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凝剂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原则 ppt课件.ppt_第1页
使用抗凝剂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原则 ppt课件.ppt_第2页
使用抗凝剂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原则 ppt课件.ppt_第3页
使用抗凝剂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原则 ppt课件.ppt_第4页
使用抗凝剂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处理原则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使用抗凝剂患者的麻醉处理,1,2,围术期使用抗凝药物,临床上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CAD,MI,PTCA+STENT,ACS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史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人工血管植入物长期房颤史骨科手术后高凝倾向,血栓史,3,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4,使用抗凝药的病人所需考虑的问题,继续使用抗凝药手术中伤口出血增加椎管内阻滞,增加椎管内血肿的机会停用抗凝药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加由动、静脉血栓引发的致命性并发症:心梗,脑梗,肺栓塞如何权衡,如何选择?,5,临床常用抗凝药的分类,抗血小板药物NSAIDSADP抑制药物Clopidogrel(波力维),Ticlopidine(抵克力得)GPIIb/IIIa抑制剂抗凝血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双香豆素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t-PA,6,血小板释放,ADP(adenosinediphosphate)引起血小板聚集最重要的物质血小板致聚作用与浓度相关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还依赖于iCa+纤维蛋白原消耗能量,7,血小板释放,ThromboxaneA2(血栓烷A2)促进血管收缩激活新的血小板ProstacyclinI2促进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脱颗粒,血小板膜磷脂,花生四烯酸,ThromboxaneA2,ProstacyclinI2,磷脂酶A2,COX1,PGG2PGH2,cAMPiCa+ADP,cAMPiCa+,血小板聚集,8,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的作用,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成分暴露,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止血栓(初步止血),血凝块形成(加固止血),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血管收缩,5-HT,TXA2,9,Aspirin的药理作用,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膜上的环加氧酶抑制血小板中TXA2的合成与释放抑制由于TXA2诱发的血小板聚集血浆半衰期20min对血小板环加氧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在血小板的生存期内(810d),其功能始终处于抑制状态,直至有新产生的血小板,才能够维持环加氧酶功能正常,10,服用Aspirin的有益作用,MI减少50%不稳定心绞痛1周内的死亡率减少20-50%MI后13年内再梗发生率减少30%颈动脉疾患者TIA/CVA发生率减少20-25%,Faraday,Nauder,ThePre-opPatientTakingAspirinorCoumadin,JohnsHopkinsPerioperativeManagementCourse,Aspen,CO,8/20/01,11,Aspirin会增加术中出血吗?,阿司匹林不增加普通CABG,再次CABG及全髋置换术中的出血量及异体输血机会Reich.AnesthAnalg79,1994Tuman.AnesthAnalg83,1996Amrein.JAMA245,1981,Aspirin会增加术中出血吗?,有认为阿司匹林可以增加出血量,但不会影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MerrittJC.JThrombThrombolysis.2004;17:217.BurgerW.JInternMed.2005;257:399414.,12,13,Aspirin,患者如果没有显著的出血倾向(皮下淤斑,齿龈出血),术前使用阿司匹林并非椎管内阻滞的禁忌有报道:使用Aspirin80mg/day(防止子痫)的年轻产科患者可以安全耐受硬膜外等区域麻醉Lancet343:616,1994;NEJM330:794,1994注意点:熟练穿刺技术,术后注意周围神经监测,14,Aspirin,以下存在发生硬膜外血肿的高危因素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避免采用椎管阻滞合用其它类型抗凝药椎管内新生物血管畸形阿司匹林需停药7天以上才能恢复血小板功能眼科、神经外科手术必须停药710天,15,其它NSAID类药物,对绝大部分服用NSAIDS的患者来说,一般不考虑其对硬膜外穿刺及置管的影响或指定特别的置管和拔管时机;简言之,即硬膜外阻滞无禁忌,16,氯吡格雷(Clopidogrel,Plavix,波立维),选择性抑制ADP,影响血小板的GPIIb/IIIa不可逆的改变ADP受体,影响血小板寿命抗血小板效能的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引发硬膜外血肿的几率尚不确切处理此类患者应该谨慎建议术前57天停药,17,噻氯匹定(Ticlopidine,抵克力得),噻氯匹定药理作用与氯吡格雷类似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和血粘度引发硬膜外血肿的几率尚不确切处理此类患者应该谨慎建议术前1014天停药,18,依替非巴肽(Eptifibatide),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抑制剂短半衰期,仅在滴注时对凝血功能产生干扰AmJCardiol80:11B,1997PTCA术中的出血量与安慰剂组没有差异和氯吡格雷,噻氯匹定一样,Eptifibtide对椎管内血肿发生几率的影响并不确切,使用Eptifibtide期间,应慎用椎管阻滞,19,依替非巴肽(Eptifibatide),依替非巴肽使用禁忌6个月内曾经有过大手术血压:SBP200mmHg,DBP110mmHg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肌酐4mg/dL,或血透依赖,20,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主要适应证:CAD,PVD,PCI,ACS,AMI,21,抗凝血药物,22,传统凝血“瀑布学说”,Warfarin,PT,INR,Heparin,APTT,TT,23,肝素(UnfractionatedHeparin),药理(300057000Da)和抗凝血酶III核心蛋白的丝氨酸残基特异地结合,使抗凝血酶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活性中心与相关活化凝血因子作用,灭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IIa(凝血酶)、IXa、Xa、XIa和XIIa等丝氨酸蛋白酶类,而产生抗凝作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TFPI和其它抗凝物质和血小板结合,抑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24,普通肝素,皮下注射肝素后至少4hr可穿刺置管置管后至少60min才能使用静脉肝素停用肝素24hr,且ACT或aPTT达到正常范围后拔除硬膜外导管至少拔管后60min才可恢复肝素应用避免同时使用其它抗凝药物,25,普通肝素,长期使用(5天)标准肝素,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症,(2.8%)100天内再次使用肝素,在很短的时间内(10.5hr)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症,26,静脉用肝素,须静脉使用肝素的血管手术,在严密监控下仍可选择椎管内麻醉避免联合使用其它抗凝药物置管1hr后才可使用肝素.在下次使用肝素前1hr,或者在上一次使用肝素后24hr拔除导管.术后使用低浓度局麻药,便于观察到因椎管内血肿造成的神经麻痹仔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27,低分子肝素(40006000Da),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物,也是依赖抗凝血酶(AT)的凝血酶抑制剂,通过分子中特异的戊聚糖序列与抗凝血酶分子中赖氨酸残基结合,加速抗凝血酶灭活凝血因子而产生抗凝作用,28,低分子肝素,抗Xa增强,抗IIa作用弱,出血合并症减少,常规使用无需监测(ACT监测无法反应LWMH的作用)在体内不易被血浆蛋白等清除,作用时间长使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达90%(肝素30%),生物半衰期延长,半衰期26hr,29,低分子肝素,伊诺肝素(克塞):40mg那曲肝素(速必宁):4100u达肝素(法安明):5000u平均分子量4500,分子量分布略有不同,30,低分子肝素,椎管内穿刺应在首次、再次应用LMWH后1012hr或大剂量(30mgbid.)使用LMWH后24hr术中LMWH的应用最好在麻醉穿刺置管操作后至少2hr穿刺过程发现硬膜外穿刺针有血染,手术后LMWH应推迟应用,31,华法林(Warfarin),抑制VitK环氧化物还原酶,导致VitK缺乏,抑制II,VII,IX,X因子的活化和C蛋白,S蛋白的羧化(治疗剂量华法林使其减少3050%)华法林的抗凝效应主要通过PT和INR判定FFP(58ml/kg)、rFVIIa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可迅速拮抗华法林的作用,静注VitK12.525mg可在6hr后拮抗华法林,32,华法林(Warfarin),PTINR降至1.5时手术安全,通常须停药4天术前一天必须复查凝血功能,如果INR1.8,皮下注射VitK110mg致畸,孕妇禁用,适当的替代疗法,14周妊娠试验阳性,612周,1338周,华法林治疗,替代治疗,33,华法林(Warfarin),起效:812hrs给药后3672hr作用达高峰半衰期:48hours拮抗剂VitaminK,34,纤维蛋白溶解药,尿激酶使纤溶酶原中精氨酸560缬氨酸561键断裂,产生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块、I、V、VIII因子半衰期20min,作用时间6hr链激酶链激酶纤溶酶原复合物纤溶酶半衰期15min,作用时间24hr,总结,35,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是否选择椎管内穿刺置管取决于引起椎管内血肿的风险病人是否能从椎管内穿刺置管中获得很大的好处,36,37,术前服用阿司匹林,但无出血倾向,不必在术前停药非眼科和神经外科手术不同时合并使用其它抗凝药物病人不存在其它引起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前服用其它NSAIDS药物一般不必停药术前1014天停用噻氯匹定术前57天停用氯吡格雷,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处理原则1,近期停用华法林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需及其谨慎。必须在停用华法林4天5天后,且凝血功能检查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正常时方可实施椎管内麻醉。同时使用其他抗凝剂(NSAIDs、肝素、低分子量肝素)不影响国际标准化比率却增加出血的风险。,38,如果已经留置了硬膜外导管,同时已经开始口服华法林:1.拔出硬膜外导管前每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2.在INR1.5时方可拔出椎管内导管3.在导管留置期间和拔除导管后至少24h内必须监测感觉、运动功能,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处理原则2,39,使用华法林患者的处理原则3,患者术前一月内如有急性栓塞史,术前一天须拮抗华法林的作用并采用肝素替代方案但在术前6hr停用肝素,术后1224hr根据情况恢复静注肝素,一旦恢复进食,恢复口服华法林,40,使用普通肝素患者的处理原则,如果皮下使用肝素每天两次、总剂量不超过10000U,则不是实施椎管内麻醉的绝对禁忌证。大剂量、频繁使用肝素者将增加出血风险,不推荐实施椎管内麻醉。在使用肝素前实施椎管内麻醉可能发生血肿的风险降低。如果患者使用肝素时间超过4天,应当检查血小板计数,以防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不能合并有凝血抗凝功能障碍。推荐严密监测患者神经功能。静脉使用肝素需停药4h6h方能实施椎管内麻醉,实施麻醉操作前必须确认aPTT功能正常。,41,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患者的处理原则,术前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原则:术前使用预防剂量低分子量肝素的患者,椎管内穿刺必须在末次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至少10h12h后实施。术前使用大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患者,椎管内穿刺必须在末次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至少24h后实施。推荐监测抗凝血因子Xa水平以观察治疗效果,但这不能预测评估椎管内出血的风险。与低分子量肝素同时使用抗血小板制剂或口服抗凝剂增加椎管内血肿的风险。,42,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患者的处理原则(续),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的原则:单次预防性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