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pdf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pdf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pdf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pdf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 下称“长三角”) 地区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区 域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差异格局也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论文从科学发展 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以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入手,建立了衡量区域蟹 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平均加权法和层次聚类法的数理分析,得出了七 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结论。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来自经济增长和科 技创新方面,而社会进步方厩和环境和谐方面的差异相对比较小;其原因主要在于 各个地区均对社会发展和环境治理比较重视,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对于区 域的条件具有选择性,所以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第二,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差异呈现 出明显的层次结构,南北呈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其原因在于南北两翼的发展模式不 同,北翼苏南地区的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其发展多受交通线的影响,造成了经 济发展水平沿交通线由中心城市向其他地区递减变化的格局。而浙北的发展以内蔓 增长为主,民营经济发达,所以形成了城市的组团式空间格局。 论文还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过程做出了分析。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经历了如下变化:从1 9 7 8 年开始的差异较大,到1 9 8 0 年代差异 相对缩小。再到1 9 9 0 年代至今的差异扩大阶段,同时长三角的地域发展结构也由原 先的单一中心发展到现在的较为复杂的点轴空间模式。最后论文对长三角区域统筹 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如建立长三角经济协调机制,区域内合理分工等。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协调发展 a b s 订a c t i n2 ls tc e n t u r y ,t l ey 抽昏z ed e i t aj so n eo ft h em o s th i g h - s p e e dd e v e l o p e da r e ai n c h i n a b u ta tt h es a m et i m ei t ,sr e g j o n a je c o n o m i cp a t t e mh a sb e e nc h a n g e df e a t i y 1 n o r d e rt or e s e a r c hs u c hac o m p i e xp r o b l e ma tas p e c i a lv i e w p o j n t ,t h es c i e n t i 6 c d e v e i o p m e n tv i e wa 士l dh 锄o n i o u ss o c i e t ya r et h ev i e w sw ec o n s i d e r e d t h e nw e b u i l ta n i n d e xs y s t e m ,u s i n gd e t c n n i n et h en a t u r ca n dq u a n t i t a t i v em e t h o d ,a v e r a g ew e i 曲t i n g m e t h o d ,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i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 ,w eg e tt t l e c o n c l u s i o no fm ey a n 乎z ed e l t a 。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d i s c r e p a n c y f i r s t ,t h ed i f r c r e n c ei nr e g j o n s d e v e l o p m e n tl e v e lm a i n r c a u s e db y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l l ea b i l i t yo fs c j e m j f i ca n d t e c h n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卸de n v i r o n m e n ta r en o tt h em a i nr e a s o n t h i s i sb c c a u s e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h a v ep a i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s o c i a l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i p r o b l e m s ,h o w e v e t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c i e m m ci n n o v a t i o na r eu s u a yr e q u e s t s p e c i n e dc o n d i t i o n s ,w h i c ba r en o te x i s ti ne v e r yr e g i o n ,s e c o n d ,t h e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印m e n tl e v e l i ny a l g t z ed e h aa p p e a r e dt ob el a y e r s t r u c t u r e ,a i l dt h es p a t i a l s t r u c t u r eo fn o n hp a r ta n ds o u t hp a r ta r eq u i t ed i f f b r e n t j nt h en o n | i ,s u n a na r e a ,w h o s , d e v e l o p r n e n tc a u s e db yf o r e i g i lj n v e s t m e n t s ,d 印e n d so nt h et r a 缗cl i n e s t h er e g i o 取 e c o n o m i cd e v c l o p m 锄tl e v e ia r cd e t e h i l j n e db yt h ed i s t a n c et ot h ec e n t r cc i t yi nt l l e s o u t h ,z h e b e la r e a ,山ee c o n o m i cl e v e lw h i c hd e p e n d so ni t s e i fn sc i t ys p a t i a ls t r u c t u r c t u m e dt ob eg r o u po 唱a n i z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a l s or e s e a r c h e do n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r e 百o n a le c o n o m i cd i s c r e p a n c y i n 1 9 7 8 ,a tl h eb e g i n n j n 岛t h ea b s 0 1 u t ed i s p a r i t yw a sn o tv e r yb i g ,w h i l et h er e l a t i v i t y d i s p 矗r i t yw a sf e a t i n1 9 8 0 s 也ea b s o i u t ed i s p a r i t yw a sh a f d i yc h a n g e b u ti h eg 印o f r e l a t i v i t yd i s p a r i t ya r eb e c o m es m a l i f r o m1 9 9 0 st on a wb o m t h ea b s o l u t ed i 印a r j t ya n t h er e l a t i v i t yd i s p a r i t ya r eb e c o m eb i g g e lm e a n w h i l et h es p a t i a is t f u c t u r eo fy a n g 旺、 d e l t aw a sc h a n g e df m mas i n g l ec e n t r et 0t h ep o j n t a x e ss 仉1 c t u r e a tt h ee n do fl h i s p a p e r ,ip r o p o s e ds o m es u g g e s t b n o nh o wt om a k et h ey a n 垂z ed e l t ad e v e i o pi nh a r m o n y s u c ha s s e t t i n gu pa ni n s t i t u t i o nw h i c h c a l lr e g u l a t i o nn l ee c o n o m i ca c t i v i t i e si ny a n g t z e d e i t a ,o rd i v i d et h ei n d u s t r y 帅o n gr e g i o n s k e yw o r d s :t h e 、r a n 垂z ed e 蛔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d i s c r e p a n c y r e g i o n sd e v e l o ph 姗o n i o u s i y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静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望:3 互量 日期:卫旦:曼! 兰5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 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 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 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剐可支导师签名:归乡乏、 日期:垣q 鱼! ! ! 当日期: 。i 。诅 1 绪论 1 1 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回顾 由于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经济体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贯穿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随着外部环境的变怯 和区域自身的发展,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 诸多方面都会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 1 】o 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 要问题。 1 1 1 国外研究回顾 在国外主要存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 2 】、罗森斯坦一 罗丹的大推进论 3 l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4 l 等。以均衡概念为基础形成的新 古典主义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曾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占有统治地位。这些理论认为在 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劳动和资本的逆向流动可实现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最优结 合,社会不需要付出总体效率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流逝,区域可自发实现空间上 的协调发展垆j 。因此均衡理论不但强调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 展;而且强调区域以及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即空间上的经济平衡。因此强调在 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均衡投资,各个产业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 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的理论由于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区域的个性,欠发达地区 不可能具备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而发达地区凭借自身优势必然对资 本、劳动力等资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获得优势资源以加快自身发展,这样 其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必然加大,再者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区域,难以提供充足 的资源供区域和产业问均衡发展。对这些区域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具 有更现实的意义。 区域非均衡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6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 累积因果论【7 1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 ”理论【8 1 ,这些观点 认为区域中对一些部门的投资产量比其他一些部门的增长更快,这些高速增长的 主导行业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其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个经济非均衡发 展的过程,并提出了当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必然向高水平 的均衡发展的假设( 威廉姆逊的倒“u ”理论) 。依照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区域 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承认了区域和产业的特殊性,从而使区域内资源得至, 了高效的利用,进而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但同时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不发达区 域发展差异也在加大,另外在同一个国家或区域中,极度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必将 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为各个相关部门所重视。 近年来,关于区域问的均衡与非均衡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制度在其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域经济差异较大,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 区经济差异较小。拉佩勒和侯格斯达藤( l a p p l e ,p a 1 1 dh o o g s t r a t e n ,p v 1 9 8 0 ) 认为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其 特征为多个高速增长城市核心和停滞的乡村或大都市边缘共存。其次,在新兴的 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和“亚洲劳动地域分工”的影响, 核心一边缘结构得到进一步加强( n g ,m e ek a n l ,1 9 9 4 ) 。在理想化的社会主义 制度下,强调区域均衡发展,不仅反对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流动,而且不赞成区 域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过度集聚( f o r b e s ,d k ,1 9 8 7 ) 【9 l 。 1 。1 。2 国内研究回颓 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由国外引进,区域经济方面的主导理论随着政 府的主导政策转换而转换口o 】,这被有的学者称为“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思想” ”。建国初期由于受均衡发展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区域发展追求均衡发展,投资、 建设项目均衡布局于东、中、西三大地带。自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 略的转轨,在理论界关于区域的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 2 0 世纪8 0 年代,非均衡发展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实行了沿海开发战略和沿 江开发战略的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扩散机制,使得沿海 和内地的经济差距加大。由此,在9 0 年代后期和2 l 世纪初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 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目的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强调区域间的统筹、 协调发展。在近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也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在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方面,先后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点 轴发展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观点。 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尺度上,主要有以东、中、西三大地域、沿海和内地 的大尺度研究:以行政省区和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中尺度研究,( 陆大道、胡 鞍钢、覃成林等) 【1 2 】【捌,其主要以人均国民收入为指标,通过不同的时间段对 区域间的差异变化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小尺度范围的研究,主要有李小建和吴楚 才等0 2 3 】。【2 4 】,他们以地级市或更小的行政单位为主要对象,探讨大中尺度内部的 差异。同时也有学者对于行政省的内部经济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2 5 h 3 3 】。区域之 间的对比也是研究的主要方面刚。口6 1 。 总之,回顾国内研究历史,学者的研究多是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同 时结合中国特有的区域经济现状、区域经济基本政策而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比较普遍。从研究内容来看有以下特点:( 1 ) 重视大中尺度的研究,以 大的地域单元和行政省区为研究对象:( 2 ) 区域差异的参照指标以人均g d p , 人均国民收入为主;( 3 ) 对区域差异随时间的变动的关注较多。 1 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2 1 论文的研究背景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各个区域均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宏观上是国际间的贸易和资金来往呈上升趋势,微观上是各个跨国公 司在国际区域范围内,以全球市场为出发点,以占领区域市场为主要发展战略进 行的经营活动。这些活动使得当今最有经济活力的区域,如北美、西欧、东亚等 地区越来越趋于一体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区域各个成员由于面临着国际的竞争 和机遇,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纷纷组成区域联盟,以区域这一整 体单元来参与竞争,所以区域一体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国际产业转移是另一个大的背景。随着西方后工业化时代 的来临,产生了以经济活动知识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信息时代。科技和知识 的发展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和经济成就的关键,而信息的生产、利用、加工均 是以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的人才为主,并辅之以相关的设备硬件和制度软件而成 就的。在这些方面区域间会有很大的差异,形成了所谓的“信息鸿沟”。由于发 达国家的战略重点转向高科技和信息服务等领域,随着自身劳动力成本的升高, 所以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业在向我国,特别是沿海发达经济地区 转移。产业转移为这些区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提 出是论文研究的政策背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矗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把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 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突出位置,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率先被列入中央级区 域规划口7 1 。在2 0 0 5 年1 0 月1 1 日的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3 引。 从研究的区域内部来看,长三角面临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和区域一体化的背 景。长三角内部各个地级市纷纷提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战略思想,双杰 通过会晤交流、互学互访、经济协调会议等方式加强了在工商、金融、信息、交 通、旅游、科教等多个领域达成广泛的共识与默契。即将完成的长三角区域的“十 一五”规划着重研究解决区域内分工、协调区域内各地区共同关注但单一省市又 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区域合作的政策措施 3 ”。这有力地推动了区域 一体化进程。 总之,无论是信息化、全球化以及产业转移的国际背景:还是国家区域规划 政策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抑或是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一体化和新一轮合作发展热 潮的兴起,都将引起区域发展格局和利益格局的变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将存 在极大的变数。 1 2 2 论文的研究意义 论文的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两方面的意义。 从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来看,在“十一五”期间,中国要建成全面的更高水 平的小康社会,要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长三角肩 负着巨大的责任,因此只有对于长三角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有了深刻的认识,才 能提出促进区域的协调健康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另外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要发展 成为国际化的都市,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这和其所在的城市 群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长三角要提高竞争力,首先区域内的城市应该协调发 展。而首要的首先要明确区域内部差异,让区域明确自身定位,并合理分工,充 分发挥区域合力。此外长三角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扩大自己的经济影响范围和周逆 的江苏、安徽、浙江等外围区域进行合作,组成“泛长三角”。长三角的边缘城 市是对这些地区进行辐射和交流的窗口,而长三角的边缘城市却是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的地区,缺乏经济辐射的势能。所以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区域内 部差异,咀便为长三角更好地辐射周边地区奠定基础。 在理论方面: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范围多集中在大中尺 度的范围内进行。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比较关心大区域的经济平衡,这些关系到国 家的全局利益。再者,小区域的研究对象个性十分丰富,经济差异也比大范围旷 区域较为突出。小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多以行政省份为对象,几乎很少涉及经 济区域。本论文试图在研究对象方面做出了尝试,以长三角经济区和区域内部地 级市为基本单元进行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区域经济发 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抛弃了以人均g d p 为单一参照指标的区域经济评 价体系,而引入了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指标,以科学发展观 重新审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问题 论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差异的深入分析,试图为读者提供较为全面的 差异图景。并为长三角的其他研究提供参考;同时论文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协调 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另外,论文虽然从小尺度对经济区域的差异进行研究,但 对于大中尺度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再反馈。首 先进行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而后探讨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关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法,并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论文的基本框架也 是基于这一思路而构建。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外的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长三角这一实证区域进行演绎;在这一实证研究的基 础上进行实证概化,从而对理论进行进一步反馈m h 删。在实证研究中所形成的 观点建立在正确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并力求在分析中进一步提 高,使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分析的过程中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既 有量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质的差异。在理论分析中偏重于定性分析,主要方法有 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分析等。在实证分析中以定量分析 为主,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加以分析,此外还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分共 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为长三角内部地级市单元的比较,而纵向比较为 长三角区域差异的时间节点的比较,这样以利于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另外由于区域的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环境、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是 一个有机的系统,割裂任何一面都会造成片面的结论。所以在研究中也用到了系 统思维的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 u 长三角实证问题提出 l 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的空 间分析和时间演变,对差异的 原因进行分析。 l 提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基本理论和研究区域简介。 2 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概念 2 1 1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概念提出源自和另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加以区别,对应于在2 , 世纪6 0 年代,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经济增长是指国民 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欧,是一个侧重于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则侧重于质变, 4 i 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要求社会和其他因素发生质变。吉利斯( g i l l i s m ) 和帕金斯( p e 咄i n s d h ) 把经济发展定义为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基本变 化;而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p 托达罗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的总体变化,包括着经 济和非经济的内容“”。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 的视角,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其他社会、环蟮 等方面也将成为重要的参照指标,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以人为本,所以区域经济发 展的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出调发展。 2 1 2 区域经济差异 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覃成林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 全围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1 。这是以全 国为大系统,以区域为子系统的前提下提出的定义。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长三危 这一特定区域,区域的主体以平原地貌为主,地形比较单一。另外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各种经济活动和要素在地域空间上分布的差异,同 时由于本文的经济发展涉及到了社会环境等方面,在环境和谐的考察方面,地均 的意义将会更加明显。所以本文认为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是存在于人 均意义上,而且存在于地均的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衡化的现象。 2 1 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为实现宏观目标而确定的经济、人口、环境等如何在 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为实现宏观目标而确定的经济、人口、环境等如何在 空间上组织的明确计划,或者说是一个重点空间蓝图性谋划,从地域范围来看区 域经济战略分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在市 场力的作用下,社会经济环境的运行往往会偏离政府目标与计划,因而需要区域 规划和区域政策来纠正偏差。 区域规划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部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具体空间安排。区 域政策是政府通过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问题区域实行政策倾斜,从而改 变由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一些空间结果,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格局协调并 保持区域分配合理如。一般理解为区域经济政策除指区域经济政策外,还可能 包括区域的社会政策、创新与技术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和文化政策,美国 和欧盟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都包含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都是政府支持区域发展与区域 关系协调的手段,从战略到规划再到政策,越来越具体细化、区域战略是制定匿 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前提,同时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是对区域战略的支撑。它们 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撑的。但是在侧重点和基本目标方面,这三者又有差别。 表l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的相异之处 侧重点基本目标 区域发展战略空间格局的谋划和区域重点发展区域空间格局的优化, 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空间安排和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资源利用的优化 区域发展政策政策工具的选择区域支持与解决区域问题的 工具优化 注:参照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53 文字整理而成。 2 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 2 2 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 p e r r o l l ) 【) 在法国经历二 战后急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背景下于1 9 5 0 年前后提出的,上世纪6 0 年代后 期到7 0 年代前期、增长极理论无论是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战略理论还是一种区域 发展战略的应用,其研究都达到了高峰1 。增长极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 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 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h 卯。增长极垮 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吸引力,被广泛应用于制定经济 发展规划,安排投资布局和工农业布局,建立经济区域网络等的政策依据。 2 2 2 梯度推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的。所谓梯 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其基本观点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 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其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 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 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如果一个区 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 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 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梯度推移 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城市从环境条件 和经济能力来看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接受创新成果。具体推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创新由发源地向临近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二级城市 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最后推移到所有区域“”。 7 0 年代末,梯度推移理论被引进我国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中,主要讨论 国家经济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该观点认为,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之间存 在着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确定, 在改革开放中首先发展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基础的沿海先进地区,然后这些技术创 新按照梯度推移转移到“中间地带”、“传统技术地带”,从而带动这些地区的经 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梯度推移理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打破了传统的计划 经济资源配鼍模式和均衡布局的传统,使有限的资金、人才、科技等资源得以有 效利用,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先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转移扩散 机制,这也扩大了东部与中部和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使得区域发展差距加 大。 2 2 3 威廉逊的倒“u ”假说 美国学者威廉逊( j gw 1 l i a n l s o n ,1 9 6 5 ) 提出倒“u ”假说,其搜集了1 9 5 0 年2 4 个国家的区域所得和人口资料7 1 ,假说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区域经济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则向不平衡增长,经济差异不可 避免地增大,随之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这种差异的扩大趋势将停止,并 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倾向于均衡增长。这个变化过程就好像倒写的“u ”字,俨 以被称之为倒“u ”假说。对于这一假说还存在着一定的疑点,国内外学者研究 表明,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并不一定成倒“u ”变化,表现是多样化的,区域经济 差异的变化和国家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其假说描述 了经济差异变化的一种情况,而并非所有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如此变化。 2 3 研究区域长三角概况 从经济区域的概念出发【4 8 i ,长三角的区域是一个以上海为中心,北翼包括 扬州、泰州、南通、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翼包括嘉兴、湖州、杭 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共1 6 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体系。本文研究的长 三角是以经济区概念出发的长三角经济区。研究区域为地级市及地级市以上的总 共1 6 个城市。 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人口、产业、城市,财富最密 集的精粹之地 4 9 1 。其总面积为1 0 9 7 万k m 2 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 1 4 ,2 0 0 4 气 总人口为8 2 1 2 1 2 万人( 2 0 0 4 年户籍人口) 占全国总人口的6 3 5 ,就在这仅占 到全国土地面积1 的土地上却创造了全国g d p 的2 1 0 8 ( 2 0 0 4 年末为2 8 7 7 5 亿元) ,人均g d p 为3 5 0 4 0 元,是全国人均g d p 的3 8 5 倍。长三角凭借优越的 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在改革开放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但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 展,长三角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得以显现。 2 3 1 区域环境压力增大,资源能源短缺。随着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 交通,以及由生活水平提高而引起的消费方式的转变,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和经济 快速持续的增长导致了区域环境的严重污染。水资源丰富和水域面积大本是该区 域发展的一个优势,而今普遍的水质性缺水问题却成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更为 严重的是在地表径流遭到污染后,为获得质量较好的水资源又转向对地下水的无 节制开采,使太湖地区约8 0 0 0 平方公里的范围形成地下水沉降漏斗。近年来长 三角地区水污染严重,大气质量下降、酸雨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人口剧增, 人地矛盾突出,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威胁。事实上长三角在重复着以 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发展模式。 资源能源不足是长三角最基本的特点。但长三角人口众多、产业发达对能源 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资源和能源的不足已经成为困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 问题。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的短缺和土地资源的紧缺。水资源污染严重, 地下水开采过量。由于本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工业用地、开发区等非农 业用地的大量征用,农业用地逐年减少,粮食人口矛盾突出。近年出现的“水荒、 电荒、地荒和民工荒”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涉及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问题敲响了警钟。长三角必须谋求发展模式之变。 2 3 2 区域发展模式转变面对巨大挑战。长三角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占有重 要地位,是中国具有最先进生产力的区域之一,其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 全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中第二部分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否定了以往将经济增 长作为地区发展目标而代之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长三角依靠大量资源 和能源来支撑其发展的模式已经接近末路,而从产业结构发展的情况来看,长三 角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是高耗能、高耗水的能源、资本 密集型产业,从本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产业的发展只能依靠科技创新,重视无形 资源的利用,有效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轻环境负担。另外长三角出黟 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困难,其中就业的压力将是最大的问 题,长三角人口稠密,随着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产业的人口将越来越多, 而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该区域对于拥有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需求旺盛,另 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有限,致使一些素质相对比较低的劳动力 过剩,同时随着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使得就业问题和人口管理问题日益凸现, 此外本区的社会保险制度还有待完善。因此长三角能否在新发展观的理念下健康 发展区域经济,还有待各方面的努力。 2 3 3 区域统一协调发展的困难重重。长三角的行政区划和自然一经济区划 的不整合是实现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最大障碍。长三角在行政建制上属于上 海、江苏、浙江,缺乏一个有效的统筹规划的行政管理主体,对于国际上经济发 展较好的都市圈或区域来说,具有权威的协调和决策机构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这样一个以地方利益为主体的行政构架下,跨省市、跨区域的协调统一 规划难度会非常大。另外长三角缺乏跨区域的大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可以在区域之间进行资源的重组,并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 争,进而增进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由于各个城 市的发展往往各自为政,地域上相连的城市各自发展自己的基础设施,缺乏统一 的规划而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投资的浪费。但是最近长三角的区域规划已经被列为 中央级的区域规划,各个区域的规划部门必将在经济管理和城市规划方面进行相 互的交流和协商,这为区域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2 3 4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长三角虽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 一,但是区域内部的差异巨大,仅从人均g d p 来看,2 0 0 4 年区域中最低的泰州 为1 4 0 1 4 元,而最高的苏州为5 7 9 9 2 元,是泰卅i 的四倍之多。从产业结构来看, 长三角外围的一些城市如扬州、泰州、南通、湖州、舟山等市的农业产值占g d p 比重达到了1 0 以上,而核心地区的农业占g d p 比重仅在在2 左右。在其背 后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虽然追求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均 衡化是不现实的,但是巨大的经济发展差异会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带来困难,r 而影响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另外从前三点问题来看,要保证长三角区域协 调、稳定、健康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论文在下 一章将重点就这方面展开。 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时间演变 3 1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本文侧重于对长三角现状的研究, 故在研究过程中选取2 0 0 3 年为当前时间节点,对这一时间断面上长三角各个区 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获得当前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 布特征。研究方法为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数学方法的处理和资料文献的检 索,得到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结论。 3 1 1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就衡量经济发展差异的方法来说,主要存在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体系两种方 法。单一指标主要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优点为:1 ) 权威性,到现在为止, 人均g d p 仍然是反映一国和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概括、最重要的指标。2 ) 资料易于获得,研究起来简便直观,为研究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人均g d p 存 在着诸多缺点,即评价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 d p 是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它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所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运而生,其特点是 选取一系列的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更全面、 更准确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其容易受到统计资料的限制,常常存在有 些数据不可获得和为了得到某项指标的数据或详情而耗费大量的精力的棘手。眵 况。 本文在选取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时采用综合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基于 以下几点考虑:首先人均g d p 等一些单一的指标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区域经 济发展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应该包含更综合的内容,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 谐社会的发展理念的提出,社会、环境等一些非经济指标也应该在评价体系中得 以体现。其次随着统计工作的发展完善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化,使得统计资料更为 详尽和准确,这为综合指标体系的统计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根据区域经济差异的定义,本文所构建的综合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区域经济发 展状况、区域的社会进步、区域环境和谐和区域知识创新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构 建的主要原则为: 1 ) 综合系统化原则。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 面要素的有机整体,所以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分为四个主要部分,以便全 面了解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区域间的差异,同时由各个方面出发也便于区域间的横 向比较。 2 ) 适当引入定性指标。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定性 指标往往比定量指标更为生动准确地说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但是定性指 标的获取比较困难,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但是 对于本文来说,缺少相应的精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所以本指标体系适当引入 少量的定性指标,其获得主要依据各类文献资料和媒体信息。再者定性指标不参 加指标体系的数据处理过程,但是在最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定论时作为重要的参 考依据和修正手段。 3 ) 可比性原则,在区域经济差异的比较中,主要以人均和比例指标为主, 以便消除区域面积、人口规模等方面的影响,文章也适当引用了地均的评价指标, 主要是为了考察区域环境和谐方面的情况,在指标选取时尽量考虑到指标的可比 性原则。 4 ) 可获得性原则。尽量选取公开的和能够间接得到的指标,对于难以获得 但又很重要的指标,设法用相近的指标来替代反映,由于指标涉及1 6 个城市, 可得的数据不一定完整,对于数据缺失的地区则用发展水平较为相似的地区数据 来替代,如实在无法获得则采用江浙沪三省的资料进行比较。 3 1 2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体系的内容和说明 指标体系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即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社会进步、区域环境和 谐和区域知识创新发展。然后每一方面均由次一级的子层次组成,子层次由若干 具体指标构成,如下所示: 4 表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体系 区 x 1 人均g d p 域 x 2 经济密度 a l 经济总体增长 经x 3 人均g d p 增长率( 1 9 9 7 2 0 0 3 年的平均值) 济 x 4g d p 总量占区域总量的百分比 区 发x 5 非农产业产值比例 域 a 2 经济结构与外向 展x 6 外贸依存度 经 性 差x 7 外资依存度 济 异x 8 人均国际旅游收入 增 指 x 9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长 标a 3 经济增长动力x 1 0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体 x 1 1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 a 系 x 1 2 人均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类 x 1 3 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比重 a 4 经济体制 x 1 4 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x 1 5 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取向 x 1 6 经济文化差异 区x 1 7 社会赡养率 域b 1 社会总体发展程x 1 8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社度x 1 9 城市化率 会x 2 0 工业化进程 进x 2 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 步 x 2 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x 2 3 恩格尔系数 b x 2 4 人均居住面积 、 b 2 居民生活质量 类 x 2 5 人均生活用电量 x 2 6 人均教育经费投入 x 2 7 人均医生数 x 2 8 市辖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 x 2 9 居民认同感 x 3 0 城乡收入水平差距 x 3 1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比 x 3 2 就业人员社会保障覆盖率 b 3 社会公平与安全x 3 3 人身财产安全( 治安) x 3 4 交通事故万人发生率 x 3 5 流动人口管理 x 3 6 失业率 x 3 7 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x 3 8 地区行政事业费占地区财政收入比重 b 4 政府公共管理与 x 3 9 城乡收入增长率之比差距变动 协调能力x 4 0 失业率变动 x 4 1 公共服务水平 x 4 2 政府透明度 区x 4 3 工业废水污染负荷 域x 4 4 工业烟尘排负荷 c l 污染负荷指数 环 x 4 5 工业固体废弃物负荷 境x 4 6 人口密度 和 x 4 7 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 谐 c 2 资源利用效率x 4 8 万元工业产值耗电量 x 4 9 万元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 c x 5 0 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类 x 5 1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x 5 2 生活垃圾无害化率 c 3 污染治理指数x 5 3 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率 x 5 4 噪声达标区面积占区域面积比 x 5 5 烟尘控制区面积占区域面积比 x 5 6 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力度 1 6 x 5 7 建城区绿化覆盖率 x 5 8 地区森林覆盖率 c 4 环境保护x 5 9 城市环境建设投资额占g d p 比例 x 6 0 人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 x 6 1 居民环保节能意识 x 6 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x 6 3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计算机数 d 1 知识创新基础条 x 6 4 每千人互联网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