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文化卫道的困境与理想:钱穆“传统政治非专制论”考评.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文化卫道的困境与理想:钱穆“传统政治非专制论”考评.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文化卫道的困境与理想:钱穆“传统政治非专制论”考评.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文化卫道的困境与理想:钱穆“传统政治非专制论”考评.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文化卫道的困境与理想:钱穆“传统政治非专制论”考评.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史学界,无论是自由主义学者,还是保守主义学者,对中国传统政 治是专制政治的观点,都普遍持肯定的态度。只有钱穆对此持有异议。他从史学 与文化学两个角度对“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的观点进行了阐发与解释。“传统 政治非专制论”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钱穆早年以国史研究为基础,认为不宜以专制化进程描述国史演 进,而认为以“文治化进程来表述更为合适。钱穆还认为,政治演进与国史演 进一样,是一个因时与势而动态变化的过程,国史的动态变化并非趋向于稳定的 专制状态。而文治化的不断进展又使中国政治早已向民间与社会开放,社会上并 无可以执行专制的稳定垄断集团。这一国史演进观对早期民主革命者宣传的“专 制论 提出了质疑。 第二阶段是抗战时期,钱穆针对自由主义学者“民权论”等西化分析路径, 认为代议民主不是民主的唯一路径,中国并不乏本土的民主资源,中国的民权表 达方式为“行政权。他提倡,建国不可摈弃传统政治的优点而照搬模仿西方政 制,提出吸收传统政治中“考试权与“监察权作为三权分立模式的补充。 第三阶段是在钱穆离开大陆之后,他进一步对“非专制论 进行了文化理论 上的深化。他提出“职分理论 用以解释传统政治,认为中国政治理论并不以主 权归属为重点,而是在认同政府的前提下强调政府的“职分 。传统中国由于长 期大一统的天下观念,产生了以“责任或“职分为重心的“职分观,也即 不问权而问责的特质。这一政治观揭示出中国传统政治与社会伦理不可分割的特 点,“职分理论 可以运行的根据在于礼制的制约,使得政治结构中的职分个体 都不可逾权,作为君王,也不例外。 从史学与文化学角度而言,钱穆对于传统政治的判断并无大误。但钱穆对于 “非专制论 的理论探索是在学术史的范畴内,在理论上认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背 后都有一套精神与理想,这导致了钱穆的政治理论是一种理想型政治。更具体地 说,出于文化价值的卫道,而给政治附丽上各种精神理想。西方以权利论为中心 的政治理论是一种底线型政治,不含道德伦理,而是力图解决政治合法性的问题。 中国传统政治由于有“礼制 与“天道为中心的文化系统,政治合法性已经得 到了解决,所以学术理想寓于政治,政治变成了文化价值的载体,理想型政治是 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质。 在现代社会,只有底线型政治才更具有操作性,合法性问题作为一个现代问 题,理应由现代政治体制得以解决。理想型政治由于各种操作的配套条件尤为苛 刻,如何实施,如何追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希望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 用,中国传统政治的真相以及在二十世纪所引起的争议,还需要更多精密型研究 进一步探索。 2 关键词钱穆专制文化保守主义历史精神理想政治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c i r c l eo fm o d e r nc h i n a , b o t hl i b e r a l s c h o l a r sa n dc o n s e r v a t i v es c h o l a r sa r eg e n e r a l l ya g r e e dt h a t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o fc h i n ai sd e s p o t i s me x c e p tq i a nm u h ei l l u s t r a t e dh i sv i e w p o i n t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a n dc u l t u r o l o g y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i st h e o r yc a n 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e r i o d s t h ef i r s tp e r i o d ,b a s e d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 n a t i o n a lh i s t o r y , q i a nm ua s s u m e s t h a tt a k ep r o c e s so fc u l t i v a t i o n ,w h i c hi sm o r es u i t a b l et h a np r o c e s so fd e s p o t i s m , t od e s c r i b e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n a t i o n a lh i s t o r y t h es e c o n dp e r i o d , d u r i n gt h e a n t i - j a p a n e s ew a r , q i a nm us u g g e s t st h a tc o p yp o l i t i c a ls y s t e mo fw e s ta n d a b a n d o n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si sn o ts e n s i b l e , a b s o r b e x a m r i g h t a n d “s u p e r v i s i o nr i g h t a st h ec o m p l e m e n to fs e p a r a t i o no fp o w e r sm o d ei s n e c e s s a r y t h et h i r dp e r i o d ,a f t e rq i a nm u i sa b r o a d ,h er a i s e d “d u t yt h e o r y 劳 t oe x p l a i n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s h ea s s u m e st h a tt h ek e yo fp o l i t i c a lt h e o r yo f c h i n ai se m p h a s i z e do nt h e “d u t y o fg o v e r n m e n to nc o n d i t i o no fa p p r o v i n g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 b u tn o ts o v e r e i g n t y f r o mt h ev i e w p o i n to f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a n dc u l t u r o l o g y , q i a nm u so p i n i o n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si sg e n e r a l l yr i g h t h ea s s u m e st h a tt h e r ei sas e r i o u so f s p i r i ta n di d e a lb a c ko fp o l i t i c so fc h i n a , h i sp o l i t i c a lt h e o r yi sj u s tak i n do f i d e a lp o l i t i c s m o r ec o n c r e t e l y , d e s i r et od e f e n d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p r i n c i p l e s ,h e a d d sv a r i o u sk i n d so fs p i r i tt op o l i t i c s i nt h ew e s t , t h et h e o r yo fp o l i t i c s ,c e n t r eo nr i g h tt h e s i s ,i so n ek i n do f b o t t o m - l i n ep o l i t i c s ,w h i c hn e e d st o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o fp o l i t i c a ll e g i t i m a c y w h i l ei nc h i n a ,t h el e g i t i m a c yh a sb e e ns o l v e db e c a u s eo fi t sc u l t u r ec e n t r eo n “r i t u a l a n d “h e a v e n l yl a w s 力,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so fc h i n a 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 i d e a lp o l i t i c s ,w h i c hm e a n sm o r a li sc o n t a i n e di np o l i t i c s 3 i nm o d e r ns o c i e t y , o n l yb o t t o m - l i n ep o l i t i c si sv i a b l e ,w h i l ei d e a lp o l i t i c s n e e d sf u r t h e rs t u d yb e c a u s er i g o rs u p p o r t i n gf a c t o r sa r er e q u i r e d t h er e a l i t y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p o l i t i c so fc h i n aa n dd i s p u t ec a u s eb yi tn e e d sf u r t h e r e x p l o r e k e yw o r d :q i a nm u ,d e s p o t i s m , c u l t u r a lc o n s e r v a t i s m , t h es p i r i to f h i s t o r y , i d e a lp o l i t i c s 4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 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 和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趴神 矽嗍,以 砖各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 二十世纪的历史已经成为历史,而我们还生活在二十世纪的遗产中,国家与 民族的历史命运,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印记。当笔者告别启蒙的年代而丌始学 习历史学及其理论时,心中满是疑问,关于社会、关于国家、关于民族,甚至是 每一个个体的命运,都希望能从历史中能或得到解答。 对于忧虑与疑问,在这几年的读书生涯中,并没有能够像当初所想的那样得 到了直接的解答。但是无疑的是,作者却得到了一个稳定的、反复思考又不断检 验的思考领域。在这个思考领域内,作者将可以解答心中的困惑与问题,也可以 获得其他领域知识的交流与关联。这个领域就是学术文化的领域。 读钱穆的书,是从史学领域开始,如国史大纲、秦汉史、国史新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等。在学习国史时,接触到钱穆对于国史的观念和认识, 笔者常常觉得深有共鸣,不谋而合。后读书愈多,才体悟到,与钱穆的共鸣,并 非来源于他的具体的知识判断。这种共鸣,是指历史认识与历史解释而言。具体 从史观上来说,是指以学术文化为标准的长时段历史观,也即是用学术文化的角 度来解释历史的进展。笔者总结,该长时段历史观包括这样两点: 第一,现代国家以民族为单位,民族以自己的文化为认同,而一个民族的文 化背后有一套学术思想体系。学术代表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第二,检验历史 要用长时段的眼光考察,长时段地审视历史之进展处与衰落处,才能掌握历史的 真相,探究历史背后的动力与精神。 刚开始研习史学之时,因为其历史识见之卓绝与历史眼光之精辟,而倍感服 膺。而时日渐多,才慢慢感受到史学背后的文化关怀之深厚,尤其是一生因为中 西文化困境、传统中国困境而生出的求索意识。所以我的关注点自然而然扩展到 了他的学术思想史以及文化史的研究。 这种文化关怀即是一种“士 的精神。 中国的“士 ,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也是中国历史独有的现象。中国社会的 传统尚“学 ,历史上最优秀的中国人,往往通过自己跻身为“士 的一员。“士 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像是先秦时期的“游士”,魏晋时期的 “名士”。到了唐代,“士”之传统,由于“文人 之轻薄风气盛行而衰落。所以, 唐术五代之乱,风气之衰颓,范仲淹等一代士人重新承接“士 之传统,“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下直至东林党人“事事关心,“士 的兴衰 转变关联着历史的浮沉,随着国史的延续,“士 的传统也一样悠久不息。一直 到清术民初,传统学术面临着西学冲击与现代转型之时,“士 逐渐向现代意义 的专业知识分子转化。钱穆对历史却有着特殊的理解,在“士 与“学术 的大 转型下,他仍然力守“士”的精神本色与传统特质,以为现代转型并不能凭空脱 离中国的传统历史发展。转型的中国面临的动乱与灾难,隐隐约约被他视为有历 史“衰世”的特征,这也进一步影响了他的学术思考和行为选择。就像他看待“士 这个群体的兴衰,往往与世道兴衰恰好相反。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到: “中国历史人物,似乎衰乱世更多过了治盛世,又强过了治盛世。1 而他认为“余 之生,值世又衰。 2 他虽成长于二十世纪,在精神意气上,属于传统知识人,应 世变而生,也迎世变而上,去实现自己的使命与价值。 “士到了二十世纪,便已开始向知识分子转化。“士 与知识分子不相同, “士 不属于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的阶层,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为士 , 孔予说,“士志于道 ,区别于西方近代以前的基督教文化下知识阶层的是,现代 知识分子是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世俗化 产物,即“科层化 的社会结构下 的专业知识领域的工作者。传统的“士”不属于任何一个专门领域,就如同“君 子不器”,“士 重精神而不重“专业 ,中国社会阶层之所以能有一种开放性, 原因在于“士 的流动性。印度、西欧等其他文明体系的国家在近代以前,职业 或身份的等级壁垒都是非常严格的,中国古代社会因有“士的存在,不论外在 局势出现什么样的危机,整个文明都具有历史的可塑性与开放性,文明的内在有 可以变化的能力,悠久的文明也能得以延续,不至于中歇。 这一“士 传统的延续,到了二十世纪遭遇了挑战。挑战来源于现代化转型 与西学的传入。这一矛盾体现在民国学术界,尤其是民国学人的身上。我对民国 学人的关注,先是从学术史之角度,从史学著作开始。逐渐,我越来越关注其作 品背后之人,也即中国传统之士如何转型为现代知识分子,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 他们如何看待中国的整个近代社会的转型,以及现代化出路、传统文化的存亡。 1 钱穆:中国j 力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 0 0 1 年,9 5 页。 2 钱穆:庄子篡笺,台北:东人图书公司,1 9 8 5 年,见序言部分。 2 在社会与学术转型的时期,通过经典的传习与风气的影响,“士的精神在 一批读书人的身上仍然有着天然的承袭,从“士”到“知识分子 ,就像钱穆的 治学经历,从一个乡野间自由读书的小学教师到一个体制内的中学教师而到大学 教师的过程。这看起来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典型案例,但与表面相反,其 内心深处,就像他在晚年回忆的那样,一生历小学而中学而大学,却暗自觉得教 大学不如教中学,教中学不如教小学。3 而论其与民国学术界关系,在去台湾之 前,也实为边缘人。如果不是因为日本侵华,或许钱穆一生的影响可能仅仅会只 限于学院之内。现实局势的多重危机又加剧了这一转变的复杂性,使知识分子群 体成为现实困境中最具有研究价值与历史魅力的群体。传统的“士”最终因为面 临二十世纪的种种剧变,发生巨大的分途,流向了不同的职业与阶层,在这些分 流中,“公共知识分子 的涵义最为接近传统“士 。 学人纷纷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过程中,作者发现,钱穆是一个较为特殊 的例子。他是一个四部之学的通儒,又是一个史学专家;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又 在公共知识界有重要的影响。从他的学术历程来看,他逐步在时势的要求下完成 自身的多重角色。其中,抗战时期是钱穆治学转向的一个关键时期,抗战之前钱 穆几乎只是纯粹的学者,不针对时局发表议论。但抗战之后,钱穆从国史大纲、 中国文化史导论的写作开始,明显开始从考据史学转向文化史学。这个转向 符合当时整个抗战时期史学的转向。4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禹贡学派史学、 新考据学派史学、文化民族主义史学和战国策派史学,都有强调民族复兴的趋势, 三十年代独大的科学治史派,在抗战兴起后也逐渐遭遇到话语挑战。这构成了钱 穆学术转型的背景。 经过这一场文化复兴的思潮,钱穆的学术路径发生了大的改变,他被卷入了 时代的争论,从此成为一个鲜明的“传统文化卫道士”。由于钱穆坚持拯救传统 文化,并持誉美态度,因此,学者们多把钱穆定义为“文化决定论”,或“文化 保守主义”。这种定位成为我们认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一个基本前提。透过以钱 穆为代表的“保守主义 ,来区分以追求西化与普世价值的自由主义,以及追求 3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 l 卷,台北:联经i l ;版事业公司,1 9 9 5 年, 第1 6 0 、1 6 1 页。 4 可以参见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北京:人民l 叶j 版社,2 0 0 6 年。在近现代学术史领域,将抗战时期 作为一个专门时期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这与学术史的特点有关,抗战时期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对政治、经 济环境的改变是立竿见影的,而对学术史的影响则在表面r l :不为明显。而f f l 亮先生这本著作打开了一个战 时学术史研究的新层面,从史学角度入手来讨论如战争、环境变动对学术以及学术流派的影响。 3 平均主义的左派。“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马列主义 ,中国知识界在现代化 转型过程中的几种不同方案,可以用这几种思潮粗略划分。然而,作为政治趋向 分化的描述,这几种思潮并不适应于用来解释学术的转型。有的学者可以在政治 上是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上是保守主义者。所以,这种传统思潮的定义在遇到学 人个案研究时,遇到很大的障碍。如前所述,文化史学在抗战时期兴起与钱穆有 重要的关系,这是他治学转向中最显著的部分,这是将钱穆看成一个文化保守主 义者的重要依据。但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含义又是什么? 尤其是,在中国的近代 史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的内涵与导向有什么意义? “文化保守主义”是美国学者艾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文化保守主义 的关键特点在于“反现代化 。艾恺认为“现代化”最关键的两点特点,“擅理性 与“役自然”,5 从这点来看,钱穆以及一批相当有代表性的学者都具有文化守成 的特点。艾恺讨论了以辜鸿铭与梁漱溟为代表的文保守主义者,也敏锐的发现了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与西方的文化保守主义明显不同:“应说明我所谓的中国文 化守成论这个概念。此词英文称之为c u l t u r ec o n s e r v a t i v e :c o n s e r v a t i v e 习惯 上中译为保守主义,通常都有很重的政治含义和价值指向,和我希望指出的 文化现象有出入;特别是民初的反现代化思想,其不但不保守,进取的精神反而 很明显。6 钱穆虽不在艾恺讨论之内,但对于文化保守主义来说,无疑更具有区 别于西方文化保守主义的特点,同时也不同于辜鸿铭与梁漱溟等众多中国文化保 守主义者。这是笔者选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钱穆与其他文化保守主义相比较,有这样一些不同之处。第一,钱穆以治史 学与子学出身。虽然后期转向文化学,但钱穆并非文化学专家,也未接受过任何 西方学科训练,只能说是一种“文化史学 。7 他在知识背景上,区别于众多以文 化理论闻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比如梁漱溟就是属于文化理论派的。他也并非哲 学家,这有别于新儒家派别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第二,钱穆不算论争中的参与方, 在现代史上数次文化论战中,他从未有过宣言式的表态,他只阐述自己的理论, 并不回应争议,而文化保守主义者多从论战中成名。也可以说,按照艾恺的保守 5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第6 页。 6 艾恺:世界范吲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第4 页。 7 钱穆学术足否足“文化史学”还自争议,但“文化史学”概念是陈启云先生提j i j 并且阐述得最为到位, 笔者采用。参见陈启西钱穆师j 思想文化史学,收入氏著:治史体悟:陈启云文集( 一) ,桂林:广 西帅范大学i l j 版社,2 0 0 7 年。 4 主义的定义,钱穆并未明确表示反对过现代化。第三,具有文化保守主义特征的 同时,钱穆不仅在文化上保守,更在制度、社会等层面都维护传统的合理性。这 个最重要的区别,体现在他的研究中,就是他的“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 观点。 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运动,多以摈弃传统文化为主题。与此对应的,则有反 对者要求复兴传统文化。进入现代史以来,除了民初有极少数复辟帝制的短暂潮 流,传统制度复兴的议题则永远的在现代史上消失了。钱穆在这个问题上,与所 有的文化卫道者不同,他提出传统制度并非一无可取之处,反而,离开了传统制 度的承袭,以制度革新为手段的现代化势必陷入漩涡。无法达到改革者的目标, 反而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而钱穆不仅在史学研究上对自己这一观点提出了有力 证明,并将这一学术成果运用到现实的思考中,切实对现实政治安排做出了分析 和设计。在成都与梁漱溟会面时,钱穆将其在思想与时代上写的时评结集而 成的政学私言拿给梁漱溟看,梁漱溟则认为“君之政学私言似为政治协 商会议近言也。”8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变化微妙的发生着,他从史学研究的领域 走出,逐渐开始议政。在这些政论中,他进一步诠释他的“传统政治非专制 这 一史学观点。钱穆当时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大量的贯穿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的 理解与诠释。他与大量不同背景知识的知识分子一起讨论中国的宪政、民主、法 治,以及建国方案。这中间产生了大量的互相之间的分歧意见。这种对于政治的 分歧意见甚至贯穿其学术生命的一生。 不可否认,钱穆的“传统政治非专制 ,让所有人为之侧目。他既不可能与 自由主义学者成为并肩的战友,也不可能真正的成为新儒家的同盟军。比如钱 穆与张君劢、牟宗三、熊十力等新儒家的意见分歧,终生也没有弥合,以至于钱 穆拒绝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上签名。政治意见的分歧、学术派别 的山头林立,这根本的原因来自于什么? 学者们并没有被“传统政治非专制论” 说服,一直n - 十一世纪的今天,反对声从未停止。而“传统政治非专制”的观 念却以被批判、被否定的方式进入了二十世纪思想史,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钱穆 现象。 这一现象,指向的是钱穆所处困境与其理想的矛盾。钱穆对中国传统的“士 有特殊的情结,他认为国史延绵不绝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没有中断,而中国文化 8 钱穆:八十忆双亲- 9 币友杂忆合刊,钱寅四先生全集( 第5 l 卷)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 9 9 5 年, 第2 4 2 页。 5 的传承所依靠的就是“士 ,“士 代表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精神。这里所谓“现 实 可以理解为当时条件下的制度安排、周围局势,而“超越的精神”,是指在 历史的局限条件下仍然传承儒家“天下为公 、“内圣外王 、“王道与“礼制” 的高调的道德政治。儒家的理想在于,并不允许“政治脱离“道德 成为独立 运作的领域。儒家宣扬的美好价值,是以“政治 作为载体,即使是“人君”, 也只是这个价值的一个卫道者,而绝非可以任意僭越的绝对权力拥有者。 儒家的政治理想处处闪耀着诱人的光辉,然而中国政治的现实却未必如理想 般美好。近代以来,儒家的政治理想的可信任度处于直线下垂的状态,这与整个 反儒思想有重大关系,以至于儒家思想中的政治理论也在反儒的运动中被一再批 判。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专制的观点,从清季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论战,历经新文 化运动与社会史论战,通过长期意识形态史学的诠释,逐渐变成一种定势思维。 9 直到今天,仍然在史学研究中经常被当做前提和预设使用。1 0 儒家思想整个处 在信任危机之下,相比起制度设计,儒家的道德也不再成为知识分子在政治领域 最重要的追求目标。i l “传统政治非专制论”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开始产 生主要影响是在抗战时期。但纵观其一生治学,“非专制论”却是一个在时代风 气下结合自身治学不断调整的结果。“非专制论”在其早、中、晚的三个学术阶 段中都由于其不同的学术转向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从史事到理 9 本文认为,作为专制说本身并不是一个同定的知识概念,而在各个时期因客观形势不同,而发生了重人 的内涵转变。 1 0 至于中国传统专制说的传播过程。侯旭东先生作过专门的梳理,见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 古,近代史研究,2 0 0 8 年第4 期。但该文主要从知识考古的角度挖掘这一概念的传播和接受史,于此 概念的内涵与所指的转变过程未有涉及。侯先生并未从知识论的角度米判定这一概念的正误价值,而足从 传播角度认为这一概念是在国人遭遇两方理论之后自我东方化的一个结果。但该文l b l # , j i 起笔者重视之处 尤j 在于,在思想与各种专门学术绝小贫乏的晚清j 民国学界,这样一个既一i 系统也没并无有力论讪f 的理 论为何没有遭遇到任何真正有力的抵抗思潮? 该文从知识传播角度所做的描述似乎从侧面i 口i 答j ,这个问 题,即中国近代的很多观念的进展的主要动力并小米源f 知识本身,而更决定于心态与形势这样的要素。 就像专制说本身的内涵已经被各种知识背景的人接受一样,历史学者、政治学者、社会学者以及革命者与 思想家,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接受此说。 如前所提到,同情钱穆说法的小乏j 人,如萨孟武、谢扶雅、张其昀等学者,他们在自己的研究模式中, 不是采用的专制主义分析的模式,但并未明确用反对和抗议的方式提: ;。如萨孟武与谢扶雅都足政治学学 者,都对中国传统政治多有赞誉倾向。总体来说,专制论的政治分析模式是从两方政治学方法中学来,像 这样的专门学者,其关于中困传统政治的论著却相对不太引人注意,在史观上并未给时人以冲击。反倒足 维新派与国粹派,其西化的思维模式却大行其道。关于这一点,余英时曾经提到国粹派时期( 1 9 0 5 1 9 1 1 ) , 就已接受了西方理论是普遍真理。后来的西化派如胡适,也是从国粹派这里有所继承,他“受到固粹学 报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中也有理性、自由、对人的尊重等等合理的成分”,这种看法甚至一直 持续到他晚年。参见余英时知识份子的边缘化,1 - - 十一世纪网络版,总第1 5 期,2 0 0 3 年6 月3 0 日。这表明,保守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经常在思维前提上是一直的,关于这一点,从国粹派,到五四后期 反新文化运动的学衡派,科玄论战问题卜的玄学派以及后来的新儒家,都有这样的倾向。这可谓足,近代 史i :中国式保守主义的一个特点。而我之所以不太同意讲钱穆定位为保守主义,实闪钱穆与此有别,他兼 带有保守主义的心态与自由主义的目标,对两种思潮都有所超越。 6 论、从史学风气到文化哲学的纵向深入,虽不断遭遇到左右两边思潮势力的夹击, 但其基本观点却从未放弃。 传统文化在当今大热之后,“传统政治非专制论 也总是与其文化史学、考 据史学的成就长期被研究者割裂看待1 2 。对具体人物的研究,若仅仅只是分割为 现代学术的各个领域单独而治,势必造成对人物的曲解与误读。这一论点长期遭 遇批评,原因在于对研究对象急于归类和定位,而缺乏对人物面临困境的同情之 理解。主流学界对于钱穆的接受多建立在钱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而这一肯定与 追捧,并不包含钱穆对政治史的看法。换句话而言,接受的是钱穆为复兴传统文 化所做的努力,却不包含他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认知。 “传统政治非专制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观点,该观点体现出,钱穆的思想 文化观念所面临的困境,做为文化卫道者的钱穆,他的努力并没有被二十世纪的 知识界所接受。1 3 在这诸多的现实局限与误解中,仍然保留有“士精神的钱穆 式的现代知识分子,又如何看待儒家的政治理想,儒家的政治理想又如何去付诸,、 实践? 钱穆应中国文化的困境危局而生,也终生都在回应这个问题。在二十世纪 远去的今天,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文化的努力是否就可以抹杀? 一个知 识分子终生的文化理想在孤独中挣扎,也在孤独中逝去。而我们是否认识了这一 场文化卫道的悲壮,我们是否感受到主流自由主义的环境之下不易察觉的文化力 量。这并不是文化论战,没有同盟军,这是学术史上一场孤军奋战的卫道。 眨钱穆的对十中国传统政治专制说这一观点,在早期治学中便多有存疑,在其史学研究集大成之作国史 大纲中,较鲜明的开始对这一观点提异议。而抗战军兴,钱穆亦迁往后方治学,在建国与文化复兴的 人潮之下,始涉及政论,但详细考察此间政论文章,皆从治史而出。于足,传统政治非专制说在这一时期 得到史为专题化更为详堪的阐发。i 酊钱穆也由此押j 致明确的批评意见。而钱穆1 9 4 9 年赴港之后,转向文化 史兼义化学的研究,钮这一论j :,做丫更加专题化系统化的升华。但纵观钱穆此观点,终其一生也未有 根本改变。而从3 0 年代一直伞今,能接受此观点肯寥寥无几。在其招致各种批评的过程中,并无明确的声 援与甓i 叫。i 们虽无i u j 确声援,但柏:符i 1 j - 专家中持论近似钱穆观点的学人有张其昀、萨孟武。笔者亦发现, 时人中持论相近者,还包括蒋廷黻。当代史者,对此观点多持保留看法,亦带有一定问情与理解态度的有 余英时、侉际真、阎鸿中、翟玉忠。此下皆有详论。这一观点至今仍然孤掌难呜,然而有趣的足,与此现 象相对应,在传统文化研究呈复兴之势的背景下,钱穆的围学、史学研究却被高度肯定。出现了一大批研 究成果,如人陆陈勇的钱穆传,北京:人民f l ;版社,2 0 0 1 年。汪学群与郭齐勇合著的钱穆评传,北 京:百花洲文艺i i ;版社,1 9 9 5 年。徐囡利的钱穆史学思想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钱穆研 究的丁f 温代表j ,人陆文化界的一种趋势和走向。然而,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无疑,钱穆枉学术史意义 上的定位i 淦释却极为有待深掘。从钱穆传统政治非专制论来看,如何从更广的角度去理解这一观点的由 来及其背景,于学术史的意义远人于】知识论的意义。 ”近年来圉学热的升温,并不意味着钱穆的史学观念已被知识界接受。相反,不论是自由主义,还是新儒 家,不断对钱穆自批评。自由主义阵 ;中,殷海光、李放、余杰,都对钱穆表示不赞成,甚至是轻蔑。新 儒家与钱穆关系尚好,但张君劢与徐复观到j ,晚年,仍然在批判钱穆。 7 ( 二) 学术史回顾 关于钱穆研究,若从学术史角度而言,已是显学,成果蔚为大观。因为 不是本文重点,所以只略论一二,收录相对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 新儒学层面与史学层面 从新儒学层面研究钱穆的国内有罗义俊先生、海外有刘述先先生。罗义 俊先生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新儒家,并将对钱穆的研究收入了方克立、李锦 全先生所编的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刘述先先生作为海外新儒家的集大成 者,也将钱穆与熊十力学派一起定位为新儒家。这一类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即将钱穆的学术思想源头的定位于朱子及宋学。笔者在2 0 0 9 年7 月于武 汉见到台湾黄克武先生,也曾就此一问题向黄先生请教过,黄克武先生的看 法多有折衷,没有明确的定位钱穆为新儒家,但认为带有许多新儒家的特征, 同样认为钱穆的学术思想的最深层的来源在于宋学,在于朱子,认为其终生 最钦慕朱子。笔者对这种看法也持保留。钱穆夫人胡美琦女士也撰文对这一 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她提出的是从其治学路径来看,钱穆的学术理想的来 源不仅仅是宋学,也不能将其定位为新儒家,其治学更倾慕的是孔子儒学。 而余英时先生所撰钱穆与新儒家更是从“道统论”以及双方理念分歧的 角度分析了钱穆思想与新儒家之不同。 从史学思想以及史学史角度研究钱穆的有上海大学的陈勇先生,著有 钱穆传,还有安徽大学的徐国利先生,撰有钱穆史学研究,但都以史 学思想为主。海外有黄兆强先生,也集中在钱穆的史学思想,对钱穆先生的 章学诚研究有精到的见解。 2 学术思想层面 从学术思想史角度研究钱穆的,目前国内有武汉大学的郭齐勇先生、中 国社科院的汪学群先生、陈祖武先生。郭齐勇先生和汪学群先生合著的钱 穆评传是目前国内较为通行的一本钱穆综论式的著作,也是国内最早开钱 穆学术思想研究的先河。陈祖武先生则从事清学史的研究,对钱穆的清学研 究所有阐发,认为钱穆对于清学研究的贡献有这样几点,衔接了清学与宋明 学术;指出了考证学的渊源仍在明中叶已降诸儒。笔者认为陈祖武先生对钱 穆的学术史研究较为精细,议论得当。其观点仍有值得深入的空间,比如考 证学的渊源在明儒,这个牵涉到整个清代考证学的地位,钱穆对于对于清代 考证学的看法,也贯穿了他的传统文化观,即只是一朝学术风气之所胜,并 非如梁启超所认为的文艺复兴,他于清代理学如曾国藩、陈兰甫更为钟情。 还有其他一些学者的学术思想史研究也涉及到钱穆,有汪荣祖先生,罗志用 先生。汪荣祖先生是萧公权先生高徒,写有钱穆清学史述评,对钱穆的学 术史研究多持批判,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认为钱穆的学术史研究较为脱 离政治经济层面,以及没有看到西方思潮的进入与影响,属于“二十世纪的 人做十九世纪的学问 。罗志阳先生由于长期从事学术思想史研究,在整个清 末民初的学术史的视野下,认为钱穆的学术史研究仍属于“道成新学”一系, 多有局限,不能代表学术思想史全貌。而在台湾和香港,钱穆在学院长期任 教,其下学生也多有研究其师学术思想的相关论文,笔者见到的就有许多, 如严耕望、余英时、汤承业、陈启云、卢钟锋等等。这其中,严耕望与余英 时多从钱穆治学经历及其思想的来源、定位对钱穆有所研究。而如陈启云、 汤承业等则多从钱穆内在的思想文化观念来诠释其师思想。两种思路互为补 益。 关于钱穆学术的定位,论者多以国史大纲发表以及中国文化史 导论发表为分界线,认为钱穆学术前期为乾嘉考据学,后期为民族文化史学。 陈勇先生认为,钱穆在抗战期间力主传统复兴,提倡文化史观与其受到华北 事变的刺激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在此前期,钱穆是纯粹的乾嘉考据学者。 据笔者所见的论文资料,以及向陈勇先生的直接请教,陈先生认为师友杂忆 的回忆很多不可信,所以,不能以钱穆晚年的回忆来看其早期治学。陈勇先 生认为,“钱穆在3 0 年代前期本是一个以求真为职志的考据史家 ,并认为钱 穆在古史辩第四册的序言一文中流露出对考据学派辩护的意思,认为他 对当时所出现的对考据学的批评一一做了相当明晰的反驳,“这与他后来对考 据学风的强烈批评,适成鲜明的对照 1 4 。陈启云先生也基本赞成这种解读, “陈勇:钱穆与新考据派关系略论一以钱穆与傅斯年的交往为考察中心,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9 从而在最新的文章中也较为明确的认为可以将钱穆的治学划分为这样两个时 期,也即乾嘉考据期与文化史学期。1 5 笔者不同意生硬的将钱穆分为这样两个阶段,笔者通过对对钱穆治学的 前后时期的对比,对目前的解读持保留态度。论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原因这 上,以“刺激说 为主,这类此类解读多将传统复兴思潮仅仅看成一些多受 旧学熏陶的精英阶层心态受到外来刺激的思想构造产物。这种解读有些过于 夸大心理因素,而忽略学术往往是一个非常缓慢逐渐积累的有机成长体系。 笔者以对传统政治的看法为例,从其1 9 3 1 年所撰写秦汉史讲义已可 见其倾向,与师友杂忆的回忆( 对传统政治的主流看法背后有一套历史 观念和史学方法,并且是刚刚新起,笔者所指钱穆的部分回忆,正是指对这 种史学风气的不满。) 相互佐证,基本相吻合。而若谓之其早期为乾嘉考据辩 护,与后期又转为批评乾嘉考据来对照,这样对比是否合理? 是否过于简化? 我们可以来看看其1 9 2 8 年所编中学国文讲义国学概论中对考据学的看法。 国学概论第九章专论乾嘉考据学,在长篇的述要之后作者评论到,无论 乾嘉诸儒的皓首穷经是否“愚而无成 ,但“其治学放方法之精密,则实有足 多者 ,“近人胡适,盛称以为合于科学的精神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 亦推极其学风之美 。以上虽看似是对乾嘉考据学的誉美,但只是转引胡适与 梁启超对于乾嘉学的看法( 盖因胡梁在作者成书的二十年代未能代表主流的 学术意见) ,并不代表作者自己的核心论点,所以即使胡梁两位大学者的极力 赞美,作者自己却保留性的并不怎么看重乾嘉学,“最其所至,实亦不过为考 史之学之一部”。m 并且专门引用了柳诒征论乾嘉学非经学而是考史之学的观 点,以及引用了胡适在国学发刊词中对考据学的批评。这说明,钱穆在 还未进入北京学术圈之前,就只是把乾嘉考据学看成一种方法,而并非治学 的目的。学界认为3 0 年代中期开始钱穆对考据学的态度发生转变是有很大的 误解的。这种误解的原因,笔者的分析是,钱穆从1 9 3 5 年开始写的中国近 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对考据学派进行了批评,1 9 3 9 年国史大纲引论 版) ,2 0 0 7 年9 月,第5 2 页。 1 5 参见陈启云: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载于 “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 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大学历史系( 主办) ,2 0 0 9 年l o 月。 6 参见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第3 l l 、3 1 3 、3 1 5 页。 l o 同样对考据学派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评。但钱穆所写国学概论是教材, 并且是分专题论述,且以述多而论少,所以作者自己本身对于各派学术方法 的观点虽有流露,但限予体裁,并不适宜表露过多。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史一书作者以汉学与宋学的关系来展现学术流变,而尤其希望能打破汉宋 的门户疆界,其批评之论,是源出于此。至于国史大纲引论,则是牵涉 到以傅斯年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派以及抗战的外部环境,多是对时风与时人的 批评,并非摈弃考据学方法的本身。钱穆的史学中,非常强调著作的立意和 体裁,每一书所针对不一样,不能只对前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的观点做直线 式的考察,这样很容易得出矛盾的结论。 3 政治史观层面 关于钱穆政治思想的研究非常少,有以下原因: 首先由于钱穆先生从事史学研究,并未专门留有制度史的专著,只有一 本中国历代政治待失的演讲录。关于传统政治制度的分析,虽然散见于 其各部史学著作中,但由于钱穆先生早期以考据史学出身,逐渐转向文化史 学,中年到晚年又以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学为归。遂其制度方面的议论远比不 上起学术史的研究与文化观点引人注意。 第二,钱穆一生涉及时论与政论的时间不多,仅在抗战时期有过集中表 述。从思想与时代月刊上文章的变化可以看出,先生在写了一批政论之 后,文章内容转向学术思想史。钱穆多以纯儒为世人所熟悉,由于其为书斋 中一名纯粹的学者,不涉政事,又自己的言论又非常严谨和苛严。所以其政 治见解由于其纯粹学者的身份易被忽略。 第三点在于,中国传统并无专门的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是以伦理思想为 本位,政治思想往往内化在学术思想中,并无独立体现。河南大学的翁有为 先生在九十年代以钱穆发表的几篇文章为例分析了他的政治思想,认为其推 崇的是一种贤人政治,不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1 7 黄克武先生认为钱穆的 1 7 翁有为: 钱穆政治思想研究,史学月刊,1 9 9 4 年第4 期。 在政治见解上最高理想是“经史合一 。8 郑大华先生在抗战时期钱穆复兴中国 文化的思想一文中,强调抗战时期钱穆的文化史观念的转向与文化民族主义意 识。1 。何方昱博士对思想与时代杂志的研究涉及到钱穆,在一些具体问题, 比如建都、宪法等问题上描述了他的见解。 关于“非专制论”的研究,史学界基本上没有专门研究。中国传统专 制说的传播过程,侯旭东先生作过专门的梳理。2 1 但该文主要从知识考古的角 度挖掘这一概念的传播和接受史,于此概念的内涵与所指的转变过程未有涉 及。侯先生并未从知识论的角度来判定这一概念的正误价值,而是从传播角 度认为这一概念是在国人遭遇西方理论之后自我东方化的一个结果。但该文 非常引起笔者重视之处尤其在于,在思想与各种专门学术绝不贫乏的晚清与 民国学界,这样一个既不系统也没并无有力论证的理论为何没有遭遇到任何 真正有力的抵抗思潮? 该文从知识传播角度所做的描述似乎从侧面回答了这 个问题,即中国近代的很多观念的进展的主要动力并不来源于知识本身,而 更决定于心态与形势这样的要素。就像专制说本身的内涵已经被各种知识背 景的人接受一样,历史学者、政治学者、社会学者以及革命者与思想家,分 别从自己的角度接受此说。 对于“中国传统非专制论 一说,同情钱穆说法的不乏其人,如萨孟武、 谢扶雅、张其昀等学者,他们在自己的研究模式中,拒绝采用的专制主义分 析的模式,但并未专门写文明确表示反对。萨孟武与谢扶雅都是政治学学者, 都对中国传统政治多有赞誉倾向。谢扶雅、张其昀、萨孟武等专门学者,他 们关于中国传统政治的论著不太引入注意,在史观上并未给时人以冲击。反 倒是维新派与国粹派,其西化的思维模式却大行其道。关于这一点,余英时 曾经提到国粹派时期( 1 9 0 5 1 9 1 1 ) ,就已接受了西方理论是普遍真理。后来 的西化派如胡适,也是从国粹派这里有所继承,他“受到国粹学报的影 响,认为中国传统中也有理性、自由、对人的尊重等等合理的成分, 博黄克武:钱穆的学术思想与政治见解,国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1 5 期,1 9 8 7 年6 月。 1 9 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