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水稻鞘氨醇激酶OsSPK1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pdf_第1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水稻鞘氨醇激酶OsSPK1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pdf_第2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水稻鞘氨醇激酶OsSPK1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pdf_第3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水稻鞘氨醇激酶OsSPK1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pdf_第4页
(植物病理学专业论文)水稻鞘氨醇激酶OsSPK1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鞘脂普遍存在于包括植物在内的各种真核生物的生物膜中。鞘脂及其衍生物 在生物体内参与了极重要的细胞功能,它们可以作为第二信使调控细胞生长、分 化、存活、增殖和程序性死亡等。近年来,1 磷酸鞘氨醇作为细胞外递质和胞内 第二信使的功能受到关注。细胞内的s p p 水平高低是由其合成、分解和转运到 胞外这三者相互作用调控,其中鞘氨醇激酶催化鞘氨醇形成1 一磷酸鞘氨醇,1 磷酸鞘氨醇磷酸酶催化1 一磷酸鞘氨醇还原为鞘氨醇,同时1 磷酸鞘氨醇裂解酶 将1 磷酸鞘氨醇分解。为探讨s p p 在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我们克隆得到水 稻中编码鞘氨醇激酶的基因,o s s p k l ,并通过转基因烟草分析了o s s p k l 在抗 病反应中的功能。 以水稻e d n a 文库为模板,p c r 扩增得到了水稻s p k 基因o s s p k l 全长 e d n a 。o s s p k l 全长e d n a 序列为2 9 1 0b p ,含有一个2 2 4 7b p 的o r f 区域, 预测编码一个7 5 7 个氨基酸组成的s p k 蛋白,推测的分子量为8 3 2 7 k d a ,等电 点为7 ,4 。o s s p k l 基因位于水稻1 0 号染色体上,含有8 外显子和7 个内含子。 根据水稻o s s p k l 基因氨基酸序列与人类、老鼠、酵母、线虫和植物中的s p k s 家族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我们发现都包含一个1 2 5 a a 左右的保守 d a g k 催化结构域。同样,o s s p k l 氨基酸序列还含有保守的c 1 c 4 保守结 构域。在c 1 结构域中的g x g x 基序是这类鞘脂激酶的a 丁p 结合位点。 为了进一步明确o s s p k l 在水稻抗病性中的作用,我们将o s s p k l 基因编码 区置于植物双元载体c h f 3 p p 2 p 2 1 2 中c a m v3 5 s 组成型强表达启动子的下游, 运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 c r 检测获 得1 4 株o s s p k l 转基因植株。r t - p c r 分析表明,转基因t l 代烟草植株都正常 表达o s s p k l 基因。抗病性测定表明,过量表达o s s p k l 的转基因烟草植株提高 了对烟草黑胫病菌( p h y t o p h t h o r ap a r a s i t i c av a t n i c o t i a n a e ) 和烟草野火病 ( p s e u d o m o n a ss y r i n g a ep v t a b a c i ) 的抗病性。 关键词:水稻( o r y z as a t i v al ) :烟草( n i c o t i a n at a b a c u ml ) ;诱导抗病性:鞘 氨醇;1 一磷酸鞘氨醇:鞘氨醇激酶;甘油二酯激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p h i n g o l i p i d sa r eu b i q u i t o u sc o n s t i t u e n t so fm e m b r a n es y s t e m si na l le u k a r y o t i c o r g a n i m s t h e r ei sn o ws u b s t a n t i a le v i d e n c et h a ts p h i n g o l i p i d sa n dt h e i rm e t a b o l i c p r o d u c t sa r ei n v o l v e d i nt h e r e g u l a t i o no fc e l lg r o w t h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s u r v i v a l ,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a n dp r o g r a m m e dc e l ld e a t hv i at h e i r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a ss e c o n dm e s s e n g e r s i ns p e c i f i cs i g n a l t r a n s d u c t i o np a t h w a y s a san o v e lc l a s so f s p h i n g o l i p i dm e t a b o l i t e s , s p h i n g i s i n e 一1 一p h o s p h a t e ( s p p ) f u n c t i o n sa sas e c o n dm e s s e n g e ra n da sl i g a n d sf o rc e l l s u r f a c er e c e p t o r s c e l l u l a rl e v e l so fs p pa r el a r g e l ym e d i a t e db yi t sf o r m a t i o nf r o m s p h i n g o s i n eb ym ea c t i v i t yo fs p h i n g o s i n ek i n a s e ( s p k ) a n dt oal e s s e re x t e n tb yi t s d e g r a d a t i o nb ys p pl y a s ea n ds p pp h o s p h a t a s ea c t i v i t i e s i no r d e rt oe l u c i d a t e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f u n c t i o no fs p p i np l a n tr e s p o n s e st oa b i o f i ca n db i o t i cs t r e s s e s 、w ec l o n e d a n di d e n t i f i e dar i c es p k g e n e ,o s s p k l ,a n ds t u d i e di t sf u n c t i o ni n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 r e s p o n s eb yo v e r e x p r e s s i n gi nt r a n s g e n i ct o b a c c o 1 b ee d n ao f o s s p k jw a sa m p l i f i e db yp c r u s i n gp h a g ed n ap r e p a r e df r o ma r i c ec d n al i b r a r ya st e m p l a t e t h ef u l l - l e n g t hc d n ao ft h eo s s p k il s2 9 1 0b dw 破l ap r e d i c t e do p e nr e a d i n gf r a m eo f2 2 4 7b pi nl e n g t h ,w h i c hp r e d i c t e dt oe n c o d ea p u t a t i v es p kp r o t e i nw i t h7 5 7a m i n oa c i dr e s i d u e sw i 廿lap r e d i c t e dm o l e c u l a rm a s so f 8 3 2 7k d aa n dp io f 7 4 t h eo s s p k lg e n ew a sl o c a t e do nc h r o m o s o m e1 0o f t h er i c e g e n o m e sa n di sc o m p o s e do f8e x o n sa n d7i n t r o n s a l i g n m e n to fo s s p k lw i t l lo t h e r s p k sf r o mh u m a n ,m o u s e ,y e a s t ,c a e n o r h a b d i t i se l e g a n sa n dp l a n t ss h o w e dt h a t o s s p k lh a sac o n s e r v e dd i a c y l g l y e e r o lk i n a s ec a t a l y t i cd o r a a i no f 1 2 5a m i n oa c i d r e s i d u e si nl e n g t h a l s o o s s p k lc o n t a i n sa ne x t r ac o n s e r v e dc 1 c 4r e g i o n s i n c l u d i n gg x g x m o t i fi nt h ec 1d o m a i n w h i c hm a yb ei n v o l v e di na t pb i n d i n g t ob e 仕e ru n d e r s t a n dt h ef u n c t i o no f 伪即足,i n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r e s p o n s e w e c l o n e dt h eo s s p k lc o d i n gr e g i o ni n t oap l a n tb i n a r yv e c t o r , c h f 3 p p 2 p 2 1 2 ,u n d e r c o n t r o lo ft h ec a m v3 5 sp r o m o t e ra n dt r a n s f o r m e dt o b a c c ol e a fd i s c sb y a g r o b a c t e r i u m m e d i a t e dt r a n s f o r i l l a t i o n at o t a lo ff o u r t e e ni n d e p e n d e n to s s p k l t r a n s g n e i ct o b a c c ol i n e sw e r eo b t a i n e da n dc o n f i r m e db yp c rd e t e c t i o n r t p c r a n a l y s i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o s s p k ig e n ew a st r a n s c r i b e di nt h et r a n s g e n i ct o b a c c op l a n t s w ee v a l u a t e d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o ft h et r a n s g e n i cl i n e sa n df o u n dt h a tt h et r a n s g e n i c p l a n t ss h o w e de n h a n c e d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a g a i n s tp h y t o p h t h o r ap a r a s i t i c a v a t 疗i c o l i a n a ea n dp h y t o p h t h o r ap a r a s i t i e av a rn i c o t i a n a e 0 u rp r e l i m i n a r y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t h a to s s p k1 - m e d i a t e ds p ps i g n a l i n gm a yp l a yar o l ei n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 r e s p o n s ei np l a n t s k e yw o r d s :r i c e ( o r y z as a t i v al ) ;t o b a c o o ( n i c o t i a n at a b a c u ml ) ;s p h i n g o s i n e ( s p h ) ;s p h i n g i s i n e 一1 - p h o s p h a t e ( s p p ) ;s p h i n g o s i n ek i n a s e ( s p k ) ;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k i n a s e ( d a g k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 图l水稻鞘氨醇激酶基因o s s p k lo r f 的p c r 扩增以及重组质粒的酶 切鉴定 图2o s s p k l 核菅酸序列及预测的氨基酸序列 2 2 2 3 图3 水稻鞘氨醇激酶基因的基因结构和预测的蛋白功能保守结构域2 4 图4 水稻o s s p k l 与其他生物s p k 蛋白保守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2 5 图s 水稻o s s p k l 蛋白与其他生物s p k 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2 7 图6 植物双元表达质粒c h f 3 一o s s p k l 的构建与鉴定2 8 图7 烟草叶盘转化及转基因烟草的获得2 9 图8o s s p l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p c r 检测结果3 0 图9 过量表达水稻o s s p k l 基因的t 2 代烟草植株的抗性筛选3 1 图1 0 烟草野火病菌叶片离体接种和黑胫病茎部活体接种后不同级别症状 代表3 2 图1 1 过量表达水稻o s s p k i 基因的烟草植株提高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3 3 图1 2 过量表达水稻o s s p k l 基因的烟草植株提高对烟草野火病的抗性3 4 表l 过量表达水稻o s s p k l 基因的t 2 代烟草植株的抗性筛选_ 3 5 表2 过量表达水稻o s s p k l 基因的烟草植株提高对烟草野火病的抗性3 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宋风呜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从论文选题,实验 设计和工作开展,论文撰写、修改、定稿等各个方面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宋老师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渊博深广的学术知 识、锐意进取的科研作风和宽广仁厚的为人不仅使我在专业上不断进步,而且使 我对科研精神和为人处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本论文完成 之际,谨让我向恩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最衷心的祝愿。 感谢郑重老师和葛秀春老师,他们在我的求学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本 研究的完成离不开他们给予的深切指导、热忱帮助和宝贵的意见。在此衷心感谢。 感谢植物病理组的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本实验室的全体师兄妹们,特别是张 卫东、朱廷恒、曹亦菲、罗红丽、方丽、李大勇、李国钧、任琰、宋莉芸、王晓 娥、张慧娟、吴叶飞、刘海青、谌江华、刘辉志、杨雅云、张新春、余辛。他们 与我朝夕相处,无论是在学习上、实验工作上和日常生活中,都给了我无私的帮 助和深厚的友谊,对这一切我将永远铭已于心。 深深的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关爱、理解、支持和帮助的家人和朋友。 陈洁 2 0 0 6 年5 月于华家池畔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文献综述 1 1 植物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病害的侵染。植物在与病原物的长期相互影响 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复杂而有效的抗病机制来抵御细菌、真菌和病毒 大多数病原物的侵入、扩展。在植物与病原相互识别、交换信息的同时,植物体 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各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相互交叉形成网络,从而产 生一系列防卫反应。一方面,植物受到病原入侵后时诱导产生了防御结构( 周皮、 胼胝体、胶滞体、侵填、乳突、晕圈等) 及一些功能分子( 植保素、酚类物质、病 程相关蛋白等) ,它们在植物抗病作用中起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植物细胞的木 质化和木质素沉淀、富羟蛋白的积累及有关酶系统的诱发合成等,在植物抗病作 用中起间接作用。 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表现基因对基n ( g e n ef o rg e n e ) 的抗病性时,植物抗病基 i n ( 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g e n e ,rg e n e ) 的产物作为受体分子,识别来自病原物对应的 无毒基因( a v i r u l e n c eg e n e ,a v rg e n e ) 编码的激发子,通过激活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在细胞核内的终端信号激活各种防卫反应相关基i n ( d e f e n s eg e n e s ) 的表达,表现 抗病性( f l o re t f ,1 9 7 1 ;k e e ne ta 1 ,1 9 9 0 ;s t a s k a w i c ze ta 1 ,1 9 9 5 ;v a nd e re la 1 , 1 9 9 8 ) 。在过去的研究中,对植物抗病基因的分子本质及其介导的抗病信号传导 途径取得了瞩目的进展。利用转座子标签法( t r a n s p o s o nt a g g i n g ) 及图位法 ( m a p - b a s e dc l o n i n g ) 从烟草、拟南芥、番茄、水稻等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中克隆 获得分别控制真菌、细菌、病毒以及线虫等病害抗性的多个抗病基因。从已克隆 的抗病基因看,r 基因产物( r 蛋白) 具有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以及特征性结构域 ( t a n ge l a l ,1 9 9 6 ;s c o f i e l d 甜耐,1 9 9 6 ;l e i s t e r e l 耐,2 0 0 0 ;j i ae t 口,2 0 0 0 ) 。根据抗 病蛋白的结构特征,可将抗病基因分为以下几类:( 1 ) 细胞质丝氨酸苏氨酸蛋 白激酶型( c y t o p l a s m i cs e r i n e t h r e o n i n ep r o t e i nk i n a s e ,s t k ) ,如番茄抗细菌叶斑病 的基因p t o ,其编码蛋白p t o 就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2 ) 丝氨酸苏氨 酸蛋白激酶一富含亮氨酸重复型( s t k l e u c i n e r i c hr e p e a t ,e r r ) ,如水稻抗白叶 枯病的基因x a 2 1 。x a 2 l 蛋白具有3 个受体激酶特征的主要结构域:胞外l r r s 结构、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 s o n ge t a l ,1 9 9 5 ) 。( 3 ) 含富含亮氨酸重复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歹l j ( l e o c i n e - - r i c hr e p e a t ,l r r ) 编码序列的抗病基因,如番茄c 厂基因类型,其蛋 白包含胞外n 端l r r 重复区、膜锚定蛋白和胞质内c 末端部分。( 4 ) 玉米抗圆 斑病的基因h m l ,其编码的解毒酶能钝化病原真菌所产生的h c 毒素,代表着抗 病基因中与病原物亲和性因子作用的一类基因。 绝大多数r 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含有一个氨基端信号域、一个核苷酸结台位点 ( n u c l e o t i d eb i n d i n gs i t e , n b s ) 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y l j ( 1 e u c i n e r i c hr e p e a t s ,l r r s ) ( d a n g le l a l ,2 0 0 1 ;v a n d e re t a l ,1 9 9 8 ;h a m m o n de t a l ,1 9 9 7 ) 。这些n b s - l r r 型 的抗病基因又可以分成两个亚类。一类是烟草中t m v 抗病基因、亚麻抗锈病 的基因上6 及拟南芥抗霜霉病的基因r p p 5 等,它们编码的蛋白具有与果蝇t o l l 和人类白细胞介素l 受体相类似的氨基端t i p 结构域( o n e i l le ta 1 ,1 9 9 8 ;v a n d e r e ta l ,1 9 9 8 ) 。另一类是n b s l i 泳一c c ( 又称n b s l r r 一亮氨酸拉链, n b s l r r l e u c i n ez i p p e r ) q 7 类包括拟南芥r 只铂和r p m l 、水稻尸胁以及马铃薯 r x l 和r x 2 等( p a ne t a l ,2 0 0 0 ) 。最近的研究中发现白粉病抗病基因r p w 8 = j 常特 殊:这个来源于拟南芥的蛋白比较小,只有一个氨基端的跨膜结构域和一个c c 结构域,但是有着广谱抗性( x i a oe ta 1 ,2 0 0 3 ) 。 在拟南芥尺基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方面的研究工作中,根据推导的蛋白 氨基酸序列来看,已克隆鉴定的拟南芥抗病基因的产物大多属于n b l r r 类的 抗病蛋白。为了鉴定r 基因下游信号传导途径的可能组分,运用反向遗传学方法 已经分离和鉴定到一批能抑制已知r 基因功能的突变体,如n d r l ( n o n r a c e ,s p e c i f i c d i s e a s er e s i s t a n c e ) 、e d s l ( e n h a n c e dd i s e a s es i i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 等。研究表明,n d r l 突变 体完全丧失由r p s 2 、r p s 5 和r p m l 基因控制的对p s y r i n g a e 的抗性( c e n t u r ye l a l , 1 9 9 5 ) ;e d s l 突变体失去由不同r p p 基因和r p s 4 基因控制的分别对霜霉病 ( p e r o n o s p o r a p a r a s i t i c a ) 并gp s y r i n g a e 的抗性。n b l r r c c 亚类的拟南芥r 基因 需要n d r l ,而n b ,l r r t i r 亚类则需要e d s l ,但不会同时需要二者。但是, 还有一些n b l r r c c 亚类的且基因( 如r p p 7 、r p p 8 和r p p l 3 等) 既不需要n d r l 和p 口s ,也不需要e d s l 和p a d 4f a a r t se ta 1 1 9 9 8 ;m c d o w e l le ta 1 ,2 0 0 0 ) 。这 些结果说明,在拟南芥中至少存在三条由月基因所介导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 ( g l a z e b r o o k ,2 0 0 i ) 。 当植物受到无毒性病原物侵染时通常会发生过敏反应( h y p e r s e n s i t i v e r e s p o n s e ,h r ) 。h r 是植物抗病反应的一种典型症状,其特征是在病原物侵染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位寄主植物细胞迅速而局部性死亡形成枯斑,导致病原物不易获得营养,从而限 制病原物生长和扩散。活性氧迸发( o x i d a t i v eb u r s 0 在激发h r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也是植物对病原菌应答的最早期反应之一( l a m be ta l ,1 9 9 7 ; w o j t a s z e k ,1 9 9 7 ) 。随着h r 产生局部抗性之后,植物常会在整体水平上产生非专 化抗性,从而对病原菌的再侵染,甚至对其它病原物的侵染均产生很强的抗性, 即系统抗性( s y s t e m i ca c q u i r e dr e s i s t a n c e ,s a r ) 。s a r 是指在植物受到坏死性病原 物侵染产生局部坏死斑或者经化合物的诱导处理后,在未侵染和未处理组织中产 生对以后多种病原物侵染的增强抗性( r o s se ta l ,1 9 6 1 ;r y k se ta 1 ,1 9 9 6 ;s t i c h e r e ta 1 ,1 9 9 7 ) 。s a r 是一种在植物抗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在植物界普遍存在的可诱 导性防御机制,s a r 显著区别与其它抗病反应的主要标志是:对病原菌的广谱 抗性,长效性以及病程相关(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 r e l a t e d ,p r ) 蛋白的表达( u k n e se la 1 , 1 9 9 2 ;s t i c h e re ta l ,1 9 9 7 ) 。 1 2 植物中磷脂信号传导途径 磷脂不仅是生物膜的主要骨架成分,而且还参与细胞的信息传递过程,参与 第二信使的产生。磷脂在磷脂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肌醇三磷酸 ( t r i p h o s p h a t ei n o s i t o k ,i p 3 ) 、甘油二酯( 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d a g ) 、磷脂酸( g h o s p h a t i d i c a c i d ,p a ) 平n 乙酰胆碱等。i p 3 、p a 、d a g 和乙酰胆碱将外部信号转换并传递到胞 内,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完成细胞对外部信号的响应过程( w a n g , 1 9 9 9 ; c h a p m a n ,1 9 9 8 ;c h e t a le t 甜,1 9 8 2 ) 。由磷脂酶水解磷脂产生第二信使物质,进行 信号传递的过程称为磷酸肌醇脂信号途径( m u n n i ke ta 1 ,1 9 9 8 ;m u n n i ke ta l , 2 0 0 1 ) 。肌醇磷脂( i n o s i t o l p h o s p h o i i p i d ) 主要分布在质膜内侧,约占膜磷脂总量1 0 ,主要有三种:磷脂酰肌醇(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 ,p i ) 、磷脂酰肌醇4 - 磷酸 (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 ,4 - p h o s p h a t e ,p i p ) 和磷脂酰肌醇一4 ,5 一二磷酸 (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 ,4 ,5 一b i s p h o s p h a t e ,p i p 2 ) 。按照裂解磷脂底物的部位划分,磷 脂酶基本上可以分成五类,即磷脂酶a l (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a l ,p l a i ) 、磷脂酶 a 2 (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a 2 ,p l a2 ) 、磷脂酶c (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c ,p l c ) 和磷脂酶 d ( p h o s p h ( o l i p a s ed ,p l d ) 和磷脂酶b ( p h o s p h o l i p a s eb ,p l b ) ( m u n n i ke la 1 ,1 9 9 8 ; w a n ge ta 1 ,1 9 9 9 ) 。在植物体内可能存在多种磷脂酶,其d p p l c ( p i p l c ) 和p l d 对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信号传导的作用更为直接( q i ne l a l ,1 9 9 7 ;k o p k ae t a l ,1 9 9 8 ) 。 1 2 1 磷脂酶c 和甘油二脂激酶信号传导途径 研究发现,激素和生长因子等外界刺激物质能够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 细胞质膜上的o 一蛋白或者硌氨酸蛋白激酶激活p l c 途径( m u r m i k ,1 9 9 8 ;k o p k a e l a 1 ,1 9 9 8 ) 。p l c 包括1 个保守的x 署i i y 域构成的水解域,2 个e f - - h a n d 和1 个c 2 域, 水解p i p 2 产生两个第二信使:i p 3 和d a g ( m u n n i ke ta 1 ,1 9 9 8 ;m u n n i ke la 1 ,2 0 0 1 ) 。 b 分散在细胞质中,通过与内质网上的专一受体结合,能够激发胞内钙离- 子( c a 2 + ) 的释放,调节c a 2 + 钙调素依赖性激酶的活性,启动胞内c a ”信号传导系统,被称 为i p 3 c a 2 + 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植物中存在i p 3 c a 2 + 信号传递途径,如 m y c o s p h a e r e l l a p i n o d e s 、p h y t o p h t h o r an c o h a n a e 等真菌的激发子都能刺激豌豆和 烟草悬浮细胞i p 3 水平的增加,从而激活抗病防卫反应( b e r r i d g ee ta 1 ,1 9 9 3 ; m u n n i ke t a l ,1 9 9 8 ) 。而d a g 主要存在的细胞膜上,具有胞内信使的功能。细胞 在受到刺激后d a g 的产生分为二个时相,第一时相d a g 的产生量少且短暂,与 i p 3 的产生相应,主要是p l c 水解p i ,尤其是p i p 2 的结果;随之第二时相d a g 的产 生量多且持久,由细胞膜其它磷脂尤其是磷脂酰胆碱水解产生。第二时相d a g 对蛋白激酶c ( p r o t e i nk i n a s ec ,p k c ) 的激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p l d 年i i p l a 2 水解 的其它产物如溶血磷脂酸和花生四烯酸( a r a c hi d o ni ca c i d ,a a ) 等亦参与协同 d a g 增强并延长p k c 的活性。以上被称为p l c d a c r 信号传导途径,它对调控配 子形成、受精、细胞增殖、早期发育和分化以及对外界环境因子应答的信号传导 过程是必需的( n i s h ,1 9 9 2 ;b e r r i d g ee ta 1 ,1 9 9 3 ;m u n n i ke ta 1 ,1 9 9 8 ) 。然而植物中 缺少p k c ,d a g 被甘油二酯激酶( 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k i n a s e ,d a g k ) 快速的催化生成 p a 。p a 具有极高的代谢速率,在胞内可迅速产生和灭活,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 信使分子,在各条磷脂代谢途径中起枢纽的作用,与多条抗病防卫反应密切相关 ( m u r m i ke t a l ,2 0 0 l ;f a r m e re ta 1 ,1 9 9 9 ;d e a ke t a l ,1 9 9 9 ;m u t m i ke ta l ,2 0 0 1 ;l e e e fa 1 ,2 0 0 1 ) 。 在用真菌激发子诱导处理的大豆细胞中,p l c 的激活同样与氧化迸发密切相 关( l e g e n d r ee la 1 ,1 9 9 3 ) 。在拟南芥叶片、烟草细胞、番茄细胞和大豆细胞中, p a 处理能够诱发了氧化迸发和激活m a p k 信号传递链,但是当用p l c 抑制剂 新霉素以及u 7 3 1 2 2 抑制剂处理能够抑制活性氧的产生,这表明p a 存在于氧化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迸发的上游;并且p l c 抑制剂也可以抑制了m a p k 信号传递( j o o s t e n e ta 1 ,1 9 9 9 ; s a n ge t a l ,2 0 0 1 ;l e ee t a l ,2 0 0 1 ) 。m a p k 信号传递链是单细胞和多细胞真核生物 中的一条共有信号传递途径,在传递各种胞外刺激信号的同时,还调节着抗病反 应的快慢和强弱,在抗病基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 d a v i se ta 1 , 2 0 0 0 ;m a d h a n ie ta i ,1 9 9 8 ;h a r d i ee ta 1 ,1 9 9 9 ) 。同时研究发现在离体条件下,p a 和c a 2 + 都能激活钙调素依赖性激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依赖磷酸肌醇的蛋白激 酶1 能够特异性地结合p a ( f a r m e re ta 1 ,1 9 9 9 ;d e a ke ta 1 ,1 9 9 9 ) 。这表明 p l c d g k 信号是激活植物多个防卫反应所必须的。 研究还表明,磷酸肌醇系统参与了a b a 介导的逆境信号传导,尤其是在气 孔开闭的调节过程。a b a 通过诱导p l c 的产生或者直接激活p l c ,水解p i p 2 , 开启钙离子( c a 2 + ) 通道激发c a 2 + 的释放,同时抑制了保卫细胞k + 离子通道,调控 气孔的关( m u n n i ke ta 1 ,1 9 9 8 ;l e m t i r ie ta 1 ,2 0 0 0 ;l e ee ta 1 ,2 0 0 1 ) 。利用p l c 特 异性抑制剂v - 7 3 1 1 2 处理可以抑制由a b a 处理引起的胞质c a 2 + 振荡、气孔关闭 以及p l c 的活性,而v 7 3 1 1 2 的一种无活性类似物却不能,表明v - 7 3 1 1 2 抑制 效应是由抑制p l c 活性而产生的,p l c 是a b a 信号传导途径所必需的( b r e a r l e y “口,1 9 9 7 ;r i t e h i ee ta 1 1 9 9 8 ) 。 1 2 2 磷脂酶d 信号传导途径 自1 9 9 4 年从萌发的蓖麻种子中获得有活性的p l d 酶( w a n ge t a l ,1 9 9 4 ) 后, 相继从8 种植物中分离克隆得到了1 5 种不同结构的p l d 基因,发现p l d 的n 末端有c a 2 + 与磷脂结合的c 2 区域,是其催化活性部位,c 端为信号刺激感受以 及运输部位。p l d 水解磷脂酰胆碱(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c h 0 1 i n e ,p c ) 等结构磷脂,生成胆 碱和p a ( m u n n i ke ta 1 ,1 9 9 8 ) 。p l d 的活性受c a ”磷脂、d a g 、l y s o p a 、p i p 2 和 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油酸等因子调节( m u n n i ke ta i ,2 0 0 1 ) 。在 植物中,p l d 的快速激活同干旱、渗透压力、霜冻、低温冷害、创伤因子以及 植物防卫反应相关限i t c h i ee ta 1 ,1 9 9 8 ;m u n n i ke t a l ,2 0 0 1 ;w a n ge t a l ,2 0 0 1 ) 。 m t c h i e 和g i i r o v 报道,大麦糊粉层原生质体加人a b a 能增强p l d 活性( 1o 分钟 内) ,增加水解产物p a 。在糊粉层原生质体中直接加入p a ,产生类似a b a 的效应: 抑制淀粉酶,降低胞质c a 2 + 浓度,并且诱导a b a 调节的淀粉酶枯草溶菌素抑制物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a m y l a s es u b t i l i s l ni n h i b i t o r ,a s i ) 、a b a n 自 应( r e s p o n s i v et oa b a ,a a b ) 蛋白的产 生。在a b a 处理前2 0m i n 内加人0 1 的1 正丁醇,以抑制p l d 产物( p a ) 的产生, 导致对a b a 调节过程的阻遏。这种阻遏作用与a b a 激活p l d 在时间上是吻合的, 而且可以被同时加人p a 逆转。以上结果说明,a b a 可激活p l d ,产生p a ,而后 者则参与启动糊粉层对a b a 的响应。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植物处于水分胁迫 时或用a b a 处理组织,p l d 会被激活以及基因表达也会增加。a b a 处理可增加 p l d 的启动子的转录活性,m r n a 水平和膜结合的活性( x ue ta 1 ,1 9 9 6 ;l ue la 1 , 1 9 9 7 ;w a n g ,1 9 9 7 ) 。在保卫细胞中,a b a 激活p l d ,水解产生p a ,而p a 又激活 了一系列的信号分子从而导致了k + 通道及气孔的关n ( w a n g ,2 0 0 1 ) 。这些资料都 表明p l d 在a b a 信号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然而与p l c d g k 途径不同的是,p l d 途径中的p l d 和p a 都不影响活性氧的产生( s c h r o e d e re ta 1 ,1 9 9 7 ) 。此外,p l d 还 可被胁迫环境如机械损伤、霜冻、低温冷害、干旱、射线等所激活,引起p l d 酶 活性增力n ( r y ue t a l ,1 9 9 6 ) 。机械伤害可通过c a 2 + 的变化激活p l d 的酶活性,并使 p l d 转移到质膜上,这种p l d 的激活可以看作植物应答环境胁迫的早期事件( r y u e t 甜,1 9 9 8 ) 。在胡萝h 的悬浮培养细胞中,葡萄糖匮乏的初期会产生乙烯跃变, 因此p l d 的激活还被认为是转导乙烯跃变信号的途径之一。乙烯跃变发生在葡萄 糖饥饿前期,通过阻碍p l d 的活性可以延迟衰老,因此p l d 被认为促进乙烯跃变 ( l e ee ta 1 ,1 9 9 8 ) 。 1 3 植物中鞘脂信号传导途径 鞘脂普遍存在于各种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膜、载脂蛋白和富脂器 官中。鞘脂质是一类以鞘氨醇为骨架的较复杂的化台物,分为鞘磷脂、鞘糖脂和 神经酰胺。鞘磷脂由脂肪酸、鞘氨醇( s p h i n g o s i n e ,s p h ) 并i 磷酸胆碱三部分组成, 鞘糖脂由脂肪酸、鞘氨醇和糖基构成,神经酰胺是鞘磷脂的一个特殊形式,只是 以氢代替磷酸胆碱( m e r r i l le ta 1 ,1 9 9 6 ;d i c k s o ne ta 1 ,1 9 9 9 ;w o r r a l le ta 1 ,2 0 0 3 ; s p e r l i n ge t a l ,2 0 0 3 ) 。鞘脂及其代谢物参与了许多重要的信号转导过程,进而使 细胞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鞘磷脂酶激活鞘脂质会产生许多物质,如神经酰胺, 进一步激活神经酰胺酶,又可产生鞘氨醇和鞘氨醇1 一磷酸 ( s p h i n g i s i n e 1 一p h o s p h a t e ,s p p ) ,鞘脂及其衍生物在生物体内参与了极重要的细胞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功能,如细胞膜功能、细胞间接触、细胞识别、通过影响与生长因子受体有关的 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c 来调节跨膜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增殖、 诱导细胞分化、程序性死亡和干旱胁迫反应等。( k o g ae t a l ,1 9 9 8 ;w o r r a l le t a l , 2 0 0 3 ;s p e r l i n ge t a l ,2 0 0 3 ;s a n c h e ze ta l ,2 0 0 4 ) 。 近年来,1 - 磷酸鞘氨醇( s p h i n g i s i n e 一1 一p h o s p h a t e ,s p p ) 作为细胞外递质和胞内 第二信使的功能受到关注( h l ae ta l ,2 0 0 1 ;s p i e g e l ,2 0 0 2 ) 。在动物细胞中,胞内1 一磷酸鞘氨醇作为重要信号分子主要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衰老、运动、 细胞骨架组成、钙离子转移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 b r o w n l e ee ta 1 ,2 0 0 1 ) ,而胞外1 一磷酸鞘氨醇是g 蛋白偶联受体内皮分化基因( e n d o t h e l i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g e n e , e d g ) 家族的配体,目前已鉴定的受体有e d g 一1 、e d g 一3 、e d g 一5 、e d g 一6 、e d g 8 以及g p r 3 、g p r 6 、g p r l 2 ( t o m a ne ta 1 ,2 0 0 2 ;u h l e n b r o e ke ta l ,2 0 0 2 ) 。现已发现 s p p 可参与几条信号传导通路的传导:( 1 ) 可通过非三磷酸激醇途径释放细胞内的 黼t c a 2 + ( g h o s he t a l ,1 9 9 4 ) 。( 2 ) 通过种g 蛋白偶联机制激活m a p k 通路( w ue t a l ,1 9 9 5 ;c u v i l l i e re ta 1 ,1 9 9 6 ) 。( 3 ) 参与激活转录因子n f k b 和激活磷脂酶d 的通 路等( d e s a ie t a l ,1 9 9 2 ) 。s p p 作为胞内的第二信使,( 1 ) 可以引发细胞的多种反应; ( 2 ) 在特殊激酶的催化下快速产生,并可在特定的裂解酶作用下迅速降解:( 3 ) 在静 止细胞内的浓度很低,但在受到生长因子刺激后浓度可迅速、短暂的升高;( 4 ) 通 过非i p 3 依赖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