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它在我国也受到 广泛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学生学习需求分 析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信息基础,有 助于提高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但是,据笔者调查了解:现有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文献中仅仅提到要进行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缺乏系统论述;而中小学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由 于缺乏理论指导,或者忽略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或者仅凭借教师经验判断学生需 求,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整体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有鉴于此,笔者借鉴“基于需求的课程开发模式”中的多层级概念,将校本课程 开发分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两个层面,并从这两个层面对校 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必要性、概念、内容、方法等在理论层面上做 系统的分析论述,并试图提出一种简便易行且操作性较强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模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主要包括下面几部分: 第一部分,在文献分析和调奄研究的基础上,概述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 分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在理论上缺 乏系统论述,在实践中则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第二部分,探讨需求、学习需求、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分析等与本文内容相关的 重要概念,并论述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第三部分,从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两个层面阐述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的内容,提出两种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内容框架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第四部分,归纳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步骤,比较几种常用的收集、 分析数据的方法,并为教师如何解释和运用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建议; 文章最后一部分指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应注意的问 题,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学生学习需求 a b s t r a c t n o w a d a y s ,s c h o o l - b a s e d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b c d ) h a sb e e no n eo ft h e h o t t e s tt o p i c so f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r e f o r mi nt h ew o r l d , a n dr e c e i v e dw i d ec o n c e r n si n d o m e s t i c a s w e l l t h e p u r p o s eo f s b c d i s t o m e e t 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 n e e d s s o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n c e d sa n a l y s i sb e c o m e san e c e s s a r ys e c t o ro ft h ew h o l ec u r r i c u l u m 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i tc o u l dp r o v i d eav a l u a b l ei n f o r m a t i o n - b a s et ot h es b c d a n db e h e l p f h lt op r o m o t e i t se f f e c t i v i t y h o w e v e r ,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i ti sf o u n dt h a tt h e mh a sn os y s t e m a t i c a l s t a t e m e n to n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 珊剃sa n a l y s i si nr e l a t e dm a t e r i a l s ;a n d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1 a c k i n go ft h e o r e t i c a lg u i d a n c e ,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 n e e d sa n a l y s i si si nas p o n t a n e o u s s i t u a t i o ni np r a c t i c a le x p e r i e n c eo fs b c d i nv i e wo ft h i ss i t u a t i o n ,d r a w i n gs u p p o r to fm u l t i l e v e lc o n c e p t i o nf r o m n e e d s - b a s e d 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s b c di sc o n s i d e r e da sb e i n gc o m p o s e db yt w ol e v e l s , “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o ns c h o o lb 勰e ”a n d “s c h o o l - b a s e dc u r r i c u l u m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a g a i n s t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t h et w ol e v e l s ,t h e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n e c e s s i t y , d e f i n i t i o n , c o n t e n ta n dm e t h o d so f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n e e d sa n a l y s i s m e a n w h i l e ,i tt r i e st op u t f o r w a r da n e a s y a n df e a s i b l em o d e l o f 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 n e e d s a n a l y s i sf o r t h et e a c h e r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p a p e r i n c l u d e st h e f o l l o w i n gp a r t s : b a s e do nt h ed o c u m e n ts u m m a r i z a t i o na n df i c l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t h ef i r s tp a r ts u m su p 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f a c t sa n d p r o b l e m so f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n e e d sa n a l y s i s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s b c d i tg e t s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n e e d sa n a l y s i sl a c k s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s t a t e m e n t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a n di si nt h es p o n t a n e o u ss i t u a t i o np r a c t i c a l l y n l es e c o n dp a r t d i s c u s s e sr e l a t e d c o n c e p t i o i l s o n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n e e d sa n a l y s i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i t s n e c e s s i t yi nt h ep r o c e s so fs b c d t h et h i r do n ep u t sf o r w a r dc o n t e n tf r a m e w o r ko f 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n e e d sa n a l y s i si nt h et w ol e v e l so f “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o ns c h o o l b a s e ”a n d “s c h o o l - b a s e dc u r r i c u l u m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n 地f o u r t ho n e t a k e s u p t h em e t h o d s o f 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n e e d sa n a l y s i sa n db r i n g s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 a b o u th o wt om a k e su s e o f t h e a n a l y s i sc o n c l u s i o n s i nt h e p r a c t i c e a tl a s t ,t h ep a p e rp o i n t so u ts o m ec r i t i c a lp r o b l e m sw h i c hs h o u l db ep a i dm u c h a t t e n t i o nt o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 n e e d s a n a l y s i st oh e l p t e a c h e r si m p r o v e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o f s b c d k e y w o r d s :s c h o o l - b a s e d c u r r i c u l u m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u d e n t ,l e a r n i n gn e e d s 2 0 0 4 年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校本课程开笈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引言 自1 9 7 3 年菲吕马克( f u r u m a r k , a m ) 和麦克米伦( m c m u l l e n , i ) 两位学者在 一次国际课程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 s c h 0 0 1 b a s e dc u r r i c u l u m d e v e l o p m e 媳s b c d ) 这一术语之后,“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之一。o 西方诸多国家的课程学者、课程实践工作者乃至教育行 政官员纷纷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表示了关注。2 0 世纪8 0 年代初,中国 台湾的少数课程学者开始引入西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香港自1 9 8 8 年开始由 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负责实施“学校本位的课程设计”计划。近年来大陆部分课程 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兴趣也日渐浓厚。1 9 9 9 年6 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 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 程”,提出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开发”遂成为国 内教育界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在我国受到如此关注,原因在于其一改传统的自上而下、 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开发管理模式,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及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校本 课程开发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通过 对本校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科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所开发 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以校为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真正了解学校自身特点及学 生具体情况的本校教师,以尊重学校具体环境和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基点。它的 这一特点恰好弥补了强调统一性和基础性的国家课程所无法兼顾到的地区及个体差 异性。因此,在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弊端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校本课程开发,被人 们所日益关注,逐渐成为国家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补充。 “以校为本”不仅指校本课程开发要在学校范围内以学校为基地展开,要以学校 为整体,在学校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设置课程,建立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框架;“以 校为本”更强调通过课程“校本化”,充分调动学生及教师的自主性,使课程能够引 起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本校学生实际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宗旨,但达到此目的的前提是必须了解本 校学生有什么样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通过学生学习需求分 析,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学习期望及学校课程现状等进行调查,以保证学校能够 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但是,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研究还 。徐玉珍:枚奉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研究 m i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3 年,第5 页。 2 0 0 4 年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只是处于“口号”阶段。几乎所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中,都强调课程开发 者必须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有些文献使用“学生需求”一词) ,只是角度各不相同。 有些文献认为学生学习需求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内部因素之一,有些文献将学生学 习需求分析归入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当中,但是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应该分析 什么、如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何运用等问题,理论性文献中却鲜有系统论述。而 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校领导和教师虽然深知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重要 意义,但由于缺乏系统理论指导。他们或者忽略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或者仅根据 教师经验判断学生学习需求这样一来,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仅仅成为一种形式,使得 校本课程开发失去应有的基础和方向,无法真正做到“以校为本”,满足学生需求。 可以说,在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必要 性、概念、内容、方法等在理论层面上做系统的分析论述,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探索 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线教师提供一种操作性较强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模式。 为了更好地达到本文目的,使文章论述更加清晰明了,笔者将借鉴“基于需求的 课程开发模式”中的多层级概念,将校本课程开发分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 化课程实施”两个层面:校本的课程开发强调对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而校本化 课程实施则注熏学校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 行适应性改造。本文将从这两个层面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作系统阐述。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总体上概述校本课程开发 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 需求分析相关的概念及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三部分从校本的课 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两个层面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内容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则 提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步骤、方法及如何解释和运用分析得到的结 果;第五部分指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如果通过本文的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这 一薄弱环节,并为教师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模式,将是笔者最大的 希望。 第一章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现状及问题 1 1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现状 2 0 0 4 年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衙求分析 1 1 1相关文献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理论性论述 从1 9 7 3 年“校本课程开发”首次被明确提出以来,国内外已经出现大量关于校 本课程开发的专门文献。由于政治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教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各 国课程和教育学者往往从自己所关注的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国内外现有的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概念晃定;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和步骤,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设置、组织、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等。在我国国内,相关研究则多集 中于概念界定、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开发等方 面。虽然大家研究重点各不相同,但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优势、意义等闯题上, 基本已达成共识。 学校是正规教育的实施机构,是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主要场所,教育目标必须在 学校层面上,与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而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教师 为主体,鼓励学生、家长、社区都积极参与其中。较之国家课程,它的重要优势之一 就是更能适应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因 此,几乎所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中,都从宏观上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关注学 生,以学生为本,或者说校本课程开发要建立在对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满足学 生不同的需求。 此类文献资料中,大部分把学生作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内部因素之一。例如, 王斌华在校本课程论中,把对学生的分析作为学校内部环境分析的一部分,认为 对学生的分析应该包括:在校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未来学生群体基本概况、学生身 心发展的特点以及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闯题。痂在书中,他列举出了这些项目包括的 主要内容,但是,却并没有介绍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应用 分析所得的结果。 有些文献并没有突出强调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仅仅是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的介 绍中提到“要对学生进行分析”。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文献中涉及较多的两种开 发程序是斯基尔贝克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 的校本课 程开发程序。其中,斯基尔贝克程序的第一步是分析情景,包括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 兴趣、能力和需求;o e c d 程序的第一步则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分析。但这类文献 所涉及到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仅仅是把它作为开发程序的步骤之一,对如何分析需求 以及需求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深入论述。 还有一些文献则明确提出要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看作是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是也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系统阐述。 。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 】北京:j :海教育出版社,2 0 0 0 年t 第7 8 - 8 5 页。 2 0 0 4 年硕一i :学位毕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对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的研究,则重在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 析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很多案例中,都曾提到过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进行了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调查报告提到学校为 了“调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情况”做了学生需求评估,并列出其中的一些选项,如让 学生选择“最欠缺的或最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 但是对于具体的调查内容以及 分析方法、结果运用等,都没有做详细介绍。 纵观这些文献资料,几乎都从理论上强调对学生或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但是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应该分析什么、如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怎么运用等问题,却鲜有 系统论述:有关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的介绍,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则只是一笔带 过。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领域,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可以说是一块薄弱地带。 在教育领域其它方面的文献中,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论述多出现于有关教学设 计的文献中。如徐英俊著的教学设计、乌美娜主编的教学设计等。在教育技 术的相关文献中,凡是涉及到教学设计章节的。多少也都有一些关于学生学习需求分 析的论述,如雷体南编著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尹俊华等编著的教育技术学导 论等。此类文献中,基本上把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与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相并 列,归入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阶段,从理论上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含义、目的、意 义、方法、步骤等作了初步介绍。 这类文献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论述以教学设计为指向,重在确定社会需求与学 生现状之间的差距,目的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弥补这种差距,这些内容无疑对于校本课 程开发过程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校本课程开发毕竟不能 等同于单纯的教学设计过程,因此我们并不能把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的论述直接应用于校本谋程开发。 1 1 2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现状 为了了解当前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实际情况,笔 者利用参加“初中阶段校本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行动研究”o 课题调研的机会在北 京市三所合作校。中发放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就此问题进行调查,并对个别教师和 学生进行了非正式访谈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学生 学习需求分析的现状在整体上有初步的了解。 此次调查中,笔者把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相关问题蕴含于课题 。崔允都ti 控奉谭程开发,理论与实践,l q 北京t 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第1 1 0 页 o 本谋理由笔者导师徐玉珍教授所主持,是全田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谭厝 o 三所合作校是t 北京市十一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此致谢 4 2 0 0 4 年硕l 学位毕业论文 校奉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搿求分析 组“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调查问卷中。调查主要对象为学校教师,在 学生问卷中以相关问题佐证教师问卷情况的真实程度。笔者同时对个别教师和学生进 行了非正式访谈,但由于访谈人数少且时间较仓促,因此不对访谈结果作详细归纳, 仅将相关内容融入调查问卷总结中。 本次问卷调查在北京市三所课题合作校中进行,共发放教师问卷6 0 份,学生问 卷9 0 份,所发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有效教师问卷5 4 份,有效率为9 0 ;有效学生 问卷8 9 份,有效率达9 9 。 教师问卷中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问题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方 面是关于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认识和态度;另一方面是了 解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 1 ) 关于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认识 学校老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9 0 6 的被调查教师同意“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依据”,9 8 1 的教 师相信自己“有能力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或重组教材”。而且,大部分 教师( 8 4 9 9 6 ) 认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能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具体数 据如下表所示: 表1 1 ( 教师问卷) 同意不同意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依据。 9 0 6 9 4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能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8 4 9 1 5 1 教师能够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或重组教材 9 8 1 1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也是课堂教学资源。9 6 3 3 7 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 作用,将学生学习需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依据从访谈中也可得知,老师们在 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也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尽量傲到以学生学习需 求为基础,针对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也燕因此,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好地照顾 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仍有1 5 1 的老师不同意“学校开发的校 本课程能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 本身所存在一些局限;再者是因为一些其它因素的干扰,比如班级容量较大,老师时 间、精力有限,教学计划限制等等。因而即便是开发较为合理的校本课程,也无法做 到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 2 )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2 0 0 4 年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蔫求分析 调查中,6 0 4 的老师“经常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系统调查”;学生闯卷中有8 0 9 的学生反映“学校定期、不定期地让学生填一些闯卷或参加座谈,了解学生的意见和 想法”。两种问卷对照来看,学校确实进行过一些学生学习需求调查。( 见表1 2 ) 与教师交谈过程中,有些老师承认:过去教学时由于教师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 态,所以往往凭借自身的从教经验来判断学生情况;现在则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看问 题,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了解学生。问卷结果也可以反映这一情况:有7 2 2 的老师 不同意“我主要是凭直觉了解学生学习需要”,而8 2 的学生同意说“老师经常通过 多种途径主动向学生了解教学的反馈信息”。( 见表1 3 ) 袁1 2( 教师问卷) 同意不同意 我经常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系统调查。 6 0 4 3 9 6 我主要是凭直觉了解学生学习需要。 2 7 8 7 2 2 表1 3( 学生问卷) 同意不同意 老师经常与我们讨论“教什么”和“怎样教”的话题。 5 1 1 4 8 9 老师在课上只顾自己讲,不管同学们的反应。 7 9 9 2 1 课堂上,老师只照顾少数学生。 1 7 8 3 学校定期、不定期地让学生填一些问卷或参加座谈,了解 8 0 9 1 9 1 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老师经常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向学生了解教学的反馈信息 8 2 1 8 当问卷中具体问及老师们“征求学生意见的方式”时,被选率最高的方式为“个 别交流”,选择率高达9 4 3 ,其次为班干部反映、与家长沟通、问卷调查、开班会 讨论: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主要是“课堂提问”,选择率为8 6 8 , 其次为批改作业、随堂小测验、课后学生询问、期末或期中考试、学生反映。具体数 据如下所示: , 表1 4( 教师问卷) 您通常以何种方式征求学生意见: a 、开班会讨论( 1 8 9 )b 、个别交流( 9 4 3 )c 、问卷调查( 3 2 1 ) d 、班干部的反映( 6 4 2 )e 、与学生家长沟通( 5 0 9 )f 、其它( 9 4 ) 您是通过以下何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 a 、课堂提问( 8 6 8 ) b 、课后学生询问( 5 6 6 ) c 、批改作业( 7 3 6 ) d 、随堂小测验( 6 2 3 ) e 、学生反映( 4 9 1 ) f 、期中或期末考试( 5 2 8 ) g 、没有了解过( 1 9 ) h 、其它( 1 2 8 ) 6 2 0 0 4 年硕一i 一学位毕业论文校奉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从问卷数据和访谈情况来看,新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被老师们所接受,但其中仍 存在一些问题。就学生学习需求分析而言,虽然学校和老师已经试图用系统的问卷或 座谈形式调查学生学习需求,但是,由于问卷设计过程及内容存在的漏洞,使得问卷 效度偏低,所得结果无法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效信息。也正为此,不少教师( 2 7 8 ) 仍旧愿意主要凭借自己的直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由于问卷调查需要耗费大 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所以老师们还是更愿意用个别交流、 课堂提问、随堂小测验这样简便易行的方式了解学生需求。 由于样本数量较小,问卷设计不完善以及笔者个人条件所限,此次调查还存在很 多不足之处。但考虑到笔者调查的三所学校条件各异,分别为一所著名的民办中学、 一所市重点学校及一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中学,因此,基本上可以从中看出当前中 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大概情况。 1 2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从文献资料整理以及问卷调查结果两方面对校本课程中学生学习 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广大课程研究者和学校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 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但是,其中仍存在不少问 题,在此略做小结。 ( 1 ) 各种文献的理论性论述当中,几乎都会涉及到校本课程必须关注学生需求, 只是文中表述各不相同:有些文献中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调动学生 兴趣,适应学生需求:有些文献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结合学生的兴 趣和需求;有些文献强调学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必须对学生进行分析;而 有些文献则把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在校本课程开 发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是达到这些耳的或体现校本课程开发优势的必要前提。 虽然说法各异,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课程研究者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重视。但是 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内容、过程、方法、结果应用等,在相关文献和资料中却并 没有见到系统、深入的论述,经常只是被一笔带过,空喊了口号 关于教学设计的文献中虽然有一些涉及学生需求分析的概念、内容、方法等的介 绍它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也的确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这 些论述以教学设计为背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校本课程开发,而且这部分内容理论性 较强,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此,理论界从整体上看,就好像所有人都在喊着“要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的口号。却并没有人提出具体行动方案指导学校如何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2 0 0 4 年颂= i :学位毕业论文校奉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衙求分析 ( 2 )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或者是蜻蜒点水、浅 尝辄止,或者事倍功半、收获不大。总体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从介绍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的资料中来看,更多提到的是学校对学生“兴趣” 进行了调查,也有个别案例使用学生“需求”的说法,但除有关江苏省锡山高中校本 课程开发的案例中简要说明了学校如何做学生调查,其它案例对此项内容均无详细介 绍。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也表明,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已经注意到要对学 生进行分析,但更多是调查学生兴趣而不是学习需求,且分析结果对校本课程开发的 指导作用并不明显:而部分老师在各种条件限制下,更愿意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判断 学生学习需求,或者采取一些诸如个别交流、课堂提问等简便易行的方法了解学生。 根据笔者分析,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 如下: 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由于各种理论文献中都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适应学 生差异,以学生需求为基础,所以学校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都 明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文献中并没 有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分析及应用等进行深入系统的介绍, 使得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无从下手。如果学校师资力量较强,教师 素质高,学校会主动自编闻卷进行调查;有些学校则采用他人已有的学习兴趣或学习 动机的调查问卷;而有些学校可能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只好单纯以教师经验和直觉判 断学生学习需求,甚至于把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忽略而过。 正因为学校从理论中得不到具体指导,导致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学生 学习需求分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望而 却步。对于每个学校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体的大工程,要真正做到 结合学校传统、体现学校特色,即使有各方面的支持和他人经验来借鉴,也必须经历 一个艰辛的摸索过程。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仅仅是校本课程开发全过程的一个环节,但 要真正使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发挥应有作用,学校必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 间。仅以闯卷调查为例:问卷调查涉及到问卷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等各个不同 步骤,即使是使用已有的关于学生兴趣或动机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也需要学 校花很大精力。况且,已有的问卷往往专业性较强,结果分析需要熟练掌握统计知识 的专门人员,这更加大了学校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难度。而国内现实是:学校老 师一般至少要带两个班的课,大部分老师还身兼班主任或其它职务。因此,从时间和 精力来讲,如果让教师再进行繁琐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必然加重教师负担,使教师 对校本课程开发产生抵触情绪 2 0 0 4 年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学校更愿意以简单的个别谈话或单纯凭借教师 的经验和直觉来判断学生学习需求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把重点放在:( 1 ) 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 析的概念、内容、过程、结果分析和运用等从理论上做系统阐述,以弥补理论中的薄 弱地带,为教师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2 ) 通过笔者的初步探索,试图提出一种方 便、可行、易于操作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模式,使教师在无需增加过重负担的情况下, 开发出更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第二章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2 1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概念界定 2 i 1需求、动机与兴趣 笔者在中小学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各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虽然也 在谈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但事实上所进行的更多是对学生兴趣或学习动机 的调查。在一些文献中,也把需求、动机与兴趣相混淆,认为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也是 对学生学习动机或者兴趣的分析。事实上,需求、动机和兴趣是三个既紧密联系又相 互区别的概念。 “需求”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是对存在的不平衡状态的体验。个 体所缺乏的某种生存或生活所必需的事物或条件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反映到人的头脑 中,就成为个体的需求。 “动机”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 种需求的念头、愿望、理想等。o 它是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行动的主观原 因,是人活动的推动力,因此,也被称为“内驱力”。窜动机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当产生某种需求时,表明人处在对某对象的欠缺状态,正经验着某种不平衡, 因此,必须采取某种行动以解决这种不平衡或紧张状态,进而促使人进行或抑制某项 行动。 而“兴趣”则是人对现实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特殊认识倾向,正是这种特殊的认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第l1 9 页。 o 阿瑟s 霄伯t 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爽 ,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9 6 年,第5 1 6 页 9 2 0 0 4 年颂b 学位毕业论文 校奉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衙求分析 识倾向,使人对某种对象和现象给予优先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它表现为人们 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同样以需求为基础,人 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有需要,他就会专心观察、接触这件事物,积极从事 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中的奥秘。 需求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的基本动力它通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 终导致为推动人活动的动机”。圆需求是人活动的根本动因:在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动 机是人进行活动的推动力,是人的需求的动态表现;而兴趣则是动机的特殊表现形式 之一。 同样,学习需求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反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学生对学习的 主观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改变不平衡状态,进而形成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 动力,即学习动机;而学习兴趣则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是力求认 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活动。因此可以说,学习需 求是导致学生学习活动发生的最根本动因。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是对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因进行分析的过程, 当然,其中也必然涉及到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调查。确定学生学习需求,更有利 于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2 1 2 “需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 英文中需求为n e e d ,“源于古英语的n e o d 、n 吾d ,意为穷困或贫困。相对应的拉 丁词为e g e s t a s ,也是指贫困、贫穷、贫乏和缺乏作为名词的需求一词来源 予动词的需求( b e d u e f f e n ,拉丁语为e g e r e ) ,其意有三解:一为寒酸的、贫困 的、匮乏的;二为需求、有必要、缺乏或没有;三为要求和期望”。需求指一种缺 乏某种必不可少的条件的状态。回 在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中,需求均是较为重要的概念。由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 相互借鉴之处甚多,因此,这两个领域中对需求的界定也有相似之处。总体上来讲, 两类文献中关于需求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o 熊明安等t 教育学名词浅释青海人民出版社1 9 8 2 年,第1 1 8 页 o 朱智贤主螭l 心理学大辞典 北京t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第8 0 8 页 。沃尔夫冈布列饮卡t 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 d 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杜,2 0 0 1 年第1 5 9 页 。l o n g , n a nd c t l o n a r yo f c o m e m p o r a r y e n g l i s h ( n e we d i t i o n ) 。l o n g n a ng r o u pu kl i m i t e d , 1 9 9 3 ,p 6 9 5 1 0 2 0 0 4 年硕i :学位毕业论文 校奉 :i ! 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 1 ) 需求是一种差距,是指当前结果和期望结果之间存在的距离( 考夫曼r , k a u f m a n ) ,或者是事物的目前状态与所希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圆但也有一 种看法认为,需求并不是对差异进行测定,而是要求测定被选择的个体或小组对知觉 的理解。 ( 2 ) 需求是一种个人心理体验,是人们对“应该是什么”这个概念的心理体验 ( 考菲nt c o i f i n g ) , 它是个体反映机体内部或外部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并为自 己感受或体验到的一种内心状态, 不同的人由于背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需求。 ( 3 ) 需求是一种问题的出现,是某种偏离了标准情况的实际情况中所存在的问 题( 哈莱斯j h h a r l e s s ) 。 ( 4 ) 需求是一种源泉和动力,它代表了一种不平衡状态,反映了个体生存和发 展的要求,并促使人们进行一定的活动,以消除这种不平衡或紧张状况。o 教育学的一些文献中,还从需求主体角度把需求明确分为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两 种形式:社会需求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下,社会在一定阶段为促进自身发展, 对人才的产出、教育发展速度、规模等的各种需求的总和”:个人需求指“在一定社 会关系制约下,个人根据个体的理想信念、政治经济地位、生存环境、国家和企业人 才需求状况,为发展、完善自我,成就事业而产生的教育需求”。 相对而言,心理学从人作为个体的角度研究需求,将需求理解为一种个体生存的 必需,一种个体所体验到的心理状态,而教育学则多从个体发展角度,将需求看作是 差距,正是个体发展所要弥补的这种差距促成了学习活动的进行。 哲学中,需求是指生物体、个人、社会团体和整个社会对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 件的依赖和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需求和动物需求在本质上的不同。认为人 的需求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劳动创造出物品来满足需求,“我们的需求和 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 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有目 的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而目的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它根源于客观世界,以客 观世界为前提,目的是需求的主观形态,目的就是意识到的需求所以,需求是驱使 人积极行动的最终动因”。o 而唯心主义否认需求的客观实在性,夸大情欲、愿望、 o 徐英俊:教学设计【 q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 0 0 1 年第醴页 o 乌美娜犏;教学设计) ,北京z 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4 年,第5 6 页 t o r s t e n h e , s e n 矗l i ( e d ) ,国际教育百科垒书,( 第6 卷) ,贵用:贵州教育出版社。第3 5 1 页 o 徐荚俊:教学设计【嗍,北京t 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第鹋页 o 章恚光主编: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 9 9 2 年,第6 2 页 o 徐英俊:教学设计 【嗍,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1 年,第醴页 击林素撼主编: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 ( 教育卷) ,沈阳l 沈阳出版社。1 9 9 3 年,第1 6 1 页 o 程方早主螭中圈教育目矗报告一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目耀和基本对策) 北京;中田社会科学出版 杜。2 0 0 2 年,第2 3 5 页 o 中嗣大百科全书( 光盘i i 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o 韩安责t 马克思历史观的价值内涵 ,广东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第1 8 1 页 1 1 2 0 0 4 年硕+ 学位毕业论文控奉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癖好等需求的主观形式,似乎人需求的产生和满足是随心所欲的。旧唯物主义则把人 的需求归结为自然需求,并以此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学常把需求看作是这样一些目标或行为范畴,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长远 的意义,虽然需求因人而异,但由于在社会大系统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个人 需求在不同的方面或大或小对每个人都起作用。而且,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