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调查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调查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调查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调查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调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近几年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呈跳跃式前进,给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 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动力,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教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除 了必须满足教学使用场地外, 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免费开放和向周边社会人 员进行有偿开放。若能充分综合利用这些场馆资源为学生和大众服务,将有利于推动 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使高校体育场馆有效地为学生和大众服务,对推进学校体 育的开展尤其对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 和社会人员开放情况对在校学生和部分社会人员进行调查。 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的教 学场地利用的情况、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利用情况、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和 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应该是在保证学校学生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在剩余 时间段内将场馆的部分功能对社会人员进行开放,以满足校内和校外的双重需求。 但是,当前高校的大部分体育场馆都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使用需求。由于高校的体 育场馆在课间休息、午间休息以及非教学时间段不对在校学生开放,学生在课余时 间进入体育场馆活动较为困难。而社会人员对体育场馆的使用时间多为下班后或双 休日,时间较为固定。这就导致了高校体育场馆在大部分时间闲置率较高。 2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 场地设施、 场地面积与服务质量均有待提高, 以满足校内和校外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在满足在校学生对体育场馆需求的同 时,增加对社会人员开放的时间。并应制定出一套适合的管理体系,来协调校内人 员与校外人员使用需求,通过更好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场馆的正常收益。 3 高校体育场馆自身设施资源的好坏是影响当前社会人员是否使用的重要原 因。在所调查的 11 所高校体育场馆目前开设的项目情况基本能够满足大众的需要。 但也有部分消费者找不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主要是游泳、健身等非对抗健身项目。 4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体育场馆的交通设施是否便利, 地理位置是否便捷, 是影响场馆经济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群体和社会人员的参与锻炼均选择较近 的场馆。 关键词:关键词:北京高校 体育场馆 学生 社会人员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igher education career was jump forward, to all college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has brought great momentum, college sports venues as the college teach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the us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but also bear some of the personnel and units around the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task. c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se venues resource for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services, will help promote sports in the process, in particular, to promote the launching of school physical fitness activities for all the people of great significance. college sports venues can be educational resource sha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id community opera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bility for studen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to promote sports in the process is the main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n this paper, survey forms, and some teachers in the school conducted a survey of social workers. the main investigation object has the large-scale facility for the beijing city in moreover the facility also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12 universities the social personnel who and comes in the school student to exercise. survey mainly as follows: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sports venues use of venues, college stadiums to the use of an open society, event venues, as well as college sports venues use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and system building areas such as investigations,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using spss software, a detailed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cluded that the current college sports venue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or the school students, current college sports venues open free of charge to use the project does 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college sports venues opening hours of unpaid student does not meet requiremen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 level is lagging behind, as well as the limited level of service to students as the main problem. as for the training of social workers to come for college sports venues open items, venues, facilities are complete, complex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traffic conditions are convenient for the venue, the management system used by the students and iii the community can make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to use staff the time is the current major problems. through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status of university resources in the venues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come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venues, in the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sports stadiums, while increasing the opening hours of social workers. and should develop a set of appropriate management systems to coordinate the use of school staff and outside personnel needs, through better management systems to ensure the stadiums normal income conclusions,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a more extensive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beijing university stadium and gymnasium students social workers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997 年第 4 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高等院校共有体育场馆 12762 个;而 2005 年第 5 次全国场地普查显示,高校体育场馆总数为 28741 个,净增 15979 个,增加了 125.21%。在教育系统所拥有的场馆类型和档次中,北京高校的场馆具有明 显优势,尤其是在北京新建大学城和奥运高校场馆后,这种优势就更加突出了。因此 本人选择北京高校体育场馆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其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的情况,使北京 高校体育场馆如何被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是影响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效率和进一步 纵深发展的重要问题。 近几年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呈跳跃式前进,给各高校体育场馆设 施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作为高校教学设施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馆在高校建设 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在场馆规模、设施水平、坐落位置等方面具有实用、方 便,且价格低廉等优势,它不仅是广大师生员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课外体育 活动的物质条件,同时高校体育场馆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周边社会人员及单位的体育 活动与比赛任务,在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体育场馆建设,而现有 体育场地又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的情况下,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状况如何 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能否真正落实,也关系到全民健身活动能否深入持久的开展,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 增值 。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教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建设中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就高校体育场馆的基本功能来说,它的首要用途是为高校体育教学服务, 也是高校师生从事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而且他还可以对外开放,为高校 周围的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锻炼意识在不断 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更好的利用高校体育 场馆资源,实行对社会的有偿经营,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大众 体育消费对场馆的需求,是我们最迫切的任务。 1.2 研究目的、意义 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产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 质保障。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作为体育产业的新生力量、体育场馆资源的生力军, 但 随着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和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整个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能否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深化改革,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实践, 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北京作为首都,人均场地面积较多,且拥有数量最多、质量 最高、类型最全的各类高校场馆, 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场馆资源为学生和大众服务,将 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进程, 对推进学校体育的开展尤其对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有十分 2 重要的意义。 而目前还没有人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做过全面、 系统、 深入的研究。 如果对北京这些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具有典型意义, 为今后更广泛的研 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3 研究任务 虽然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都对外开放, 但是怎样才能使得场馆在不影响教 学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最大综合的利用,解决公众想锻炼没场馆的难题。编制北京市高 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的相关问卷,对北京市内 11 所高校体育场馆进行 调查研究,并对这些场馆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发放问卷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对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情况进行调 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1.4 文献综述 1.4.1 有关高校体育场馆的概念 体育场馆是指为了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而专门修建的 各类运动场所的总称,一般包括各类体育场、馆和游泳池。高校体育场馆是国有资产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服务,是体育教学、训练、课余竞赛 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 1.4.2 高校体育场馆基本现状分析 1.4.2.1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有情况 2005 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教育部、铁道部、农业部、文化部、国 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旅游局、 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结果显示,截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包括全国范围 内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要求的各类体育场馆 850080 个,其中 标准体育场馆 547178 个,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65.6%;在 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3.4%。相对于如此庞大的 高校教育人群,现存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依然十分紧张。 1.4.2.2 高校体育场馆的基本现状 1.4.2.2.1 场馆数量显著增加 1997 年第 4 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高等院校共有体育场馆 12762 个; 而 2005 年第 5 次全国场地普查显示,高校体育场馆总数为 28741 个,净增 15979 个, 增加了 125.21%。目前,北京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建设一般具有起点高、 投资多、空间大等特点,对体育场馆的建设也比较重视。曾峰在对北京高校体育场 馆利用现状的调查 1中谈到本文调查的北京 30 所高校共拥有 633 个体育场馆,其中 室内体育馆 75 座,室外体育场 558 块,场馆资源条件较为优越。北京高校体育场馆数 量分布与学校规模有较大关系,规模越大,场馆资源越充足。特别是在大学城,体育场 1曾峰.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的调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14(4):85 一 87 3 馆设施数量众多,功能齐全,体育场馆的建设水平明显要高于老校区。 1.4.2.2.2 室内场馆增多 国家“鼓励各普通高等学校加快室内运动场地建设,在保证必配的室内运动场地 前提下,增加的室内运动场地面积可按三倍折算成室外运动场地(游泳馆除外);高水 平运动队专用场馆设施不计入室内、外运动场地面积。 ”这将促使学校重视室内体育 场馆建设,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陈海在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 调查 2中提到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场馆数量不足, 但建设标准提高,塑胶场地越来越多, 室内场馆配备率较高。 不同规模的学校,其体育场馆拥有量差异显著,但其体育场馆配 备率差异不显著。 1.4.2.2.3 综合性大型场馆增加 考虑到赛后利用等因素,高校在承担大型赛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在高校兴 建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也日益增多。 例如北京为承办奥运所修建和改建的奥运高校场 馆(北京大学的乒乓球馆、北京工业大学的羽毛球馆、北京科技大学的柔道馆、中国 农业大学的摔跤馆,北京理工大学的排球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有的体育馆将改建 成为 2008 年奥运会的举重馆) ,这些都将大大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建设步伐,场 馆功能也突破了过去仅能满足正常的教学、训练的局限,拓展到可以承办赛事等大型 活动。 1.4.3 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的现状分析 1.4.3.1 高校体育场馆在教学时间的使用安排 高校体育场馆的首要功能就是体育教学、训练,其它各项功能都要在保证教学的 基础上开展。因此,准确掌握场馆的教学使用安排对服务教学以及场馆的综合利用都 是大有裨益的。 具体说,每学期初,负责场馆的管理部门要把学校的教学场地安排细化 到每一个具体的场馆、具体的时段。负责场馆的部门应及时与教务处、各院系通过走 访、 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教学部门广泛沟通,了解教学需求这样,场馆管理部门就对场 馆的使用情况有了比较精确的掌握应变一些突发性教学场地调整、学生社团、俱乐部 临时使用场馆等问题就能够应对自如了,也为场馆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奠 定了基础。 1.4.3.2 高校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的开放管理 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和服务是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为轴心, 除了保证日常 的教学竞赛训练外,还要服务于广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虽然场馆的具体条件不一 样,但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在开放管理上都是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 1.4.3.2.1 控制式开放 主要是控制那些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场馆按管理条例来开放使用。 这部分场馆主要 用于教学和竞赛训练。它的特点是投资大、体育设施较好,运行成本、维护成本都很 高, 场地破坏性小, 但效率不高,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 例如在一定的时间段内, 2陈海,杨国庆.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调查.j.体育学刊,2004,11(5) 4 比如晚上 6 点之前,师生可以免费到场馆来健身、锻炼。采取控制式开放的场馆通常 是综合性体育馆,游泳馆等。 这类场馆是学校向社会开放的主力,可通过开放收取一定 的费用,用于维修改造场馆,缓解体育资金少的压力。采用有偿服务后,不但七八节课 可以开放,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都可以开放。 不但对学生开放,也可对教职工及家属 开放。 1.4.3.2.2 自由式开放 在开馆/场时间内,学生都可以免费使用。采取自由式开放的场馆一般是田径场 (不包含中圈天然足球场)、室外篮球场、人造足球场,等等。这类场馆以室外场馆为 主,具有面积大、设施简单,维护费用、运行成本较低等特点。为提高场馆的使用率,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有些学校还在室外场地上安装灯光,供学生晚间使用。 我们认为,当学校的部分场馆向社会开放以后,这类场馆的开放要加以保证,以缓解场 馆向社会开放与向师生开放之间的矛盾。陈丽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场馆资源的开发 利用 3中提到提高现有场馆资源的利用率。现有场馆资源利用率低,是场馆资源开发 和利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一些健美操、跆拳道、街舞等课程可以积极利 用学校的田径场地、空地来进行课程开展,并不一定需要室内正规场馆资源。再例如 足球这样的课程,如果几个班级同时进行,也可以缩小场地,用栏架来当球门,来进行 小型比赛,并不一定需要整个足球场地,这样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 1.4.3.2.3 收费式开放或不对学生开放 收费式开放是改革以来出现的一种管理办法。各校目前只是针对那些学生感兴 趣、消耗成本高,课内又无法大量安排的项目来采取有偿服务,故范围较小,它的特 点是通过有偿服务减轻了学校的负担。但有时这类场馆却不对学生开放,这类场馆虽 然建在高校,但一般只是用于国家队、省队、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其数量较少。另 外,在学校场馆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一些综合性体育馆也不对学生开放。 1.4.3.3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 1.4.3.3.1 对公众的有偿开放是必然趋势 由于高校场馆不可能完全通过国家划拨经费的简单形式来维持状况, 必须通过相 应的经营管理活动创造必要的经济效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十六 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 对学生、 老年人、 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82 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 开放。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开放时间, 不得少于省、 自治区、 直辖市规定的最低时限。 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学校寒暑假期间,公共 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增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 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中也提到学校领导有专人负责开放工作,按照要求在保证 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开放工作,不断提高场馆使用率; 3陈丽娟.高校体育教学中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5) 5 建立良好的与周围社区和居民沟通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采取适合的模式,促使学 校体育场馆长期向公众开放。 所以高校体育场馆在整个社会体育设施中占有的重要地 位,使其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满足大众体育需求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 此向社会开放尽可能提高它的社会效益也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然而高校体育场馆 对社会开放必须通过经营运作的方式以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随着我 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人口 越来越多,而人们参与体育运动也离不开体育场馆设施。但从当前来看我国体育场馆 设施却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 这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体育场馆开 展经营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开展经营完全成为可能。另外,高校作为人类先进 文化传播的基地,其独特的文化气氛与优良的人文环境吸引着全社会方位的关注,其 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与相对低廉的体育服务价格使人民群众愿意来消费,因此,在高 校场馆设施开展经营绝对可行。 1.4.3.3.2 开放项目选择 在开放项目上要紧密结合当地全民健身市场需求与学校场馆自身条件,向大众开 放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普及程度较高的项目。另一方面要紧跟全民健身的 新潮流,积极开发一些新的项目,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近几年,北京、天津等大 城市拓展、攀岩等项目非常流行,参与的人比较多,且以白领为主,具有较高的市场价 值。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积极兴建了相关体育设施,既可服务于教学,增设 新的体育课项目,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也为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曾峰在对北京高 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的调查 4提到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会受到条件环境和经营管 理两方面的影响,不同场馆资源利用学校的服务情况也有所不同。在场馆条件上,学 校规模大、地理位置好能有利于赢利,经营效益较好。在经营管理上,开放项目选择合 理、价格低廉、经营人员配备齐全并且经营手段丰富的学校,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1.4.3.3.3 开放价格策略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调节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杠杆,也是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主要参照物。对体育馆经营者而言,最普通的定价战略之一就 是差别定价。差别定价就是以不同的价格把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出售给不同购买者。因 为市场是各色各异的,存在着独特的目标市场,所以差别定价战略是常规做法。 笔者对 北京市综合性体育馆的定价方式进行了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市综合性体育馆几乎都 采用差别定价,比较常见的有分时段定价、会员优惠定价等。对高校体育馆言,还存在 校内师生优惠定价。 就是说,在规定的对社会开放时间内,本校师生使用场馆也要收费, 但其费用低于正常价。在管理中一方面要坚持校内优惠价,另一方面还要预防内部人 的再出租,就是内部人以优惠价订购场地,再以正常价和优惠价之间的某一价格出租, 从中谋取私利。当正常价和优惠价之间的差价越大时,就越要预防类似的问题。从场 地数量、使用人等多方面加以限制。 4曾峰.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的调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14(4):85 一 87 6 1.4.3.3.4 开放时间管理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首先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训练计划来安排。 一般意义上, 高校场馆向社会开放应该集中在晚上、节假日、双休日,或者限于节假日、双休日。 我们认为,在白天一般不宜安排向社会开放。第一,白天健身客流量较少,大部分人群 也是白天上班,晚上健身; 第二, 白天安排社会开放,与教学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会增大, 对教学的影响也较大。曾峰在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的调查 5提到北京高 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在服务内容、对象、时间、范围和收入分配上都有较 大差别,两种开放方式都能以本校师生为主,但有偿开放能更多地面向社会;在服务时 间和范围上,有偿开放更好地利用业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场馆的使用率,而无偿开放 只局限于工作日内;有偿开放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员和精力,开放范围较小;无偿开 放普及性场所比重大,只在工作日开放,因此其开放范围相对较大。 1.4.4 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以前一直是由体育教学系或部来管理的,体育院校一般由教务部门 来管理。近些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国有资产的体育场馆, 同样面临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的问题。 虽然高校体育场馆主要功能是体育教学、 训练, 但是如何维护体育场馆,在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地开放体育场馆,实现以馆养馆,缓解体 育办学经费不足的想法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的思路。 面对体育场馆功能多元化的新形势, 高校应与时俱进,积极探讨、改革体育场馆管理模式。雷厉在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 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6中谈到在有偿开放方面做得较好的高校,基本具备 四方面优势,一是各种关系处理得当,既能保证教学训练,又能注重公共关系;二是软 硬件环境优越,有良好的场馆设施,还有经营开发的理念;三是有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 手段,包括营销、管理、公关等;四是注重有偿收入的再投资,加强维护与保养。 1.4.4.1 体育场馆由体育系/部(教学部门)管理 应该说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的高校还是大多数。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 的。体育教学系/部是教学单位,其主要职能是负责高校的体育教学、训练。体育场馆 需要专业化管理,它不仅对保安、 保洁和维修有要求,更要求有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专 业知识、体育器材维修专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思维。应该说,场馆管理的专业化问题 随着场馆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显得愈发重要。作为体育教学系/部面对日益增多 的体育场馆设施,很难做到“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场馆管理”,很有可能是两头都没有 抓好。甚至有时为了体育场馆的维修而疲于奔命,出现使用多、养护少、体育场馆设 施日见损坏的问题。 1.4.4.2 专门成立场馆管理部门,逐渐走专业化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一般设立场馆的专门管理部门,如场馆管理中心。 该部门专门 负责管理学校所有场馆的使用和经营,实现了体育教学与场馆管理的分离。体育院校 5曾峰.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的调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14(4):85 一 87 6雷厉.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 7 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的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体育院校的场馆相对比较多, 质量高,对场馆管理专业化的需求更迫切。另一方面,体育学院具有学科优势,在全民 健身、体育产业等方面拥有很多专家,场馆开放意识较强。一些综合性大学也采用这 种管理模式。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把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的井井有条,国有资产得到 有效的保值,解决了体育教学部管理体育场馆之累,也解决了教师为上课准备教学器 材设施之烦。 1.4.4.3 混合式管理 混合式管理是对前两种管理的综合。有些学校对场馆加以区分,部分场馆主要用 于教学,部分场馆主要用于经营。对属于教学用的场馆归体育系/部管理,对划分为经 营的场馆归学校校办产业部门管理。这是一种过渡形式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原有管理模式与场馆功能多元化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学用场 馆也存在一个向社会开放的问题,只不过开放的时间、空间、力度、深度与经营性场 馆有所不同。考虑到特殊情况,比如教学场馆改造,经营性场馆也要保证教学。另一方 面,混合式管理还产生了场馆分散管理的新问题,场馆资源未能很好的整合,不符合场 馆管理专业化的要求。袁莉萍在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利用 7高校体育也应 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共同推进社区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同时也为竞技体育人才的 培养体制改革提供新思路。还需要培养大批相关方面的体育管理人才,可以来自高校 老师、学生,也可以是社会体育爱好者等。一方面对民众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联合各个 部门进行组织和宣传。 1.4.5 高校体育场馆制度建设的研究分析 高校场馆管理往往是比较薄弱的一环,制度建设也比较滞后。场馆综合利用管理 离不开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度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制度建设中,应突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 性,形成实用化、程序化的制度体系。有了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必须加强制度的落实, 不断强化约束、激励员工自觉遵循制度,使制度体系成为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相 统一的长效机制链,从而推动体育场馆管理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高 校体育场馆制度建设一般有四个层次。 1.4.5.1 体育场馆的综合管理制度 这类规章制度一般以学校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公布实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其内 容一般由场馆管理的原则、 相关部门的职责、 管理权限、 工作流程等内容构成。 目前, 有多所院校出台了这方面的管理文件。如:首都体育学院关于加强体育场馆管理使用 的若干管理规定,广州体育学院场馆管理暂行条例,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场馆管理条例, 等等。 1.4.5.2 专项管理制度 场馆综合利用管理比较复杂,既要考虑到教学,也要考虑到经营,涉及教学使用场 7袁莉萍.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5) 8 地管理、学校俱乐部、社团使用场地管理、大型活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财务管 理、清洁卫生管理、设备与器材维护管理等方面。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 际,建立健全专项管理规章制度。 1.4.5.3 体育场馆使用制度 这类规章制度一般是专门针对体育场馆的使用制定的,通常以 xx 馆使用规定或 入馆须知形式出现。大部分高校一般都建立健全了这类制度。如,大连理工大学刘长 春体育馆非常重视体育馆制度建设,对所属各个场馆都制定了详细的入馆须知。这些 规定一般都比较具体,如进入艺术体操馆须穿体操鞋,馆内固定器械未经场馆管理人 员同意不能挪动,等等。 1.4.6 小结 通过文献得出对于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方面的研究很多, 但对于高校体育场馆 综合利用方面的资料却很少,而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场数量近几年显著增加,与全国部 分省市相比,北京高校体育场馆无论是在数量、质量和管理等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 而且北京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率处于领先地位, 这也说明开放高校场馆资源为社 会服务是完全可行的。其主要研究方面由以下几点:一,对高校教学、选训练对体育 场馆需求的研究。因为高校体育场馆的首要功能就是体育教学、训练,其它各项功能 都要在保证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二,社区居民对高校体育场馆的需求研究。因为高校 体育场馆是社区居民身边最便捷的体育设施,积极创造对社区居民的开放条件,既可 以为学校创收,也可以不断提高场馆的使用率。更是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沟通的有效 渠道。三,高校举办大型赛事对场地的需求研究。举办大型赛事既可以提高学校知名 度,也可以为学校创收。四,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的研究。面对体育场馆功能 多元化的新形势,高校应与时俱进,积极探讨、改革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四,体育场馆 综合利用制度建设的研究。因为场馆综合利用管理离不开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 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有少量涉及,但不属于综合利用的研究范 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家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 公共文化体育设 施条例 、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工作方案 、 迈向“十一五”体育 事业“十一五”规划文件资料等等,收集与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方面的相关论文 和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9 2.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编制专家访谈提纲,并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的负责人 (共有 8 为专家,其中正教授 3 人,副教授 5 人)进行访问咨询意见。咨询他们对 高校体育场馆综对学生和社会人员开放情况问题的建议和看法,并对访谈的结果进 行整理和归纳。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对北京市内 11 所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场馆进行调 查研究。以“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调查研究”为题编制问卷,分别对高校学生、 场馆管理人员和来场馆锻炼社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要求他们对问卷进行认真填 写。 本研究的样本总体为 220 份,学生问卷回收 110 份,回收率为 100%,全部为 有效问卷;社会人员问卷回收 110 份,回收率分为 100%,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 发放和回收情况见表 1) 。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选用经验效度评价 法,请 8 位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经验的专家对问卷的内容与结构的效度进行评价, 总体评价结果为“比较完善” (见表 2、3、4、5) 。本问卷采用克朗巴哈系数法,计 算每个问题相应的克朗巴哈系数(信度检验结果见表 6) 。一般认为,克朗巴哈 系数在 0.600.65 时为不可信;在 0.650.70 时为最小可接受的可信值;在 0.70 0.80 时为相当可信; 在 0.800.90 时为非常可信。 本问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 0.82, 大于 0.80,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在信度。 表表 1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对象对象 发放份数发放份数 回收份数回收份数 回收率回收率 有效份数有效份数 有效率有效率 社会人员 110 110 100% 110 100% 学生 110 110 100% 110 100% 表表 2 专家对学生问卷内容设计的评价(专家对学生问卷内容设计的评价(n=8) 很完善很完善 比较完善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基本完善 不完善不完善 很不完善很不完善 频数 2 5 1 0 0 百分比 25% 62.5% 12.5% 0 0 表表 3 专家对学生问卷结构设计的评价(专家对学生问卷结构设计的评价(n=8) 很完善很完善 比较完善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基本完善 不完善不完善 很不完善很不完善 频数 2 6 0 0 0 百分比 25% 75% 0 10 表表 4 专家对社会人员问卷内容设计的评价(专家对社会人员问卷内容设计的评价(n=8) 很完善很完善 比较完善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基本完善 不完善不完善 很不完善很不完善 频数 1 6 1 0 0 百分比 12.5% 75% 12.5% 0 0 表表 5 专家对社会人员问卷结构设计的评价(专家对社会人员问卷结构设计的评价(n=8) 很完善很完善 比较完善比较完善 基本完善基本完善 不完善不完善 很不完善很不完善 频数 2 6 0 0 0 百分比 25% 75% 0 0 0 表表 6 信度检验结果信度检验结果 全部问卷全部问卷 克朗巴哈系数 0.82 2.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运用 spss 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普通高校情况显示, 在北京地区共有普通高校 88 所,占地面积 56989 亩。88 所普通高校中,民办高校 15 所,占地面积 1074 亩,由 于民办高校的位置基本上都在郊区,地址位置不方便,前去锻炼的社会人员很少, 其民办高校的体育场馆也几乎不对外开放。所以这些学校不在这次的统计范围之 内。88 所普通高校中,北京城区的高校一共有 53 所,这些高校有的由于学校面积 有限,没有大型的体育场馆,也没有能力在课余时间对社会人员进行开放。而经过 调查具有大型场馆而且场馆还对外开放的高校约有 11 所,因此本次调查对象主要 以这 11 所高校的体育场馆来锻炼的学生和前来锻炼的社会人员为主,并对他们发 放问卷。一共 220 份问卷,其中学生调查问卷 110 份,社会人员调查问卷 110 份。 并且对所有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1 对在校学生使用体育场馆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表 1 对体育感兴趣程度统计表 选项 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所占比例 53% 38% 9% 11 通过表 1 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多体育运动还是很感兴趣的,这也说明年轻人 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也比较积极的,不过根据统计结果这里面多数都 为男同学。而不感兴趣的也占到了 9%,根据统计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女生,这也说 明女同学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没有男同学的高,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不高。 表 2 对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程度统计表(可多选) 选项 足球 篮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其他 所占比例 48% 72% 17% 41% 56% 23% 通过表 2 可看出,三大球中的篮球还是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也跟场地条 件和普及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篮球所需的场馆条件不高,只要有空地和框架就可以 进行此项目的运动,所以同学的喜欢程度很高。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选乒乓球 和羽毛球和的同学以女生为居多,一是这些运动量并不大,二是大部分女生都不爱 在露天场地里运动。选择其他项目的同学所占比例也不少,他们主要是以游泳和网 球为主,而网球馆和游泳馆在高校体育场馆所占比例很低。 表 3 学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开放情况统计表 选项 全部开放 一半开放 1-2 个开放 都不开放 所占比例 0% 21% 78% 1% 通过表 3 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学校是全部场馆都对学生开放的,1-2 个场馆对 学生开放的比例是占到最多的,这根场馆的维护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因素。一半开放 占到了 21%,一半开放的场馆里面,大型院校和体育类院校占到的比例比较多,尤 其是体育类院校,跟这些院校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比较高有直接关系。 表 4 学校体育场馆对学生开放收费情况统计表 选项 完全不收 有优惠 完全收费 所占比例 71% 17% 12% 通过表 4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学生开放都是完全不收费的,有 些场馆对学生开放给采取优惠政策,例如游泳馆或者网球馆内,这些场馆比较新而 且维护成本很高,对学生开放采取适当的收费是可以的。完全收费的情况占到了 12%,这些完全收费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在晚上 6 点以后。 表 5 学生希望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时间段统计表 选项 早上 6-8 点 中午 12-14 点 下午 16-18 点 晚上 18 点以后 所占比例 4% 9% 27% 60% 12 通过表 5 可以看出,选择早上和中午锻炼的学生很少,主要因为这段时间大部 分同学的休息时间段。选择下午锻炼的同学也相对不多,主要因为该时间段为同学 上课时间及就餐时间。选择在晚上 18 点以后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大部分同 学希望能够在晚上进行体育锻炼,而现在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是在 6 点以前对同学 进行免费开放。 表 6 学生每周锻炼次数统计表 选项 5 次以上 3-5 次 3 次以下 一次没有 所占比例 17% 29% 32% 22% 通过表 6 可以看出,3 次以下的人人占得比例最大,说明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锻 炼身体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一次没有的人也占到了 22%,这里面主要是以女同学为 多,大部分女生还是不太喜欢体育运动,5 次以上的人也占到了 17%,这里面几乎 都为男生,说明男同学的对体育运动的热忱度还是比较高的。 表 7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统计表(可多选) 选项 心情 时间 天气 场地不够 所占比例 11% 68% 24% 51% 通过表 7 可以看出,时间和场馆设施的方面的原因是最影响学生锻炼的因素, 其中时间占到了了 68%,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