写字知识唐人狂草附录8 。 3 九年级( 上) 语文知识统计 知识类别 知识内容+呈现方式 教材位置 汉语知识因果类复句补白9 - 2 _ _ 5 汉语知识非因果类复句 补白9 写作( 文体) 知识应用文:写好演讲稿综合性学习蝴 汉语知识修辞:设问研讨与练习9 4 一1 3 汉语知识怎样分析多重复旬朴白9 _ 4 1 3 阅读( 文体) 知识议论文的阅读( 一)补白虫“1 4 阅读( 文体) 知识议论文的阅读( 二)补白9 _ 4 1 5 写作( 文体) 知识应用文:写好调查报告综合性学习嗡 文体知识古文体:表注释9 _ 6 _ 2 4 汉语知识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补白9 - 6 - 2 4 文体知识j 古文体:词提示9 6 2 5 阅读( 文体) 知识怎样读静附录9 阅读( 文体) 知识谈谈小说附录9 九年级r ( 下) 语文知识统计 知识类射 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教材位置 汉语知识句子结构妥完整补白 写作知识表达要台理补白9 - 2 - 8 汉语知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孙白9 4 1 6 汉语知识语序要合理补白9 _ 5 1 7 汉语知识使用句式要单一 补白9 _ 5 1 8 写作( 文体) 知识应用文;写好我们的总结综合性学习9 - _ 6 阅读( 文体) 知识谈谈散文附录 9 + 阅读( 3 c 体) 知识谈谈戏剧文学 附录9 + ( 二) 教科书对新课标的反映 教科书中编排的语文知识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从理论上讲,达到课标要求的 语文知识教科书都应予以呈现。所以,是否提供达到课程标准所需求的语文知识内容 就成为我们评判一套教科书知识内容编排是否科学的客观依据之一。 我们将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 卜_ 9 年级) 阶段目标中的每一项分别列出,详 细分析达到其要求所需的语文知识。其中,部分目标是前面学段目标的深化,有一些 不需要教科书额外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学生只需凭借既有的语文能力深入学习即能达 到;而另外一些虽也是深化,但教科书必须提供新的知识内容作支撑才能保证目标的 实现。还有部分目标则完全为新的能力要求,在本学段教科书是必须要有新的知识内 容来做支撑的。下面我们逐项看一下具体情况: 4 识字与写字 1 日标簧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 0 0 个,其中3 0 帅 个左右会写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笔者按;数科书没有编制多种检字方法,新增的常用汉字也不足5 0 0 个。 2 目标要求:在使用硬笔赫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硬笔书 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知识支撑:七年级上附录怎样写好硬笔书法 3 目标要求: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 优美。” 知识支撑:七年级下附录颜体书法 八年级上附录王羲之书法 八年级下附录唐人狂草 阅读 1 目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盛情地朗读。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一“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支撑:七年级下朗读的好处补白1 1 读出感情补自2 8 朗读技巧 补自5 q 1 2 目标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阿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 0 0 字 基础铺垫: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 0 0 字。” 知识支撑:七年级下学会快读补白5 2 4 粱启超“三步读书法”补白5 2 5 3 目标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学习铡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 集信息。” 知识支撑:教科书各册中“名著导读”部分所选篇章 4 目标要求;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作用。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括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第二学段一 一“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诃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 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 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知识支撑:七年级上解词的方法性知识研讨与练习1 5 八年级上关键性词句 研讨与练习2 7 5 目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 讨疑难问题。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在阅读 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 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 目标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知识支撑:八年级上学习阅读记叙文补白1 3 八年级上记叙中的议论与抒情补白2 6 八年级上学习阅读说明文补白3 - - 1 1 7 目标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知识支撑:七年级上寓言 提示6 3 0 七年级下人物传记综合性学习3 八年级上史诗 注释3 1 2 铭注释 5 2 2 八年级下十四行诗注释 1 _ 5 自传小传综合性学习1 九年级上表注释6 2 4 词提示+ 补白6 嘞 怎样读诗附录 小说附录 5 九年级下散文附录 戏剧文学附录 8 ,目标要求t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傩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 m u a 暗;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 的体验;晶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 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 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 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太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 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知识支掉:八年级上学习阅读记叙文补白1 3 九年级上小说附录 九年级下散文附录 戏剧文学附录 教科书书下注释涉及文学文化内容的词条,综合性学习单元含有的文学文化知识。 9 目标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糟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基础铺垫: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知识支撑:八年级上学习僻读说明文补自3 1 1 注意说明文科学性补白卜l s 1 0 目标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 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傲出判断 知识支撑:九年级上议论文的阅读补自4 - 1 4 和4 1 5 1 1 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诃。有意识地在积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 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一知识支撑:九年级上怎样读诗附录 i 2 ,目标要求:卿读_ 曳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车内窖,背诵优秀诗文8 0 篇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诵读位 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知识支撑:八年级上学习背诵补自5 - - 2 1 八年级下“之”字的用法研讨与练习6 2 9 笔者按:教科书虽然提供了与该段目标相关的一些知识( 方法) ,但最需要的关于“使用工具书学习文言文的 程序性知识”却没有。 1 3 目标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月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酌馨辞方法,休会它们在译 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基础铺垫;各学段对标点符号的要求。 知识支撑: 文化知识:教科书书下注释涉及文学文化内容的词条,综合性学习单元含有的文学文化知识。 毒泌粤 七年级上七年级下八年级上八年级下九年级上九年级下 研讨与练习 1 1 注释2 73 73 73 95 62 7 补自 23 总计3 03 73 74 35 62 7 常用修辞方法:七年级上比喻 拟人 七年级下排比 八年级上对偶 八年级下夸张 反问 九年级上设问 明喻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反复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基本的语法知识:七年级下实词表 3 1 1 3 一1 2 4 - 1 7 5 - 2 5 1 - - - 4 3 1 1 4 - - 1 3 附录 6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虚词表附录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补白1 2 句子成分补白2 卅 句子的主干补自3 - - 1 3 长单旬的分析补自4 1 8 短语结梅类型表附录 句子成分简表附录 标点符号用法附录 因果类复旬补白2 - - 5 非因果类复句 补白2 6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补白4 1 3 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补白6 2 4 句子结构要完整补白2 5 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补白4 _ 1 6 语序要合理补白5 - - 1 7 使用句式要单一补白5 1 8 1 4 目标要求t 能利用圈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三学段“利用图书馆、 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1 5 目标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 6 0 万字,每学年 阅读两三部名著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 0 万字”。第 三学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 0 0 万宇。” 写作 1 目标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蕞 基础铺垫: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目标要求:写作耍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基础铺垫: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 日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 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 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 目标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捧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 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知识支撑:七年级上叙述与描写补白3 1 2 八年级上记叙中的议论与抒情补白2 - - 6 笔者按:达到本目标要求所需的“内容次序和详略”“联想和想像”等新知识内容,教科书没有安排。 5 目标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i 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 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学写 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知识支撑: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日常应用文:八年级上新闻研讨与练习1 1 九年级上写好演讲稿综合性学习2 写好调查报告综合性学习5 九年级下写好我们的总结综合性学习6 6 目标要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 续写;能变换文章的问恩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知识支撑:八年级上学习缩写补白6 2 7 学习改写补白6 - - 2 8 学习扩写补白6 2 9 学习续写补白0 7 目标要求: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科,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 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 确,书写规范、整洁。” 笔者按:缺少写作过程中构思立意、歹纲起草等方面的程序性知识。 8 日标要求t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傲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 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7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 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 确,书写规范、整洁。” 知识支撑:语法修辞知识 9 目标要求: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根据表 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第三学段“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知识支撑:八年级下附录标点符号用法 1 0 目标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 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 万字4 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 0 0 字的习作。 基础铺垫:第二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1 6 次左右。”第三学段“谋内习作每学年1 6 次左右。4 0 分钟 能完成不少于4 0 0 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 1 目标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台,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第三学段“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 鞘做准各、做简单的发言。” 知识支撑t 八年级下说话要看对象补自3 1 4 2 目标要求:耐心专注地侦听,蛇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基础铺垫t 第一学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在交谈中认真倾 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 转述。” 知识支撑:八年级上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补白 1 - - 2 3 目标要求:自信、负责地表迭自己的观点,傲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基础铺垫:第一学段“有表达的自信心”第二学段。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第三学段“表达要有条理。” 4 目标要求r 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基础铺垫:第三学段“表达耍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 目标要求: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桩据需耍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知识支撑:八年级下说话要讲究方式补台1 - - 5 6 目标要求,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基础铺垫# 第一学段“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细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 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知识支撑:八年级下学习复述补白5 2 1 7 目标要求: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知识支撑;九年级上怎样写好演讲稿综合性学习2 笔者按:欠即席讲话的程序性知识。 8 日标要求: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 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o 笔者按:教科书没有提供本项目标要求的完整交际过程的听说知识。 通过以上对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的检索归类和这些知识对课标要求反映情况的比 对,我们可以看到,除了6 项目标教科书没有提供相应的支撑性知识外,其余需要依 托新的知识才可能达成的目标教科书均安排了有关的内容。但是,教科书提供的这部 分知识内容是否是直接指向目标需求的核心知识,其含量是否足以保证目标的达成, 编排是否科学合理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o 以上各项“目标要求”参见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1 5 5 1 6 5 8 二、教科书中语文知识内容分析 这里,以人教新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1 9 9 2 年版) 为比照 对象,对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语文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以下对应地简称为旧教 科书和新教科书) 。 ( 一) 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编制的特点 1 知识含量大幅度降低,保留的知识更贴近生活 在汉语知识方面,旧教科书共介绍了联想、借代、借喻、比兴、夸张、对偶、排 比、互文、骈句、设问、反问、反复等1 2 种修辞方法知识。新教科书除去其中不常用 的借代、比兴、互文、骈句这4 种,只介绍余下的8 种修辞方法知识。新教科书中汉 语( 修辞) 知识含量虽不如旧教科书多,但编选知识遵循基本和常用原则,量少却精。 就阅读知识而言,旧教科书编选了文体方面的大量知识各阅读了解之需,六册书 中共涉及词牌、“信天游”民歌形式、咏物诗、寓言、神话、小小说、诗歌特点、新诗、 消息、通讯、评论、副邗、民间文艺的特点、剧本阅读、文言文阅读、政治论文和杂 文等1 7 项内容。而新教科书六册书中只谈及寓言、传记、词这3 种文体知识供阅读了 解。 在写作知识方面,该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新教科书与旧教科书应用文文体种类 比为3 :2 6 。新教科书写作类应用文涉及演讲稿、调查报告和总结这3 种文体。旧教 科书中只附录部分所列应用文写作知识就涉及通知、启事、电报、汇款、介绍信、证 明信、公开信、倡议书、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词、贺信、贺电、会 议记录、合同、民事诉状、计划、公约、海报、黑板报、科技报告、产品说明书、唁 电、唁函等2 6 种。 2 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明显淡化,清晰地反映出课标理念 旧教科书在汉语知识的编排e 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各册书附录部分整体呈现知识 前,已经借助系列知识短文分述过该知识。如第一册先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 词、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分别介绍在前,而后有实词表和 虚词表统现于后;第二册先分别介绍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各类型短语,而 后列短语主要类型表于附录;三四册书中的句子成分简表、句子用途表和复句主要类 型表统一呈现前,也均有相关的系列知识作铺垫。新教科书亦列实词表、虚词表、短 语知识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等汉语知识,但新教科书只以一表的形式统一呈现,并 没有在书中别处提及各表内的有关内容。 旧教科书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普通文体进行了全面地介绍,而新教科 书未列出三种文体的完整知识内容,只分别撷取各文体中的一二点言之即罢。比如在 0 议论文文体方面,旧教科书详细地介绍了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等文体阅读知识,并列举了大量的例文进行分析;新教科书则仅抽取三要素中的部分 核心知识作以简介,只需要学生知道这些名词概念而已,并不要求了解其具体完整的 知识内容。 3 知识呈现重心后移,编设更科学合理 旧教科书侧重于凭借提示系统来呈现知识,而新教科书则主要借助文后补白处呈 现大量的知识,反映出重心后移的倾向。 就阅读知识而言,新教科书借助提示和补白呈现的知识次数比为3 :1 5 ,旧教科 书中这一比例关系为1 6 :5 。就写作知识而言,新教科书借助提示和补白呈现的知识 次数比为0 :7 ,旧教科书中这一比例关系为1 9 :1 。具体情况见下面所列各表: 谤 七年级上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总计 阅 注释2ll4 读 研讨与练习 22 知 _ _ _ _ p 日_5712 闺识 _ 提示_1 l l一3 l统 附录l23计 综合性学习l2 袭 总计 161 23522 9 诀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总计 阅 课后短文 33 读 练习 1l知 i 黼隧补白啊 22lu 识 提示_34153 16 d统 计 附录 12227 表 单元训练o 总计 6853733 2 诀 七年级上七年级下八年级卜八年级下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总计 写 注释0 作 研讨与练习 112 知 爨鼢圜黼 14i黼 识 提示_ 0 统 附录 0 计 表 综合性学习213 总计2l41221 2 1 0 潦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匹册第五册第六册总计 写 课后短文 o 作 练习21 3 知 i i 鬻嚣补白鬻i 鞫 l 糕黧 识 圈提示黝 42427 _ l 可 统 附录 1l1il5 计 表 单元训练l56 总计 2696383 4 新教科书不以知识先入为主,意图发挥知识辅助阅读和写作的作用,有利于避免 直接以掌握知识内容为教学目的的做法。补白也是新教科书呈现汉语知识的主要方式, 并且就语法知识而言,新教科书在编排上呈现两边渐向中间凸起的特点,即八年级下 册教科书的语法知识内容要远多于其他各册书。这与旧教科书逐年级降低减少的趋势 是不同的。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诀 七年级上七年级下八年级上八年级下九年级上九年级下总计 语 注释 0 法 研讨与练习 l1 知 补白 4441 2识 提示 0统 附录1135 计 表 综合性学习0 总计1118441 9 j 诀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 总计 语 课后短文 l l5762 9 法 练习 o 知 补自22 识 提示o 统 附录2l2l6 计 表 单元训练 o 总计1 56970o3 7 旧教科书从初中第一册开始就编入关于字词的丰富的语法知识,在教科书中这部 分知识呈现位置高达1 5 处之多。实词和虚词等语法知识的介绍应该以学生具备一定量 的基本词为基础,初中一年级是学生刚开始进行基础铺垫的阶段,并且多数学生的思 维水平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即便进行了抽象概念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距 离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尚有一段距离。有学者认为,初中二年级才是学生掌握字、词 的关键的年龄阶段。【5 】因此,新教科书在初中二年级( 八年级) 集中设置相当量的语 法知识的做法要比旧教科书更科学合理。 4 知识目标与情意相交融,追求程序性知识 新教科书中的识字写字知识,已由旧教科书中的一般性要求发展为具体丰富的程 序性知识。既有硬笔又有软笔,且楷、行、草体兼备,教科书中提供的各具特色的碑 帖和欣赏讲解文字能使学生在临摹字体过程中“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新教科书中还 增设了大量的阅读方法知识。从七年级下册到八年级下册三册书中依次设置了朗读、 速读、背诵、猜读、扩展阅读、精读等程序性阅读知识,这些内容都是旧教科书所没 有的,其编制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理念。说明 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体现出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尊重。 新教科书中知识重视情感体验的倾向,在设置的小说和散文文体阅读知识中表现 得尤为突出。与旧教科书不同,新教科书明确指出介绍小说的目的在于“仔细体会” “意图”,“对人生有帮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最终要完成的是“欣赏” 小说。可见,介绍小说的阅读技巧等方法性知识是为情感态度目标服务的。在介绍散 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特点时,新教科书没有如旧教科书般多置笔墨于形式处,而是 只谈及结构、笔法和语言的问题,文中大量内容为赏析性文字。如果说旧教科书有借 助散文艺术特点让学生学会欣赏散文的意图的话,那么,新教科书则不把散文知识视 为必须的途径,而重视学生主体的阅读体验,强调学生个体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想 象、理解、领悟,最终使学生有所体会。这是新课标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在阅读过 程中的作用,强调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感悟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的反映。 从以上四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新教科书中设置的语文知识遵循新课标提高学生 语文素养的理念,注重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意识融合,倾 向于知识表述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体现新课标淡化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理念, 知识含量大大减少,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改变原有呈现方式,使知识明显地处于 辅助教学的位置,有利于改变受工具理性影响视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现状。这既体 现了新的知识发展观,又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但是,新教科书在语文知 识的传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 - - ) 教科书传达语文知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1 教科书传达语文知识存在的问题 ( 1 ) 支撑性知识缺失 对于本学段新增的部分课程目标,教科书没有提供其需要的发挥支撑性作用的知 识。如识字与写字目标中所需的“多种检字方法”;阅读目标中要求的使用工具书学习 文言文的方法性知识;写作目标中的“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中构思 立意、列纲起草”等环节的知识和关于“内容的先后和详略”以及如何“运用联想和 想像”的写作知识;口语交际目标中有关即席讲话的知识。这些课标需要的知识内容, 教科书均未提及。 ( 2 ) 基本知识内容匮乏 教科书设置了课标需要的相关知识,但就知识本身的所有量而言,还不足以保证 目标的完全达成。这一问题几乎存在于各类知识中,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识字写字知识。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 7 - 9 年级) 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 0 0 个,其中3 0 0 0 个左右会写”的要求,在第三学段( 5 - 6 年级) 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 字3 0 0 0 个”的要求,那么,在第三学段的基础上,第四学段新增常用汉字应为5 0 0 个。参照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我们对7 - 9 年级6 册教科书标注拼音的汉字进行了统 计,显现结果却并非如此。具体情况如下: 七年级( 上) 标注拼音的汉字共计8 9 个 瞬嶙峋眩啜禁唳溜行姊窖泯厄猝论陬邑愠参省传酝酿晕髻栀和丁硕鳊桕寥 涸洌寐碣澹竦骸犸皴恋霎虹喑哑谧螽莴苣颚嗉囊喙淄奂蜃冥祥甍垣睥睨亘扉倏 杈粼匿韫蹇稽陛赐御聘爵鼓蜗榛眸酥踉跄孪塞遽髀跛 多音字1 0 个:行参省论传丁晕虹塞和 非常用字1 3 个:陬鳊桕犸数虹j i a n g 丁z h e n g 螽甍疟韫鲛髀( 注:非常用字多为古文中出现的事物 名称等专有名词,生辟字或非常见字,其构词能力不强,读音一般不具规律性。) 七年级( 下) 标注拼音类汉字共计1 5 3 个 凿畦荚葚蛉蝥臃肿珊瑚攒长敛罕秘系鹊鸽蜕窦厥倜傥叵拗盔箔掸咻簪骊屐谒称 泯哽炽嗥谰镐倩杼可汗鞯辔溅燕骑啾朔柝铠妆霍著鬟复曛铤弥锲兀沥衙迥斗 踌躇磐膺省潺行惮撺掇鬼橹相撮桕棹樨亢晦羁蓦冗戛汀颦蹙粲嗔叱咤妍鬟薮呓 鼻句问曳许拽慷快毋噬赢罄虞斫泅砭崔巍霾盂睑眸呷咩怆娴搐箜篌剽悍窥伺疮痍 绰鬣庇荫道妒忌彰觑缀窘苫驰眈少尻黠 多音字1 6 个:长系称可汗燕溅骑著斗省行相间许少绰复现字3 个 非常用字2 7 个:蛉蝥秕鹃鹁咻鞯辔溅啾柝复曛棹粲颦蹙鬟薮嗣许呷箜篌鬣苫尻 八年缓( 上) 标音汉字共有1 1 3 个 绥靖阔聿噤蹿仄疟箧鼹苌漫懿差藉簌踊珊拭箸凼尴尬伛翳怍唁称肖郦波鬻佥 轩榭嶙峋枋藻磐鎏伧匿蟾蜍鄞臀褶铱汐咎藩俨髫诣馨儒牍蕃淤濯涟亵噫罔贻 奇箬糁髯诎楫篆壬戍与睦矜分恶r 眦簪遍戍妪咽鄢曦溯湍蠛漱属与秣荇艨艟 骑舸涸僦赁更毳凇沆砀秽长燕 多音字“个复现字1 3 个 非常用字3 4 个:阌疟箧鼹苌漫懿凼郦_ ;交鬻佥枋鎏鄞铱髫着噫箬糁诎矜眦廊晡濑秣 荇朦艟僦毳沆砀 八年级( 下) 标音汉字共计1 3 2 个 熳逊匿诘绉庶翳糜髭髯鬈锢颔袤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