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歌谣与神话》PPT课件.ppt_第1页
《原始歌谣与神话》PPT课件.ppt_第2页
《原始歌谣与神话》PPT课件.ppt_第3页
《原始歌谣与神话》PPT课件.ppt_第4页
《原始歌谣与神话》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原始歌谣与神话,绪论1:大学之道与大学精神,四书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精神”: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绪论2:“大文学”理念及文学与史学、哲学的关系,所谓“大文学”以“文学即人学”作为基本信念,立足于高远的人文意识,突破单纯的审美论或反映论的文学观,弥合文学与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分野,把文学看成是一种成因复杂、内涵丰富深邃、影响深远的综合性的精神现象,因而需要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地加以观察、体验和研究。,为此,必须以史学的眼光、哲学的思维、文学的锐感,聚焦于人的内在存在状态,努力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在这里,感受能力与知性能力同样重要。,绪论3:中国文学史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基于“大文学”理念,我们有理由把一部中国文学史看作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心灵史,因为一部中国文学史全息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成长、演变及心灵积淀的全程,它包含着我们先辈诗哲们在其特定历史情境中所产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心灵激荡、人生领悟和精神蜕变,其中蕴含着丰富深厚、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这种价值在独具民族特色的精美的艺术形式中得以传达。,要点及参考书,一、文学的起源二、原始歌谣三、原始神话,1、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2、弗雷泽:金枝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4、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神话传说、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话故事新编、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一、文学的起源(1),1.文学起源于劳动首先,人类的生产劳动产生了人类最初的韵律与节奏,并促进了思维与语言的发展。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人记下,也没法子记下。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人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杭育杭育”派。(鲁迅门外文谈),其次,从文学的内容上看,它是对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再现。如吴越春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文学的起源(2),2.文学起源于巫术生产劳动起源说不能有效地解释原始艺术的形式问题。讙头、人面、鸟喙、有翼。(山海经大荒南经)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还相信人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对万物之灵加以自觉的利用和控制,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用来控制和利用存在物的神秘力量(灵)的方式,便是巫术。,弗雷泽金枝:相似律顺势巫术触染律接触巫术特别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似性,以及存在物之间的自然联系,如周易系辞所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源于巫术的认知审美活动,决定了原始艺术绚烂多姿的面貌。,二、原始歌谣,不同于后代的徒诗,原始歌谣作为原始巫术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往往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以原始人的语言观为基础。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篇),原始语言观:语词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神秘的同一性,因而语言就拥有一种神秘的“魔力”。通过对语言“魔力”的控制和利用,可以对存在物,亦即存在物背后的神灵,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语言的禁忌由此产生。根据这种观念写作的诗歌,便往往表达为祈使句式,具有“咒语”的性质。如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的蜡词: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三、原始神话(1),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马恩选集第二卷第113页)“艺术方式”的基础是原始思维:物我不分、以己观物、形象思维、情感体验、万物有灵。2.艺术特征:创作上,表现为极度夸张和变形;审美上,则主要体现出崇高美和悲剧美。,当具有高尚品质的主人公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做不懈奋斗之时,作品就具有了崇高美;在此基础上,主人公付出了重大代价乃至生命,作品就具有了悲剧美。可见悲剧美乃是崇高美的最高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种审美范畴的共同特质是:(1)主人公具有自觉担当人类苦难的人格品质;(2)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3)奉献与牺牲精神。,原始神话(2),3.中国古代神话的现状及其原因现存中国古代神话缺乏故事因素,神际关系混乱,叙事线索不明确,异文且多矛盾、抵触现象。实质性原因,是由于儒家出现之后,在理性精神高涨的情况下(“子不语怪力乱神”),记录、整理前代文化遗产时对上古神话所作的理性化与历史化的处理:或被遗弃,或作合乎理性的解释,有的还被附会为远古历史的实录。如:“黄帝三百年”;“黄帝四面”;“夔一足”。,原始神话(3),4.分类及作品解读(1)创世神话(2)始祖神话(3)洪水神话(4)旱魔神话(5)献祭神话(6)战争神话,灾难英雄神话,(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开辟天地的故事最为著名: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这类创世神话提出了后来宗教、哲学与科学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宇宙的起源。比较:圣经创世纪认为是神在六天时间里按照一定的次序和规则创造了世界和人类。(1)神用语言创造了世界“神说”要有,于是便有了;(2)神创造的乃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神看着是好的!”(3)神是在创造了“神看着是好的”世界之后,才造了人,这表明:神创造的世界乃是一个满有秩序的世界;且世界的创造乃是为了人,人虽同为受造物,却是受造物中的最高者。,(2)始祖神话:女娲造人,这类神话关注的是人类自身的起源。中国神话中,被学者看作“大母神”的女娲乃是人类的创造者。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女娲造人的神话,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应分作两个部分,分别产生于两个时代:第一部分产生于母系社会,阶级尚未出现;第二部分则产生于父系社会乃至父系社会的晚期,已有阶级的萌芽。,始祖神话,比较:圣经中神乃是“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并且“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还“赐福给他们”。(创世纪)可见人在神的心目中是高贵、美好、平等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承担起神托付给他们的“管理”使命所谓“管理”,乃是代神行使管理权,而不可以因此而僭越为万物的主人。女娲造人的神话,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应分作两个部分,分别产生于两个时代:第一部分产生于母系社会,阶级尚未出现;第二部分则产生于父系社会乃至父系社会的晚期,已有阶级的萌芽。它肯定了女性在人类繁衍中的巨大作用,并塑造了一位勤劳女性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类母亲的崇敬之情。,(3)洪水神话:女娲补天,世界各地都有大洪水的传说,这是否是对最近的冰河期结束时所发生的遍及全球的大洪水的依稀记忆?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灾难呼唤着英雄。女娲在这里应是一个部落女酋长形象,她带领人民与灾难作不屈不挠的抗争,并最终赢得了安宁。科学家认为,在一万多年前,最近一个冰河期结束的时候,地球上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大量冰川在短时间内融化,导致大洪水的发生、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与本则神话的描述颇有可印证之处。,女娲补天,(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从鲧为治水而不惜献身到鲧禹父子相继,可以看到人类不屈的意志。,三个问题:(A)鲧的治水方法;(B)到底谁杀了鲧;(C)如何理解“鲧复生禹”。根据金枝,可知鲧之被杀和“鲧复生禹”,乃是因为鲧的治水方法给部落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于是在一个巫术仪式中,部落人民将其杀死,并将释放出来的神灵转移到新选拔出来的年轻的禹之体内,使之成为新酋长。,比较:圣经创世纪所述诺亚方舟的故事,则把大洪水看作是上帝对人类罪恶的惩罚。,诺亚方舟,(4)旱魔神话:夸父逐日,干旱和洪水一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驱除旱魔就成为部落首领的重要任务。山海经海外北经:夸夫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夸父逐日应是一个驱除旱魔的巫术。同鲧一样,夸父也是在杀神仪式中为部落献出了生命。,(4)旱魔神话(续),后羿射日是另一则表现人类与旱魔抗争的神话。洪水神话与旱魔神话属于典型的“灾难英雄神话”,表现了先民与自然灾难的抗争,塑造了代表人类不屈意志的英雄形象。,(5)献祭神话:精卫填海,山海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女娃何以“溺而不返”?女娃“溺而不返”并非一个意外事件;作为炎帝的“少女”,她极可能是被当作牺牲而献祭给海神,因为海神满意与否,直接关系到部落人民的幸福。(2)女娃死后化身为精卫鸟,表达了怎样的原始观念?,献祭神话:精卫填海,原始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不死,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肉体死后,灵魂必须寻找新的载体,在找到新的人类肉体作为载体之前,灵魂往往需要一个暂时的寄居物。根据金枝,许多民族认为鸟类乃是最受欢迎的寄居物。因此,可以相信女娃化为精卫,乃是女娃的灵魂寄居于精卫鸟。如此,就能很好地解释精卫何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情节。,献祭神话(续),(3)其美感特质如何?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浪漫而神奇的悲剧美。试想:一个美丽娇小的女孩,为了部落人民的福祉而被狂暴的大海吞噬,死后化为“文首、白喙、赤足”的精卫,娇小的身形与澎湃的大海形成强烈的对比,然而却立誓去做那似乎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由此显示出人类的不屈意志和人类的尊严。,(6)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应是最著名的战争神话。它描述了原居住在西北的黄帝部落(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蚩尤部落为争夺冀州而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代表先进农耕文化的黄帝部落最终战胜尚处游牧阶段的蚩尤部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