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一 ? j j i ,。?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h l 口易矿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主壅鱼盗,指导教师签名:鱼垒垄 日期: 逆b :) , 日 期:五lt 。c :z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摘要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 广泛应用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教育部在新世纪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正 在全国顺利推进,其中最具时代鲜明特征的一点,是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到了 重要的位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 究 正是一项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试验。 本研究以“跨越式试验”为平台,通过对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尤其是对信息 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理论、“主导一主体 教学结构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等 理论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了一套基于“主 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过程中,通过发散阶段 搜集指标项、收敛阶段筛选指标项以及关键特征分析法确定指标项和权重等三个环节完 成了基于“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并通过重 测信度测验、评分者信度测验和效度测验等方式对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了再评价。 本研究所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所进行的 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对教师 的影响,帮助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深入的理解和 掌握,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 深层次整合。同时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了_ 个比较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而 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动态测评。 关键词:教育评价;“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小学语文教学 a b s t r a c t m u l t i m e d i ac o m p u t e ra n dn e t w o r k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a tt h ec o r eo f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t se x t e n s i v eu s eo fe d u c a t i o na n dt e a c h i n gh a v eap r o f o u n d i m p a c ti nt h ef i e l do fe d u c a t i o n i nt h en e wc e n t u r ym i n i s t r yo fe d u c a t i o nc a r r i e do u t ”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c u r r i c u l u mr e f o r m ”i sp r o c e s s i n gs m o o t h l yi nt h ec o u n t r y , t h em o s td i s t i n c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i m e sp o i n t ,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n t e a c h i n g i n n o v a t i v ee x p e r i m e n t a t i o no nl e a p f r o g g i n gd e v e l o p m e n ti n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n e t w o r k ”i sag o o do p e r a t i o n a lt e s tw h i c hh e l di n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c u r r i c u l u mr e f o r i l l ” t h i s s t u d y , ”i n n o v a t i v ee x p e r i m e n t a t i o n o nl e a p f r o g g i n g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b a s e do nt h en e t w o r k ”a sap l a t f o r m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c o n c e p t so f a d v a n c e de d u c a t i o na n dt e a c h i n gi d e a s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t h e o r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d e e p i n t e g r a t i o nw i t l lt h es u b j e c to ft e a c h i n g t h et h e o r yo f ”t e a c h e r - l e a d i n ga n ds t u d e n t - c e n t e r e d ”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 ,an e wt h i n k i n go nt h et h e o r i e so fc h i l d r e nc o g n i t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c o m b i n i n g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m o t h e rl a n g u a g et e a c h i n gi n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 si no u rc o u n t r y , d e v e l o p e da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p r i m a r y l a n g u a g eb a s e do nt h e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o f ”t e a c h e r - l e a d i n ga n ds t u d e n t - c e n t e r e d ”i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t h r o u g ht h er a d i a t i o ns t a g eo f c o l l e c t i n gi n d e xe n t r i e s ,c o n v e r g e n c e s t a g eo fs e l e c t i n gi n d e xe n t r i e s ,i d e n t i f yi n d e xe n t r i e sa n dw e i g h t s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k e y f e a t u r e sa n a l y s i s ,t h i ss t u d yf i n i s h e dd e v e l o p i n gt h e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 p r i m a r yl a n g u a g e b a s e do nt h e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 o f ”t e a c h e r - l e a d i n g a n d s t u d e n t - c e n t e r e d ”a n dt h r o u g ht e s t i n gb yt e s t - r e t e s tr e l i a b i l i t y , r a t e rr e l i a b i l i t ya n dv a l i d i t y t e s t ,t h i ss t u d yc a r r i e do u tt h er e - e v a l u a t i o no nt h ee v a l u a t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d e v e l o p e db yt h i ss t u d yg i v e sas u p p o r tf o rt h e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e a c h i n gu n d e rt h eg u i d a n c eo fa d v a n c e de d u c a t i o na n dt e a c h i n gc o n c e p t sa n di d e a s a n d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c a nr e d u c es o m ee x t e n to fi n f l u e n c ew h i c hc r e a t e db y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t e a c h i n gt h i n k i n gi nt h et e a c h i n go ft e a c h e r s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c a na l s oh e l pt e a c h e r s b o t hi n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o ft h ea d v a n c e dl e v e lo fe d u c a t i o nt h o u g h ta n dt e a c h i n gc o n c e p t s i n d e p t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g r a s p ,s ot h a tt h e yc a na d v a n t a g e st h e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o f ”t e a c h e r - l e a d i n ga n ds t u d e n t c e n t e r e d ”i nt h et e a c h i n ga n da c h i e v e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d e e p l y b e t w e e nt h et h e o r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s u b j e c to ft e a c h i n g a l s ot h i ss t u d y p r o v i d e dam 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t e a c h i n g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f o rt e a c h i n gt ot h em a n a g e r si n o r d e rt oa c h i e v et h ed y n a m i ce v a l u a t i o no f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 k e yw o r d s :e d u c a t i o ne v a l u a t i o n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s n l l c t u 】r eo f ”t e a c h e r - l e a d i n ga n d s t u d e n t c e n t e r e d ”;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 ;p r i m a r yl a n g u a g et e a c h i n g 摘要 目录 a b s t r a c t i i 目录1 7 第一章引言1 1 研究背景1 1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 1 2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1 1 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3 1 4教学评价。4 2 问题提出及目标4 3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5 3 1国内相关评价指标体系5 3 2 国外及其他地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6 4 研究设计7 4 1研究方法7 4 2研究步骤7 第二章理论基础9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9 1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9 1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9 2 “主导一主体 教学结构1 1 3 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 2 3 1教学评价的概念1 2 3 2教学评价的原则13 3 3教学评价的模式1 4 4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与方法。1 4 4 1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程序1 4 4 2指标筛选和权重分配的方法1 5 4 3教育评价基准的制定1 6 第三章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 8 1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1 8 2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筛选与确定1 9 v 2 1确定一级指标项1 9 2 2发散阶段2 0 2 3收敛阶段2 0 3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2 3 第四章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验及实施。2 7 1 实施中所使用的统计方法2 7 2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测验2 7 2 1重测信度2 7 2 2评分者信度2 8 3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测验2 9 第五章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 3 2 1 研究的结论3 2 2 研究的不足3 2 3 研究的展望3 2 3 1继续修改和完善指标体系3 2 3 2跟踪教师成长,3 3 3 3指标体系内部相关关系的研究3 3 3 4指标体系评价反馈的研究3 3 参考文献3 4 附录 3 6 附录一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3 6 附录二广州市番禺区课堂教学评价表。:4 0 附录三芬兰教师评价指标体系4 1 附录四访谈提纲4 3 后记4 4 v l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言 1 研究背景 1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不仅影响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式,更推动了全世界 教育界的大变革。经国务院同意,由我国教育部2 0 0 1 年6 月8 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 试行) ,拉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顺利推进的帷幕。这次新课程改 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是我国建国以来步伐最大、速度最快、难度最大的一次教学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中最具时代鲜明特征的一点,是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第十一条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 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 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 的学习工具 0 【l j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第十一条的提出,不仅由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同时也是由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教育 有着深远影响的认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 1 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 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 ” 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生 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2 】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 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从 某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看不到作为物质支撑 的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便利,就很难有效地 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 1 2 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 “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 ( 以下称“跨越式试验 ) 是在我国加速教育 信息化进程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1 3 】该项目旨在将信息技术 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在儿童 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 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双主教学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 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激 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结构,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1 4 j 从2 0 0 0 年9 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小 学部一年级的两个班( 8 0 位小学生) 中,进行了一项基于网络的、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 学有效整合的改革试验。该试验主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 学生经常在与i n t e r a c t 相联的 网络教室中上课,每位学生都有一台终端机可随时上网,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家里也能上 网) ,其目标是力图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掌握2 5 0 0 3 0 0 0 常用汉字,能顺利阅读通俗 读物,并能写出8 0 0 1 0 0 0 字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使中国儿童“能读会写”。由 于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目标至少要在第1 0 学期以后( 即五至六年级) 才能达 到,换句话说,试验目标与传统目标相比,教学效率要求提高一倍以上,因此我们把这 一教改试验称之为“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跨越式试验到目前为止经历了理论方法初步建立、理论方法逐渐完善、试验探 索日益深入及试验领域逐步扩展等四个阶段。1 5 】第一阶段试验的理论方法初步建立 ( 著名学校,专用教材,网络环境,语文单科) ,在这一阶段中跨越式试验的理论方法 刚开始提出,还不完善,教学资源奇缺,跨越式的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尚未定型;第二 阶段理论方法逐渐完善( 著名学校,通用教材,网络环境,语文英语两科) ,在这 一阶段中为了探索所用教材对试验效果的影响,又在广州市东山区的东风东路小学,用 目前国内最通用的语文教材( 人教版教材) ,在拥有1 0 0 多位学生的两个一年级试验班 中做“基于网络环境的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第三阶段试验探索日益深入( 一般 学校,不限教材,网络环境,语文英语两科) ,这一阶段在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的大力 支持下,在该区的城乡结合部找到了一所生源条件最差的学校( 白芒小学) 来做“跨越 式试验”;第四阶段试验领域逐步扩展( 农村学校,不限教材,非网络环境,语文 英语两科) ,在深圳市的南山实验学校、广州市的东风东路小学,以及生源条件较差的 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小学在跨越式试验中取得了非常令人鼓舞的成绩后,一大批先后参加 试验的学校( 如深圳市的向南小学和南山小学,广州市东山区的培正小学和建设大马路 小学,中山市的杨仙逸小学和石岐第- - d 学,北京市昌平区的城南小学和二毛小学等等) 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河北省丰宁县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又在这个国家级贫 困县开辟了一个“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农村试验区 ,着重探索没有网络支持的传统教 学环境下如何来实现我们的跨越式目标,从而使跨越式发展的试验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 的阶段。【6 】 随着试验开展的深入,“跨越式试验”现在已经进入了第四阶段。第四阶段试 验领域逐步扩展在河北丰宁开辟了第一个“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农村试验区 后, 2 0 0 5 年2 月在广州市远郊番禺区沙湾镇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开始建立包括1 1 所农村小 学的第二个农村试验区;在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2 0 0 6 年9 月又在北京 的远郊区县( 昌平区和延庆县) 建立了包括2 2 所农村中小学的第三个农村试验区。通 过这近六年的实践探索,“跨越式试验 在农村学校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一 批很有价值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和视频课例,并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与此同时,由于试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验研究也取得了异常显著的效果,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页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 在这些农村试验区中,于2 0 0 5 年2 月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人民政府的积极推动 和沙湾镇教育指导中心的协同配合下,建立的“跨越式试验”第二个农村试验区主要由 东北师范大学“跨越式试验课题组负责。沙湾镇首批参加本课题试验研究项目的学校 有1 1 所小学。到2 0 1 0 年3 月为止,本课题在沙湾镇已经开展整整五年,1 1 所试验学校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 育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广州沙湾试验区参加试验时间较长,试验 学校数量较多,试验教师规模较大,长期由东北师范大学“跨越式试验”课题组深入教 学一线进行指导,这些都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实际条件和样本基础。2 0 0 9 年9 月,广州沙湾跨越式试验区已经开始了第五年的“跨越式试验”。在新增加了1 8 名“跨 越式试验 教师的同时,原有的试验教师已经对跨越式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有了很清 晰的认识,并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政府和教育指导中心的大力支 持下,沙湾跨越式试验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需要进 一步提升。 1 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 语文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奠基性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改革始终是基础 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改革的效果与人们期望值之间尚有 很大的距离。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尽管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语文教学的发展,但在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理论上没有突破,特别是没有认识到时代的+ 发展对儿童的语言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7 1 针对这些现状,何克抗教授在分析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并提出质疑 后,创立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瞵j 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偏颇乃至误 区。【9 j 一、忽视儿童的原有学习基础。任何一个学习者都会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 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对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首先考虑到这一点,这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学习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 学研究和实践中,儿童强大的原有学习基础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二、将拼音、识字、阅读、写作这几个本来紧密联系的教学环节割裂开来。依据“先 识字,后阅读,再写作的传统教学思想,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形成孤立地教拼音、孤立 地教识字、孤立地教阅读、孤立地教写作的奇怪现象,把几个本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 学环节人为地加以孤立和割裂。使本应可以达到较高教学效率的小学语文教学,变得少 慢差费。其实,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交际( 即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学习语 言的最有效途径与方法也是交际;儿童只有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即在语言运用的过程 中才有可能快速学习和掌握语言。拼音、识字、阅读、写作这几个环节必须、也完全可 以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省力,又能节省大量教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时间,从而有可能达到语文教学高效率的目标。 三、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影响,在语 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忽视了低、中年级段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段的小 学语文教学中,只是强调识字、写字、词语解释,而不要求扩展阅读与写作训练,错误 地认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尚不能写出一段完整的话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则主 要考虑基于表象的形象思维,而忽略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甚至到了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中也只是涉及基于具体事物的初步逻辑思维,而不敢涉及基于命题假设的抽象 逻辑思维。 四、课堂教学中滥用提问、滥用朗读。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分析、把握不准,没能 就课文理解中的关键进行提问,反而在一些事实性问题上指定多名学生回答,花了不少 时间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有些教师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也不管学生是不是具备相关 的生活经验都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使小学低年级段的“朗读感悟 被很多教师给 滥用了。 1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之父泰勒强调,评价应借助信息的反馈,帮助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目的。克 龙巴赫发展了评价的理论,认为“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方向”。 因此,应把评价当作改进教学、指导和管理实践的基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非 常重视评价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试行) 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 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l l o j 作为改 进教与学来说,布鲁姆在其教育评价中作了精辟的论述:它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 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它作为一种反馈矫正系统,用于在教学 过程中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必须及时变革,以确保过程的有效 性。 1 q w j 波帕姆对此概括为:一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使教师专业素质 的提高;三是带动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四是促使学生素质的提高。即优化教学、优化 管理、优化教师基本功。这一认识与泰勒提出“评价”概念是一脉相承的。他强调评价 应借助信息的反馈,帮助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目的。克龙巴赫发展了评价的理论,认为“评 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方向”。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跨越式试验 ,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套操 作性很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制定一套基于“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 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对教师的影响,帮助教 师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学生创造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 问题提出及目标 参与跨越式试验区的小学,每个月都会得到“跨越式试验”课题组指导教师的具体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跨越式试验课题组指导教师无法长期跟踪一线试 验教师,记录其教学发展过程。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但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 学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意见,而且还能跟踪记录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而“跨越式试 验”项目没有独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研究在广州沙湾教育指导中心的 大力支持下,基于“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项目,拟通过制定一套基于“主 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教学思 想在教学中对教师的影响,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达到信息技术 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创造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本研究拟通过对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尤其是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 合理论、“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等理论的分析和研究,结合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基于“主导一主体 教学结构的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所进行的评价提 供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对教师的影响,帮 助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 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 合。同时也可以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课堂 教学的动态测评。 3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3 1国内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自2 0 0 1 年我国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专家学者、教学指导人员、一线 教师等都曾提出过针对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体系之间差异较大,所 依据的理论基础也各不相同,其中也不乏专门针对某一地区,甚至某所学校所特别制定 的评价指标体系。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身也无法涵盖对教学相关的各方面的评价,因 此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供参考。 鉴于这种现状,本研究主要参考了两套比较有针对性的,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教学 评价指标体系。这两套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广州 市番禺区沙湾镇课堂评价量表。 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1 2 】( 见附录一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是在北京 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教授和吴娟博士编著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中提出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结合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取得的大量成果,并总结一线教师及教育专家探索出的许多信息技术与课堂 教学整合的教与学的模式,建立而成的适合“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即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准备( 即教学设计) 、 教学实施和教学环境等五个方面对信息化教学进行评价。其理论基础和设计理念与本研 究有共通之处,对本研究的实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中,针对教学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程的评价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内容,这个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指课堂实施部分, 还包括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反思。也不仅仅关注教师教学信息的传授情况、最终量化的 教学结果,更多的是关注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对整个教学进程的把握能力,对教学信息 的领悟运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水平,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的引导状况。 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和关注,强调评价过程本身的价值。 广州市番禺区课堂教学评价表( 见附录二广州市番禺区课堂教学评价表) 是本 研究所在的跨越式试验区现行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它没有针对基于“主导一主体 教学结构的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但由于它是本研究所在试验区所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试验区的具体教学现状有很强的针对性。经过试验区长期的实践,它也有着较高的准 确性和可信性,对本研究的实施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广州市番禺区课堂教学评价表 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和课堂效果等六个方面对 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共1 8 个二级指标项,最终评分分为优( 1 0 卜8 6 ) 、良( 8 5 7 1 ) 、 合格( 7 卜5 7 ) 和差( 5 6 以下) 四个等级,并对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总结评语进行记录。 据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教育指导中心陈凤英老师介绍,这套课堂教学评价表适用于各个 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听课指导时较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也有较好的效果。 3 2 国外及其他地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各国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及理念都不尽相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千差万别。而各 国国情不同,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和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别,其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也很难 适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但各种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也必有其优势和特 点,将其中适合我国国情、对本研究有促进作用的思想和观念借鉴过来,用以改进和完 善本研究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也将对本研究的实施有较大意义。 本研究主要借鉴了芬兰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 系、日本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和台湾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等,为本研 究添砖加瓦,使研究结果在实践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芬兰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1 1 3 】( 见附录三芬兰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是芬兰指 定的针对小学教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在p i s a 2 0 0 6 (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测试中, 芬兰又一次夺得桂冠,而在此之前的p i s a 2 0 0 0 、p i s a 2 0 0 3 测试中,芬兰已经两次蝉联 第一。【1 4 】据统计,芬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绩优秀率达9 4 ,有“奇迹教育”之称。p s i 目前,芬兰围绕国家基础核心课程,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参与国家和国际的教师评估, 它在评价小学教师( 即班级教师,指在芬兰综合学校的初级阶段教授所带班级的所有科 目的教师) 的具体过程中的评价指标将对完善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给予一定的启示。 1 6 1 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日本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和台湾中小 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都有各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通过筛选和修改,也将为本研究做 出一定贡献。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研究设计 4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调研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 四种研究方 法。 ( 1 ) 文献调研法。文献调研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在继承前人 研究成果基础上创新的起点。本研究涉及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导一主体教 学结构、教学评价等方面理论基础,都需要进行文献调研,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2 )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效率高、 所获得的信息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等特点。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专家及教师意见, 制定、修改并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3 ) 访谈法。访谈法简便易行,便于双向交流信息,主客双方有交互作用,但访 谈法时间和精力花费较大,访谈样本小。因此,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主要针对参与本研究 的各小学学校校长及教导主任,收集价值较高的意见和建议。 ( 4 ) 实验法。实验法可以把某种特定的因素分离出来,以便于分析某一特定因素 的效果,同时便于测量,并从而获得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拟在修改完善课堂教 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验,以确保其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4 2 研究步骤 在以上四种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本研究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初拟指标体系”、“修 也 改完善 和“最终确定三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文献研究 教师访谈 经验总结 逻辑归纳 筛选剔除 阳 _ 一一一一- - 一_ - 商裔 图1 研究流程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初拟指标体系”步骤中,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教师的访谈和经验的总结进行逻 辑归纳,从而初步确立指标项,并通过对指标项的筛选剔除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 标项;在确定指标项权重中,本研究采用关键特征分析法进行确定,从而初步确定基于 “主导一主体 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修改完善”步骤中, 本研究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效度和信度的测验,形成修改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并 在反复的测验和修改下逐步完善指标体系。通过修改完善的指标体系在得到对实际教学 评价的检验后,形成了最终的基于“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 标体系。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 、“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教学评价 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理论基础。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 1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 广泛应用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的变化上,更为重 要的是从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引发了教育教学的深层 次变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i l 7 j 2 0 世纪7 0 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开始大量渗透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 技术。但是,在起初的十几年中,尽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在学 校里相对的投入也很大,但信息技术却始终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学校的主业,几个 学科课程的教学,没有享受到多少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益。因而教育界的学者们通过长期 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渐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国外教育界对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众说纷纭。目前,国际上比较权威且认同度较高的说法是“美国国 家教育技术标准 。该标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课程整合是指在学术性知 识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l l 驯 另外,美国教育技术c e o 论坛的第3 年度报告( 2 0 0 0 年) 也从整合的目标、内涵 角度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该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 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 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 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 学习环境,培养2 1 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 是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最为权威而系统的论述。1 1 9 】它阐明了整合 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2 1 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创造 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1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 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 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 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这正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与 学方式) ,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 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2 0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 思想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 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