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的哲学底蕴.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的哲学底蕴.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的哲学底蕴.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的哲学底蕴.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和谐社会的哲学底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摘 要要 本篇论文在哲学层面上论述了和谐的哲学范畴;梳理了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 理论;围绕着何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社会何以可能、何以必要、何以实现的问题 展开讨论。 本文一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讨论了和谐的哲学范畴,和谐是指事物就整体 层面而言,该事物的内部组成要素以及与他事物的联系中, 所表现出来的协调一 致的内在机制和稳定协调的状态;和谐是有差异的多样性统一,在同一性基础上 达到协调一致。第二章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的中外社会和谐思想,介绍和分 析了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指出其不能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第三章论述 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是高 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资料公有,从而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关系。第四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的优越性,首先体现在中国 共产党的执政观念的转变和对执政规律的深化;其次,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 的本质属性;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第五章分 析了造成社会主义转型时期不和谐因素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途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主要 矛盾。 关键词:关键词:和谐;和谐社会;生产力;关系;协调 ii abstract this thesis expounds mainly on the definition of harmony, analyzes traditional harmony theories, discusses on what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and why、how to built a harmonious community in philosophical word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 at total. in the first part we try to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harmony and specify its philosophical boundary. harmony means a stable condition with consistent relations, it is a unity of diversities based on sameness. in the second part we discuss on the harmonious ideas in historical culture before socialist theory came out and points out their mainly unsuccessful causes. in the third part we expound on the marxism theory on harmonious community, at marxs view, the essential premises ar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 and public ownership to build a harmonious community.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 and public ownership to build a harmonious community could bring up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 and person, people and community, human and nature. in the fourth part we argues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out to construct socialist harmonious community: one is 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set up the ideas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other advantage is that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 is consistent with socialist in essence; the other i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 supports a favorable chance to develop. in the last part we discuss the basic ways to guarantee harmonious community to come true: we should persist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to develop social productive force; to cope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correctly; to handle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rightly. key words: harmony; harmonious community; productive force; relation; consistent.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引引 言言 2005 年 2 月 19 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能力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他指出: “实 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 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所 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此后,理论界就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 现实意义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进行了讨论。然而,从哲学层面上对如何 建构和谐社会的讨论甚少,本文拟从哲学的视角,采用历史考察和逻辑论证的研 究方法探讨:和谐的范畴是什么?历史上是否有和谐社会存在过?社会和谐何以 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何以必要?又何以实现? 和谐,就某具体事物的整体层面而言,是事物的内部组成要素以及与他事物 的联系中, 所表现出来的协调一致的内在机制和稳定平衡的外在状态。和谐是事 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状态,社会的发展也必然是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运动过程。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一种特殊群体形式,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相互联系 的生活共同体,人类社会的和谐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 人的和谐。 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自古有之,中国就有大同社会和世外桃源的构想,西方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都闪烁着社会和谐的思想火花。从根本 上讲,社会主义之前的社会是不具备实现和谐的现实条件的。中国历史上虽然出 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但其实质是封建社会的暂时的相对稳定、 繁荣时期,呈现相对和谐的状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矛 盾。而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缺少现实基础,是公认的空中楼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高度发达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自身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社会资料私有之 间的矛盾,也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 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消解了人与人之 间物质利益的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的根本矛盾,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关系。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 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 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5:2(20),一版. 2 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 商品经济社会,人们受生存的物质条件所限,还不能摆脱对“物的依赖” ,因而对 “物的依赖”导致人们物质利益的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的根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一阶段,从根本上具备了建设和谐社会的 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和 谐社会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和 按劳分配公是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外 部条件。所以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 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必须指出, “建设和谐社会”犹如一面立了起来的旗帜,指出了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发展奔赴的方向,但不是说已经实现了社会和谐,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可 能并不等于实现了和谐社会。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趋 于复杂化,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虽然属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协调解决的矛 盾,却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党转变执政观念,协 调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改革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部国际环境上,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并存,为世界社会主 义的发展既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转型时期的社会问 题,找出主要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消除冲突、消解社会不和谐因素。 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层问题是落后的生产力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社会公正之 间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出在社会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正确处理社 会转型时期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0. 3 第一章第一章 和谐的哲学内涵和谐的哲学内涵 在讨论社会和谐的理论之前,自然要对和谐一词作出一个界定,要对“和谐” 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和谐状态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探究。人们对和谐一词有多 方面的理解,有政治方面的,也有伦理方面的,有把和谐理解为状态的,也有理 解为目的的,本章则是从哲学的角度展开讨论。 1.1 和谐的定义和谐的定义 和谐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事 物发展过程的阶段之间以及阶段内部诸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世界 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恩格斯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 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 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列宁说, “每个事物(现象、过程等等)是和其 他的每个事物联系着的” 。即是说,联系是无处不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 象、过程之间,以及各种事物、现象、过程的内部要素、成分、阶段之间都是相 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总分、前后、上下、平行、一致、 对立、冲突、协调、和谐等等关系。和谐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关系之一,是一种协 调融洽的关系。 “和” 是融洽的关系,早在荀子王制中就有“和则一,一 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的论述,指出了一个社会群体中关系协调和谐, 形成一致,则整体力量增大。史伯和孔子也对“和而不同”作出了他们的阐释。 和谐是一定层面上多个要素内在关系的融洽,外在状态的稳定平衡。一切事 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和谐便是动态的协调。如:行进中的自行车和人, 单独的一个要素(人或自行车) ,都是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在运动中的整体层面上, 人与车是稳定、平衡、和谐的;双方对垒的比赛中,对于任何单一的或攻或守的 运动员,都谈不上和谐,就比赛的整体层面上,在比赛的规则之内,无论相持、 对攻或一攻一守,又是稳定和谐的。和谐是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上,遵循一定 规则运作的协调模式,这种协调模式是一种机制。人类社会的协调模式表现在社 会机制运作上,包括社会原理、构造方法等等方面的协调运行。在自然界,表现 为自然法则、自然规律,在生物体则表现为生物机制。在艺术上、美学上表现在 合理的比例等规则上,像黄金分割比例等。音乐中的五音各有其本身的特色,依 照旋律却能和奏出美妙的音乐。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事物或方面融合协调在一 起,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协调、不相损害,在另一层面达到统一,就是和谐。 因此,就某个具体事物的整体层面而言,和谐是指该事物的内部组成要素以 及与他事物合乎规则的联系,由事物内部融洽协调的关系所决定的协调一致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0.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52. 4 和谐受一定条件的限制,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是促成或制约和谐的现实基础。条 件制约着事物存在、发展和变化等诸方面因素,一切事物因时间、地点等条件的 不同而不同。从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角度去分析,条件可分为有内部条件 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是指事物或系统内部不同要素和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外 部条件是指一事物与它事物、一系统与它系统之间的联系。内外条件都影响和制 约着和谐的建构以及和谐的程度。比如,一家企业的和谐不仅取决于系统内部的 组织管理、部门结构、运作方式,以及内部环境部分的协调原则、激励机制等方 面的协调程度,还包括企业特色、人文精神、道德风貌、行为习性等无形的内部 条件,也要受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同企业、团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等等关 系的影响。 1.2 和谐的本质特征和谐的本质特征 和谐的本质特征是包含差异的、多样的统一,是事物或系统的多个方面和不 同因素之间的协调。这种协调是以不相冲突而相容为原则的,或者说从整体利益 出发,在保持各系统或各组成要素的相对独立性及功能的基础上,使相互间的消 磨降低到最低限度,各子系统或组成要素之间既保持相对独立,又有整体协作。 有不同、有差异才有和谐,差异是产生和谐的条件。差异是普遍的,差异是 多种多样的,对立统一的事物存在着差异,失却了差异,也就无所谓统一。早在 十八世纪,莱布尼兹在他的单子论里谈到了单子与事物差异之间的联系,他 认为,任何一个单子必须与其他个别单子不同,在自然中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同。 “在一个花园中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一切事物都是有差异的,或者说, 没有两个彼此等同的事物,事物之间有差异,同样,事物内部的组成要素之间存 在差异 。 事物之间有差异也有统一。一方面,事物总是同中有异;另一方面,又异中 有同,正是异中有同才使和谐成为可能。统一必然是包含着在事物自身之内的有 差别的统一,差别也必然是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一定程度成为差别能够统一的基 点。在自然界中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尤其明显,在形态和本质上极不相同的物种, 构成自然界大系统的和谐。有差别才有和谐,事物因不同而和。 和谐不是没有差别、冲突,而是有差异的统一。和谐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矛 盾的接受、承认和容忍,也是对矛盾的协调、缓和与化解。毛泽东认为有差异就 有矛盾, “ 差别不是矛盾的说法不对。应说一切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是 矛盾。一个人坐椅摇笔濡墨从事作文,是因人与作文这两个一定的条件把矛盾的 东西暂时地统一了,不能说这些差别不是矛盾。大师傅煮饭,把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店员与作家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半工半读,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4. 5 可以把工、读统一起来。 ” 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社会,更不是停留在某一定点 上的静态的完美社会,和谐不能消灭差别和矛盾,和谐而是建设性地处理差别和 矛盾。 1.3 和谐与同一性和谐与同一性 和谐与矛盾的同一性联系密切。事物的同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 性表现在相互依存,即对立面之间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对立着的两 个方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矛盾的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 在和发展为条件。 其二,同一性表现在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即每一方都在自身 中包含有对方的成分、因素或萌芽等,即使是对立面之间也存在着异中有同,存 在一致的东西。正是这样的共同点使它们互相联结,成为和谐统一的条件。具体 的现实的矛盾和事物,除了有不同之处之外,也一定会有相同之处。正是矛盾双 方具有互相联系、互相肯定的性质,才有一定层面上的相对统一的状态。当然, 又因为事物和矛盾具有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和趋势,才使事物具有绝对的 变动性。 矛盾体的暂时的稳定状态的存在,使统一体能够保持其特殊的质,同时也成 为和谐产生的基础。如果统一体没有暂时的稳定状态,就没有对统一体存在的肯 定,更不会产生事物的和谐。统一体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因为只有在一定质上所 规定的暂时的稳定状态,才可能在适合自身协调运作的条件之下,为和谐的产生、 发展提供基础。譬如,建构和谐社会,就必须具备稳定的外部社会环境、与社会 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关系、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以长足发展和提高 的条件。当一个新的事物产生以后,要有相对稳定的条件才能够获得继续存在和 发展的空间。 同一性为和谐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前提,同时又维持和巩固既定的和谐。矛 盾的同一性能够使矛盾的两个方面达到相对平衡,在共同点或一致性上促成相互 合作,为和谐提供现实的具体的条件。在相对稳定,相对平衡,互相适应的状态 下,能够处于和谐、协调的关系,在这样的状态下,矛盾的斗争降到一个较低的 限度,不利于和谐的因素得到较大的克服,相互协调配合的因素则因减少了摩擦 而得到充分发展,为实现和谐创造条件。 和谐的过程是从不和谐到和谐,克服不 协调因素而达到协调一致,一旦协调的关系得以形成,将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相 对稳定。暂时的稳定既是对既定关系的肯定,又是为否定这种稳定作铺垫,因为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 必须说明,和谐与矛盾的同一性又不完全相同。不同之一是构成要素在数量 上的不同,矛盾的同一性仅限于对立的统一的两个方面,和谐则是就某一整体层 毛泽东文集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 6 面上而言,多系统、多元素的统一的多个方面。其二,由于和谐是多方面、多元 素或多系统的统一,其相互间的差异、对立、联系,也就不象矛盾体中的对立面 那样同等单一,构成和谐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对立是复杂多样的。 1.4 和谐是一个过程和谐是一个过程 和谐是一个过程,常常存在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上升阶段,表现在某一整 体层面上参与活动的各个要素所表现出来的合规律、按比例、有组织的有序性运 作。一切事物都是作为或久或暂的过程而存在,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有成有毁。事物有差异才有和谐,从差异到和谐,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更高层 次上的和谐,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必然。毛泽东说, “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 不可抵抗的规律” 。恩格斯也说,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 合体” 。同样,和谐也是一个过程中的一种理想默契状态,是事物运动中、发展 中、变化中所维持的一种综合性的平衡。和谐就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协调,是 一个动态的调节、适应过程。就整体而言,和谐强调的就是这种事物发展演变中 的综合性平衡,动态演变中的协调。和谐并不排除部分要素存在状态的不稳定或 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是事物存在的常态,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和谐就是对 不和谐因素的相适应相调节的过程,从不和谐到和谐,再由事物的发展前进而打 破和谐,再建立另一层面的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 和谐过程是在时间上的持续与空间上的伸张相统一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 过程都由产生阶段、上升发展阶段、维持稳定阶段、衰落下降阶段和死亡阶段构 成。事物的产生与灭亡的形态转化是事物存在的常态,一事物的产生必由他事物 消亡而来。上升发展阶段是事物由幼体发展到成熟和顶峰的过程,表现为事物从 初露端倪到最大程度展开的过程,在此阶段事物各要素协调关系最容易达到一致, 是构建和谐的最佳时期,和谐状态得以充分展现。在起始阶段,和谐的条件、趋 势基本具备,向和谐发展;在展开阶段,不和谐的因素逐步消亡,和谐向最佳状 态发展;最佳状态又向不和谐状态过渡,为新的和谐做准备,这种发展的阶段性 就是过程,就是和谐的存在形式。 “因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 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 总之,和谐是就整体层面而言,该事物的内部组成要素以及与他事物的联系 中,所表现出来的协调一致的稳定平衡的状态。和谐是包含差异的多样统一,承 认冲突、矛盾的存在,强调事物的同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差异是和谐的条件, 事物因不同而和,和谐允许矛盾和冲突的规范表达。和谐状态处在事物生长发展 过程中的上升阶段,事物的多个要素的协调一致,能够扩大事物的整体功能。 毛泽东选集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1. 7 第二章第二章 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考察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考察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在文化史 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宝贵思想资料,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以往社会的思想家们曾 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和肯定的见解。考察有关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我们 深入了解和谐社会思想,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总结和 借鉴国内外有关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把这些理论和经验同 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1 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思想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们曾经提出过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其内容涉及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呈现了一幅悠然至乐,太平大同 的理想国画面。这些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内生性本土资源” 。中华民族历 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八年之中,九合诸侯,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论述;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到“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 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老子构想的是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对和谐社会的设想和 安宁生活的向往。 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思想和传统儒家思想都包含着 “生生而和谐” 的思想。“生 生”是说一种生机不断涌现的、上达天宇、横阔万物的运动状态, “和谐”是指充 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宇宙中的万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调节、相互成 就的“太和”状态。 “生生”与“和谐”是贯通为一的,一方面,离开了具有差异 性的万物,则难以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正是宇宙中的万物处于差 异甚至是矛盾中,才有可能在不断发展与演进中趋于和谐。 “生生而和谐”贯通于 天、地、人,使它们成为一个一体相联、德性相合、生生不已的统一体。 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里 提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 “天下为公”的共有思想。二、选贤任能与人尽其才的 思想。三、 “皆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四、讲信修睦,以诚相待,和睦相处的社会 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 陈正炎,林其锬.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85. 8 风尚。 墨子-兼爱中也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 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 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 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悔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论述。墨子提出 了用“爱”的理念协调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的关系,理想化地用“爱”去建 构一个和谐的社会。 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寄托了作者对 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文中只是描述了怡然自得的和睦状况,并没有进行何以可 能的深层探究。所谓的田园风光里,仍存在着土地对人的约束和人对土地的依赖, 人与人的关系存在等级。由此可见,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前提, 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摆脱了对物的依赖,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 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把社会大同理论付诸于社会实践,在天朝田亩 制度中提出“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少 则少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温饱” 的天国制度。自然, “天国的制度”没有在人间扎下根来。历史上同样进行过实践 探索的还有三国时期张鲁的“五斗米道” ,毛泽东在阅读三国志 张鲁传有 关“五斗米道”时,曾经作过重点圈阅,肯定了张鲁的大同思想。然而, “五斗米 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象昙花一样稍瞬即逝。 康有为的大同书对社会和谐的机理进行了论述。康有为在西方进化论学 说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结合春秋公羊三世说和礼运中的“小 康” 、 “大同”思想,把人类社会分为从“据乱”到“升平”再到“太平”的三个 阶段。康有为站在全世界的角度提倡“去国界,和大同”的观点,要求消灭国家, 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教育普及、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 社会。 不难看出,以上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和尝试有其局限性。首先,缺少现实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阶级社会里,无 论设计的和谐社会蓝图多么的精美,这个蓝图注定是没法实现的” 。诗词中对田 园风光的赞美,反映了人们对生存之根土地的眷恋。其次,这些脱离实际的 构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封建统治的思想麻痹剂。 2.2 西方和谐社会思想西方和谐社会思想 在西方,早在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整个天是一个和谐”的思 想,认为“和谐是来自对立,因为和谐是不同因素的统一,以及是相反因素的协 调” , 。 他们将数看作万物的本原, 把美与数联系在一起, 艺术由于数的比例而和谐, 李君如,严书翰,卢先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 9 宇宙由于次序达到完满的和谐,音乐能够把众多音色统一。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都涉及到协调有序、人际关系和 睦的社会学理论。 文艺复兴后,一些思想家构想出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1516 年莫尔的乌托 邦 、1619 年安德里亚的基督城 、1623 年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以及弗郎西 斯-培根的新大西岛 ,哈林顿的大洋国 ,都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认识。 法国的摩莱里在自然法典和马布利在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论证了从私有 制回到公有制的必然,并系统规划了他们所构想的社会,在认识上更进一步。十 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他们的未来社会,圣西门设计的“实业制度” 、傅 立叶的“和谐制度”和欧文的“公社制度” ,他们对公有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 社会现实中实验自己所构想的公有制。这些富有和谐的社会思想虽然空想多于实 际,却不能否定他们的思想价值,恩格斯称他们为“社会主义的最初代表” 。 客观地说,空想社会主义是包含社会和谐思想较多的理论。西方古代的和谐 思想只是笼统的概念,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了这一概念,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 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确信:一个有可能实现的财产共有、普天同乐 、和 谐协作和团结的人类社会,一个能使人类的力量、人类的美、人类的光辉和荣耀 升华到最高境界的社会,一个安抚受难的人民、把不幸的人们从饥饿和悲伤的苦 难中拯救出来的社会,一个使劳动与欢乐、富有与善良、德行与幸福在尘世间结 合起来的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构想脱离了现实基础,把废除私有制置于同世界 的一切联系之外,使他们的构想成为了真正的空谈。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有各自独到的社会主义理论。葛兰西认为,社会主义社 会应当通过工人阶级的积极参加与自身解放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提出社 会理论和实现其计划的知识分子的领导骨干,同时又要有能在创建社会主义的过 程中与知识分子领导进行合作的工人阶级。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固然是国家建设 的关键,群众基础和群众的实际实践也同样重要。在精英与群众之间要建立一种 相互支持、非极权主义的关系,群众既在理论上了解统治的基本状况和社会主义 的前景,又使激进的知识分子了解实际环境和被统治者的生活状况。理论与实践 需要辩证地统一起来,从而使组织和计划不是强加于无产阶级,而是被工人阶级 合理地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手段。葛兰西认为,一个国家的社 会和谐不可以忽视市民社会,市民社会“通常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 ,国家 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二者同属上层建筑,也同等重要。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社会总体性的概念,把实现理想社会 的过程看作是具备了“自觉意识的阶级”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他认为,整个社 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构成这个整体的诸多局部整体组成的,局部之间相互 依赖、相互作用,执行着各自的特殊职能。总体性是指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是一 10 个过程的整体,是社会生活中各个局部以及局部整体的总和。总体并不排斥部分 的多样性,总体又总是优先于部分。 “总体性的范畴并不把它的各种要素归结为一 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社会是一个 “被认识的总体”和“能被认识的总体” , “只有阶级才能积极地领悟社会现实并 整个儿地把它加以转变” ,这里的阶级是社会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同一的主客 体” ,即指无产阶级。只有自觉的阶级意识才能领悟这个总体,并在实践中把它加 以改变,无产阶级肩负着认识并改造社会的重任。 哈贝马斯从规范交往活动的社会秩序上提出建设社会和谐的思想。他认为, 人的活动包括劳动生产和交往活动两大领域,劳动生产以外部自然为对象,是人 与物的自然关系,归于一种对象性、工具性行为,遵循的是建立在分析知识之上 的技术原则。交往活动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主体间的关系交往活动的目的 在于通过语言来协调人的认识和行为。他的交往理性理论强调,个体的自身利益、 意志、自由权利得到保证的同时,又能用理性约束自己,不伤害别人的自由权利。 因此,他指出“异化”的真正病灶不是劳动异化,而是交往异化,因为劳动产品 和劳动本身的异化,能够被克服或者转移到消费领域,人与类本质的异化、人与 人的异化是由于劳动中的物质交往侵袭甚至替代了其他社会交往,使交往行为工 具化,物化了社会关系,便产生人与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人与类本质 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又是依靠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无法解决的,因为 劳动技术的泛化正是交往异化的因由,真正的出路是实现交往的合理化。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的合理化是建立在道德化了的交往之上的。社会是一个 由交往行为编织而成的网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一网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交往活动又应当遵循一定的范式,以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这种范式是指有语 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通过共同的理性探讨和论证所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的形成 不仅受生产关系的影响,还受到文化道德和伦理方面关系的影响。文化道德和伦 理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背景和所积累的经验与认识,这 种文化道德和伦理的经验与知识最终结晶应当为人们遵循的规范。哈贝马斯认为, “社会行为在本质上可被视为规范的遵守,而对这一行为加以约束的规范,则体 现了一种行为期待。这种期待对于体制化行为来说,是特定文化系统的重要表达。 它是象征的集合,规定了某个社会集合通过日常言语所表述的世界图景。 ” 交往 行为理论,以重建交往理性为核心,主张用话语伦理学来规范人的认识和行为, 实现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意志的自由、民主、平等,建立一种“无统治”的社会 秩序,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西方的社会理论往往零碎地涵盖在多个方面和不同的学科,社会均衡论、协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6.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9. 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20. 11 和社会论和社会系统论,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对和谐社会作了论述。社会均 衡论认为,社会生活的现象及其发展过程,虽然处在运动之中,但其结构仍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使社会体系在运动中得以发展,均衡论是从社会结构的 角度上建构和谐,协和社会论从协作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成员应当互相协作、 协调行动,以便更好地实现共同利益,社会成员之间的协作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和 谐状态。社会系统论则把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综 复杂的网络。最基本的系统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 ,系统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不同的思想家倡导不同的建构社会和谐的路径,心理学家从心理学角度建构 社会的和谐。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自我实现” 、 “存在需要” 、 “需要层次” 、 “缺失需要”等心理学原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优 心态群体理论” 。他认为,只有能够完成自我实现的人和他们的家庭组成的“优心 态群体” ,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通过理想的实现,人类天生的本能得到较多的表 现,自我的特性达到相对完善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人们共享自我实现的同一 性。在他看来,当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实现无法完成时,就会伤害到他 们作为人的感情,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社会应当是一 个为了共同利益和个体实现自我而互相合作、协调行动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协和 程度是区别不同社会的尺度,如果社会成员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事、财富的分 配大体上实现了平均,社会就是“高协和”的社会。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从利益均衡、社会公正的角度提出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 经济学家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探讨社会和谐的观点受到关注。利益分配是民主政治 的基础,体现着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是公共意志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具体形式。 在初次分配中,经济学家主张的最优原则是:当且仅当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 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原则。即是说,如果在社会成员在获取利益时,每一位成员 在最大化其本人利益的同时,以不减少其他任何一位成员的利益为底线原则。这 与“先把蛋糕做大”的思路是一致的。在二次分配中,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强调对 弱者的关注,要求在不平等的利益分配中要以符合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来实现 公平的正义原则。 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根本 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消解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无论有 什么样的社会理论,进行怎样的社会调整,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马克 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自掘坟墓,为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在 作准备。 12 第三章第三章 马克思的和谐思想马克思的和谐思想 马克思一生都在探索一个使人类幸福的和谐社会。在他中学毕业论文青年选 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到,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主要遵循的主要的指针是人类的 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动地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社 会,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 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 此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一个批判者。 ” 因此,解读马克思关于科 学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思想,对深刻理解今天的和谐理念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有着重要意义。 3.1 马克思对以往和谐思想的批判马克思对以往和谐思想的批判 马克思在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前,客观地分析了以往的和谐社会思想和 理论。首先,他分析了“市民社会” ,他认为, “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十八世 纪产生的,当时“市民社会”的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结 构, “标志着直接生产和交换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 ,这种组织构成了国家的基 础和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然而,财产的私有制使得市民社会与国 家彼此分离,作为国家的公民和作为市民社会的市民也是彼此分离的, “因此,人 就不能不使自己在本质上二重化” ,处在双重组织中的人的本质发生了分裂。作 为国家的公民,人是社会存在物,置于政治共同体之中,作为市民社会的市民, 是处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的私人。马克思认为,市民要成为真正的公民,获得政 治意义和政治效能,就应该走出自己的市民现实性的范围,摆脱这种现实性,离 开这个整个的组织进入自己的个体性。因而,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 在现实中,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 人的社会 生活的一分为二必然导致相互对立,即个人在政治社会中是平等的,并且体现了 自己的社会性质,而在市民社会中则不平等,并且丧失了自己的本质。表现个人 平等和自身本质的政治生活又是抽象的、虚假的,而表现个人不平等和非本质的 市民生活又是真实的、现实的。马克思指出,产生人作为“公民”和“私人”的 矛盾对立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改造市民生活。 其次,马克思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他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7-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40. 13 构想的理想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特殊的片面性实现,忽视了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现实物质前提。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社会 不和谐的根源,只有建立阶级的联合,实行公有制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但在如何 才能实现公有制上脱离了现实。 空想社会主义家认为, “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 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 ” 马克思认为,社会和谐应 根植于现实物质基础之上,应从现实中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 如果把“废除私有制财产置于同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之外,只能把它视为蛰居者 的臆想,那么,这种废除就成为真正的空谈” 。恩格斯也指出, “他们和启蒙学者 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 ”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的,是因为它是在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 阶级状况下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也不可能看到:社会主义的实现 和发展,需要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需要真正的工人阶级的政党的领导,需要 科学理论的指导。但是,社会主义空想家们追求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幸福 的社会制度,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来源。 马克思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明确指出,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 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 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 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 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 通过剖析市民社会和空想社会主义,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 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 马克思指出,人类理想的和谐 社会不应是抽象或空洞的,应该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基础上,平等、互助、协 作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处在全面异化状态,消灭这种异化必 须具备的实际物质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 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根本就不能获得解放。 解放是 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 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由此,马克思从理论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 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 3.2 马克思社会和谐理论马克思社会和谐理论 马克思多次对未来的人类理想社会作过阐述,早在 1842 年 6 月就提出,应当 把国家理解为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再次提出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 马克思恩格斯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