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金川泥炭地藓丘下伏泥炭有机分子化石及其环境标识意义研究.pdf_第1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金川泥炭地藓丘下伏泥炭有机分子化石及其环境标识意义研究.pdf_第2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金川泥炭地藓丘下伏泥炭有机分子化石及其环境标识意义研究.pdf_第3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金川泥炭地藓丘下伏泥炭有机分子化石及其环境标识意义研究.pdf_第4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金川泥炭地藓丘下伏泥炭有机分子化石及其环境标识意义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有机分子化石即地质体中那些来自生物的有机体分子,它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虽受 成岩,成土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但基本保存了原始生物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物母 质的相关信息,能提供非常准确的环境信息,具有一定的环境标志意义。本文以金川泥炭 地藓丘下伏泥炭为研究对象,以正构烷烃、醇、酮及反映泥炭基本性质的灰分、吸湿水、 腐植酸等指标来研究有机分子化石与环境的关系。在进一步证实已发现的,有环境标志作 用的一些有机分子化石之外,试图找出更多具有环境标志意义的有机分子。通过实验检测 和前人对金川泥炭地研究成果的对比,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泥炭样中正构烷烃以长链为主( 2 1 ) ,主峰碳以c 2 7 、c 2 9 和c 2 5 为主,其中c 2 7 、c 2 9 居多,c 2 5 只在个别深度存在。垂直方向上,大部分正构烷烃的最大值都出现在1 2 8 c m ,整体数据以奇偶优势为主,这种分布特征和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特征相符。 2 依据有机分子化石与植被关系得出,大约在公元1 7 1 1 1 7 5 2 年前后和公元1 5 0 9 1 5 4 9 前后,金川泥炭地及其附近地区降水量较大,泥炭地中曾出现过大量的浮水或 沉水植物,且在公元1 5 0 9 1 5 4 9 前后泥炭地中的灰分大量增加。 3 依据植物群落与环境关系得出,金川泥炭地约公元1 8 3 3 1 8 7 4 前后大规模的从中营 养向贫营养过渡,此时金川泥炭地生物量最大。 4 邻苯二甲酸酯从表层向底层递减,说明金川泥炭地已经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 5 进一步论证了正构烷烃c 2 3 是和气候因子( 温度) 有一定关系的有机分子化石指标。 关键词:金川;泥炭地;有机分子化石;正构烷烃;脂肪醇;脂肪酮 a b s t r a c t m o l e c u l 盯南幽li st h em o l e c u l a r se x i s t i n g i ng e o l o 西c a le n v i r o 衄e n to r i g i l l 丘o mv a r i e t yo f o 培a i l i s m s t h e s em o l e c u l 盯sa r es t a :b l ei nc h e m i c a lp r 叩e n y ,a i l dt h e yc a i la l m o s tk e e pt h e i r o r i 垂n a lc a r b o nc h a i n sa l t h o u g l li i l f l u e n c e db yg e 0 1 0 百c a la c t i o n s s ot h e yc a np r 0 v i d ea c c u r a c e i n f o m a t i o na b o l l te r i r o n m e n tc h a n g e ,a n d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e n v i r o l l 】 i l e n ts t i l d ya p e a t s a m p l e4 8 c mb e l o wm o s s h 0 嘲m o c kw a sr e s e a r c h e da sm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a 唱e ti nt l l i st 1 1 e s i s t h e a u t l l o rt 1 1 e ns e l 9 c ts u c hm o l e c u l a r sa sn a l l ( ;m e ,n - a l k a l l o l ,k e t o n e ,a s h ,h y g r o s c o p i ca n dh _ u 1 i c a c i dt od i s c l o s em er e l a t i o n s l 卸b e t w e e no r g 觚i cb i o m a k e r sa n de i i r o l l 】m e n tc l m g e 嬲w e u 嬲t o f i l l do u to 唱a n i cm o l e c u l a r sw i n le n v i r 伽1 1 n e n ts i 嘶f i c a i l c e a f t e ra n a l y z i i l g 血e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a 船 a n dc o m p a 矗n gt h es t l l d y 甜“sa r e a ,c o n c l u s i o n sh a v eb e e nd i a w na sf o l l o w : 1 t h en a l k a n e si nt h es 锄p l e sa r ed o l n i n a t e db yl o n gc l l a i n s ,w i t l lam a x 曲眦a b l l i 池l c ea t c 2 5 ,c 2 7a i l dc 2 9 ,b u tc 2 5w 嬲n o tf o l l l l di i le v e r ys 锄p l e a n dt l l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m o s ta u ( 孤e s i s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l lt h ev e g e 伽o no ft h j sa r e a 2 a c c o r d i n gt 0 t h er e l a t i o n s m pb e 押e e nb i o m a r k e r sa n dv e g e t a t i o n ,t h ep r e c i p i 伽o ni n j i n c h u 缸i n c r e 嬲e d 五r o m1 7 1 1a dt o1 7 5 2a d 锄d1 5 0 9 a dt 01 5 4 9a d f u r t h e 册o r e s u b m e 唱e dp l a n ta n dn o a t i l l gp l a n t sc o l l s t i t u t e dm em a i ns p e c i e so fm ep e a t l a i l da tt h a tt i m e , a n dt h ea u s h e si n c r e a s e dg 汜a t l yi nt l l es e c o n dp e r i o d 3 b e 铆e e nl8 3 3 a da 1 1 d18 7 4 a d ,j i n c h u a np e a t l 抽de v o l u t e d 舶me u 仃0 p m cf e nt 0 o l i 9 0 仃) p u i cs w 锄p w i t l lt 1 1 em a x i m 啪b i o m a s s 4 t h ec o n t e n to fp h t l l a l i ca c i de s t c r sd e c r e 嬲e dw i t hm ed 印m ,w 1 1 i c hs h o w e d 斌廿1 ep e a t l 雅d w a sp o l l u t e d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咄 5 f 删1 e m o r e ,t h er e s u l tp r 0 v e d 虹l a tn - a l k 趾ec 2 3i sm d l e c u l a r 南豁i lr e l a _ t e dt oc l 曲t e t o l l s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t e m p e r a t u r e k e yw o r d s :j i i l c h u 锄;p e a t l a n d ;瓤) l c c u k 缸斌;n a 珏锄e ;n - a l l 【a i l o l s ;k e t o n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墨查聋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 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三羹鱼 日 期:知砷2 9 0 油桦( b e t t l l nf 池t i c o s av 甜r 印桦木科桦木属 1 3 83 0 左右 陀幽f 肠玎口乃础砂) 毛蔫豆( o 础c o c 跚sp n l t l s t r i s 杜鹃花科毛蒿豆属 1 54 0 左右 p e r s ) 狭叶杜香 仁g 幽m p 口,螂抛三,j杜鹃花科 杜香属 3 45 0 左右 蓝靛果忍冬仁d 刀把绷砒凰砌删 忍冬科忍冬属 4 5 5 沼泽蕨( 1 i h e l y p t e r i sp 口l s t r i sc n l c t ) 金星蕨科沼泽蕨属 2 0 5 灯心草伽”c 螂咖嚣上j 灯心草科 灯心草属 2 5 5 三叶睡菜仳哆矽玎历甜护咖,妇纪三 睡菜科睡菜属 1 2 5 小白花地榆渤馏w 西d 柏口蔷薇科地榆属 1 7 2 0 ) ,碳数分布范围为c 2 l c 3 l ( 不包含c 3 0 ) ,表层植物和泥炭藓的碳数以c 2 3 为主,苔草以c 2 4 为主,芦苇以c 2 2 为主,和相关文献报道相符【2 3 6 1 ,泥炭样除个别的深度2 0 2 4 c m ( 约公元1 7 1 1 二1 7 5 2 年前后) 和4 0 一4 4 c m ( 约公元1 5 0 9 1 5 4 9 前后) 以c 2 5 为主,其他深度主要以c 2 7 、c 2 9 为主峰。 1 4 i o 他埔 加锄 如;:号伽鲥们 东北师范大学吕娟硕士学位论文 5 1 ( b ) 泥炭有机组成( ) 垂直变化关系表 存在数据的泥炭层,o e p 除3 6 3 2 c m 无法判断和个别深度无数据外,其他的各深度的 值均大于1 2 ,有明显的奇偶优势,符合现代植物蜡中,在c 。一c 。范围内的正构烷烃 有 。 表5 1 1 正构烷烃随深度变化关系表 深度( 咖) c 2 lc 2 2c 2 3c 2 4c 2 5c 2 6c 2 7c 2 9c 3 l o e p o 一4 0 2 8o 4 50 9 21 4 31 5 22 5 6 4 8 1 1 80 7 63 1 33 4 41 9 83 3 7 8 一1 2 0 4 4o 7 71 2 3o 9 44 4 85 3 66 8 11 6 4 1 2 1 60 3 2 o 7 6 0 4 2o 8 8 1 3 6o 5 64 2 9 5 1 7o 4 9 1 8 0 1 6 2 0 0 2 60 4 31 9 11 7 47 6 8 平均 o 3 5o 6 6o 9 31 0 01 3 62 4 23 9 6o 4 9 2 0 一2 4 o 3 30 7 62 5 40 7 61 9 02 1 81 3 4 2 4 2 8 0 1 70 3 1o 5 3 1 5 5 0 2 81 6 95 3 2 8 3 2 0 1 7o 3 lo 5 00 8 72 3 62 2 81 0 4 4 3 2 3 6 0 2 70 3 5o 3 30 8 00 8 8 3 6 4 0 o 1 90 1 5o 3 30 2 00 3 61 4 21 3 41 1 4 0 一4 4 o 1 3o 1 4o 3 40 1 21 4 76 8 5 4 4 4 8 0 3 00 2 9 0 5 6 0 4 51 1 91 8 02 3 2 平均 o 2 00 2 3o 3 9o 4 71 5 8o 8 01 6 22 8 32 1 0 表层植物 0 7 1 0 2 1 0 6 2 苔草 o 2 41 5 70 6 00 3 6 芦苇 0 5 4 2 9 50 5 3 0 2 50 4 21 5 9 泥炭藓 o 3 30 4 20 6 6o 3 2o 2 1 c 2 5 、c 2 7 和c 2 9 在整个剖面中含量较高,c 2 7 尤其突出,1 6 8 c m 出现了c 2 7 和c 2 9 的双 主峰。 垂直方向每种正构烷烃的相对含量都在8 1 2 c m ( 约公元1 8 3 3 1 8 7 4 前后) 出现最 1 5 东北师范大学吕娟硕士学位论文 大值,除c 2 4 外,大部分烷烃在4 4 4 0 c m ( 约公元1 5 0 9 1 5 4 9 年前后) 出现最小值。正 构烷烃c 2 3 和c 2 7 相对含量整体从表层向底层递减,每种正构烷烃在1 6 c m 到表层的平均含 量大于4 8 1 6 c m 。 5 3 脂肪醇、脂肪酮、萜系化合物和酯类 5 3 1 脂肪醇 泥炭样品中检测出十几种脂肪醇,包括常见植物甾醇中的阻古甾醇、菜油甾醇、豆甾 醇,动植物蛋白的主要成分胆甾醇( 胆固醇) ,以及在我国报道较少的,主要起源于陆源高 等植物的羽扇烷醇,还有一些醇,如a 香树脂醇、b 香树脂醇、豆甾- 4 ,6 ,2 2 一三烯3 0 【醇、丫 麦角甾烯醇、豆甾7 ,2 2 二烯3 醇、9 ,1 9 环羊毛甾2 4 烯3 醇、3 b 麦角甾醇、麦角甾烯醇、 豆甾4 烯3 醇、豆甾4 ,6 ,2 2 三烯3 0 【醇、豆甾4 ,6 ,2 2 三烯3 d 醇、豆甾5 ,2 2 二烯3 醇、2 4 甲基胆甾5 烯3 醇、麦角甾烷醇、麦角甾一8 ( 1 4 ) 烯3 醇等,在文献中报道也相对较少。 脂肪醇中只有p 古甾醇( c 2 9h 5 0o ) 和豆甾5 ,2 2 一二烯3 醇( c 2 9 出5 0 ) ( 表4 3 4 ) 在 泥炭剖面中相对连续存在,本论文选这两种指标作为环境分析的代用指标。 p 古甾醇饱和度较强,豆甾5 ,2 2 二烯3 醇存在多数双建,它的稳定性较差( 图6 ) 。b 古甾醇相对含量较大,多数大于2 0 ,这两种醇的相对最大值都出现在1 6 1 2 c m 。 b 古甾醇和豆甾5 ,2 2 二烯3 醇都是高碳数甾醇,这完全符合甾醇来自高等植物的说 法。 泥炭样中还检测到主要来自高等植物的羽扇烷醇,虽然只存在表层4 一o c m ,但其含量 相对较高( 5 0 9 ) ,根据表层植物残体的组成分析,这完全符合羽扇烷醇来源于高等植物的 说法,由于条件有限没有找到羽扇烷醇的结构式,其他深度没有这种物质的具体原因不清 楚。 m 耳虎靛多氢荸 b 一答甾醇豆誊一5 艘_ 二蘑一3 - 毒 图6 环戊烷多氢菲、b 谷甾醇、豆甾5 ,2 2 二烯3 醇结构式 5 3 2 酯 测得的有机分子化石中酯类含量相对较多,主要包括油酸乙酯、d 谷甾醇乙酸酯、亚 油酸甲酯、亚麻仁油酸乙脂、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 2 乙基 己基、1 ,2 苯二甲酸壬二酸酯、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 其中含量最大的是邻苯二甲酸酯,其含量变化从表层向底层递减( 表5 3 2 ) 。 1 6 东北师范大学吕娟硕士学位论文 表5 3 2 脂肪醇、脂肪酮、萜系化合物、酯类变化关系表 深度邻苯二豆甾5 ,2 2 豆甾- 4 烯2 。二十七 ( c m )甲酸酯p 谷甾醇、二烯8 醇3 酮酮 无羁萜角鲨烯 o 一4 5 5 l2 2 4 61 7 10 7 l 4 8 3 2 6 3 2 51 7 51 2 6 0 4 2 8 一1 2 5 0 8 1 8 3 31 8 7 0 3 3 1 2 1 6 4 5 52 7 9 66 2 41 7 51 2 4o 1 5 1 6 2 0 3 5 22 3 9 02 9 81 3 3o 2 8 2 0 一2 4 3 9 32 1 7 14 5 5- 2 5 93 0 7o 2 7 2 4 2 8 1 7 02 0 1 10 6 60 1 3 2 8 3 2 1 0 51 8 0 72 3 82 3 41 0 60 1 5 3 2 3 6 0 9 92 2 4 1o 9 31 1 4 3 6 4 0 2 1 22 0 0 41 o l1 5 71 3 00 9 3 4 0 一4 4 2 1 02 7 6 71 2 01 6 lo 7 4 4 4 4 8 2 4 52 5 8 81 0 62 7 9o 8 1 0 2 8 5 3 3 其他有机分子化石 脂肪酮( 表4 3 4 ) 在泥炭样品中含量相对较少,主要有豆甾4 烯3 酮、2 二十七 酮,环氧树脂一1 p 甲基一胆甾- 4 ,6 二烯3 酮、羊毛甾7 - 烯3 酮、 2 廿九酮、羊毛脂一8 。 烯7 酮、2 p e n t a c o s a l l o n e 几种,大部分脂肪酮只在个别深度存在,只有豆甾4 一烯一3 酮 和2 二十七酮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目前没有发现相关文献关于2 二十七酮的报道,关 于豆甾- 4 烯3 酮的报道也相对较少,只见于它作为农业害虫杀虫剂,不会对人类和环境 产生污染【2 2 1 ,此外芦苇和苔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豆甾_ 4 烯3 酮。 萜系化合物( 表4 3 4 ) 主要包括来自陆源高等植物的无羁萜和角鲨烯,无羁萜在 垂直方向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角鲨烯从表层向底层递减,整体含量相对较小。 东北师范大学吕娟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有机分子化石与环境关系讨论 6 。1 正构烷烃垂直分布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泥炭垂直剖面除2 4 2 0 c m 和4 4 4 0 c m 的主峰碳以c 2 ,为主外, 其余深度都以c 2 7 和c 2 9 为主,前面提过主峰碳c 2 5 是沉水或浮水植物的标志,主峰碳 c 2 7 、c 2 9 主要来源木本植物,而且c 2 9 分布与落叶树有关,这些主峰炭的分布特点说明 在2 4 2 0 c m 和4 4 4 0 c m 处泥炭地以水生植物输入为主,其余的深度以木本植物为主, 主峰碳c 2 9 的分布特征,完全符合东北地区植被分布以落叶为主的特点。 由于大部分实验数据连续性较差,不能定性的说明问题,所以本文只选择在剖面 中连续性较好的c 2 3 和c 2 7 两种正构烷烃为指标来寻找沼泽泥炭演替的信息( 图6 1 ) 。 图6 1 显示正构烷烃c 2 3 和c 2 7 的数据不仅整体都从表层向底层递减,而且它们变 化趋势走向非常相似,且最大值都出现在1 2 8 c m 。 g 1 2 1 6 卷2 口 删7 嗽2 8 2 2 3 6 o o j 0 c 藏 一眨二j 菱 鼬 一io 要 能 _ 泥炭藓吒:。c : = 图6 1 :j 下构烷烃c :。和c :。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图 6 1 - l 正构烷烃c :, 首先我们来讨论正构烷烃c 2 7 垂直分布情况,我们知道证构烷烃c 2 7 主要来源于木 本植物,事实证明湖泊沼泽中植物的演替序列为沉水植物一浮叶植物一挺水植物一陆生 植物( 泥炭藓) ,也就是当沼泽演替到后期才会有木本植物出现,由于本文研究深度有 限,所以存在于泥炭地中的木本植物残体来源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沼泽在演替的过程中 只有最近几年才出现木本植物,表层木本植物由于其生长的需要,活的根系扎于泥炭地 中,所以泥炭中出现了主峰碳为c 2 7 的木本植物,但是这种解释要符合根系量从表层向 东北师范大学吕娟硕士学位论文 底层递减的规律,主峰炭c 2 7 的相对含量也要符合这个规律,但数据显示c 2 7 在4 8 4 4 c m 处出现个峰值,也就是说木本植物的含量不符合从表层向底层递减的规律,这种说法不 符合事实;另一种,沼泽泥炭地演替到后期,泥炭地中的水量不断减少,慢慢的出现了 符合陆生植物生存的条件,出现大量的木本植物,这种情况完全符合植物残体量从表层 向底层递减的规律。 从图6 1 中发现4 4 - 4 2 c m 处没有c 2 7 ,如果排除试验检测数据的失误,说明木本植 物在沼泽泥炭地中曾长时间的消失,这可能是人为所致,如砍伐等,但也不排除自然原 因,如沼泽在一定的时间内,降水量较大,泥炭地储水量过多,完全可以使木本植物消 失。 6 1 2 正构烷烃c 嚣 植物残体分析表明在1 3 c m 以上泥炭藓残体相对含量大于7 0 ,表层达9 0 ,从 表层向下递减,但是主要来源于泥炭藓的正构烷烃c 2 3 的数值变化却不符合这个规律, 而且奇怪的是1 3 c m 以上的泥炭样品中没有出现以c 2 3 为主峰的泥炭层。 1 3 c m 以上泥炭中正构烷烃c 2 3 的数据分析表明,c 2 3 的相对含量符合指数 ( r 2 = o 9 9 2 ) 的形式增长,同时我们发现c 2 3 的曲线变化和近几百年的温度变化盐线相 似,曾有文献报道过某些植物种群的生长方式以及生物个体的早期发育阶段都是以指数 形式生长的【3 4 、3 2 3 5 、2 9 1 ,气候因子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往往使生物呈指数形式生长或衰退 【3 4 _ 2 1 ,已有的资料能充分说明1 3 c m 以上正构烷烃c 2 3 的变化可能是气候因素造成的, 也符合正构烷烃c 2 3 是寒冷气候标志的说法。 1 2 c m 以下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当时的环境中,泥炭藓不是优势群落,这种情况 下正构烷烃没有出现以c 2 3 为主峰,合情合理;另外一种情况在当时的环境中泥炭藓虽 是优势群落,但是作为藓类植物,其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和木本植物是无法相比的,所以 样品中泥炭藓的百分含量相对较低,导致泥炭藓植物残体自身的碳优势被其他的植物覆 j 皿o 6 1 3 正构烷烃c 和正构烷烃c 砑关系分析 正构烷烃c 2 7 和c 2 3 虽然是不同种类植物的标志,但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一 定的关系,图6 1 体现c 2 7 和c 2 3 的曲线形状很相似,前面已经说过c 2 7 是木本植物的标 志,。而泥炭藓是在苔草和木本植物出现后才出现的,依据沼泽演替的规律,本样点的泥 炭藓和木本植物相伴出现,而且c 2 3 的数值也是随c 2 7 的变化而变化的,更有趣的是几 个深度都是c 2 7 的数值先增加,随后下一个深度c 2 3 的数量才开始增加,如1 2 一1 6 c m , 这更进一步说明了沼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更替序列。 6 2 有机分子化石与沼泽演替关系 整个泥炭柱的主峰碳除c 2 4 外,其余的主峰碳的最大值都出现在8 1 2 c m ,我们知 道每一种植物都有一定的主峰碳数,其主峰碳的相对含量取决于泥炭中这种植物相对含 量,植物量大,相应的主峰碳含量就高,本泥炭柱主峰碳相对含量的最大值绝大部分出 现在8 1 2 c m ,这可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金川藓丘下伏4 8 c m 泥炭在8 1 2 c m 代表每 1 9 东北师范大学吕娟硕士学位论文 一种主峰碳的植物相对含量比其他的深度大,而且泥炭样中检测出的主峰碳大部分都是 高等植物的代表,所以本人推测泥炭样在8 1 2 c m 处高等植物输入量比其他深度大。 无论在泥炭地还是土壤中,生物量大,能直接反应植物生存的环境相对较好厂我们 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除热量和水分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矿物养分。 沼泽泥炭地在其演替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水分问题,即使出现也是过多,而不是不足, 而热量即使在小尺度时间内有变化,也不会对植物的生物量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本 人认为沼泽泥炭地中直接影响生物量变化的因素,是矿物养分,即在8 1 2 c m 沼泽泥 炭地能为植物提供更充足的矿物养分,所以这个深度的生物量较大。我们知道沼泽在其 形成、发展到最后消失这个过程中植物群落变化大概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沉水植物一 浮水植物一挺水植物一陆生植物( 泥炭藓)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最适合植物生存,植物 量最大的一个阶段应属最后一个阶段,此时有大量陆生植物出现,但泥炭藓相对较少。 此阶段泥炭地的基本状况应该是这样的,泥炭地中有水,但是水量不大,对大多数植物 的生长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既不会影响植物对泥炭地中矿物养分的吸收,也不会因水分 过多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此时大部分植物贪婪的汲取泥炭地中的养分,竞相繁殖, 生物量不断增加,当泥炭地中的养分消耗殆尽之时,也就是泥炭地中各种植物生物量最 大之刻,在此之后由于泥炭地中养分供应不上,大部分高等植物生物量开始减少,取而 代之的是泥炭藓的生物量的不断增加,大部分泥炭藓的出现又是泥炭走向贫营养阶段的 标志,本人认为这个阶段是泥炭地从中营养向贫营养过渡的重要阶段。根据上述分析得 出这样的结论,金川泥炭地藓丘下伏4 8 c m 泥炭在1 2 8 c m ( 大约公元1 8 3 3 一1 8 7 4 前 后) 处大规模从中营养向贫营养过渡。 对泥炭有机组成分析时发现,泥炭样品中灰分含量为2 4 1 2 4 0 1 9 ,平均为3 0 6 9 ( 图5 1 b ) ,从底层向表层递减,符合沼泽的演替规律,并且在1 6 1 2 c m ( 约公元 1 7 9 3 1 8 3 3 年前后) 和2 4 2 0 c m ( 约公元1 7 1 1 1 7 5 2 年前后) 灰分明显高于临界值, 说明此时有大量外在灰分输入,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为原因使此泥 炭层的外在灰分增加;二是此时降水较多,地表径流带来大量的矿物质使泥炭地外在灰 分增加。 正构烷烃分析结果显示2 4 2 0 c m ( 约公元1 7 1 1 1 7 5 2 前后) 和4 4 4 0 c m ( 约公 元1 5 0 9 1 5 4 9 年前后) 深度主峰碳以c 2 5 为主,说明这两个深度的植物残体以沉水植 物或浮水植物为主,表明泥炭地当时的水量较大,而泥炭地2 4 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