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传动装置.docx_第1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传动装置.docx_第2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传动装置.docx_第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传动装置.docx_第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传动装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前言3设计任务书4设计内容及要求和步骤5第一章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61.1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61.2 原动机选择71.3传动装置总体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8第二章 V带的设计计算102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102.2带轮的设计 12第三章 齿轮的设计计算143.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143.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18第四章 轴的设计244.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244.2初估轴径244.3轴的结构设计24第五章 校核295.1轴的校核295.2键的校核325.3滚动轴承的校核33第六章 箱体的主要尺寸及附件346.1:箱体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346.2:箱体及其附件的结构36第七章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37参考文献38附表39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进行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传动装置的设计包括: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V带的设计、齿轮的设计、轴的设计等设计内容,其中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中有两种方案预选比较,最终选择二级圆柱斜齿轮传动,然后选择好电动机进行传动比的计算,传动比设计好后进行V带和带轮的选择及设计,接着进入重要的环节,齿轮和轴的设计计算。齿轮的设计主要是高速齿轮及低速齿轮的计算;轴的设计分为高速轴,低速轴和中间轴的结构设计与各轴段长度的计算。最后是轴,键的校核。本输送机的优点是采用多轴传动,提高了传动效率,缩短了运输周期,可以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关键字:电动机 齿轮 轴 传送带 箱体The summary of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courseThe curricular design of machine desig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eps during the course of machine design curriculum .Improving the qualities of curricular design of machine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ster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in 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 In this paper, the foundry sand Transmission Device design. Transmission design include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ransmission, V with the design, gear design, shaft design, design elements, which drive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program, there are two pre-comparison, the final choice of Helical Gear , and then choose a good motor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transmission ratio good design V belt and pulley after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and then into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gear and shaft design calculation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gear gear and low gear high-speed computing; shaft into the design of high speed shaft, low speed shaft and intermediate shaft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length of each axis. Finally, axis, the key check. The conveyor has the advantage of using multi-axis transmission,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shorten the transport cycle, can be mass-produced in large numbers to be widely used.Keywords: motor gear box shaft belt前言机械设计是一门以机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利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实践性设计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确定机器设计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及“开发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我们将以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的传动装置机构的设计为例,从运动学以及机器的动力学入手,研究机器设计的确定性和可能性。对设计方案中零件的结构强度、刚度、和动力学特性进行精确分析。在设计机器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机器的使用功能要求,经济性要求,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靠性的要求。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为体的能力。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4.培养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设 计 任 务 书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4.输送带1V243F3.工作机鼓轮2.传动装置1. 电机非常机2. 机原始数据学号鼓轮直径D(mm)输送带速度V(m/s)输出转矩T(N.m)08030204043500.8450二、已知条件1.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机转动,经传动装置带动输送带移动。2.使用寿命为8年,大修期4年。3.工作条件:每天两班制工作,工作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4.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为5%。5.工作机效率为0.95。6.按小批生产规模设计。三、设计内容1.设计传动方案;2.设计减速器部件装配图(A1);3.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高速级从动轮、中间轴);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内容、步骤及要求见下表设计阶段内容基本要求所用天数1设计准备确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布置设计题目,讲授设计步骤、内容及要求。0.5进行减速器拆装实验。以班为单位全体参加。2机械系统方案设计选择传动装置的类型。拟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图,对各方案的优劣进行简单的评价。0.53机械系统运动、动力参数计算电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根据工作阻力确定执行机构所需的最大功率;计算传动装置中各轴的功率、转速和转矩。按时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14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传动系统中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等设计计算。按教材相应章节确定传动零件的材料、主要尺寸等。按时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进行下一步工作。1.55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轴系结构设计初定轴径,轴承型号。校核减速器中间轴及其上键的强度、轴承寿命。减速器箱体及其附件结构设计。学习指导书中关于草图设计的内容,在坐标纸上绘制装配草图。检查轴系结构、箱体结构和附件结构的合理性。轴的强度计算要求中间轴用安全系数法校核。用计算机绘图的学生必须在绘制完草图并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再到计算机上绘图。56减速器装配图、零件图设计在绘图纸上绘制减速器正式装配图,减速器中间轴及其中间轴上大齿轮的零件图。装配图上应标注尺寸,编写技术要求和填写明细表等;零件图应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并编写技术要求等。用计算机出图的学生,在出图前经指导教师审核后再出图。4.5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第2至第6设计阶段中计算和分析的内容。内容全面、正确,论述清楚,一般不少于7000字。18设计总结与答辩对整个设计内容、步骤进行回顾和总结。做好答辩准备。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检查是否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1第一章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1.1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1.1.1系统总体方案:电动机传动系统执行机构1.1.2拟定传动方案 为了估计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拟定传动方案,可以先由已知条件计算其工作机转速的转速,即 一般常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r/min或1500r/min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因此总传动比约为1000/43.68=22.9或1500/43.68=34.34初选两种传动方案,如下:(a)为二级圆柱圆锥减速器 (b)二级圆柱齿轮传系统方案总体评价:方案a的特点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相交而传动比较大的传动。锥齿轮用于高速级。整体尺寸较小,但制造成本较高。方案b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常用斜齿,低速级可用斜齿或直齿,适用于载荷平稳场合。伸出轴上的齿轮常布置在远离轴伸出端的一边,以减少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现象。综上所述,方案b较合理,可满足工作要求,结构较为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所以我选择方案b。1.2 原动机选择(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1.2.1电动机容量1)工作机所需功率P:2)电动机输出功率V带传动功率;滚动轴承效率(3个);闭式圆柱齿轮传动效率(2个) ;弹性联轴器效率 ;工作机效率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输出功率: 3)电动机额定功率Ped由第二十章表20-1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Ped=3kW.1.2.2电动机的转速为了便于选择电动机转速,先推算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由表2-1查得V带传动常用传动比范围,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则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为可见同步转速为1000r/min和1500r/min的电动机均符合,这里将两种电动机进行比较,如下表: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电动机转速(r/min)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同步满载总传动比1Y100L2-431500142036.82Y132S-63100096025.6由表中数据可知两个方案均可行,但方案1的电动机成本低廉且能满足要求,且并没有过大增大结构尺寸。因此,选用方案1,选定电动机的型号为Y100L2-4。Y100L2-4电动机的外型尺寸(mm):(见课设表20-2)A:160 B:140 C:63 D:28 E:60 F:8 G:24 H:100 K:12 AB:205 AC:105 AD:180 HD:245 AA:40 BB:176 L:3801.3传动装置总体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1.3.1总传动比查得Y100L2-4电动机 1.3.2各级传动比分配 因为V带传动常用传动比范围,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故可取V带传动传动比,高速端,低速端1.3.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的转速 :电动机轴 2)各轴的输入功率: 3)各轴的输入转矩: 项目电动机轴0高速轴1中间轴2低速轴3工作机轴4转速(r/min)1420473.3135.243.643.6功率kw32.882.772.662.61转矩()20.1858.11195.67582.64571.69传动比33.53.11效率0.960.96030.96030.9801第二章 V带的设计计算2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2.1.1已知条件:设计此V带传动时,已知条件有:带传动的工作条件;传递的额定功率;小带轮转速;大带轮转速。设计内容包括:选择带的型号,确定基准长度,根数,中心距,基准直径以及结构尺寸,初拉力和压轴力。2.1.2设计步骤:传动带选为 普通V带传动 1)确定计算功率:此输送机每日两班制工作 由书P156表8-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计算功率 2)选择V带型号 根据和小带轮转速 由书P157图8-11选取带的带型为A型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V根据V带的带型 由书P157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验算带速 而带速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v=m/s,最高带速Vmax30m/s,所以带的速度合适。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查表8-8 圆整后取4)确定中心距并选择V带的基准长度长根据带传动总体尺寸的限制条件,结合式(8-20)书P152初选中心距, 即 取计算相应的带长 由书P146查表8-2 取带的基准长度Ld,选取 ,计算中心距a及其变动范围,由,得。确定中心距变动范围 5)验算小带轮包角 故,小带轮上的包角符合要求。6)确定V带根数Z 因为由小带轮的带速机器基准直径 由书P152表8-4a查得由小带轮的带速及传动比 由表8-4b查得 由包角 由书P155表8-5查得包角修正系数 由带长由书P146表8-2查得带长修正系数= 固取Z=37)计算单根V带初拉力 单根V带所需的最小初拉力为: 由书P149表8-3查得V带单位长度的质量 对于新安装的V带,初拉力应为 8)计算对轴的压力 2.2带轮的设计2.2.1小带轮的设计查表20-2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外形和安装尺寸,Y100L2-4系列的电动机,查得电动机的输出轴d=28mm,小带轮直径dd1=90mm, ,所以可以采用腹板式带轮,由V带带型为A型,查表8-10得轮槽截面尺寸 选取 极限偏差为带轮宽 2.2.2大带轮的设计 由书取,大带轮的基准直径,。故,采用孔板式大带轮由选用普通A型V带轮,查表8-10得轮槽截面尺寸 带轮宽 又因为 选取 极限偏差为第三章 齿轮的设计计算3.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3.1.1设计高速级齿轮已知条件输入功率,小齿轮转速,齿数比,工作寿命8年,两班制,转矩58.113.1.2设计步骤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和螺旋角1)按照所选定的方案,高速级齿轮,因此选定此齿轮为斜齿轮2) 因传递功率不大,转速不高,齿轮精度用7级,轮齿表面粗糙度为Ra1.6,软齿面闭式传动,失效形式为点蚀3)材料按表10-1选取,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号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4)考虑传动平稳性,小齿轮齿数取Z1=24, 则大齿轮齿数 5)初选螺旋角=14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试选Kt=1.6;2)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3)由表10-7,两支承相对于小齿轮做不对称布置选齿宽系数d=14)由书P201表10-7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5)由图20-21d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Hlim1=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 Hlim2=550MPa6)应力循环次数N由式(10-13)计算=60473.31(283008)= N2= N1/u=1.09109/3.5=由书P207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1, KHN2=0.93 7)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所以许用接触应力8)由 由书P217图10-30查得 由 由书P215图10-26查得 9)计算将有关值代入式得 10)计算圆周速度11)计算齿宽b及模数mn12)计算纵向重合度13) 计算载荷系数K根据已知条件,选取使用系数根据圆周速度,7级精度,由书P194图10-8查取由书P196表10-13查得由书P198图10-13查得,由书P195表10-3查得载荷系数14)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mm 15)计算模数mn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其主要公式为 1)计算载荷系数K根据纵向重合度=1.9,由图10-28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Y =0.875 2)计算当量齿数 3)查取齿形系数与应力校正系数由书P200表10-5查得YF1=2.592, YF2 =2.178; YS1=1.596, YS1=1.7924) 由图2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为FE1=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为 FE2=380MPa5) 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91, KFN2=0.93,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由式(10-12)得6)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7)设计计算 对此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mn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mn=2.0mm,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 =47.69mm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有 取 取实际传动比与原分配传动比一致。4.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中心距,将中心距圆整为112mm.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值改变不多,故等不必修正。 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 计算齿轮宽度 圆整后,取。5)齿顶圆直径 6)齿根圆直径 3.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3.2.1设计低速级齿轮的已知条件输入功率2.77kw,小齿轮转速,齿数比,工作寿命8年,两班制,转矩195.673.2.2设计步骤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和螺旋角1)高速级齿轮为斜齿轮,导致中间轴上有轴向力,因此选定低速级齿轮也为斜齿轮,使其产生轴向力,抵消一部分由高速级齿轮产生的轴向力2)因传递功率不大,转速不高,齿轮精度用7级3)材料按表10-1选取,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号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4)考虑传动平稳性,小齿轮齿数取Z1=24,则大齿轮齿数取Z2=75 齿数比u=75/24=3.13 5)初选螺旋角=14.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试选Kt=1.6;2)由表10-7,两支承相对于小齿轮做不对称布置选齿宽系数d=13)由书P201表10-7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4)由图20-21d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Hlim1=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为 Hlim2=550MPa5)应力循环次数N由式(10-3)计算=60135.21(283008)= N2= N1/u=/3.13=由书P207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2, KHN2=0.946)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所以许用接触应力7)由 由书P217图10-30查得由 由书P215图10-26查得 8)计算将有关值代入式得 9)计算圆周速度10)计算齿宽b及模数mn 11)计算纵向重合度 12) 计算载荷系数K根据已知条件,选取使用系数,根据圆周速度,7级精度,由书P194图10-8查取,由书P196表10-13查得,由书P198图10-13查得,由书P195表10-3查得载荷系数13)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14)计算模数mn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计算载荷系数K根据纵向重合度=1.903,由图10-28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Y =0.88 2)计算当量齿数 3)查取齿形系数与应力校正系数由书P200表10-5查得YF1=2.592, YF2 =2.22; YS1=1.596, YS1=1.774) 由图2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为FE1=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为 FE2=380MPa5) 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90, KFN2=0.92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由式(10-12)得 6)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7)设计计算 对此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mn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mn=2.5mm,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 =82.68mm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则 取实际传动比改变不大,与原分配传动比基本一致。4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中心距 将中心距圆整为155mm。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 计算齿轮宽度 圆整后,取5)齿顶圆直径 6)齿根圆直径 传动参数及尺寸名称高速级低速级小齿轮大齿轮小齿轮大齿轮齿数24842991法面模数222.52.5螺旋角15.3615.3614.6.14.6分度圆直径49.78174.2274.92235.09齿顶圆直径57.78182.2284.92245.09齿根圆直径44.78177.2268.67229.84齿宽55508075中心距112155圆周速度1.060.47传动比3.53.14第四章 轴的设计4.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常用材料45钢,调质处理。4.2初估轴径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查表15-3,得:,则:高速轴, ,高速轴最小直径处安装大带轮,轴上设有一个键槽。所以高速轴:,取 中间轴:,取低速轴:,低速轴最小直径处安装有联轴器,轴上设有一个键槽。,取4.3轴的结构设计4.3.1高速轴的结构设计1.各轴段直径的确1) 最小直径,安装大带轮的外伸轴段,。2) 密封处轴段,根据大带轮的轴向定位要求,定位高度,选取。3) 滚动轴承处轴段,所以,选取轴承为7207C,其尺寸。4) 过渡轴承,由于各级齿轮传动的线速度均小于,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因此需要考虑挡油盘的轴向定位,取。5) 齿轮处轴段,由于齿轮的直径较小,采用轮轴结构。轮和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需要一样,均为45钢,调质处理,。6) 滚动轴承处轴段。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1) 由大带轮的毂孔宽度,确定。2)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确定。(结合表4-1)由轴承选取轴承盖螺钉直径,那么,由轴承,取。由装配关系取带轮与箱体距离为,轴承处轴段缩进,则,。3)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4) 由高速级小齿轮宽度确定。5) 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6) 由装配关系等确定,取88.5mm4.3.2中间轴的结构设计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1) 最小直径,滚动轴承处轴段,滚动轴承选取7207C,其尺寸为 。2) 为低速级小齿轮轴段,选取。3) 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4) 高速级大齿轮轴段,。5) 滚动轴承处轴段。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1) 由滚动轴承、挡油盘等确定,滚动轴承选取7207C,尺寸为所以。2) 由低速级小齿轮的齿宽确定。3) 轴环宽度。4) 由高速级大齿轮的宽确定。5) 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4.3.3低速轴的结构设计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1) 最小直径,安装联轴器的外伸轴段,。2) 密封处轴段,根据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以及密封圆的标准3) 滚动轴承处轴段,所以,选取轴承为7212C,其尺寸。4) 过渡段,需要考虑挡油盘的轴向定位,取。5) 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6) 低速级大齿轮轴段。7) 滚动轴承处轴段。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1) 由选取Y型联轴器,则联轴器的毂孔宽为,取。2)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确定,由轴承外径确定螺钉直径,那么,由轴承, ,取。3)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取50mm。4) 由轴环宽度取。5) 由低速级大齿轮宽,取。6) 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取60mm 7) 过渡轴由装配关系、箱体机构确定 4.2.4中间轴细部结构设计1)由选取键的公称尺寸,由,选取键长。2)由选取键的公称尺寸,由,选取键长。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此轴段的直径公差选为。第五章 校 核5.1轴的校核(以中间轴为例)5.1.1 齿轮2受力分析齿轮3受力分析5.1.2计算支反力1.垂直面支反力如图由绕点的力矩,得由绕点的力矩,得2.水平面支反力如图由绕点的力矩和,得由绕点的力矩和,得3.A、D两点总支反力点总支反力点总支反力5.1.3绘转矩、弯矩图1.垂直面内的弯矩图MV(图见下)B处弯矩: C处弯矩: 2.水平面内的弯矩图MH (图见下)B处弯矩:C处弯矩:3.总弯矩(图见下)B处:C处:4.转矩图6-2中间轴弯矩图、合成弯矩图、扭矩图5.当量弯矩单向回转轴,扭转切应力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折算系数B处:C处:5.1.4弯矩合成强度校核进行校核时,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转矩的截面,即截面C的强度,根据选定的轴的材料45钢,调质处理所以,则强度足够 5.2键的校核中间轴上,高速级大齿轮段所用键的尺寸结构为,低速级小齿轮轴段所选键的尺寸为,由于是同一根轴上的键,他们传递的转矩相同,所以只需校核短的键即可。即,轴段,键的工作长度键的接触高度,传递的转矩,键静连接时的许用应力。所以,键连接强度足够。5.3滚动轴承的校核根据选定轴承为角接触轴承,轴承型号为7207AC,其基本参数为:额定动载荷为,额定静载荷为,载荷系数为由 得 由得, 因此 由得, 因此 所以轴承2为危险轴承,验算其寿命要求使用寿命为8年,大修期为四年,所以预期寿命计算得轴承校核合格第六章 箱体的主要尺寸及附件6.1:箱体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二级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尺寸名称符号结构尺寸/箱座(体)壁厚8箱盖壁厚18箱座、箱盖、箱底座凸缘的厚度b、b1、b2b=12,b1=12,b2=20箱座、箱盖上的肋厚m、m1m=6.8、m1=6.8轴承旁凸台的高度和半径h、R1h由结构要求确定,R1=C2(C2见本表)轴承盖(即轴承座)的外径D3嵌入式:1.25 D10(D为轴承外径)地脚螺钉直径df16地脚螺钉数目n4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d110箱座、箱盖联接螺栓直径d 2(0.50.6) df;螺栓间距l=150200通孔直径d13.5沉头座直径D26螺栓直径C1min20C2min16定位销直径d(0.70.8) d2轴承盖螺钉直径d 3(0.40.5) df视孔盖螺钉直径d 4(0.30.4) df吊环螺钉直径D5按减速器重量确定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的距离l1C1C2(58)大齿轮齿顶圆与箱体内壁的距离11.2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2(或(015)轴承端盖外径D2D(55.5)d 3轴承旁联接螺栓距离S尽量靠近,以M d 1和M d 3互不干涉为准,一般SD21).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根据上表确定): 齿轮减速器的值=1mm 箱座壁厚=8mm 轴盖壁厚1=8mm 箱座b=12mm 箱盖b1=12mm 箱盖b2=20mm 箱座m=6.8mm 箱盖m1=6.8mm 地脚螺钉直径df=16mm 地脚螺钉数目n=4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d1=16mm 箱盖、箱座联接螺栓直径d2=10mm 轴承盖螺钉的直径d3=10mm 螺钉数目n=6 轴承外径D2=160mm 观察孔盖螺钉直径d4=8mm df至箱外壁距离C1=26mm df至凸缘边缘C2=24mm d1至箱外壁距离C1=22mm d1至凸缘边缘C2=20mm d2至箱外壁距离C1=16mm d2至凸缘边缘C2=14mm 凸台半径R1=20mm 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l1=50mm2).减速箱零件的位置尺寸: 齿轮顶圆至箱体内壁的距离1=11mm 齿轮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2=10mm 轴承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3=11mm 旋转零件间的轴向距离4=12mm 齿轮顶圆至轴表面的距离5=10mm 大齿轮齿顶圆至箱体内壁的距离6=40mm 箱底至箱底内壁的距离7=20mm 减速箱中心高H=178mm 箱体内壁至轴承座孔端面的距离L1=58mm 轴承端盖凸缘厚度e=12mm 箱体内壁轴向距离L2=161mm 箱体轴承座孔端面间的距离L3=277mm6.2:箱体及其附件的结构(1)箱体结构形式减速器箱体一般用灰铸铁(HT150或HT200)铸造而成。(2)附件的结构1视孔和视孔盖视孔盖用轧制钢板或铸铁制成,它和箱体之间应加纸质密封垫片,防止漏油。2通气器在箱体顶部设通气器。3放油螺塞换油时,应在箱体底部、油池最低位置处开设放油孔,放油螺塞和箱体接合面之间应加垫圈,防止漏油。4油面指示器采用杆式油表。5起吊装置起吊装置由吊环螺钉、吊耳、吊钩组成。吊环螺钉是标准件,设计时,按起吊重量选取,吊环螺钉安装在箱盖凸缘加工的螺孔中。6起盖螺钉在箱盖联接凸缘位置加工出12个螺孔,直径与箱体凸缘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