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手性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手性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手性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手性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手性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江工业大学或其它教育 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力矿年,月订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浙江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耐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哞r 月讶日 月 浙江工业大学2 们o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手性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 摘要 近年来,有机催化已经发展成为合成光学纯化合物的一个有效方 法,尤其是手性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得到了广泛发展。本文首先 按照不同的催化机理模式较全面地综述了手性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 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手性仲胺催化的 “o m i c h a e l a 1 d o 垤) e h y d r a t i o n 串联反应和手性胺方酸催化的 “o m i c h a e m e n 巧仍e h y d r a t i o n 串联反应合成手性2 ,5 二氢噻吩衍生物 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通过一个新型的有机催化的m i o m i c h a e w l l d o 垤e h y d r a t i o n 不对称 串联反应实现了由简单易得的0 【,p 不饱和烯醛与2 ,5 二羟基1 ,4 二噻 烷对手性3 醛基2 ,5 二氢噻吩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表明,手性 仲胺催化剂二苯基脯氨醇硅氧醚,在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助催化剂的条件 下,对各种0 【,p 不饱和烯醛和2 ,5 二羟基1 ,4 二噻烷有较好的催化活 性和对映选择性( u pt o 9 9 p p ) 。这是首例仲胺催化的手性2 ,5 一二氢噻 吩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我们通过a p c i m s 证实了该反应的机理。 通过手性胺方酸催化的p 硝基苯乙烯与2 ,5 二羟基1 ,4 二噻烷的 t h i o m i c h a e e n 搿d e h y d r a t i o n 反应,首次实现了手性3 硝基- 2 ,5 - 二氢 噻吩衍生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由奎宁出发并含手性苯乙胺的双功能手 性胺方酸催化剂对各种p 硝基苯乙烯和2 ,5 二羟基1 ,4 二噻烷有较好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u pt o4 7 p p ) 。 总之,本论文研究了两类有机催化的不对称 t h i o - m i c h a e l a l d o l d e h y d r a t i o n 和t h i o m i c h a e l h e n r y d e h y d r a t i o n 串联 反应,首次合成了两类手性2 ,5 二氢噻吩衍生物,实现了其在不对称 有机催化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不对称有机催化,t h i o m i c h a e l a l d o l d e h y d r a t i o n 串联反应, t h i o - m i c h a e l h e n 巧d e h y d r a t i o n 串联反应,手性2 ,5 二氢噻吩 n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c h i r a la m i n e sc a t a l y z e da s y m m e t r i cd o m i n or e a c t i o n s a b s t r a c t 0 r g a n o c a t a l y s i sh a sb e e nd e v e l o p e da s ap o w e r m lt o o lf o rt 1 1 e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e n a n t i o m e r i c a l l yp u r ec o m p o u n d si nt h ep a s td e c a d e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c h i r a l 锄i n e sc a t a l y z e da s y m m e t r i cd o m i n or e a c t i o n sh a s b e e n i n t e n s i v e l yr e s e a r c h e d a n db e c o m et h eh o tt o p i ci n o 唱a n i c c h e m i s t 巧i n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 ,r e c e n ta d v a n c e si nt h ec h i r a la m i n e c a t a l y z e de n a n t i o s e l e v t i v ed o m i n o r e a c t i o n sw e r es u m m a r i z e da n d r e v i e w e da c c o r d i n gt h e i rc a t a l ”i cm e c h a n i s mm o d e sf i r s t l y t h e n ,c h i r a l a m i n e sc a t a l y z e dd o m i n ot h i o m i c h a e l a 1 d o l d e h y d r a t i o nr e a c t i o na n d d o m i n om i o m i c h a e l a l d o l d e h y d r a t i o nr e a c t i o nw e r ep r e s e m e d an o v e ld o m m o t h j a - m i c h a e 忱l d o m e h y d r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h a s d e v e l 叩e d t o s y n t h e s i z e c t i o n a l i z e d c h h 试d i h y d r o t h j o p h e n e s 舶mr e a d i l y a v a i l a b l es t a n i n g m a t e r i a l so fo 【,p - u n s a :t l 删e da l d e h y d e sa n dl ,4 - d i “a 1 1 e - 2 ,5 - d i 0 1 n e s t u d y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i nt h e c a t a l y t i cs y s t e m o f i i i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 d - 2 一( d i p h e n y l ( t r i m e t h y l s i l y l o x y ) m e t h y l ) p y m l i d i n e ( 2 0m 0 1 ) a n d 4 n i t r o b e l l z o i ca c i d ( 1om 0 1 ) ,a ,p u n s a t u r a t e da l d e h y d e sc o u l dr e a c t w i m1 ,4 - d i t h i a n e 一2 ,5 - d i 0 1s m o o t h l yt og i v et h ep r o d u c t si nh i g hy i e l d ( u p t o9 0 ) a n dw i t he x c e l l e me n a n t i o s e l e c t i v i 够( u pt o 9 9 p p ) a tr o o m t e m p e r a m r ei 1 1 t o l u e n e t bt h eb e s to fo u rk n o w l e d g e ,t h i si s 戗1 ef i 】s t e x a i l l 【p l e o f k g j l l y e n a m i o s e l e c t i v e s y n t h e s i s o fn m c t i o n a l i z e d d i h y d r o t h i o p h e n e sc a t a l y z e db y a s e c o n d a 巧a m i n e b a s e do nt 1 1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a 1 1 da p c im a s s s p e c 仃。o m e t r i c d e t e c t i o no f 也e n e 肌e d i a t e s ,ap l a u s i b l e 饥m s “i o ns t a t eh a l sb e e np r o p o s e dt oe x p l a i l lm e d o m m o p r o c e s s i nm e f o l l o w 访gs t u d y ,t h e a s y m m e t r i c m i o - m i c h a e e n 巧他e h y d r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o f m n o o l e 丘n s d o m i n o w i t h 1 ,4 一d i t h i a n e - 2 ,5 - d i o l c a t a l y z e db y c h i r a l s q u a r a m i d e ,、v h i c h i s s y n t h e r s i z e6 o mq u i l l i n e ,w i t ht h ea d d i t i v eo f ) - p r 0 1 i n ew a sp r e s e n t e d a n dg i v et h ea d d u c t sw i t hu pt o55 y i e l da n d4 7 e n a n t i o s e l e c t i v 时i n t h fa tr o o m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c o n c l u s i o n ,俩od i 缳:r e n tk i n do fa s y m m e t r i cd o m i n or e a c t i o n s w e r e p r e s e n t e da n d r e a l i z e dt h e a s y m m e t r i cs y n t h e s i s o fc h i r a l d i h y d r o t h i o p h e n e s ,w h i c ha r ev a l u a b l ei n t e m e d i a t e sd u et ot h e i rv e r s a t i l e m o d i f i a b i l i 哆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k e y w o r d s :o 唱a n o c a t a l y s i s ,d o m i n om i o - m i c h a e w l l d o 忱 e h y d r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d o m i n o 锄。一m i c h a e m e n 巧d e h y d r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l l c h i r a l d i h y d r o t h i o p h e n e s v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有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进展1 前言1 1 2 文献综述3 1 2 1 胺催化的串联反应3 1 2 1 1 亚胺烯胺催化机理的串联反应4 1 2 1 2 烯胺烯胺催化过程的串联反应1 4 1 2 1 3 烯胺亚胺催化过程的串联反应。1 7 1 2 1 4 其它的胺催化串联反应2 0 1 2 2b 吻s t e d 酸催化的串联反应2 6 1 2 2 1 手性膦酸催化的串联反应2 6 1 2 2 2 硫脲催化的串联反应3 0 1 3 本论文选题背景3 3 第二章手性胺催化t l i o m i c h l ,a l d o l d e h y d r a t i o n 串联反应合成手性2 ,5 二氢噻吩3 4 2 1 课题的提出3 4 2 2 课题设计。3 7 2 3 结果与讨论3 8 2 4 实验部分4 6 2 4 1 仪器4 6 2 4 2 主要试剂4 7 2 4 3 催化剂的制备4 7 2 4 4 肉桂醛衍生物的制备4 8 2 4 5 通用方法。4 9 2 5 本章小结4 9 第三章手性胺催化t h i o m i c h a u e l h e n 巧d e h y d r a t i o n 串联反应合成手性2 ,5 二氢噻吩5 0 3 1 课题的提出和设计5 0 3 2 结果与讨论5 3 v i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3 3 实验部分一5 6 3 3 1 仪器5 6 3 3 2 主要试剂5 7 3 3 - 3 通用方法5 7 3 3 4 催化剂的制备5 7 3 - 3 5b - 硝基烯烃的制备6 0 3 4 本章小结6 0 第四章结论6l 化合物结构表征6 2 r e f i e r e n c e 7 2 致谢7 8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7 9 附图8 0 v l i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第一章有机催化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进展 刖吾 近十年以来,不对称有机催化已经发展成为手性化合物,如手性药物以及天 然产物的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对金属有机催化和酶催化这两种传统方法的重 要补充。其特点是利用不含金属原子的手性有机催化剂来催化无手性或潜手性的 底物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得到有较高光学纯度乃至于光学纯的手性化合物【l 】。 获得手性化合物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 1 ) 、消旋化合物的拆分;( 2 ) 、天 然产物的修饰;( 3 ) 、生物过程转化;( 4 ) 、不对称合成;( 5 ) 、不对称催化等方法。 其中,不对称有机催化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对于金属有 机催化和酶催化这两种传统方法,不对称有机催化有许多特殊的优点:( 1 ) 、反应 不需要金属来引发,不必担心有毒的金属泄漏到环境及对产物的污染;( 2 ) 、有机 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对大气及湿溶剂稳定,易于储藏与操作;( 3 ) 、有机催化剂通 常价格低廉,容易制备;( 4 ) 、易于负载从而实现与产物的有效分离和回收套用等: ( 5 ) 、不同于酶催化那样有高度的专一性,有机催化剂通过不断的结构修饰可以适 合不同的底物,即有机催化剂具有普适性。因此,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则是获得 光学纯化合物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它使用低于化学计量的手性催化剂获得大量手 性产物,其在众多方法中最有经济效益,同时也最具挑战性。 2 0 世纪7 0 年代,h a i o s 小组【2 1 和w i e c h e r t 小组【3 】合成了具有对映选择性的有机 小分子催化剂,并在最近的十来年里获得了迅猛发展。有机催化剂根据其结构类 型1 4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1 ) 脯氨酸及其衍生物( 如b ) ; ( 3 ) 氮氧化物催化剂( e ) ; ( 5 ) 醇、酚型催化剂( g ) ; ( 2 ) 铵盐( c ) 、唑盐类催化剂( d ) ; ( 4 ) 有机磷催化剂( f ) : ( 6 ) 硫脲类催化剂( h ) 。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 7 ) 过氧化酮催化氧化剂( i ) 。 命湖h 眇叩h 3h 搿 ( a ) ( b ) p h n n + 。,义n 芦b f 4 u l ( d ) x o h o h f 3 c x o o m e ( c ) ( e ) ( f ) o h p p h 2 o o 义 ( h )( i ) f i g u r e1 有机催化剂的种类 应用现有的并开发新型有机催化剂,催化一系列反应合成手性化合物是有机 催化领域的一大挑战。 在有机催化反应中,串联反应f 5 1 ( d o m i n 0r e a c t i o i l s ,t a n d e m0 rc a s c a d er e a c t i o n s )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串联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可逐步形成多个共价键而无需 对中间体进行分离的反应,它不是在一个反应体系内简单地连续进行两步独立反 应,而是由第一反应生成的中间体紧接着进行第二步、第三步的反应。由于现代 有机化学倍受繁琐的官能团保护、脱保护策略及冗长的中间产物分离提纯的困 扰,而多组分的串联反应构建复杂分子的方法则可以克服这些难题。串联反应已 成功地应用于具有光学活性的天然产物和复杂分子以及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 成合成中并充分显示了其较一般方法的优越性。因此有机不对称催化在串联反应 中的应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 本章下一部分就有机催化的串联反应按照其催化机理模式作一综合概述。 2 的 9 u n s i n h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1 2 文献综述 新千年以来,有机不对称催化反应迎来了快速发展,成为有机化学领域中的 热点。许多化学家发现并建立了多种催化反应机理,其中有两种机理最为普遍。 一种是通过形成共价键的形式来催化反应,如手性胺催化剂和底物生成烯胺或亚 胺中间体的机理。第二种是非共价键催化机理,如氢键活化。下面根据有机催化 串联反应中不同的催化机理来进行分类详述。 1 2 1 胺催化的串联反应 铲c o o h 0 2 c 巳乏h 二i f hh n 。” h h n n ( s ) p r o i i n e1 ) ;盆嚣黔( h a p i i n e3 ( s 脚r o l i d 啐湖h 五蹩删i a :洲 。: r n 8 b :a r :3 ,5 - ( c f 3 ) 2 c 6 h 3 ,r :s i m e 3 :娃, 矿 忑 f 2 l m a c m 川a n sc h i r a ii m i d a z o d i n o n e s7 s c h e m e1 常用仲胺催化剂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曰旦 r ,以h 当 洚墼e p 1 0 :1 ) 及对 映选择性( p p :9 0 9 9 ) 地合成了含有四个手性中心的具有双四氢呋喃结构的 双环化合物6 6 ( s c h e m e2 0 ) 。其反应机理如下。 厂_ 、 ( 、n 入揣 ho t m s 4 9 2 0 m o i h 。菠: h 。菠钦z 队离r 姒h 漩- 磷2 。s 弋r 姒h 1 2 1 2 烯胺一烯胺催化过程的串联反应 相对于亚胺烯胺活化模式,烯胺烯胺催化过程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的报道相 对较少。该催化反应模式首推b a r b a s i i i 小组。他们第一次采用这个概念,利用 三脯氨酸催化丙醛自身a l d o l 反应,合成了( + ) 5 羟基( 2 d 己斟2 4 】,产物的p p 值 高达9 0 。随后,他们又报道三脯氨酸催化三分子醛三聚反应 2 5 l ,但是效果不 是十分理想。这个三组分反应中包含了两次不同醛之间的a l d o l 缩合反应,经历 了两次的烯胺催化过程。第一次a l d o l 缩合发生在两分子丙醛之间,其产物再与 另一分子醛再进行交叉的a l d o l 反应得到糖类化合物6 7 ( s c h e m e2 1 ) ,该反应的不 1 4 o 1 0 o 奠15 0 o o 6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足之处在于其p e 值不高。随后,c 6 r d o v a 小组对此类串联反应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手性的p 内脂,而通常情况下则 需要1 1 步来得到该产物。 弓 髓 o + 与 r 6 9 手 ( s ) p r 0 1 n eh o ( 1 0 m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h 3 c o r 7 c h 3 o h 7 0 a 11 _ 4 3 e e h o + h 3 c 阱p r o l l 、 t s ,p r 。l i n e i 、 i r o h 7 0 b 姒r姒r u上上 r 叵、艾更 r 三;ii h r h d r t | | 、r c h 3 o h o h s c h e m e2 1 有机催化不对称三组份串联反应 2 0 0 3 年,b a r b a s i i i 小组阳应用此催化反应策略又报道了上脯氨酸催化三组 分串联反应。他们以丙酮7 1 ,醛7 2 和偶氮类化合物7 3 为底物,合成了联氮取 代的手性肿醇7 5 ( s c h e m e2 2 ) 。其反应机理为:首先醛7 2 和脯氨酸形成烯胺中间 体,然后进行仅位的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7 4 ,再与一分子丙酮a l d o l 缩合得到 产物7 6 。该反应的收率和产物的p p 值都较高,但是由于中间体7 4 手性中心连 着一个羰基,在碱性条件下会经历烯醇互变而导致部分消旋化,在其转化a l d o l 产物之后,其构型就显示出中等的顺反异构选择性,以致于最后反应的非对应选 择性不是很高。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 s ) 一p r o n e f 呈业q ! 堑2 g o hh n 7 c b z 从、c b z r 7 5 a oh n 7 c b z 、c b z r 7 4 r 7 5 b n 7 c b z n 、c b z s c h e m e2 2 不对称胺化a 1 d o l 串联反应 2 0 0 8 年,e n d e r s 小纠2 8 】报道了一例新型的有机催化的不对称m i c h a e l 旭烷基 化串联反应。他们以脂肪醛7 6 和碘代的硝基烯烃7 7 为底物,在二苯基脯氨醇硅 氧醚4 9 的催化下,高效的合成了具有双手性中性的环戊烷8 2 ( s c h e m e2 3 ) 。该反 应机理首先是催化剂4 9 和脂肪醛7 6 形成烯胺中间体7 9 ,然后和碘代的硝基烯 烃7 7 进行m i c h a e l 加成反应,接着中间体8 0 经质子转移形成第二个烯胺中间体 8 l ,但同时也破坏了伍位的手性中性。最后经分子内的a 烷基化反应得到产物 8 2 。他们还在此基础上制备得到了丫氨基酸,总体的收率也达到了7 5 。 r 以h 一 飞们: 7 67 7 ,x 三 h 0 2 n e n a m i n e e n a m l n e a c a v a t i o n 队器n、p h h o t m s 4 9 2 0m o i o 阱h n 0 2 8 3 d r6 6 :3 4 1 :9 9 e e :u pt o9 7 h 几 n 八x 诊h 1 6 b c z = n 唱 、, 7 z b c + o = _ r 住 + h c 贝 ch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1 2 1 3 烯胺一亚胺催化过程的串联反应 烯胺亚胺催化过程的串联反应,正好和亚胺烯胺的催化过程相反。其过程 为反应底物先与催化剂形成烯胺中间体,与亲电试剂进行加成反应后形成亚胺离 子中间体,进一步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最终的产物。 2 0 0 4 年,y l m 锄o t o 小组【2 9 】报道了一例新型的经烯胺亚胺催化过程的串联 反应。他们利用脯氨酸衍生的四氮唑8 4 作催化剂,0 【,b 不饱和烯酮8 5 与亚硝基 苯及其衍生物8 6 进行o 亚硝基a 1 d 0 1 m i c h a e l 加成反应( s c h e m e2 4 ) 。亚硝基作 为受体的d i e l s a l d e r 反应可以看作一个0 【氨基羟基化反应和一个m i c h a e l 加成反 应串联的反应。虽然产物的收率只是中等,但是该反应还是显示出良好的立体选 择性,对映选择性达到9 8 e p 以上。该反应之所以选择脯氨酸衍生的四氮唑而 不是经典的脯氨酸是因为该催化剂对于酮的a 氨基羟基化反应比脯氨酸有更高 的活性。但是对于底物为环庚烯酮来说,脯氨酸又比脯氨酸衍生的四氮唑有更好 的活性,产物的收率大幅提升,而p p 值则维持在9 9 。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产 物的区域选择性和平常的o 亚硝基a l d o l m i c h a e l 相反,他们也利用x 射线衍射 证实了这一点。这取决于反应的机理过程,首先亚硝基从催化剂四氮唑片段的同 侧进攻烯胺活化的烯酮,得到船型的亚胺离子中间体,再经过分子内的氮杂 m i c h a e l 加成反应,环合得到产物8 7 。 o i i ,n + r 。g n 8 6 n h h n n 8 4 2 0 m o i 一了一1 2 i 酬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舀o h + 书越r 扩 厂 l c a t f1 l 搿x 一p 一6 矧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hh + r n 0 2 9 3 so h c , 垒殳1 q q i r 、 n 0 2 弘 o h s c h e m e2 6 不对称m i c h a e l h e n 拶串联反应 2 0 0 8 年,m a 小组【3 2 】报道了一例新型的不对称m i c h a e l 环化串联反应。他们 以0 【羰基仅,p 不饱和烯脂9 5 和醛9 6 为底物,以二苯基脯氨醇硅氧醚4 9 为催化 剂,合成了具有三个手性中心的半缩醛产物1 0 1 。该反应的机理为首先催化剂4 9 和醛9 6 形成烯胺中间体9 7 ,然后进攻仅羰基a ,b 不饱和烯脂9 5 并形成亚胺离 子中间体9 8 ,接着分子内的烯醇阴离子进攻亚胺离子中间体9 8 ,得到半缩醛产 物9 9 。产物9 9 可以高效地( u pt o8 8 y i e l d & u pt 0 9 9 p p ) 经氧化反应得到四取 代的二氢吡喃( 避蚊酮) l o o ( s c h e m e2 7 ) 。 r 彤+ r c h 2 c h o c o o r “ 9 59 6 o h r r 、 r r n h o a c s s r r o h r c o o r 。 9 9 r r 、 s c o o r ” 1 0 0 r l r r c o o r “ c o or ”c o o r 9 8 s c h e m e2 7 不对称m i c h a e l 环化串联反应 1 9 r s 浙江工业大学2 0 1 0 届应届硕士生毕业论文 1 2 1 4 其它的胺催化串联反应 除了以上三种催化反应模式,还有很多仲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不能归类 到其中的某一种里面。但是,这些反应仍旧基于烯胺或者亚胺的催化机理。因为 有些串联反应只包含一种中间体的催化模式,而有些反应则包含了很多重复的亚 胺和烯胺的催化过程。这种串联反应还是比较常见的。 2 0 0 8 年,m a c m i l l a n 小组吲报道了一例新型的不对称m i c h a e l 取代串联反应。 他们以a ,d 不饱和烯醛6 4 和硫叶立德1 0 1 为底物,制备得到了具有三手性中心 的三手性中性的环丙烷类化合物1 0 2 ( s c h e m e2 8 ) 。反应收率,非对映选择性( 办: 6 :1 3 0 :1 ) 和对应选择性( p p :8 9 9 5 ) 都很高。在催化剂方面,他们经过删选发现, 苯并脯氨酸1 0 3 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在催化过程中,由于苯并脯氨酸的苯环立 体位阻效应,仅,p 不饱和烯醛和催化剂形成了z 型的亚胺离子中间体,同时也保 证了产物的立体选择性。z 型的亚胺离子中间体和硫叶立德由于阴阳离子的静电 相互吸引,反应得到最终的产物。 味咖h h1 0 3 2 0 m o i t r 2 洲w 。 r i 1 0 2 r 2 s c h e m e2 8 不对称环丙烷化串联反应 2 0 0 6 年,j a r g e n s e n 小组【3 4 】报道了一例不对称m i c h a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