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范文.doc_第1页
回乡偶书范文.doc_第2页
回乡偶书范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乡偶书范文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中旬,秋末冬初的第一场寒流过后,京城长安又迎来天清气朗的日子。这天黄昏,一乘官轿迎着漫天的晚霞,急急行走在长安街头,穿街过巷的小北风时而掠起轿帘一角,一片落叶顽皮地钻进轿帘,与返家休息的集贤院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人称贺秘监的太子宾客贺知章撞了个满怀。 贺知章俯身拾起这片金黄色的落叶,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落叶依然绽放着大自然的清香。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果熟而知天下硕。贺知章反复观察落叶的经脉,并由落叶想到了人生,想到了已经离开近五十个年头的故乡越州,是夜,贺知章辗转床第久久不能入睡,老人仿佛听到会稽山的松风,看到鉴湖水的清波,觉得自己应该在有生之年回到自己的故乡。想到这里,老人披衣起床铺纸挥墨,彻夜写成请求辞官还乡的奏折。 贺知章在自己致唐明皇李隆基的奏折中说,自己从证圣元年(695年)赴京应试那年算起,服务朝廷已近五十个年头。如今,太子已经长成栋梁之才,又逢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臣虽老骥伏枥,尤有千里志向,仍希望能为皇家为百姓出一分力,尽一分责。但是,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自己“近因病恍惚,常梦故乡山水,故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贺知章奏请皇上给其一个“辞农五十载,今日复东归”的机会。 对此,朝廷中很多官员认为,贺知章这本章奏得好没道理。如果梦见家乡的山水,便可作为向皇上提出辞职还乡的理由;要是梦见玉宇琼台,岂不是要奏请皇上送你上天庭成仙了?这样太不像话! 然而,玄宗皇帝李隆基不愧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明君。他认为,树高逾千尺,落叶尚归根,人生虽荣华,归宿是故乡!这位以谱写霓裳羽衣舞曲饮誉乐坛的帝王还真够意思,不仅批准了贺知章的奏请,赐“镜湖剡川一曲”作为放生池,而且还亲挥御笔,题写送贺知章归四明诗并作序。诗曰: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裳苣。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禁。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唐明皇的诗作饱含着怜才之心,洋溢着惜别之情。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玄宗皇帝还在贺知章动身之日,命太子李亨率“六卿庶士大夫供账青门”,为告老还乡的贺知章送行,此等规格,在中国上,就文人告老还乡一事说,实属罕见。皇上以御制诗相赠,送行的文武大臣岂敢怠慢,当日赋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者就有三十七人。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道:“镜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