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财政信用发展问题研究.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财政信用发展问题研究.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财政信用发展问题研究.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财政信用发展问题研究.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财政信用发展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财政部门是国家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如 何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筹集资金、分配资金、调节经济、反映监督的职 能,实现财政由单纯的收支供给型和狭窄的理财局限型,向收支效 益型、开放进取型、开拓调控型转变? 其较为现实的选择是,大力发 展财睫信用,强化财政自身调控能力,从而为财政参与经济、支持经 济、服务经济、调控经济服务。因此,做好新形势下财政信用发展问 题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围绕财政信用这一主线按照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思路,借鉴了国内外对财政信用发展问题研究方面的最 新成果,对财政信用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与实证探索。主要包 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信用的概念;二是财政信用的产 生与发展;三是财政信用的作用;四是财政信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五是财政信用发展的基本思路及相关对策。 主题词:财政尚发爱问莛新竞主题词:财政信用发鬣问题研完 a b st r a c t f i n a n c i a ld e p a r t m e n ti st h en a t i o n a li m p o r t a n ts e c t o rt op a y m a c r o e c o n o m i cr e g u l a t i o n u n d e r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h o w t o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t h ef i n a n c i a ld e p a r t m e n ti n c o l l e c t i n gf u n d s ,a s s i g n i n gf u n d s ,r e g u l a t i n ge c o n o m y ,m i r r o r i n g f u n c t i o n a ls u p e r v i s i o nw i t hr e g a r dt of i n a n c e ,r e a l i z i n gt h et r a n s f o r mf r o mas i m p l ea n dn a r r o w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f i n a n c i a ld e p a r t m e n to fr e v e n u ea n de x p e n d i t u r ea sas u p p l y i n gt y p et oae f f e c t i v e t y p e0 fr e v e n u ea n de x p e n d i t u r e ,o p e n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i n gt y p e ,e 】【- p a n d i n g a n d r e g u l a t i n g t y p e ? t i 地r e a l i s t i cc h o i c ei s t od e v e l o p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a n ds t r e n g t h e ni t s r e g u l a t i n ga b i l i t ys oa s t oj o i n t h ee c o n o m i ca c t i v i t y ,t os u p p o r t ,s e r v ea n dr e g u l a t et h ee c o n o m y o fo u rc o u n t r y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 v e r yn e c e s s a r yt o s t u d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u n d e rt h en e ws i t u a t i o n t h ep a p e rd e s l sw i t hs o m es t u d y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f i n a n c i a l c r e d i to n t h e o r ya n dr e s e a r c h o fa u t h e n t i cp r o o fb a s e do nt h ei d e a t oc o m b i n et h e o r yw i t hp r a c t i c e ,b o r r o w e dt h el a t e s tr e s u h e s f r o mt h ef o r e i g nc u n t r y ss t u d y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i n a n c i a l c r e d i t t h e r ea r ef i v ea s p e c t so ft h ef o l l o w i n gc o n t e n t :t h ef i r s ti s a b o u tt h ec o n c e p to f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 :t h es e c o n di st h ec r e a t i o n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 :t h et h i r di st h ef u n c t i o no f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 ;t h ef o u r t hi st h ep r o b l e me x i s t e di np r a c t i c a lw o r k o f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 ;t h ef i f t hi st h ep r i m a r yi d e aa n dr e l a t i v ep o l i c y o fd e v e l o p m e n ti n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 k e yw o r d s :f i n a n c i a lc r e d i t 一、财政信用概述 ( 一) 财政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 再分配的一种分配活动,财政分配一般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 点。而信用则不同,它是商品交易的赊销、预付以及货币的借贷行 为,是一种双方协议约定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 式。与一般商品和货币相交换的价值运动不同,信用形式的价值运 动是所有权不变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是货币或商品所有 权、使用权的相互分离,信用授受双方必须按照借贷协议还本付息, 从而使货币的原有价值带来增值。尽管如此,财政与信用仍然可以 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相互融合,财政信用便是财政与信用相互 融合的产物。 1 财政信用的内涵与外延 ( 1 ) 财政信用的内涵 所谓财政信用,是指以国家或财政部门为信用主体,根据国家 制订的经济和财政政策,按照信用原更l j 来筹集、供应和融通资金,以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分配和调节 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财政参 与国家经济调控与管理的必要手段。其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财政信用既包括国家筹资信用( 如举措国债) ,又包括国家投 1 资信用( 如发放财政周转金) 。财政信用以国家为主体,国家既可以 以债务人的身份出现,又能够以债权人的资格参与。 财政信用具有财政和信用两重属性。财政属性是指财政信用 的国家主体性,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财政信用是财政分配体系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财政信用实际上是借助于信用形式,对已经 分配和再分配的财政资金进行的叉一次分配。其资金的筹集和运 用,无不体现出财政的本质特征。信用属性使财政信用成为社会信 用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建立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民间信 用、国际信用等相同前提之下的借与贷的基础上的,其信用活动的 目的强烈地体现各级政府或财政的经济行为。财政信用是两种属性 的总和,是国家运用信用形式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 财政信用是财政参与国民经济调控与管理的一种必不可少 的补充手段。这是因为,财政信用借助于信用的分配职能,有计划地 参与对国民经济的组织、指挥、调协和监督,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当国民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或不舍理时, 则可以运用财政信用手段来加以调节或修补。这时,财政信用就成 了财政参与国民经济管理的必要补充,发挥着“调节器”的作用。 ( 2 ) 财政信用的外延 财政信用的内涵决定财政信用的外延。财政信用的外延可以从 不同地位和级次分别予以说明。 从国家在信用关系中的地位( 债权、债务角度) 来考察,财政信 用可分为国家筹资信用和国家投资信用。国家筹资信用包括国家向 国内外发行公债、国内借款和国外借款;国家投资信用则包括财政 投资信贷和各类财政周转金( 见下图) 。 2 。 橱内公债 厂一国家筹资信用l 财政信用一| 恸忪债 债务、债权 l 财政投资信贷 l 国家投资信用i 嘞政周转金 从信用级次来考察,可将财政信用划分为中央财政信用和地方 财政信用。中央财政信用包括财政部信用和财政部委托信用,主要 着力于国债的管理和国家财政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贷款的管 理。而地方财政信用虽然也包括地方财政部门信用和委托信用,但 其着眼点主要侧重于财政资金的有偿周转使用( 见下图) 。 尉政部信用 厂一中央财政信用l 魈政信用一| 姗政部委托信用 信用缀次 ir 士电方财政周转金 l 一地方投资信用l l 地方财政委托信用 从资金来源划分,财政信用包括三部分:一是地方财政部门设 立的专项周转金;二是在财政专户储存的预算外间歇资金;三是地 方财政信托投资公司的本金。财政专项周转金和预算外资金信用发 放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属不以盈利为目标的财政性分配范围。财政 信托投资公司发放贷款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属以盈利为目标的 经济性分配范畴( 见下图。) 厂一地方财政部门设立的专项周转金 i ( 娶鍪集霎) j 财政专户储存的预算外间歇资金 i l 地方财政信托投资公司的本金 3 2 财政信用的基本特征 ( 1 ) 财政信用的一般特征 财政信用是以国家为债务或债权主体,以还本付息为条件,通 过让渡资金使用权与支配权,对一部分社会资金进行分配的一种信 用形式。从财政信用动作方式来看,它是信用体系中的子系统,与其 它信用方式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如都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 单方面让渡,具有信用的一般特征。 财政信用是以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形式出现的。既然财政信 用是以借贷形式存在,是价值的单方面让渡,借款只是取得其他法 人资金的使用权和支配权,而不是占有权,国家必须遵循有借有还、 还本付息的原则,那么此刻被让渡的资金使用权则必须与所有权相 分离。也正是在分离期间,它成为货币资金,获得了资金的本性,成 为一种生产要素。 财政信用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在借贷过程中,货币资金的单 方面让渡,可以认为是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将它的货币资金的使用权 作为商品出售,而作为商品的货币资金使用权的使用价值就是它用 于社会再生产的收益,它的价值通过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表现出 来,资金占用费或利息则成为这种商品的“价格”。 财政信用有特殊的运动形式。由于货币资金的所有者仅仅出 卖了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有权仍然属于货币资金所有者。但在货 币资金借出之后归还之前,它在使用者手中经过了价值增殖的运动 过程。 ( 2 ) 财政信用质的规定性 财政信用除具有信用的一般特征外,从质的规定来看,财政信 d 。 用从它产生时起就属于特殊的财政性分配范畴,还具有其自身特有 的性质和特征。 财政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并体现财政本质属性的分配行为。 这是财政信用最基本、最明显的特征。它表现为:a 政府从实现自身 职能的需要、从政府的收支预算对比状况出发,决定是否发行公债 以募集资金,其中包括决定公债券的发行条件,如数额、利率、对象、 偿还期限等。政府还决定是否将财政资金以信用方式进行投资,其 中包括决定投资的对象、数量、偿还要求和期限,等等。在这种信用 活动中,其主导的一方都是政府,是各级财政代表各级政府作为债 务人或债权人,与企业或个人发生的资金借贷行为,国家与其它主 体或法人之间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活动无论是由公共财政还 是由国有资产财政进行,其分配主体仍然都是政府b 财政信用实 际上是政府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但这是一种特殊形式 的再分配。这是因为,政府通过债券的募集和偿还,以及财政投资信 用的形式,调节和改变着年度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消费基金与积 累基金的比例及其内部构成,从而形成了一定时间限度内的财力再 分配。这与严格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分配有一定区别,因而是一种特 殊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不过,从国有资产财政来看,由于其每年都要 举借和偿还一定数额的公债,都要贷出和回收一定规模的财政投资 信用资金,这就形成一个永久性的并且是不断增长的公债和财政贷 款累积余额,从而使财政信用从总体上看,又包含相当积蓄的永久 性国民收入分配的内容在内。 财政信用是直接满足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财力需要服务的。 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s 下,国家不仅具有社会管理者职能,而且具有国有资产管理者职能。 在这两大职能中,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职能的行使必须有一定 财力来保证其作为政权主体的地位,即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保持对 社会经济活动一定的经济和行政干预权力,并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的 制订和各种经济杠杆的运用,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 控;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其职能的行使则必须保证其作为产 权主体的地位和利益,即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此来增强 国家财力后劲,使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具有强有力的资金后盾。 显然,财政信用是以国家的名义和财力作担保的。所以其信誉和稳 定性是其它信用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财政信用具有讲求效益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财政信用活动除 考虑微观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宏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对于一些效益好,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即使短期内经济效益不 好,也要予以支持,如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周 期长、投资大的项目,以及文教科学卫生建设等经济效益不高的项 目,银行不愿贷款,财政信用则要重点扶持。 财政信用有很强的计划性。国家财政预算具有法律效用,是 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财政信用一般通过国家预算来组织执 行,因此,财政信用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目标进行。财政 发行的公债,纳入国家预算,公债的发行额必须按计划如期完成;各 项财政性贷款安排也要纳入国家预算,按计划规定项目贷款使用, 银行信用则多存多贷,计划的弹性比较大。 3 财政信用与其饱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1 ) 财政信用与国家信用的联系与区别 6 国家信用是政府作为债务人的信用。国家信用是由于政府财政 收入不敷支出,出现财政赤字时发生的。这就是说,国家信用是政府 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手段。 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有:发行国家公债。这是一种长期负债, 一般在1 年以上、1 0 年或1 0 年以上。政府发行公债,一般进行国家 大型重点项目投资或较大规模的建设。在发行公债时,并不在公债 上注明具体用途和投资项目。发行国库券。这是一种短期负债。 1 年以下居多,一般是3 个月、6 个月、1 年,也有3 年、5 年的,国外 还有3 个月以内有国库券。专项债券。这是一种指明用途的债券, 如我国发行的重点企业债券等。银行透支或借款。在财政发行了 公债、国库券、专项债券后仍不能弥补财政赤字时,余下的赤字即向 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透支一般是临时性的,有的在年度内偿还。借 款期限较长,一般在隔年财政收入( 包括发行公债收入) 大干支出时 才能偿还。 一般认为,财政发行公债、国库券形式弥补财政赤字,是现有流 通中货币购买力的转移,即将企业居民的购买力转移给财政使用, 没有增加社会购买力,不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关 系。财政向银行透支和借款,是银行在对社会贷款及其他支付以外 增加的一笔支付,因而增大了银行的货币投放,影响社会总供给和 总需求的平衡。只有在财政透支、借款增加的同时银行压缩其他贷 款及其他支付或增加吸收存款等资金来源而不扩大贷款时,才不会 出现信用超分配和信用膨胀。 公债、国库券及其他国家债券统称国家信用工具。国家信用工 具发行和流通的市场为国债市场。国家信用工具的初次发行,称“发 7 行市场”,亦称“一级市场”。国家信用工具发行后至到期前可以在市 场买卖,称“二级市场”。国家发行信用工具,形成了国家的负债;投 资者购买国家信用工具,形成投资者的资产。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 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家信用工具的行为称为 公开市场业务。 财政信用与国家信用一样,都是以国家为主体,都采取信用的 方式。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国家信用只是财政信用收入的 重要形式,它一般不包括国家以信用方式运用资金的内容。财政信 用则是以财政信用收入和财政信用支出的统一体,它的外延比国家 信用要广得多,而且,我们通常所讲的财致信用更铡重于支出面,更 多的是指财政周转金等黠政有偿运用资金的活动。过去,我们通常 只把国家信用作为一种单独的信用形式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 费信用等信用形式相提并论,而很少把财政信用也视作一种单独的 信用形式。在财政信用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当承认,财政信用 也是一种重要的信用形式。 ( 2 ) 财政信用与财政投融资的联系与区别 财政投融资是2 0 世纪4 0 年代后期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 同财政、金融有着密切联系的独特经济范畴,并以其独特作用受到 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经济理论器逐几年从8 语中引进了“财 政投融资”这一概念。日本将财皱投融资译为 t r e s u r y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l o a n ”,一般定义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以实施政府 政策且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采取投资( 出资、入黢等) 或融资方式 将资金投入企业、单位或个人的政府金融活动,是致府财政活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日本当代著名财政学家井手文雄的解释,财 8 政投融资就是“以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 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财政 投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采取贷款、股权 或证券投资和担保三种方式。 财政投融资的特征是:财政投融资是政府的投资、融资活动, 以实施政府政策为主要目标。财政投融资资金以政府信用为基础 筹集,既不象税收那样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也不象企业或个人那样 以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力为基础。当然,这也不排除国家利用税收收 入对财政投融资活动的支持。财政投融资资金运用采取有偿方 式,要求收回本金和收取一定使用费。财政投融资资金属于投资 性资金,主要用于形成固定资产。 财政投融资与财政信用一样,都是一种采取金融形式的财政活 动,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也基本上吻合,是两个非常相似或相近的概 念。作为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与财政信用基本上是一致的。当 然,严格来讲,财政投融资与财政信用也是有区别的。首先,财政投 融资原“产”于日本,9 0 年代初被弓l 入我国,目前也只是理论界使用 得比较多一点。而我国财政较早就采取有偿方式使用资金,但一直 叫财政周转金,没有叫财政信用。8 0 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发行公 债和国库券,于是有了国家信用。8 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各级财政 逐步设立了财政信用基金,将原来的各种周转金纳入财政信用的范 畴,并不断扩大财政信用的融资范围,使财政信用领域越来越宽,财 政信用这个概念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采纳,不仅理论界如此,实 际部门也如此。其次,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以财政资金为主,也包 括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政府担保债券等方式筹集的 9 资金,而财政信用资金全部是财政资金。在我国,财政信用不包括政 策性信用。第三,财政投融资不包括不形成固定资产的财政信用,换 句话说,财政信用资金运用不仅可以形成固定资产,还可以形成流 动资产甚至用于豫补财政赤字。 ( 3 ) 财政信用与政府投资的联系与区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一般来讲, 投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其中政府投资又分为中央政府投 资和地方政府投资。我国政府既安排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项目和 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益性项目的投资,还承担了许多竞争性 项目的投资。根据我国国情,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投资的领域应包 括:“市场失灵”的投资领域,包括具有技术和自然垄断性质并且 有明显外部收益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以及需要巨额投 资且有巨大风险的产业和项目。大规模区域开发,少数需要巨额 投资且建设周期长、收益低的基础产业埂日。为加快落后地区经 济发展,提高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面对落后地区建设进行的扶持和 支援。 财政投资是与政府投资非常接近的一个概念。目前,我国一些 学者从“公开财政”的观点出发,主张取消财政的生产建设职能,一 概否定财政投资。还有学者提出要对财政投资的职能进行肢解,认 为财政投资应该退出竞争性产业。事实上,当代一些西方国家的实 践表明,财政投资也不都局限于非竞争性行业。财政投资支出可以 区分为公共投资和产业开发投资两大类但严格来讲,政府投资比 财政投资的外延要广。 财政信用与政府投资或财政投资一样,都是以政府为主体进行 】o 的资金分配活动。但政府投资( 或财政投资) 都只是从资金运用的角 度而言的,财政信用则是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统一体。政府投资 ( 或财政投资) 既可以采取有偿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拨款等无偿的方 式,而财政信用不管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必须采取有偿方 式。 ( 4 ) 财政信用与其他财政收支的联系与区别 财政信用包括了财政信用收入和财政信用支出。财政收支包括 财政信用牧支和其他财政收支。通常财政信用收入用于财政信用支 出,其他无偿的财政收入则用于财政拨款,但也不排除财政信用收 支与其他财政收支的串换,即部分财政信用收支被用作无偿的财政 支出,部分无偿的财政收入被用作财政信用支出。财政信用是从财 政收支中创新出来的,但财政信用一经产生就有了区别其他财政收 支的新特征。一般来说,财政其他收支形式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 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对社会产品的分配,无偿取得资金又无 偿运用出去。而财政信用除一部分以直接财政资金作为其资金来源 以外,主要的还是按照自愿的原则,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关系来筹 集资金,资金的运用是有偿的,一般具有周转性和增殖性。财政信 用具有财政、金融的二元属性,而其他财政收支只具有单一的财政 属性。 与其他财政收支相比,财政信用具有以下特点:财政信用的 借贷性。人们一般把它概括为财政信用的有偿性。其实,借贷性与 有偿性不是一回事,借贷是一种有偿分配,但有偿分配反映的不一 定是借贷关系,它还可以反映投资分红关系、服务收费关系等。借 贷性不仅把财政信用与无偿的财政范畴如税收、拨款等区别开来, 1 】 也把它与虽然有偿、但不反映借贷关系的财政范畴如上缴利润( 反 映分红关系) 、规费( 反映服务收费关系) 等区别开来。借贷性要 求在财政信用活动中必须坚持有偿原则,同时要明确借贷双方的权 利和义务。财政信用收入的暂惜性。通过财政信用筹集的资金构 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同时构成了国家的债务。它不 同于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只能称作暂借性收入。在安排这种收入的 用途时,就要同时考虑它将来的偿还问题。因此,财政信用收入不 能与经常性财政收入混用,而应该用于特定的目的,并建立专门的 偿债基金。财政信用支出的周转性。财政拨款是一次性支出,拨 出的款项不再收回。财政信用支出则是有支有收,同一笔资金能够 多次投放周转使用,往往形成具有专门用途的周转金,如支农周转 金,生产发展周转金,等等。这就使财政信用资金产生“乘数效 应”,从而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信用的非强制 性。财政信用说到底是一种信用关系,不同于税收靠强制性的手段 实施,而是建立在人们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国债的发行不宜采用行 政分配办法,只能采取自由买卖的方式进行,财政信用资金的运用 也必须是财政信用部门和用款单位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签订合同 的方式进行。 4 财政信用资金的概念与特点 ( 1 ) 财政信用资金的概念 什么是财政信用资金? 我认为,财政信用资金是指财政以信用 方式筹集和运用的货币资金。这一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首先,财政信用资金是一种货币资金。财政以信用方式筹集 】2 进来的资金是货币资金,财政以信用方式运用出去的资金也是货币 资金,财政信用和银行信用一样,都是货币资金的借贷。其次,财政 信用资金的借贷是以财政为主体进行的,财政信用资金的运动是以 财政为中心的,这是财政信用资金区别于银行信贷资金的一个方 面,因为,银行信贷资金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财政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使信用主体进一步走向多元化。第三,财政信用资金包括财政信用 资金来源与运用两个方面的内容,换句话说,完整的财政信用资金 的概念是财政信用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统一体。 ( 2 ) 财政信用资金的特点 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财政信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发行公 债、国库券和借款,由政府规定偿还期限和发行、举借的数量。各级 地方政府目前虽尚未大量发行债券,其财政信托投资机构的资金来 源,基本建设投资“拨改贷”的资金以及支农周转金等,基本上都是 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财政资金。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很大的 比重,由于税收具有固定性和稳妥可靠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财政 信用资金来源的第二重稳定性。而银行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各项存 款和结算过程中的暂歇资金,一般期限都较短。即使是定期存款,根 据“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存款者可以随意提取。相对而言, 它不如财政信用资金来源稳定。 资金投放使用的长期性和专用性。由于财政信用资金来源的 稳定性,就可以贷放作较长时期的、侧重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基本建 设投资“拨改贷”更是如此。而银行信贷资金则侧重于短期周转的贷 款,短期贷款占的比重较大,我国银行虽然也发放中长期贷款,但中 长期贷款在银行各项贷款中只占少部分。 1 3 资金经营目标的非唯利性。资金经营目标的非唯利性是指财 政信用资金不是以资金增殖、取得利息为第一目标,财政信用资金 的投向主要是有关国民经济全局发展和长远利益的重点项目;支持 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迅 速脱贫致富。对于某些微利或无利、甚至暂时处于亏损状态的厂矿 企业,只要它的发展对全局是有益的,也要给予扶植。因此,财政信 用资金的投放,首先考虑的是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接受信 用的单位或地区,既搞“锦上添花”,也要“雪里送炭”。 财政信用资金的经营不以获取利息为第一目标,是由财政信用 执行财政职能和财政政策的特性所决定的。银行信用资金的供府 应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扶植”的方针。区别不同的产业部门、企业和 产品以及不同的经营状况,采取不同的供应方针。择优的标准,除支 持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薄弱部门和短线产品、与财政信用资金的投 入基本相同之外,其着重点是支持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 侧重于“锦上添花”,可以说是“嫌贫爱富”。择“优”的核心是突出微 观经济效益。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盈利目标已日益演化为银 行信用经营的主要目标。银行信用资金的投放,要收回本金并收取 利息,这是银行信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资金“价格”的灵活性。一定数额的资金代表一定数量的物 资,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为价格。在借贷活动中,利率是信用资金 “价格”的反映。为了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银行虽也施行 差别利率、浮动利率,但圃予经营的盈利原则,利率的差别不能过 大,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发放无惠贷款。而财政信用则可根据接受 信用单位的不同情况,执行较大幅度的差别利率或差别费率。对某 】4 些项目,还可视情况给予低息、无息或贴息等多形式的优惠,甚至对 本金的归还予以豁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 二) 财政信用资金的来源 1 债务收人 债务收入是指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筹集到的资金。具 体说,就是以国家为债务人,以国家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 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到的资金。目前,我国由国 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的国家债务收入,包括财政部对国内投资者发 行的各种国债券( 即政府内债) 、财政部在国际资金市场发行的外币 债券以及财政“统借统还”的其它政府外债。 2 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收益,又叫资产所有者收益或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 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以资产占用 费、上交利润、租金、股息、红利等形式所取得的收益。它是国有资产 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政信用资金的重要来源。 一般来说,国有资产收益有四种形式: ( 1 ) 利润。利润是我国国有资产收益的一般上缴形式,主要适用 于国家直接经营( 包括中介经营) 和实行承包经营的国有企业。根据 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具体形式的不同,它具体分为:上缴利润递增包 干,上缴利润基数包干,上交利润定额包干等等。 ( 2 ) 租金。租金是出租给承租人进行经营活动所得的一种收益。 这种形式适用于资产实行租赁经营方式的国有企业。资产实行租赁 】5 经营方式下,国家在一定时期让渡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必然要求承租者对国家的这种让渡进行价值补偿。这种价值补偿数 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出租国有资产价值、出租国有资产的级差收益 能力和出租国有资产创造的使用价值等因素。 ( 3 ) 股利。股剁是指按发行的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对于实 行股份制经营的那部分国家资产,股利是国家作为股东,凭借其股 权参与股份企业资产经营收益分配取得的收入。股利分为股息和红 利两部分。股息是股份资产的利息,红利是股票持有者参与股份公 司管理而分得的利润。 ( 4 ) 资产占用费。这是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的一种具本形式, 是企业对占用的国有资产按规定标准付费的责任制度。主要适用于 采取委托经营方式的国有企业和部门。资产占用费由企业从利润中 支付。实行资产有偿占用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企业占用国有资产所形成 的级差收入的作用。从而消除由于企业占用国有资产数额不同而造 成的利益分配上的不均。 3 国家预算资金 国家预算有双重含义:其一,国家预算是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 分配形式。大部分财政资金是通过预算直接筹集和分配的,所以又 有“狭义财政”之称,它是财政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体现了主要的财 政分配关系,即中央与地方之间,国家与经济成分之闻,国家与人民 群众之间的分配关系;其二,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即经 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收支内容反映 着国家的施政方针、社会经济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向。因此, 】6 国家预算不仅是财政体系的主导环节,而且自成一个独立体系,由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预算组成。 国家预算资金用于信用投资的部分,是国家投资信用资金来源 的主体。同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相适应,国家预算资金有中央预算 资金和地方预算资金之别。按资金类别分,现行预算形式所指国家 预算资金,包括国家以税收和上缴利润方式取得的收入,以债券等 形式集中起来、被纳入财政年度的预算中用于支持工农业生产和经 济建设的财力,如现行的“拨改贷”资金、各项财政周转金,都是由中 央财政预算或地方财政预算有偿划拨而形成的。 4 财政性存款 根据日本的经验,财政有选择地吸收存款,是财政信用资金的 一个主要来源。日本资金运用部( 大藏省的存款机构) 的资金,约占 财政投资信贷资金的8 左右。1 9 8 5 年度末,资金运用部的存款余 额达1 6 7 万亿日元,是全国城市银行存款余额的总和。资金运用部 的业务活动均以法律为依据。被允许存款的单位中有被强制存款的 单位,也有作为一种资金运用形态,自行存款的单位。 结合我国实际,为确保国家掌握更多建设资金,并根据政策需 要和经济形势变化,灵活地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有效分配,财政 部门很有必要设立存款机构。吸收的存款主要应是: ( 1 ) 预算外资金。所谓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财务制 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的财 政资金。它主要包括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事业行政单 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和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用于信用投资的部分,是国家投资信用资金的补充来 1 7 源。这里所指的可用于信用投资的部分,主要是指实行财政专户储 存方式以后所形成的“沉淀”以及财政部门直接掌握的预算外资金 收入。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不少地区本着自 愿的原则,将一些企业以及中央部委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亦纳入财政“专户储存”的管理范围,从而加大了预算外资金专储后 “沉淀”资金周转运用的可用基数。 预算外资金是我国财政体系的补充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自主性。预算外资金由地方、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自收自支、自 提自用、自行管理、享有充分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专用性。各项预 算外收入一般有规定的专项用途。法定性。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范 围、提留标准、使用原则,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从预算外资金的构 成和来源看,其中相当部分是从预算内转到预算外的,它的来源和 流向不能不受财政分配的制约。随着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财 权下放,预算外资金数额迅速增加,已经成为整个国家财力的重要 方面。它的使用和效果如何,对国家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 影响。因此,必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 2 ) 社会保障基金。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多由财 政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其保险长期稳定的积累基金,可由财政纳入 预算予以运用。一旦保险保障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财政是它的 后盾。我们也应当学习这一点,逐步把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纳入财政 管理轨道,并合理有效地运用其资金,作为财政信用资金的一个来 源。 ( 3 ) 邮政储蓄。日本的邮政储蓄是作为财政信用资金的一个重 要资金来源。我国的邮政事业正在迅速发展,邮政储蓄也开办多年 】8 了,这部分资金正在不断壮大,但其资金未能作为财政信用所运用。 事实上,邮政储蓄的存款余额应当由财政与政策性银行共同加以运 用。 5 其他资金来源 如从财政收入“退库”或减免税中拿出的资金。收入退库和减免 税收意味着当年预算收入的减少。但是依法合理退库或减免税收, 有偿给企业使用,扶植其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结果 会大大增加财政收入。以前,收入退库与减免税收都无偿给了企业 今后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情况下,退库与减免税应视同借款 给企业周转使用,按期还本付息,作为财政信用资金的一个来源。 ( 三) 财政信用资金的运用 1 财政信用资金的运用原则 财政信用的财政属性决定了这种信用活动是围绕财政职能的 发挥而展开的。因此,财政信用资金的投放,在“重点、信用、效益”的 思想指导下,一般应侧重于生产领域和内涵改造,着眼于增值财源, 理顺经济结构,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支持战略性经济开发。具体 点说,在投放范匿方面,一要注意生产建设性,财政信用资金必须 极大部分用于生产建设性投资。一般不应用于事业支出,更不能用 于消费。二是注意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少搞或不搞计划外基本 建设项目,主要支持企业推广科研成果,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 艺,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在投放方向上,要强调项目选择的战略 性,注意紧密结合本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财政发展战 】9 略,体现财政信用资金的实质,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也就是说,财 政信用资金的运用一般应坚持四个结合:与财政政策目标相结 合;与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资金需要结合;与一定时期内经 济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技改项目结合;与引进技术, 开发新产品,创地方名、优产品结合。 鉴于此,我们认为,财政信用资金的运用应遵循的原则有“政策 性原则、契约性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差别利率原 则、专款专用原则和先评估后投入原则。 ( 1 ) 政策性原则 财政信用资金的投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 规划,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一致,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相一致,以 调节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合理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为 目标。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提供生产 条件,互相进行实物补偿,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产力 总体效应的发挥。因此,要着力扶持那些。卡脖子”或“瓶颈”项目。在 目前,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其他配套项目,使国民经济得以协调发 展。 至于备地区,由于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经济技术水平、协作配 套条件,以及交通和地理环境不同,所以,确定扶持重点,一定要从 实际出发,不能跟着人家一拥而上,特别是经济起步晚的地区更要 谨慎。确定所支持的重点项目一定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 实施规划,特别是牵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龙头”项目或效益好的“短 平快”项目,应积极支持,必要时可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不能出现都 2 0 是重点结果一个重点也没有,形成“天女散花”、“车马炮一块上”的 状况。 ( 2 ) 契约性原则 财政信用资金的运营,必须保证其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因此,对 于借用双方来说,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经济责任。财政信用资金在投 放前,财政部门必须与用款单位签订合同,以契约形式明确归还期 限和违约责任。强调资金发放者和资金使用者的权利与义务。合同 签订后,双方要严格遵守,财政信用部门要经常检查贷款使用情况, 对到期应还的贷款要及时收回周转使用,以加速资金周转;到期不 能归还的,非特殊情况,必须严格按合同规定强行划拨资金,并处以 规定的罚款和滞纳金。要坚持责、权、利三者的统一,实行项目投资 使用的追踪反馈责任制。要健全项目审查机制,建立项目责任制,甚 至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使借贷双方都要承担经济责任。 以往产品经济的条件下,计划定盘子,财政拿票子,财政对经济 促进作用是通过资金的无偿分配来间接体现的,即所谓寓生财于用 财之中。但投入后何时产出,能产出多少,财政部门不知道,有关部 门说不清。现在财政信用以有偿为前提,在安排项目时要反复强调 财政信用只是资金使用权的让渡,要讲信誉第一,不能拖而不还,必 须遵守契约性原则。 ( 3 )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 财政信用资金的运转,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 则。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大小,特剐是社会效益的大小是 决定财政信用资金能否投放的重要标准。单纯的经济效益观点将会 模糊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本质区别,削弱财政信用的应有作用。 2 】 但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单纯的社会效益 观点也不利于财政信用的发展。 一般认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可分解为技术进步 原则、规模经济原则、择优扶持原则等加以理解。 技术进步原则。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的,地方工业 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质次价高,不实行技术改造,产品不能升 级换代,企业就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淹没。支持技术开发,看来 有风险,但在多种情况下最保险,产品只有不断翻新,才赢得顾客, 占领市场。相对说来,有的项目可以一步登天,不必先土后洋。 规模经济原则。企业生产规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本,规 模过小也不利于采用新技术,安排扶持项目要根据产品的生产设备 和质量要求,选择最佳规模,宜小则小,宣大则大。实际情况表明,搞 骨干项目,进一个厂能带动一大片,新增的国民收入往往超过投资 额的几倍。 择优扶持原则。为了尽快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各地都想加快 经济发展步伐,但由于各地条件不一,效果通然不同。因此要优先支 持经济发展地区和盈利企业更上一层楼。同时对不发达地区和亏损 企业也要摸清潜在优势,择优予以扶持。这样做比平均分配或片面 照顾效果要好。 ( 4 ) 差别利率原则 对财政信用资金的使用收取一定利息的目的不是利息本身,而 是为了促使用款单位节约使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因此,利率以多 高为宜,应根据项目的经济效益大小和社会效益的高低来决定。对 不同的产业、行业实行区别对特。总的原则是:既能使用款单位厉行 2 2 节约,减少浪费;又能给用款单位带来一定的利润,激发用款单位的 投资积极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大、社会效益低的项目贷款利率从 高;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好的项目贷款利率从低,甚至不收利息; 风险性项目的贷款利率最高。按项目性质划分类型,分别确定其j r 0 率幅度。 从实际情况看,实行差别利率是切实可行的。但差别利率的制 订,要考虑财政政策,对建设周期较长、社会效益好的重点项目,老 少边穷地区和亏损企业实行低利率。对一般技改项目要比照银行利 率,按照期限长短收取利息,不能降低。对委托贷款,可以按照委托 单位的意愿制订手续费率。新技术开发项目,高风险也要收取较高 的利息。根据资金市场供求情况,也可以搞一些高来高去的特种贷 款。 财政周转金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与其他财政信用形式收取的利 息性质一样,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已,占用费费率与开l j 率一样,宜实行 差别费率。 ( 5 ) 专款专用原则 财政信用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其使用方向也应有所区别。 般说来,对各种财政周转金,应保持其原来的使用方向:财政支农周 转金的投入,仍然是按照现行规定用于支农;预算财政补助款周转 金,仍然是只限于投入财政补助县等。对各种债务收入,原来有明确 使用项目的,应用于特定的项目,原来没有特定用途的,则应主要用 于利润率较高的风险性项目的投资。对集中来的各行政事业单位的 预算外资金绝大部分也应用于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这样做,有利 于调动有关方面交无偿拨款为有偿使用的积极性。 2 3 ( 6 ) 先评估后投入原则 财政信用资金投放前,财政部门一定要对投资项目进行认真的 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并建立考核项目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所有 的贷款项目都应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来源、设备订购、技术力 量、产品销路、还贷能力、领导班子等都要认真落实。必要时还可请 一些专家对要支持的项目进行评估和科学论证。在作出全面评估之 后,才能决定是否贷款,不能仅凭用款单位的一份报告或口头说明 就把资金贷出去。对未经科学论证的项目不予支持,绝不搞“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