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科技 创新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在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武安市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 下,产生了诸多矛盾。如现实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矛盾等等。如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使武安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 进行适当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对该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特别 是现阶段我国以自主创新为目标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改革不断 深化,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为武安区域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 遇。 为此,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企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国内外科技体制、经费 投入、金融支持、成果转化等对企业科技创新有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在充分 把握我国及武安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对武安市面临的 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了影响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的外部机 遇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了6 个适合武 安市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组合。制定了具体的战略目标、愿景、战略总体思路 和关键措施。 关键词:企业科技创新国家创新体系s w o t 分析战略组合关键措旌 a l o n g w i t ht h ec o m i n go ft h ee r ao fk n o w l e d g e e c o n o m y ,t h ew o d d w i d ei n c o r p o r a t e e c o n o m yp a t t e mw a sg r a d u a l l ys h a p e d 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i st a v a n ga n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o ni m p r o v i n g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s t r e n g t ho fe n t e r p r i s ea n dp r o m o t i n gt h e a b i l i t yo fa na r e ao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l y i n go nr e s o u r c ea l w a y s ,al o to fp r o b l e m a b o u tt h e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w u a n e m e r g e di nt h i se r a s u c ha s t h ec o n f l i c ta b o u t t h eb e n e f i to fs h o r tt i m ea n dl o n gt i m e ,t h ec o n f l i c ta b o u t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u t i l i z a t i o no nr e s o u r c e ,e t c h o wt op r o m o t e e c o n o m ys t a b l yo fw u a n ,a n dh o w t oa d j u s tt h ee c o n o m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b y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w i l lh a v e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n dn o w , o u rn a f i o n m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i sb e c o m i n gm o r ep e r f e c tt h a n b e f o r e ,s e l f - i n n o v a t i o n i s p u tf o r w a r d ,t h er e f o r m o n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t i o ng od e e p e ra n dd e e p e r , 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i n c r e a s i n g l yt a k e i n t oa c c o u n la l l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o f f e rw u a na ni m p o r t a n to p p o r t u n i t y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r o m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a n g l e ,t h o r o u g h l ya n a l y z et h ev i t a lr o l e t ob ep l a y e db yt h ee n t e r p r i s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i nt h er e g i o n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 e l a b o r a t e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n a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 ,a n da n 由z et h ed o m e s t i ca n df o r e i g n t e c h n i c a ls y s t e m , t h ef u n d si n v e s t m e n t , t h ef i n a n c i a lb a c k i n g , t h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f r u i t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s oo n t h o s ev i t a lf a c t o r sh a v et h ep o s i t i v ei n f l u e n c ea n d i m p o r t a n ta t t r i b u t i o n t ot h ee n t e r p r i s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i n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 g r a s p i n ga c t u a ls i t u a d o no fc h i n e s ea n dw u a n ,a p p l ys t r a t e g ym a n a g e m e n tt h o u g h t ,a n a l y z e t h ei n t e r n a la n de x t e r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e n t e r p r i s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o fw u a n , c o n f i r mt h eo p p o r t u n i t ya n dt h et h r e a ta sw e l la st h es t r e n g t ha n dt h ew e a k n e s s t h r o u g ht o t h e s ef a c t o rg e n e r a l i z e d a n a l y s i s ,f i n do u t6s u i te n t e r p r i s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s t r a t e g i c c o m b i n a t i o n so fw u a n ,a n df o r m u l a t e dt h ec o n c r e t es t r a t e g i ct a r g e t ,t h ep r o s p e c t ,t h e o v e r a l ls t r a t e g i cm e n t a l i t ya n dt h ee s s e n t i a lm e a s u r e k e y w o r d s :e n t e r p r i s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n a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s w o t a n a l y s e ss t r a t e g i cc o m b i n a t i o n e s s e n t i a lm e a s u r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盘窒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乡易坠已 签字日期:刀年乏月p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墨盗基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鑫鲞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刀年乏月。日 导师签名: 先襞l 签字日期:呖乙月细日 ,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背景 第一章绪论弟一旱三:酉化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世界范 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引起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 所未有的变化。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 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这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 要维护国家安全,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依靠科 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目前,我国正向宽裕型小康迈进,正处于国民生产总值1 0 0 0 美元到3 0 0 0 美 元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这种特定的国情,也决 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2 0 0 5 年1 2 月3 0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 0 0 6 2 0 2 0 ) ,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了未来1 5 年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制定 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 0 0 6 - - 2 0 2 0 年) 。2 0 0 6 年1 月9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专题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 主创新道路,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此后,各地相继出台了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各企业纷纷推出技术创新战略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科 技实力。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1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 2 1 目的与意义 武安是河北南部的一个山区县级市。经济发展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冶金、煤 化工和建材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 0 左右。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取决于这三大行 业的稳定性。支柱产、l l , l t 重过大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差。且 支柱产业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现状,更加重了这个后果。为了解决这 第一章绪论 个问题,武安市进行了多年的努力,但整体效果并不是很好,虽然冶金业链条有 所加长,产品科技含量有所提高,但整体经济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现象 如果不改变,势必影响该市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本文立足武安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武安市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企业 科技创新。通过对武安企业科技创新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影 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清楚地了解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的优势、劣势、 机遇和威胁,据此找出一条适合武安的企业科技创新路子,制定出全市的企业科 技创新发展战略。力求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提升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 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奠定 良好的基础。 1 2 2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武安市范围内的、中观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个体系构 成的主体是武安市境内的企业及支持其科技创新的政府、金融、中介机构、科研 机构、技术团体等。因此,本文理论部分将重点研究技术创新与区域技术创新、 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国家创新体系,并将对中外科技创新从体制、投入、人才、 管理等方面作认真的比较。在对武安市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简要概述之后,对武安 市科技创新作s w o t 分析,确定武安市科技创新的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 环境的机遇和威胁,然后制定具体的科技创新的战略措施。 2 第一章绪论 1 2 3 研究方法 图卜1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3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2 1 企业科技创新概论 2 1 1 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 1 9 3 9 年,熊彼特的商业周期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熊彼特认 为技术创新是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生产函数的移动,或者是生产要素的一 种新组合。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技术创新就是一项技术发明的价值实现。 技术创新概念提出的近百年时间里,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国外许多学 者,如索罗、曼斯菲尔德、斯通曼等,都为技术创新下了不甚严格的定义。我国 技术创新学专家傅家骥、柳卸林也提出自己的观点。经合组织( o e c d ) 也对技术 创新作了界定。承认技术创新的首创性、过程性、效益性和系统性。现在我国普 遍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 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综合各家之言,我认为:创新是应用独创性的思路或方法,有效地整合各种 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新产品研发或引进,通过新工艺的创造与应用,提升企业 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获取更大商业利益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按照熊彼特的理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入新的产品或提供 产品的新质量( 产品创新) ;第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 工艺创新) ;第三,开 辟新的市场( 市场创新) ;第四,获得新的供给来源( 资源创新) ;第五,实行 新的组织形式( 管理创新) 。与技术直接相关的创新即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 是熊彼特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1 9 8 0 年前后,技术创新一词才正式在我国科技界应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经过“8 6 3 ”、“9 7 3 等一系列技术成果创新战略的实施,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我国又将技术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要进行自 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更高形式。产品、工艺、市场、资源、管理等领 域的自主创新,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更优异的核心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将自主创 新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 是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 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技术、产品、品牌等。 4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科学研究机构科研开发机构企业 淘 器 口) 骘 将 岛 c - a ) 骘 捌 5 j 鞘 图2 - 1 :自主创新的来源 2 0 世纪初,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是 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熊彼特后8 0 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的界定,说法各异。综合各家的观点,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 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应用创新的 知识和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 h 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 并实现市场价值。 因此,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实施者及受 益者。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接受科技创新的说法。实质上现在我们所说的科技 创新,基本上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因为,科技包括科学和技术两部分内容, 而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注重的还是技术的进步。因此,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企 业的技术创新。即企业利用新的知识、技能、资源、思路,对与之相关的生产要 素进行的开创性活动。是思路的拓展、功能的转移、资源的重新组合、产品功能 及服务价值的新实现。企业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新的工 艺,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比行业平均更高的产品价值。企业科技创新受到企业内 部人员状况、生产流程、产品类型、产品规模、产销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 5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也受到企业外部的国内政策、市场趋势、资源供给、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所 以,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创新。更确切地说,企业科技 创新是区域性的、系统性的和全局性的。 表2 - 1 :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形式: 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技术来源 科学发现理论突破大部来源 原始创新 技术发明发明创造 于企业外部 产品升级换代 新产品研发 提高产品竞争力 工艺改进与优化 工艺创新 提高生产效率 集成创新 企业内部 技术革新 设备装备更新 提高生产效率 替代品的使用 新材料应用 节约生产成本 引进消化吸收 成果推广转化企业技术改造企业内部 再创新 区域企业技术创新,是在某一区域内,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战略及策略组合。 即区域内企业通过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帮助及协同,对区域内的科技人才、经费 投入、实验设施等科技资源进行配套整合,按照既定的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分步 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推进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推进企业整体 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本文重点是研究武安市区域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将武安市企业及其科技创新 支撑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通过对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及其支撑系统现状 的正确分析,提出武安市企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战略思路。重点是对区域内共性问 题的概括分析,本文将忽略对企业个性问题的研究。 2 1 3 企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解决企业经营粗放问题。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 矿产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 制造业基地,这样我们的产业结构将是一个资源高耗费的产业结构。再加上我国 企业技术水平不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2 0 0 3 年我国g d p 占世界的4 ,可是 6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石油消耗了世界的7 4 、原煤3 1 、铁矿3 0 、钢材2 1 、氧化铝2 5 、水泥4 0 。 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1 3 亿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 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 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过 剩,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现阶段我国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 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因此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而这 种技术的获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提高国际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 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 5 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 到1 0 ;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 0 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 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 0 以下, 美国和日本均在5 以下,我国在5 0 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 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 0 以上需要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新的产业机会。几乎每一个新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技术创新的结 果。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其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最终将被另一种产品 所代替。当技术创新产生新产品后,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拉开了序幕。如微 软、戴尔、g o o g l e 等企业的兴起都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而产生的。 2 2 企业科技创新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2 2 1 技术拉动创新的过程模型 源于熊彼特的“技术推动”论。该理论认为:研究与开发是创新的主要来源, 技术创新是由技术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过程。 图2 - 2 :技术推动创新的过程模型 7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2 2 2 需求拉动创新的过程模型 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勒( j s c h m o o k l e r ) 。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又 称为市场拉动型创新。是指创新是市场需求引发的结果。需求信息通过反馈激发 了创新行为。 图2 3 :市场拉动创新的过程模型 2 2 3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模型强调创新全过程中技术与市场这两大创新要 素的有机结合,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单纯的技术推动 和需求拉动创新过程模型只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的特例。 图2 4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型 2 2 4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是2 0 世纪8 0 年代后期产生的一种创新过程模型。它不 是将创新过程看作是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序列性过程,而是将创新过程看 作是同时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r & d 、设计制造和市场营销并行的过程。 8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一 图2 5 :一体化的创新过程模型 从以上模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注重 单一因素,向注重多因素系统化的方向过渡。于是诞生了现在的国家创新体系理 论。 2 2 5 国家创新体系 2 0 世纪8 0 年代末,越来越多的技术经济学家认识到,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孤 立的事件,实际上是与一个国家的特殊性相连的,并开始使用国家创新体系 ( n a t i o n a ls y s t e mo fi n n o v a t i o n ,亦译国家创新系统) 来描述这一情况。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 f r e e m a n ) 1 9 8 7 年在他的关于日本的技术政策与经济 实绩一书中首次使用这一用语。9 0 年代早期,有两本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 著作出版。一是由纳尔逊编辑的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 1 9 9 3 ) ,包括了1 5 个 国家的创新体系的案例研究。二是由伦德瓦尔编辑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理论与 交互学习( 1 9 9 2 ) 。该书试图通过对集中分析创新与交互学习的研究,提供国家 创新体系理论研究导向。之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接受了国家创新体系 这一思想,他们认为,创新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对于改进技术实绩至关紧要。 这利- 联系就是知识流动。 由于对国家创新体系不同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一派以丹麦阿尔 伯格大学伦德沃尔教授及其同事为代表,把“创新看作是用户和制造商的互动过 程”。这一派分析的侧重点是生产企业和用户、企业和供应商的互相作用。另一 派以费里曼和美国的纳尔逊5 为代表。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 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体系效率的关键。1 9 9 3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国家创新体 系给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 “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 9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构、中介机构等之间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的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 并将创新作为系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的体系。” 因此,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 其活动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国家创新系统由知识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组成。其中政府机构、企业、科研 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是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经济科学出版社1 9 9 2 年翻 译出版g 多西等主编的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一书,首次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引入我国。随后,我国包括石定寰、柳卸林、冯之浚等在内的多名学者对国家创 新体系进行了深入了研究,但大都局限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大背景之下的科 技体制改革,缺乏横向的比较研究。但毕竟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 理论基础。经过1 0 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到2 0 1 0 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能够支撑 我国科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使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达到世界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促使我国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有较大提高,造就一批有 国际影响的技术创新企业、国立科研机构和重点高等院校。 + ( 表示知识的流动) 图2 6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图 1 0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2 3 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战略 2 3 1 战略的定义 “战略”早在左传、史记中就已经现出了。在西方,战略源于希腊 语“s t r a t e g o s ”。被引入经济学领域是1 9 5 8 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a 0 赫希曼 发表的专著经济发展战略。1 9 6 2 年美国教授a d 钱德勒战略与发展战略 首次给战略下了定义:“决定企业的基本的长期的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 些目的所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分配。”此 后,经过理论初期、鼎盛期和反思期,形成了以安索夫为代表的资源配置战略学 派、以安德鲁为代表的目标战略学派和以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学派。结合三个 学派战略思想,我认为: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必须合理地配置资源,必须具 有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达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策略) 。 2 3 2 企业科技创新战略 企业科技创新战略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内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 局的谋划。按照技术来源的角度,可以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合 作创新战略和引进消化吸收战略。 表2 - 2 :企业科技创新战略比较 战略类型有利性不利性适用范围 自主创新有利于建立自己 开发投资大,周期技术开发能力强,经济实力雄 的核心能力和优长,风险大。厚,或掌握了独特技术垄断权 势。的企业。 合作创新减少开发投资,不能独占技术,合开发难度大,投资大,风险大 缩短开发周期, 作方有时会成为竞的技术领域,合作条件好的企 分开风险。争对手。 业。 引进消化 节约开发投资,易受技术输出方制与先进技术有差距,技术、经 吸收创新采用技术所需周约与控制,不易得济实力较弱,但有一定开发能 期短,风险小。到最先进的技术。力的企业。 模仿创新风险小,周期短,技术上处于被动地与先进技术有差距,技术、经 投资少位,竞争力弱。济实力较弱,但有一定开发能 力的企业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2 4 国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2 4 1 科技体制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国政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科技创 新的领导。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将科技工作置于最高管理层的控制 之下。如美国1 9 9 3 年设立了由总统挂帅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包括副总统、 总统科技顾问、商务部长、国防部长、能源部长、卫生和福利部长、国务卿、内 务部长、农业部长、劳工部长、交通部长、教育部长及国家宇航局、国家科学基 金会等政府机构负责人,负责确立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制定跨部门的研发战略 及相应的综合投资计划。英国设有对首相直接负责的科技办公室。日本在内阁府 下设“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制定宏观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方向,决定 国家的重大研究领域。韩国也设立了由总统为委员长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并由副 总理任科学技术部部长,具体负责科技工作。 2 4 2 政策措施 为了争夺科技主动权,各国相继制定了配套的政策措施,以推动科技进步。 英国为了加强科技成果应用力度,进入2 l 世纪以来,英国系统地制定了一系列行 动计划,如2 0 0 2 年7 月投资与创新、2 0 0 3 年1 1 月英国贸工部创新报告在 全球经济下竞争:创新挑战、2 0 0 4 年7 月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2 0 0 4 - - 2 0 1 4 9 和2 0 0 4 年1 1 月贸工部从知识中创造价值的5 年计划。这些政府文件清晰地 昭示了1 0 余年来英国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德国联邦政府为解 决影响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深层次问题,2 0 0 3 年3 月1 4 日提出了“2 0 1 0 年议程” 一揽子方案,全面改革科研体制,振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对技术创新的 支持还体现在税收政策上。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 成员国共同制定了通过税收手段推动科技创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譬如“税 收减免”、“加速折旧”和“税收信贷”的办法。2 0 0 3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有1 6 个成员国实行技术创新税收资助的政策,形成了激励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机 制,普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2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2 4 3 研发投入 各国科技投入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而且科技投入方向十分明确,大部分集中 在高新技术领域。 如在美国联邦政府2 0 0 5 年对信息与计算领域、纳米科学与工程、现代生物学 和生物环境方法、医学科学与增强人的能力、认知科学与增强智能、集体行为和 系统方法6 个领域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2 0 0 6 财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 3 2 0 亿美元,而私人企业的研发预算则高达2 0 0 0 亿美元。美国企业研发经费的实际使 用额占全美研发总支出的比例更高,通常可高达3 4 。 德联邦政府于2 0 0 5 年8 月2 9 日正式启动“创建高技术企业基金”。今后5 年内,基金的总规模将达到2 6 2 亿欧元,其中2 4 亿欧元来自联邦财政资金。新 加坡政府提出要将未来5 年科研和改革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增至3 。 2 4 。4 人才培养 近年来,美国陆续在一批大学中建立了工程研究中心,让不同学科的工程技 术人才集中在一起,共同研发国家和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政府各部门也启动了 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如美国海军的“青年研究员计划”,是在一些大学和 私人研究机构设立基金,专门提供给最近5 年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研究人员。美 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总统青年研究奖”,每年提供2 0 0 个名额,目的是将 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国家急需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来。 新加坡崇尚精英教育,花巨资设立了政府奖学金。新加坡还非常重视人才引 进。1 9 9 1 年- - 2 0 0 0 年,智力型和技能型移民对新加坡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 7 。 以研发领域为例,2 0 0 2 年新加坡共有2 万名研发人员,其中外来人才占7 8 。目 前,新加坡人力部己在海外设立9 个“联系新加坡”据点,作为吸引和引进海外 专业人才的前哨。 2 4 5 创新主体 国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力度相当大。国外企业为了 提高其内在竞争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企业科技创新。通过市场机制 的调节和政府财税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开发运 行机制。除建立、健全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外,最重要的就是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 的经费。美国大多数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4 左右,全美企业的科研 1 3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开发经费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 9 9 6 。德国在9 0 年代加强了对高技术领域研究 和开发的投资力度,增幅达2 0 ,1 9 9 4 年德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费用为 5 8 4 亿马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8 左右。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逐 年递增,1 9 9 1 年为3 8 ,1 9 9 4 年为5 2 ,1 9 9 5 年高达8 1 。法国企业的科研开 发经费从1 9 8 1 至1 9 9 1 年,年均递增4 7 ,1 9 9 3 年法国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达 1 0 6 1 亿法郎,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 5 。 2 4 6 管理模式 国外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各具特色。由于每个国家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同, 其科技创新的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总结起来,一有以下几种: ( 1 ) 、国家宏观控制型技术创新模式。多采用国家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技术 攻关乃至合资建立研究开发生产示范性企业等。如法国大型石化公司多 为国有企业,其高科技研究主要由国家规划并组织实施。法国石油研究院与埃尔 夫公司在炼油工艺和催化剂研究方面的合作,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与罗纳普朗 克在特殊化学品等方面的合作等,就属于这种模式。 ( 2 ) 、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9 0 年代技术创新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 过程,要求技术开发、工程建设、制造和市场销售一体化,从而达到技术创新各 要素的集成。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研究开发中心分为催化剂、工艺、产品研 究和设计几个部分。这种小试、中试、半工业试验和工程设计配套完整,一气贯 通的研究机构,为科研成果迅速工业化,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牢固的物质基 础。 ( 3 ) 、合作开发模式。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创新模式,包括跨国界、跨行业 合作及产学研合作。虽然现代工业公司规模巨大,资金雄厚,技术开发力量很强, 但是想在各方面都居领先地位很困难,所以许多公司都采取重点项目合作开发。 如埃克森公司与日本三井油化合作开发金属催化剂,成功后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建 1 0 万吨年装置。杜邦公司也与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研究机制, 同时还引进客座研究人员。西欧各大公司普遍采用了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产 学研结合的模式,与其他大公司进行优势互补性合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4 ) 、技术引进再创新模式。近几年,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 技术不可能都居领先地位,不少公司采取了先购买其他公司专长技术,进而再创 新的模式。 1 4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2 5 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2 5 1 科技体制 我国科技管理最高机构是国家科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总理担任。 科学技术部是全国科技管理行政机关,负责科技管理日常工作。各省、市均有科 技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负责当地科技工作的管理。为了加强 对科技的管理,推进自主创新的进程,1 9 8 5 年到现在,我国历经2 0 多年的时间,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推进国家科 技创新。今年,中央又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跃,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 科技工作战略方针,将科技兴国列为第一要务。但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 还较弱。 在不同的阶段,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了许多振兴科技的法律法规,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施一大批科技发展计划,取得了很大成效。详见下表: 表2 - 3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纵向比较 恕 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 项目 时问跨度 7 年( 1 9 8 5 - 1 9 9 2 )6 年( 1 9 9 2 - 1 9 9 8 )8 年( 1 9 9 8 - 2 0 0 6 ) 指导方针“面向,依靠”“稳定,放开”“自主创新” 战略重点科技进步科教兴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拨款机制 基础性研究 生产力促进中心 改革重点技术市场建设 科技成果商品化 科技成果产业化 技贸机构建设 科研机构改制 高新技术园区起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高新区二次创业 1 9 9 9 年出台加强技 1 9 8 5 年全国科技r t 作 1 9 9 5 年5 月,全国 术创新发展高科 会议上出台中共中央技实现产业化的决 重大会议 科技大会提出实施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 科教兴国战略。 定,2 0 0 6 年1 月9 革的决定日,全同科技大会提 出自主创新。 1 5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科技攻关计划、 ( 8 6 3 计划( 1 9 8 6 ) 、 攀登计划( 1 9 9 2 ) 、 星火计划( 1 9 8 6 ) 、 除第一阶段的计划除前两阶段计划外又 实施计划火炬计划( 1 9 8 8 ) 、外又增加了技术创增加了中小企业创新 国家科技成果推广新工程计划。基金。 计划( 1 9 9 0 ) 、国 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 计划( 1 9 8 8 ) 等。 科技进步 法、农业技术推 中国专利法广法、促进科技国家科学技术 技术合同法成果转化法、关奖励条例、科学 法律法规 标准化法 于加速科技进步的技术普及法等。 决定、科技成果 鉴定办法。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企业、金 财政、企业、高 财税支持校、金融、个人等全 财政融 方位 科研机构、企企业、高校工程 创新主体科研机构、高校 业、高校技术中心、科研院所。 2 5 2 基础条件 l 、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及活动萎缩。2 0 0 2 年,我国企业拥有技术开发 机构1 6 9 7 8 个,其中,从全国来看,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开发机构与研究机构、高 等院校等社会组织拥有的技术开发机构占5 5 。但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 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 5 3 ,而且,大部分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仍处于一 种松散状态,而且这一趋势还有加剧之势。 2 、企业设备条件差,创新资源不足。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设备购 置中,微电子控制设备所占比例虽有提高,但速度缓慢。从1 9 9 1 到2 0 0 2 年1 1 年 间,只从6 1 提高到9 1 。 1 5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2 。5 3 资金投入 1 、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科技创新活动受到制约。近年来,全国科技活动 经费不断提高。企业自筹活动经费增速较快,政府科技投入增速较缓,企业自主 创新的主体地位逐步体现。2 0 0 2 年,企业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 6 7 6 7 亿元,占全 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5 7 1 ,比1 9 9 1 年提高了2 8 6 个百分点;政府筹集 科技活动经费7 7 6 2 亿元,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2 6 4 ,比1 9 9 1 年下 降了3 2 个百分点。 2 、从企业纵向看,企业科技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增幅不大,企业自主 创新的主体地位有些削弱。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从1 9 9 1 年的1 6 6 亿 元,以年均1 9 4 的速度提高到2 0 0 2 年韵1 1 6 4 1 亿元,但是,企业科技活动经 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从1 3 9 提高到了1 7 3 。 3 、企业对技术消化吸收强度不够,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不足。日本和韩国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 :3 的水平。而我国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 :0 0 7 ,我国5 0 0 强企业的这一指标也仅为 1 :0 1 ,差距较大。2 0 0 2 年,我国技术引进费高达3 7 2 5 亿元,技术消化经费支 出仅为2 5 7 亿元。在1 2 年间,消化吸收强度一直在0 0 4 - 0 0 9 间徘徊。 2 5 4 人力投入 1 、我国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国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 9 9 1 年 的3 6 上升到2 0 0 0 年的6 6 4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国科技 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也达到了6 1 6 。说明我国科技活动人员分布 模式属于企业主导型。 2 、企业技术开发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我国企业为6 9 9 6 ;科学家工程 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我国企业为5 8 8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 7 个百分点。 这切都表明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人员在质量上还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2 5 5 研究开发 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是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现就我国r & d 经 费和人员投入情况作一简单的比较。 。 1 7 第二章国内外企业科技创新现状比较 表2 - 4 :企业研究与开发比较( 2 0 0 2 年) 项目中国发达国家和地区 r & d 经费企业所占份额 6 0 7 0 以上 r & d 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3 、5 5 1 0 r & d 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所占比例 0 4 1 5 企业科技创新的r & o 人员投入 5 2 6 0 7 0 r & d 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1 6 1 0 以上 2 5 6 创新产出 1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体现在专利申请受理、专利 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