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_第1页
氟化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_第2页
氟化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_第3页
氟化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_第4页
氟化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氟化工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 分析报告 战略发展部(辑录) 2011年 2 月 22日 产经报告 - 2 - 氟化工 前 言 目前全球氟化工产品(包括无机氟)总量约 250wt(包括无机氟产品),销售额逾 210 亿美元。近五年年平均增长率达 3.5。无机氟化物产品有近百种,总量约 100wt,销售额约 20 亿美元(电子化学品、光学材料、催化剂等占一半以上);含氟精细化学品有数千种,销售额约 150 亿美元,约占氟化工产品的 7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GDP 以近 10%的速度增长 ,氟化物的需求年增长率达到 12%以上。特别是汽车、电子信息、建筑与石油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为氟化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氟的需求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萤石作为氟化工行业最主要的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中国氟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日益高涨,因此对储量大、品位高、品质好、开采成本低的萤石矿必将实行重点保护性开采,大幅度削减萤石矿产的出口许可证配额。 中国氟化工产业的生产技术日臻成熟,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级逐步增多,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目前, HF、 AlF3、 F22、 TFE(全氟乙烯)单体等基础原料已形成规模, ODS 替代品的开发已形成系列,以芳香族氟化物为主体的含氟中间体有了很大的发展,三废治理技术有了较大进步。近十年来,中国氟化工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布局,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浙、沿海地区,目前形成了山东东岳、浙江巨化、上海三爱富等一批氟材料生产骨干企业及上千家中小型企业,氟产品年销售额约 155 亿元。目前中国无水氟化氢产能已达到年产 80 万吨、 TFE 达到 7.4 万吨、 PTFE 为3.3 万吨, PTFE 需求量仅次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而居世界前列,氟橡胶 2010 年需 求量将达 7000 吨,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已在国内设立合资或独资的跨国公司有美国 DuPont、法国 AtoFina、日本 Daikin、比利时苏威等。国内发展氟化工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投资低、劳动力便宜等优势,中国日益成为国际氟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氟化工带来了技术,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国内低端领域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跨国公司的重点主要在于控制高端市场,同时获取国内的氟资源。对于国内氟化工企业来说,如何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但是我们也要正视氟化工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与 恶性竞争。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建设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及海外 500 多种相关刊物的信息以及全国各地区的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对我国 氟化工 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前景、供给与需求状况、原料、生产工艺、生产现状、应用领域、消费结构、消费现状、消费需求、进出口、市场价格、项目投资等及工业气体行业发展状况、市场格局等进行了分析 、 研判,是 氟化工企业 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 产经报告 - 3 - 氟化工 目 录 第一章 氟化工行业基本概况 . 5 第一节 氟化工产品的定义界定 . 5 第二节 氟化工产品性能及应用范畴 . 5 第二章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5 第一节 全球氟化工行业发展运营情况分析 . 6 第二节 我国氟化工经济运行分析 . 6 第三节 氟化工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7 第四节 CDM 减排交易给氟生产企业带来的收益分析 . 7 第五节 氟化工产业发展面临问题剖析 . 8 第三章 氟化工行业主要分布区域发展比较分析 . 10 第一节 中西部地区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 10 第二节 上海市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 11 第三节 江西省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 12 第四节 蒙古自治区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 16 第五节 辽宁省乌兰察布市常丰氟化高新技术园区 . 19 第六节、江苏省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 22 第七节 山东省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 24 第八节 湖南郴州 . 25 第九节 浙江 . 26 第四章 中国氟化工产业链及上下游行业分析 . 31 第一节 氟化工产业链分析 . 31 第二节 氟化工上 游行业分析 . 31 第三节 氟化工下游行业分析 . 33 第五章 中国无机氟化工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 36 第一节 氢氟酸 . 36 第二节 氟化氢 . 37 第三节 无机氟化盐 . 38 第四节 元素氟及特种含氟气体 . 39 第五节 精细无机氟化工渐成热点 . 40 第六节 其他无机氟化工现状 . 44 第七节 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剖析 . 46 第八节 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 46 第六章 中国有机氟化工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 49 第一节 含氟烃: HFCs 将是主流发展方向 . 49 第二节 CFCs 替代品 . 51 第三节 氯氟烷烃 . 53 第四节 我国 ODS 替代品现状及发展动向 . 54 第五节 含氟聚合物: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 . 56 第六节 含氟中间体运行分析 . 57 第七节 氟精细化工 . 58 第七章 中国氟化工行业产品进出口统计分析 . 59 第一节 氟进出口数据分析 . 59 第二节 萤石进出口数据分析 . 60 产经报告 - 4 - 氟化工 第三节 氢氟酸进出口现状分析 . 61 第四节 六氟铝酸钠(人造冰晶石)进出口现状 . 62 第五节 氟化铝进出口现状分析 . 63 第六节 其他氟化工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 . 64 第八章 中国氟化工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 66 第一节 萤石和氢氟酸价格长期看涨走势及未来预测 . 66 第二节 甲烷氯化物(主要是三氯甲烷)价格分析 . 67 第三节 中国氟化工细分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 68 第九章 中国氟工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70 第一节 氟化工制品行业历史竞争格局分析 . 70 第二节 氟化工制品行业企业竞争状况分析 . 70 第三节 氟化工制品行业国际竞争者的影响 . 72 第四节 我国氟化工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 72 第十章 业内部分重点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 74 第一节 杜邦 . 74 第二节 3M. 76 第三节 霍尼韦尔 . 78 第四节 苏威 . 80 第五节 阿科玛 . 81 第六节 英力士 . 82 第七节 巨化股份 . 85 第八节 三爱富 . 86 第九节 东岳化工 . 88 第十节 江苏梅兰 . 89 第十一节 中昊晨光 . 90 第十二节 巨圣氟化学 . 92 第十三节 阜新氟化学 . 93 第十四节 鹰鹏 化工 . 93 第十五节 大金氟化工 . 94 第十一章 国际氟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96 第一节 国际氟化工制品行业发展历程 . 96 第二节 国际氟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96 第三节 全球氟化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 98 第四节 国际氟化工制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102 第五节 主要国家氟化工制品行业发展借鉴 . 103 第十二章 我国氟化工行业前景展望预测 . 106 第一节 国家“十一五”产业政策发展态势分析 . 106 第三节 我国氟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预 测 . 106 第四节 我国氟化工资源利用趋势分析 . 108 第五节 氟化工行业技术研究及预测 . 109 第六节 “十一五”行业主要产品 需求预测 .118 第七节 氟化工制品行业发展基本思路 .119 第十三章 氟化工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 122 第一节 氟化工制品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 122 第二节 氟化工产业周期性分析 . 123 第三节 氟化工制品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 123 第四节 氟化工制品企 业的投资策略和建议 . 124 产经报告 - 5 - 氟化工 第五节 氟化工制品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 . 125 第一章 氟化工行业基本概况 第一节 氟化工产品的定义界定 氟化学产品主要包括无机氟盐、氟化氢、氯(溴)氟烃及其替代品、含氟树脂及其加工产品、氟弹性体和氟橡胶及其加工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有机氟指的是氟化工产品中含有氟元素的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氟 化烷烃、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的精细化学品三大类。其中的氟化烷烃是当前的主要应用。含氟聚合物主要有氟树脂、氟橡胶和氟涂料,产品处于增长阶段,应用领域逐步拓宽。 含氟精细化学品则主要包括含氟中间体、含氟医药、含氟农药、含氟表面活性剂及各种含氟处理剂等,产品特征为产品众多,应用领域广泛,产品产量相对较小,产品附加值高,是氟化工行业中的高端应用。 第二节 氟化工产品性能及应用范畴 一、氟化工产品性能 氟化工产品性能:耐化学品、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 二、氟化工产品的应用范围 氟化学工业崛起于二十世纪 30 年代 ,是化工行业中增长迅速的一个子行业。氟化工产品以其耐化学品、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机械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增长,氟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始从传统行业向建筑、电子、能源、环保、信息、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渗透,氟树脂、氟橡胶、氟涂料、含氟精细化学品、无机氟化物等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 第二章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氟化工产品以其耐化学品、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机械等领域,已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有前景 的行业之一。数十年来,全球氟化工产业稳步发展,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长期以来,全球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快速同步增长,其中亚洲地区尤其是我国的发展迅速,近几年全球消费增长率在 4左右,而我国的年增长率超过 15。我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形成了世界四大氟产品生产和消费区。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氟化工产业的生产技术日臻成熟,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级逐步增多,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部分产品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 HF、 AlF3、 F22、 TFE单体等基础原料已形成规模,全氯氟代烷( CFC)淘汰行动比原计划提前实施, ODS 替代品的开发已形成系列,以芳香族氟化物为主体的含氟中间体有了很大的发展,三废治理技术有了较大进步,某些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十年来,我国形成了浙江巨化股份、上海三爱富等一批氟材料生产骨干企业以及上千家中小型企业,氟产品年销售额约 155 亿元。目前我国已具备的生产能力包括: 产经报告 - 6 - 氟化工 无水氟化氢 80 万吨年, TFE7 4 万吨年, PTFE3 3 万吨年,可熔性氟树脂 2900 吨年,氟橡胶 3000 吨年。据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杨晓勇介绍,我国已将氟化学工业作为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 先导性、战略性行业,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范围。 从氟化工的产业链特征来看,从萤石开始,随着产品加工深度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成几何倍数增长,氟化工行业的价值重心在中下游。例如:萤石的价格只有数百元,无水氢氟酸的价格为数千元, F22 的价格在万元左右,聚四氟乙烯的价格为数万元,而氟橡胶的价格则要十几万,含氟精细化工产品的价格可以达到百万元。我国氟化工行业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超过 15%。 但是,目前我国在氟化工领域,除全氯氟代烷 (CFC)、氯氟代烷 (HCFC)和聚四氟乙烯 (PTFE)的生产形成了规 模外,其他氟聚合物的生产仍处于试验、试产阶段,能够产品化的品种有限,氟聚物(聚四氟乙烯除外 )、氟精细化工产品需要进口。在整个行业链条中,国内企业在靠近原材料的低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附加值高、加工深度以及技术要求高的产品领域中,基本上由国外企业占据。近几年,随着国外企业进入的加快,给国内企业带来了通过技术引进提高自身技术的机会,那些能够把握机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实现产品升级的企业有机会获得较大的发展。 第一节 全球氟化工行业发展运营情况分析 世界无机氟化物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资源丰富和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 区。目前,世界无机氟化物综合产能约为 150 万吨,电子级氟化物和其他无机氟化物约 19 万吨,氟化盐综合产能约为 131万吨,其中氟化铝约 106 万吨,冰晶石约 25 万吨。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和印度是无机氟化物的主要生产国家。 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已有 5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国内无机氟化物的生产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技术,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落后、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对无机氟化物产品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研发力度不断加大,氟化盐、电子级氟化物及其 他氟化物品种不断增加,用途也在不断扩展(如冰晶石在玻璃、研磨等行业的应用)。当前,无机氟化物已在冶金、化工、机械、光学仪器、电子、核工业及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化工产品,其中以氟化盐的发展最为显著。 2007 年我国无机氟化盐的产量达到了 53.5 万吨,相比 1998 年增长了 5 倍多,十年间年均增长率为 20%。近十年我国氟化盐产量变化情况见下图: 近十年我国氟化盐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2007 年,全国氟化盐的生产企业已发展到 30 多家,总产能约为 60 万吨 / 年,其中冰晶石 产能为19 万吨,氟化铝产能 41 万吨。 第二节 我国氟化工经济运行分析 氟化工因其产品性能优异,品种多,应用领域广,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产业。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氟化工行业尤其是有机氟化工行业未来 3 5 年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产经报告 - 7 - 氟化工 全球范围内氟化学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前景看好;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看,有机氟材料作为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一部分,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我国氟化学工业具有全球 2/3 的萤石储量,资源优势明显,而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国内外企业在中国建立氟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 第三节 氟化工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氟化工行业是化工行业中增长迅速的一个子行业。我国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发展氟化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国际氟化工业向我国的转移,我国氟化工行业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超过 15。 氟化工产业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经贸委已将有机氟产品生产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也将氟材料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目前,氟化工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从各类氟产品的前景来看,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 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目前,国内全氯氟代烷( CFC)替代品及 CFC 产品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20以上的水平,而对于氟橡胶、聚全氟乙丙烯乃至氟精细化学品而言,由于市场需求较强,竞争较弱,仍将在未来3 年内维持 30以上的较高毛利水平。 萤石( CaF2)是氟化工行业的源头,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是我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我国已经 探明的保有萤石储量达 1.3 亿吨,占世界储量的 2/3,居世界首位。 萤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从 1999 年起,国家将萤石作为战略资源进行保护,国家对萤石的保护使得国外企业氟化工产品的产能被迫向我国转移。 外资的加速进入,在加剧了行业竞争的同时也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和技术引进提供了提高技术水平的契机,并推动了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 在整个行业链条中,国内企业在靠近原材料的低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附加值高、加工深度以及技术要求高的产品领域中,基本上由国外企业占据。那些能够 把握外资进入带来的产品、技术升级机会,通过消化引进技术、加强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逐步实现产品升级、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的企业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第四节 CDM 减排交易给氟生产企业带来的收益分析 为减少发达国家达到减排目标而付出的代价,京都议定书引入了三种灵活的减排机制:清洁发展机制( CDM)、联合履行( JI)、排放贸易( ET)。其中 CDM 是惟一与发展中国家直接相关的减排机制。氟化工目前是 CDM 项目最大的受益者,我国氟生产企业参与 CDM 减排交易可以获得巨大收益。 产经报告 - 8 - 氟化工 以巨化股份为例,作为 我国首家实施 CDM 项目的氟化工企业,该公司于 2005 年 8 月与日本 JMD株式会社签订协议,把年产 500 吨 HFC 23 分解项目所产生的总量不超过 4000 万吨温室气体减排量,以每吨不低于 6 5 美元的价格向日方转让,这将使巨化股份自 2007 年起的 7 年内年净利润增加 4866 7 万元。 2006年 9 月,巨化股份又向英国气候变化资本有限公司转让该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总量不超过 3500 万吨,转让价格不低于每吨 9 欧元。这个 CDM 项目如能成功实施,将使巨化股份自实施后的 7 年内每年净利润增加 1 亿元。 目前,国内氟化工企业 参与 CDM 项目数量正在增加。山东东岳、江苏梅兰、浙江东阳化工有限公司和临海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的 HFC23 分解项目相继在联合国注册成功,浙江巨化二期、中昊晨光研究院已经进入联合国注册程序;山东中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鹰鹏化工有限公司的 HFC23 分解项目已经获得发展改革委的批准。 目前世界上有约 30 个 HCFC 生产基地,其中超过 20个在中国,国内较大规模的 F22生产企业基本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 CDM 项目。 2005 年我国 F22的产能已达到 30 万吨, 2007 年将达到 37 万吨。以 2005 年的产量 26 万吨计,以平均 9 美元吨 CO2计,实施 CDM 项目每年可为我国氟化工产业带来 2 5 亿美元左右的净收入(扣除国家收取的 65%)。 CDM 减排交易将成为长期有效的机制。今年 3月 13 日,英国政府公布一项气候变化法案草案,确定到 2020 年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1990 年基础上减少 26% 32%,到 2050 年减少 60%。而在此前的 3 月 8 日,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已在欧盟春季首脑会议上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 2020 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1990 年基础上至少减少 20%,并呼吁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大国采纳新减排目标,力求在京都议 定书 2012 年到期后,达成新的国际协议。这意味着 2012 年以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主要提供者,还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的精神在 2012 年以后仍会继续延续。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气候交易所的成立,也说明 CDM减排交易将成为长期有效的机制。 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甲烷、氧化亚氮等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的减排量已经达到 4650 万吨 CO2e,超过总注册成功减排量的 40%,注册成功减排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注册成功的 项目数仅 39 家,远远低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由此看来,我国氟生产企业开展 CDM 减排贸易仍有很大潜力。 第五节 氟化工产业发展面临问题剖析 一、萤石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被无序开采和浪费 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家重视,国家从 1999 年开始,对萤石资源做为战略资源进行保护,开始对萤石的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对新发现的一些大型、特大型矿山进行封存,同时对矿山的开采经营权采取公开竞拍卖的形式。目前华东地区的资源已逐步开采完毕,开采重心逐渐向华中和西北腹 产经报告 - 9 - 氟化工 地转移。 二、氟化工生产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安全运行的压力 氟化工生产因具 有介质高腐蚀、废水难生化、单体易爆性等特征,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安全运行的压力。氟化工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突出,部分企业污染严重。“恐氟症”以及对“无氟”概念的渲染,使得人们对氟材料认识上存在误区。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薄弱,制约了氟化工的后续发展 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国内企业在靠近原材料的低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在附加值高、加工深度以及技术要求高的产品领域中,基本上被国外企业占据。很多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仅为销售收入的 1% 2%。技术开发人员往往只有生产及管 理人员数量的 1 10,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开发人员,只是临时请一些专家来现场指导。因此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内的企业只在少数产品上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产经报告 - 10 - 氟化工 第三章 氟化工行业主要分布区域发展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西部地区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一、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 白银是我国西北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03 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并在西部新材料科技行动计划、 863 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方面得到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甘 肃省委、省政府已将该基地建设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列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开发计划和全省 8 个重大专项之一。白银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发展目标是: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制造,重点建设以有色金属、稀土、非金属和化工等四大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力争到 2013 年实现技工贸收入 150 亿元,到 2020 年使基地成为世界知名、国内先进、西部一流的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与成果转化基地。 目前白银已经形成了有色金属、能源、化工、机械、建材等主导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和全国稀土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 业,氯化稀土生产能力约占全国 1/3,居亚洲之首。拥有全国品种最齐、生产能力最大的 8 条火化工生产线, 40 多个品种中 30 余个国内独有,高纯炸药产量占全国的 60%,为亚洲第一; TDI 生产能力为全国之首,其产品被国家三委一部授予“军转民高技术金奖”,同时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和陇货精品。 2002 年,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创建的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园 -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已经成为中科院科研成果在西部的转化基地、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技术密集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唯一的 消毒杀菌产品生产基地也落户园区。优良的投资建设环境吸引了国内外 70 多家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白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发展关系,一大批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在白银实施, 2003 年白银实施的 6 项国家级科技项目中有 4 项是国家 863 计划项目。所有这些,为白银基地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 年 7月 9 日,国家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白银市隆重举行,科技部火炬中心为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授牌,国家科技部充分肯定了白银市在建设“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工作中已做出的成效。 白银市将抓住机遇,重点突出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政府领导和推动作用,要重视产业基地的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基地结构,发挥更多部门之间的联动协同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基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二是做好政策扶持工作,根据基地内企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包括整个产业大环境的服务,一定要建设好基地产业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满足基地内企业发展的需求。四是要创新发展,本着国家火炬计划的宗旨,就是要走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子,要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再创新。要把周边的人才都引进结合到 基地内,为基地的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基地内的企业相互之间形成有序的促进和发展,形成产业链 产经报告 - 11 - 氟化工 发展的梯次,使基地的发展具有可持续和长久的生命力。扶持好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内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好火炬中心的各种政策资源,加大工作力度,使基地的建设又快、又好、又强,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色金属是白银的支柱产业,现在正面临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必须向延长产业链条和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方向拓展转变。“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是甘肃省第一个被科技部认定批准的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它的建设将会对推动 白银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有色金属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为促进白银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有力的保证。产业基地的认定,是白银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新的起点,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勇挑重担,狠抓落实,出色完成“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为白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兰州石化新材料基地 西部地区资源禀赋较高,以资源为依托的新材料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在新材料器件化、组件化、功能化方面开拓新的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快速建设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创新基地。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国内 90%以上,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的“金川速度”。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的 156 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 西部地区要建立技术创新联动机制,大力发展器件化、组件化、功能化的新材料产业,加强国家层面上的产业集成,与发达地区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对接,建立新材料技术创新链和产学研联盟,用大气力建成国家金属材料基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产化水平。企业的技术研发机构要高标准、严 要求,确立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重点项目,致力于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化开发;要关注萌芽,蓄积队伍,阵地前移,建立团队,倾斜支持年轻和有创造潜力的人才,把研发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要注重管理细节,改善科研装备条件,运用标准化运行模式,加强形象与软实力建设,与国际接轨;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克服短期行为,深化产学研结合,推进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使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发展成为行业科研示范基地。 第二节 上海市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在三爱富的商业日历上, 2009 年是重要的年份。这一年, 三爱富很可能继续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而重组上海焦化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焦化” )则是其牛年“走牛”的一大看点。 2008 年 7 月,三爱富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别向华谊集团、信达资产和华融资产三家购买其持有的上海焦化的全部股权。重组完成以后,三爱富将形成氟化工和煤化工并举的业务格局,抗风险能力和成长性将大大提高。 产经报告 - 12 - 氟化工 专家认为:做好做强做大做优上海华谊集团的化工产业,是三爱富重组上海焦化的出发点。华谊集团选择利用三爱富这一上市平台,注入集团的煤化工产业,不仅能做强做大集团的主业,同时将实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 、价值最大化,在体制上也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作为华谊集团氟化工业务平台, 三爱富 也希望通过引入成长前景更好的“煤基多联产”业务以发展成为综合类化工企业,从而提高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全体股东的利益。 近年来氟化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外氟化工同行在中国纷纷建厂、国内氟化工厂商的产能大幅度提高,以及潜在企业的进入,使得氟化工行业的产能出现过剩。 其次,单一的业务结构不利于持续提高三爱富的盈利水平。据悉,杜邦公司、大金工业株式会社、阿托菲纳公司等化工巨头为了降低单一业务风险,均发展成为综合类化工企业。三爱 富作为单一业务结构的化工企业,受到氟化工行业市场容量相对较小、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一定限制。 第三节 江西省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一、氟化工产业基地实施范围 去年以来,兴国县围绕“整合资源,深度加工,集约发展” 3 个环节全力发展氟化工产业,实现规模和效益双赢。 09 年 1 月至 2 月,全县规模以上氟化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556.2 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1682.5 万元,上交税收 419.1 万元。 兴国县推进萤石矿资源整合,通过控股、兼并、配额开采等方式,实现萤石资源配置向氟化工精加工企业转移。并且,该 县加紧建设氟化工产业基地,对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措施进行规划,引导氟化工产业向新型环保制冷剂、精细含氟化产品等下游产业延伸。同时,该县进一步创新招商政策和方式,加大氟化工产业的招商力度,加大项目投资强度,着力引进有资金、有技术、能延伸产业链、在行业内具有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合作,带动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配套和集群发展。 近年来,兴国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优 势产业集群发展,本文立足兴国县萤石资源优势,就发展氟化工产业进行简要解析。 (一) 、理性分析氟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加快氟化工产业发展,在经过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兴国县在工业园区内规划了 3.1平方公里的氟化工产业基地。并于 2004 年引进浙江三美集团投资兴建年产 1 万吨 AHF 和 2 万 R22生产线,其中 AHF 生产线于 2005年 6月 2 日正式投产,产品优级品率达 98%以上, 2006 年,企业 AHF产量达 1.65 万吨,上交税收 1122 万元。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2006 年又对 R22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 R22生 产能力将达到 4 万吨 /年。 产经报告 - 13 - 氟化工 虽然兴国县氟化工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产业发展配套机制不够完善。萤石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以原矿或初加工产品(精粉)的资源低成本外流现象。 二是产业发展后劲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氟化工产业往下发展所需的硫化工、氯化工等相关产业配套不足,外资进入疑虑重重。 三是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氟化工产业往下游延伸的相关项目及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二) 、充分认识氟化工发展的有利因素 兴国发展氟化工产业具有一定资源、物流、能源及产 业配套优势。 一是萤石资源储量丰富、品位高。兴国县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矿化点有 29 处,其中探明储量较大的矿点 4 处,主要分布在隆坪、良村、城岗等乡镇,萤石储量占全市萤石资源总量的 60%以上。2006 年底全县萤石保有储量 483 万吨。据专家保守估计,远景储量在 2000 万吨以上。同时,兴国县萤石原矿品位高,不含有害成份,属易选矿石,氟化钙量高品位的达 91.6%,平均品位 63%。 二是水资源丰富。氟化工基地上游 15km 处有集防洪、灌溉、发电的大(二)型长冈水库,集雨面积 848.5km2,总库容量达 3.56亿 m3,库内多年 平均水量 7.76亿 m3,正常蓄水水面积 20.1 km2,正常蓄水位 190 米,可充分满足氟化工产业生产用水需求。基地北临潋水(又名东河),流域面积957km2,河宽 120m,其枯水期正常流量为 55m3/s,年平均水位 136.4m,平江流域平均浅层地下水补给模数为 18.2 万 m3/年平方公里,区内地下水年总量为 3.367 108m3,地下水丰富。 三是电力供应充足。兴国工业园区建有 110KV 变电站 1 座,主变容量为 51500KVA; 35KV 变电站 1座,主变容量 23150KVA;开关站 1座。基地西侧 1公里处有 220KV 变电站,主变容量为 171500KVA。同时 35KV 变电站与 110KV 变电站实现 10KV 线路手拉手双回路供电。 四是交通便利、物流通畅。兴国县位属赣州市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可经京九、浙赣铁路与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进行经济联系,与广州黄浦港、深圳蛇口、汕头港、厦门港等港口城市均在 550 公里以内,且都有高速公路相连接。 319 国道、泉南高速贯穿全境,距昆厦高速公路 40km(兴国至江口高速公路连接线已规划),产品向南、向东入海通道十分便捷。与此同时,县京九物流公司正在加紧建设危化品中转站。 五是产业 配套优势明显。邻近的瑞金、会昌、宁都三县(市)拥有萤石、盐矿、硫铁矿资源,相距不超过 100 公里,协作半径小,易于就地配套。实施基地化配套产品的建设和生产,可使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资源有切实保障。同时,赣州市是农业、果业大市,需大量复合肥;钨、稀土产业发展良好,需大量的烧碱、盐酸等化工产品,可有效消化氟化工产业相关副产品。 (三) 、认真研究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为充分利用兴国县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应注重抓 产经报告 - 14 - 氟化工 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 。一是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大整合萤石资源力度,严格规范矿业权和矿业管理,根据氟化工产业上、下游产品间物料衡算比例,实行萤石开采配额制,合理分配开采、精选指标。二是加快物流体系配套建设。根据氟化工产业发展需求,加紧危化品储运中转站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减少企业运行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素质氟化工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四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工伤、医疗、养老等系列保障机制,特别是针对氟化工产业,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 产意识,降低企业运行风险。 2、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力和集聚力。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赣州(兴国)氟化工基地规划的编制完善与报批工作,打造氟化工产业发展的一流平台,最大限度降低投资者投资顾虑。二是创优投融资环境,加大基地建设投资力度。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扶持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引导鼓励投资者参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地消防、存储、治污及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基地建设调度协调。通过制定严格的项目实施责任制,量化月度工作进度,强化各相关单位责任,确保 基地建设顺利进行。 3、加快完善产业发展项目规划的编制及论证。一是紧跟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依据资源优势,瞄准前沿科技,大力发展深加工及应用产品。组织专门力量,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如今年 5 月,韩国科学家研制出无需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对含氟制冷剂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结合全市氟化工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氟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并聘请有关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完善产业发展方向,优势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三是加快产业发展科研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加大 科研投入,加强含氟中间体、元素氟等下游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的研究,同时结合我市稀土化工发展实际,开展氟化稀土的开发利用研究,根据氟化工产业结构,不断开发相关配套产业。 4、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一是 按照“扩大总量、拓宽领域、提高水平”的总体要求,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招商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政府推动产业链招商的力度,强化项目包装,加大项目编制、包装、推介力度。积极实施靠大联强战略。二是抢抓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利用国际国内氟化工大企业集体积极寻求资源合作伙伴的有利形势,加快招商步伐,以日本及 国内山东、浙江、四川三大氟化工业基地为突破口,做好合作开发大文章,跨区域打造战略产业链,努力促成互助双赢局面。三是大力开展以企招商。借助龙头企业的纵向延伸及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形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体。突出“靓女先嫁”,推出一批在技术、产品等方面有优势、有特色的企业、有亮点的项目和重点产业链结构调整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依托龙头企业,突出围绕产业上、中、下游配套产业链的拓宽和延伸,做大产业集群。 产经报告 - 15 - 氟化工 5、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积极 、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针,保护好、利用好和配置好资源,提高利用率,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二是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建立稳定、持久的资源保障体系。以企业为投资主体,通过政府扶持,积极争取勘探开发新的萤石后备资源。三是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产品。资源充分利用是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围绕氟化工产业发展规划,主攻含氟精细化学品的投资开发,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赣州瑞金氟化工基地合作项目 “十一五”期间全国 5 个重点氟化工产业基地之一的赣州(瑞金)氟化工产业基地的正式动工兴建,给初夏的瑞金带来了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红土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位于沙洲坝镇清水村的产业基地上,彩旗飘扬、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基地建设忙,领导干部为该基地招商引资更忙。近日,赣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书记肖毅刚从外地风尘仆仆地招商回来,又急匆匆领着客商来基地参观考察。 赣州(瑞金)氟化工产业基地是一个总投资达 20 亿元人民币的大型工业基地,建设周期 3 至 5年,建成后年销售收入 60 至 100 亿元,创利税 8 至 13 亿元。基地重点发展项目主要有年产 4 万吨无水氢氟酸、 5 万吨 F22、 12 万吨离子膜烧碱、 8 万吨聚氟乙烯、 13.5 万吨电石、 20 万吨硫酸 +3000KW余热发电及氟化铝、复合肥、氟树脂、氟化盐等,并配套污水处理厂、热电厂、自来水厂、铁路专线等设施。这样一个大型的工业基地选择在瑞金落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看准了瑞金及周边县(市)丰富的萤石资源。 瑞金市目前已探明的萤石资源储量 317.41 万吨,保有储量 126.68 万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境内萤石矿山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经营粗放型,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差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确保氟化工产业基地所需的萤石生产原料,瑞金市 按照“控制资源、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指导思想,以建设氟化工产业基地为契机,迅速整合萤石资源,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集群,使资源优势最大限度转变为经济优势。该市重新规划布局萤石产业,合理划分出萤石勘察、开采、加工、经营的鼓励区、限制区和禁止区。严格控制萤石原矿开采总量,对生产粗放的萤石加工企业进行关闭,同时限制萤石精粉出境,使萤石精矿年生产能力由以前的 14.08 万吨压缩到 7 万吨;限制初加工,使萤石精选加工能力由年产 8 万吨压缩到4 万吨;鼓励深加工,提高萤石深加工能力,培养与市场、资源相适应的萤石精粉深加工企业。 该 市规定:凡是新建的萤石深加工企业,一律按照赣州市萤石产业布局的规划要求进入氟化工业园;单个深加工企业生产规模需达年产氢氟酸 1万吨以上或有氢氟酸下游氟化工产品的生产计划。同时,还积极建立萤石后备资源保障基地,加强对矿山灭失地的收储,编制萤石资源勘察开发专项规划,建立对萤石资源勘察开发的各种激励机制。在整合萤石资源的同时,瑞金市大力做好氟化工 产经报告 - 16 - 氟化工 产业基地的规划设计和拆迁征地工作。 聘请了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浙江省化工设计院对氟化工产业基地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现已规划出 5420 亩高标准的基地建设用地。对于拆迁征地则广泛发 动宣传,该市严格按照国家征地要求对村民进行补偿,并将征地补偿标准公示。由于工作做得实、做得细,基地建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在瑞金市委、市政府的努力和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氟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目前该市已在氟化工产业基地投入资金 800 多万元, 500 多亩氟化工产业基地厂房建设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已经成形。 围绕推进氟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瑞金市根据产业发展项目,精心编写了招商指南,市领导纷纷带头,率招商小分队南下北上,赴香港、广东、福建、江苏进行招商。为了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参与氟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该市还从税收 、用地、用工、行政服务等 6 个方面制定了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建立了外商投诉服务中心,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服务制,全方位为投资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瑞金市还规定,境外前来瑞金氟化工基地投资者,注册资本在 1000 万美元以上的,按规定一时达不到设立条件但又急需开展筹备活动,由工商部门核发 6 个月有效期的预备营业执照,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氟化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氟化工产业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方案。在立足服务外商的过程中,该市尤其重视对项目引进的环保要求,单个项目在进入园区前必须进行“三同时”环保评审,并 经瑞金、赣州两级审定合格后才能准入。瑞金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氟化工产业广阔的发展,受到众多海内外客商的青睐。至今,已有浙江传化、台湾台塑、上海三爱富新材料、山东东岳、福建建阳金石等 21 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联系洽谈氟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事宜。 第四节 蒙古自治区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一、著名矿区 过去三年里,蒙古在世界氟石精矿市场上已成为第四大供应国。到目前为止,该国最大生产者是 蒙 古 与 俄 罗斯 国 家 部门 合 资 的一 个 开 采及 加 工 企业 蒙古 罗 斯 特维 尔 迈 特(Mongolrostvelmet),该公司最为人知的名称叫“蒙罗斯 (Monros)”,其产量占全国的 90%。“蒙罗斯”正从其主打产品全球价格态势较强而获益中。同时,该企业正在实施生产的现代化改造,以作为执行提升该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蒙特罗斯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其股份的 51%由蒙古国家资产委员会 (Mongolian State Pronerty Committee)掌握, 49%股权属于对方俄罗斯联邦 (Russian Federation)。 有评论称,蒙古四面被陆地包围看上去可能是个劣势,而它位于两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又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一方面,蒙古与俄罗斯联邦有着 长期合作关系,后者提供了资金来发展蒙罗斯的采矿及加工厂,并继续成为重要的市场。另一方面,原料通过铁路能够方便地进入需求增长的中国。 产经报告 - 17 - 氟化工 在高管理层实施一些改革之后,蒙罗斯制定了向非传统市场拓展的计划。出口对准附近的亚洲工业国以及印度。欧洲买主包括一些前苏联成员国以及德国并对美国进行销售。典型的 2006 年大约有 60%出口发往俄罗斯联邦用于钢铁生产。 蒙罗斯以其优质的氟石产品而大受欢迎,作为其开发战略的一部分,他们正在为设于伯尔安杜尔的加工厂达到现代化而进行投资。他们还将扩展地质方面的工作,以便提高氟石及其他矿物的 储量。尽管他们在氟石资源方面广为人知,但蒙罗斯还在开采黄金并经营其他具有经济吸引力的矿床,包括铁矿石与白银。 伯尔安杜尔 (Bor Undur)是蒙罗斯氟石运作中心,它位于首都乌兰巴托东南约 310 千米的地方。该地点处在贯穿西伯利亚铁路的南北支线旁,十分有利于向国外市场交货。伯尔安杜尔的加工厂自1982 年开始运行,现具有 50 万吨 /年氟石矿物的加工能力。在近来的典型年份中,浮选级精矿的年产量为 12 万吨;冶金级精矿的产量是 6 万吨。工厂所用原料来自两座地下矿和一个露天矿,交货方式有铁路和卡车。最大的矿点位尔安杜尔,是 一个地下矿,可年产矿石 40 万吨。 近年来,所引进的有限资金用于替换浮选机械和提升其能力,以便提高矿物回收率和提高精矿的质量。 为保证今后产品质量和回收率所作的进一步投资正在计划之中,这项计划将会较大地降低运作成本。为降低成本所做的其他投资包括利用余热发电的计划也正积极考虑之中。 在伯尔安杜尔,为保持氟石回收率,企业正在克服一些技术上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近年来矿石所含成分的不断变动,由于矿石中二氧化硅和方解石含量增加,矿石品位略有下降。质量问题可通过添加现有库存混合料以及修正所用试剂的选择等方式解决。还有一件 重要的事情是浮选机械的零部件即将超过使用期而需要更新。所幸的是,较高的氟石精矿出口价格为一些重要的投资项目提供了支持。 尽管其他矿产对未来的投资活动具有吸引力,但中心业务开采与加工氟石矿物活动将不会改变。当前需要强调的工作是安装新的设备和引进新技术,以便降低运作成本,从而提高生产率并保持获益,同时有利于推进该公司在非传统市场上知名度扩大计划的实施,总之,对继续作为一个氟石产品的领先供应者蒙罗斯来说,其前景似乎仍将是比较亮丽的。 二、乌兰察布市常丰氟化高新技术园区 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以生产多种环保型氟化工系列产 品的工业园区 乌兰察布市常丰氟化高新技术园区,截止 3 月底,已完成投资 2.4 亿元。 乌兰察布市常丰氟化高新技术园区由上海三爱富股份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入股,园区已投产项目和在建项目 7 个,固定资产总投资达 5.2 亿元,全部项目明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 15亿元,实现利税 4 亿元,年创 6000 万美元,解决就业岗位 1000 多个,将填补内蒙古自治区氟化学 产经报告 - 18 - 氟化工 工业的空白。 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以生产多种环保型氟化工系列产品的工业园区 乌兰察布市常丰氟化高新技术园区,截止 3 月底,已完成投资 2.4 亿元。 乌兰察布市常丰氟化高 新技术园区由上海三爱富股份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入股,园区已投产项目和在建项目 7 个,固定资产总投资达 5.2 亿元,全部项目明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 15 亿元,实现利税 4 亿元,年创 6000 万美元,解决就业岗位 1000 多个,将填补内蒙古自治区氟化学工业的空白。 化学工业是丰镇市工业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在其下游产品的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常丰氟化工业园主要开发生产化工下游产品,总投资 8.65 亿元,分四期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 2.2 亿元。公司近期投资 5.5 亿元开发建设了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而且最近美国杜邦公司准备加大投入 ,与常丰氟化工园区共建世界最大的氟化工基地,并准备建立氟化工博士站。乌兰察布发展化工业需要高科技,要让常丰的高科技辐射到整个乌兰察布。在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严把环保关,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丰镇市从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招商引资工作务实,有针对性,走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子。工业园区及二氟乙烷、高纯酸化、超细目石墨、锂离子电池等高新技术产品都是走的以商招商的路子,取得了很大成效,为今后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要转变目前招商引资工 作以政府为主的观念,充分 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政府主要抓好环境建设,做好政策保障。要支持和鼓励企业自身去招商,走以商招商、环境招商、企业招商的路子。但决不能降低政府门槛,把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利于发展的项目引进来。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该市今后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合作开发萤石矿及初加工氟原料产品 萤石矿主要分布在穆家营镇、初头朗镇、当铺地满族乡和夏家店乡,探明地质储量 35 万吨左右。其中,已有几处矿探明了储量。松山区龙潭西沟萤石矿,位于穆家营镇,探明地质储量 5600吨,设计利用储量 4760 吨,品位 36%;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大庙镇广庆隆萤石矿,位于大庙镇,探明地质储量 6637 吨,设计利用储量 6305 吨,品位 51%;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三七地萤石矿,位于初头朗镇,探明地质储量 8352 吨,设计利用储量 6264 吨,品位 51%;松山区恒信萤石矿,位于初头朗镇,探明地质储量 6177 吨,设计利用储量 6066 吨,品位 55%;松山区关家营碾子沟萤石矿,位于当铺地满族乡,探明储量 18 万吨,设计利用储量 12 万吨;松山区夏家店乡蜘蛛山萤石矿,位于夏家店乡,探明地质储量 10 万吨,设计利用储量 9.5 万吨。 氟化氢 可用于生产氟氯烷烃、氢氯氟烷烃、氢氟烷烃、含氟高分子材料等有机氟化物,还可生产无机氟化物和氟化钾等。氟化氢可用作烷基化、聚合、缩合、异构化等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用于开采某些矿床时腐蚀地层以及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的提取。在原子能工业和核武器生产中,氟化 产经报告 - 19 - 氟化工 氢是制造六氟化铀的原料,也是生产火箭燃料和添加剂的原料。 翁牛特旗莹石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据地质专家分析,内蒙古的莹石资源在赤峰,赤峰的莹石资源在翁牛特旗。预计品位在 50%以上的莹石总储量在 500 800 万吨,现正在开采的矿山企业22 家,年生产能力为 13 15 万吨,其中:品位在 90%以上的块矿近 7000 吨,品位在 80%以上的块矿 1 万余吨,品位在 50%以上的可浮选砂矿 13 万余吨。翁旗现有中型莹石矿 4 家,分别是下泡子莹石矿、山嘴子莹石矿,年产原矿近 5 万吨,其它两家企业分别是一百家子莹石矿、久源莹石矿,年产莹石原矿近 2 万吨(不包括块矿)。莹石选矿企业 2 家,分别是利源莹石矿产公司、山嘴子莹石矿,选场选矿能力分别为 100 吨 /日、 300 吨 /日,年产莹石精粉 5 万吨。正在办证阶段的莹石矿 7家,规模较大的有四分地莹石矿(年产莹石原矿 1 万吨)、五分地莹石矿(年产莹石原矿 7000 吨) ,其它 5 家企业年生产能力均在 3000 吨以上。 翁牛特旗地理位置优越,是莹石资源相对富集的赤峰北五旗县通往赤峰、北京的必经之地。赤峰市北部的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以及锡盟等地区还有多家莹石矿,年产原矿 50 多万吨。上述地区莹石总储量在 6000 万吨以上。 目前,国内氟化氢生产装置总能力已达 48.9 万吨,实际产量 35.4 万吨,但是我国仍不属于氟化氢生产强国,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国际市场上,资源贫乏国将 H2SO4、 萤石等原料在进口途中的运输费用以及中国的廉价加工(水、电、煤、人工费用等)费用与产品国 际市场的价格相比,通过经济比较,对进口中国的无水氟化氢产品极有兴趣,因而除了国内市场,出口前景较好。 第五节 辽宁省乌兰察布市常丰氟化高新技术园区 一、阜新金鸿泰化工 辽宁阜新金鸿泰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 1 月,是在原有化工厂基础上改造建成的。座落在辽宁省高新技术开发区阜新高科技园区内。总投资 800 万人民币,占地面积 6 万平方米,有铁路专用线在厂内通过,交通便捷。厂内建有 400 平方米大型综合生产车间一座, 100 平方米多功能中试装置一套和 140 平方米科技研发中心。公司现有员工 200 人,其中科研人员 80人。公 司主要有含氟苯酚、含氟苯腈,含氟溴苯、含氟碘苯、含氟硝基苯、含氟苯硼酸,含氟吡啶,苯甲醚等八大系列产品,是高科技含量有机氟化工产品的专业制造商。产品主要应用在液晶材料领域,尤其是含氟液晶 TFT-LCD,STN-LCD 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含氟农药,含氟医药、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全部产品按外商要求标准制造。全部出口国外,深受外国客户的欢迎。 辽宁阜新金鸿泰化工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专业的 精品有机氟的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联合推出高档含氟涂料、含氟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 二、阜新金特莱化学 产经报告 - 20 - 氟化工 阜新金特莱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1 年组建,公司位于辽宁省阜新县经济开发区东段,占地面积约 25000m2,总投资 1200 万元人民币,公司主要以开发生产含氟类医药、农药中间体为主,主体生产车间两个,多功能中试生产车间一个,中心实验室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仪器以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气相色谱为主,还备有一台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手段先进。 该公司现有员工 80 人,其中中心实验室配备 15 人,还与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所等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公司年销售额在 1500 万元人民币左右,我公司主要以高新技术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盟为主,产品主要分为含氟吡啶系列、三氟甲苯系列、三氟甲氧基苯系列、含氟苯甲酸系列、苯硼酸系列等产品。 三、辽宁天合精细化工股份 辽宁天合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合化工)座落在国家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辽宁省境内美丽的滨海城市 锦州。锦州面向渤海,有优良的国际开放型深水港湾 锦州港 ,是东北地区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背靠京哈铁路、京沈高速电气化铁路、京哈高速公路、形成连接 山海关内外的交通大动脉;锦州机场达到国际民航 4C 级标准,可起降大中型民航客机。海、陆、空运输方便、快捷。是历来工商业界慧眼垂青的黄金宝地。 天合化工始建于 1992 年。从创业伊始,天合人凭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艰苦拼搏,仅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就从单一产品链的小规模化生产发展成为拥有多元化系列产品研发生产能力的集团化公司。成长为中国主要的石油添加剂、氟化物产品生产基地。历史的辉煌,永久的回忆,永远激励我们一代代天合人自强不息,续写辉煌。 天合公司注册资本: 1 亿元 (RMB),现公司总资产: 15.8 亿元 (RMB),占地面积: 80 万平方米。 今日的天合公司已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数亿元的集团化企业,形成以辽宁天合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拥有锦州惠发天合化学有限公司、阜新恆通氟化学有限公司、辽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等下属核心单位的化工产业集团。在锦州、义县、霸王庄和阜新市建有四处主要独立生产基地。可生产润滑油添加剂、氟化物二大系列产品 70 多个品种。润滑油添加剂包括:润滑油添加剂组分、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润滑油添加剂中间体;氟化物包括:氢氟醚系列、氟碳醇系列、四氟丙酸钠系列。天合公司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设有办事机构, 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及世界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天合公司成立到一个个高精尖的专利新产品的问世,天合公司伴随着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尤其在精细化工和氟化工产业链方面成绩斐然。天合公司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一级网络供应商,是国家科委科技项目的重点示范基地。 天合公司拥有多种自主研发产品,填补国内生产空白。如:长链线型烷基苯磺酸及以其为原料生产的磺酸盐系列产品、硫化烷基酚钙系列产品、采用热加合工艺生产的环保型无灰分散剂系列产 产经报告 - 21 - 氟化工 品、自主研发并获科技进步成果奖的专利产品硫化异丁烯 T321、产销量最大的 2,6二叔丁基对 甲酚、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液体混合型屏蔽酚、国内领先水平的硫酚型抗氧剂、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相当的酚酯型抗氧剂、芳胺类抗氧剂和酯型降凝剂,及氟碳醇和后处理剂系列产品等。尤其是年产万吨的长链线型烷基苯磺酸和年产 1200 吨的氟碳醇产品已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相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油品添加剂组分系列可生产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抗氧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及降凝剂共计 34 种;润滑油添加剂中间体系列可生产长链线型烷基苯磺酸、合成二烷基苯磺酸、硫磷酸系列产品和聚异丁烯基丁二酸酐系列产品共计 13 个品种;复合剂系列 可生产内燃机油复合剂、齿轮油复合剂、工业用油复合剂(导热油、变压器油、高温链条油)等 28 个品种。上述油品添加剂系列产品在品种、产量、质量、销量等多因素评比中居全国综合排名第二名;公司开发生产的长链( C20-24)线型烷基苯磺酸填补了国内空白,其质量完全达到世界顶级产品的质量标准;一步法工艺合成的长链 (C20-24)线型烷基苯磺酸盐系列产品质量优异,是理想的新一代高品质润滑油清净剂;芳胺型抗氧剂、酚酯型抗氧剂、酯型降凝剂与国外同类质量相当;氟碳醇及后处理剂系列产品,公司开发出的调聚法氟碳醇和防水防油防污的织物 整理剂及各种含氟涂料,填补了国内空白。以其独特的化学稳定性、耐腐性、阻燃性、疏水疏油性、防污性将受市场的广泛应用,可用于高档服装、装饰布的织物整理剂及墙体、船体、机械体的防腐涂料,其批量产品投入市场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天合公司董事长魏奇率领公司团队以人为本,重视人才、重视研发,立足“科技、人才、市场”,恪守 “信誉是企业生命”的为商准则,被业界同仁誉为“精细化工的排头兵”。产品创下了精细化工“第一品牌”的殊荣。 1995 年以来获得辽宁省企业信誉“ AAA”级企业荣 誉称号, 1996 年获进出口自营权, 1998 年通过了 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 2001年通过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锦州市十强企业”和“辽宁省信誉优秀企业”,同年被列入“辽宁省腾龙计划企业”多次获取国家、省级“科技成果”、“优秀新产品”证书及奖励。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科技人才已成为生产企业谋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格局的愈演愈烈,抢占市场制高点,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便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天合公司紧紧抓住学科前沿高科技人才这个主要环节,组建了一批高素质的高科技攻关科研队伍,成立了一系列科研配套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并广开言路,招贤纳士,高薪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科技精英加盟天合,使天合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军的地位,拥有极大的市场自由度。现在,天合公司每年都有十余种新产品问世。正是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先进的产品结构链使天合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少数具有极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统御力的大型化工产业集团。 产经报告 - 22 - 氟化工 天合公司从中国走出去,把国外先进的科研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引进来,逐步摸 索融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建立起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全的高科技管理体系,一支由职业经理人、高科技人才组成的管理团队,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与中国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独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天合公司实现了自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化整合。正是这些优势保证了天合始终站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前沿,推动着中国精细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 四、大连明辰振邦氟涂料股份 大连振邦氟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 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 8210 万元。公司主营 “振邦”牌系列氟树脂氟涂料 和其它产品,以水性产品为核心,主要涉及建筑、汽车、船舶、石化、道桥等 8 大系列,共 120 种产品,是集科研、生产、营销一体化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振邦牌氟涂料产品具有超长的耐候性、耐腐蚀性、高装饰性、高自洁性以及普通涂料 3-5 倍的使用寿命等显著特点,是国内首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环保型高档涂料。 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两项具有国际领先性、强势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核心技术:一是自主研发的水性氟涂料,它是环保涂料的革命性标志,解决了环保和高性能相冲突的世界性课题。二是以催化加氢法制三氟氯乙烯、三氟乙烯为 基础的系列氟材料生产技术,可以合成替代氟里昂的氢氟醚清洗剂和制冷剂,环保和技术含量居世界领先水平,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评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成为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这两项成果均在“第五十一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和“ 2002 年香港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在未来二、三年内,公司将通过上市筹集资金,扩大生产销售规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连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六节、江苏省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氟化学工程园 通过近 10 年的建设,被中国石油和 化学工业协会冠名为“中国氟化学工业园”的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坚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高、贡献份额大的项目,重点发展氟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氟化工生产、研发基地之一。 “由于产业特色不明显,大多化工园区都存在同质化的倾向,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赢在了起点上,那就是规划先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包秀成表示。 1999 年,该园区委托中化国际咨询公司就园区产业定位、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编制了总体规划,明确了园区重点发展以氟化工为主的精细 化工、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 与此同时,园区设立高门槛,引进“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项目,园区承载能力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产经报告 - 23 - 氟化工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辛迪格林评价: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是亚洲最大的快速成长型氟化学工业园区。 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注重减少项目投资费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引进与现有企业产品相关联的项目。近年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明显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允许值 SO2 650 吨 /年,实际排放量为 200 吨 /年;废水排放量允许值 1.5 万吨 /天,实际排放量 0.4 万吨 /天;水污染物排放量允许值 COD 270 吨 /年,实际排放量 80吨 /年;固体废弃物基本实现零排放。 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唐晓东表示,为全面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园区将进一步强化招商选资。通过产业链招商,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型和绿色生态环保型项目。 二、中化集团四氟乙烷生产线 国内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氟利昂替代产品四氟乙烷 (HFC-134a)生产线日前在中化太仓化工产业园隆重举行奠基仪式。中化集团副总裁、中化太仓化工产业园董事长冯志斌称,这套年产2 万吨的生产线明年初投产后, 中化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氟利昂替代产品生产商,在中化从贸易型企业向贸工型企业的转型中,氟化工业将成为一个重要领域,中化太仓化工产业园也有望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氟化工业园。 国际社会对中国氟氯烃替代事业备加关注,联合国多边基金以 2500 万美元无偿赠款对中化近代环保化工 (西安 )有限公司四氟乙烷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是联合国全球工业项目最大的单笔无偿赠款。分析显示,四氟乙烷在国内外供需矛盾突出。 三、泰州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 6 平方公里。 产业基础:总投资 1.5 亿美元海企仓储;总投资 40 亿元梅兰化工;年交易量 500 万吨化工交易中心;总投资 163.4 亿元国电(泰州)电厂。 高分子新材料产业: 建设两大基地:有机硅新材料和有机氟新材料两大基地。 发挥两大优势:港口交通物流、产业集聚配套优势。 重点三个打造:重点打造与医药业配套、与机电制造业配套、与船舶制造业配套的高分子新材料。 能源及建材产业: 建设一个基地:建设平衡能源需求、环境好、特色明显的能源建材产业基地。 构建两大体系:可再生资源产业体系、上下游产业配套产品体系。 重点三个打造:重点打造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项目,重点打造采用 电厂副产品的 产经报告 - 24 - 氟化工 建材项目,重点打造采用高分子新材料的建材项目建设特色鲜明、规模集聚明显、产业链配套、绿色环保的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 第七节 山东省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一、山东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 山东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位于桓台县唐山镇,规划面积 3 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以氟化工高分子材料和绿色环保制冷剂为主的氟硅化工产业。 未来发展规划:将工业园建设成为以氯碱化工、氟化工、有机硅化工为特色的精细化工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成为国际性高科技产业基地。 总投资亿元的山东东岳集团“东岳国际 氟硅材料工业园”二期工程已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在提高氟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从氟资源优势到有机氟材料(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品)优势的转化方面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有机氟材料特别是氟塑料树脂在化工新材料中占据的地位及其作用越来越显著,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器、汽车、石化、航天航空等领域,其合成的基础原料是萤石。由于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尽管中国的萤石储量居世界首位,考虑到保护战略性资源,中国从年起对萤石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这使得国外著名的氟化工企业纷纷来中国投资新建氟产品深加工项目,开始从对中国萤石资 源的竞争(直接进口)转向对中国氟深加工产品的竞争(主要是从裂解 F生产四氟乙烯单体开始)。 东岳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国家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吨年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膜项目、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吨年聚四氟乙烯技改扩建项目和万吨年东岳清华绿色环保制冷剂技改扩建等项目。这些项目计划年内完成。年世界聚四氟乙烯的产能将达到万吨年,而东岳公司的聚四氟乙烯规模将扩大到万吨,居亚洲首位。 二、山东中氟化工科技 山东中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中美合资企业,成立于 2004年 4月 9 日,注 册资本 1.25 亿元人民币,是一家专业从事含氟化工系列产品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开发和销售于一体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已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2004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安全标准化一级考评,并多次被授予“外商投资先进企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外贸出口先进企业”、“优秀纳税企业”、“济南十大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市级技术中心”等称号。 查看更多资质及荣誉证书 公司地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明水开发区化工工业园,目前拥有两个厂区,分别为占地 157 亩的章丘明水开发区化工工 业园生产工厂以及位于济南市占地 60 亩的氟致冷剂生产工厂。公司现有员工 800 余人,其中管理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 200 余人。管理人员中 8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 产经报告 - 25 - 氟化工 层管理人员大多具有学士、硕士学位。 以“全球氟化工行业卓越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为企业愿景,公司恪守“科技创造未来”的企业宗旨,秉承“创国际品牌、塑百年中氟”的经营理念,依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氟化工生产技术,在短期内取得快速发展。产品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四氟丙醇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全球产品品质最 高、生产规模最大。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 12000 吨 /年的二氟一氯甲烷( F22)、 4000 吨 /年的四氟丙醇( TFP)、 2000 吨 /年的五氟乙烷( HFC-125)、 500 吨 /年的八氟戊醇( OFP)、 1000 吨 /年的五氟碘乙烷( PFEI)、织物整理剂等系列产品。公司于 2007 年 9 月 14 日,与英国气候变化集团合作建设的 HFC-23 分解项目在 CDMEB 注册成功,成为济南市最大的 CDM 项目,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八节 湖南郴州 一、鑫源矿业 湖南鑫源矿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 选,拥有 4 个采矿权证,生产矿山 4 个,生产的精矿产品有锡精矿、铅锌精矿、铜精矿、铋精矿以及萤石精粉等。有本公司投资、拥有独立经营权的汇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柿竹园有色金属科技工业园内,主要生产云母纸板系列产品和超细氧化铋粉体等。 二、柿竹园矿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省国资委的监管企业,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的核心企业,湖南省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一个集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矿山企业,同时,也是国家新确定的五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之一。公司地处郴州市苏仙区境内,距市区 20 公里。公司拥有土地权面积 15 平方公里,采矿权面积 35平方公里。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 矿物品种达 143 种之多,矿石资源量达 3.6 亿吨,金属储量 161.69 万吨。其中钨 74.7 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 20.7%,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49%;铋 30.5 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 20.7%,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49%;铋 30.5 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 42%,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63%;锡 48.6万吨;钼 13.2 万吨;还有伴生萤石矿物储量 4589 万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价值达 2000 多亿元,是世界闻名的多金属矿床地,被中外地 质专家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公司十分重视发挥技术先导作用,通过国家“七 .五”、“八 .五”、“九 .五”连续十五年的技术攻关,取得采矿、选矿和冶炼大量科研技术成果,极大的提升了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与此同时,在新产品开发和研究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产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通过不断的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目前公司产品结构有了进一步深化,其主导产品有黑钨精矿、白钨精矿、钼精矿、铋精矿、铅精矿、锌精矿、铜精矿、锡精矿、萤石、铋锭、氧化钼、硫精矿、铁精矿等。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 的钨精矿、铋精矿及铋锭的生产基地。 产经报告 - 26 - 氟化工 长期以来,公司依托资源优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完善战略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产业基础日益完善,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形成了年采选生产能力 150 余万吨、年冶炼能力 6000 吨,拥有固定资产 10 亿元,净资产 4 亿元,年销售收入达 5 亿元的规模效益生产企业。公司现有在册职工 3100 多人,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311 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217 人。 在今后的 发展中,柿竹园人将始终坚持“珍惜资源、依靠科技、和谐发展、做精产业、成就员工、回报社会”为发展理念。力争通过不懈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个拥有矿业采选集群、钨产业集群、铋产业集群、氟化盐产业集群及相关联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矿业集团。到 2010年力争实现主营收入 20 亿元,利税 5 亿元以上,资产总额达 15 亿元以上的国内外知名资源强势企业。 第九节 浙江 氟化学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异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军工、化工、电子、能源、机械、环保、医药等各个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形成了一百多亿美元的销售额。 氟化工产 业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经贸委已将有机氟产品生产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也将氟材料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近年来,浙江省的氟化学工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国内已形成了一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成为产品门类较齐全,产量最大的省份。 2001 年全省氟化工产品销售总值近 30 亿元(包括含氟医药),占全国的 50%以上。已实现了氟致冷剂、哈龙灭火剂、氟树脂及加工制品、氟医药、氟农药、 ODS 替代品、无机氟盐等产 品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无水氟化氢、无机氟盐、 CFC 和哈龙及其替代品以及部分含氟中间体产品在全国占居绝对优势。形成了 4-5 家具有较大经济规模和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氟化工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巨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巨化”)是全国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有国家 ODS 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氟化学工业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氟产品销售额只占世界总销售额的 3%,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 4%,消 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不少产品还主要依赖进口。浙江省的氟产品中,无水氟化氢、 F22、无机氟盐等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出口也以这些产品为主。 2001 年,浙江省萤石出口 40 万吨左右,约占全省开采量的 33%,占全国出口量的 1/3;氟化学品总出口额 8600 万美元,其中萤石、氢氟酸和其他氟化工基础原料约占 42%。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浙江省氟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约该省氟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产经报告 - 27 - 氟化工 (一)、萤石资源大省的地位正在消失,氟化工发展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局面萤石是氟化工的主要原料。该 省曾拥有萤石资源优势,但由于近十年来粗放式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出口,储量优势不复存在,产量迅速下降。到 2000 年该省萤石储量下降到 2300 万吨,预计到 2005 年萤石储量仅有 1250 万吨,可采储量不足 300 万吨,原矿生产能力将下降到 116 万吨,产量将下降到 46.5 万吨。“十五”期间,全省可供萤石原矿总量仅为 328.4 万吨。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和省内氟化工的发展,萤石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十五”期间,该省氟化工萤石用量将达到 265.9 万吨,加上出口和冶金、建材行业的需求,萤石总需求量将达到 587.2 万吨。氟化工的发展 面临着严峻的资源问题。 (二)、技术落后,资金、人才极为缺乏。浙江省氟化工起步晚,技术资源缺乏。氟化工技术是当今世界的尖端技术,引进难度大,代价高。国际上氟化工产品的技术和生产主要被美国杜邦、法国阿托等七大跨国公司垄断,他们对生产和装备技术的封锁十分严密,一般不转让高档次的氟化工产品技术。与国外相比,浙江省氟化工虽然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但在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质量与品种档次、科研开发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国际 70-80 年代的水平。 科研开发投入不够。氟化工的高技术特点,决定了这 是一类高投入的产业。国外著名氟化工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均超过其销售收入的 10%,浙江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氟化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虽然也基本达到或超过销售收入的 5%,但投入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专业人才稀缺。氟化工是一门新兴的热门产业,专业人才需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稀缺成为制约氟化工发展的又一主要因素。人才引进难、外流多的现象突出,尤其是发展氟化工所必需的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省氟化工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无水氟化氢、 F22、无机氟盐等初级产品占据浙江省氟化工产品的主要地位,产值约占整个氟化工的 60%。高附加值的氟橡胶、电解氟产品和含氟表面活性剂在浙江省还是空白;PTFE、 PVDF 则刚刚起步,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种牌号少。同时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严重,企业市场竞争力较低,常处于低价恶性竞争状态。近二年来,浙江省出口占主导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直线下降,氢氟酸的价格从 600 美元 /吨下降到约 300 美元 /吨, F22 从 1500 美元 /吨下降到约 900 美元 /吨。 2001 年,全省氟化工产值递增了 12.2%,而利润却下降了 4.3%。 生产企 业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浙江省与氟化工相关的生产和加工企业有 100 多家, 2001 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却仅有巨化、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莹光化学有限公司 4 家。除几家大型骨干企业外,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品种少,消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现象。与此同时,世界上著名的氟化工企业看中了中国的萤石资源和潜在的庞大市场,纷纷“抢滩上岸”,特别是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外高品质的产品大肆进入,使浙江省氟化工产业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国内氟化工生 产企业已抢先与西方大公司合作, 产经报告 - 28 - 氟化工 在江苏、上海地区有 3 家国际大公司计划建设大型的氟化工生产基地,部分已开始实施,其产品结构与浙江省巨化相似,但产品质量高于巨化,这又使浙江省氟化工产业面临“兵临城下”的国内竞争力。 根据上述情况,浙江省氟化工产业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浙江省氟化工的规划布局和氟化工企业间的战略联盟。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以氟高分子材料、ODS 替代品以及含氟精细化学品为主导产品,减少氟初级产品出口,限制萤石出口。积极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自身技 术创新能力。注重人才培养和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萤石资源保护要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全面加强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对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 建立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以加强萤石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法制建设为基础,有效实施浙江省萤石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招标、拍卖等经济手段,把萤石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推向市场,实行有偿取得,尽快取代过去那种行政授予的方式 ,加快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萤石矿产资源勘查,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分区开采,大力优化萤石矿业结构,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萤石采选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鼓励萤石使用企业分级使用原矿,特别是在水泥行业加大推广使用低品位萤石。 有效控制和保护资源。为了有效地杜绝萤石这一战略资源被外资所控制和氟化工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除加强必要的规划引导外,建议实行有关萤石资源开发和氟化工建设项目一律由省级有关部门审批或备案的制度。 同时, 出台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应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有效利用邻省和国外的萤石资源。 进一步限制萤石出口。建议由省政府出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外经贸部)要求加速削减萤石出口配额,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萤石出口的配额从目前的 120 万吨 /年降到 60 万吨 /年以下。同时对无水氟化氢和工业用有水氢氟酸等初级产品的出口也实行配额制。这一方面可提高萤石出口价格,通过招标自然淘汰一批落后的小企业,保护萤石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国内氟化工的原料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鉴于国外(特别是日本)氟化工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中国的原材料, 我国采取减少萤石和氟化氢出口的措施后,国外大公司必趋向于将生产基地移向中国,因此这也将有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加强“三废”治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提高治理力度。对于任何企业、任何项目,都要一视同仁,坚决实行环保法规,做到达标排放,从根本上杜绝低价恶性竞争的空间。 (二)、加快化工“三园区一基地”建设,促进氟化工产业结构调整 认真贯彻我委去年发布的 产经报告 - 29 - 氟化工 浙江省氟化工结构调整与发展指导意见(浙经贸发布第 14 号),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氟化工行业意见(浙经贸石化 20011614 号)的实施 。依托现已初步形成的浙江省氟化工产业区域特色,积极推进浙江上虞国际精细化工园区、浙江乍浦石油化工园区、宁波石化工业区和以巨化为主的全省氟化工基地即“三园区一基地”的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和提升,优化结构,营造氟化工产业优势。 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严格禁止新建单套能力 5000 吨 /年以下的无水氟化氢生产装置。其他无机氟产品,要重视引进先进技术,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向高纯度、电子级方向发展,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在巩固和强化无机氟化物产品全国竞争优势的同时,努力扩大出口。 加快 ODS 替 代品的产业化进程,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ODS 替代品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将成为开发和生产的热门领域,对巩固浙江氟化工的优势至关重要。 CFC 和哈龙等 ODS 产品的削减、停产要与替代品的发展有机结合,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止该领域的无序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支持浙江省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挥科研优势,积极跟踪国际发展趋势,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在支持巨化万吨 HFC-134a 项目建设的同时,要鼓励相关企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实现中试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拓展氟树脂的生产优势,不断开发系列产品。 PTFE 在扩大规模的同 时,应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品级。巨化在加快聚全氟乙丙烯、氟橡胶项目进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同时拥有氯乙烯、偏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几大单体的独特优势,发展含氟共聚物产品,努力在氟聚合物的生产领域继续保持优势。积极引进和开发技术,发展调聚产品,为浙江省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发展提供必要的原料。努力扩大氟聚合物加工产业。 开发含氟精细化学品新品种。浙江省的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品种、质量和产量在国内遥遥领先,在国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对巩固浙江氟化工产业优势,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意义重 大。要着力于支持形成一批生产含氟中间体系列产品、含氟医药和农药终端产品、含氟表面活性剂、氟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骨干企业和若干产业基地。 (三)、积极培育和发展氟化工大企业集团,增强竞争能力 从长远看,要更有力地开展国际竞争,必须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浙江省氟化工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式的经营方式,只会被日益国际化的市场浪潮所吞没。同时为基本消除浙江省氟化工发展无序、各自为政的局面,也需要依托大企业集团来整合浙江省的氟化工产业。要以现有氟化工优势企业 为龙头,本着优势互补、效益最大化原则,相互取长补短,合理地配置氟化工发展资源,调整氟化工发展布局与结构,集中力量,形成产业规模优势。重点培育巨化的氟化工产业,推进其与省内外其他氟化工企业间的资本、产品联系,不断壮大总体实力,跻身世界氟化工八强,打造中国氟都。 产经报告 - 30 - 氟化工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技术进步,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 氟化工产品是高技术产品,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有关部门应与有关大企业共同研究引资、引技对策,帮助企业加强与国外大公司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创造条件争取有关氟化工独资或 合资企业入驻浙江。加快推进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的建设,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大幅度地提高浙江省氟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带动氟化工产业升级。 技术水平的提高,关键还取决于能否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市场经营和管理人才。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建议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氟化工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对研究机构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力度,省内有关院校可开设氟化工专业学科,培养氟化工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和放手使用现有的氟化工人才,给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和环境,从根本上实现从资源大省向 产业大省的转变,提高浙江省氟化工的国际竞争力。 产经报告 - 31 - 氟化工 第四章 中国氟化工产业链及上下游行业分析 第一节 氟化工产业链分析 08 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国内宏观政策频频调整,对化工行业来说,影响因素重重,作为今年来化工领域发展迅猛的氟化工产业链颇受冲击,许多矛盾日益严重 - 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发展不均衡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氟化工产业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级逐步增多,部分产品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市场需求和消费在逐年递增。但高速发展的氟化学工业带来了氟资源的快速消耗,而 目前国内萤石矿和氟化工项目得不到合理优化配置,萤石矿的紧张和下游氟化工的迅猛发展及项目的扩大都使得产业链越来越趋向于终端的发展,然而中国的氟化工企业在精细化上尚欠火候,产业链前端企业集中,简单型资源型企业过多,相对国际企业,中国的多数氟化工企业属于粗放型化工企业,竞争力较弱; 国际公司竞争激烈利润率降低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日本、欧美等国外公司就开始在中国建立氟化工项目,一是间接占有中国萤石资源,二是占领中国氟产品的高端市场,三是利用中国的廉价的生产资源。这也导致了氟化工行业内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从而直接 导致了企业利润的下降 -据悉, 08 年中国氟化工企业的盈利比照 06、 07 年有大幅缩水; 高品质氟产品技术匮乏 我国在氟化工领域,除全氯氟代烷 (CFC)、氯氟代烷 (HCFC)、和聚四氟乙烯 (PTFE)的生产形成了规模外,其他氟聚合物的生产仍处于试验、试产阶段,能够产品化的品种有限,氟聚物 (聚四氟乙烯除外 )、氟精细化工产品需要进口。在整个行业链条中,国内企业在靠近原材料的低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附加值高、加工深度以及技术要求高的产品领域中,基本上由国外企业占据。 上游成本增加,下游市场堪忧 由于石化、矿 产等上游成本不断上涨,而今氟化工的生产成本也成级数增长。以氢氟酸为例,08 年的生产成本就比 06 年上涨了 50%之多;氟化工的下游市场如橡胶、塑料、特种材料等虽然发展迅猛,但国内受益的也只有东岳、三爱富等少数大企业,多数中小氟化工企业当前最头疼的就是产品单一、竞争激烈、价格战频频开打,而下游客户用量难见增长。 第二节 氟化工上游行业分析 一、萤石 萤石( CaF2)是氟化工行业的源头,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是我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我国已经探明的保有萤石储量达 1.3 亿吨,如果算是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伴生型萤石的 1.32 亿顿 产经报告 - 32 - 氟化工 也计算在内,则我国的萤石储量将超过 2.6 亿吨,占世界储量的 2/3 多,居世界首位。 从我国萤石储量的地理分布来看,我国的萤石储量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南、内蒙古、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八省(区),这些省区的萤石矿床 (点 )数占全国萤石总矿床 (点 )数的 70%,在储量上则占到了全国萤石总储量的 90。而其中的浙江、湖南、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又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浙江省保有萤石储量为 2293 万吨,湖南省保有萤石储量 5374 万吨,内蒙古保有萤石储量 2315 万吨,三者合计超过 1 亿吨,占全国萤石保有储量的 72。并且这些储量又集中于几个大的矿床,如湖南柿竹园储量达 4590 万 t,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 10317 万 t,湖南桃林 606 万 t,浙江湖山 451 万 t。 丰富的萤石储量使得我国不仅是萤石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萤石的出口大国, 2003 年我国的萤石产量在 260 万吨左右(其中粉矿 160 万吨、粒子矿 100 万吨),出口量在 85 万吨左右。氟化学工业是萤石的主要应用,氟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拉动近几年萤石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作为矿产资源,萤石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国家从 1999 年开始对萤石资源做为战略资源进行保护,开始 对萤石的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对新发现的一些大型、特大型矿山进行封存 ,同时对矿山的开采经营权采取公开竞拍卖的形式。 目前华东地区的资源已逐步开采完毕,开采重心逐渐向华中和西北腹地转移。国家对萤石的保护使得国外企业氟化工产品的产能被迫向我国转移。过去国外企业的竞争焦点集中在对萤石资源的争夺上,但随着我国对萤石出口的限制,国外企业开始在中国建厂生产氟化工的下游产品,产能转移开始加快。 二、甲烷氯化物 1、三氯甲烷 全球 90%的三氯甲烷用于生产 HCFC-22。 HCFC-22 被广泛用作致冷剂以及用于制备有机氟高分子材料的原料。由于目前世界上尚未开发生产出完全令人满意的 CFC-11、 CFC-12 的替代物。所以,目前 HCFC-22 仍被指定为空调和超市冷冻剂的替代品。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HCFC-22 生产应用发展迅速,由于 HCFC-22 毕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仅作为家用空调和商业致冷剂 CFC-11 和 CFC-12的过渡产品。 目前在发达国家中消费量已逐年递减,全球于 2040 年停止 HCFC-22 作为致冷剂和发泡剂使用,但其作为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有机氟材料的原料则不受任何限制。由于在世界范围内高分子有机含氟材料的市场需求增长 迅速,因此基本上抵消了由致冷剂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影响,在 20032007 年间,全世界对三氯甲烷的市场需求量仍将保持小幅增长,增长率将保持在 0.5左右。 产经报告 - 33 - 氟化工 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三 氯甲烷 生产和消费情况 2、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及其衍生物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规定,发达国家于2000 年停业生产与消费,发展中国家于 2010 年停止使用。因此,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较大,但目前产量很低,预计到 2010 年除少量用于精细化学品和基础研究以外,四氯化碳将在世界范围内停止使用。 总体上来说,甲烷氯化物作为氯碱工业中重要的有机氯产品,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尤其是甲烷氯化物下游产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量将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消费将进一步提高。 第三节 氟化工下游行业分析 一、橡胶 氟橡胶是含有氟原子的合成橡胶,氟橡胶具有耐高温 、耐油及耐多种化学药品侵蚀的特性,是现代航空、导弹、火箭、宇宙航行等尖端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近年,随着汽车工业对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的不断提升,氟橡胶在汽车中的用量也迅速增长。 氟橡胶( fluororubber)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最早的氟橡胶为 1948年美国 DuPont公司试制出的聚 -2-氟代 -1.3-丁二烯及其与苯乙烯、丙烯等的共聚体,但性能并不比氯丁橡胶、丁橡胶突出,而且价格昂贵,没有实际工业价值。 50 年代后期,美国 Thiokol公司开发了一种低温性好,耐强氧化剂 ( N2O4)的二元亚硝基氟橡胶,氟橡胶开始进入实际工业应用。此后,随着技术进步,各种新型氟橡胶不断开发出来。 中国从 1958 年开始也开发了多种氟橡胶,主要为聚烯烃类氟橡胶,如 23 型、 26 型、 246 型以及亚硝基类氟橡胶;随后又发展了较新品种的四丙氟橡胶、全氟醚橡胶、氟化磷橡胶。这些氟橡胶品种都首先以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配套需要出发,逐步推广应用到民用工业部门。 二、冰箱 产经报告 - 34 - 氟化工 2007 年 7月 1 日,对中国的制冷企业来说是一个被重复了无数次的时间大限。由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联合签发的“禁氟令”这天正式开始实 施。从实施之日起,含氟的冰箱、冰柜在中国将禁止生产, 9 月 1 日则全面禁止销售,冰箱行业开始进入无氟时代。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 90%以上的制冷企业对“禁氟令”的贯彻,都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它们已掌握大批量生产环保制冷剂的技术实力,新材料替代也不会对其生产成本造成太大影响。“禁氟令”不仅没有对制冷市场的发展造成阻碍,反而“因祸得福”催生了环保新商机。我国制冷行业的环保市场正悄然启动,一触即发,这也坚定了冰箱企业走节能环保之路的决心。 “禁氟令”催生环保新商机 按理说,一项新禁令的发布, 由于存在技术壁垒等问题,通常会牵制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此次实施的“禁氟令”结果却出乎人意料,不仅没有对目前冰箱的制造成本和行业格局造成很大影响,反而催生了新的商机。 据国家环保总局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温武瑞介绍,早在 1996 年,国家对具有不同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制冷厂家就开始进行拨款并帮助其改造,十几年里共有几十家家电企业得到了国际蒙特利尔资金总计 9000 万美元的援助,行业主体企业均已通过资助完成了生产线改造。 “所以对于大型制冷家电生产厂家来说,禁止使用 CFCs 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北 京工业大学制冷系教授李红旗认为,虽然调整生产涉及产品设计、更换压缩机、改进发泡设备等,但我国相关家电企业从 1996 年就开始准备,这些条件已经相当成熟。 海尔、美的等国内一线冰箱品牌纷纷向记者表示,含氟冰箱早已经是“过去式”,它们几年前就全面实现了无氟生产,所以此次“禁氟令”对它们的影响甚微。“无氟生产并没有带来太多成本上涨,每台冰箱平均算下来,成本只会增加三十元左右。” 外资品牌方面, LG、西门子、伊莱克斯也对此次“禁氟”表现出积极响应的姿态。记者致电伊莱克斯冰箱厂家,其表示在中国没有销 售过含氟冰箱,早就使用替代产品。另外,记者也从 LG 方面了解到,其自从在中国建厂以来,所生产的第一款冰箱就已达到无氟的标准。 对于此次的“禁氟令”,业内人士还乐观地表示,禁氟行动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整个冰箱行业可以说是“因祸得福”。首先,无氟冰箱的新概念、新产品促动了新一轮的更新消费,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强劲的需求动力;其次,在无氟产品线的更新改造中,资金规模和技术上的门槛提高了,冰箱行业悄悄来了一次行业洗牌,市场份额在这场品牌运动中发生变化,集中度更高。 与一线品牌的泰然处之相比,一些小制冷企 业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无氟化生产就意味着将现有的生产线进行全面改造,而改造生产线不是简单地换个物件,跟建一个全新的厂差别不大。 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风估算,一家工厂改造生产线费用大概需要 200 万美元。“这对那些没 产经报告 - 35 - 氟化工 有获得资助的小企业来说确实比较困难。这些企业产量不大,但数量比较多。资金、技术、人才对它们来讲都是大难题。” 一家小型制冷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两难处境:“改造生产线就要花钱,改造同期还必须停止生产,这对企业来说影响都很大。用环保制冷剂和发泡剂并不难,最难的是发泡剂系统的改造, 花费大,工程也大。但我们主要是给一些大企业贴牌生产,如果不改,采购商就不会采购我们的产品,也很难撑下去。” 以专业生产冰箱、冷柜为产品的浙江宁波上工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浩杰在接受某报纸采访时曾大倒苦水:“目前,我们生产的冰箱不少是含氟的,因为这些冰箱和无氟冰箱相比,价格低廉,在三、四级市场也颇受欢迎,市场需求在 40%左右。要是进行技术改造,对制冷剂、发泡剂进行替代,并且对压缩机进行改造,生产成本要提高 10%以上,这对于我们厂的冰箱市场来说,冲击很大。” 对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 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表示:“对于未改造企业,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这些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改造生产线;二是到期改造不好的,我们就直接关厂了。”看来,技术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小厂商被淘汰出局已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产经报告 - 36 - 氟化工 第五章 中国无机氟化工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节 氢氟酸 一、氢氟酸产能及产量 近年来,国内氢氟酸行业发展非常快,仅 1999 2001 三年间,国内氢氟酸需求量及产量平均较上年增长 20%以上, 2001 年,实际产量已达 14.25 万吨 (折纯 )。但发达国家氟化工更加迅猛发展,使其原料氟 化氢的需求及产量年年同步递增。据统计,到 2000 年,世界氢氟酸总产量 (折纯 )达到145 万吨,其中西欧、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占总量 70%以上。而我国仅占 8%,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量很低,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世界上氢氟酸生产方法几乎都是成本高,能耗大,工艺复杂的萤石法生产工艺,且消耗的萤石资源极为有限。国内尚未见以磷复肥工业中的副产氟硅酸为原料制取氢氟酸的研究及工业性试验报导;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体是: 一是美国矿务局开发的合成人造氟化钙 (萤石 ),然后按传统萤石法工艺生产氢氟 酸,该技术的关键条件尚未成熟。 二是爱尔兰都柏林化学公司和英国 ISC 化学公司开发,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的氟氢化钠热分解法,此工艺较为繁杂,尚未工业应用。 三是瑞士巴斯公司处于试验研究所段的氟硅酸热分解法,此法对氟硅酸浓度要求较高,湿法磷肥 (酸 )副产氟硅酸浓度难以达到。 四是由美国维尔曼 动力煤气公司正在研究的硫酸分解氟硅酸制取氢氟酸工艺资料报道,其技术已在波兰一大型磷肥企业成功应用,较之萤石法,生产工艺大为简化,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二、氢氟酸消费现状分析 作为无机氟化物的主要产品,特别是氟化氢 (或氢氟酸 )在过去的 5 年得到加速的发展 ,,体现了中国氟化工市场的高速发展。 2001 2005 年 ,世界氟化工保持每年 1% 2%的发展速度,而中国氟化工以 20%以上的速度发展。化工领域中, 2001 年中国氢氟酸生产能力超过 20 万吨; 2003 年底中国氢氟酸生产装置总量达到 38. 9 万吨; 2004 年底达到 51. 6 万吨; 2005 年底达到 65 万吨。氟化工生产能力的快速持续的提高,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氟化工基础产品、精细氟化工中间体及氟聚合物的主要生产基地,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产品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目前,中国氟化氢的第一大应用 市场是氟烃工业 ,占氟化氢总消耗量的 56%以上;其次是金属铝,占 30%;再次是无机氟化盐、石油烷烃催化、金属酸洗、军工特种产品生产。 2003 年底中国氢氟酸实际产量 28.4 万吨; 2004 年实际产量 35.4 万吨; 2005 年实际产量估计达到 40万吨以上。 氟烃市场是推动氟化氢市场需求最主要的推动力。中国氟烃系列产品有氟氯烃及其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品、含氟有机精细化学品。中国逐步削减使用高臭氧消耗潜能值 (ODP)的全氟氯 产经报告 - 37 - 氟化工 烷烃 (CFCS),同时加紧研制发展有较低 ODP 的过渡性替代物 (HCFCs, HFCS)如 HCFC141b, HFC125, HFC32,HCFC134a, HFC152a等。 目前氢氟酸后续产品国内已经过剩,高品质的氟产品又缺乏技术,由于氟资源紧张而形成的氟化工发展怪圈使中国氟化学工业进入既浪费资源又效益大幅下降的困难境地。 第二节 氟化氢 氟化氢(氢氟酸)是重要的氟化物生产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医药、冶金、化工、轻工、农药、日用、建筑和军事等领域。近年来,中国氟化氢发展很快,生产能力约 28 万 t/a,产量约20 万 t/a,产量年均增长率为 11%。 目前,中国已具有万吨级氟化氢装置的设计和装备技术,国产化 1 万 t/a 装置 4 套, 5000t/a装置超过 10 套,化工系统大型装置生产能力占氟化氢总生产能力的 65%以上,近年来,单套装置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不仅降低了生产单耗,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污染减少,有利环保,为我国大型干法氟化铝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氟化氢的第一大应用市场是氟烃化工,占氟化氢总消费量的 46%以上;其次是金属铝占 30%;无机氟化盐、石油烷烃催化、金属酸洗和军工等领域占 24%。 氟烃领域消费快速增长是近年来推动氟化氢市场需求量最主要的动力。中国氟烃系列产品中医氟氯烃及其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产品 和含氟有机精细化学品为主。 近 5 年,我国含氟聚合物的年均消费增长率超过 9.5%。随着中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预计未来中国氟聚合物的年消费量将以 8%-9%速度增长,而氟化氢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含氟聚合物和氟氯烃及其替代品的消费。含氟聚合物和氟氢烃及其替代品的生产原料 F-22 近年来发展很快,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 对比中国氟化氢进出口价格可以发现,近年来进口平均价格与出口平均价格的差距越来越大,从 4 倍增大到约 6 倍。由于中国出口的氟化氢主要以一般工业品级为主,而进口产品多是高纯试剂级氟化氢。近年中国市场高纯超净级氢氟酸的 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年需求量达 800t 左右,而且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中国生产的氟化氢仍以普通工业级产品为主,高纯级产品需要进口。而日本生产的氟化氢多以高纯试剂级产品为主,主要出口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内地。而中国台湾省伊默克、大洋科技兴世益化工公司等企业则从中国内地进口工业级氢氟酸,经加工、纯化,生产电子级氢氟酸供中国台湾省半导体生产用,由于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氢氟酸的进口量也逐年增长,近年的进口量已达 1.5 万 t,近年来平均增长率高达 38%。鉴于中国台湾省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台塑公司与日本大金公司合资建 立精密电子化学品公司,建成电子级氢氟酸装置,生产能力达 3700t/a,其他产品还包括缓释放氢氟酸与氟化氢,生产能力分别为 1800t/a 和 2200t/a。 产经报告 - 38 - 氟化工 中国氟化氢企业应加快技术进步,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等级,大力开发高纯和试剂级产品,积极开拓应用领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 无机氟化盐 我国氟化盐已有 5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国内无机氟化物的生产一直沿用前苏联的工艺和技术,工艺简单、设备落后、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对无机氟化物产品的研究开 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研发力度不断加大,氟化盐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用途也在不断扩展。 2006 年,全国氟化盐的生产企业已发展到 30 多家,总产能约为 50 万吨 /年。中原和西北地区萤石资源丰富且铝冶炼工业较为发达,在这两个地区氟化盐生产企业分布较多(分别有 8家和 4家) ,企业生产规模也较大。从总体上看,我国氟化盐的生产已基本具有了规模经济的特征。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氟化盐生产企业布局也日趋合理。 目前国内较大的氟化盐生产企业主要有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铝股份有限公 司两家,两家企业的氟化盐产能均在 10 万吨 /年以上。 2006 年,我国氟化盐企业的产能、产量如下表所示: 序号 企 业 名 称 产能(万吨 /年) 产量(万吨) 1 湖南湘铝股份有限公司 11.5 8.66 2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0 6.88 3 白银氟化盐公司 5.0 3.36 4 广西平果氟化盐有限公司 3.5 3.0 5 河南未来铝业公司 3.0 2.5 6 白银中天化工公司 3.0 2.28 7 淄博南韩化工公司 2.3 2.15 8 河南韶星实业有限公司 2.3 2.1 9 淄 博坤宇工贸有限公司 1.2 1.06 10 淄博建达化工有限公司 1.0 0.96 11 其他 6.85 2.07 合计 49.65 35.02 随着电解铝生产逐步向装置现代化、大型化、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向发展。高分子比冰晶石和无水氟化铝等高性能氟化盐的需求空间将更为广阔,氟化锂、氟化镁、氟化钡等产品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 2006 年国外电解铝产量将达到 2380 万吨,对氟化盐的需求量 67 万吨, 2007 年除中国之外, 产经报告 - 39 - 氟化工 电解铝将新增产能 110 万吨左右。预计 2007 至 2009 年国外电解铝产量和所 需氟化盐量如下: 单位:万吨 年份 电解铝产量 所需 氟化盐 量 2007 年 2,495 69.86 2008 年 2,600 72.80 2009 年 2,710 75.88 据统计, 2006 年国外氟化盐的产量约为 50 万吨,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外市场电解铝产量的平稳增长将稳步扩大对氟化盐产品的市场需求。 中国旺盛的电解铝消费必将推动电解铝行业的稳定持续增长。 2006 年国内电解铝产 能达到了1,200 万吨,实际产量达到了 940 万吨,增长了 20.36%;预计 2007 年国内电解铝产能可达 1,300万吨以上,实际产量将达到 1,170 万吨,增长率将达到 24.47%。 国内市场按吨铝消耗氟化盐 30 公斤计算,对氟化盐的需求量 2005 年为 23.43 万吨, 2006 年为28.2 万吨, 2007 年将达到 35.1 万吨。预计 2007至 2009 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和所需氟化盐用量如下: 单位:万吨 年份 电解铝产 量 所需 氟化盐 量 2007 年 1,170 35.10 2008 年 1,385 41.55 2009 年 1,640 49.20 氟化盐未来发展 1、随着电解铝生产技术的进步,高分子比冰晶石和无水氟化铝等高性能氟化盐的需求空间将更为广阔。 2、随着萤石资源的紧张,氟硅酸钠和氟硅酸生产氟化盐产品等磷肥副产氟资源的开发将更为关注。 3、随着机械、装备和控制水平的提高,氟硅酸钠生产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碳黑和无水氟化铝等高自动化的生产线将更为普及。 第四节 元素氟及特种含氟气体 “十五”期间,我国的无机氟化物和含氟 精细化学品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萤石的年开采量在2-2.5Mt,约占全球萤石年开采量的 50%-60%。 2004 年氢氟酸的产量约 300Mt,约占全球氢氟酸总量 产经报告 - 40 - 氟化工 的 30%,而目前 HF 装置的生产能力约 550kt/a 。我国氟盐的品种已有 30 多种,氟盐的总生产能力约 470kt/a,其中氟化铝和冰晶石的生产能力约 385kt/a, 2004 年我国氟化铝和冰晶石的产量近220kt,约占全球氟化铝和冰晶石总量的 40%。 我国的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总生产能力已大于 2.6kt/a,其中六氟化硫占 90%以上。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 氟气、氟氮混合气、氟氩混合气、四氟化碳、三氟化氮等。 近几年,我国的无水氟化氢、有水氢氟酸、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铵等产品已有较大量的出口。一部分氢氟酸、氟化铝的生产装置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的无机氟化物工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相比差距很大。 首先,无机氟化物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还只是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在无机氟化学品众多的产品中,作为氟化工基础原料的 HF 和铝工业生产的原料氟化铝、冰晶石等少数产品占绝大部分;氟硅酸盐、氟化氢铵、氟化钠、氟化钾占少 数;高纯度的三氟化氮、六氟磷酸锂等精细化学品极少,而且高附加值的迁移金属氟化物、电子级和光学级无机氟化物、高功能氟化物玻璃、氟化石墨和氟代球碳等产品,几乎还是空白。 第二,总体研发投入少,无机氟化学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与品种档次、科研开发水平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三,无机氟化物的应用研究滞后,应用市场开发缺乏力度,关联行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更谈不上实质意义上的合作开发。 第四,氢氟酸、氟化铝、六氟化硫等初级无机氟化物装置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存在着恶性 竞争的趋向。 第五,萤石和氢氟酸等初级氟资源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按照现有开采量和已探明的保有量,酸级萤石只可供氟化工产业用 25 年,原先的资源大省浙江已远不能满足本省氟化工的需求,江西、福建的总体储量也有明显下降,而 2003 年以来 HF 的出口量更是以年均超过 60%的递增率猛增。 第五节 精细无机氟化工渐成热点 一、六氟化 硫 1900年由 Moissan和 Lebeau以硫在氟气中燃烧而始得六氟化硫 , 1930年 Schumb和 Gamble也提出了六氟化硫的制造方法 , 英国于 1941 年提出了在变压器上使用 六氟化硫 , 1942 年苏联也在电缆和蓄电器上使用六氟化硫 , 美国则在 1948 年开始了六氟化硫的工业化生产 , 现在美、英、法、德、意、俄、日等国均可生产六氟化硫 , 尤其是日本关东电化公司和旭硝子公司于 20 世纪 70年代就已具有了 1000 t/a 六氟化硫的生产能力。 六氟化硫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不燃、无腐蚀性的气体 , 气体密度 61139 g/L,其化学稳定性强 , 500 600 不分解 , 和酸、碱、盐、氨、水等不反应 , 在电弧作用下 (几千 产经报告 - 41 - 氟化工 度 )分解为 S 和 F 的原子气 , 但电弧一旦解除 , 便在 10- 5 10- 6s 内复合成 SF6。六氟化硫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及优异的灭弧性能 , 其耐电强度为同一压力下氮气的 215 倍 , 击穿电压是空气的 215倍 , 灭弧能力是空气的 100倍 , 是一种优于空气和油的新一代超高压绝缘介质材料。 工业制备工艺方法及其对比工业上六氟化硫通常是由电解产生的氟在中高温下与硫反应来制备的 , 除六氟化硫外 , 还生成少量的四氟化硫 (SF4) 等副产物。氟硫直接合成六氟化硫的方法可以分为氟气与固体硫磺、与熔融硫磺、与硫磺蒸气三种方式 : 氟气与固体硫磺反应 ,由于氟硫反应是很激烈的放热反应 , 其反应温度不易控制 , 导致副产物增加而加重后处理负担。另外对密封的反应器来说 , 向其内连续地加入固体硫磺也很困难 , 故该方法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氟气与硫磺蒸气反应 , 是将硫磺加热到 445 (沸点 )以上 , 使硫变成蒸气送入反应器与氟反应 , 同样也存在着反应温度很难控制的缺陷 , 其反应温度可达 1600 以上 , 必须采用特殊的反应器材质 , 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氟气与熔融硫磺反应 , 是将反应器中的硫磺保持在 85105 的熔融状态下与通入的氟气反应的。 只要保证氟气与熔融硫磺液面呈平行方向导入即可保持较高的反应收率 , 该方法为目前国内外六氟化硫生产厂家普遍所采用。 我国标准与国外标准比较我国六氟化硫的研制始于 1960 年。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 , 目前我国六氟化硫生产厂计有 7 家 , 年产量数百吨 , 产品质量已超过国际电工委员会 ( IEC) 标准。其中 , 产销规模居国内同行首位的是中核红华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 该公司是以生产六氟化硫、四氟化碳、三氟化氮等氟系列产品为主 ,氢气、氮气为辅的特种气体股份 有限公司。其主产品六氟化硫年生产能力可达 1400 t, 产品纯度达到 99199% , 是各生产厂家出口设备首选配套产品 , 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名列前茅 , 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澳、港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 并与美国联碳公司、日本旭硝子、德国梅塞尔、美国杜邦公司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六氟化硫的用途及前景六氟化硫 (SF6) 是一种气体材料 , 广泛应用于电器、宇航、电子、气象、冶金、机器制造、制冷、激光、医学等领域 , 在军工领域中被用作鱼雷或潜艇推进剂中的蚀刻剂和洁净剂。 特别是 六氟化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灭弧性和化学稳定性而被大量应用于高压加速器、蓄电器等 , 不但保证了装置的小型轻量化 , 节约了材料 , 降低了成本 , 而且确保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 降低了噪声 , 改善了工作环境。六氟化硫是继第一代空气、第二代油之后的第三代绝缘介质。我国六氟化硫电器研制起步较晚 , 1970 年上海开关厂首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 110 kV 六氟化硫全封闭式组合电器 , 于 1973 年在湖北丹江口电站投入使用 , 20 多年来运行情况正常。 1984 年河南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又研制成功 550 kV 六氟化 硫全封闭式组合电器 , 并很快打入国际市场。现在我国的各大开关厂纷纷引进或与日本、欧洲、北美有关公司合资生产六氟化硫电器 , 不仅促使我国 产经报告 - 42 - 氟化工 电力工业飞快发展 , 也给我国的六氟化硫工业飞快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 , 六氟化硫特种气体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二、三氟化氮 我国三氟化氮的研究是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的 , 主要单位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18研究所。 三氟化氮产业发展大体上分三个阶段 : 最早是用于国防工业 , 主要是少量生产自用 ; 其次是上世纪末随着经济的发展 , 三氟化氮产业化的研究迅猛发展 ,电子工业用三氟化氮相继问世 ; 第三个阶段是近年在电子工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 , 国内三氟化氮的生产线相继投产 , 其制造水平已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电子工业用气体的特点是市场需求紧迫 , 发展速度很快 , 技术难度较大 , 面对国际上三氟化氮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与之相比国内三氟化氮生产企业相对比较弱小。 可喜的是 , 近来我国企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 , 2005 年我国三氟化氮生产能力已突破 200 t/a以上 , 主要生产企业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18研究所 , 该所有近 20年的研究生产历史 , 是我国三氟化氮产业的领军单位 , 具有三氟化氮生产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拥有电解设备和纯化工艺的国家专利 , 经过 2005年的扩产 , 2006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18研究所三氟化氮产能已达到 300 t/a。该所拥有 4 条生产线 , 产品纯度达到 4 N 以上且生产稳定 , 其中 5 N 产品达 20 t 以上 , 产品经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检测 , 各项指标完全等同于国外产品。就目前三氟化氮产业而言 , 该所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已经达到国际规模生产水平 (5 N 三氟化氮气体中 CF4 控制在 5 10- 6 以 下 )。另有湖北沙隆达天门农化有限公司、中核红华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理化设计研究院等生产企业。黎明化工研究院也成功开发了三氟化氮合成工艺 , 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 三、超纯氟化氢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为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相对密度为 1.128( 40%)有刺激性气味。为一中等强度的酸。能腐蚀玻璃和硅酸盐而生成气态的四氟化硅,极易挥发,与金属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作用生成氟化物,不腐蚀聚乙烯及白金,氢氟酸 恳切既 不能进行氧化反应,也不能进行还原反应。有剧毒! 主要用于制无机氟化物,以及冶 金分析, 硅化合物分析。也用于玻璃蚀刻,电镀,试剂,发酵,陶瓷处理,磨沙灯泡的制造,金属铸件除砂,石墨硅 粉 的去除,金属的净洗(酸洗铜、黄铜、不锈钢等)和半导体(锗、硅)的制造等。 一种提纯氟化氢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含有砷杂质的无水氟化氢与有效量的可提供硫离子的含硫化合物相接触,以沉淀出硫化砷;()回收砷杂质含量已降低的纯化无水氟化氢。 性能指标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产经报告 - 43 - 氟化工 氟化氢含量 % 40.0 40.0 55.0 40.0 55.0 氟硅酸含量 % 0.02 0.2 0.5 2.5 5.0 不挥发酸含 % 0.02 0.05 0.08 1.0 2.0 近几年来,我国氟化氢产能增长迅速。 2001 年全国产能仅 16 万吨, 2004 年达到 62万吨。与此同时,产量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00 年到 2004 年年均增长率达 30左右。 目前,国内氟化氢生产厂家有 50 多家,其中年产规模在万吨以上的有近 30 家,超过 3 万吨的有 7 家。由于氟化氢生产依赖萤石资源,因此企业主要集中在萤石资源较丰富的华东地区。其中,浙江年产能力 23 7 万吨,占 42 32;福建 10 6 万吨,占 18 93;江苏 9 4 万吨,占 16 78;山东 6 8 万吨,占 12 14;其他省份 5 5 万吨,约占 9 83。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武义三美化工公司、山东东岳化工集团、常熟中昊化工新材料公司、福建邵武永飞公司、福建海新化工公司、江苏梅兰化工集团等,这 7 家企业产能占了全国总产能的 57左右。 氟化氢是基础氟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制冷剂、氟树脂、氟化盐、氟橡胶和含氟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的生产。随着氟化学品广泛应用,其市场正在不断扩大,需求快速增长。氟化氢下游主要产品近几年来年均增长率均在 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 40以上,同时出 口前景看好。因此,氟化氢未来市场需求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四、六氟化钨 在钨的氟化物中, WF6 是唯一稳定并被工业化生产的品种。它的主要用途是在电子工业中作为金属钨化学气相沉积 (CVD)工艺的原材料,特别是用它制成的 WSi2可用作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中的配线材料。通过混合金属的 CVD 工艺制得钨和铼的复合涂层,可用于 X-射线的发射电极和太阳能吸收器的制造。此外, WF6在电子行业中还主要用作半导体电极和导电浆糊等的原材料。 WF6 还有许多非电子方面的应用,例如通过 CVD 技术使钨在钢的表面上生成坚硬的碳化钨可用来改善钢的表面性能。它还可用于制造某些钨制部件,如钨管和坩埚等。此外, WF6 还被广泛用作氟化剂、聚合催化剂及光学材料的原料等。 世界上 WF6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较著名的有美国的空气产品及化学晶公司 (AP)、Praxair 技术公司、 Ban 此 ap 技术公司、 Metheson 三气公司和日本的关东电化公司 (KDK)、中央硝子公司、三井公司等。其中 KDK 公司是世界上 WF6 生产和销售量最多的公司,其销售量约占当前国际市场的 1 2。 AP和 Bandgap 技术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两家生产商,它们在 90 年代初期的生产规模为 每年几百吨, 1992 年的售价为 300 850 美元 kg。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世界电子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 Freedonia 集团公司统计,到 2005年全世界电子气体的需求将达到 2 250 亿 m3,总价值将突破 240 亿美元。 产经报告 - 44 - 氟化工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大公司自 90 年代末纷纷扩大了 WF6 的产能。例如, KDK 公司于 1998 年初将其设在涉川的装置的产能扩大了 3 倍,并增加了对美国、欧洲和中国台湾的出口。 AP 公司于1999 年第三季度将其设在 Hometown的 WF6 装置的产能扩大了 1 倍,达 63 5 t a; 同时该公司还于 2002 年初开工投产了第二套 WF6 装置,初期产能为 45 4 t a。中央硝子公司也于 2002 年初将其 WF6装置能力提高了 50,达 150 t a。 Praxair 技术公司和先进研究化学公司 (ARC)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纯 WF6生产商,它们已结成战略同盟,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ARC 公司生产的 WF6的纯度是目前最高的,可达到“ 6 个 9”。它在 Catoosa的装置的规模为 10 t a,不久还将扩大到 40 t a。 五、五氟化碘 目前最大的用途为含氟表面活性剂和防油防污防水纺织品处理剂生产中的原料, 此领域全球市场每年消耗近两千吨五氟化碘,其终端产品量出口世界各国,中国每年花近亿美元大量进口。我国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大型氟化工正热火朝天进行技术研发,国内已经有商业化生产,迅速形成对五氟化碘的大量需求,目前一年已有 150-200 吨 /年的市场规模,市场还在迅速发展之中。其次五氟化碘可作为温和的易于操作的氟化剂,在有机和无机氟化物的生产中应用广泛, 我们已对IF5 的下游产品初步进行试验研究,确认了该产品在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光电新材料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是启动一个大产业链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料。 六、四氟化硫 SF4 是最有效的应用广泛的选择性有机氟化剂,它能将羰基和羟基选择性地氟化,在精细化工,液晶材料和高端医药工业生产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目前我们主要供应国外顶尖级的药品厂商从事抗癌药物和基因医药产品的研发原料,相关药品美国和欧盟正在临床试验和推广中。 德国 MERCK 公司(全球最大液晶材料企业)和我国著名科研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的安忠淮研究团队对利用 SF4 来改进目前的液晶质量已经立项,此领域将能大大推动四氟化硫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 IF5市场规模为 150 吨 /年左右, 主要供应商是德国 SOLVAY 公司,价格 35 万元 /吨以上, 国内 SF4市场暂时只有 10 吨 /年左右,但国际市场每年需求达到 80 吨以上。价格为 170 美元 /公斤左右。 第六节 其他无机氟化工现状 一、氟化铝 /冰晶石:需求呈增长趋势 预计 2008-2010 年国内、国外冰晶石需求情况如下: 产经报告 - 45 - 氟化工 单位:万吨 年度 冰晶石 产量 国内铝行业 需求量 国外铝行业 需求量 研磨、玻璃 行业需求量 冰晶石需求 缺口总量 2008 19.00 12.69 11.25 5.00 9.94 2009 13.83 13.08 6.00 13.91 2010 15.09 15.09 7.00 18.18 2008-2010 年国内、国外氟化铝需求情况如下: 单位:万吨 年度 氟化铝 产量 国内电解铝 需求量 国外电解铝 需求量 湿法氟化铝 的淘汰替换 氟化铝需求 缺口总量 2008 94.45 40.04 67.08 9.97 22.64 2009 47.58 70.98 10.00 34.11 2010 55.38 76.18 37.11 二、电子化学品:市场前景好,国内急需发展 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我国的电子化学品产业提供了机遇。国内经过多年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特别是近些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我国的电子化学品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曾经为信息产业的发展作过一定的贡献,但与我国目前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的要求相比,就显得较为薄弱,不太适应。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产品的品种较少,缺少系列化;高品质的较少,中、低档的较多;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等,尤其是我国即将加人世贸组织,国外的电子化学品将会 大量涌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必将会给国内企业造成暂时的困难。这就是电子化学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弱点共存。 因此,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我国的电子化学品产业 .笔者认为,一要充分认识面临的环境,要研究解决电子化学品产业发展的剖新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二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尽快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三要高起点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并不断创新。有条件的企业要联合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和系列化水平 .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四要充分利用 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的优惠产业化政策 .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自觉自愿的原则下,通过改组、联合,组建若干国家级的电子化学品研究开发中心,承担一些重要电子化学品的研制和生产,这对于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和加速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全靠进口解决,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五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 产经报告 - 46 - 氟化工 一个既是高瞻远瞩,又能切实可行的行业发展规划。 三、其他无机氟化工 其他无机氟化工产业有进一步向我国集中的趋势。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部分国家生产的氟化盐产品因为原材料因素导致成本较高,产品性价比较低;二 是部分国家因为技术壁垒的原因,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