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pdf_第1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pdf_第2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pdf_第3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pdf_第4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ea 了0 - r 。 。i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经校保密办审核批准,本学位论文属保密论文,在年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e l 期:刭立肆生乌旌 e l 期:卫幽掣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职业性 本文从外显和内隐两个角度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阈下评价性 条件反射术用于改变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可行性。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 研究一旨在探讨大学生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及其性别差异。通过自 编的自陈式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对1 4 0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1 ) 大学生存在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倾向于认为男性比较适合从事专业技术性职业, 而女性比较适合从事服务性职业;( 2 ) 男大学生的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显著高于 女大学生。 研究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1 2 1 位大学生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 并且对不同性别被试的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 ) 大学生存在显著的 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内隐上也倾向于将专业技术性职业和男性姓名相联系,将 服务性职业和女性姓名相联系;( 2 ) 大学生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不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三利用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对6 8 名被试进行研究,以此来探讨利用该 技术来改变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具有 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可改变性,可以通过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来加以改变。 ” 总之,大学生无论是在外显上还是在内隐上均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且职业 性别刻板印象是可以利用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来加以改变。 关键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内隐联想测验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 作者:孙艳梅 指导教师:吴荣先 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a n dt h e i r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a n d t h e i r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w ec o n s i d e r e dt h ee x p l i c i ta n di m p f i c r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 s t e r e o t y p e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w ed i s c u s st h ec h a n g e a b i l i t yo fi m p f i c r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 s t e r e o t y p e sb ym e a n so fs u b l i m i n a le v a l u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i n g t h ee n t i r er e s e a r c hc o n s i s t so f t h r e e p a r t s t h ef i r s ts t u d yi sd i s c u s s i n ga b o u tt h ee x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a n d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 m a l ea n dt h e f e m a l e u s i n g t h e e x p f i c r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 s t e r e o t y p e s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t o t a l1 4 0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sw e r et e s t e d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 1 ) e x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i sa no b j e c t i v er e a l i t y ;p a r t i c i p a n t s c o n s i d e rm e na l es u i t a b l ef o rp r o f e s s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o c c u p a t i o n s ;w o m e na r es u i t a b l e f o rs e r v i c eo c c u p a t i o n s ( 2 ) a saw h o l e ,t h e s t r e n g t ho fm a l e s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 s t e r e o t y p e sw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s t r o n g e rt h a nt h a to ff e m a l e s t h es e c o n ds t u d yu s et h ei m p l i c i ta s s o c i a t i o nt e s tt ot e s tt h e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i m p l i c i t 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 ,t o t a l1 2 1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sw e r et e s t e d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 :( 1 ) t h e r ea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i m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 p a r t i c i p a n t su s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o c c u p a t i o n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t h em a l e sn a m e , u s es e r v i c e o c c u p a t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f e m a l e sn a m e ( 2 ) t h e r ei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m a l e a n df e m a l es t u d e n t so ni m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 t h et h i r dr e s e a r c he x p l o r e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u s es u b l i m i n a le v a l u a t i v ec o n d i t i o n i n gt o c h a n g et h ei m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 ,t o t a l6 8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sw e l e t e s t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i m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h a v eac e r t a i n s t a b i l i t y , b u ta l s oh a sv a r i a b i l i t y , t h ei a tc a nc h a n g e db yt h es u b l i m i n a le v a l u a t i v e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i n s h o r t ,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h a v eb o t h e x p l i c i t a n d i m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 s t e r e o t y p e s ,b u tt h ei m p l i c i t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c a nb ec h a n g e db ys u b l i m i n a l e v a l u a t i v ec o n d i t i o n i n g k e yw o r d s :o c c u p a t i o n a lg e n d e rs t e r e o t y p e s i m p l i c i ta s s o c i a t i o nt e s t s u b l i m i n a le v a l u a t i v ec o n d i t i o n i n g w r i t t e n b ys u ny a n m e i s u p e r v i s e db yw ur o n g x i a n 目录 弓i言1i置l l文献综述。2 1 1 刻板印象:2 1 1 1 刻板印象的概念2 1 1 2 内隐刻板印象3 1 1 3 内隐刻板印象的测量。4 1 1 4 刻板印象的干预7 1 2 职业刻板印象8 1 2 1 职业刻板印象的概念8 1 2 2 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9 1 3 性别刻板印象9 1 3 1 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9 矗 1 3 2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1 0 、 1 4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1 1 1 4 1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1 1 1 4 2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1 2 1 5 选题角度1 4 1 5 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1 4 1 5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 4 1 5 3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5 2 研究一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1 6 2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1 6 2 2 预备研究1 7 2 3 正式研究18 2 3 1 被试18 2 3 2 研究工具18 2 4 结果一1 8 2 4 1 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结果1 8 2 4 2 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性别差异2 0 2 5 讨论。2 0 2 6 结论。2 2 3 研究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2 3 3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2 3 3 2 实验方法2 3 3 2 1 实验被试。2 3 3 2 2 实验材料2 3 3 2 3 实验设计2 4 3 2 4 实验过程2 4 3 2 5 数据处理。2 6 3 3 实验结果。2 6 3 3 1 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结果。2 7 3 3 2 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差异2 8 3 4 讨论一,。2 8 3 5 结论。3 0 4 研究三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干预研究3 1 4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3 l 4 2 实验方法3l 4 2 1 实验被试31 4 2 2 实验材料3 2 4 2 3 实验设计。3 2 4 2 4 实验过程3 3 4 2 5 数据处理3 4 4 3 实验结果3 4 4 3 1 对照组干预训练前后的差异。3 4 4 3 2 实验组干预训练前后的差异3 6 4 3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3 7 4 4 讨论3 9 4 5 结论。4 1 5总体讨论4 2 5 1 研究结果的探讨4 2 5 2 研究中所使用方法的探讨4 3 5 3 研究启示4 4 5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 5 5 4 1 研究的不足之处4 5 5 4 2 研究展望4 6 6 结论4 7 参考文献4 8 附录a 姓名和职业分类调查表5 2 附录b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5 3 附录c 内隐联想测验概念词和属性词的选择5 5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5 6 , 后记。5 7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8 0 多年的 历史。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作为刻板印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比较受社会心理学 家的关注。 在我国,传统的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具有独立、勇猛、粗心、心胸开阔、刚强、攻 击性强等特征,适合于从事家庭以外的、竞争性、开拓性和创新性比较强的工作,所 从事的职业多为党政机关的领导、科学家、大学教授、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医生、律 师、建筑师、工程师等;而女性则具有依赖性强、温柔、耐心、细心、敏感、脆弱等 特征,比较适合从事清洁工、售货员、售票员、家政服务员、检票员和护士等各种服 务性职业。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走入社会,和男性一样出现 在职场上为事业打拼,许多以前为男性所统治的工作也开始被女性所从事,在某些男 性所统治的领域内女性的表现也很出色,另外全社会也在提倡男女平等、工作没有高 低贵贱之分、各行各业的人员都是平等的观念,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作 为受过高等教育,思想相对比较开放,并且更容易接受新观念的一个群体,是否仍然 存着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呢,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拟使用自编的职业性别刻 板印象问卷和近年来兴起的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探 讨使用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来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改变的可行性, 以此为改变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提供新的视角。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1 1 刻板印象 1文献综述 1 1 1 刻板印象的概念 刻板印象( s t e r e o t y p e s ) 是一种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它 既是社会学的研究焦点之一,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课题之一。刻板印象具有相当大的 合理性,它的出现是人类认知进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进一步认识社会与群体的一 种重要的心理积淀和认知基剧。 有关刻板印象的理论有很多,与每一个刻板印象的理论相对应的刻板印象的概念 也有很多,因而,刻板印象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由是l i p p m a n 2 第- - 次提出的,1 9 2 2 年他在自己的著作公 众舆论一书中指出:“成见( p r e c o n c e p t i o n ) 对个体知觉其他个体或物体具有巨大的影 响。若用于群体知觉,则这些头脑中的图像就是对于群体成员的相像、并且彼此 区别不太明显的成见 。为了更好的诠释这一观点,l i p p m a n 借用印刷业的术语“铅 版( s t e r e o t y p e ) 来指代这一现象,并对此予以了引申。虽然当时他未曾考虑到他所界 定的诸过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甚至他的目的只是提出刻板印象的一般特征,以及对 其潜在地对群体与群体成员所产生的因果效应予以关注,但l i p p m a n 那饱含丰富性与 多元性的思想奠定了发展更具系统性的观点的基础【3 】。 h e w s t o n e 等【4 l 则认为,刻板印象是由人们对于某些社会群组的知识、观念和期望 所构成的认知结构。 w e b s t e r 认为刻板印象是某个群体的成员普遍拥有的一种心理图式,这种心理图 式也许是一种心理预期,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一个过度简化的观点,也可能是一种易 受情绪左右的态度或者仅仅是一个并不慎重的评价【3 】。 林崇德等人编著的l :心理学大词典对刻板印象的定义为:对某一群体或一群人 的一套相对固定的、简单化的、过分普遍的看法。这里强调否定的、不受欢迎的特征, 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刻板印象一词也含有肯定的但带有偏见的、不正确的信仰的意思。 有趣的是,上述这种意思虽普遍存在,但人们对他们自己以外的社会团体和阶层的态 2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度的经验研究并未支持上述 连淑芳将刻板印象定义 或者是对于一个社会群体及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刻板印象并不是好的知觉,它们总是带有缺陷的,即由于种 种认知的原因而导致了对现实的扭曲。从认知的角度而言,刻板印象是“一种涉及知 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 。刻板印象是联结某个社 会群体与其一系列品质和行为特征的抽象的知识结构。因此,刻板印象具有指导整个 群体和群体成员的信息加工预期的功能。除了这些概括化的预期功能,人们对具体的 群体成员的知识也会影响对群体及其成员的判断阴。 以上各位研究者对刻板印象进行了不同的定义,虽然定义不同,但是所表述的意 思基本相近,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就上述各种观点而言,笔者比较认同社会认知理论 的定义。 刻板印象的定义一经提出就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对于它的研究已有8 0 多年的历史了,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研究者普遍认为刻 板印象与某些特征和行为有关。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刻板印象概念的 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上。然而从2 0 世纪7 0 年代开始,受到认 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刻板印象的内容转向刻板印象的加工方式, 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后继的信息 加工以及群体成员的知觉和行为的【2 】。 刻板印象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如职业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 地域刻板印象和种族刻板印象等。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对性别刻板印象、 种族刻板印象和职业刻板印象的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广泛,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而对 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1 1 2 内隐刻板印象 社会认知是心理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经过长期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 发现,人们并不是天生的“逻辑学家 或“统计学家 ,在人们的行为成分之中有很 多无法用“逻辑 或“理性 可以解释清楚的因素,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不仅包含 一个外显的加工过程,而且还有一个内隐的加工过程,该过程是不被人们所知觉的无 3 l文献综述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意识的自动化的,在传统的外显的社会认知之外,还有一个内隐的社会认知。作为社 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刻板印象应该也包含有一个内隐的无意识成分。b a n a j i 和 g r e e n w a l d s 在1 9 9 5 年把内隐社会认知的定义应用到刻板印象领域,并且明确的提出 了内隐刻板印象的概念,即过去的经历不能被内省的获得,但是这些经历却会影响着 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评价。这一定义给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它在理论上,给人 们提供了刻板印象会内隐地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的信息,并且提出了刻板印象的有 意识和无意识成分之间可能存在分离;在研究方法上,该定义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 价值,它强调了先前被人们所忽视的研究社会认知时所使用的方法可能存在无意识过 程的影响,促使刻板印象的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 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如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内隐职业刻板印象、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内隐容貌刻板印象、内隐体型刻板印象、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等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也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1 1 3 内隐刻板印象的测量 自从内隐刻板印象的定义在2 0 世纪9 0 年代被提出以来,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就 一直在蓬勃发展,其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内隐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 词汇决定测验 w i t t e n b r i n k 等人【9 】在研究外显和内隐种族偏见的水平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此方 法。在该研究中阈下启动刺激为男性、女性或者x x x x 。目标刺激为1 6 个词和1 6 个由字母组成的无意义字母串,其中1 6 个词是由8 个褒义词和8 个贬义词组成。被 试的任务是尽快的判断启动词呈现之后所呈现的目标词是否为词语。在这个实验中, 有性别歧视的被试,对于与性别刻板相符的启动的目标刺激组合( 女性启动词呈现后 出现贬义词,男性启动词呈现后出现褒义词) 的反应时,短于对与性别刻板印象不相 符的启动( 女性启动词呈现后出现褒义词,男性启动词呈现后出现贬义词) 的反应时。 ( 2 ) 内隐记忆测验 一种经常被用的内隐记忆测验的方法是词干补全任务( w o r dc o m p l e t i o nt a s k ) , 如某人最近见过词语“礼貌( p o l i t e ) ,并他不能回忆起该词语,但是在面对p h 填空时,他会倾向于填礼貌的( p o l i t e ) ,而不是其他选择如警察( p o l i c e ) 。 4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 3 )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指个人把自 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 成,被试可以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情感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 出来,然后由主试对其反应进行分析,就可以推论出若干人格特征或者内隐认知等【1 0 1 。 在投射测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观看模糊照片或图画,然后对着照片或图画描述其所 表现的故事,或者对抽象的刺激做出描述。投射技术认为当个人面对意图不明的刺激 时,会将其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等反映到刺激上。 ( 4 ) 内隐联想测验( w ) 内隐联想测验是1 9 9 8 年由g r e e n w a l d 1 1 】等人提出的,该测验是通过测量概念 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对个体的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 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内隐联想测验在本质上是属于反应时的研究范 式。该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该模型认为:信息会被储存在一系 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所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个概念 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内隐态度的研究表明【1 2 】对评价性的语义内容的加工是在视觉基础之上的自动化 的加工过程。内隐联想测验是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 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来测量个体内隐态度的。它是以反应时为指标,基本 过程是呈现概念词和属性词,然后让被试尽快地对所呈现的词进行辨别归类并按键反 应,反应时会被自动地记录下来。 概念词( c o n c e p tw o r d s ) ( 如黑人、白人) 和属性词( a t t r i b u t i v ew o r d s ) ( 如愚蠢、 聪明) 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 c o m p a t i b l e ) ( 如黑人一愚蠢、白人一聪明) 和 不相容的( i n c o m p a t i b l e ) ( 如黑人一聪明、白人一愚蠢) 。所谓相容,是指两者之间 的联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者说对被试而言两者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否则为不 相容。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时,即两者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比较 紧密时,此时的辨别归类在快速条件下更多的为自动化加工,辨别归类相对比较容易, 因而被试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反应时也比较短;当概念词和属性词不相容时,即两者 之间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两者缺乏紧密联系时,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 冲突,此时的辨别归类需要被试进行比较复杂的意识加工,辨别归类相对较难,因而 5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之间的差值即 为内隐态度的指标。这样,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内隐的态度一致程度越高,联系 越紧密,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因而反应时越短,而不相容条件下,认 知冲突越严重,反应时会更长,两者之间的差值越大表示被试的内隐态度越强。 内隐联想测验是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强度从而实现对 内隐态度的测量,或者说内隐联想测验程序是通过测量潜在的自动化评价来间接测量 内隐态度的。 ( 5 ) 反应与不反应联想任务( t h eg o n o - g oa s s o c i a t i o nt a s k , 最pg n a t ) 反应与不反应联想任务是内隐联想测验方法的一种变式或者说是它的补充。研究 者发现,在内隐联想测验中不能对某一对象( 如花或昆虫) 做出评价,基于此,n o s e k 等人【1 3 】在2 0 0 1 年提出了反应与不反应联想任务,它考察的是概念词( 如水果) 和属性 词( 如积极或消极评价) 之间的联系强度,弥补了内隐联想测的这一缺陷。反应与不 反应联想任务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在标准的g n a t 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 信号) 和分心刺激( 噪音) ,在实验过程中以很快的速度逐个呈现所有的刺激,要求被试在 分心刺激( 噪音) 中辨别出目标刺激( 信号) 。实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 段中要求被试对概念词( 如水果) 和属性词中的积极词( 如好) 作出反应,对其他的不 做反应。在第二个阶段,要求被试对概念词( 如水果) 和属性词中的消极词( 如坏) 作出反应,对其他的则不作反应。实验中以d 为指标,将正确的“g o 反应称为击 中率,将不正确的“g o 反应称为虚报率,将击中率和虚报率转化为z 分数后,其 差值为d 分数,以此来表明被试从噪音中区分信号的能力,如果d 分数低于0 , 则表示被试不能从噪音中区分出信号。实验中以两个阶段的d 分数作为考察指标, 它的原理在于如果信号中概念词和属性词联系紧密,则被试会比较敏感,较容易从噪 音中辨别出信号。而如果信号中概念词和属性词联系不太紧密时,被试则较难从噪音 中辨别出信号。 ( 4 ) 刻板解释偏差( s t e r e o t y p i ce x p l a n a t o r yb i a s ,s e b ) 解释偏差( e x p l a n a t o r yb i a s ) 最早是由h a s t i e 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在面对与自己期 望值不一致的情境时,会作出更多的解释行为,即归因行为,以使不一致得到合理化 解释【1 4 1 。刻板解释偏差是人们在与自己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解释偏 6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l 文献综述 差,它也是测量内隐态度的一种指标,反应了个人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对其信 息加工过程中的无意识的影响。刻板印象解释偏差的测量最初是产生于社会认知方面 的研究,在严格的刻板印象解释偏差实验过程中要求被试完成相关问卷,以此来测量 被试是否存在刻板解释偏差。该问卷是由若干句原因句子组成,但是它们均只向被试 呈现前半句,在前半旬中写出的是事件的结果,然后要求被试填写后半句,对前半句 所描述事件的结果进行归因。而研究者则通过计算个体归因后所提出解释的数量以及 确定归因的性质( 内归因j b 归因,或者个人归因环境归因) 来计算出被试的s e b 数值。刻板揭示偏差是把归因作为切入点来对人的内隐态度进行研究的,并以此来分 析他们在态度上是否存在刻板印象,或者是说他们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是否会对其 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1 1 4 刻板印象的干预 诸多的研究发现一些内隐的态度、刻板印象等内隐社会认知,会潜在地影响人们 对客体的知觉和判断,从而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因此对内隐社会认知的干预研究也具 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许多的心理学 家开始关注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改变内隐社会认。 内隐刻板印象的干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 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 e v a l u a t i v ec o n d i t o n i n g ,简称e c ) 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是以经典性条件反射技术为基础的,根据巴甫洛夫的理论, 在条件反射中有两个刺激:一个是无条件刺激( u n c o n d i t i o n e ds t i m u l u s ,简称u c s ) , 它能够自动的激起人们的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反应,即无条件反应( u n c o n d i t i o n e d r e s p o n s e ) ,另一个是中性刺激,即条件刺激( c o n d i t i o n e ds t i m u l u s ,简称c s ) 。当这 两个刺激重复配对多次呈现时,人们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将对u c s 的态度或反 应转移到c s 上,c s 就获得了u c s 的感情色彩,于是人们就形成了对c s 的态度。 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就是利用该原理而建立起来的,它是指当一个刺激和其他的积极 刺激或者是消极刺激多次重复配对呈现时,可以导致个体对该刺激的偏好发生变化, 偏好变化的方向和与之配对的刺激的属性一致,与积极的刺激多次配对就可以使个体 对其偏好增加,与消极的刺激多次配对可以使个体对其偏好降低。研究者们发现,态 度可以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来加以形成和改变【1 5 】。在评价性条件反射研究中,态度对 7 l 文献综述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象( 条件刺激,简称c s ) 和积极刺激或消极刺激( 无条件刺激,简称u c s ) 配对, 经过多次重复配对之后。态度对象( c s ) 便获得了无条件刺激( u c s ) 的属性,即 与积极刺激配对可以形成或增强对c s 的积极态度,与消极刺激配对可以形成或增强 对c s 的消极态度。 ( 2 ) 纯粹接触效应 纯粹接触效应也被称之为只看效应,是指个体接触一个刺激的次数越频繁,对该 刺激就越喜欢的现象。纯粹接触效应是影响个体和社会偏好的一种非常简单但却是非 常重要的方式。一个典型的纯粹接触实验包括两个阶段:呈现阶段和测试阶段。在呈 现阶段,给被试呈现听视觉或者是视觉刺激( 现有的研究常常采用无意义音节、抽象 文字或图画、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声音以及人物面部图片等新异刺激作为材料) ,这 些刺激呈现给被试的次数是不一样的。在随后的测试阶段,要求被试对所呈现过的新 异刺激进行喜好判断。如果刺激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就越偏好,那么就出现了纯粹接 触效应。另外,如果被试在测试阶段对先前呈现过的刺激的偏好程度要高于对没有呈 现的刺激的偏好程度,也可以说明出现了纯粹接触效应【1 6 1 。 ( 3 ) 反刻板想象技术 国内连淑芳对内隐刻板印象的改变技术进行了研究,她探讨了想象对大学生内隐 刻板印象的影响,对大学生在刻板印象想象、反刻板印象想象和中性想象三种想象条 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反刻板印象想象策略的干预效果明 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有明显地减弱;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内隐的 和无意识的水平上反刻板印象想象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1 7 1 。 1 2 职业刻板印象 1 2 1 职业刻板印象的概念 随着刻板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职业作为刻板印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逐渐 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不同职业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 对不同职业的不同态度与评价不但是人们是否选择从事该职业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 也是评价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实际生活当 8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l 文献综述 中,职业刻板印象常常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如近年来引起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除了供需不平衡的社会、经济因素以外,大学生就业观所存在的偏差也是制约大学生 就业的主要因素【堋。目前大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且跟社会的需求量不是成比 例的增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其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在很大的程度 上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一定的关系。 1 2 2 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 于泳红【1 9 】为了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否存在职业刻板印象和对不同行业的偏见,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相应的外显报告考察了大学生被试的职业刻板印象和职业偏见。 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职业偏见,具体表现为:对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更 为积极,而对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评价更为消极,并且外显的测量和内隐的测量出现 了分离。 胡志海、梁宁建和徐维东【硼通过外显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发现,无论是在外显层 面上还是在内隐层面上,大学生均存在明显的职业刻板印象,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某 些职业的评价比较高,而对另外一些职业的评价则比较低。另外工作岗位所在地域对 大学生的职业刻板印象也有着重大的影响,隐藏有加工机制的深层问题。研究结果表 明,大学生就业存在职业偏见。 程利娜【2 1 l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是否存在偏见。结果显 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内隐职业刻板印象,对某些职业评价高,对某些职业评价低。 李娟捌通过外显的问卷调查和内隐联想测验发现大学生存在着职业刻板印象,大 学生比较喜爱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如律师、教授等,这类职业的共同特征是, 从事这类职业的人要求较高的教育背景,并且这类工作的薪资水平与社会地位也较 高;不喜爱低知识含量,低教育背景的职业。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对知识、技术含量高 的职业的态度较为积极,而对知识、技术含量低的职业较消极。 1 3 性别刻板印象 1 3 1 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生活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性别属性的相对稳 定的看法和观念,更多地指对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学特征方面的差异的固定看法【2 3 j 。 9 l 文献综述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化认识一直是刻板印象得研究者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根据 生物学的理论,性别差异起源于男性和女性在人类繁衍中所扮演的不同生物学角色, 它是构成性别角色发展与分化的基础。在现实社会中,性别除了体现社会成员的生理 差别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社会结构,它反映着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成就动机、 兴趣爱好、思维特点、角色期待以及社会地位等众多方面的不同。也就是说,引男性 和女性的意义不仅仅是生物性的 踟。 1 3 2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 性别刻板印象一直是刻板印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对于性别刻板印象的 研究有很多,研究成果也是相当丰富的。 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均证明,人们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并且这种刻板印象会对人 们的认知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b a n a j i 和g r e e n w a l d l 2 5 】将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与信号 检测论的分析相结合,对名望判断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那些 曾经见过的姓名,男性的名字比女性的名字更容易被错误地判断为著名人物,这一研 究结果充分表明在人们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男性比女性更有成就的刻板印象。他们还通 过特质激活证明了“男人攻击性强而女人依赖性强 的刻板印象的存在机制。 o r a n t 【冽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是“纪律主义者”,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加能够 宽容地看待并接受同性恋者和移民、更加支持男女平等、并且更加虔诚;与男性相比 较,女性在性问题上更加保守、但是在少数民族及环境问题上却更加开放;被试认为 有魅力的男子总比具有同等魅力的女性会更开放等等。 葛明贵【明采用心理过程分离程序研究了不同性别加工学习条件下大学生被试的 记忆效果。结果发现,在对两性角色行为特征的认知过程中,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 程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意识的外显记忆效果中两种条件下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效果上差异显著,对“女性糟的加工比较精细,而对与“男 性 的加工则相对比较放松,这反映了一种对女性另眼相看、严格苛求的内隐性别 刻板印象。 国内学者钱铭怡等人【硼通过对3 8 0 名大学生的调查中考察了性别和性别角色对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 致,倾向于认为男性更加坚强能干、而女性则更加被动顺从,而且这一刻板印象印象 1 0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干预 l 文献综述 不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比较一致,并且性别刻板印象不会因性 别角色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杨沽等人【2 9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的性别进行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渗 透着浓重的传统性别观念和价值界定:以弘扬男性为主旋律、以大量的篇幅来歌颂男 性的巨大贡献和杰出品质;而将传统女性角色作为现代女性的榜样;小学语文教材中 明显的表现出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国内研究者王沛3 0 1 以严格的实验范式对刻板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在其中一 个实验中探讨刻板印象与归类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刻板印象加工的自动化问题时通 过改变噪音与信号比的先定频率发现性别与职业刻板印象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男性 倾向于从事建筑工人的职业而女性倾向从事营业员的职业,并且这种刻板化的自动激 活效应强大到意识性抑制“无能为力 的程度。 徐大真3 1 1 对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均认为男 性是勇敢的、坚强的、富于冒险精神的、统治欲强,领导者的角色:而女性是体贴的、 顺服的、井井有条的、可爱的、情绪化的角色。从而证明女弱男强的性别刻板印象是 客观存在的。 ? 1 4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r 1 4 1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 在现实社会中,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很常见的,如大多数人认为男性具有独立、 勇猛、粗心、心胸开阔、刚强、攻击性强等特征,适合于从事家庭以外的、竞争性、 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