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专业论文)朔州大秧歌研究.pdf_第1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朔州大秧歌研究.pdf_第2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朔州大秧歌研究.pdf_第3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朔州大秧歌研究.pdf_第4页
(艺术学专业论文)朔州大秧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中 文 摘 要 朔州大秧歌是在朔县踢鼓秧歌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而来的,当时的朔县踢鼓秧 歌也称西路秧歌,踢鼓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原本是不用唱出的,但是由于现场观众的 艺术需求自然唱出小秧歌唱段来哄托演出气氛,满足观众的艺术欣赏需要,而朔州 大秧歌正是由踢鼓秧歌中的广场小秧歌搬到舞台后发展而成的地方民间音乐剧种, 广泛流传于山西朔州为中心的平鲁、左云、右玉、应县、神池、宁武、原平、代县 等周边地区及内蒙古南部的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方民间戏曲音乐。它起源于 宋朝末期,形成于明末清初,发展于清末民初,兴盛于 1949 年之后解放初,其演出 形式多种多样,它既有中国武术中的太祖洪拳,也有山西本土的地方和民间歌舞小 段,这种地方民间秧歌舞表演形式一般是有男主角与女主角共同打造演出气氛,演 员动作敏捷,手脚配合协调性极强,是当地民众用于节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的民 间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喜庆、求雨祭风、红白喜事等,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艺术形式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朔州大秧歌迅速发展,至 1990 年 4 月赴中南海 演出剧团获中宣部中文司“大众文学”奖,引起了各地区民间艺术戏曲音乐界的极 大轰动。在朔州大秧歌迅猛发展的同时,系统研究朔州大秧歌的整体全貌与探索其 中的戏曲文化精髓也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呈现出来。 本文对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艺术形式分析、社会价值评价三方面进行了详 细的研究和论述。在发展概况方面对朔州大秧歌的历史、地理、文化以及历史源流 及其分布状况和民俗文化的关系探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艺术形式方面对朔州大秧 歌的唱腔、朔州大秧歌的伴奏、朔州大秧歌的牌曲、朔州大秧歌的剧目、朔州大秧 歌的表演行当作了全面的研究与梳理;在朔州大秧歌的社会价值评价方面对朔州大 秧歌对当地政治、经济的影响以及朔州大秧歌的传承与保护以及进行合理化分析总 结。 本文坚持田野实地调查和科学实证的态度,运用民族音乐学和传统的文献考证 方法、结合音乐学、戏曲戏剧学的理论以及民俗学的科学内涵对朔州大秧歌的发展 概况、艺术形式分析、社会价值评价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系统完整地总结了朔州 大秧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征,希望把对朔州大秧歌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 理论水平。 ii 关键词关键词:朔州大秧歌;发展概况;艺术形式分析;社会价值评价;保护与传承 iii abstract shuozhou yangge shuoxian kick drum i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yangko evolved, then shuoxian kick drum, also known as west younger younger, kick drum yangko this folk art was originally not sing, but because nature of art demands the audience to sing to coax small yangko aria atmosphere of trust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of art appreciation, and shuozhou yangge is the kick drum younger younger moved to a small square in the square formed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ivil music drama, widely spread in the center of the level of shuozhou in shanxi lu, zuoyun, youyu, should the county, strom, ningwu, the original level, on behalf of the county and surrounding areas south of jining in inner mongolia, hohhot, baotou and other local folk opera music. it originated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was formed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and develop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lourished after the early liberation in 1949, its performance in various forms, it has both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the taizu fist, also in shanxi native subparagraph local and folk songs and dances, this dance form of local civil younger actor and actress generally have performed together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actors agile hands and feet with a highly coordinated, rendering the local people for the festive atmosphere, to express feelings folk art forms, is widely used in holiday celebrations, festival rain wind, weddings and funerals, etc., is one of the people loved the art form, since the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uozhou yangge to april 1990 went to zhongnanhai theatre performances secretary by the chinese central propaganda department, popular literature award attracted regional folk art drama music sensation. shuozhou yangge in rapid development, system shuozhou yangge the overall picture and explore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drama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reveal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shuozhou yangge overview of art iv forms, social values carried out a detailed evaluation of three areas o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verview of aspects in shuozhou yangge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oots and its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art form of the tune on shuozhou yangge, shuozhou yangge singing, song cards shuozhou yangge, shuozhou yangge the accompaniment of musical instruments, shuozhou yangge of sentence structure, shuozhou yangge tone of the melody, shuozhou yangge repertoire with drama, shuozhou yangge a comprehensive line when performing research and combing; in shuozhou yangge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value of music on the shuozhou yangg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s condition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value rationalization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is field-site investigation and uphold the attitude of scientific evidence, the use of ethnomusicology and traditional textu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musicology, opera drama, and folklore of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mea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uozhou yangge overview of art forms, social value of three surveys and studies, summarizes the system completely shuozhou yangge art form and style, in the hope of the theory of shuozhou yangge up to a higher theoretical level. key words: shuozhou yangge; development profile; art form analysis; social value evaluatio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 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 传播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 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 传播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引 言 1 引 言 引 言 秧歌戏,它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的民间音乐戏曲剧种之一,是中华文化主体的 一部分,是民族文化里的一枝奇葩,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广大艺人们的集体创造 的结晶。 它集中了中华文化的主要精粹与庞杂,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劳动人民通过秧歌戏反映自己的喜、怒、哀、乐,意志和愿望,是一种极具群众性 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与唱腔相结合的类称。它原为模仿稻作时劳动情形的一种即兴 舞蹈与即兴哼唱小曲,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的化妆表演,其演出形式灵活多样、 表演方式幽默风趣,衣着服饰鲜艳美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许多历史故事、民间 传说就是通过秧歌戏曲这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和传播的,如: 忠报国 、 姜郎休 妻 ,而我国山西省朔州正是秧歌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秧歌戏历史究竟有多远,尚不可考。但朔州大秧歌戏却早在宋朝就萌芽了,它 源于当地的民间歌唱舞,据尚书舜典记载,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说的 就是一个人在出猎之前预祝胜利,或狩猎回来欢庆丰收,便人扮兽形,载歌载舞。 关于朔州大秧歌还有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相传水泊梁山 108 单将中的董平是出西 潞州人,在一次回家探母中,被契丹人掳于黑水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由于都 是反宋,意愿相同,董平在被释放的归途中,路过朔宁府(今朔城区) ,正遇正月十 五闹红火,于是董平和当地群众、观众一起编导演义梁山好汉迷惑官兵却狱救友的 精彩故事之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江被招安后,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跟随宋江投降 宋室,遂域内外,以教、练秧歌为名,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无论是哪一种说法, 朔州大秧歌都是源于朔州的,都是在演绎和歌颂着宋朝梁山英雄好汉的。 朔州大秧歌是一门古老的、地道的民间戏剧艺术,主要流传于朔州城区及周边 郊县。它深受朔州地区群众喜爱,广泛运用于节日喜庆、求雨祭风、庆典开业、庆 功助兴、红白喜事等。朔州大秧歌的主奏乐器分文场与武场,大小家具乐器大约 20 多件组合演奏。乐器制作经济、简便;演奏风格质朴、豪放,动作舒展大方,表现 了黄土高原的粗犷、憨实的地域风情。常用于抒发情感、烘托节日气氛、鼓舞斗志。 参与表演者多为村民,城市戏曲爱好者,朔州大秧歌具有很强的自娱性、参与性、 普及性,不仅能舒发情感、渲染气氛,还反映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气息,是老 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朔州地区周围的农村几乎 村村都有自己的秧歌戏班子,而且对广大的人民群群众的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有着 重要的影响。朔州大秧歌最著名的代表剧目有: 【观灯】 、 【泥窑】 、 【大上吊】 、 【瞎子 朔州大秧歌研究 2 观灯】 、 【金哥报喜】 、 【打碗罐】 、 【拉老汉】等。 解放后,朔州大秧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1979 年由王有师傅回忆哼唱, 由赵甫仁、熊耀章记录整理完成了朔州大秧歌的部分曲谱;1951 年中国戏曲研 究所成立,他要求戏曲艺术既要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要自 由竞争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为此,山西省成立了山西地方民间戏曲音 乐剧协会,提出了多进行业务学习与赛演,演出团体大都为朔州近郊的农村或大型 厂矿的工人俱乐部(神头一电厂工人俱乐部、神头二电厂工人俱乐部、平朔露天煤 矿工人俱乐部) ,为朔州大秧歌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 年,朔 州大秧歌大赛在朔州举行,共有 34 朔州大秧歌个剧团参赛,总人数达 1050 多人; 这给当地各大秧歌剧团搭建了一次共赏交流的机会,并从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演 出技能;2001 年,山西电视台创办了走进大戏台栏目,朔州大秧歌剧团演职人 员积极参加当年的演出并获得檑主奖;2003 年,朔州大秧歌在参加第二届山西省广 场艺术节民间文艺表演赛中成绩斐然;2005 年 1 月,朔州大秧歌参加朔州市“文明 之春”系列活动,并在本年度中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 年 6 月, 朔州大秧歌又成功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 年 1 月,山西省朔州市 委、市政府举办迎虎年新春佳节团拜会,其中朔州大秧歌剧团演出团体献出了三分 之二的节目。朔州大秧歌作为古老传统民间音乐戏曲剧种形式之一,在传承中不仅 为当地赢得了声誉,而且也展示了朔州地区的艺术风貌。 从 70 年代后期朔州大秧歌,逐渐由民间乡村的单一剧团表演的形式过渡到与表 演相结合的舞台艺术形式,在继承传统剧目的演出基础上进行继承性创新与发展, 音乐特点故事性强、抒情味道浓郁、词曲通俗易懂,旋律流畅动听,表演动作幽默 风趣、舒展大方、乐器演奏与表演者相结合并配合调式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艺术表 现力与感染力。 一、写作目的、研究理论、方法 一、写作目的、研究理论、方法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式多样,尤其在民族民间音乐 戏曲方面更是璀灿夺目,引人入胜,朔州大秧歌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朔州大秧 歌是流行于山西朔州地区的朔县、山阴、平鲁、怀仁、左云等地方戏曲剧种,是我 国北方民族民间大秧歌的缩影,是山西省北部地区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较 大的地方戏剧剧种。它既有对我国北方民间秧歌的继承,也有对地方民间拳术、舞 蹈、戏曲、民歌、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它既从大戏曲、舞蹈、曲艺乐曲中引进,又 从外来民间戏曲中直接纳入。它既具有曲目、表演形式的多样性特征,因而被称之 引 言 3 为集武术、舞蹈、戏曲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形式,又历史悠久,行当齐全,阵 势严整,舞姿粗犷,活动形式多样。今天,将它进行研究和探讨,就是想借助民族 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来传承和记忆自己地方或民族特有的文化历史,通过对朔州大 秧歌的历史、内容、现状等的研究和分析,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朔州大秧歌剧种,形 成对朔州大秧歌的初浅认识,引起人们对朔州大秧歌的重视,为人们对朔州大秧歌 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提供更多的欣赏空间,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形 式的认识和热爱,以期得出对我国地方民间音乐一些有益启示,引起人们对中国地 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和欣赏热情。 以上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朔州大秧歌曲谱与剧本的搜集整理和朔州大秧歌演出特 征和技巧的总结,目的是用于培训新艺人,缺乏相关理论的研究。为使这门古老的 民间艺术更好地发展,笔者对决定朔州大秧歌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本文通过对朔州大秧歌的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运用传统的文献考证方法及 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朔州大秧歌的有关文本进行分析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试图 运用艺术学、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的理论,同时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基础上,对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艺术形式分析、社会价值评价进行理论的归纳 和研究。希望将对朔州大秧歌研究提高到一个相对更高的理论层面。 二、资料来源: 二、资料来源: 1. 关于秧歌戏的文本资料。 2. 各期刊关于秧歌戏的论文资料。 3. 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有关秧歌戏的录音、录像和文字资料。 4. 文化网上的关于秧歌戏方面的资料。 5. 笔者从 2008 年 3 月至 2010 年 4 月间,先后走访了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朔 州文化局局长和朔州大秧歌剧团十多位秧歌戏领头名角的访谈记录、录音等资料。 他们是: 山西省文化厅党委书记宁丙义; 山西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谢玉辉; 山西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牛晓敏; 朔州大秧歌六代家族老艺人张元业; 朔州大秧歌剧团现任团长、支部书记张福; 朔州大秧歌曲牌的整理者赵甫仁; ; 朔州大秧歌剧团女名角谢银花、金翠花; 朔州大秧歌研究 4 朔州大秧歌剧团男名角卢尚卿、侯启; 朔州大秧歌业余剧团乐器演奏者李养福、熊志刚、高占国。 第一章 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 5 第一章 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 1.1 朔州大秧歌产生的历史、地理、文化条件 朔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朔州尧唐时属冀州地域,秦为马邑县,属雁门郡, 汉袭其旧,北朝时期始称朔州,隋唐时期时称马邑时称朔州,辽、金、元、明、清 均称朔州,民国年间改为朔县,1989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朔州市,辖朔城区、 平鲁区和山阴县。1993 年 7 月雁同合并,应县、怀仁、右玉三县划归朔州市管辖。 全市所辖两区、四县,69 个乡镇,1925 个行政村,耕地面积约 482 万亩,根据 2003 年年末人口统计,全市总人口为 148.56 万人。全市共有 21 个民族,汉、满、蒙、 回人口居多。 早在两万八千年前,朔州的先人就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峙峪旧石器 时代晚期文明。境内有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佛塔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有全国现存辽金三大佛寺之一朔城区崇福寺,山西北大口杀虎口,杨家将浴 血抗辽的金沙滩古战场,还有明代著名的军事防卫体系广武古城、明长城和汉墓群, 古老的桑干河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孕育了别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和丰富多 彩的人文景观。据古今名人咏朔诗选记载有焦祖尧的朔州小咏中是这样说的“鹰 击长空自徜徉,俯瞰朔州山河壮。桑干奔流济沧海,洪涛逶迤腾细浪。神电烟囱高 矗立天,露矿巨铲昼夜忙。昔日李林纵马处,遍地繁花正竟放。” 史料和考古研究 证明,朔州有着 2500 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地方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朔州成 为历史多民族群众共同生活的地区。早在春秋中期以后,晋国卿大夫势力进入朔州盆 地,建立县、邑等行政单位。后与居于当地的戎狄族相互通婚,形成了华夏族与戎 狄族融合的局面;同时又有多宗教信仰同时存在。 朔州坐落与雁同盆地的南端,南面是高大绵延的太行山山脉的恒山,北部是辽 阔平坦的盆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朔州历来是南部的汉族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 的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之地。各民族之 间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同时又 明显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区域生活特色和文化特质。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简约粗放, 有别于内地的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有古诗为证“雁门关外野人家,不事桑蚕不种 麻”, 当地人直率的性格也明显不同于内地的含而不露。在文艺作品中胡人“大块 钟声杨.古今名人咏朔诗选.香港讯通出版社.1995,7,p433. 朔州县志编篡委员会.朔州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8,p1 朔州大秧歌研究 6 吃肉,大碗喝酒”的描述,就是本地区居民饮食方式的真实写照。本地区还有尚武 的传统,山西省自古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南文北武”,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不 相称地涌现出张辽、尉迟恭、杨家将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战将。本地区在近、现代 的民族、民主革命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军事才能著名将领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比 如刘苏,曹汝谦等。本地区的居民在身高、体质上明显强于中原地区和南方,民风 彪悍,性格直爽而火爆等,这些性格特征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合和环境气候等 因素直接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与应县木塔,在木塔的兴建过程中,大批的能工巧匠和艺术家从 全国各地备征召而来,这些能工巧匠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各种先进技术,还同时带来 了先进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这些不可能不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迅速向 内地看齐,在手工兴建木塔的漫长历程中,各种文化在碰撞、交流、借鉴、融合中 得到升华提高,在一块面积有限地方内竟然有朔州大秧歌、耍孩儿、道琴、宛宛腔、 罗罗腔、北路梆子等现在健在的剧种、即将失传的剧种以及已经失传的剧种,这种 纷繁的文化现象绝非自然形成,只能是民族文化和习俗之间长期的频繁的交流和借 鉴的结果,国家对这个巨型建筑长时间的巨额投资也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文 化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木塔兴建完成后,绝大多数能工巧匠融入了当地, 各种技艺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在文物修建队伍中,许多的工匠就是来自于应县和 周边地区。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雁门关外,内外长城之间,属黄土高原地貌。地处东 经 115534” 1133417”之间,北纬 395 4017,海拔高度 在 1003 米2148 米之间,相对高差 1145 米。西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南部与忻州市毗连,东部、东北部与大同市相邻。东西宽 145 公里,南北长 130 公 里,总面积约 10717 平方公里。 全市境内群山绵亘,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势较高,地形由山地、丘陵、盆 地三部分组成。属于中温带气候,季风特征显著。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夏季凉爽 而短促,雨热同季,降雨量少而集中,年降雨量为 350410 毫米,年平均气温摄氏 68 度。全年无霜期为 92147 天。日照长,风沙多,并且 50%集中在 7、8 月。 粮食作物主要是被称作小杂粮的高寒作物,大约有 30 多种。主要有玉米、高粱、谷 子、黍子、土豆、荞麦、莜麦、豌豆、蚕豆、扁豆等,小杂粮特别是荞麦、营养齐 全而均衡,是国际上公认的优质营养食品,尤其为日本市场和消费者喜欢。经济作 物有油料、糖料、蔬菜、瓜果、烟草、药材、麻类等 50 多种,以葫麻、葵花、甜菜 第一章 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 7 为主,其中胡麻是陆地上最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油料作物,应县紫皮蒜是与陕西香蒜 齐名的中国两大名蒜。本地区独特的的农业资源“养在深闺人未知”,有待于用现 代的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经济发掘蕴含其中的、巨大的社会和市场价值。 本地区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储量巨大,种类繁多,且有些种类为本地区所特有, 甚至独有,比如黑沙石,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价值。现已探 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金、银、铝、金刚石、高岭岩、石墨、硅线石、石 灰石、粘土、大理石、石英、沸石、黑沙石、石棉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并且埋藏浅,煤层厚,发热量高,开采方便。能源工业较为发达,有世界大型现代 化露天煤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安家岭露天煤矿;有华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神头一、二电厂。优良的区位优势还决定了本地区具有成为大型的水泥、制陶等其 他建材的生产基地的条件。目前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小,方式落后,利用率低 下,浪费多,污染大,十分有害于可持续发展。总之本地区非煤工矿业开发层次较 低,亟待大力提高。 朔州特殊的地理分布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朔州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的 文化特质。朔州地处雁门关和漠北高原之间的盆地,为古代少数民族南下进入中原 的必经之路,中原王朝是确保北部边疆的第一道壁垒,这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壁垒。 几千年来,面对胡服骑射、金戈铁马的少数民族,长于农耕的中华民族面临的挑战 是巨大的,长期的。本地区随着胡汉双方国力的消长而不断易手,易手的过程当然 是野蛮与残酷的较量过程。在历史长河中,和平是长期的,战争是短暂的,胡、汉 人民之间进行的更多的是民族融合、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少数民族在不断接受先 进的汉文化过程中,他们能歌善舞,彪悍豪爽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以各种各样的 方式保留下来,譬如在朔州大秧歌里,有鲜明的粗犷与简约之特色,稍有音乐素养 的人,很容易的就能从它特有的音乐舞蹈韵味中体会“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隆, 笼盖四野”的广袤、苍凉,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水草丰美, 牛羊肥壮的游牧景致,又仿佛“犀利的北风”在削刮我们的面颊,这些迥异的艺术 特色是内地戏剧艺术,特别是南方戏曲中所极少见的,虽然朔州大秧歌总体上体现 的是汉文化内容和形式。独特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环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 朔州大秧歌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2 朔州大秧歌的历史源流与演出情况 朔州大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戏剧艺术,是我国北方民间大秧歌戏剧的缩影, 朔州大秧歌研究 8 是山西省北部地区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一个较大的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在山西省 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它历史悠久、行当齐全、伴奏形式相对固定、舞台表演动作 灵活多样。朔州大秧歌脱胎于当地的踢鼓秧歌(土滩秧歌) ,但当时土滩秧歌的表演 形式主要是以大型的民间舞蹈和武术为主,这种民间艺术在当时也是附近郊县周围 具有相当的艺术吸引力,后来在各演出团艺人们的大胆创新下加上了小演唱,进而 搬入村里的小舞台在各村巡回演出,逐步成为一种定型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中除 鼓和镲等打击乐外,还有两把胡琴一支笛子,这也是当时最有名的三大件。几部好 的剧目如【观灯】 、 【泥窑】 、 【大上吊】 、 【瞎子观灯】 、 【金哥报喜】 、 【打碗罐】等, 由一人领班聚集邻村庄各艺人们组成“秧歌戏班” 巡回演出,有时几个戏班同台或 对台演出,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演唱技艺上不断交流,经过多次的辗 转推进,彼此弥补,时间给予了他们艺术的进展,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从剧目、扮 相、表演、伴奏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组建了 自已的程式、戏班成员逐渐增多,这样逐步在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上形成了较为完 整的朔州大秧歌。它最早起源于土著居民祭祀田祖以祈丰年的活动, 诗经 (小雅. 甫田)曰: “以我齐明,与我牲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 御为祖,以祈甘寸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 礼记.郊特性所记载: “万物本乎 天,人本乎祖,此民以配上帝。郊之寄也,大报本,反始也。天子大腊八,伊耆氏 始为腊。腊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均记载说明了秧歌的起 源,到汉代以逐渐发展孕育成为以广场、街头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从宋到明代逐 渐从街头表演转型舞台演出,在宋代时因各行各业行会组织和农村的“同乐会” ,都 有自己的民间舞蹈, 朔州踢鼓大秧歌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号称是很流行的 “组合表演” 。 据清末老艺人薛宏、常海承传代代老师傅的口传:因梁山好汉“招安”沦落之后, 董平、刘唐、呼延灼等人流落到朔州一带和当地“舞坊”群众共同编辑梁山好汉“背 马出征” 、 “刀杀四门”等故事,利用文艺的力量纪念先辈的壮举,近而,大秧歌融 入了武术(拳术)的动作招式和古代步兵布阵的阵法和路线,逐步形成了朔州独具 地方特色的踢鼓大秧歌的雏形。在元朝受胡乐影响在乐曲和角色中有了北方少数民 族民间歌舞的成份。直至明清时期朔州踢鼓大秧歌已经完全形成了乐器齐备、乐曲 丰富、舞蹈成型的一个地方剧种,据现存朔州马邑县赵氏谱记载: “雍正六年, 希富四十始有男,许愿周岁为送子娘娘唱愿戏,时,有秧歌戏为六月六日淋生戏, 于正日日场巧女翻舌终,将戏班请于奶奶庙,唱祝愿 、 刘婆送子 、 拾金 、 草 场 。 ” 后有克俊因子重病重生,于同治五年仲夏十八日,为奶奶庙唱秧歌“对凌花、 第一章 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 9 复生” ,其后子长寿。 朔城区刘家窑舞台题笔中写道: “雍正九年七月议合秧歌班到 此一乐,唱安安送米 、 双驴头 、 赶子 、 教子 、 吉子 、 花亭 、 烈女传 。 人物中有孔三旦、孔尚玉、梁余修、李元、等。 ”至清代中期,音乐唱腔的程式化、 戏曲化,无论是训调、红板、六股子,都成为紧慢有致、平苦齐备,一曲公用,起 承转合规范的程式化音乐,而且打、拉、演唱配套。 “三月三日蟠桃节、设醮演戏” , “五月十三日演戏祭赛” 。 演什么戏?非朔州大秧歌莫属了,因为只有朔州大秧歌 戏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基于劳动人民生活,反映劳动人民精神风貌的剧种, 因而人人会唱,村村能演,每逢农历正月、二月、六月、七月和秋收后,是唱秧歌 戏的季节,表演形式近于人民生活,语言粗俗,丑角调戏、嬉戏逗乐。 到清同光年间、地方剧种蓬勃发展,同样朔州大秧歌也不断成长,突破了简单 的“玩艺儿” 、耍耍戏、三小的框框,多演适合当时时代的大型剧目,这其实是一次 创造性改革,主要剧目有乌玉带 、 李达闹店 、 老少换妻等本会戏。剧目的 丰富演变突破了简明的内容,这在当时引起了行当体制、表演程式、曲调唱腔等各处 环节的变化。行当中除小生、小旦、小丑三小门以外,又增加了须生、花脸、表衣 三大门,建立起“三小三大”的行当体系,原来只适应三小的曲调,也远不适应三 大门的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艺人们也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水平,于是进行了 改革与创新,又增加了“扭子、二杠子、三性子”等唱腔,在联曲体的基础上增加 了板腔体。表演风格上在原来的地方俗语与简单的踢鼓动作基础上进行加工渐渐演 变成为当地老百性最受欢迎的舞台程式动作,使秧歌戏的表演程式逐渐规范化。如: 备马、顶门、拉山子、拉弓射雁、顺水推舟、陷泥拨步、闪漂矢惊、兔儿旋窝等动 作。其实这些动作都是农村老百姓生活当中的一些耍戏活动,各村秧歌戏班逢年过 节在外村窜演,使他们的演出范围扩大了,慢慢地向周围的挎县地区演出以展示他 们的才艺,实际上也就是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因而在雁门关内外,代县、应县、 桑干河流域、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套一带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长期的演出给了班子中 的每一位艺人在艺术上成长的机会,也出现了一大批技艺高强的艺术,如:雍正年 间的孔三、孔四;嘉庆年间的谭银、谭议;咸丰年间的马牛牛、任二佛;同治年间 的张泽、二根缠;光绪年间的王存礼、王洪。这些艺人无论在扮相上、唱腔上、表 演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修养,直到现在还有八旬老人们的传颂:牛牛旦、大弯大调 唱得好;二根缠、男扮女妆实在好;小三三天生就是好苗苗;对于剧团来说艺人们是 作者不详.马邑赵氏家谱.未公开出版.清雍正九年孟春月,p8 汪嗣圣. 朔州志风俗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0,p86 朔州大秧歌研究 10 剧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到民国年间又出现了薛宏、宁盘龙。30-40 年代艺人们常被看 作下流的,可是这些艺人们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处流浪,想方设法不断努力来 提高自己的演艺技能,在这方面赫旺、任光录等通过不断的提高表演技艺首先获得 当地老百姓对他们的称赞与认可,所以老百姓当中常常这样说薛宏会耍一路好刀, 演活了黑毛。宁盘龙耍丑地道惹人笑。任光录红、黑、生、旦全能包。赫旺拉山架 子谁也比不了。解放后,分散四处的艺人自愿组合,集中起来,七十多个小秧歌班 分布在朔县、平鲁、山阴、应县、怀仁、等县区里的乡镇,走村串镇,巡回演出于 大同、雁北地区以及忻州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使朔州大秧歌开始进入了繁荣昌 盛时期, 剧目除了演传统的出戏、 会戏、 本戏外还移植演出大型剧目 六郎斩子 明 公断 牧羊圈等老百姓所喜爱的剧目。1953 年朔县派国家人员协助,选拔技艺较 高艺人,组织起一个规模大、艺术水平高的戏班朔县新乐剧团,这是大秧歌第 一个有组织的演出团体。1956 年经上级批准,正式改名为“朔县大秧歌剧团” ,政府 派遣了领导干部,建立了正规的管理演出制度,招收了白俊英等十多名第一批女演 员,这是继三十年代女演员武凤玲(左云人)之后,又一批女演员登上了舞台。同 时剧团请了乐理教师和武术教师, 行当再次扩大, 增加了 “武生” 、 刀马旦” 、 “文丑” 、 “武丑” 、 “大花脸” 、 “二花脸” 、 “龙套” “校尉”等。组织的扩大,唱腔曲牌的改进 完善、表演动作的不断提高,整个唱、念、做、打艺术的逐渐优美化,再加上双 罗衫 、 三进士 、 十五贯 、 审诰命等二十个官宦宫迁、廷戏的演出,受到群 群众的欢迎。群众一致称赞说;兰花红(周元的艺名,扮演须生)唱腔宏亮扮相好, 白灵雀(白俊英的艺名,扮演表衣)吐字清楚真嘴巧,三兰一花(指杨补兰(小生) 、 郭玉兰(小生) 、石秀兰(彩旦) 、金翠花(小旦)各有一套,赫跃先耍鞋抹得好泥 窖。为了适应塞外的广大人民的要求,朔州大秧歌曾几度沿京包线和包兰线巡回演 出,都是凯旋而归。1966 年剧团被迫停演,第二年解散,艺人返乡,一直到 1970 年 剧团恢复,艺人们再次回团,重整旗鼓,招收了第三批男女学员,并在全县成立了 21 个业余秧歌剧团。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导下, 朔州地区群众活动的劲头更是不可阻挡,活动更为平凡,民间剧团更为普遍。主要 演红灯记等八个样板戏、 杜鹃山 、 红嫂 、 朝阳沟等二十多个现代戏及拦 车 、 一份合同等二十多个自编秧歌戏。1977 年朔县、应县等七县的 130 多个公 社厂矿单位建立起90多个职业性秧歌剧团。 有条件的大队也组织了很多农村秧歌班。 目前现存在的业余剧团仍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 第一章 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 11 表 1.1 近年来存在的八个业余剧团列表如下 表 1.1 近年来存在的八个业余剧团列表如下 名称 创办时间 代表剧目 剧团领导 剧团现有演员人数 十里河大秧歌剧团 1980 明公断 兰金贵 6 野皇儿大秧歌剧团 1980 姜郎休妻 尹浩 4 河会大秧歌剧团 1982 何之秀算卦 赵富 7 野墩大秧歌剧团 1985 算粮登殿 孟二 6 神武大秧歌剧团 1988 团玉山 唤五 5 野猪洼大秧歌剧团 1988 哭殿 胡喜兰 6 李树羔大秧歌剧团 1990 杀楼 李树羔 5 米丁大秧歌剧团 1990 乌玉州 米丁 5 八个业余大秧歌剧团其中六个团队经常在附近的村镇参加演出活动,2009 年 12 月 18 日,由赵富领队与王兰花七名业余演员前去宁武县为王增成儿子娶媳妇唱戏祝 贺。 朔州踢鼓子大秧歌这种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虽然具有大剧种的特征,但是它的 流行地域主要集中在在朔州、山阴、平鲁、怀仁、左云、右玉、应县、代县、神池, 宁武、原平,解放后艺人把大秧歌展示给了忻州地区大部,陕北,内蒙古西南部和 河北省的张家口地区,这些发源地以外的地区观众之所以接受这种“外来的”戏曲, 是因为地域相近,文化、风俗和方言等具有天然的亲缘性,如今在传统戏曲普遍“不 景气”的大环境下,大秧歌已经退守回它的发祥地或根据地,虽说是退守,但依然 顽强,至少目前没有消亡之虞,因为至少当地老百姓依然认同她,喜欢她,她依然 是当地老百姓文化生活的特有的内容,当地老百姓在看戏过程中,欣赏歌舞,交流 剧情,在对思想韵味的把玩中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可以说大秧歌是促进地区人民 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的重要工具,开展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人民群众在享受“文 化土特产品”的过程中,拉近了情感,增进了团结,增强了社会凝聚力,讲的大一 点, 大秧歌还可以为地方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不小的贡献, 文明占了上风, , 吃喝嫖赌就退避三舍,用一句西方名言讲,房子里住上了人,魔鬼就远离了。至少 本地区比其他地区多了一块文明阵地,少了一些不良隐患。 职业剧团目前只有一个“朔城区大秧歌剧团” 1956 年成立至今,属于地方政府 朔州大秧歌研究 12 批准的差额事业单位,60%的工资由市财政拨款,现有 23 名演员每年财政支出约 43 万元,其中只有八名演员在职,大部分已退休,2006 年现剧团负责人张福团长多次 向市政府打报告申请后备队伍的招收与培养,2008 年政府为解决朔州大秧歌剧团的 现存人员缺失问题,批准同意招收 40 名小演员到大同市艺术学校定向培养三年,给 予朔州大秧歌剧团以存活与健康地发展,职业剧团的演出活动主要是公益和社会演 出,演出对象一直把农村作为重点。除山西省外,演出覆盖着集宁、呼和浩特、包 头、河套、张家口、陕西等地,每年农村演出二百多场,地市演出一百多场,观众 高达一百五十多万人次。 表 1.2 2007、2008、2009 三年演出场次统计表 1.2 2007、2008、2009 三年演出场次统计 演出地 上午 下午 晚上 时间 全年演出 场次 地市 农村 演出剧目 演出剧目 演出剧目 2007 年 215 场 100 场 115 场 2008 年 200 场 88 场 112 场 2009 年 260 场 90 场 170 场 墙头记 喜荣归 刘海砍樵 王小赶脚 瞎子观灯 挂牌 看庄园 拉老汉 黄果梦 教子 杀狗 顶灯 过江 三乐家 光棍与寡妇 保护古墓 蝴蝶杯 王老虎抢亲 二度梅 铡美案 打渔杀家 姐妹出嫁 卷席筒 徐杀跑城 杨八姐游春 狸猫换太子 薛刚反朝 园雪山 乌玉州 对梨花 十五贯 龙江颂 潘杨记 司马庄 李慧娘 十五贯 赵氏孤儿 反徐州 空城计 白蛇传 寇准背靴 生死牌 王家坡 忠烈千秋 明公断 红灯记 沙家浜 逼上梁山 智取威虎山 1.3 朔州大秧歌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探究 民俗是生活文化的基本构成,是生活文化的结晶,是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民 俗文化是集体的、 类型的、 继承和传播的。 而朔州大秧歌是传统地方戏曲音乐之一, 是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不难想像朔州大秧歌从始到终是在当地这一块传统民俗文 化的沃土中伴随着朔州的风土民俗一起成长发展,事实上民俗是早于地方戏曲的, 它的涵盖面更为广泛,它给戏曲以多种包裹性的滋养与浸染,从而使朔州大秧歌把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p144. 第一章 朔州大秧歌的发展概况 13 传统的社会生活与民间音乐文化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无论是宗教信仰、 情感理念、精神文化,还是思想交流、商品贸易都会给当地的广大城乡百姓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从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看,朔州大秧歌对于广大乡村农民来说实现了一 个民俗礼仪的过程,同时也使百姓在自娱之乐中实现了民俗文化的作用与价值。据 清朝乾隆 1782 年间大同府志岁时民俗“正月”的记载中有:其节序,“立春” 前二日,优人、乐户各扮故事,乡民携田具,唱农歌,演春于东郊。元旦前夕是起, 城张灯结彩,垒旺火,郡城四大街尤甚。各乡村扮灯官吏,秧歌杂耍,入城游戏。 十六日郊游,云“除百病”。是夜,设祭送先祖,妇女多哭者,清明夜亦如之。 又 据清道光 1830 年间大同县志岁时民俗“正月”中记载有:元旦,张灯结彩,贴 春联;具牺牲肴馔,各以其力为差,祭天地、诸神及祖宗毕,家众以次祝贺。“上 元”俗民“灯节”。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征逐,仿傩礼。城中大南 街,设棚迓三官,火神各木主,于其中献戏三日。至晚,各张灯发火,镇署差弁兵 徼巡,将近二鼓,悉令下火,亦预防之善事也,此后,铺户即接连择一吉日,亦献 戏三日,发市。发市之日,各相拜贺。十六日,名,“游百病” “破五”“游百 病”在朔州当地是有着传说的,据说大年初一至初五这五天当中,要根据村里懂吉庆 日的先生在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中选出一个好日 子与好方向,全村人都朝这个方向走一公里,然后原路返回,在这五天当中如有老人 与小孩不能出门,家人必须拿着小枕头来代替老人与小孩,以示这一年沾了喜气, 可以远出赚大钱,整年事事顺利,正月十六这一天也是个特殊的日子,当地人必须 出门走动走动,以示今年当中身体健康,而这一天村里会有戏班子演出,为了一年 来的身体健康,人们前去看戏,以解百病。“灯火会”也是朔州的民俗礼节,每年 正月初八村大队派专人前去山上砍来松树,在村里的大戏台前搭起高高的树棚子, 在每一个小树叉处放上各色小纸灯碗,每晚七点左右活动开始,由四个人抬着一个 坐有扮县官的轿车,到灯火前唱起:前来灯场把灯看,龙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