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持续快 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是,伴随着厦门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供需矛 盾越来越大,环境污染压力与曰俱增,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符合厦 门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向低能耗、低 污染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厦门的发展现状和城市定位分析入手,针对厦门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的发展瓶颈,讨论了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对厦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 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思路和举措。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厦门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介绍了厦门城市发展的资源制约和产生的环境影响,揭示了厦门发 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第三部分从循环经济理论、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可采用的循环经济模式 和体系,规划了厦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第四部分分析了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对厦门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影响,提出 了优化产业结构的构想。 第五部分从治理环境污染、推进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循环经济评 价体系提出了厦门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途径。 第六部分从完善政策法规、改革税制、建立激励制度、发展技术支撑体系、 提高公众参与五个方面讨论了循环经济战略进一步推动和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厦门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t ot h ew o r l d ,x i a m e nh a sa c h i e v e dag r e a t s u c c e s s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e t yi nt h ep a s to v e rt w e n t yy e a r s , r e t a i n i n g s u s t a i n a b l e g r o w t hw i t h ah i g h s p e e d i n e c o n o m ya n di n c r e a s i n g c o m p o s i t i v ea b i l i t i e sr e m a r k a b l yi ns o c i e t y b u ta c c o m p a n i e db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c e s so f x i a m e nc i t y , 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o f s u p p l ya n dd e m a n do f r e s o u r c e sa n dt h e p r e s s u r e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o l l u t i o na r ei n c r e a s i n gd a yb yd a y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g r o w t h s t y l eo fe c o n o m yi su n a b l et ob ef i t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x i a m e n i t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 x i a m e nt ot r a n s f o r mt h i sg r o w t hs t y l ea n du s et h e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s t r a t e g yt o r e d u c e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o l l u t i o ns oa st or e a l i z et h eb a l a n c e a m o n ge c o n o m y s o c i e t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p r o m o t e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x i a m e nc i t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t a t u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g o a lo fx i a m e nc i t y , t h i st h e s i s p u t sf o r w a r dt h a tc a r r y i n go u tt h e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s t r a t e g y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f o r x i a m e nt or e a l i z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i n c ei ti sag o o dw a yt os o l v et h er e s o u r c e s h o r t a g e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a tp r e s e n t t h i st h e s i sa l s op r o p o s e st h e o u t l i n ea n dm e a s u r e st od e v e l o p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6p a r t sa sf o l l o w s : c h a p t e r1i sa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b o u tt h es t a t u so ft h ee c o n o m i c a la n d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c i t ya i m si nx i a m e n c h a p t e r2d e s c r i b e st h a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c o n o m yi sl i m i t e db yt h er e s o u r c e s h o r t a g ea n db r i n g sa b o u tt h ep r o b l e m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o l l u t i o n a l lo ft h e s e s u g g e s tt h a tx i a m e nh a sc o m ea c r o s sm a n yl i m i t a t i o n s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c h a p t e r3d i s c u s s e s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c a r r y i n go u t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s t r a t e g y , t h e p o s s i b l em o d e l sa n ds y s t e m so f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b a s e do nt h et h e o r yo f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ya n dm a k e sp l a n sf o r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x i a m e n c h a p t e r4a n a l y s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r u n n i n g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s t r a t e g yo n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sa n dp o l i c i e sa n dp r o p o s e st h ei d e ao fo p t i m i z i n g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c h a p t e r5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w a yt oc a r r yo u t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s t r a t e g yb y m e a n so f c o n t r o l l i n g a n dt r e a t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o l l u t i o n ,p r o m o t i n g c l e a n m a n u f a c t u r e ,r e c y c l i n g w a s t e sa n d s e t t i n gu pa n 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c i r c u l a r e c o n o m y c h a p t e r6d i s c u s s e s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a n dp r o m o t i o no f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 s t r a t e g yi nt h ew a yo fi m p r o v i n gt h e r e l a t e dp o l i c i e sa n dl a w s ,r e f o r m i n gt h et a x s y s t e m ,b u i l d i n gt h e e x c i t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s e t t i n gu pt h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s u p p o r t s y s t e ma n da r o u s i n gt h ep u b l i cp a s s i o no f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c i r c u l a re c o n o m y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x i a m e n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 和责任。 c :蹩 汩舌年厂月- 7 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 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 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 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日期:溯裤蹈7 日 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城市定位 第一章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城市定位 根据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的规划部署,厦门的城市发展 战略是:“到2 0 1 0 年,基本形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建成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 和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污染得到有效控 制,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循环经济作为集经济、社会、 环境发展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消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 实现厦门市“海湾型生态人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 解决当前厦门城市发展中能源供应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最为有效的方式。 第一节厦门市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厦门市自然资源概况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侧,福建省东南部沿海,闽南金三角核心;全市陆域 总面积1 5 6 9 3 k m 2 。厦门港口水深港阔,不冻少淤,是十分理想的天然良港。沿 海海域宽阔,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达干余种,海域中不但蕴藏着丰富的 生物资源,更含有8 0 多种化学元素,具有巨大的化学资源。海水具有的温差能、 潮流能、波浪能,蕴藏着大量的海洋能源。 厦门市金属矿藏较贫乏,花岗岩石材是厦门市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分布广、 储量大、经济价值高;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还有高岭土,以同安区分 布最多;厦门地热资源丰富,温泉点多、面广、水温高、埋藏浅且容易开采。 厦门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1 2 3 5 1 亿立方米,截止 2 0 0 4 年,厦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9 0 8 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 0 。岛 内水资源更是奇缺,年人均占有水资源不到2 0 0 立方米,每年需从境外引进水资 源约4 亿立方米;2 0 0 4 年厦门市能耗总量约5 0 0 万吨标准煤。因为地域资源的 限制,长期以来厦门的能源9 9 以上需从外地调入。 厦门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大海、岛屿、岩石、山体、沙滩、亚热带雨林等, 。厦门市政府: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2 0 0 3 ,3 。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2 0 0 5 年鉴,2 0 0 5 ,1 0 。 1 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i 其建城6 0 0 多年的历史,大量名胜古迹,形成了丰 富的人文景观。 总体而言,厦门的旅游资源较为富足,而能源短缺,供应不足,资源泔外的 依赖性大,随着厦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供需矛盾还将日益加剧。如何以 最低的资源消耗维持厦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 0 0 1 2 0 0 5 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 级财政收入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五年翻一番,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 人居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厦门市“十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见表1 ,其中,2 0 0 1 2 0 0 5 年财政收入增长数据按照财政局同口径数据计算而得。 表1 “十五”期间厦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2 0 0 5 芷2 0 0 0 芷0 5 年比o o 年”十五”期间 主要经济指标单位 完成额完成额增长年均递增 全市生产总值( g d p ) 亿元1 0 2 9 5 55 0 1 8 7 1 0 4 2 01 5 3 5 全市t 业总产值 亿元 2 0 9 6 8 27 7 6 3 61 6 7 8 22 1 7 8 # 规模以上工业亿元 2 0 2 6 9 16 9 9 6 81 9 2 9 22 3 9 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4 0 1 6 21 7 5 0 2 1 2 9 4 81 8 0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 7 1 8 61 4 7 6 67 8 o o1 2 2 2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 8 5 7 91 0 0 4 9 1 8 4 7 82 3 2 8 # 出口额 亿美元1 7 2 6 8 5 8 8 01 9 3 8 72 4 0 6 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亿元 1 4 8 9 5 65 4 4 9 01 7 3 3 42 2 2 8 # 城乡居民储蓄 亿元5 8 5 0 72 1 8 4 6 1 6 7 8 22 1 7 8 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亿元 9 8 6 6 84 5 2 8 41 1 7 7 61 6 8 4 财政总收入 亿元2 0 9 6 69 1 5 0 1 2 7 2 21 7 8 4 # 地方级收入 亿元1 0 3 7 45 1 8 5 1 5 6 4 82 0 7 3 财政支出 亿元1 2 7 7 2 5 8 9 61 1 4 7 61 6 5 2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兀1 6 4 0 31 0 4 9 75 6 3 09 3 4 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 兀1 1 8 4 9 7 9 6 94 8 6 38 2 5 一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兀6 2 3 04 0 3 05 4 5 69 1 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 0 1 o1 0 6 3 资料来源:厦门市统计局:2 0 0 5 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0 0 6 年3 月。 由表1 可以看出,厦门市已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 重点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继续放大,其 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中心城市框架初步 第一章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城市定位 拉开;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生活 质量有所提高。 但是,表1 数据显示,厦门市g d p 的增长远落后于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这当中除了包括把国民收入的相当比例( 4 0 以上) 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 而造成的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外,与厦门市目前较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 各种资源利用率不高、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高居不下,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物耗,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应是厦门市未来社 会经济的发展思路,这也与循环经济发展观不谋而合。 第二节厦门的建设发展和城市定位 一、厦门城市建设与发展 “十五”期间,围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厦门进 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坚持以港立市,推进厦门湾港口的整合,加快 了港区泊位建设和岸线资源的开发,提高了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不断改善城 市环境,城市载体功能显著增强,中心城市框架初步拉开。 “十五”期间,厦门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3 9 3 5 9 元,约占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 9 。 1 、突出海陆空枢纽设施建设,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增强 海港:累计新增泊位2 3 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2 4 1 4 万吨,其中集箱2 1 5 万 t e u ;至“十五”期末,厦门港综合货物吞吐能力约为5 0 0 0 万吨,其中集装箱 3 7 5 万t e u 。 2 、不断完善市政设施 市政道路:不断推动城市各组团与中心城镇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基本完成 岛内交通路网中断路段完善工程,进行交通关键节点改造,建成了市府大道、鹭 江道、吕岭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及城市桥梁工程,启动同安湾大桥、杏北路、沧 五路等项目建设。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2 0 0 5 年鉴,2 0 0 5 ,1 0 。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2 0 0 5 年鉴,2 0 0 5 ,1 0 。 3 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口j 持续发展 供水:城市供水系统进一步完善,实施了农村自来水建设工程,农村自来水 供水率从5 0 提高到7 5 。建设污水二厂扩建丁:程、同安污水处理厂、翔安污水 处理厂以及东部、集美、灌南工业区等污水管网工程,基本完成了厦门城市污水 处理厂的建设布局,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 6 2 。 供气:完成投资3 5 亿元,新建石湖山液化石油气储灌站和3 3 个液化石油 气供应站点。管道燃气建设向岛外发展。新铺设燃气管道3 7 4 千米。集美气气化 站、海沧新阳气化站相继建成供气,管道日供气能力提高了4 6 1 0 4 立方米。 园林绿化;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 4 5 9 公顷。建成敬贤公园、江头公园及祥吴 公园,开工建设海湾公园、演武池公园、忠仑公园及市花园,改造了金榜公园、 鸿山公园,拓展了植物园景区。新建了莲前路、市府大道等一批街头绿地,实施 了企业绿化文化工程,对市区主干道节点进行了景观改造。岛内园林更新改造 1 6 1 8 公顷,引进大树大苗充实公共绿地及道路绿化。 固废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厦门生活垃圾焚烧厂,开工建成东孚卫生填埋场扩 容工程,开展了东部固废处理中心的前期工作。 二、厦门的城市定位 厦门市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是:以本岛为中心,以海湾为背景, 沿东向海湾周边展开布局,形成“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布局和“城在海 上,海在城中”的城市景观。在未来1 0 2 0 年问,厦门将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研 发生产基地、对台交流合作基地和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 和文化教育中心,形成具有强大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集聚扩散能力的区域中心 城市。厦门未来将重点突出发展港口、区域旅游及人居环境建设等目标内容,建 成生态型人居城市,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但厦门自身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而循环经济恰恰是针对传统 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 体性思路,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宏观导向。因此,发展 循环经济,是实现厦门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2 0 0 5 年鉴,2 0 0 5 ,1 0 。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2 0 0 5 年鉴,2 0 0 5 ,1 0 。 。厦门市政府: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堤实施纲要,2 0 0 3 ,3 。 4 第二章厦门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和环境代价 第二章厦门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和环境代价 随着厦门经济建设和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生产性企业逐年增加,居民消 费结构逐步升级,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加上厦门市自身的资源拥有量不足, 对外的依赖性日益加剧,资源已经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厦门市的环 境容量极为有限,环境负荷不断上升,而不合理的利用运营方式,无疑加剧了城 市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对于厦门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战略目标的 实现,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第一节厦门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厦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截止2 0 0 4 年底,厦门市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数超过5 0 0 0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1 1 2 8 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 0 0 0 余家。如此多的企业,所消耗的各种资 源十分巨大。但厦门又是一个资源缺乏型城市,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等资源的严 重不足已经成为厦门市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能源制约 长期以来,厦门的能源绝大部分需从外地调入,能源供需矛盾大,已成为影 响厦门市投资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大问题。2 0 0 4 年厦门用电最高 负荷达1 4 3 万千瓦,由于干旱等原因进行限电幅度最大时,用电缺口5 0 万千瓦, 部分企业由于限电导致无法正常生产,全年因限电带来的工业产值损失预计1 3 亿元。“十五”期间厦门市燃料、电力使用情况见表2 。其中,2 0 0 5 年厦门仅工 业企业总耗电量达到5 5 7 0 亿千瓦时,煤炭消耗量近3 0 0 万吨。 表2 显示,厦门市煤炭和电力消耗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在2 0 0 5 年更是 放量增长,煤耗增长率达2 8 7 9 ,用电量亦创历史新高,达8 9 9 7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 8 5 l ,是嵩屿电厂一年发电量的两倍,厦门的能源形势的确不容乐 观。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4 。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4 。 5 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 表2 厦门市燃料和电力使用情况 统计量单位 2 0 0 1 正2 0 0 2 年2 0 0 3 年2 0 0 4 年 2 0 0 6 正 1 煤炭消耗总量万吨 1 4 8 4 51 8 0 2 42 0 l _ 9 92 2 1 8 1 2 8 5 6 8 其中:工业煤万吨 1 4 3 8 61 7 5 8 81 9 7 32 】4 8 52 7 9 3 0 生活煤万吨 4 ,5 94 3 64 6 96 9 66 3 8 2 燃料油消费量万n 屯 1 7 2 62 0 8 52 9 4 72 8 8 32 0 8 7 3 全年用电总量 亿千瓦时4 9 8 4 5 9 0 36 8 8 37 5 9 28 9 9 7 其中:上业用电亿千瓦时 2 9 3 83 3 9 54 1 9 04 6 1 0 5 5 7 0 居民生活用电 亿千瓦时9 2 5 1 1 2 91 2 9 81 4 6 11 5 4 3 平均日生活用电量万千瓦时 2 5 3 3 03 0 9 3 33 5 5 5 34 0 0 1 64 2 2 6 l 资料来源: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1 - - 2 0 0 5 。 二、水资源制约 厦门市2 0 0 5 年全年总用水量2 0 9 7 9 万立方米,较2 0 0 4 年增长6 0 4 ,以全 市常住人口2 2 5 万计,人均用水量9 3 2 4 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 3 1 立方米,“十 五”期间,厦门城市用水基本情况见表3 。 表3 厦门城市供用水情况 统计量单位 2 0 0 1 年2 0 0 2 正2 0 0 3 正2 0 0 4 盘:2 0 0 5 年 供水管道总长度千米 1 3 1 7 8 01 4 0 4 2 51 3 5 6 0 01 4 2 6 0 0 1 9 1 9 0 0 全年供水总量万吨 2 0 6 3 1 2 1 3 1 22 0 5 4 81 9 7 8 42 0 9 7 9 生产用水量万吨 5 8 8 76 3 1 55 7 9 37 3 9 5 8 0 4 7 商业用水量 万吨8 0 4 73 2 9 73 6 4 53 5 1 7 3 0 1 9 生活用水量万吨 7 0 1 07 5 2 l8 1 5 78 8 7 2 9 9 1 3 资料来源: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1 - - 2 0 0 5 。 表3 显示,厦门城市用水量与厦门国民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水资源 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而由于地域资源限制的原因,截止2 0 0 4 年年底,厦门市年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 0 0 立方米,城区供水系统的原水有8 0 需要靠外来水源 调配。 可以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厦门市投资环境、制约厦门社会经济全 面发展的一大问题。此外,厦门的经济发展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 式,资源利用率偏低,虽然当前厦门市单位产值能耗远低于国内万元g d p 能耗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5 。 o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2 0 0 5 年鉴,2 0 0 5 ,l o 。 6 第二章厦门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和环境代价 1 4 吨标准煤的平均水平,但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仍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 0 左右,如果再剔除戴尔电脑等大型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企业,厦门市传 统工业企业的用能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第二节厦门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2 0 0 5 年,厦门工业耗能己产生了约4 5 5 7 5 吨二氧化硫和2 3 2 0 1 万吨氮氧化 物排放。按现有的增长趋势,厦门市2 0 1 0 年g d p 要达到2 0 0 0 亿元,在万元g d p 能耗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届时对能源的需求将增长到近1 0 0 0 万吨标准煤, 能源供应产生更大的缺口的同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将更加严重。 一、厦门市环境质量及污染现状 1 、大气质量现状 ( 1 ) 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十五”期间,厦门市每年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良,空气质量 五年优良率均值为9 8 9 ,具体数据见表4 。 从表4 可以看出,空气中二氧化硫与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变化不大,各年 度均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五 年来浓度从2 0 0 1 年的0 0 2 2m g m 3 上升到2 0 0 5 年的0 0 4 2m g m 3 ,浓度增长了 9 0 9 2 0 0 5 年已不能达到一级。 表42 0 0 1 2 0 0 5 年厦门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度平均浓度统计 s 0 2n 0 2p m l o 优级率轻微污染综合污染 年度 ( m g m 3 )( m g m 3 )( m g m a ) ( ) 天数指数 2 0 0 1 正0 0 2 40 0 2 2o 0 6 14 3 o11 2 9 2 0 0 2 年 0 0 2 70 0 2 60 0 6 54 0 381 4 3 2 0 0 3 年0 ,0 2 50 0 3 00 0 6 83 5 4 81 4 7 2 0 0 4 正0 0 2 30 0 3 50 0 6 33 6 101 4 5 2 0 0 5 芷0 0 2 40 0 4 20 0 6 43 8 33l t5 7 资料来源: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 0 0 1 - 2 0 0 5 。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2 0 0 5 环境质量概要( 内部资料) ,2 0 0 6 ,3 。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 0 0 1 2 0 0 5 。 7 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 表4 中的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厦门市大气污染呈加重趋势,主要是二氧化氮 年均浓度逐年的升幅较大所造成,由此可见厦门市空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转为 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重的混合型污染。 ( 2 ) 大气污染源排放现状 2 0 0 1 2 0 0 5 年,厦门市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n o 。、c o 、h c 呈显著上升趋势,2 0 0 5 年移动源排放的污染物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 5 ,工 业源占2 9 。移动源no ) f 排放年平均增长1 9 7 、工业源年平均增长1 4 3 ;工业 源排放的s o :占全市污染源s o :排放总量的9 3 以上,年平均增长8 9 。“ 2 、水环境质量现状 ( 1 ) 饮用水源质量现状 “十五”期间,北溪引水、坂头一石兜水库以及汀溪水库三大饮用水源的总 氮、总磷污染物超标严重。造成氮、磷浓度无法达标的主要原因是:饮用水源上 游的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等,带来的大量污水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 控制与治理所造成的,从而导致水体呈现富营养化。 ( 2 ) 海域水质现状 “十五”期间厦门海域水质以劣三类海水为主,水体主要污染物:无机氮与 活性磷酸盐。与“九五”期间相比较,受西海域综合整治的影响,2 0 0 2 与2 0 0 3 年水质有所好转,但2 0 0 4 到2 0 0 5 年水质又开始有所降低,特别是水体氮、磷污 染程度明显加重,在污染较为严重的2 0 0 4 与2 0 0 5 年,无机氮样品的超标率均超 过7 0 左右,簧笃湖和马銮湾水体污染尤为严重,以海水水质四类标准衡量,五 年中水体的超标率均接近1 0 0 。 ( 3 ) 地下水质现状 “十五”期间,厦门市同安区及翔安区地下水水质除个别点位、个别期次的 p h 值及锰出现超标外,厦门市地下水水质基本均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要求。 ( 4 ) 城市污水排放现状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厦门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呈逐年上升的趋 势,现有的七个污水处理厂,部分处理厂已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处理后的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5 。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质量概囊( 内部资料) ,2 0 0 l 一2 0 0 5 。 8 第二章厦门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和环境代价 污水均无法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氮、磷超标较为严重,c o d 、b o d 也时有超标 现象。其中,污水处理一、二厂目前尚无脱氮、脱磷工艺,部分企业工业废水直 接排入贫笃湖,导致赞答湖水质严重富营养化。全市七个污水处理厂年入海污染 物总量估算如下表5 所示。 表5 全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年入海污染物总量 氨氯动植阴离子表总氮总磷 污染物 c o d , ,b 0 陕s s石油类 ( 以h 计)物油面活性剂( 以n 计)( 以p 计) 排放最 1 7 3 3 3 53 0 8 8 7 7 8 5 2 44 6 6 9 95 0 92 2 05 7 83 5 1 2 62 2 6 ,2 ( t ) 资料来源:厦门市污水处理厂,内部资料,2 0 0 5 。 2 0 0 5 年,厦门市入河、湖、库、海排污口的废水排放总量为2 0 l 亿吨,其 中c o d 排放量8 1 7 0 0 吨,氨氮为1 0 7 0 0 吨,而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量仅为 9 3 9 2 万吨。表5 显示,通过污水处理厂入海的污染物c o d 为1 7 3 3 3 5 吨、氨氮 为3 0 8 8 7 吨,。远小于厦门市全年的总排放量。这说明尚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 尤其是农业畜禽养殖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海域和其他水体,厦门的水环境容 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体来讲,“十五”期间厦门地下水水质较为稳定,而畜禽养殖的大量发展 所带来的大量污水,造成了北溪引水的氮、磷超标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居民饮用水源仍无法全面达标:局部海域环境质量虽有所改善,但总体质量蠛惋, 尤其是无机氮污染程度居高不下。“十五”期间,厦门海域无机氮浓度基本呈现 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至2 0 0 5 年底,厦门各海域无机氮浓度比1 9 9 6 年上升约1 倍左右,屡次发生的赤潮也昭示了厦门海域水质明显的富营养化。 3 、固体废弃物排放现状 2 0 0 1 2 0 0 5 年环境统计表明,“十五”期间,我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 物、医疗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 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化学原 料及纸制品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占全市总产生量8 5 以上。目前厦门市尚无工业 固体废物处理场,尚未对工业固废进行统一管理,没有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处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5 。 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可持续发展 置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企业无法处理的废物混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 厦门市危险废物主要分布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造业、食品制 造业等,2 0 0 5 年全市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为3 5 8 ,小部分的医疗废物直接 混入生活垃圾。由于环保公司厂址位置的局限和技术水平、设施以及规模等不足,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 电子垃圾处置不规范,除极少数被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外,大量电子垃圾或作 为普通垃圾被填埋,或在不具备条件的小作坊里被拆解回收,大量有害物质直接 排入河流、渗入地下水或通过燃烧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基本方式是卫生填埋,处理设施和工艺难于全面达到环 保和资源再利用的要求。象厦门这样一个土地资源不足的城市,生活垃圾应以资 源利用或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目前东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容有限,满 足不了生活垃圾迅速增长的趋势。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 1 、国民经济增长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五年来厦门市人均g d p 增长6 4 7 ,人均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增长6 1 2 , 空 气质量综合指数与人均污染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见图1 。 综合指数 16 15 14 1 3 1 2 。综合指数一人均污染物排放 吨历人 2 0 0 l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 年 6 0 0 5 5 0 5 0 0 4 5 0 4 0 0 3 5 0 3 0 0 图l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人均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l - 2 0 0 5 。 从图1 可以看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人均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显著正相 关。厦门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能源快速消耗来实现的,而以燃煤、燃油为主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5 。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i - 2 0 0 5 。 1 0 第二章厦门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和环境代价 的簏源消费结构,势必给环境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加上厦门本身地域狭小,环 境容量有限,空气质量当然难逃恶化的命运了。 2 、国民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的关系 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厦门水环境各项质量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与 “九五”期间相比,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并未随着工业总产值的增加上涨,具体见 图2 。 1 9 9 61 9 9 71 9 9 8l 刍口9 2 0 0 02 0 0 12 0 0 2 2 0 0 3 2 0 0 42 0 0 5 图21 9 9 6 2 0 0 5 年厦门每万元工业总产值废水排放量变化 资料来源: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内部资料,1 9 9 6 - - 2 0 0 5 。 通过图2 分析,厦门市工业污染程度从时间趋势上看,甚至呈现缓慢降低的 趋势,表明一直困扰厦门水体环境质量的工业水质污染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 主要依赖于近年来厦门在工业废水治理、污水处理厂扩建等方面的环保投入不断 增加有关。 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与人口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生活及工业氨氮的排放量亦 随着经济( g d p ) 的增长明显上升,如图3 所示。 活氰氰持放 1 2 0 0 0 1 0 0 0 0 8 0 0 0 6 0 0 0 4 0 0 0 2 0 0 0 0 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 1 2 0 0 1 0 0 0 8 0 0 6 0 0 4 0 0 2 0 0 0 图3“十五”期间厦门g d p 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图 资料来源: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厦门市环境统计( 内部资料) ,2 0 0 1 - - 2 0 0 5 。 ( 亿 ) 1 2 0 0 1 0 0 0 8 0 0 6 0 0 4 0 0 2 0 0 0 o o o o 0 o o o o o吼文t乱良乱文采k札 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厦门叫持续发展 通过图3 分析表明,厦门水环境污染总体随着g d p 增长而增长,但相对而占, 生活污水增长的幅度更大,而氨氮浓度持续增高,除了与目前所投产的厦门部分污 水处理厂没有脱氮的工艺处理外,也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有关。 因此,对于水资源奇缺的厦门,倡导建立节水型城市、树立绿色消费观和适度消费 观,不仅对缓解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瓶颈约束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厦门整体水环 境的拯救。 三、小结 随着厦门社会经济的增长,水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增长,土地资源、农 田和水面减少,甚至侵占耕地、林地、水面、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水资源 保护区;而花岗岩、高岭土的开采对厦门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2 0 0 3 年厦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 0 5 7 4 8 8 h m 2 ,占全市土地总面 积的6 7 6 。同时也易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厦门为经济持续发展付出了沉重的 资源代价。 厦门市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环境负荷增加。环境空气质量不断下滑, 空气质量由优下降到良。汽车尾气污染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大气环境面临煤烟 型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双重压力;厦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受上游河流污染较为严 重,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仍以四类和超四类为主,鼓浪屿美华浴场、港仔后浴场和 厦大白城浴场因受粪大肠菌群污染,目前水质已不适合于游泳。厦门海域也是赤 潮的高发地区之一,并有逐年发展的趋势:噪声污染扰民,群众反映强烈。噪声 投诉占总投诉量的5 0 9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和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交 通噪声的形势不容乐观:固体废物产生量呈增长趋势,处理滞后,大多只进行简 单处理及堆放,回收利用率低下污染环境,固体废物管理问题已迫在眉睫。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提高厦门资源利用率,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循环经济战略规划厦门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章循环经济战略规划厦门可持续发展之路 厦门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尚未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和浪费型消费方式, 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浪费大。资源和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同时导致了工业和 生活“三废”的大幅度增长,对环境容量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厦门经济的发展 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开放利用方式,以循环经济战略实现向低投入、低污染的转变,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其运行原则 一、循环经济产生、发展和内涵 1 、循环经济的产生 工业革命后,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更加注重以更少的消耗从自然界 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制造更多的物质产品,效率的提高使经济规模不断膨胀。 但是私人资本的唯一取向是自身价值的增值,对具有明显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它 并不关心。受自然属性的限制,生态环境的产权很难得到清晰的界定。因而,早 期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使用是完全免费的。生态环境成本并未在私人 资本获利部分做相应的抵扣,这就造成了二者不对称的经济关系。在这种不对称 的经济关系下,以“开采资源- m m n 造一排放废物一消费产品一抛弃废物”为 特征的线性流程,成为流行的经济活动方式。 2 0 世纪6 0 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这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 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 日趋白热化。生态环境的稀缺性,使它从一维的自然维度拓展成二维的自然经济 维度。如果继续按照原有的模式发展经济,以环境成本作为代价,将会牺牲人类 的健康和福祉,使经济增长和人类的生活目标背道而驰。这就客观要求人类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投入资源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使生态环 境得到循环使用,循环经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