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 0 世纪以后,随着研究 的日渐深入,各种教学管理模式迅速兴起并逐步得到实践,高校教学 管理呈现出一片多家争鸣、欣欣向荣的盛况。然而,由于对模式分类 标准的不统一,没能从本质上把握各种模式的特点,各种模式在使用 时出现了生搬硬套、交叉互换、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当前高 校教学管理究竟存在哪些主要模式? 各自有何特点? 利弊何在? 如 何才能扬长避短、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改善现代教学管理? 这些实 际问题的一一解决都急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比较研究首先从理论上 给与澄清。 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比较的对象与标准。为使比较进行得 深入,文章第二、三、四部分,借助哲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 文化学等学科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比分析。比较的 意义在于运用,文章第五部分在预测各种模式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 出了一个较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即科学 与人文管理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管理融合以及完全学分制的全面推 行。 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不是直线的、唯一的,而是非线性、逐渐革 新、多样互补的,各种教学管理模式没有对错之分,没有“最好”与 “最差”之别,但却存在着片面与全面、有效与无效的差异,存在着 向“更好”发展的可能。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使教学管理者能够 从多角度深入了解各种模式的本质,从而在管理实践中取长补短,博 采众长、优化组合,达到借鉴的最佳效果。而不在于厚此薄彼,以一 概全。期望这些思考能为新世纪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提供一 点启示。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a b s t r a c t 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i sak e r n e lw o r ko f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i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 e v e r a lm o d e so ft e a c h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h a v ec o m ei n t ob e i n ga n db e e nc a r r i e do u ta f t e r2 0 t h c e n t u r ya sar e s u l to fd e e p e rr e s e a r c h h o w e v e r ,i nt h et o d a y s p r a c t i c e ,s o m e p r o b l e m s ,s u c h a si n c o r r e c tu s eo fm o d e s , i n e f f e c t i v em a n a g e m e n ta n dw a s t i n go ft e a c h i n gr e s o u r c e s , s t i l le x i s t ,c a u s e db yt h ef u z z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t e a c h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 m o d e sa n di n s u f f i c i e n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 i r e s s e n c e w h a ta r et h em a i nm o d e so f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i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 w h a ta r et h e i rf e a t u r e s , a d v a n t a g e s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 h o wt ou s et h e mt oi m p r o v eo u r m a n a g e m e n t ? t h es o l v i n go ft h e s ep r o b l e m sc a l l sf o rat h o r o u g h c o m p a r a ti v er e s e a r c h i nt h ef i r s tp a r t ,t h i sp a p e rd e f i n e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s a n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c r i t e r i o no f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 si n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i nt h es e c o n d ,t h i r da n df o u r t h p a r t s ,w i t ht h eh e l po fp h i l o s o p h y ,h i s t o r y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s o c i o l o g ya n dc u l t u r o l o g y ,t h i sp a p e rc a s t s a m u l t i - a n g l e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s i so fd i f f e r e n tm o d e s i n t h ee n d ,t h ea u t h o rd e m o n s t r a t e sa no r i e n t a t i o no fm o d e r n 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 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 c i e n t i f i cm a n a g e m e n ta n dh u m a n i s t i cm a n a g e m e n t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n a g e m e n ta n dl o c a l i z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a n dt h e w i d e s p r e a di m p l e m e n to fc o m p l e t ec r e d i ts y s t e n l 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 s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d o n td e v e l o pl i n e a r l y ,b u tg r a d u a l l ya n dc o m p l e m e n t a r i l y t h e s em o d e sh a v en od i f f e r e n c ei nr i g h t n e s so rf a l s e n e s s ,b e s t o rw o r s t b u t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ri n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t h i sr e s e a r c h a i m st oh e l pa d m i n i s t r a t o r s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r e c o g n i z et h ee s s e n c eo fd i f f e r e n tm o d e sa n de n a b l et h e mt of i n d t h em o s ta p p r o p r i a t eo n ef o rt h e i rp r a c t i c e h o p et h e s ei d e a s w i l lc o n t r i b u t e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i n n o v a t i o no fn a t i o n a l 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i nt h en e wc e n t u r y k e yw o r d s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t e a c h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 , m o d e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i l l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卜妒沙习年月r 。日 l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x - 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回。 作槲:1 名酣张雀筠秽日 导师始眦吼节彩月,日 1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第一章引言 1 1 教学管理模式概念的界定 “模式”一词,在现代东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研 究中使用都极为常见。其英文为m o d e ,牛津字典释为“方式方法、样 式风格”等义。在我国,究竟何谓“模式”? 1 9 8 9 年以前版本的辞 海中并未收入该词,1 9 8 9 年版的解释为:“模式,亦译为范型” 一般可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此外,汉语大词典的定 义是“事物标准的样式”。现代汉语双向词典的注解为:“某种实 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由此可见,模式是一个现代词汇,其定义主要围绕两个关键词: 其一是“样式”。三大定义均将“模式”定性为样式,那么,什么是 样式? 顾名思义,物体在某种情况下所具有的形式。模式等同于样式 似乎并没有将这一概念明朗化多少,但它至少说明了“模式”的本质 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或一种状态。当然这种形式或状态是有限定 的,这就要谈到第二个关键词:“标准”。标准是实践的范本,也就是 说模式必须是具有示范性的形式。深一层来分析,作为事物存在的“示 范性的形式”必然是从多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 的、稳定性的、精华的东西,同时这一形式还必须具有可模仿性或再 操作性。到此,我们基本上接近了“模式”这一概念的全貌。它是某 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简化与微缩式的表征。是以一定理论或规律为基 础的,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稳定的样式。 在教学管理领域,对“模式”的探讨也是众说纷纭的:有人将其 等同于系统的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有人将其理解为协调各种教学 管理方法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系统,还有人认为它是一整套管理程序和 策略的集合。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不尽完善与贴切。教学管理模式, 从理论层面看,是反映一定教学和管理思想与规律的结构体系,诸如 教学管理方法体系、原则、程序等;从实践层面看,是将教学、方法、 手段、管理形式融为一体,指导教学管理者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的 硕士学位论文 范本。它将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易于操作的策略,是沟通理论与实践 的桥梁。 据此,本研究将教学管理模式定义为:反映一定教学管理规律, 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教学管理活动的实 践操作具有示范性的、稳定性的样式。它包括一定指导思想、一套教 学管理程序与方法体系以及教学管理活动过程中一系列要素稳定的 组合方式及相应的策略等。 1 2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 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认识。高校教学 管理模式的研究同样不能仅从单一的模式入手,唯有在联系和比较 中,才可能真正寻找到其本质与非本质特性。本文采取比较法也是旨 在将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纳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背景中,将各种相 关模式放在一起考察,从而更好地揭示各种模式的本质特点、适用范 围及未来走势,得出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应该 说,这种比较研究是与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一 种复杂的智力劳动。它克服了平时教育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片面与狭隘 的倾向,对于把握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以及建构未来理想教 学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从实践层面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有利于人们在高校管 理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获得新认识。教学管理模式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历史条件和教学管理实践的变迁与推演,有些模式会逐渐展现出 自身的局限性,为时代所淘汰;而有些模式则会顺应时代的潮流被人 们广泛采纳。这都需要管理者拥有敏锐的嗅觉、发展的眼光以及清醒 的头脑。而比较研究正是让我们拥有这样的眼光与思维,从而更理性 的面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模式运用出现的诸多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还将为新世纪高效教学管理模式的 构建提供崭新的思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世界是为 了改造世界。同样,我们认识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也是为了改造旧的、 过时的模式,建构出新的、与时俱进的模式体系,从而更好地为高校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教学管理工作服务。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各种模式的运用呈 现出新旧交错、良莠并存的无序状态。我们知道,传统单一的管理模 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各种要求。各种模式的运用也不 可能做到泾渭分明、彼此独立。但综合并不等同于简单组合,综合必 须是有机的综合、有效率的综合。那么,各种模式究竟该如何综合, 怎样综合才能避免盲目? 比较研究将帮助我们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 剖析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所在。 1 3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分类的基本标准 分类是认识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方法。将日常管理实践中出现的 众多模式按照一定的属性归纳在一起,或者根据一定的差异将其区分 开来,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这些模式的特点及其运动发展规律,从而更 好地进行科学预测,设计未来模式。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问题一 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其难点在于分类依据的复杂性。要找到事物分 类的标准,除了把握事物存在的多种属性外,还必须深刻认识事物的 本质。因此,笔者以为,要深入挖掘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标准7 必须从各种模式产生的源头入手。 研究表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生成主要有两条途径:其一,从 理论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即管理者根据科学的理论,结合管理实 践,预设一个较为理想的操作模式;或通过平行类比,根据各种平行 模式( 如企业模式与教育模式,美国模式与欧洲、日本模式等等) 之 间的相似性或同一性,概括抽象出某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投入实践 检验并逐步完善。其二,从实践到理论,由具体到抽象。即从长期的 管理实践中积累经验,概括总结出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关系,提 炼形成标准型的框架结构,从而产生教学管理模式。依据此两条途径, 不难寻觅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可能的分类标准:即模式产生的理论基 础、国别地域特点及实践方式。 这三条分类标准的提出并非空说无凭。众所周知,近年来,教学 管理模式的研究一直受益于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成果,借鉴教育管理 模式的分类标准不失为我们当下研究的一条捷径。在教育管理模式的 硕士学位论文 分类问题上,中山大学黄崴教授在其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一书 中,运用历史分析与模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曾将教育管理模式分为 以下四种: 1 、把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官僚制理论、实证主义与 关注效率的模式等结合在一起表述为“古典教育组织理论一效率为 本模式”。 2 、把人际关系和人力资源、实用主义与民主管理和关注人的模 式结合起来表述为“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人本模式”。 3 、把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关注政治与决 策模式结合起来表述为“教育管理科学理论一理性为本模式”。 4 、把开放系统与反传统观点、后实证主义、现象学、主体主义、 批判理论、关注文化价值等结合起来,表述为“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一多元整合模式”。 这一分类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其基础是各教育管理模式依赖 的西方管理理论。以其理论基础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已经成为 当下研究的一个理想视角。另外,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布什在其著 作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中提出了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 式、主观模式、模糊模式、文化模式和综合模式的分类方法 。这一 标准乍看起来较为含糊,实际却体现了教育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不 同特点。其分类依据是各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方式,也是深入浅出, 颇有说服力的。教育管理模式还存在以国家或地区名称直接命名的模 式,如美国模式、英国模式、香港模式等等,它们是高校教学管理在 不同地域特色的充分展现。应该说,这些分类都有力的佐证了笔者在 上文中提出的三种分类标准。 检验完分类标准的可行性后,再来分析一下现存的高校教学管理 模式。首先,国内学者基本认同经验型、行政型和科学型是高校教学 管理模式的三种基本类型。经验型管理是依据个人主观经验的管理, 。黄崴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5 1 0 5 。( 英) 托尼布什( t o n y b u s h ) 强海燕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 9 9 8 1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其管理基础是领导者的个体经验;行政型管理是依据国家法律或行政 部门的管理,其管理依据是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和科层 组织理论。科学型管理则是依据现代科学管理理论而生的管理,其管 理涵盖了现代管理各大理论流派的观点。很明显,不同的管理理念铸 就了不同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符合我们所说的第一类分类标准。 其次,从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实践来看,充满地域特点的高校教 学管理模式正在迅速崛起。朱永新教授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研 究一书中,详细考察了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以及香港、台湾 等国家或地区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在“纵”“横”比较的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国家、地区教学管理模式的特点。程晋宽教授更详细地阐 明“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依赖等级制度和规章来取得成 员间的合作,故主要选择韦伯的科层式教学管理模式;英国大学多习 惯于依赖同业人员的共同价值观来统合人们的行为,采用的是社团式 教学管理模式;而美国的大学,既不依赖规章和公共政策,又不依赖 共同的专业规范,主要立足于市场的竞争需求来管理教学,采取的是 市场式教学管理模式。加这种立足于国别地域特点的研究印证了本文 第二类分类标准的合理性。 此外,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对立,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确立 与推行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完全学分制是怎样 的模式,是如何产生的,与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模式有何关 系? 稍微追问,不难发现学年与学分的差异,实质是教学管理活动两 种不同实践方式运行的结果,实践方式是教学管理模式差异产生的一 大重要源泉,也就是我们的第三种分类标准。 至此,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多元分类标准已经基本确立。在分析 与整合的基础上,笔者将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型: 1 、依据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理论基础划分为:经验型、行政型、 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 2 、依据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国别区域特征划分为:法、德科层 。程晋宽欧美高校三种不同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高等教育研究,1 9 9 8 ,( 3 ) :9 9 5 硕士学位论文 式、英国社团式、美国市场式教学管理模式等。 3 、依据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践方式划分为:学年制、学年学 分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1 4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维度及主要研究方法 1 4 1 研究维度 1 4 1 1 历史的追踪 教学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活动。历史是一面镜子,它 有助于我们更清晰更合理的把握史实的真相与变迁,从而更好地认识 当下。不了解历史,个人只能依靠自己有限的经验作为思考和行动的 依据。正如有位学者所说,“( 历史) 是一种普遍的经验,它确实比一 切个人经验都更长久,更广阔,也更多样。”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发 展演变历经了几千年风雨的洗礼与沉淀,对其历史进程的追踪极具价 值。对于历史问题的研究,劳伦斯曾区分了历史研究( 它考察历史人 物与事件) 和历史考察( 它将历史作为理解当前的原始材料) 。他认 为,历史考察的目的是“提高对当前的、而不是对以往的洞察力它 激发对现象的各种不同的思考,它有助于确定多少稳定的、新的概念, 并为研究那些旧有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扩大研究的范围。删作者以为,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历史研究目的也正在于此。 1 4 1 2 社会变迁与文化背景的透视 社会与文化是教学与管理活动产生、发展依赖的重要基础。文化 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遗产,具有非生物属性的人类遗传特性。人的行为 是过去和现在文化力量的产物,教学管理活动也是过去和现在经济、 社会和政治力量的结晶。它不可能游离于社会文化之外,相反还会随 着时代、文化道德准则和制度的变迁而发展。教学管理人员也必须在 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体制内管理组织,文化与管理从来都是紧密联 系的,从概念上说,文化与管理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学术界一般认同 将管理定义为: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 协调、控制等多种方法和手段,使一群人能够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以 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过程。相形之下,文化则是一个更宽泛、更复 。转引自孙耀君主编管理思想发展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 9 9 9 3 6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杂的概念,为了对比,可以从目标、对象、方法三个维度来分析这两 个概念: 表1 - 1 文化 管理 目的使人类文明化、社会化,形成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实现特 分工合作的和谐社会,更好地定的目标 生存、繁衍和发展 对象 人,由人构成的人群人,一定数量的人组成的人群 方法和手段文化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管理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这些方法和手段也构成文化 的内容。 从上面的对比不难发现:管理和文化不论从基本定义还是构成要 素上都具有极大的一致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管理,管 理就是文化。当然我们日常说到的文化和管理,是狭义上的概念,两 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不能将文化无条 件的泛化,必须有一个准确、恰当的概念范畴。一般说来,管理活动 涉及的文化仅限于对管理一个组织的工作能产生影响的那些比较具 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思想。因此,本研究所探讨的文化也仅限于与 管理模式直接相关的文化要素,暂且不涉及诸如美术、音乐、建筑等 其他方面。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发展的文化学基础,本文将从文化的三个方面 去追踪:其一,文化的经济方面。即人同资源的关系。资源可以是人 制造的,也可以是天然的,这个词既包含着可被利用来实现某种既定 目标的有形的物质,也包含着那些无形的努力。经济支配着社会生活 的诸多因素,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受制于各个时期的经济状况与 经济关系,管理方法也受制于各时期不同主导经济哲学的影响,如传 统、命令与市场等。其二,文化的社会方面。即在某种特定文化中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为争取生存环境或个人发展空间的长期斗争中, 不同需要、不同能力,不同价值准则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遵循 硕士学位论文 “契约”的协调的共同体,这些“契约”是人类文化的集中展现,也 是教学管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最后,文化的政治方面,指 某个文化区域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还包括为建立社会秩序和保护 生命财产而制定出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 充分体现了文化在管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可以说,管理思想是文化 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文化的诸多方面都直接影响 着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变迁。 1 4 1 3 哲学的视角 哲学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它提供了人类理论与实践活动所必须的 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是智慧之学,教育是成人之学,管理是为人之 学。哲学与教育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哲学,哲学与管理的融合诞生了管 理哲学。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既从属于管理哲学的范畴,又受益 于教育哲学的启发。因此,哲学是教学管理的基础,教学管理是哲学 的体现与实施。我们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不可能脱离哲学的视阙。 然而,什么是哲学? 古代对哲学的定义为“知识总汇”;近代对 哲学的定义为“科学的科学”;而马克思对哲学的定义为“世界观”。 哲学从知识总汇发展为世界观,各种具体学科逐渐从中分离,其中剩 下了什么呢? 首先是人的问题,即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无论具体 科学怎么发展都无法把握这个问题,这只能到哲学中来解决。这也是 管理哲学永恒的课题。 教学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对人性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他的管理观 点和对管理行为的选择。一般说来,管理哲学对人性问题的分析主要 存在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决策人假 设等几种。对人性的不同假设产生了不同的西方管理学流派,而不同 的西方管理流派成就了不同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显而易见,管理哲 学的差异是各种模式具体差异产生的根源。 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它还受 到不同教育哲学思想或流派的影响。实用主义,新传统教育派( 要素 主义、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 ,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流派 都曾在不同时期与地区对教学管理活动产生过重大影响,也必将成为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本研究比较分析的重要视角。 高校教学管理还是一种专业性的系统管理。我们还应该运用马克 思主义哲学观,全面地对其进行分析与审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到客观 世界与人的意识之间,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因此,高校 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也将着力于深度剖析各种模式的自身特点 与其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种类繁多,内容庞杂,要将各个细节整理清楚比较困难。根据矛盾发 展的不平衡性原理,本研究将努力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 抓关键并兼顾其它。坚持以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立场来阐释各大模 式的发生发展、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 1 4 2 基本研究方法 本文论题为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毫无疑问比较是本文的 宗旨,比较分析法也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在纷繁复杂的模式特点 比较中,本研究力求做到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结合,求同比较与求异 比较结合,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结合,单一比较与综合比较结合,比 得合理,比得完善。 从文体或功用上看,本研究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因此不可避免 地要用到与理论研究相关的方法:如采用系统分析法与理论研究法解 析各种模式的特点,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追溯各种模式产生的历史、 文化背景,运用综合法剖析各种模式的哲学基础等等。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者希望能 在多种方法的指导下、博采众长,有所收益。但毕竟水平有限,一定 会存在很多疏漏,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9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以其理论基础分类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 2 1 经验型、行政型和科学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内涵及特点的比 较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按其理论基础可分为经验型、行政型和科学型 三种。由于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性、顺序性与逻辑性,这三种模式的 发展存在明显的历史纵向联系,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体现了 不同时代的文化。 2 1 1 经验型教学管理模式 经验型教学管理,顾名思义,它以经验为中心。所谓“经验”, 是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经验型管理即“人们对管理的 认识及管理活动都表现为某种经验的再现或延伸,没有自觉地反思自 己的管理行为并将之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原则的管理方式。脚 这一界定,清晰地展现了经验型管理的三大基本特点: 第一,经验型管理是以领导者个人或团体的“经验”作为准则 的管理。 第二,经验的产生是管理者直接参与管理实践活动的结果,受历 史条件限制,这些经验尚未上升为理论,缺乏系统性、普遍性与科学 性。 第三,经验型管理对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及实践水平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 高校经验型教学管理模式的形成是经验型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 活动中反复实践的结果,是管理实战经验的总结。因此,高校经验型 管理模式中的“经验”与一般意义上的“经验”是有区别的,它包括 两个部分内容:“一是指管理者在亲身从事各种社会实践,尤其是管 理实践的过程中,自发形成和积累起来的那些与管理工作有关的初步 知识和技能。二是指前人在相关管理实践中所积累并为后人所掌握的 。朱永新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2 2 6 。 1 0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管理经验。这些管理经验不同于单纯的感性经验,不同于管理者在实 践中产生的那些纯粹的感知、表象,包含一定的理性因素。”理性经 验的不断积累与沉淀是经验上升为原则或科学的基本前提,经验型教 学管理模式的形成为后来行政性和科学型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从这些意义上看,它在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大理论 与实践价值。 高校经验型教学管理模式是教学管理模式中起源最早的一种,由 于它建立在人类早期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上,主要依赖领导者个人 的管理智慧与能力,因此,这种管理不具备科学的理论基础,大多关 注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是主观性与零散性较大的一种 管理模式。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由于这类管理所受的外在制约相对较 小,领导者可以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选择和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 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等等,来满足不同教学环境的需要。这就防止了 教学管理活动中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加强了管理的针对 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在很长时间里,东西方的经验型教学管理都呈 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人类文明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智慧: 当然,“经验”的时代性决定了这些教学管理经验在今天的适用范围 已经不大,但那些屡经实践证明的理性经验仍然会作为一种传统流传 下来,成为今天管理文化中重要的一笔。 2 1 2 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 “行政”一词源于拉丁文“a d m i n i s t r a t e ”意指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现代管理学中,行政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的,通常包含两层涵义: 从静态的组织结构看,行政即指国家政府机关;从动态组织活动看, 行政指政府机关依据确定的路线、方针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通过计 划、决策、执行、反馈、监督等一系列组织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过 程。曾行政管理与“行政”的意义十分接近,即指国家行政组织依法 对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一概念指明了行政管理的三大 要素:即行政管理的主体、客体及运行依据。主体是国家的行政组织 。刘邦奇,齐平现代教学管理系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7 5 6 。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1 1 1 硕士学位论文 或机构,客体为国家政务与社会公共事务,而运行依据则是法律或其 他行政法规。 高校行政型教学管理,是行政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领域的运用。 它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依据各级权威性行政法规或程序,采取 强制性的行政方法或手段对高校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的一种管理。行政 型教学管理模式是行政型教学管理在高校长期实践、沉淀的产物,其 特点与名称密切相关: 首先,从主体上看,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以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 为依托。行政组织是行政型管理活动的发动者与实施者,包括各类行 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组织体系是行政权力的载体,也是行政职 能的具体履行者。高校教学行政管理活动的推进、行政目标的实现、 行政命令的上传与下达以及行政任务执行时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等 必须依赖一个健全畅通的组织系统。因此,良好的高校行政组织系统 是高校行政型教学管理运行的基本前提。 从运行依据上看,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以权威的法律或规章为准 则。高校行政型教学管理不再是管理者个人主观意愿的表达,而是国 家意志的执行。因此,这种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或规章 来进行。合法性是行政行为的基本要求,任何超越了这一准则的管理 行为都是无效的。一般来说,这些法律或规章包括上级机关下达的文 件、计划、指令、指标、会议的决议、领导同志讲话的精神以及其他 行政法规。总括说来,行政型管理模式是一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按章办事的模式,尊重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是它的重要特征。 最后,从实施方式上看,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以一定的行政方法 或手段来推进管理。行政方法是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开展行 政工作,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 情况出发,在一定行政管理思想和原则指导下采取的措施、手段、方 法和技术等的总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行政部门多采用召开会议、 听取汇报、制定工作条例、计划、制度、批示文件、下达命令、给与 奖惩等等方式来实施管理。这些方式都带有强烈的强制性,强制性是 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在东西方的影响都比较深远。它以一定的法 律规范为基础,以行政的程序和手段为主线,试图建立合理性的组织 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它使管理活动逐步从经验走向理性,从自 发走向自觉,打破了经验型管理模式各行其是、杂乱无章的状态,实 现了管理手段与方法的科学化,成为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现代化的开 端。但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受时代或本身特点的局限,体现出强烈的 集中统一、有章可循的机械性特点,它过于强调社会共性,忽视了人 的个性,将管理定位在一些僵死的、共同的规章条例中,压抑了管理 中人的积极性。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有组织 的无序状态”。这些不足都为新的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式的诞生创造了 契机。 2 1 3 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 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是在经验型与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发 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产生于2 0 世纪4 0 年代末,是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它以“科学”命名,凸现了自身 的特点: 。 一 其一,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2 0 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市场竞争 日益激烈,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管理理论也逐步迈入 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尤其是在5 0 年代后,管理理论形成了诸多 学派,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空前繁荣的阶段,通常被称之为管理理 论的“热带丛林”期,主要包括: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巴纳德的社 会系统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学派、德鲁克的经验主 义学派、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以及美国管理学家孔茨 提到的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这些理 论对管理活动的本质从不同研究视角给与了相对客观的定位,打破了 行政型模式所依赖的静态理论体系,展现了现代管理实践系统性、随 机性、模糊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为现代管理实践科学化的进程奠定了 良好的理论基础。 其二,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强调在管理决策与实施过程中采用适 硕士学位论文 合客观对象的科学方法。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日益丰富,调查、 测量、统计、试验、诊断、评估等方法逐渐进入教学管理活动的研究 领域。这些方法各具特色,既有定性的方法也有定量的方法;既有分 析的方法又有综合的方法;既有动态的方法又有静态的方法;既有确 定性的方法也有随机性的方法,还有模糊性的方法。管理者可以因地、 时不同而自由选择。另外,现代化的网络系统、电脑监控等设备也陆 续进入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其三,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凸现了现代人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 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教学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人是教学管 理的核心问题。经验型、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中对人的定位都存在着 偏差,前者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性,而后者严重抑制了人的创造性。科 学型教学管理模式从二者的不足中意识到,管理活动应该学会尊重 人、调动人,应该围绕人来展开。一方面要全面提升管理者的各项素 质与能力,使其能够创造性地去解决实践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另一方 面又要注重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组织和团结广大教师、学生,使 其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来,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起为 科学管理的建立与运行做贡献。 其四,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将教学管理活动本身视为一种系统 的、复杂的科学。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型管理历 经了几千年的历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实践活动逐步澄清了 自己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摆脱了依靠主观性、经验性思维处理问题的 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学会了用理性的、逻辑的、客观的 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揭示教学管理活动的本质特点与一般规 律。这些努力使教学管理学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脱颖而出,成 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领域。 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的形成完成了高校教学管理从封闭走向开 放,从行动走向科学的转型,它既强调管理过程中的理性分析、逻辑 思维与方法的科学性,又凸现了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较为准确地 定位了管理活动的本质特点与一般规律,还防止了管理实践中的“一 刀切”、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是现代高校教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学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2 1 4 小结:三种模式特点的比较分析 经验型、行政型、科学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伴随着管理理论从 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历程,一步步走来,对 高校教学管理实践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不能绝对的说,哪种 模式更优越,哪种模式将会取代其它模式。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 的产物,都具备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甚至在众多方面还存在着互为补 充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地去认识它们: 表2 1 名称理论基础模式主要特点优势劣势 经尚无科学1 、以领导者个人或团体的1 、管理具有极大1 、经验具有很强 的理论基。经验”作为管理准则;的灵活性,易于的个体性、主观 验础2 、经验在高校教学管理实防止“一刀切”、性、零散性与狭 践中产生、积累; 教条主义等倾隘性 型3 、对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向2 、经验受到时代 及实践水平要求较高。 2 、重视管理者的的局限,缺乏普 主观能动性遍性与科学性 3 、经验来自实践,3 、经验易转化为 具有较强的针枷锁。束缚发展 对性与进步 4 、对管理者依赖 性较强 行科学管理1 、以健全的行政组织系统1 、集中统一、层次1 、过于强调共性、 理论、为依托; 分明、权责明晰统一,忽视具体 政科层管理2 、以权威的法律或规章为2 、法规健全、有章情况,压抑创造 理论、准则; 可循性的发挥。 型人际关系3 、以一定的行政方法或手2 、忽视人的能动 学说段来推进管理 性 3 ,行政层次繁多, 降低管理效率 硕士学位论文 科现代管理1 、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1 、重视管理活动客1 、科学的教学管 理论:基础:观规律的总结理理论在不断 学社会系统2 、强调在管理决策与实施 2 、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生成中,管理 学派,过程中采用适合于客观科学具有较大不确 型决策理论对象的科学方法; 3 ,重视人的素质、定性。 学派、3 、突显了人在高校教学管能力与主观能动性 2 、重理性分析与 系统管理理实践中的地位和作逻辑思维、对人 学派、用;类情感、意志、 权变理论4 、将教学管理活动本身视创造力等非理 学派等为一种科学。性因素的关注 较少 3 、对管理中人的 个性关注不足 2 2 经验型、行政型和科学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历史沿革的比较 在追踪高校各种管理模式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前,我们无法绕 开东西方高校起源时间的界定问题。尤其是我国高校的起点问题,学 术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高等教育? 笔者认同 “大学”是一个由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体遵循自治原则进行学 术生活的社团。由于缺乏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大学人”,中国古代 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回但这并不能否认我国古代存在国家高层 次的教育,拥有完整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国家培养了高层次的人才; 不能否认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 形成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追溯 将始于西周,而对西方的探寻则从中世纪开始。 经验型教学管理在我国起源甚早,在古代私学和书院教育中常 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激变,中央王权旁落,诸侯纷争,出现了“天 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教育状况。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 开始大力兴办私学,开创了我国经验型教学管理的先河。春秋私学的 。郑登云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史( 上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4 1 1 6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教学管理,没有严格的制度,也没有完整统一的计划,多数只能从学 派的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当时社会实用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其教 学管理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不过许多大师在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中, 仍然形成了一些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原则。如孔子根据学生的特点 将教学分成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提出“六艺”的教学内容, “有教无类”的招生制度等。墨家私学通过建立一套套立法结义纪律 制度和“法仪”来实施教学管理等等。私学发展到汉代,经验型教学 管理更加成熟,其代表是“导生制”的问世。“导生制“是一种师生 以次相传授的互教制度。也是我国古代为扩大教育对象对教学管理制, 度进行的一项创新。西汉董仲舒首先施行,在教学中进行“下帷讲诵”。 颜师古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言新学者,但就其弟子受业,不必亲 见仲舒”。“导生制”在我国古代私学中的运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师法”和“家法”等经学研究学派的形成就源于此。 私人办学发展到唐代,诞生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书院。由于 早期书院教育受政府干预较少,其宗旨在讲学而不在科举,在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