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当前社会 经济发展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示范院校活动为参照,主要从素质教育、工学结合、就业 导向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等方面对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 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和构建“工学一体、校企一家、实境育人 的“四三 高职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质量管理 a b s t i 认c t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i s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t y p ei nd e v e l o p i n g ,w h i c hi s t a k i n go nt h em i s s i o nc u l t i v a t i n gb e i n gg e a r e dt ot h en e e d so ft h e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p r o d u c i n g ,b u i l d i n g ,s e r v i n ga n dm a n a g i n gt h eh i g ht e c h n i c a la b i l i t yt h a tf o r e f r o n t n e e d s t h i sp a p e rs t u d i e st h ed y n a m i c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a n dc u r r e n ts o c i o -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t ov o c a t i o n a l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a n dc h a l l e n g e s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i n 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f o r t h es t u d y ,q i n h u a n g d a ov o c a t i o n a la n d 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t oc r e a t e am o d e li n s t i t u t i o nf o rr e f e r e n c et oa c t i v i t i e s ,m a i n l yf r o me d u c a t i o nf o ra l l - a r o u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w o r k - s t u d yc o m b i n a t i o n ,j o b - o r i e n t e d a n dw o r kt ob u i l da p r o c e s s o r i e n t e dt h em o d e l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a r e a ss u c ha s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 f e a t u r eh i g ho nt h em o d e l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a l y s i s ,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dav o c a t i o n a lt r a i n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 ,t oe x p l o r ea n db u i l d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w o r k a n dl e a r n i n g ” s c h o o le n t e r p r i s ea saw h o l e v i r t u a le d u c a t i o n 4 - 3 ”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t a 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 s uq i l i ( m a n a g e m e n ts c i e n c ea n dp r o je c t ) directedb yp r o f l i us h u l i a n g k e y w o r d s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 ,w o r k s t u d y c o m b i n a t i o n ,q u a l i t ym a n a g e m e n t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当前社会 经济发展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示范院校活动为参照,主要从素质教育、工学结合、就业 导向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等方面对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 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和构建“工学一体、校企一家、实境育人 的“四三 高职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质量管理 a b s t i 认c t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i s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t y p ei nd e v e l o p i n g ,w h i c hi s t a k i n g0 nt h em i s s i o nc u l t i v a t i n gb e i n gg e a r e dt ot h en e e d so ft h et a l e n t e dp e r s o n p r o d u c i n g ,b u i l d i n g ,s e r v i n ga n dm a n a g i n gt h eh i g ht e c h n i c a la b i l i t yt h a tf o r e f r o n t n e e d s t h i sp a p e rs t u d i e st h ed y n a m i c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a n dc u r r e n t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t ov o c a t i o n a l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a n dc h a l l e n g e s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i n 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f o rt h es t u d y ,q i n h u a n g d a o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t oc r e a t e am o d e li n s t i t u t i o nf o rr e f e r c n c ct oa c t i v i t i e s ,m a i n l yf r o me d u c a t i o nf o ra 1 1 a r o u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w o r k s t u d yc o m b i n a t i o n ,j o b - o r i e n t e d a n dw o r kt o b u i l da p r o c e s s o r i e n t e dt h em o d e l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i na r e a ss u c ha sp e r s o n n e lt r a i n i n g f e a t u r eh i g ho nt h em o d e l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a l y s i s ,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dav o c a t i o n a lt r a i n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 ,t oe x p l o r ea n db u i l d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w o r ka n dl e a r n i n g ” “s c h o o le n t e r p r i s ea saw h o l e ”“v i r t u a le d u c a t i o n ”4 3 ”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t a 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 s uq i l i ( m a n a g e m e n ts c i e n c ea n dp r o je c t ) directed b yp r o f l i us h u l i a n g k e yw o r d s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t a l e n t 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 ,w o r k s t u d y c o m b i n a t i o n ,q u a l i t ym a n a g e m e n t p 士= i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 养模式研究,是本人在华北电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本人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北 电力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咯! 盘丝 一日 期:2 翌窆:! :丝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电力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学校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 阅;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同意学校可以用 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涉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遇:盘丝 导师签名: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1 1 论文的选题背景 第一章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 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在我国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 的高职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职院校数、每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在整个高等教 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到2 0 0 7 年全国有高职院校发展到1 1 6 8 所,当年招生2 8 3 万 人,在校学生达到8 6 1 万人,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半壁江山啪。 与规模的快速扩张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提高并不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高职教育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在沿用本科学科型 的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并没有实质型的区别。全社会仍在很大程度 上把高职教育看作是本科教育的一种补充,这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其实,高职教育规律的研究已经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结论。比如说产学研 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等,但与理论研究相比,高职教育在实际的工作中,并 没有完全按理论规范的那样去做,许多学校并没有真正把这个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 中。再如双师素质问题、课程改革问题、实训效果问题、职业素质问题等等都没有 提到“硬性任务 的高度,而基本上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是一种“软性 任务”。这也致使高职教育并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 2 0 0 6 年,国家教育部以教高 2 0 0 6 1 6 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 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 6 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 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 人才的使命【3 1 。因此,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 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 临着严峻的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成为一种独 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 不断探索和创新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意味着高职教育必须从过 去的规模扩张向内涵提高转变,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教育观念和 思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1 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 2 1 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就业导向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大众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 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 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 之路h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开设必须要经过充分的人才市场供需调查分析, 尤其是要经过来自于社会、行业、企业等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的论证,进行相应 的职业能力分析,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推得出,下得 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满足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专业技术人 才。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目标的实现,其落脚点是使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 作岗位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现实来看,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并不 理想。当前社会的就业现状是,一方面无业可就,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就业艰难: 另一方面,则是有业不就,实际上不是不就,而是就不了,大学生所学非企业所需, 企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大学生又不掌握和具备。因此要实现“就业导向 这个 目标,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2 2 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教高 2 0 0 6 1 6 号文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 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 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 高质量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就是不断探索和 创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依托行业、企业,积极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不追求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而是按照企业实际工作 的过程为导向,实施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课程 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全方位改革,才能真正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1 2 3 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根本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 重大突破,明确了以往高职教育到底是姓“高 还是姓“职 的争论和模糊观念。 既然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就应该有自成一体的教育理论体系和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应该体现在教育教学理念 的转变、教学与学习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产学合作的实施诸方面。 归根结底,就是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上下功夫,只有人才培养模式有了 2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质的跨跃,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也才能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数 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3 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双元制模式、c b e 模式和t a f e 模式,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同时三者也有相同之处 s l 。 “双元制 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 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其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国的“双元制 教育充分肯定个人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强调个人的悟性、性向、兴趣和能力,因而 必须尊重个人的适当选择。这既形成了德国人的生活观和择业观,也在很大程度上 坚定了德国青年选择职教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 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项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德国也因此实现了战后经济 重建并迅速崛起的目标,从而成为欧洲经济强国。 c b e 模式 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c b e 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能力本位教 育,它所指的能力( c o m p e t e n c e ) 是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6 】。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 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 d a c u m 表) , 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 t a f e 模式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 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 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n ”。t a f e 模式采用的是 培训包,相比于英国的学习包更为有效,因此它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 还有很多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像英国的教育是“为了所有入 的教育”,它的教育系统号称是世界上最为严谨复杂但又灵活的教育系统之一,其 职业导向性和以雇主为核心的理念,有利于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适 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能力。丹麦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其基本特征的 则是参与性。丹麦政府鼓励各职业教育利益者( 主要包括国家、社会伙伴、学院、 公司、教师和学生) 共同参与职业教育项目合作和国家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总体而言,尽管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产生背景不同,培养方式也不尽相同,但 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点是注重实践教学,强调社会参与,建立了一系列的 技能等级考核要求,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师资队伍中来自产业界的占相 当大的比例。而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就是要加强职业院校与 企业的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1 3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在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上已经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 索,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模式、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与改革、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 果。全国三次职业教育产学研会议之后,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的办学指导思想,对职业 教育的定格、定向、定位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 2 0 0 5 年8 月1 9 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会议主题 是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周济部长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 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 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职业教育战线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路子上来,与 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教高 2 0 0 6 1 6 号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 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 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 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 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 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关于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摸索、探究的阶段,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外延和特点还尚未形成科学的定论。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无论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 识上,还是在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中都还不够清晰。 4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1 4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 键问题。正因为如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 话题。但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内涵以及如何在人才培养的 过程中构建与实施,现在看来仍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高职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很容易走入误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定位在高等教育和 职业教育的类型上,才能有正确的逻辑起点n 玎。为此,本文拟在一般意义上的人才 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河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院校建设活 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高职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及其特点,为逐步展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国外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本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起到了不 可估量的作用,显示了极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生命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我 国,由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规模扩张与内涵建设没有能够 完全有效衔接。教育部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之路,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能够及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专业人才市 场供求情况进行调整,学校与企业形成了良性互动。但同时,由于规模的快速扩张, 很多高职院校没能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内涵建设,加上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 的国际化,企业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日益加深,很多企业只能辉煌一时,企业 旦效益下滑,产品销路不畅,订单减少,高职院校与企业依托的所谓的订单培养 和职业面向也随之失去了意义,所以很多院校有的专业只开办一两年就停止招生, 接着申报新专业,如此循环。与市场是接轨了,和企业也对接了,但距离真正的人 才培养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做更深层次的探讨和 研究,高职教育究竟应该怎么样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如何建立,关系到高职教 育办学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企业人才的储备和整个国家的 经济振兴与发展。 教高 2 0 0 6 1 6 号文件已经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校 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也都根据区域经 济的发展程度、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但从实践效果 来看,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不理想。本文在这些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高 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 ( 1 )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是对近年来高职教育人 s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总结,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理论研究情况,展 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 2 ) 建设具有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从终身学习、全面发 展等方面为研究提供支持。 ( 3 )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借鉴i s o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 在高职教育中应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高职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方法。 ( 4 )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高等职业教育也 不例外。因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共性:但由于院校所处地区差异、综合 性院校与行业所属院校、文管类院校与理工类院校各有各的特点,也体现了人才培 养模式明显的差异性。 ( 5 ) 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结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级 示范院校的实践活动,对建设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研究。主要从素质教 育、工学结合、就业导向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阐述。 6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建设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2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 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 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 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 根本价值之所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题之一。 当今社会的工作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机械性活动,而是每个劳动者的智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有机结合,是每个人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释放。而教育本身就是要培育科 学和人文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使受教育者“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 1 1 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 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这句话一则表明教 育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合格人才,同时也说明了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科学完整的概念。人的全面 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只有社会全面进步,逐步走向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才有真正的可能。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 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一般说来,一个 人想要适应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就必须努力使自身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如德、 智、体或身与心等基本方面协调发展,不能畸形发展;如果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上过 于低下,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失衡,这也就必然影响整体素质的发展。体现在职业教 育中,人的全面发展应体现出“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 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体现在人才 培养方案中,就是要“宽口径”,要为人的将来搭建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发展平台。 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其内部也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分解为诸多素质要素,如 “德”,就可以分解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如“智”, 按照不同的理论又可以划分为若干方面。不仅人的各基本素质之间,而且各基本素 质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 程度的多方面性。因此,组织应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有利于成 长的条件和环境,使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更均衡的全面发展,以适应个体生存的需要 7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职业教育培养的 是大写的人,培养出的人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品性,健康的 身心素质,而不只是一个会干活的工匠。如果把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无限放大,其 结果就会遮蔽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如果 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这样的结果最终就只是培养了工具化的“单面 人”,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1 2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日益深入,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剧 烈动荡、变化莫测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企 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的人才,既要掌握过硬的专门 技术,更应该具有良好的隋商,具备开阔的眼界,包容的胸怀,良好的职业道 德,尤其是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才是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尽管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一种就业教 育,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只是简单的工匠,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个 体。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生 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掌握某项或某个领域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某个 岗位( 群) 的专门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谋一个职业,找一碗饭吃; 而是要培养能力强、知识面宽、富有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并不应 只片面强调某一单项技术教育,而忽略了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前文中曾述及的, 过分单纯强调技术的掌握的问题是,一旦市场出现变化,职业发生变更,其转岗的 适应能力必然较弱,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是比较普遍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一项技术昨天还是专利,处于领先地位,明天就可能过时。所以,如果认为职业院 校里就应该纯粹强调实用技术,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将来 就很容易被淘汰。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体,才能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 变更的时候,其求职与工作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改革,改变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老师, 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教学活动,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 生为主体”,实施项目导向,案例分析,换位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8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2 1 3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高职高专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以技术 应用为主线,以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群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合 理地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 目标。促进人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做人与做事并重的高素 质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自主创业的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高职 教育课程设置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2 2 终身学习理论 人类要迎接当今和未来的挑战与危机,每个人都必须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参与 社会全部事务。技术的进步,就业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但要求人 在其一生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人们开阔视野,提高自我发展和创造 的能力提供了机会。在充满生机与挑战,生活内涵日趋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必须 自觉地持续不断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2 1 世纪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会学习, 才能学会生存。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那种完成学校教育, 找到工作就一劳永逸的体制已成为历史。每个人要想使自己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就必须终身学习。 2 2 1 终身学习是2 1 世纪的生存概念 教育应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即人的一生都应该接受教育。其实这在世界许多国 家且很长的历史时期以来既已存在。终身教育理论的正式确立是1 9 7 2 年5 月以埃 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完成的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 过程和学习过程 ,因而提出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们只有按照 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 。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终 身学习是2 1 世纪的生存概念。 1 9 9 5 年3 月1 8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要“推进教育改 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并且就建立与完善 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努力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必要条件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 不仅表明终身教育理念已开始为我国社会所广泛接受,而且也标志着终身教育事业 将从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1 0 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 调“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 9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 。 2 0 0 2 年1 1 月8 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 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 0 0 4 年9 月1 9 日,在党的十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 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我国制定的面向2 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提出要在2 0 1 0 年“基本建立起终 身学习体系”。这些规定和举措说明我国正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终身学习社会。 2 2 2 以终身教育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职业方向明确、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强,使培养的 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岗位( 或岗位群) 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熟练的实践能力与较 强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各门课程必须体现某一职业岗位( 群) 对知识、能力的需求 特点。但从终身教育角度看,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续,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还必须考虑到学 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因此,高职课程必须恰当地处理好职业针对性与终身发展需求性的关系。为此,教 学内容需要采用加强基础、突出应用。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以市 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标,作为高职课程设置取 舍的标准。因此,高职课程设置:一要从比较单一某一个具体的狭隘的职业面向转 向某个岗位群乃至职业群,不但要使学生具有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的基础,而且要 掌握跨职业群的通用理论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二要从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转向培 养学生掌握学习和更新技能的方法,要实现“两个转变 ,即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 生的学习行为的转变;三要拓宽和强化学习平台的构建,“宽口径,活模块 ,注重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身心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奠定更新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 础,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1 0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只有形成了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培养出“推 得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但是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是一蹴 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断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 状况,规范日常教学管理,不断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力度,注重经验的积累 和总结,通过历史的积淀,提炼升华而成。 通过对不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高职院 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既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特点,也都各有特色。 3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性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以千万 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这个培养目标就决定了无论高职教育处于哪个 地区,隶属于哪个主管部门或属于什么性质,都必须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 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 的道路。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载体,创建与真实职业岗位一致的育 人环境,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就业的特点。比如国家级示范院校武汉 职业技术学院以“订单式”为主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的1 4 系全 部实施了“订单式培养”;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探索和创新的“工学一体,校 企一家,实境育人 人才培养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任务主要是为区域或地方经济建 设培养人才。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 一个重要特色。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 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了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普遍实施了“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双证 书”一一专科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构建起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综合 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为标志,以“一教双证”、“双证沟 通”、“双证课程 为特征的教学体系。按照这一教学体系,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纳 入教学目标,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中充分体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开发“双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证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都有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按照职业要求和岗 位能力共同开发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 3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 首先,由于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 的一个重要特色。而全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主导产业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直接决定或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同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有特点。高职院 校基本上都是专业对准产业,技术对准岗位,体现在服务区域建设与对接市场上, 显示出不同的特性。如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旅游胜地和秦皇岛港的地方优势 以及首钢搬迁曹妃甸带来的机会,重点建设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和数控技术等专业 群:而同样立足于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的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面向 和服务区域则主要是两环( 环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 开放带动、城市化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如果考虑到沿海城市与内 陆城市、南北差异等,则同类职业院校的差别就会更大。如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和上 海职业技术学院都比较侧重于与航海和集装箱作业相关的专业建设。 其次,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基本上是中专、中职或行业办学合并 升格创建的,院校的底蕴和办学基础区别较大。这同样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如秦皇岛技术学院是由原秦皇岛市财经学校、河北省工业管 理干部学校和秦皇岛市中等商业学校三所学校于2 0 0 1 年合并升格创建;武汉职业 技术学院则是在1 9 9 8 年至2 0 0 3 年间,通过三次重大的资源重组( 湖北省国防科技 工业职工大学、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和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先后整体并入) , 整合优质社会资源形成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则是解放军军需学院,原隶属 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为军办企业和5 0 余家大型军队企业化工厂服务。高 职院校的发展必然是要在原有办学积淀和优势项目的基础,扬长避短,创新突破的, 所以其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有所差别。 再次,不同类型或性质的高职学院,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很大不同。如以文管 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和以理工类为主的高职院校,显然是有着较大区别的;综合 类的地方院校和原隶属于行业主管部门的职业院校,也有明显差异。如石家庄职业 学院原隶属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铁建) ,1 9 5 0 年创建铁道兵学校,现在就成 为以交通土木类专业为主体、多学科发展的职业学院,形成了“传承铁兵精神, 服务铁路建设”的办学特色;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 ( 工程方向) 两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全国汽车维修、服装行业具有 较大影响,也是缘于学院的历史传承。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凭借专业建设过程和教 学过程实施形成的,专业设置和发展重心的不同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化。 1 2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is 0 9 0 0 0 质量管理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价 高职院校办学强调质量意识、售后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就会给学生和企业吃 了一个定心丸,使学生学着放心,企业用着舒心。用这种态度对待高职院校的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就会增强学院的信誉,提高学院的知名度,提升学院和学生的就业 竞争力,最终赢得社会的尊重。 4 1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概述 根据教育部关于对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精神的要求,全国的本科和 高职高专院校相继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通过评估和“以评促建、以评促 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的贯彻落实,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 工作重心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建设转变,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引导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 出特色,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毋庸讳言的是,在评估过程中为了通过专家组的 评审,部分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临时突击补充和修改原始资料的数据,为了评 估而评估的现象。这中间的影响因素很多,与高校本身偏重规模扩张,疏于内涵建 设,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有关,也与评估指标不尽科学合理有一定关系。 一般来说,高校评估的准备工作都是首先要求组织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