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课件2_第1页
《原子的结构》课件2_第2页
《原子的结构》课件2_第3页
《原子的结构》课件2_第4页
《原子的结构》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help!,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道尔顿原子模型,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汤姆生原子模型,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原子有核,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电子在它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一样运转。,英国科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所作粒子散射实验为什么是:绝大多数粒子直线通过;少数粒子转向;个别粒子反弹;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中正电荷占的空间很小,因而粒子通过金箔时,只有极少部分遇到这种质量较大带正电荷的质点的排斥而折回,这个带正电荷的质点位于原子的中心,就是原子核;而大部分粒子是直线通过的,说明电子在原子核外“较大”的空间内运动。由于电子很轻,容易被较重的粒子推开,不会妨碍粒子的通行。这个实验推翻了原子是一个“实心球”的假设,为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卢瑟福原子模型,资料1、,1、原子核半径小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如同大型体育场与蚂蚊),1.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是怎样的?,二.原子结构,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1/18361.0071.008,几种原子的构成,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1.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不同,3.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量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那么,离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阳离子: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例如,思考:168O2-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请看下列表示,abcde各代表什么,a代表质量数;b代表质子数既核电荷数;c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d代表化合价e代表原子个数,质量数,质子数,微粒,H,S2-,Na+,1,1,填表,中子数,电子数,23,12,32,35,45,18,0,1,10,16,16,80,11,35,Br,80,35,16,18,X-n,Y-m,11,10,9,10,填表,核素,(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氢元素三种核素:氕氘氚,(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三者关系:,核素,核素,元素,(同位素),同位素、元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电荷,+1,0,-1,(带正电),(带负电),不显电性,本节小结,几个关系式,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